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理解导入以及在企业的成功运用资料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理解-导入与质量奖汇报材料135页文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理解-导 入与质量奖汇报材料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பைடு நூலகம்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践与应用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概述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l)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旨在通过系统地规 划和实施,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 追求卓越绩效可能导致忽视组织 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和员工满意度 • 需要在关注绩效的同时,注重组 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以提高组 织的凝聚力和员工满意度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可能 成本较高,影响组织的
经济效益
• 由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需要投入 大量资源进行绩效测量、评估和改 进,可能导致成本较高 • 需要在关注绩效的同时,控制成 本,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
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鼓励员工创新,为创新提供资源和支持 • 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达成
• 通过战略规划、目标设定、绩效测量和评估等手段,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 通过绩效激励和改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绩效
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率
• 关注员工成长和发展,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素质 • 通过激励政策和改进计划,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员工满意度
理模式的适用范围
•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绩效数据, 发现组织及员工的优点和不足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绩效评估 和改进,提高绩效管理的精确性和 效率
卓越绩效模式培训课件PPT

提供完善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 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实现个人和 组织共同成长。
顾客满意与忠诚
顾客需求识别
深入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确 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和 反馈。
顾客关系管理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顾客关系, 提高顾客忠诚度和口碑传播效 应。
模式导入
通过培训、宣贯等方式,使全体员工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 理念和方法,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
过程实施
运用卓越绩效模式的工具和方法,对企业运营全过程进行 梳理、分析和优化,包括战略管理、市场管理、研发管理 、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
持续改进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反馈和调整,不断完 善和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评价方法创新
评价结果应用拓展
不断探索和创新卓越绩效评价方法,提高 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将卓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企业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促进企业持续改 进和发展。
05
卓越绩效模式在企业的应用实践
企业背景介绍
企业概况
某大型制造企业,专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多年的 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在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需要注重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结果导向,同时 要关注员工心理变化和企业文化建设。
启示意义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提升方法,但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 灵活应用和创新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01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卓越绩效模式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
02
卓越绩效模式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应用分析

卓越绩效模式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应用分析摘要:卓越绩效模式在电力企业管理应用过程中,自我评价结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卓越绩效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建立卓越绩效管理新模式,可以解决自我评价不深、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问题。
本文介绍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论证了卓越绩效管理的必要性,构建了卓越绩效管理评价企业管理新模式,并积极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应用,最终实现公司专业管理能力、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构建的电力企业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卓越绩效模式;电力企业管理;应用引言当今世界,全球范围的服务贸易不断增长,广大的服务组织正处在一种变化迅速、竞争激烈、个性多样化的环境中。
质量已成为服务组织在竞争中取胜的焦点。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有效推进经营质量的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达到追求卓越的目标。
1卓业绩效模式的概述卓越绩效模式是国际通用的提升企业综合绩效的管理和评价方法。
其基本理念包括领导力、战略导向、客户驱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合作共赢、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学习改进与创新、系统管理等。
电力企业借鉴卓越绩效模式实践应用的通行做法,将卓越绩效模式分为“前期准备、自我评价、综合诊断、改进提升、总结固化”5个阶段,通过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推动各层级单位应用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从管理上开展自我评价、综合诊断、改进提升,全面提升管理成熟度,促进“三集五大”体系卓越运营,助推电力企业“管理转型”。
[2]2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作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体系,为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提供了标准化符合性评价依据和管理模式,提供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途径和方法,它贯穿于电力企业运作、关系协调、提升业绩、创造价值等一系列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因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仅适用于电力企业、组织,而且也适用于其他职能部门、非盈利组织及科研机构。
作为标准化科研机构,标准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帮助全社会提升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课件

资源
总结词
资源是组织实现卓越绩效的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
详细描述
组织应根据战略需求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组织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同时,组织应关注技术研发和创新,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此外 ,组织还应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起源与发展
起源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起源于美国,最初 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营 绩效。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 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标准 和国际标准。
核心价值观
顾客导向
组织应始终关注顾客的 需求和期望,以满足顾 客的要求为首要任务。
创新精神
信息共享与协同
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 协同作业;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 系统,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 透明度。
创新管理
总结词
鼓励创新思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文化培育
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 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员工提供创 新培训和学习机会。
04 卓越绩效常见问题与解决 方案
战略不清晰
详细描述
该企业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 战略方向,优化组织架构,创新业务 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最终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某行业领导者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总结词
该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打 造高效团队。
详细描述
该企业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和积极性,提高团队整体效率。
过程管理
总结词
过程管理是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环节, 它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层面和业务流程。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思考(五篇)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思考(五篇)第一篇: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思考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几点思考一、问题的提出《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它是一套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和准则和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是美国于1987年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20多年来,《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世界各国许多组织纷纷引入实施。
目前,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质量奖标准。
可以说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继ISO9000标准之后又一波及全球的管理热潮。
中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大量企业实践证明,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2001年起,中国质量协会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并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004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19580<>和GB/T 19579<>,并于2012年进行修订。
期望通过模式实施,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经营,增强企业乃至国家整体竞争力。
二、卓越绩效模式的主要特点卓越绩效模式反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是国际上许多卓越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主要特点有:1、强调大质量的概念卓越绩效模式虽说是作为质量奖的评审标准,但“质量”的概念绝不仅限于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是扩展到过程质量、工作质量和体系质量、经营质量,乃至追求组织的综合绩效的质量。
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思考

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几点思考一、问题的提出《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它是一套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和准则和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是美国于1987年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20多年来,《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世界各国许多组织纷纷引入实施。
目前,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质量奖标准。
可以说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继ISO9000标准之后又一波及全球的管理热潮。
中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大量企业实践证明,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2001年起,中国质量协会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并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004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并于2012年进行修订。
期望通过模式实施,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经营,增强企业乃至国家整体竞争力。
二、卓越绩效模式的主要特点卓越绩效模式反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是国际上许多卓越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主要特点有:1、强调大质量的概念卓越绩效模式虽说是作为质量奖的评审标准,但“质量”的概念绝不仅限于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是扩展到过程质量、工作质量和体系质量、经营质量,乃至追求组织的综合绩效的质量。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摘要】卓越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激励员工持续提升工作表现,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组织和员工双赢,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的关键步骤包括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定期跟踪评估结果等。
卓越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卓越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推广必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企业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卓越绩效管理、企业发展、导入、意义、关键步骤、影响、重要性、推广、促进作用、快速发展。
1. 引言1.1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卓越绩效管理正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绩效标准,激发员工的潜能,优化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实现高效运作和持续创新。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卓越绩效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对企业而言,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发展战略。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卓越绩效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2. 正文2.1 卓越绩效管理的概念卓越绩效管理是指企业为达成既定目标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它强调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以及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来促使员工全力以赴地工作,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
卓越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强调实现企业长期发展和目标的关键绩效因素。
卓越绩效管理不仅关注企业整体表现,也注重个体绩效的提升。
成功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四大秘诀PPT课件( 73页)

心灵 自由 自我实现
感恩、回报社会
自由、个性化发展
人格独立且受到尊重
课程主题
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工作的四大误区 秘诀1:是为追求卓越,非为管理规范 秘诀2:是“首脑工程”,非“一把手工程” 秘诀3:是修炼型组织,非学习型组织 秘诀4:是打造管理平台,非管理业务流程 总结:打造“道术和合”的修炼型企业
给美国各个组织的公开信
寄给:美国的各个组织
发出: 亨利 S.赫兹,美国国家质量奖项目负责人
主题:为什么波多里奇奖适合你?
因为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是为你而设的。因为波多里奇准则关系 到你每天在市场上的成功,包括高效的运营表现和高度集成化的组织。 因为波多里奇准则所提出的全部问题都是适合你的。
波多里奇准则容易回答吗?不!但要在今天的挑战性环境中获得持 续发展同样也不容易。该准则会帮助你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行动吗?是 的。他们会帮助你把过程和资源协调起来吗?是的。他们会帮助你与员 工和客户契合吗?是的。这些好处有利于实现你的目标吗?你自己说吧!
理由1:卓越绩效模式是集成化管理框架 理由2:检查领导者的个人行为和领导结果
总裁(公司领导者)的苦衷
用什么模式领导 用什么标准统合
总裁 (?)
研发总监
生产总监
质量总监
(CMMI、IPD) (ERP、MES) (ISO9000)
营销总监 (CRM、4P)
很多技术业务骨干一到领导岗位,就找不到北了!
• 核心理念贯穿于评定标准。
4 术语
1 基本 理念
3 评分系统
• 准则使用的重要术语。
• 是理解卓越绩效准则核心理 念的关键。
• 2:2个评价维度—— 过程和结果
• 定义了卓越企业发展 阶段及阶段特征和判 定规则,用以确定企 业卓越程度,或管理 成熟度。
企业如何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课件PPT

代表人物:泰勒
F.W.Taylor
三权分立:设计+制造+检验
聚焦于产品质量
科学管理之父: F.W.泰勒(1856-1915)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30- 特点:控制/预防 代表人物:休哈特、道奇、罗米格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Control/Prevention W.A.Shewhart, H.F.Dodge,H.G.Romig
1.1 质量概念的演进
什么是质量?您个性化的理解?
供不应求的时代:符合性
供大于求的时代:适用性
产品标准的要求
顾客的要求 相关方的要求
质量新时代:狭义→广义
ISO9000:2005 质量定义: 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 的程度
谁的要求
•产品
•过程
•体系
什么的特性
质量概念的演进
相关方满意质量
质量领域首席建筑师 J.M.朱兰 (1904-2008 )
TQC之父 A.V. 费根保姆 (1920- )
零缺陷管理之父 P.B. 克劳斯比 (1926-2001)
聚焦于体系质量和经营质量
继承性的发展
2000年 后 1960年代 至今 1987年
管理体系与方法的整合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pproaches
统计过程控制 Xp Y Xi 质量 服务 行政支持 进货 检验 过程质量
产品质量 设计 采购
营销
生产
过程
过程 检验 最终 检验
职能
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演进的内涵
阶段
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TQC) 全面质量管理 (TQM)
如何有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什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它是一套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和准则。
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美国于1987年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20多年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
后来,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波音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
目前,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质量奖标准。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已成为继ISO9000标准之后又一波及全球的管理热潮。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2001年起,中国质量协会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并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004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2004),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经营,增强企业乃至国家整体竞争力。
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
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该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整合化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和改善自己的管理业绩,从而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模式及其应用

UPFC变电站技术
为电网领域进行的技术创新
城市变电站关键技术 微电网技术 工厂化生产
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 汽车充电站技术
模块化标准设计
新型组合钢管塔技术及其应用 智能变电站技术
输电线路大跨越设计技术
新能源接入系统技术 先进配网技术
2.1.3
良好的组织治理
组织治理的关键因素:管理层采取行动的责任, 财务责任,经营管理的透明性和信息披露政策, 独立的审计,股东和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对高层领导及治理机构成员绩效的评价,由此 改进个人、领导体系和治理机构的有效性。 随着股份制等改制工作的深化,公司治理变得 越来越重要。
2.1.4
2.3
顾客与市场
结果
过程: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4.2 战略 90分 4.1 领导 110分 4.3 顾客与
4.4 资源 130分 4.7 经营结果 400分 4.5 过程管理 100分
市场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80分
2.3.1 开发市场和吸引顾客的要求
根据企业确定的战略决定市场和顾客及产品,出 发点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总要求是以战略为导向追求 卓越,以顾客与市场为中心开展业务。二个重点要求 如下: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确定顾客群及细分市场,采 取不同方法了解其需求、期望、偏好; 顾客关系和满意度:建立顾客关系系统,测量顾 客的满意,最大限度地减少顾客不满和业务流失, 由顾客满意进入顾客忠诚。
设计院营销新策略
优先发展国际业务:借 船出海、造船出海(布 局、并购、本地化)
2.4
过程: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资源
结果
4.2 战略 90分 4.1 领导 110分 4.3 顾客与 市场90分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解读

策,促进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提升。
国际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借鉴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正朝着数字 化转型的方向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管 理效率和质量。
可持续发展
国际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将环境、 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创 造。
核心价值观与原则
核心价值观
包括顾客导向、员工参与、持续改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 等。这些核心价值观是组织追求卓越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原则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包含七个方面的原则,包括领导作用、战 略策划、顾客与市场导向、信息驱动的运营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过程管理以及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管理。这些原则是组 织实现卓越绩效的核心要素和指导方针。
织持续创新。
实施持续改进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潜在的 问题和改进点,持续改进产品、服 务和流程,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建立学习型组织
卓越绩效管理鼓励组织不断学习和 适应变化,培养员工的终身学习意 识,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提升员工参与度和满意度
01
02
03
关注员工发展
卓越绩效管理关注员工的 个人发展,提供培训和职 业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潜力。
某知名企业的卓越绩效管理实践
1 2 3
战略规划与实施
该企业将战略规划与实施作为卓越绩效管理的核 心,通过制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确保企业战 略的有效落地。
员工激励与培养
该企业重视员工激励与培养,通过设立激励机制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 造力。
顾客关系管理
该企业注重顾客关系管理,通过建立顾客满意度 调查、持续改进顾客体验等方式,提升顾客忠诚 度和口碑。
卓越绩效模式导入方案(

卓越绩效模式导入方案(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借鉴国际上政府质量奖的成功经验,政府设立了国家、省和市“质量奖”。
这些奖项的目的是通过以奖兴企,培育卓越企业,推广卓越绩效标准,帮助企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组织治理体系并取得理想的经营业绩。
一、质量奖解析一)设奖宗旨质量奖是政府最高奖项,授予那些实施卓越的质量经营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组织和个人。
质量奖的设立旨在引导和激励企业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持续改进经营业绩,并增强综合竞争力。
质量奖是政府引导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前先进质量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反映,也是国际成功经验和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成果。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图如下:组织概述4.1领导4.2战略4.3顾客与市场4.4资源4.5过程管理4.6测量、分析与改进4.7结果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评分条款分值表如下(总分:1000分):条款名称。
条款分值4.1领导。
1104.1.2高层领导的作用。
504.1.3组织治理。
304.1.4社会责任。
304.2战略。
904.2.2战略制定。
404.2.3战略部署。
504.3顾客与市场。
904.3.2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40 4.3.3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50 4.4资源。
1304.4.2人力资源。
604.4.3财务资源。
154.4.4信息和知识资源。
204.4.5技术资源。
154.4.6基础设施。
104.4.7相关方关系。
104.5过程管理。
1004.5.2过程的识别与设计。
50 4.5.3过程的实施与改进。
50 4.6测量、分析与改进。
80 4.6.2测量、分析和评价。
40 4.6.3改进与创新。
404.7结果。
4004.7.2产品和服务结果。
804.7.3顾客与市场结果。
804.7.4财务结果。
80以上是政府质量奖的创奖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组织治理体系并取得理想的经营业绩。
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的导入

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的导入MBA研究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卓越绩效管理论文题目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的导入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年月日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的导入摘要:本文介绍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核心价值体系。
指出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要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系、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体系、先进的过程管理体系。
最后介绍了组织如何成功地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综合评价“卓越绩效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1,2]。
“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几乎适用于所有组织。
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3]。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卓越绩效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定义中所指的“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就是卓越绩效模式,也称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4]。
迄今,卓越绩效管理正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标准。
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开展了卓越绩效管理的推广与普及。
2004年8月30日,中国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国家质监总局目前正与有关部门会商,计划参照美国国家质量奖模式,在2008年在全国开展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和表彰活动。
评奖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的核心价值观包括:领导的远见卓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组织的和组织成员的学习;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灵敏性;关注未来;管理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重在结果及创新价值;系统观点。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 学习材料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学习材料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当前国际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有效方法。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按照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原理,现汇编成本学习材料,请结合本企业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关键是什么?1、卓越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体系与基本内容的关系具体的准则是建立在核心价值观和理念的基础上,而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又嵌入到系统的过程中,通过过程的运作最终收益与绩效的结果。
核心价值观是“道",而具体准则是“术”,是对“道”的解释和应用,是实践“道"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术以载道”,相互印证和发展.2、过程4因素。
方法、展开、学习和整合(Approach、Deployment、Learning、Integration, A—D-L-I)。
方法:实施过程所应用的方法;方法相对条目要求的适宜性;方法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可重复及基于可靠数据和信息的程度(即系统性).展开:指以下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方法应用于应对与组织相关的且对组织重要的条目要求;方法得到一贯性的应用;方法为组织所有适当的工作单位所应用.学习:通过评价和改进的循环来改善方法;鼓励通过创新对方法进行突破性的变革;与组织的其他相关工作单位和过程共享改善和创新。
整合:指以下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方法与准则其他条目要求所确定的组织的需要相协调;指标、信息和改进系统在过程及工作单位之间是相互补足的;计划、过程、结构、分析、学习和行动在过程与工作单位之间相融合以支持整个组织的目标。
3、结果4因素。
指组织在实现类目7条目7。
1~7。
6的要求方面的产出和成果,用于评价结果的4个因素为水平、趋势、对比和整合(Levels、Trends、Comparisons、Integration,Le-T-C—I)。
水平:组织当前的绩效水平;趋势:组织绩效改进或良好绩效持续的速度(趋势数据的斜率);绩效结果的广度(展开的广泛程度);对比:相对于适当的比较对象如竞争者或同类组织的绩效;相对于标杆或行业领先者的绩效;整合:指以下方面所达到的程度:组织的结果指标(常常进行了细分)与“组织简介”和过程类条目中所确定的重要的顾客、产品和服务、市场、过程、行动计划的绩效要求之间的联系;组织的结果包括未来绩效的有效指标;组织的结果在工作过程和工作单位间取得协调,以支持整个组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