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理论治理对策.doc

合集下载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摘要:我国目前的垄断性行业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如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反垄断政策,需要针对形成垄断的各种原因,分别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反垄断政策方面的建议,以及开放条件下反垄断政策的一些新的变化,这样才有助于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垄断进入壁垒比较研究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动荡多变的国际局势,寻找自身存在的发展潜力,打破垄断行业壁垒,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升行业竞争活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中重要一环。

垄断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如何有效降低垄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反垄断政策。

一、垄断理论简述垄断(Monopoly) ,通常是指卖方垄断,一般指这样一种情况,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只存在唯一的卖者,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控制和调节市场价格与产量。

传统经济理论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个类型,其中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最高,垄断市场的效率最低。

在垄断市场,厂商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行确定市场价格、产量,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于其市场价格,从而存在效率的缺失。

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厂商提供的产品数量较少,但价格却较高。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还是从政府政策出发都主张对各种垄断现象进行反垄断控制。

但同时另一方面,垄断也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早期,“马歇尔难题”,即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垄断)的两难选择就说明了垄断可以提高效率的一个方面。

之后,又有人指出,垄断可以鼓励和促进创新、技术进步等等。

这使得人们对于垄断的认识进一步复杂化,也更接近现实。

由于垄断对于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的一面又有阻碍的一面,因此对于反垄断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分析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垄断类型采取不同的政策。

公平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

公平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

公平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市场垄断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在垄断市场中,少数企业或者个人独自掌握着市场资源和市场定价的权力,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为了解决市场垄断问题,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和政策。

本文将从反垄断法律的完善、市场监管机构的设立、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以及创新和技术发展等方面,探讨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反垄断法律反垄断法律是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律,可以限制市场上的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反垄断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垄断行为的种类、判定标准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此外,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也是完善反垄断法律的重要一环。

二、设立独立的市场监管机构市场监管机构的设立对于解决市场垄断问题至关重要。

这些机构应当是独立的、专业的,具备独立执法权和有效监管能力。

市场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测与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市场上的垄断行为,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为了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市场竞争。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破除垄断行业的壁垒。

其次,政府可以制定差别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市场准入的放宽,并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降低市场参与门槛,增强市场竞争的活力。

四、创新和技术发展创新和技术发展是打破市场垄断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新和技术发展,新兴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与垄断企业展开竞争。

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综上所述,公平竞争是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关键。

通过完善反垄断法律,设立独立的市场监管机构,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以及创新和技术发展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打破市场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论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分析

论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分析

论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分析行政性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超越或滥用行政职权而实施的其后果表现为限制竞争或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

一、行政性垄断的成因行政性垄断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是行政性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再兼以“官本位”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某些政府管理部门为谋求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和“政绩”,屡屡滥用行政权力,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或者对企业间的竞争进行排除和限制,形成非法的局部性的行政垄断。

(二)多元化的行政利益的趋动是行政性垄断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开始“分灶吃饭”,再加上“分税制”的实行,所有这些都使得行政利益日趋多元化、地区化和部门化。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本地区或本部门企业收入的增加,进而实现行政利益的最大化,某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不甘后人”地实行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

简历大全/html/jianli/(三)国家对行政性垄断法律规制的不完善以及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行政性垄断产生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起步晚、时间短,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一些法律制度,不仅因为对行政性垄断行为的规定过于简单,而且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再加上行政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和意识的欠缺以及绵延数千年的“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使得我们的部分地方政府或者政府管理部门在实施行政垄断时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和肆无忌惮。

垄断行业问题及整改措施

垄断行业问题及整改措施

垄断行业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加剧,垄断行业问题日益凸显。

垄断行业对消费者和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从垄断行业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二、垄断行业定义与特点1. 垄断行业定义垄断是指市场中仅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能够掌握供应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权力。

这种独占地位使得它们能够操纵价格、限制竞争并在一定程度上管制整个市场。

2. 垄断行业特点(1)高度集中度:垄断行业通常由几家大型企业或组织主导,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2)进入壁垒:由于技术门槛、资金需求或政府监管等原因,新进入者很难进入这些被垄断的行业。

(3)价格控制:垄断企业可以操纵市场价格,限制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并通过提高价格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垄断行业存在的问题1. 限制竞争与创新垄断行业通常会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竞争。

它们可能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也可能进行不公平的定价策略。

这些做法将使市场竞争受到损害,进而降低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限制了创新精神的发展。

2. 扭曲资源配置在垄断行业中,资源配置往往不够有效。

由于缺乏竞争,垄断企业往往没有动力去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

这种情况严重扭曲了经济结构和资源分配,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3. 损害消费者权益垄断行业通常会设置高昂的售价以获取更多利润,这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在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下,垄断企业还可能提供劣质产品或服务,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四、整改措施为了解决垄断行业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整改措施:1. 政府监管加强政府应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处罚垄断行为。

同时还应提升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效率,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2. 加强执法与处罚力度对于违反竞争规则的垄断企业,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并对其进行严厉制裁。

对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的研究分析及对策建议

对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的研究分析及对策建议

对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的研究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校园超市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存在着垄断现象,使得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受到限制和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垄断现象的对策建议,包括多元化经营策略和价格管制措施。

通过研究可发现,垄断现象主要由供应商少、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而多元化经营和价格管制可有效打破垄断局面,提升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福利。

为了促进校园超市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引入更多竞争性供应商,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价格政策,以及鼓励多样化经营模式的实施。

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实施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校园超市市场更加公平竞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关键词】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分析、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多元化经营、价格管制、结论、展望未来、建议实施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园超市作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满足学生生活所需的功能。

近年来出现了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即少数卖方控制着市场的供给和价格,导致消费者的选择权受到限制,市场竞争力不足,价格水平不透明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内的消费环境和学生的消费体验,也反映了校园超市行业竞争不充分的现状。

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的出现,往往源于卖方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和垄断条件。

一方面,校园超市多为单一经营店面,缺乏多元化竞争主体,导致市场供给相对单一;少数卖方通过控制供给链、采取价格歧视等手段,操纵市场价格,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加剧了市场垄断程度。

面对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对策建议,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消费者权益,推动校园超市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校园超市作为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的重要功能。

近年来校园超市卖方市场垄断现象逐渐凸显,导致价格虚高、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日益严重。

垄断问题及解决方案

垄断问题及解决方案

垄断问题及解决方案垄断问题及解决方案垄断是经济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某一企业或个人控制了市场上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绝对或相对市场份额,从而能够在市场上独断专行,限制竞争,获得高额利润。

垄断行为不仅会损害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还会扭曲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垄断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限制和打击。

垄断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导致某些企业或个人能够通过掌握市场资源等手段获取垄断地位。

而要解决垄断问题,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机制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刺激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消费者福利。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壁垒,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2.加强反垄断法律体系建设,限制垄断行为当某个企业或个人控制了市场份额,形成垄断地位并对竞争对手进行限制交易、价格歧视、限制销售等行为时,就需要对其采取反垄断法律措施。

因此,建立完善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对垄断行为加以限制和打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反垄断宣传,让公众更加了解反垄断和维护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3.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市场多元化新兴产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有助于推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扩大市场份额,打破垄断,促进经济繁荣。

政府可以通过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手段,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市场多元化。

4.推动全球化经济发展,打破本地垄断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逐渐形成跨国、全球化竞争。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全球化经济发展,扩大市场,促进企业国际化,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和有序。

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推动打破本地垄断。

总之,垄断问题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和打击。

行业垄断问题的整改措施与建议

行业垄断问题的整改措施与建议

行业垄断问题的整改措施与建议一、行业垄断问题的背景及现状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垄断行为与垄断企业的形成却不可避免地存在。

行业垄断是指某一行业内少数大型企业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取市场主导地位,并控制着市场资源、价格及市场准入等决策权的情况。

这种独占性导致了消费者福利下降,市场效率低下以及公平竞争环境被破坏。

目前,我国在一些关键行业中存在严重的垄断问题。

比如电力、能源、银行、电信等领域,少数企业通过控制供应链、技术壁垒和资本优势等手段来加强对市场份额的控制。

这些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通过限制竞争和剔除潜在竞争对手来获取超额利润,严重阻碍了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并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二、对行业垄断问题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1. 产业规模经济:一些行业对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凭借规模效应可以降低成本。

这使得少数大型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形成垄断地位。

2. 国家政策支持与自然垄断性质:一些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质或国家政策的支持,例如电网、石化等领域,存在自然垄断的情况。

一些国有企业也依靠政府背景和授权优势形成垄断。

3. 技术壁垒:在高科技领域或某些专利技术保护较好的行业中,技术壁垒成为进入市场的障碍,导致少数企业形成垄断地位。

4. 市场准入限制:在一些行业中,特别是证券、银行业等金融领域,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过于严格,使得其他新进入者很难满足市场准入条件。

三、针对行业垄断问题的整改措施与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反垄断法律体系,加强对存在行业垄断行为的公司进行罚款和行政处罚,并及时公开处罚结果。

同时,应制定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加大对新企业的扶持。

2. 鼓励市场竞争:减少对行业的限制性政策,打破垄断企业的利益壁垒,鼓励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此外,要尽量避免采取过度干预行业发展的方式,给予市场更多的自主权和活力。

3. 提高监管力度:加强监管部门对垄断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

论我国垄断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垄断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 缴和企业积累的份额, 增加向个人分配 ! 下 的份额 , 以至于出现企业亏损而职工收 国 I 入反而增加的现象。由于国家不合理的 海 ^ 剩余利润分配制度, 垄断行业 已经演化
gw - u 为利益集 团 , 损害全民福利。
’ 丁 民 3 行业垄断导致的垄断行业高工 . 八 女 资、 高福利加剧两极分化。曾经有一则 掌 关于供电 局的 抄表工月薪过万的新闻引
润。 ( ) 断 行 业 的 分 类 一 垄
国断 业在 问 及 垄行存的题
. 一
不管是上述那 种情形 , 行政垄 断 的调整 是必 须 的, 对 因 为它 已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 到了阻碍的作用 。 1 .行业垄断 阻碍 了社 会 主义 市 场经 济 的形 成 和完 善。 个有效 的市场环境是各种商 品和要 素 自由流动的市场 , 而 垄断行业往往只关 注本地 区 、 本部 门的利 益 , 而对其 他地 区 的企业设 置障碍。最明显 的就是商 品流通 的地 区封锁 。 2 .行业垄断所导致 的垄 断定价极 大 地 损害 了老百姓 的切身 利益 。垄 断行 业 相 对独立的提价权把 人 民的利益 和垄 断 行业 的利益 放 在 了对 立 面上 , 应 代表 本 国家利益的单位 法人 , 往往 不是从 “ 出资 方 ” 即国家 ) ( 利益 出发 , 是异 化为 “ 而 劳 方 ” 即职工 ) ( 利益 的代 言人 。“ 内部 人” 通过与 “ 员” 雇 合谋 , 量 减少 向 国家上 尽
器 第 JA《P O 姒 IL M)c 删 瓞 叨 九 1 0 o 0 期 OLT SOF 学IC论EC ’ F 山 Os MC( r C N H 吖 H UPO T F E A 市 E 报 ME 》 第1卷 6 U O中RCLL NNA新lOP 问 题 研 究 vo.。N 1 . .

《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及特殊对策》

《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及特殊对策》

《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及特殊对策》论文报告一、前言二、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1、行业特殊性2、市场环境特殊性3、政府政策的影响4、文化背景的影响5、产业链条特殊性三、中国垄断现象的对策1、政府管制2、促进市场竞争3、加强反垄断立法4、强化资本市场监管5、支持创新发展四、案例分析1、阿里巴巴垄断事件2、华为垄断事件3、家电行业垄断事件4、医疗行业垄断事件5、公共事业行业垄断事件五、结论六、参考文献前言: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垄断现象也随之增加。

垄断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价格歧视、消费者福利下降等问题,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中国的垄断现象比其他地区具有更为特殊的性质,需要特殊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特殊性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1、行业特殊性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一些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但同时也出现了行业垄断现象较为明显的情况。

行业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行业进入门槛高、技术壁垒堡垒高、市场规模特大、品牌效应突出等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现象的发生。

2、市场环境特殊性中国经济市场的不完善也是垄断现象的特殊因素之一。

我国市场环境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产权不明晰等问题。

这些问题助长了垄断企业对市场的掌控,使得反垄断调查、制裁等变得困难。

3、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政府政策也可能成为垄断的保护伞。

有些行业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垄断企业便能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优势。

此外,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会成为垄断现象产生和加剧的原因。

4、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也可能影响垄断现象的程度。

中国文化中强调稳定和儒家思想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增加了垄断的可能性。

5、产业链条特殊性在产业链条中,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关系会对垄断进行协同作用。

例如,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中,下游厂商依赖于上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

而上游企业通过掌握关键技术,具备了强大的谈判和议价能力,从而形成了垄断。

行业垄断现象的抑制策略

行业垄断现象的抑制策略

行业垄断现象的抑制策略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垄断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行业垄断不仅限制了竞争和创新的空间,还导致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权益。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行业垄断现象,保证市场公平与竞争至关重要。

二、行业垄断现象的定义与原因行业垄断指的是少数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一系列手段限制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优势:具有足够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往往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在竞争中形成较高门槛。

2.政府干预:政府在批准许可证件时存在偏向某些企业或组织,使其获得更多资源和优惠政策。

3.专利和技术壁垒:一些企业通过技术专利或其他手段将市场对手拒之门外,垄断市场份额。

4.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某些行业的参与者过多会导致竞争无序或剧烈,因此部分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牌。

三、打破行业垄断的策略为了有效抑制行业垄断现象,以下几个策略可供参考:1.促进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打破行业垄断的关键一步。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各项市场准入条件公开透明,并制裁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企业。

同时,增加市场监管部门人员数量,提高执法效能。

2.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可以鼓励更多中小微企业及新创企业进入市场,增加竞争力。

政府应大幅度简化审批程序和相关证明材料,减少寻租机会。

同时,在财政方面给予新创企业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促进其发展壮大。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推动创新和竞争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侵权行为,鼓励技术创新。

此外,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价值。

4.鼓励跨行业合作与竞争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或者激励企业之间进行跨行业合作,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这将不仅有助于减少单个企业的垄断程度,还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并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对策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对策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对策行政垄断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腐败形式,打破行政垄断,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已是我国改革的重中之重。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1998年——2001年,中国部分垄断行业收取的各类非法费用高达530亿人民币。

其中包括电力、电信等行业违法收取的资费、价格违法收费等。

相对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和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垄断而言,我国行政垄断具有自身在表现现状及成因和后果上的特殊性。

行政垄断的成因首先,官商不分的历史传统是行政垄断产生的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就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盐政,《周礼》有“掌盐政之官,名盐人”的记载。

秦时已有“铁官”建置,西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垄断对盐铁的产制运销。

汉后历朝基本沿袭秦汉传统,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官营,直至明清,逐渐形成一种官商不分的历史传统。

明中叶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国家介入商品流通诸多领域,盐铁等重要商品仍沿袭历史,由于官营机构控制行业垄断权,甚至一些官府机构直接从事商业活动,采取巧取豪夺之方式,强买强卖。

这种官商不分的历史传统成为行政垄断的历史渊源。

其次,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建立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且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市场条件的不成熟和新旧体制的冲突,为行政垄断提供了制度根源。

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矛盾的增多,使作为地方利益和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实行地方保护;“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尚未打破,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局部利益为核心局限性,从而诱发“地区封锁”等行政垄断行;此外,国家公务人员的俸薪偏低,这就难免促使一些行业和部门为本系统职工的利益而利用其资源优势和权力,人为地设置壁垒,谋取局部利益。

为一些部门利用行政垄断追求福利提供内在诱因。

第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初始设想;二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论述和苏联的建设经验;三是我国刚开始不久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 国反垄断政策 的建议
刘 秀梅
( 山西煤焦投资有限公 司, 山西太原 ,30 4 002 )

要: 针对垄断形成 的各种原 因, 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 了理论 分析 , 阐述 了开
放条件下反 垄断形 式的新 变化 ,并结合我 国的 实际情 况提 出了相应的反 垄断政 策建
[ ] 周江.村镇 银行期待 “ 3 长大 ” —— 山西首家村镇银行调查
An l ss n M a k t o i o i go l g n wn Ba k a y i r e st n n f l ea dTo n s o P i Vi a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o g L H n
率制 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为 了应对 动荡多变的国际局势, 寻找 自身存在 的发展潜力 , 国急需 打破垄断行业壁垒 , 我 缩小行业收
入差距 , 提升行业竞争活力 , 这也成 为了“ 十二五” 规划 中重要的

传统经济理论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竞争市场 、 寡头
市场和垄断市场 4 个类型 , 其中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最高 , 垄断市 场的效率最低 。 在垄断市场, 厂商可以根据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自行
1 垄 断理论 简述
垄断( o oo ) 常是指卖方垄断 , M n pl 通 y 一般是指在相关产 品市
售保险体系和农业风险补偿基金 , 形成风险分担机制 , 一步做 进 好中小 企业和农户在技能培训 、 市场信息等各方面的配套 服务 ,
提高贷款客户抵御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从 而增强其还 款能力 。
S IT C F R TO E E O ME T&E O O C — E H I O MA I N D V L P N N C N MY 文章编 号:0 5 6 3 (0 1 1- 1 6 0 10 — 0 3 2 1 )2 0 2 — 3

解决行业垄断现象的整改措施

解决行业垄断现象的整改措施

解决行业垄断现象的整改措施引言:行业垄断是指特定行业中少数几家企业或集团通过占据绝对市场份额、限制竞争、控制价格等手段形成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行业垄断对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解决行业垄断现象的整改措施并做适当分析。

一、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和打击行业垄断是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加强立法力度,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体系,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在这方面,首先需要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并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要加大对非法垄断协议、操纵价格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设立相应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个人和组织参与反垄断工作。

二、加强监管部门执法能力现有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存在并不足以解决行业垄断问题,还需要监管部门执法能力的提升。

政府应加大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投入,增加人员和资金资源,提高执法效率。

同时,要建立更完善的监测和调查手段,积极发挥市场监管部门作用,并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只有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才能有效防止行业垄断行为。

三、鼓励多元化竞争针对相对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政府应主动引导和支持新进入者加入市场,增加竞争对手数量。

通过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鼓励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促进跨区域经营和国内外市场联通等措施,以打破传统产业壁垒和限制。

四、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某些行业领域长期存在垄断现象,主要是由于技术壁垒造成的。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打破行业垄断局面。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鼓励知识产权保护,并为技术先进的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和培育。

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受到行业垄断的严重侵害。

政府应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解决行业垄断问题及推进方案

解决行业垄断问题及推进方案

解决行业垄断问题及推进方案一、引言二、行业垄断问题的现状1.定义和背景2.行业垄断带来的问题三、解决行业垄断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促进市场竞争的重要性2.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四、推进方案一: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的反垄断法律体系2.增加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能力和资源投入3.加大对垄断行为的调查打击力度五、推进方案二:鼓励市场竞争及创新发展1.减少对市场准入的限制,降低进入门槛2.鼓励创新并保护知识产权六、推进方案三:加强监管与严格执法合规标准1.建立完善监管机制,防止行政干预和腐败现象2.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七、结论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垄断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

行业垄断不仅会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造成负面影响,还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因此,解决行业垄断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行业垄断问题的现状:1.定义和背景:行业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通过控制市场资源、技术或销售渠道等手段,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形成统治地位,并通过垄断来抑制竞争、限制市场准入、压低价格等。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行业垄断往往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

2.行业垄断带来的问题:首先,行业垄断导致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

少数大型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过大,其他企业难以进入或生存,从而使整个产业失去活力。

其次,行业垄断会带来价格上涨和产品质量下降。

缺乏有效竞争机制,企业可以随意制定高价和提供低质量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再次,行业垄断会抑制创新活动。

霸权企业往往缺乏竞争压力,不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或提升服务质量,这将导致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滞后。

解决行业垄断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促进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而竞争是市场的基础和动力。

只有通过增加市场竞争程度,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等目标。

2.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家垄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及建议.doc

国家垄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及建议.doc

国家垄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及建议1 引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家的政治需要,中国国有企业不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还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中国保留行政性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石油等行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包括预防短缺、保障供应;不料结果却适得其反,在中国经济进入产品过剩的今天,却唯独在国家垄断行业出现产品短缺现象或不道德行为,如,大面积蔓延的“电荒”、“油荒”、春运能力不足导致的“票荒”以及电信行业的不公平收费等等,即国家垄断企业在利用行政权利赚取垄断利润的同时并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条件下提出国家垄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建议。

2 当前国家垄断企业公司治理2.1 企业属性分析首先,经济学中的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国家垄断企业并不符合经济学对企业的定义,即它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

但现在国家垄断企业被当作真正的企业进行了公司化,并用在私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法规(如公司法)及市场机制下进行经营。

其次,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国有企业由于它的公权属性,其实际经营目标都不是,也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在资源利用上注定是低效率的。

但现在的国家垄断企业与民营企业不但有重叠的市场,而且还采用类似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这必然要导致不公平竞争或权利寻租。

再次,在国家垄断企业的资产纽带中,其终极所有者为公民大众,但他们或缺位或与公司管理者相隔太远。

在这种条件下,有效合理的控制方式应该是透明化、法制化的公共决策。

但现在的国家垄断企业为少数人所控制,不但没有公共决策机制,而且社会监督也很难发挥作用。

2.2 公司治理模式分析[1]国际上比较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三种:一是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二是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三是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

促进公平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促进公平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促进公平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策略与方案市场垄断是指一个企业或少数几家企业在某个市场上独占或垄断优势地位,限制了其他企业的进入和竞争,对市场公平性和消费者福利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市场竞争,解决市场垄断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与方案。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市场准入和创新等角度探讨相关策略与方案。

1.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合理、明确的法律法规是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基础。

应加强反垄断法立法工作,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防止市场垄断的产生和扩大。

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阻止任何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地位,限制公平竞争。

2. 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监管机构在解决市场垄断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加强执法力度,打击市场垄断行为。

同时,提高监管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执行效率,确保监管工作的公正和高效。

3. 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防止市场垄断形成的重要手段。

应该将市场准入制度与反垄断监管相结合,严格控制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市场准入壁垒,鼓励和促进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应注重对准入企业的监管,防止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形成新的垄断。

4. 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打破市场垄断的有效途径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推动市场竞争向公平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5.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是解决市场垄断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建立健全市场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测、监管和处罚,及时发现和纠正市场垄断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监管过程中,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市场垄断问题具有全球性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

应加强国际合作,形成联合打击市场垄断行为的合力,共同推动市场竞争的公正和有序。

垄断经济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垄断经济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垄断经济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垄断经济的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垄断经济的问题日益突出。

垄断经济是指一小部分企业或集团通过所占优势地位,限制市场竞争,控制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垄断经济所引发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控制市场份额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份额,限制其它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限制市场竞争,加强其主导地位。

这导致了市场上的经济主体寡头化,剩余利润的大量流向少数企业,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发展。

2.抬高物价垄断者通过限制市场竞争,控制市场价格,抬高市场物价。

这使得整个市场价格水平无法正常运作,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低效率产业垄断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自我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和进步,形成一种低效率产业。

这样的产业给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垄断经济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垄断经济问题。

1.建立市场监管机制建立规范化、公开透明的市场监管机制,督促垄断企业遵守市场规则,防止其不正当行为和垄断行为。

同时,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应该进行严厉打击,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2.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垄断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保障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

这也可降低企业对价格的限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减少垄断企业的控制能力。

3.鼓励市场竞争要鼓励和引导市场的竞争,打破垄断,扩大市场竞争,减少市场份额的过高集中,并促进高效率产业的发展。

4.推广技术进步发展技术进步,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减少垄断企业的控制力。

5.加大市场准入力度减少市场领域的壁垒,创造公平机会,允许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性。

三、结语垄断经济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难点和痛点。

要想解决垄断经济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只有形成健康市场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反垄断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与解决方案

反垄断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与解决方案

加强反垄断执法国际合作
01
02
03
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反垄断交流 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 进经验和做法。
开展联合执法
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联 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跨 国垄断行为。
加强信息共享
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反 垄断执法信息共享机制, 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
05 解决方案三:推动企业合规经营
加强反垄断民间监督组织建设
培育民间监督力量
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 积极参与反垄断工作,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监 督作用。
加强民间监督组织的能力建 设
为民间监督组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专 业素养和监督能力,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履行监督职 责。
促进民间监督组织与政府 部门的合作
建立民间监督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 调机制,加强合作与配合,形成政府与社会 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
根据反垄断实践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 保持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提高反垄断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加强反垄断执法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反垄断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反垄断执法依据、 程序和结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完善反垄断执法程序
制定完善的反垄断执法程序规定,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公平和透 明,防止滥用执法权力和不当干预市场竞争。
要点二
跨国公司与全球市场 的监管
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垄断行为可能 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竞争造成影 响。未来,需要加强跨国反垄断合作 ,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维 护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要点三
新兴产业与创新发展 的保护
新兴产业和创新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 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反垄断法 实践中,需要平衡保护市场竞争和鼓 励创新发展的关系,为新兴产业和创 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垄断势力及其治理之路-最新文档

垄断势力及其治理之路-最新文档

垄断势力及其治理之路201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61岁的法国经济学家Tirole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研究市场势力与规制方面做出的贡献。

Tirole的研究为完善市场规制,尤其是有效规制自然垄断行业和寡头垄断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理论工具。

Tirole于1976年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1978年在巴黎第九大学获决策数学博士学位,于198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Maskin教授。

于1992年受拉丰教授感召,毅然回到法国,他和拉丰教授一起推动法国经济学复兴,将图卢兹学院和图卢兹产业经济研究所打造成全球产业经济研究的重镇,形成经济学界所谓的“图卢兹学派”。

2004 年拉丰不幸罹患癌症去世,Tirole独自担当起带领“图卢兹学派”的重任,发展势头不衰反增,2005 年在国际顶级经济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目甚至超过欧洲其他所有学校之和。

Tirole发表了大约两百篇论文并出版了11部著作,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瞩目成就。

本文将重点阐释Tirole在两个领域的成果:(1)寡头垄断、策略性行为与新产业组织理论;(2)自然垄断、激励理论与新规制经济学。

此外,本文还将简要介绍其在组织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等领域的贡献,最后给出总结性评述。

一、寡头垄断、策略性行为与新产业组织理论1. 博弈论、寡头垄断与新产业组织理论Tirole<sup>[1]</sup>在寡头垄断理论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博弈论研究方法全面引入寡头市场分析中,其标志性成果就是风行至今已二三十年而仍被欧美名牌高校产业组织学专业研究生视为圣经的《产业组织理论》教科书。

Tirole<sup>[1]</sup>完整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组织理论新进展,重点考察了寡头垄断企业的动态价格竞争、默契合谋、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声誉与限制性定价,以及研究开发等策略性行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理论治理对策摘要: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反经济垄断是为了鼓励市场主体的寻利活动,而行政垄断滋生了大量寻租行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福利的减少。

建立租金消散机制是防止寻租行为的有效途径,是反行政垄断的关键。

关键词:垄断;行政垄断;寻租;对策一、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学中,垄断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

垄断者的种种排他性措施,是为了阻止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进入,这会限制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妨碍技术进步,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导致经济停滞。

要克服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实行一系列政策来弥补失灵,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制定反垄断法。

反垄断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对垄断进行的经济学分析为反垄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从产业发展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对垄断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反垄断政策主张。

其中,最主要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核心的竞争理论,这为反垄断立法指明了方向。

随着产业组织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反垄断立法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以贝思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强调对厂商之间的经济行为和关系的分析,强调市场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结构主义”的反垄断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新制度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应用,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

他们提出政府是否应运用反垄断政策对某一市场进行管制,在于该市场上的垄断厂商是否通过市场策略来提高进入壁垒,防止其他厂商的进入,所以判断垄断的标准不是市场结构,而是企业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行为主义”。

这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来判定垄断行为和制定反垄断政策。

结构主义注重的是对垄断状态的判断,因而往往采取分割、分解、解散等严厉的措施,使大型垄断企业拆分,或将部分业务剥离,以恢复市场的竞争秩序。

而行为主义则关注企业是否滥用市场权力从事限制、排斥其他竞争者的行为,往往采取的是责令停止和损害赔偿的方法,而这并不改变企业的原有状态。

二、行政垄断诱致大量寻租行为行政垄断即政府创造垄断,指政府部门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力,滥施行政行为,使某些相关企业实现垄断,达到限制竞争目的的行为。

经济学界一般从宏观上将行政垄断分为地区行政垄断和部门行政垄断。

地区行政垄断侧重于地域性,实施主体往往是地方政府,形成的是横向的区域市场进入障碍;部门垄断侧重于行业性,实施主体往往是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所属的职能管理部门,形成的是某一产业的纵向垄断态势。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指令性计划在一些微观经济领域里仍起主导作用,政府干预微观经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从而为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限制竞争,或行业主管机关与该行业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限制竞争提供了客观条件。

行政垄断直接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和蔓延。

寻租指那种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

它是在有市场经济制度存在的前提下由于政府的不当干预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

在西方,寻租主要是通过影响立法机构的院外活动合法进行,不管是为众参两院议员竞选捐助经费,或是组织游说团体,目的在于促使政府被动创租,或以促成政府的某种行政管制而产生租金,或以逃避现有的管制而获得租金。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由于政府本身的权力较大,对经济的作用范围比较广,因此租金的来源以政府主动创租为主。

这种寻租主要表现为非法的权钱交易者以行贿的方式从政府官员处获取垄断特权,以回扣的方式从政府官员处获得垄断生产要素和商品,以及向国有部门以市价推销劣质产品等。

寻租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有专家对寻租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测算并指出,在2001~2003年间,以公共权力为背景,自下而上地寻找和套取已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体系和远未市场化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三项要素价格体系之间的巨额租金每年带来的损失就在11500亿元。

2004年,剔除无法拆分的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医疗保障、可能重复计算的腐败租金之外,还剩余13项租金总计44787.07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比重的28%。

按当年价格计算,我国的GDP从1998年至2004年由78345.2亿元增加到136875.9亿元,增幅不到1倍,以寻租为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水平福利损失却增加3倍。

这不仅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更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严重滑坡,付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

三、反垄断法的目标与反行政垄断对策我国《反垄断法》是防范、制止具有反竞争后果的垄断行为的法律,是一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它的使命在于通过规则的制定,提升市场运营效率,最终通过良性竞争使消费者整体福利得到提升。

其将主要目标定为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也就是说,主要是反对行为性的垄断,而不是结构性的垄断。

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等。

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的目标一样,我国新出台的《反垄断法》也主要指向经济垄断。

而由于我国当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政府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边界不明确,行政权力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晰,滥用行政权力或限制竞争的行为很严重。

因此,在我国市场中的垄断除了经济垄断外,还有其他国家都没有的行政垄断,即政府形成的垄断,因此,反垄断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于其他国家,反行政垄断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行政垄断行为往往是根据地方法规、部门法规实施的。

行业主管部门通过不受立法和司法审查的行业规章和红头文件,实行区别对待的“选择性立法”和“选择性执法”,以加强管理和规范发展为名,排斥公平竞争,维护行业和部门垄断利益,在市场化的大旗下,完成权力商品化或者说权力资本化的转变。

行政垄断从本质上来讲是用行政权力抹杀自由竞争的精神,颠覆了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与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相悖,其危害性远甚于经济垄断。

因此,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反行政垄断成为一种必然。

由于行政垄断不同于经济垄断,作为经济法的《反垄断法》很难承担起规制行政垄断的重任。

主要理由是:第一,从主体的角度看,行政垄断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市场主体。

第二,从行为的角度看,行政垄断的主体是行政违法行为,具有行政性而不是经济性。

第三,从实施主体承担的责任看,行政垄断的主体承担的责任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和公务员的责任,而经济垄断实施主体所承担的责任是行政相对方的行政责任。

第四,行政垄断并不是行政主体的一种单独的行为,在个案中它可以具体对应到一个个明确的行政行为,而这些行政行为无法用《反垄断法》来规制。

经济人从生产性的寻利转向非生产性的寻租,并不是因为其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制度的结构存在缺陷。

因此,根治行政垄断、防止寻租行为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一)充分运用行政法的作用任何一部法律存在的依据在于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反垄断法调整对象是市场平等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而行政垄断行为表面上侵犯了市场主体的竞争关系,但从深层次看这种关系是因行政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关系,因而本质上这种关系是一种宪法关系和行政法关系。

在规制行政垄断行为的法律手段中,主要应发挥行政法应有的作用。

(二)加快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WTO规则的需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定位政府“非市场销售的服务”的公共行政角色,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政府机制。

实行“有限的政治”。

明确政府及其部门的“非市场化”公共行政角色,政府对市场的服务定位限于整个“市场平台”的构建者和维护者,“市场平台”上的一切经营者对于政府而言,都无任何差别和例外。

缩小公共领域,解除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包括放开厂商价格行为的行政管制,放开价格。

唯有如此,政府才能从具体经济行为和经济利益选择中摆脱出来,专心公共服务,避免触角过长,滥用行政权力而对某些市场经营行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导致行政垄断。

(三)强化竞争意识、培育竞争文化,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建立租金消散机制由于寻租是寻利的一种异化形态,它是理性经济人出于逐利动机去敦请政治权力介入寻利过程,切断了动态的自由竞争的正常进程,制造了一个试图使租金永固化的制度环境。

只要在寻租过程中遵循公开竞争原则,寻租者愿意花在寻租上的成本就会因竞争的存在而不断增加,在均衡状态下,寻租竞赛的结果将使寻租的成本刚好等于从事寻租的预期租金收益,从而使寻租者最终只能获得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一样的利润,实现“租的消散”。

(四)设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反行政垄断行为的专门执法机构从世界范围看反垄断执法机构有两大类型,即欧洲大陆专门行政机关和美日等国的准司法性的机构。

我国的反行政垄断专门机构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必须在符合宪法的基础上被赋予广泛的权力,如行政执行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司法权等,这样才能有效规制行政垄断行为,防止寻租行为。

(五)从源头消除行政垄断产生的诱发因素,在财政制度上应坚持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即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物质基础由国家财政拨款,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所获得的收入应全额上缴国库。

对于行政机关通过行政垄断等途径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经查实后,按“收支两条线”制度的要求或退还相关人,或上缴国库,使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垄断无利可图,从而杜绝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垄断的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