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练习六word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练习课(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练习课(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今天又是一个充实的一天。
我将带领他们进行一场数学的探险,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练习课。
我们将复习和练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练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能够灵活运用货币、长度单位和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巩固和提高孩子们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练习,我准备了练习题和一些实际物品,如尺子、硬币等,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元钱和五角钱,问孩子们:“如果我给你一元钱,然后再给你五角钱,你一共有多少钱?”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回答。
2. 例题讲解: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加法题目:25 + 37 = ? 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计算,解释了加法的原理和步骤。
3. 随堂练习:我给了孩子们一些类似的加法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们一起核对答案,纠正了他们的错误。
4. 认识货币:我拿出了一些硬币,让孩子们认识和区分一元、五角和一角。
我讲解了货币的单位和换算关系,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运用。
5. 长度单位:我拿出了一根尺子,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和分米。
我讲解了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并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一根绳子长2米,如果把它剪成10段,每段有多长?6. 几何图形:我拿出了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特征。
我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如果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原理,货币的单位和换算关系,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以及几何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主要让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包含了多种题型,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凑,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但在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计算失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提高计算速度,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难点: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
2.学生准备: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购买这些东西需要花多少钱,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一位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然后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计算比赛。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多个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但可能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运算的规律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简单的练习开始,逐步提高难度,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乘法运算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
4.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题,包括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和一些提高难度的题目。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乘法运算的过程。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的运算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运算方法。
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如何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 口算除法:几十几除以一位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口算除法:几十几除以一位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口算除法:几十几除以一位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口算,提高口算速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口算除法内容,巩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2)情境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口算除法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规律: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可以先将几十几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进行除法运算。
(2)教师示范口算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口算除法的方法。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口算除法:几十几除以一位数1. 观察算式,发现规律2. 口算方法及注意事项3. 巩固练习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了口算除法: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规律,以及教师示范口算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的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案
板书设计
练习六
年、月、日
平年、闰年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作业
设计与展示
(1)芳芳的生日是11月,这个月有()天。
(2)闰年全年一共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年级
三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3/6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练习六》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数学思考: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题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问题解决: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大任务单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有区别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的设计
重点设计——优化算法,探究规律。
一、【教学内容重组】
1、学生课前独立思考的各种做法与想法。
六、【导引留白】
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有区别的。
学的设计
重点设计——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目,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计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运算速度以及乘法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
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及运用。
2.教学难点: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练习题目,包括口算、笔算、应用题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计算过程。
3.准备计时器,用于检测学生的计算速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乘法现象,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实际应用。
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呈现(10分钟)出示教材中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黑板上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竞赛。
每组轮流回答练习题目,其他组成员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 练习课 教案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接龙。
每人一题,全体参与。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
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
2、笔算闯关。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3、100÷2 63÷3 2800÷7 6300÷9200÷5 84÷2 2400÷6 5600÷8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34988364063242762651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21页练习四的第13题。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2、教材第21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3、教材第22页练习四的第18题。
(1)先出示四幅图。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板书问题(1)(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
(5)读题,思考。
(6)学生独立解答。
新人教版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案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37×82 65×31 59×64 39×43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1、笔算。
76×18 45×36 89×46 38×21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8题)(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乘法第6课时练习
第6课时练习教学内容:练习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学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二、展示所学、提高能力。
1. 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200X 8=17 X100=12X400=42 X 20=50 X60=14X200=23X 30=43 X200=21X 40=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
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
请你算一算(1) 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 (2) 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3) 一共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副 飞镖25元/套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副,把它想成20元,20 X 24=480(元),买羽毛球拍 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副,24个班想成25个班,20 X 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 10套,25 X 10=250(元), 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 19X 24=456(元) (2) 25X 12=300(元) (3) 456+ 300=756(元)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丁:在计算25X 12时,我想成25X 4X 3,就很快地算出了 3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练习课-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针对第二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复习和练习。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练习题、计算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利用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本节课的练习。
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小明有2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朋友们,如果每个朋友可以分到3个苹果,那么最多可以分给多少个朋友呢?”2. 练习题解答(10分钟)给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解答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方法,例如分解因数、交叉相乘等。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共同提高。
例题1:24 × 17 =解答:将24分解为20和4,将17分解为10和7。
然后,计算20 × 10 = 200,20 × 7 = 140,4 × 10 = 40,4 × 7 = 28。
将这些结果相加:200 + 140 + 40 + 28 = 408。
所以,24 × 17 = 408。
3. 练习题解答(10分钟)继续给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增加一些难度,例如带有小数的乘法或者带有括号的乘法,以挑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题2:15.2 × 7.3 =解答:将15.2和7.3都乘以10,变为整数:152 × 73 = 11096。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练习三-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练习三人教新课标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下面是我根据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练习三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第四章《三位数及其认识》中的相关知识点。
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2. 培养学生对三位数的认识,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三位数;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2.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运用,以及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2.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4. 认识三位数,讲解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三位数的概念;5. 练习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三位数的理解;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
七、作业设计:例题:23 × 45 = ?答案:1035例题:123 + 45 = ?答案:16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认识和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统计数据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三∣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三∣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三∣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练习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学生在加减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单元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主要围绕加减法计算及应用问题展开,通过这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题、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入本节课,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这些练习题会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通过加减法计算出答案。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例题:1.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8个苹果2. 小华有8个橘子,他吃掉了3个橘子,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个橘子?答案:5个橘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7个篮球,他借给了小红3个篮球,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篮球?答案:4个篮球2. 小华有9个玩具,他送给小明2个玩具,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个玩具?答案:7个玩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 练习课(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3课时练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1)加法运算:整数加法是将两个整数相加,求和的运算。
(2)减法运算:整数减法是将一个整数从另一个整数中减去,求差的运算。
(3)乘法运算:整数乘法是将两个整数相乘,求积的运算。
(4)除法运算:整数除法是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求商的运算。
2. 实际问题解决(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练习课内容(1)针对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进行练习。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2)提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讨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4. 巩固与提高(1)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评价(1)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1)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1)分组进行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练习课(导学案)
(2)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答案:(1)32×26=832(个)
答:一共摘了832个苹果。
(2)24×16=384(棵)
答:果园里一共有384棵果树。
知识点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列竖式计算。
24×36 27×14
15×62 36×25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6题
列竖式计算。
23×32 41×21
22×23 34×12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即: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答案:
24×36=864 27×14=378
答案:
23×32=736 41×21=861
22×23=506 34×12=408
1.选一选。
(1)用竖式计算21×23得出结果()
A.483B.420
C.63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A.1089B.990
C.189
答案:(1)A(2)B
2.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答案:
3.连一连。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练习六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练习六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 能够使用尺子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 能够解决与长度测量相关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长度测量方法的掌握。
- 长度测量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 准确、快速地测量物体长度。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教学准备- 尺子- 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度测量知识。
2.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测量的方法?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练习六的内容。
2. 提问:练习六中有哪些测量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三、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测量问题进行讨论。
2.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并记录测量结果。
3.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测量对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分享。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六中的测量问题。
2. 收集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长度测量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 练习课(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练习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今天我学了多少天”的意思,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2.能够填写日期口诀中的日期,掌握口诀的正确说法及应用场景;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判断物品所属的周期类别,并能够简单作出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口诀卡片、图片或实物(4个带有明显周期性的物品,例如四季果汁、月份卡片等)。
教学过程活动1:复习口诀1.教师出示口诀卡片,带领学生一起读出:“一月三十一,二月二八或二九。
三月三十一,四月三十,五月三十一。
六月三十,七月三十一,八月三十一。
九月三十,十月三十一,十一月三十,十二月三十一。
”2.老师随机抽出一个学生询问每个月的天数,其他学生有机会补充和确认答案,直到所有学生都能正确拼读、应用口诀。
活动2:物品分类1.教师出示4个带有周期性的物品,例如四季果汁、月份卡片等,让学生观察,并带领学生发现其共同点。
2.学生一起讨论分类的方式,并通过分类法则将物品分成不同的类别。
例如:“四季果汁可以分到四季中的哪一类?是春、夏、秋、冬中的哪一类?”3.将四季果汁、月份卡片等物品分成四类,并记录在黑板上。
活动3:加减法练习1.老师出示两组有周期性的物品,例如一年中有多少个星期四、有多少个月有31天等,并让学生判断所属的周期类别。
2.学生通过分类法则和简单加减法将答案计算出来,并用白板书写下来。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今天我学了多少天”和口诀的正确说法及应用场景;能够将周期性物品进行分类,并能够简单作出加减法运算。
参考文献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问题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八单元的第3课时,即简单的组合问题。
具体涉及组合的定义、组合的方法以及组合问题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组合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组合的实质,能够灵活运用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学校要组织一次运动会,其中有跑步、跳远和投掷三个项目,如果每个项目只能报一个同学,问:一共需要报几个同学?2. 自主探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计算出需要报的同学人数。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组合问题。
3.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每组是如何解决这个组合问题的,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4. 讲解示范: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明确组合的概念和方法,并板书组合的步骤。
5. 练习巩固: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组合的定义、组合的方法以及组合问题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页的第13题。
2. 请运用组合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有三个景点可选,每个景点都需要至少一名同学去,问:一共需要多少名同学去?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于组合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个别学生出现混淆。
在课后,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合知识。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组合问题的拓展研究,如:组合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组合数的变化规律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学校组织运动会这一情景来引入组合问题,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生活中的组合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
第3课时练习课授课日期:审核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德育目标: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2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教学方法:教法:情景交际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型: 复习课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1、口算下列各题。
4×90 60×3 300×9 4×50 20×4 6×500 22×13 15×11 15×17 70×4 37×5 8×532、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教师板书。
二、互动生成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由学生说明每个图形的含义,再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并规范书写格式。
2、先估算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学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积,然后派两个代表到前面来测量长和宽。
全体同学计算它的面积,再看一看,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相差多少,从而丰富自己估算的经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练习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之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分数运算的知识。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分数运算仍然感到困难。
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混淆,运算过程中漏掉步骤,对运算符号的记忆不牢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
2.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复杂的分数运算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解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练习与指导:学生解答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疑问。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分数运算问题。
5.总结与巩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如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第20~22页练习四第8~20题和教材第27~28页练习五第7~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复习导入】1.分工合作,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整理。
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等方式表示出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2.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①口算除法。
②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③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④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练习分析】1.巩固除法的基本计算法则。
出示教材第20~22页练习四第8~12、16题。
注意格式要规范。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解答,全班讲评。
第8题看图列式计算,27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
通常每()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
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