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1)

合集下载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3计划学时:56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加工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食品加工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果蔬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能够分析并解决实践中的质量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够在生产中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创新等。

本课程以“食品化学”、“基础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食品分析检验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以及“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1.2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具备从事果蔬加工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果蔬罐头加工、果蔬干制加工、果蔬速冻加工、果蔬糖制加工、果蔬制汁加工、果蔬腌制加工等几个学习情境。

这些情境将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总之,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训练学习和证书考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完成果蔬加工生产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情境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容城职教中心农经部张建刚《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生学时:180学时,10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双带工程”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生产技术包括十章:第一章蔬菜生产基本理论;第二章生产基本技术;第三章主要设施简介;第四章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五章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六章豆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七章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八章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九章葱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十章其他蔬菜生产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蔬菜生产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栽培技术部分以练为主,辅之以精讲,讲重点及关键技术,并结合科研条件及实习场地条件等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四、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实践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25%,实践成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蔬菜生产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学习南方主要蔬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技术。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有《植物生长与环境》、《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等,后续课程主要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针对园艺技术专业,本课程参考学时130学时,参考学分8(16 学时一学分)。

(二)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根植企业,全程共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生产实践为主线,以具体生产任务为载体,以蔬菜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估工作过程与产品的工作能力。

2.学习内容选取的基本依据是紧密结合长江以南地区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完成蔬菜生产典型工作过程能力来确定课程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在课程内容的构建过程中,注重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三个结构性原则的平衡与互补,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每个学习情境内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六步法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把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使学习内容充分体现企业实际需要,让学生在生产任务实施中训练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工作能力和方法能力,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和氛围,构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咨询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自行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依据各学习情境的内容总量及在该课程中的比重分配各学习情境的课时数。

全部教学内容由茄果类蔬菜生产、瓜类蔬菜生产、豆类蔬菜生产、薯芋类蔬菜生产、水生蔬菜生产、绿叶蔬菜生产、白菜类蔬菜生产、根菜类蔬菜生产和葱蒜类蔬菜生产等9个模块组成。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南方主要的蔬菜作物,并能根据蔬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综合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学会南方主要蔬菜的生产技术,并能结合当地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常见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为学生通过蔬菜园艺工等技能证书的考核、毕业后胜任园艺企业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起到支撑作用。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学习标准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适用专业:园艺技术1前言1.1 课程的性质本学习领域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学习领域通过10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生产过程完成蔬菜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并能够对生产过程与产品进行检查与评估,使学生熟练掌握蔬菜生产技术。

培养学生信息采集、资料整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此外,本学习领域与《植物生长与环境》、《普通园艺学》、《植物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学习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在掌握了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生产的一般原理、病虫害防治基本方法、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等之后,为《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该门课程掌握了蔬菜生产技术之后,既可完全用于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之中,又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蔬菜生产开发和管理岗位的工作,还为学生通过高级蔬菜工等职业资格鉴定起到支撑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蔬菜生产技术》学习领域在园艺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生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可胜任蔬菜生产开发、蔬菜生产管理等职业岗位的工作。

1.2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具体任务是:学生熟悉完成工作任务的6步法,能根据蔬菜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综合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会熟练操作整地作畦、种植、中耕除草、环境调控、肥水管理、植株调整、化控技术、采收及采后处理等农事,为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学会常见蔬菜的生产技术,并能结合当地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常见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2学习领域目标本课程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将蔬菜园艺工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设计融学习过程于蔬菜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开展体验性学习,做到教、学、做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形成基于蔬菜生产过程的《蔬菜生产技术》学习领域内容。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学》《种植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种子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生产技术》《药用作物生产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农作物生产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农业技术员等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农业技术员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农作物生产的关键能力,反映种植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农作物生产流程为主线,将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生产流程,序化学习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或协作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1.能熟悉当地耕作制度及主要农作物生育特性,能根据当地的农村产业结构状况制订合理的作物布局规划。

2.掌握农作物生产的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看苗诊断、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关键技术。

3.能熟练使用农机具进行土壤耕作、播种、施肥、农药防治、农产品收获等生产作业。

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或协作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中职)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中职)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在《生物学》、《植物生产与环境》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农艺工、种子繁育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后续《种子生产与经营》、《经济作物生产与经营》等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50学时,10 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农艺工、种子繁育员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突出农作物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种子检验等职业技能,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农艺工、种子繁育员等职业标准,反映农作物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

3.按照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以农作物生产流程设计学习项目;以农作物生产流程中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融入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主要农作物生产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或协作完成农作物生产技术方案的制订和主要技术环节的操作,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1.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类型、形态特征和栽培习性,能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确定农作物的耕作制度;2.了解与主要农作物生产相关的设施设备、农机具、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功能和特点,能初步制订并实施生产计划和技术方案;3.了解主要农作物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能独立进行生产准备、种子检验、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各生育阶段看苗诊断与管理、收获(留种)与贮藏等主要技术的操作;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或协作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5.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成本意识。

《蔬菜生产和种苗培育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和种苗培育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和种苗培育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蔬菜生产和种苗培育技术适用专业:园艺技术学分:6学分学时:108学时授课对象:园艺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一、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蔬菜栽培的技术。

通过《蔬菜生产和种苗培育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蔬菜生产的基础知识、蔬菜育苗技术、蔬菜建园技术、蔬菜土肥水管理技术、花果管理以及常见蔬菜的栽培管理模式。

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独立进行蔬菜生产的操作和指导。

课程的培养目标符合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完成课程后,其对应的工作岗位是:蔬菜生产管理、蔬菜生产技术推广、蔬菜产业的开发,蔬菜产品的销售。

1.2设计思路该课程以蔬菜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课程设计体现职业性和技术性。

专职教师与蔬菜行业专家、生产技术人员相结合,共同进行《蔬菜生产和种苗培育技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本课程是根据园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而设置的,本课程将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蔬菜种子检测和处理、蔬菜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后处理)来组织课程,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蔬菜生产实际的教学策略,并根据生产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实训项目完全按公司组织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制定生产计划、实施生产计划、管理、采收和销售等各环节得到了真刀真枪的锻炼,在实践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课程融合了蔬菜工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08学时,学分为6学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完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任务,掌握主要蔬菜的生物学特性、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和技术措施,熟悉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熟悉主要蔬菜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能承担蔬菜生产及销售等工作任务,并形成勤劳诚信、团队协作、工程配合、和沟通交流等职业素养,为成长为技术员、农艺师等职位,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1)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1)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性质:《蔬菜生产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园艺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所设置的职业岗位为:蔬菜种苗的繁殖、蔬菜产品生产。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为:《植物及植物生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技术》,后续课程为:《园艺产品营销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参考学时:108参考学分:6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代码:职业方向:蔬菜、果树、观赏植物、茶叶、药材生产及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部门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学习领域定位: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群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地区重点发展蔬菜、果树、茶叶、药材产业及周边地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就业应面向基层、面向企业、步入中小城市。

主要在城乡农技站、园艺站、园艺场、花木公司、园林公司、公园、植物园、花圃、苗圃、果园、茶园、药材基地、农业开发公司、农资公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栽培养护、技术指导、种苗繁育、贮藏加工、检测收购、盆景插花制作及经营、组织培养、绿色产品开发利用、检测和发酵、市场管理、项目开发实施等相关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

岗位能力顺应新品种引进应用、新技术革新、服务产业化需求,蔬菜品种识别鉴定、蔬菜种苗繁育技术、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预报防控技术、农业资源调查技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与营销技术、是核心技术;生产开发推广、设施生产与快繁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管理技术、农业行政执法技术等为拓展技术。

该专业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及较强的工作主动性,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并具有敬业精神;在教学上,要求强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求有大农业意识,能够胜任多工种技术的指导工作,同时能服务政府、服务农民,接受其他临时性任务。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协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环境适应和心理调控能力;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瓜类蔬菜的形态特征和生产发育规律; √
任务 1
瓜类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瓜类:黄瓜、 黄瓜、西瓜的育苗技术和生产技术;
西瓜
瓜类蔬菜的农事操作,具备独立进行瓜类
蔬菜栽培生产能力;
茄果类蔬菜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 √
任务 2
茄果类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茄果类:辣
椒、西红柿、 番茄、茄子、辣椒等育苗技术和栽培生产
茄子
技术;
茄果类蔬菜露地生产、设施生产技术;
豇豆、豌豆基地的整地、施基肥、做畦方 √
法和要求;
任务 3
豆类蔬菜种子的特性和处理方法,点播方 √
法和要求
豆类:豇豆、
豌豆
豆类蔬菜的生长规律;

豆类蔬菜的田间管理方法和要求;
掌握 √ √
√ √

豆类蔬菜的采收标准;

白菜、结球甘蓝基地的整地、施基肥、做 √
芽菜范畴和发展概况;

芽菜
芽菜发展的制约因素;

生态健康栽培关键技术。

能力培养:熟悉高山蔬菜、芽菜相关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能识别生活中的希特蔬菜、本地山野菜种
8
类,掌握几种稀特蔬菜和主要山野菜栽培技术。 教学建议: 1.方法手段,讲授法、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多媒体,网络资源;2.学时建议,16 学时。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以蔬菜生产技能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应贯穿“理 论够用,突出技能”的理念,把理论知识、种植标准、流程等融入 到实践操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设计依据当前蔬 菜产业发展现状和方向及学生特点,通过调研和实践访谈,打破传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计划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计划
3.苗床播种
4.苗期管理
5.育苗时常见问题及原因
二、嫁接育苗
1.嫁接育苗的意义
2.砧木的选择和应用
3.嫁接方法
4.嫁接苗的管理
三、穴盘育苗
1.穴盘育苗的优点
2.穴盘育苗的配套设备
3.育苗程序
4.茄子穴盘育苗的技术要点
3
课件
1.怎样配制营养土?
2.籽苗期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3.分苗有哪几种方法?
3.小型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6
课件
1.茄果类蔬菜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上有何共同点?
2.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如何整枝?
3.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如何留果?
4.小型番茄如何整枝吊蔓?
21
实训八 番茄保花保果技术
6
实物
实训报告
22
第二节 茄 子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茬次安排
四、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栽培技术
2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计划
《蔬菜生产技术》总学时123学时,其中理论授课73学时,实训50学时。
序号
授课内容(包括实验实训内容)
授课时数
教学手段
课外作业及测试题目
1
绪论
1
课件
1、简述的定义。
2、面对入世挑战,我国蔬菜业应采取哪些对策?
2
第一章蔬菜生产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蔬菜植物的分类
一、植物学分类
二、食用器官分类
课件
1.简述茄子的分枝结果习性
2.冬春茬茄子如何进行植株调整?
23
第三节 辣椒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塑料大棚全年一大茬栽培技术
4
课件
1.辣椒对光照条件有何要求?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蔬菜生产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蔬菜生产的基本技能,能胜任蔬菜栽培、蔬菜生产管理、蔬菜病虫害防治等一线岗位。

本课程应在植物保护技术开设之后开设,以强化蔬菜生产的专业服务理念。

(二)设计思路蔬菜生产部是农业企业经营的神经中枢,是负责生产蔬菜产品的生产部门。

蔬菜生产部作为农业企业的一线部门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栽培员、蔬菜管理员、技术员等重要的工作岗位,它对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专业技能等素质较其他部门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课程在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现代农艺技术理念,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蔬菜生产各项任务的人才。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蔬菜种植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蔬菜生产部的主要内容共制定了四条课程目标。

这四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蔬菜品种、蔬菜播种育苗、蔬菜栽培管理、蔬菜采收及营销等蔬菜生产的主要方面。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蔬菜种植岗位要求相结合。

共划分了理论认知、叶菜类蔬菜生产、茄果类蔬菜生产、瓜果类蔬菜生产、豆类蔬菜生产、其他类蔬菜生产、蔬菜采后处理与营销七大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

本课程是一门以蔬菜生产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概念、种植程序、种植标准、种植理念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教学可在真实的农业企业情境中进行,也可在学校实训中心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

在学校情境中,建议结合具体的蔬菜生产任务,模拟蔬菜种植过程,实施项目教学。

《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代码:学时与学分:4一、课程性质《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所设置的职业岗位为:果蔬种苗的繁殖、果蔬产品生产。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为:《植物基础》、《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生长与环境》《现代园艺设施应用技术》,后续课程为:《园艺产品营销技术》《园艺产品储运技术》。

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课程标准的设计依据是:果蔬苗木生产管理和果蔬产品生产管理两岗位任职条件;不同类型果蔬苗木生产过程;不同类型果蔬产品生产过程;当地果蔬苗木生产种类;当地果蔬产品生产种类。

本课程设计思路是:①教学组织设计以可行性为前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②根据各项任务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③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是:①教学标准: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②岗位任务:本专业从事果树、蔬菜栽培管理岗位的任务;③技术标准:从事以上岗位的相关技术标准;④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果树工、蔬菜工、农艺工;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状况:种植结构、可进行的实训项目。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解浙江省主栽果树和蔬菜的种类、品种、分布以及生长习性,掌握果树和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方法;具备浙江省常见果树和蔬菜苗木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能力。

1.知识目标:(1)了解浙江省主栽果树和蔬菜的种类、品种以及分布情况;(2)掌握主栽果树和蔬菜品种生长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掌握浙江省果树和蔬菜产品无公害质量标准;(4)掌握果树和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方法;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果树砧木和蔬菜种子以及蔬菜种类和果树树种;(2)掌握种子质量鉴定和播前处理技术,能根据不同果蔬类型确定种子播前处理方法;(3)掌握果蔬播种育苗技术,能根据生产实际确定播种量、播种方式和时间,解决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掌握果蔬定植、无公害生产技术,能根据无公害果蔬产品生产规范合理选择生产场地、安排定植的时间、制定田间管理方案;(5)掌握果蔬嫁接、植株调整技术、花果管理技术和现代新型栽培技术,培育优质高产的果蔬新产品。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蔬菜栽培生产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心。

本课程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蔬菜生产的基本理论及实习实训操作技术技能。

培养适应蔬菜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门课程以蔬菜栽培生产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设计过程中,以蔬菜生产的基本环节为依据,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的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就业、择业及创业就业能力。

2、具体目标任务十二大蒜生产(3)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裁判员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4)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掌握和达到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工种技能等级的应知应会程度以及本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培养目标要求。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1)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1)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性质:《蔬菜生产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园艺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所设置的职业岗位为:蔬菜种苗的繁殖、蔬菜产品生产。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为:《植物及植物生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技术》,后续课程为:《园艺产品营销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参考学时:108参考学分:6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代码:04139005职业方向:蔬菜、果树、观赏植物、茶叶、药材生产及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部门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学习领域定位: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群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地区重点发展蔬菜、果树、茶叶、药材产业及周边地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就业应面向基层、面向企业、步入中小城市。

主要在城乡农技站、园艺站、园艺场、花木公司、园林公司、公园、植物园、花圃、苗圃、果园、茶园、药材基地、农业开发公司、农资公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栽培养护、技术指导、种苗繁育、贮藏加工、检测收购、盆景插花制作及经营、组织培养、绿色产品开发利用、检测和发酵、市场管理、项目开发实施等相关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

岗位能力顺应新品种引进应用、新技术革新、服务产业化需求,蔬菜品种识别鉴定、蔬菜种苗繁育技术、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预报防控技术、农业资源调查技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与营销技术、是核心技术;生产开发推广、设施生产与快繁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管理技术、农业行政执法技术等为拓展技术。

该专业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及较强的工作主动性,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并具有敬业精神;在教学上,要求强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求有大农业意识,能够胜任多工种技术的指导工作,同时能服务政府、服务农民,接受其他临时性任务。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协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环境适应和心理调控能力;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就业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当地的耕作制度;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主要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等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会进行田间测产,能制定作物生产计划。

增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当地的耕作制度。

2.掌握主要农作物良种选择、播前整地和种子处理技术。

3.掌握主要农作物各生育时期的主攻目标和田间管理技术。

4.会主要农作物播种技术。

5.会主要农作物的壮苗培育技术。

6.能识别和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作物种类和品种。

7.具备田间测产能力。

8.会主要农作物适时收获和贮藏技术。

三、参考学时162学时四、课程学分9学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和选用(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2)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本教学指导方案中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的原则,侧重实践操作,要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信息及时纳入教材,使之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教材编写要结合当地行业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教学案例的编写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案例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互动性。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辅以任务驱动、演示、实验、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多方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正确利用信息的能力。

3.课程资源(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内容的标本、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跨领域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制】三年【建议学时】216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是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蔬菜的识别、繁殖、栽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从事蔬菜生产、市场经营、基地管理、生产预测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获得农艺工职业资格证书,胜任蔬菜生产、市场经营、基地管理等工作。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土壤肥料》等。

1.2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逆向设计课程模式。

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构建“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理念的课程模块。

在实践教学中以“产教结合”为切入点,以“工学交替”为主线,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有机结合,加强技能培养。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能描述露地蔬菜栽培生产知识;(2)能设施栽培养护知识;(3)能蔬菜应用基本知识。

2.2能力目标(1)能识别常见蔬菜;(2)会能描述运用蔬菜生产设施;(3)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生产出安全、高效蔬菜;(4)能结合当地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会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常见问题。

2.3素质目标(1)具有从事蔬菜产业所需要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2)热爱“三农”、有为地方蔬菜产业发展奋斗的决心;(3)具有法制观念和依法进行农业安全生产的意识;(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

3.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1)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实用性;(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

通过活动设计,根据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教材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体现突出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课时:64 学分:4三、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后续课程:《食品企业管理与营销》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果蔬加工方法与设备的选择能力、果蔬加工典型产品的工艺流程与设备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为从事果蔬加工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奠定基础。

五、教学目标及设思路:(一)教学目标1.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认识果蔬原料,能进行50t苹果库的贮藏保鲜处理和相关技术指导。

2. 果蔬速冻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通过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果蔬速冻技术。

3. 果蔬干制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能够选适合干制的原料和适合原料的干制方法,能够进行果蔬干制品加工操作和相关技术指导,能操作果蔬干制的相关设备。

4. 糖制和腌制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进行果脯蜜饯、果蔬腌制品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操作技术,会编制果蔬糖制和腌制技术方案,能操作果蔬糖制和腌制的相关设备。

5. 罐头加工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进行罐藏食品果蔬原料的筛选,能够在简易条件下制作果蔬罐头。

6. 果蔬汁加工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果蔬汁制备的原料,能够制作简易的果蔬汁饮料,能够分析果蔬汁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

(二)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和跟踪技术服务,确立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每一教学模块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内容。

每个学习项目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训练任务及教学活动设计,按照职业能力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个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能力训练。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方向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中专和技工院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从事农作物生产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让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与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与农作物生产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理念;学生具备农作物生产的操作能力,能胜任农艺工生产岗位工作,并为学习本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相应课程作好准备。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农业化学应用》、《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保护技术》、《植物生长环境调控》。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和濮阳市农作物生产的区域特点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事操作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按照农作物生产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项目和任务设计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农艺工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或培训对象能够胜任农艺工职业岗位。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整合农艺工职业标准、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和濮阳市农作物生产的区域特点制定了3项课程目标,这3项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依据这些目标定位进行。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2.1 使学生理解农作物的概念、分类,耕作制度等知识;概述小麦、水稻、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甘薯等农作物的生产概况、生物学特性、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等概念;能够归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等知识,并记住农作物各生育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

2.2 能够操作完成农作物的播种、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农艺工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求的核心技能节;能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灵活运用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性质:《蔬菜生产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园艺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所设置的职业岗位为:蔬菜种苗的繁殖、蔬菜产品生产。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为:《植物及植物生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技术》,后续课程为:《园艺产品营销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参考学时:108
参考学分:6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
课程代码:04139005
职业方向:蔬菜、果树、观赏植物、茶叶、药材生产及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部门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学习领域定位: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群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地区重点发展蔬菜、果树、茶叶、药材产业及周边地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就业应面向基层、面向企业、步入中小城市。

主要在城乡农技站、园艺站、园艺场、花木公司、园林公司、公园、植物园、花圃、苗圃、果园、茶园、药材基地、农业开发公司、农资公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栽培养护、技术指导、种苗繁育、贮藏加工、检测收购、盆景插花制作及经营、组织培养、绿色产品开发利用、检测和发酵、市场管理、项目开发实施等相关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

岗位能力顺应新品种引进应用、新技术革新、服务产业化需求,蔬菜品种识别鉴定、蔬菜种苗繁育技术、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预报防控技术、农业资源调查技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与营销技术、是核心技术;生产开发推广、设施生产与快繁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管理技术、农业行政执法技术等为拓展技术。

该专业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及较强的工作主动性,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并具有敬业精神;在教学上,要求强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求有大农业意识,能够胜任多工种技术的指导工作,同时能服务政府、服务农民,接受其他临时性任务。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协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环境适应和心理调控能力;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阅读、应用写作与技术资料编写能力。

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
(一)设计理念
《蔬菜生产技术》作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肩负着培养专业技术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后继专业课程与技能的重要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经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对专业对应行业、企业、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意见、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多层面参与,形成以下课程设计理念:
1、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服务高职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课程目标和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针对岗位, 理论够用, 突出技能”的原则。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纳入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与基本操作、生产场景与教学无缝对接、兼顾生产季节性、兼顾学生共性与个性,强化操作、模拟、实际生产训练,重点以实际生产工作流程和步骤组织教学,确立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知识、技能、素质融合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过程与能力提高相结合,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培养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以能力为核心
根据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先开设单项实训课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后实施任务驱动法(尽量与生产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对接),开展品种识别鉴定、园场选择与整地、生产计划制定、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无公害生产、设施生产等综合实训,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教学的职业性。

重点培养学生产与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运用知识、技能编制计划和资料,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养成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

强化校内、校外实训教学,模拟生产实际工作流程,校内教师和企业外聘人员共同完成综合实训,通过校企合作参观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不断完善项目实训、提高拓展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3、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组织协作,设计小组学习任务驱动,资料编制,计划制定,改变教学模式,改革考核和评价内容与方法促进通过校内学习讨论,协作拟
定完成项目方案,对外进行校企合作的开放办学,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重视安全、注重环保,养成良好的吃苦耐劳、协调沟通、团结协作、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和热爱专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既懂理论、又会操作,既会做事、更会做人。

《蔬菜生产技术》的课程设计的设计依据是:蔬菜苗木生产管理和蔬菜产品生产管理两岗位任职条件;不同类型蔬菜苗木生产过程;不同类型蔬菜产品生产过程;当地蔬
菜苗木生产种类;当地蔬菜产品生产种类。

本课程设计思路是:①教学组织设计以可行性为前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②根据各项任务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③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是:① 教学标准: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② 岗位任务:本专业从事蔬菜栽培管理岗位的任务;③技术标准:从事以上岗位的相关技术标准;④ 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蔬菜工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状况:种植结构、可进行的实训项目,模拟生产实训。

三、课程教学和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贵州省及周边地区主栽蔬菜的种类、品种、分布以及生长习性,掌握常规生产基础及技术,熟悉和运用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方法;具备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常见蔬菜苗木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能力。

1. 知识目标:
(1)了解贵州省及周边地区主栽蔬菜的种类、品种以及分布情况;
(2)掌握主栽蔬菜品种生长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掌握贵州省及周边地区蔬菜产品无公害质量标准;
(4)掌握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别蔬菜种子以及蔬菜种类;
(2)掌握种子质量鉴定和播前处理技术,能根据不同蔬菜类型确定种子播前处理方法;
(3)掌握蔬菜播种育苗技术,能根据生产实际确定播种量、播种方式和时间,解决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掌握蔬菜定植、无公害生产技术,能根据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规范合
理选择生产场地、安排定植的时间、制定田间管理方案;
(5)掌握蔬菜嫁接、植株调整技术、花果管理技术和现代新型栽培技术,培育优质高产的蔬菜新产品。

3. 素质目标:
(1)具有从事园艺产业所需要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2)热爱“三农”、有为我省园艺产业发展奋斗终生的决心;
(3)具有法制观念和依法进行农业安全生产的意识;
(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
四、学习任务设计、划分、说明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学习任务设计、划分、说明与学时分配表
5
6
7
8
9
10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要求
1.考核形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比例为7:3 。

2.过程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田间管理与组织、产品数量与质量,考核形式为生产计划和实物、资料编制、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汇报PPT。

3.终结性考核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蔬菜种类和品种分布、生长习性
和无公害生产质量标准等。

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为填空、单选、多择、判断等,主观题为简答和论述题(二)考核比重
(三)考核要求
1. 学生出勤率达到必须75%或以上的要求,否则或不获准参加该科目之考试。

2. 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课堂积极发言,完成资料编制、参与协作与评定、演示操作、模仿操作规范,并能提出有创新价值的操作方法,小组活动课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积极配合组内成员的工作。

3. 本次课共9项阶段性成果或考核,从质量和创新程度二方面来考评课业设计质量。

12 项课业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最后加权平均,再折合成总成绩的50%
4. 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卷面成绩采用百分制,再折合成总成绩的30%
(四)考核标准
2. 学习态度考核标准
六、实施建议
1.本课程根据生产场所不同设计18个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均体现为完整的职业行动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学习任务中的不同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确定知识点和技能点。

2.在各学习任务下,应设计2-3 个子学习任务,以覆盖课程的培养目标。

各实施环节均以项目为载体,教学组织做到理实一体。

3.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和内容应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校内外实训基
地应具备丰富的蔬菜种类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条件
4.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实施,每小组4-6 人,分别进行不同的作业,并随着任务的进度进行轮换。

5.教学方式采用现场作业法、项目教学法、案例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包括选用(或开发)的教材、辅助教学资料、学习包、网络教
学资源等。

七、其他说明
1. 本课程由我系园艺技术课程开发小组和企业合作开发。

2. 本课程设计的执笔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田景文。

3. 本课程设计的完成时间为2011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