微生物数量测定
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及其验证报告(修改)
![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及其验证报告(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5876de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1.png)
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及其验证报告(修改)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及其验证过程。
微生物数量检查是确定产品或样品中微生物数目的重要步骤,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以及相应的验证过程。
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1. 蓝斯菌落计数法(LBC法)蓝斯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并计算形成的菌落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2.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适用于水样等液体样品。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通过微孔膜过滤器,将微生物捕获在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固定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最后统计菌落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3.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微生物数量。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与荧光染色剂结合,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微生物数量的结果。
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验证为了保证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验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验证项目:1. 精密度:通过重复测试同一样品,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2. 线性:通过测试不同浓度的微生物样品,验证方法的线性关系。
3. 灵敏度:通过测试不同浓度的微生物样品,确定方法的检测限和灵敏度。
4. 特异性:通过测试不同微生物种类的样品,验证方法对于特定微生物的识别和检测能力。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并记录所有实验结果和分析。
结论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本报告介绍了蓝斯菌落计数法、膜过滤法和流式细胞术作为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检查方法,并介绍了相关的验证项目。
通过严格进行方法的验证,可以保证微生物数量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实验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716c6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e.png)
实验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液态和固态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2.掌握稀释系数的计算方法。
3.了解红外辐射计数器的检测功能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属于定量分析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其主要原理为先将微生物和加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平均混合,然后分别取出适当体积,经过一定的稀释,将其等量分配到不同的培养皿内,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生长,最后根据各个培养皿内微生物生长的数量来计算初始菌落的数目。
其中,常用的标准液体培养基有肉汤、营养琼脂、拟南芥培养基等。
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微生物生长的速度会因培养基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如在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较慢,需要长达24小时才能形成充分的菌落,而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则较快,并且易于观察。
此外,该方法要求使用无菌技术,并且在取样时需要注意尽量避免空气中污染菌落的产生,否则将会导致不准确的计数结果。
2.微生物计数固体培养基法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是将微生物标本均匀涂于固体培养基上,然后生长出菌落进行计数。
与液体培养基相比,该方法在菌落的形成方面更直观,且繁殖数目相对更多,故计数更为准确。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有营养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血液琼脂等。
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计数结果,在计数时需要注意与目测直接形状相同的菌落合并计算,否则会造成漏计或重复计数的情况。
稀释是将一定量的菌液,通过逐步加入相等体积的稀释液而逐渐降低其菌落总体载量的过程。
通过分析稀释液与菌落的比例,就可以得到相对菌落的绝对数量。
其中,稀释系数是指菌液按递减顺序与相应稀释液的混合比例。
4.红外辐射计数器红外辐射计数器是一种基于消光和反射原理的微生物计数仪器,其原理是通过辐射源向样品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并接收样品的反射光信号,在计算机系统的驱动下对数码化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表示原始样品生化物数量的结果。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ffdb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b.png)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包括:
1. 平皿计数法:将样品按一定稀释倍数加入琼脂平皿中,培养后通过计数器统计微生物在平皿上的数量,以此计算原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 滤膜计数法:将样品过滤后将滤膜放在富含营养的琼脂平板上培养,通过计数器统计滤膜上微生物的数量,以此计算原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3. 光密度法:利用菌落浑浊作用测定微生物规模大小的方法,称为“比色法”,并以光密度来表示菌落数量的多少。
4. 电极测定法:利用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微生物量,例如,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5. 溶解氧测定法:利用溶解氧在水中的含量来推算微生物的存在量。
6.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DNA芯片等技术检测微生物数量,也可通过它们的遗传物质(如rRNA)来推算微生物的存在量。
微生物量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量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0406fb3852458fb760b5697.png)
微生物大小及数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
2.了解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及计数原理。
3.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大小测定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其测量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标准刻尺的载玻片,其尺度总长为1mm,精确分为10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10个小格,共100小格,每一小格长度为0.01mm,即10μm。
如图1。
图1镜台测微尺中央部分及镜台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如图2,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一般有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
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测量经显微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在不同条件下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
图2目镜测微尺2.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4条槽构成3个平台。
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段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9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小方格(图5-2);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2400个。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3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10-4mL)。
以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B图3血球计数板侧面及两种类型的计数室三、实验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斜面培养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液体培养基培养物。
实验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实验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5a82633580216fc700afd36.png)
五、实验报告
1、结果记录: 将计数结果记录下表。A表示五个中方格 中的总菌数。B稀释倍数为102。
注:1 mL菌液总数=A/5×25×104×B=5×107×A
五、实验报告
1、思考题: (1)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优 缺点?
(2)根据你的体会,说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误 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尽量减少误差,力 求准确? (3)某单位要求知道一种干酵母粉的活菌存活率 请设计1-2种可行的检测方法。
5. 计算方法:
酵母菌细胞数/mL= (X1+X2+X3+X4+X5) 25(或16)X 10 X 1000 x 稀释倍数 X 5
6. 注意事项:压在方格线上的菌体,以压在底线和 右侧线上的菌体计入本格内;遇到有芽体的酵母时, 若芽体超过母体一半以上,就按单个酵母计数。 7. 计数完毕后,血球计数板要立即清洗干净,并用 吸水纸吸干,最后用擦镜纸擦干净,并放回盒内。
下次实验: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检查,如不 干净清水冲洗,不可用硬毛刷刷洗),在计数室上面 加盖玻片。
2. 取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 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气泡。 3. 静止5min后,用低倍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 中央。 4. 在高倍镜下计数:随机计数五个中格的平均值, 然后求得每个中格的平均值。乘上16(或25)就得出 一大格中的总菌数,最后再换算到每mL菌液中的含菌 数。
实验七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 方法。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个体生长的时间较短,很快进入分裂 繁殖阶段,个体生长难以测定。它们的生长一般 以繁殖即群体生长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指标。群体 生长表现为细胞数目的增加或细胞物质的增加。 测定数目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平板计数 法、光电比浊法等。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 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 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 方法。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dbb722fb4daa58da0114a9d.png)
�
1mL菌液中总菌数 1mL菌液中总菌数 =A/5*25*104*B=50000*A*B 1mL菌液中总菌数 1mL菌液中总菌数 =A/5*16*104*B=32000*A*B 其中B为稀释倍数. 其中B为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
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 对于出芽的酵母菌, 出芽的酵母菌 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 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 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计数方法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数 个中方格的总菌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数5个中方格的总菌 然后求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 数A,然后求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大方格 计数室)中方格的数量, (计数室)中方格的数量,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 总菌数.数两个大方格总菌数,平均后, 总菌数.数两个大方格总菌数,平均后,再换算成 每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每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计算: 计算: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的生长通常以群体的生长作为指标.群体生长表现 微生物的生长通常以群体的生长作为指标. 为细胞数目的增加或者细胞物质的增加. 为细胞数目的增加或者细胞物质的增加.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主要方法: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主要方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辨死活)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辨死活) 平板菌落计数法(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平板菌落计数法(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P32 光电比浊法(不用于颜色太深的样品) 光电比浊法(不用于颜色太深的样品) 测定细胞重量法(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 测定细胞重量法(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 测定细胞总氮量或总碳量(适于浓度较高的样品) 测定细胞总氮量或总碳量(适于浓度较高的样品) ......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 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 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 两半, 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列有一 个方格网. 个方格网. 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 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 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 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 25个中方 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 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 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 16 方格; 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16个中方格 个中方格, 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 25个小方格 个小方格. 成25个小方格. 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 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 400个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lmm lmm, 400个.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lmm,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 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lmm 0.lmm, lmm2,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lmm,所 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lmm 万分之一毫升) 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lmm3(万分之一毫升).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2eae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c.png)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古菌等。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质分解、养分转换和植物健康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1.瓶培法:将适量的土壤样品与适量的培养基混合,在37°C下培养约24小时,然后通过平板计数法或最凼稀释法进行测定。
2.膜过滤法:将土壤提取液通过特定孔径的膜过滤器滤过,然后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生长,最后进行计数。
3.间接法:通过测定土壤样品的可培养细菌指标,如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等的活性,从而推算出土壤中的细菌数量。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土壤DNA中的细菌基因,如16SrRNA基因,再通过测定PCR产物进行细菌数量的测定。
1.直接镜检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样品中的真菌,通过计数来估算真菌的数量。
2.平板计数法:将土壤样品均匀撒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方法使真菌生长形成菌落,最后进行计数。
3.膜过滤法:与细菌数量测定相似,将土壤提取液通过膜过滤器滤过,然后将膜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真菌的生长,最后进行计数。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土壤DNA中的真菌基因,如18SrRNA基因,再通过测定PCR产物进行真菌数量的测定。
1.直接镜检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通过计数来估算放线菌的数量。
2.平板计数法:将土壤样品均匀撒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方法使放线菌生长形成菌落,最后进行计数。
3.膜过滤法:与细菌和真菌数量测定类似,将土壤提取液通过膜过滤器滤过,然后将膜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放线菌的生长,最后进行计数。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土壤DNA中的放线菌基因,如16SrRNA基因,再通过测定PCR产物进行放线菌数量的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可以了解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为土壤质量评价和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微生物实验五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实验五微生物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c0df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2.png)
1、明确血球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测定酵母细胞总数、出芽率和死亡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镜检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 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菌体较大的酵母菌 或霉菌泡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 罗夫·霍泽(Petroff Hausser)细菌计数板。两种计数板 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 油镜观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故细 菌不易看清。
二、实验原理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 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 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 分9大格,其中间的一大格(又称为计数室)常被用作微生物 的计数。计数室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大方格分为16个中 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 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每个大方格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毛细滴
管将摇匀的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 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菌液。样品要均 匀充满计数室,不可有气泡。
4、显微镜计数 加样后静止5min,然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
上,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计数室的位置,然后换成高倍物镜 (40倍)进行计数。显微镜视野中的光线要暗一些,否则, 不容易看清计数室的方格线。计数时,对位于线上的酵母 菌,可采取只计数两条边的办法,即遵循查上不查下,查 左不查右的原则。当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1/2时, 即可计作两个细胞。
死细胞数
死亡率=
×100%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1452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1.png)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测定微生物总数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数目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土壤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适量的稀释液滴于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3. 在显微镜下,使用目镜和物镜进行放大观察,并使用计数室或计数网格进行计数。
4. 统计不同视野中的微生物数量,并计算平均值,从而得到微生物总数。
二、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在培养基上培养并生长,然后观察和计数生长的菌落数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的样品,如空气、食品、药品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于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上。
3. 将培养基培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4.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并进行计数。
5.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微生物总数。
三、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过滤到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生长,最后观察和计数生长的菌落数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食品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将稀释液通过膜过滤装置过滤到膜上。
3. 将膜放置在含有富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生长。
4. 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并进行计数。
5.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微生物总数。
四、荧光显微镜法荧光显微镜法是一种高级的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它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染色,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荧光染色的微生物细胞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水样、食品样等,制备适当的稀释液。
2. 取适量的稀释液滴于载玻片上,进行定性或定量染色。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aed3fdaef8941ea76e05a9.png)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
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此法适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是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4ac5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空气中,也存在于人体内外。
了解微生物的数量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之一。
它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悬浮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和酵母等较大的微生物。
但是,由于显微镜观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时间,所以无法快速测量大量样品。
2. 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它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生长的菌落来确定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培养基,然后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会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但是它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并且某些微生物可能无法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
3.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它通过将待测样品过滤到膜上,并将膜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来确定数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特定孔径的过滤器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膜放置在培养基上培养。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会在膜上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和气态样品。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兴且快速发展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它通过检测和分析微生物DNA或RNA来确定数量。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并且可以检测到少量微生物。
但是,分子生物学方法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并且对样品预处理要求较高。
总结起来,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计数法、培养法、膜过滤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4562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d.png)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1.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来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常用的直接计数法包括滴定法、薄层计数法和电镜计数法。
滴定法是将土壤样品溶解后,通过滴定法来计数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滴定法主要包括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作为参比菌,将细菌与土壤样品混合,经一系列稀释后进行滴定。
通过观察滴定液中菌落的数量,可以推算出原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生物量。
薄层计数法是将土壤样品制成薄层,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通过计算单位面积上微生物的数量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电镜计数法是利用电镜的高分辨率特性,观察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更小的微生物和微生物的形态细节,但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2.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常用的间接测定法包括ATP测定法、细胞膜脂肪酸测定法和氮素代谢产物测定法等。
ATP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土壤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的ATP含量与其生物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ATP含量来间接估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细胞膜脂肪酸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脂肪酸含量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脂肪酸的含量来间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氮素代谢产物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氮素代谢产物的含量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的氮素代谢活动与其生物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氮素代谢产物的含量来间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3.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利用PCR技术对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扩增和测定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引物扩增法、荧光原位杂交法和高通量测序法等。
引物扩增法是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对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扩增,并通过PCR反应的产物数量来估算微生物生物量。
实验九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
![实验九 微生物的大小及数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1fa1604ba1aa8114431d932.png)
摘要
通过显微测微尺测量酿酒酵母的长和宽, 对其细胞体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了 解; 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稀释 n 倍的酵母菌悬液进行细胞数量的测定,从而达到定 量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
关键词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血球计数板
前言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 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 一, 也让我们对微生物的实际大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在微 生物生长曲线中运用非常重要, 我们从微生物的数量上了解其生长状况,这也能 指导我们的工业生产。
用此法分别校正在物镜倍数为 10×,40×,100×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 表的长度。 注意事项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 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 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 下重复使用, 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 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B 酵母大小的测定 1) 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针在酵母菌悬液中蘸一下,涂 到蒸馏水中,干燥固定(自然干燥或在酒精灯上方来回移动载玻片),用孔 雀绿染液覆盖涂菌部位 1.5min—2min,自来水冲洗掉孔雀绿染液,对载玻片 进行干燥。 2)酵母大小测定: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 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酵母菌菌体的长,宽各占几格(不 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 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长和宽。 3)由于不同细胞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在测定菌体细胞大小时随机选取三个细胞进 行测量,然后计算平均值。 4)同样的方法,分别在 40 倍物镜和油镜下测定酵母菌的大小。 注意事项 测量菌体大小时要在同一个标本片上测定 3 个大小相近的菌体, 求出平均值, 才能代表该菌的大小。而且一般是用对数生长期的菌体进行测定。 测量完毕后取出目镜测微尺,将接目镜放回镜筒,再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 微尺分别用擦镜纸擦拭干净,放回盒内保存。 2、酵母菌数量测定 (1)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室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2)将酵母菌菌悬液充分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 内沿盖玻片的右上角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使菌液沿两玻片之间自行渗入 计数室,勿使产生气泡,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 (3)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计数时用 25 中格的计数板,要取上、下、左、右、中的 5 个中格(即 80 小格) 的酵母菌数。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 才能看到,因而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数到全部菌体,防止遗 漏。 如菌体位于中格的双线上, 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 以减少误差。 (5)样品最好重复计数 2-3 次(每次数值不应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取其平 均 值 , 按 下述 公 式 计算 出 每 毫 升菌 液 所 含酵 母 菌 细 胞数 ( 25 中 格 ) 。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3fea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a.png)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使用显微镜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以及学会运用血球计数板对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种群密度,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微生物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直径等参数。
显微镜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在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上面刻有刻度;镜台测微尺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中央有精确的刻度,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工具。
它由一块特制的厚玻璃片制成,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半边上面各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 9 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16 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 25 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 25 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 16 个小方格。
但无论哪种规格,每个大方格的边长均为 1 毫米,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
因此,在一定体积的菌液中,通过计算微生物在计数室中的数量,就可以换算出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一)材料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的菌悬液。
(二)仪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血球计数板、盖玻片、滴管、擦镜纸、吸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安装目镜测微尺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注意有刻度的一面朝下。
2、校正目镜测微尺(1)将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线。
(2)移动镜台测微尺,使镜台测微尺与目镜测微尺的刻度线平行,并使两者的“0”刻度线重合。
(3)换用高倍镜观察,找出两尺再次重合的刻度线。
分别记录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重合线段内各自的格数。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61735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e.png)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是指用来确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的一系列方法。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是影响土壤肥力、健康状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所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十分重要。
目前,有几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包括计数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非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计数法计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样本中的细胞进行数目和形态的观察,来获得关于微生物数量的信息,然后通过计算微生物数量来估计土壤微生物总数。
1. 总体计数法总体计数法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样品中的微生物,把检测到的微生物总数乘以一定的系数,就可以估算出土壤中的总微生物数量。
该方法是实时性强,耗时少,易于操作,但是由于细胞大小不一,活性差异大,难以检测到的微生物会影响准确性,因此不能精确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2. 半定量计数法半定量计数法是通过将土壤样品进行细胞悬液制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来估算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
该方法也是实时性强,耗时少,易于操作,但是由于细胞大小不一,活性差异大,难以检测到的微生物会影响准确性,因此也不能精确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指使用基于DNA或RNA的技术来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PCR方法、qPCR方法、FISH方法、DGGE方法和pyrosequencing方法。
1. PCR方法 PCR方法是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来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PCR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土壤中的微生物,但它不能检测出细菌的种类。
2. qPCR方法 qPCR方法是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技术来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q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微生物的种类,并且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数量测定
![微生物数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bf6de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f.png)
微生物数量测定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微生物的数量测定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技术。
通过对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评估环境的健康状态,以及监测和治疗疾病等。
微生物数量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上的微生物细胞数,通过统计和计算得到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计数法、比浊法、平板计数法等。
显微镜计数法是一种直接计数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该方法需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干燥后进行染色和固定,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样品,但不适用于大量样品。
比浊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的浊度来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样品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得出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标准曲线,对于某些微生物可能不太准确。
平板计数法是一种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计数菌落数量来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样品稀释后涂布在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统计菌落数量,然后计算出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测定,但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和人力。
微生物数量测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等。
例如,在环境科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评估污染物的毒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医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监测和治疗疾病;在食品科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控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在农业科学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可以用来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和作物的生长情况等。
微生物数量测定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
通过对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评估环境的健康状态,监测和治疗疾病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微生物数量测定的方法和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微生物的大小和数量的测定对于研究生命过程、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cae145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a.png)
第6页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7页
血球计数板计数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8页
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格总菌数,然后求得每 个中格平均值,然后再换算成lml菌液中总菌数。
假如是25个中方格计数板, 1mL菌液中总菌数=A/5×25×104×B=50000A·B(个 ) A为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B为菌液稀释倍数.
镜测微尺轻轻放在目镜隔板上,使有刻度一面朝下。将 镜台测微尺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使有刻度一面朝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焦距,待看清镜台测微尺刻度后, 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刻度与镜台测微尺刻度相平行 ,并使两尺左边一条线重合,向右寻找另外一条两尺相 重合直线。
2.标定公式: 计算两刻度间目镜测微尺格数和镜台测微尺格数。因 为镜台测微尺刻度每格长10µm,所以可得: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10页
假如是16个中方格计数板, 1mL菌液中总菌数=A/5×16×104×B=3A·B(个)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第9页
(三)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 2.仪器或其它用具 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
菌毛细滴管。 (四)操作步骤 l.菌悬液制备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母制成浓度适当菌悬液。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 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毛细 滴管将摇匀酿酒酵母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凹槽滴加,菌 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普通计数室均 能充满菌液。 取样时先要摇匀菌液;加样时计数室不可有气泡产生。
镜台测微尺玻片很薄,如需标定油镜头时, 要格外注意,以免压碎镜台测微尺或损坏镜头。
思索题 为何不一样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必须分别进行标 定?
实验五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霉菌的观察
![实验五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霉菌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ab579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c.png)
生长条件
霉菌可以在多种环境条 件下生长,如湿度、温
度、pH等。
分布广泛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 泛,可在土壤、空气、
水体等环境中生长。
03 实验步骤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样品采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如食品、土壤、水等,采集时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样品制备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破碎、稀释、过滤等,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实验五: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霉菌的观察
目 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目的
了解微生物数量和大小的测定方法
01
02
03
显微镜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样 品中的微生物数量,根据 视野范围和放大倍数计算 出微生物的数量。
平板计数法
将样品稀释后涂布在培养 基上,培养后统计菌落数 量,计算出样品中的微生 物数量。
流式细胞术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 进行计数和大小测量,具 有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 特点。
学习观察霉菌的方法和技巧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
04
培养基制备
选择适合霉菌生长的培养基, 如PDA培养基,按照配方配
制培养基并灭菌。
接种与培养
参考文献
霉菌的形态特征
霉菌在显微镜下呈现丝状或分支状结构,通常为白色或灰色。
观察培养基
选择适合霉菌生长的培养基,如孟加拉红培养基或察氏培养基,以 促进霉菌的生长和观察。
计数方法
采用菌落计数法,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培养基表面上的霉菌菌落数 量,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霉菌数量。
THANKS FOR WAT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微生物新技术》课程作业2.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有哪些?空气、水、土壤样品分别适用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常见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1>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围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
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此法适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是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6、测定细胞总氮量或总碳量氮、碳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较稳定,测定氮、碳的含量可以推知细胞的质量。
此法适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
7、颜色改变单位法(colour change unit,简称CCU)通常用于很小,用一般的比浊法无法计数的微生物,比如支原体等,因为支原体的液体培养物是完全透明的,呈现为清亮透明红色,因此无法用比浊法来计数,由于支原体固体培养很困难,用cfu法也不容易计数,因此需要用特殊的计数方法,即CCU法。
它是以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代活力为指标,来计数微生物的相对含量的,下面以解脲脲原体为例单介绍其操作:(1)取12只无菌试管,每一管装1.8ml解脲脲原体培养基。
(2)在第一管加入0.2ml待测解脲脲原体菌液,充分混匀,从中吸取0.2ml加入第二管,依次类推,10倍梯度稀释,一直到最末一管(3)于37度培养,以培养基颜色改变的最末一管作为待测菌液的CCU,也就是支原体的最大代活力,比如第六管出现颜色改变,他的相对浓度就是10的6次方CCU/ml.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或做片在显微镜下数,均称为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用琼脂平板计数,称为菌落计数法。
一般来说,比浊法和菌落计数法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细菌的计数,但是对支原体这样比较特殊的微生物,用CCU法比较合适。
<2>微生物主要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等三大类,由于多数微生物的个体较小,肉眼无法观察,对其计数一般比较困难。
在目前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对微生物计数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总细胞计数法、活细胞计数法和微生物生长量测定法。
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是通用的,不同的微生物种类需要不同的计数方法, 目前多用以下8种方法进行计数:1.总细胞计数法1.1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划有计数室,通过对计数室中的微生物数量的读取,计算原溶液中的微生物数量。
此方法由于计数板较厚,且计数室的高度是0.1mm ,不能采用油镜进行观察,故只能对体积较大的真核微生物进行测定,如酵母菌、霉菌抱子等,只能测得所有细胞的总数,不能区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尤其是对运动能力强的活细胞难以计数。
目前已经提出一些方法,如结合特定的美蓝染色技术,区别酵母菌死活细胞,将运动的细胞加人甲醛溶液中,破坏其运动以便计数等。
1.2 细菌计数板计数法细菌计数板是在血细胞计数板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是降低计数板的厚度,同时将计数室的高度从0.1mm 降低到0.02mm ,以用油镜对较小的原核微生物进行计数。
1.3 膜过滤计数法利用计数板对高浓度的菌液测定比较准确,但当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很低时,如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用膜过滤计数法更精确些,可以将一定体积样品溶液加结晶紫染色,再用0.02um的聚偏二氟乙烯膜负压过滤,再用无菌水冲洗至无色后,将过滤的膜进行抽干,将膜放到载玻片上,滴加甘油,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计数。
一般随机抽取20个视野进行计数,最后算平均数,计算整个滤膜上的菌的数量,得到原菌液中的微生物数量。
此测定方法一般只能用于样品中细菌数量很低的情况,多数时候细菌个体由于粘附成团而影响结果。
所以,过滤前的细胞分散处理很重要,例如将细菌悬液经过酸碱或超声波处理,将聚团的细胞打散, 可以增加此方法的准确性。
2.活细胞计数法2.1 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只能用于测定活细胞的数量,但是操作过程相对计数板而言复杂一些,而且测得的细菌数量往往小于实际值。
主要原因是在计算细菌浓度时,往往每个菌落并不一定是由一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来,有可能是2个或多个,致使结果比实际菌液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低,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都用菌落形成单位数(cfu/mL)来取代过去的绝对细菌数量。
为了使菌落数更接近实际菌液中细菌的数量值, 目前多数办法是:尽量扩大稀释倍数,涂布平板时少取稀释菌液,使平板中的菌落数减少,避免由于菌液中细菌数过多造成多个细菌形成一个菌落。
例如,将系列梯度稀释至10-8或更低(稀释倍数取决于原菌液)。
2.2 比浊法微生物细胞在一定浓度围,与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
故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通常测定600nm下的吸光值OD600 ,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求出样品中菌液浓度,计算出细胞的数量。
实验测定时容易出现误差,必须控制菌浓度在与光密度成正比的线性围,否则不准确。
2.3 霉菌计数法对于霉菌的计数一般比较困难, 由于霉菌生长快、菌丝叠加导致无法准确计数。
国标霉菌计数法的原理是将待测菌液进行10倍梯度系列稀释,利用高盐察氏培养基(CAO)与待测菌液混匀后倒平板,25℃~28(土1) ℃下培养3d后开始计数,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取同稀释度的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 即为每g(或ml)检样中所含霉菌数。
3.微生物生长量测定法3.1 凯氏定氮计数法蛋白质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较稳定,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含量稳定的蛋白质的量计算细菌的数量,将细胞洗涤收集,用凯氏定氮法测全氮,蛋白质含氮量为16%,细菌中蛋白质含量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别,平均值为65%, 根据每一种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总含量可以计算出待侧样品中细胞的总质量,最后根据单个细胞的质量计算出样品的细胞数量。
总含氮量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为:蛋白质总量=含氮量÷16% ,那么,微生物细胞总质量=蛋白质总量÷65%,微生物细胞总数=细胞总质量÷单个细胞质量。
每一种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不同,且不同时期的细胞蛋白质含量、单个细胞的质量都有差别,所以用此方法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大,只能作为参考。
3.2 DNA含量测定法相比凯氏定氮计数法较大误差,DNA含量测定法相对较准确。
每个微生物细胞的DNA含量非常恒定,平均为8.4×10-5ng ,将一定体积的细菌悬液离心,从细菌细胞中提取DNA , 得其重量,则可计算出这一定体积的细菌悬液所含的细菌总数。
总结:本文对常用的8种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进行总结与比较,血细胞计数板和细菌计数板常用于测定单细胞或孢子,相对比较准确;膜过滤用于测定细胞浓度很低的样品,平板菌落计数对多数微生物的测定都适用,但是相对其他计数法要复杂;比浊法相对准确,但需要标准曲线;对于丝状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国际上有明确的标准,而凯氏定氮法和DNA含量测定法都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胞含量相对稳定的物质进行定量测定, 再算出细胞的数量,操作相对复杂。
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一、空气中:空气中没有可为微生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和足够的水分,它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环境,因此空气中没有固定的微生物种类。
它主要通过土壤尘埃、小水滴、人和动物体表的干燥脱落物、呼吸道的排泄物等方式被带入空气。
由于微生物能产生各种休眠体,故可在空气中存活相当长的时期而不至死亡。
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
其数量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飞扬的尘埃量。
1.自然沉降法(沉降平板法)根据空气中携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基上,经24h,37℃温箱培养计算菌落数。
根据奥梅梁斯基建议,面积为100cm2的平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5min,于37℃温箱培养24h后所生长的菌落数相当于10L空气中的细菌数。
空气中的细菌数(cfu/m3)=1000×{(100/A)×(5/t)×(1/10)}×N=50000N/(A×T)A----平板面积cm2;T----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皿) 特点:简单方便,但稳定性差,直径1~5um的粒子在5min沉降距离有限,使小粒子采集效率低。
2.撞击法Anderson采样器原理:多级筛孔型采样器由6个带有微细针孔的金属撞击盘构成,盘下放置有培养基的平皿,每个圆盘上有400个环形排列小孔,由上到下孔径逐渐减小。
气流从顶罩进第一级,较小的粒子会由于动量不足随气流绕过平皿进入下一级。
经6次撞击后,可把绝大部分的微生物采集下。
空气含菌量(cfu/m3)=【六级采样板的总菌数(cfu)÷28.3(L/min)×采样时间(min)】×1000特点:a.采集粒谱围广,一般在0.2~20um以上;b.采集效率高,逃逸少;c.微生物存活率高。
3.过滤法使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吸附剂(灭菌生理盐水),然后培养吸附剂中的细菌,计算出菌落数。
4.液体撞击法和固体撞击式采样器一样,是利用喷射气流方式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采集到小体积液体中,适用于高浓度的空气微生物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