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语文六下 《名校课堂》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惟.弈秋之为听( )2.思援弓缴.( )而射之3.一心以为有鸿.( )鹄.( )将至二、解释带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者也。

..之善弈通国:善:弈:句意:2.孰.为汝.多知乎?孰:汝:句意:三、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 )四、选择恰当句意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2.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表现了两小儿的 ( )A.天真可爱。

B.瞧不起他人。

五、课内阅读。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文中用的方法叙述两人学弈的态度。

2.用文中的话说说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 )14.文言文二则一、1.wéi 2.zhuó 3.hóng hú二、1.全国。

善于,擅长。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谁。

你。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三、1.① 2.② 3.② 4.②四、1.A 2.B 3.A五、1.对比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我能把字写漂亮。

辩日东游日中2.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B.小狐仙、刘姥姥、吴用分别是《骑鹅旅行记》、《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人物。

C.《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D.《腊八粥》一文运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了八儿一家人喝粥的情景。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鸿鹄B.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C.助词“的”D.指弈秋的教导(1)一人虽听之.。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通国之.善弈者也。

(4)虽与之.俱学。

4.选字填空。

诲悔①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②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③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④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5.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扩句。

(至少扩写两处)①骏马奔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蚂蚁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两小儿辩日》,理解课文(1)文中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8.课文在线。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习题课件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习题课件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B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虽与之.俱学
D.学而时习之.
3.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 太阳刚刚出来的阳光 ;壮年时 ⁠
喜欢学习,好像是 正午的阳光 ;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 ⁠
是 点燃蜡烛照明时的亮光 。师旷运用三个比喻很巧妙地 ⁠
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炳烛之明

(二)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1.画“ ”的句子运用了 反问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


处是 强调小儿觉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 ⁠ 初 出 大 如 车 盖 ” ; 一 儿 从 触觉 的 角 度 来 看 , 认 为 ⁠ “日初出沧沧凉凉”。所以,我们也要学习两小儿 善 于观察 的精神。 ⁠
三、下面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为是/其智/弗若与? D.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四、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 因为。
弗: 不。

句意: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 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恐已暮.矣。( C )
A.傍晚
B.日暮 C.晚
(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C )
A.安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及详细解析)一、基础再现1.给加点字“为”选择正确的读音。

wéi wèi(1)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孰为.汝多知乎?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思援弓缴.而射之。

()A.这里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B.这里指带有丝绳的箭。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A.知道。

B.同“智”,智慧。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孔子不能决.也。

()A.断定,拿定主意。

B.决定最后胜败。

5.先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再完成练习。

①代词,代指鸿鹄。

②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代词,代指弈秋的教诲。

④助词,相当于“的”。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通国之善弈者也。

我发现,文言文中的“之”有很多是代词,代指上文中出现的内容。

用“之”字可以(A.避免混淆,使内容便于区分 B.避免重复,使文章更加简洁。

)选择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D.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ㅤㅤ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同样是跟着弈秋学下棋,两个人学习的表现却不同,第一个人,;第二个人,。

(用四字词语填空)用上面的一句话概括两人的学习结果:。

8.课文综合回顾。

(1)《学弈》讲的是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填序号)①两小儿辩日②两小儿笑③孔子不能决④孔子见两小儿二、阅读提高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5. 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一个具体事例证明 作者的观点。 _示__例__:__我__曾__经__一__边__写___作__业__,__一__边__想__着__出__去__玩___, _结__果__把__很___多__会__做__的__题___目__都__做__错___了__。__从__此___,__ _我__明__白__了__学__习__要__专__心__,__不__能__三__心__二__意__。__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一字多义。需要结合句意理解“之”的意思。 第1句的大意是: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 却不如那个人好。两个“之”字在句中都是代词,指专心致志 的那个人,因此选③。第2句的大意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 弈秋的教诲。“之”在句中是代词,指弈秋的教诲,因此选①。 第3句的大意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之”在句中是 助词,相当于“的”,因此选④。第4句的大意是:想要拉弓把 它射下来。“之”在句中是代词,指鸿鹄,即天鹅、大雁一类 的鸟,因此选②。
点拨: 本题考查评价鉴赏能力。根据句意可知,“决”的意思
是判断。孔子是有名的大学问家,对于自己不能判断的事, 不轻易下结论,可见其实事求是的品质。这与他的名言“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一致的。
小练笔 10. 孔子见两小儿辩斗而不能决,他当时会有什么表现?心里
是怎么想的?又会怎样回答?请写一写。 _示__例__:__孔___子__一__脸__迷__茫__,__这__个__问___题__他__不__知__道__,__也__从__来__没___ _研__究__过__,___根__本__答__不__出__来__。__他__想___,__应__该__实__事__求__是__,__问__题___ _回__答__不__出__来__没__关__系__,__但__对__待__问__题__的__态__度__要__正__确__。__于__是__,___ _孔__子__和__蔼__地__对__两__小__儿__说__:__“__你__们__争__论__的__问__题__我__确__实__无__法___ _决__断__,__但__我__愿__意__跟__你__们__一__块__儿__向__其__他__人__请__教__,__可__以__吗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

支yuán() shè()箭争biàn()虽与之jù()学 fú()若之yǐ()二、照样子,连一连。

善弈ɡōnɡ zhuó辩斗 pán yú鸿鹄 shàn yì盘盂 tàn tānɡ弓缴 hónɡ hú探汤 biàn dòu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他的,指后一个人。

②其中。

1.为是其.智弗若与?()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之:①弈秋的教导。

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一人虽听之.。

()5.思援弓缴而射之.。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六、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1.(3分)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推门而入翩翩飞舞急急勿勿心旷神怡B.不可计数应接不瑕面面相觑无边无际C.栩栩如生索然无味无病而呻战无不胜D.不计其数乌云蜜布众星拱月寸草不生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2.(3分)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C.志存高远,抢抓机遇D.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三、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3.(3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B.讲笑话时,自己首先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C.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D.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4.(3分)青蛙和小鸟争论起来,是因为()A.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B.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C.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5.(3分)按拼音写汉字。

húlìpútáo chuíxiàkǒu shuǐfèi jìn chéng shú6.(3分)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①第一个“有的人”指;第二个“有的人”指。

②两个“死”字的含义是。

A.两个都指失去生命B.前一个指失去了生命,后一个指虽生犹死C.前一个指虽生犹死,后一个指失去了生命(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动统治者想流芳百世,可实际上早已臭名昭著;拥有蓬勃生命力和伟大精神的革命战士B.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春天一到,青青的野草就会把他的名字遮盖住,刻在石头上的名字烂得更快了。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弓缴.(zhuó)盘孟.(yù)B.搜.集(shōu)荧光屏.(píng)C.教诲.(huǐ)恐怖.(bù)D.憎恶(zēng)诞生(d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翻箱倒柜望远境清脆蒸融B.焉知非福顺时针书籍严竣C.万不得已水浒传苦刑惆怅D.通霄达旦炊事员辟静恐怖3.《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初出远”句中的“以”的意思是()A.因为B.认为C.用D.拿4.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D.思/援弓缴/而射之。

5.下列成语中,源于寓言故事的一组是()A.守株待兔亡羊补牢B.随心所欲见微知著C.重见天日悬灯结彩D.不以为然司空见惯二、填空题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同样是跟着弈秋学下棋,两个人学习的表现却不同,第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四字词语填空)用上面的一句话概括两人的学习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2)及其日中如探汤..(3)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4)见两小儿辩斗..(5)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6)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7)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__________(8)非然.也__________(9)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10)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hóng hú____________ yuán zhù____________ biàn jiě____________ shèjī____________bóyì____________ pán yú____________ yīyīng jùquán ____________二、选择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援弓缴而射之。

()A.这里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B.这里指带有丝绳的箭。

3.孰为汝多知乎?()A.知道。

B.同“智”,智慧。

4.孔子不能决也。

()A.断定,拿定主意。

B.决定最后胜败。

5.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惟弈秋之为听B.一人虽听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D.虽与之俱学三、填空题6.生字扩词援:( ) ( ) 俱:( ) ( ) 弗:( ) ( )辩:( )( )7.写同音字。

biàn ( )论( )认____________( )子fú仿( ) 吹( ) 自愧( )如jù( )集占( ) 一应( )全8.填入反义词凉爽——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 果断——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9.按课文内容填空(1)弈秋,____________。

使弈秋诲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________,____________,虽________,弗若之矣。

为是____?曰:________。

(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 ,问________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一课一练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一课一练3

《文言文二则》一课一练一、基础知识。

(一)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音节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堤坡(dī)语重心长(zhònɡ)B.河畔(bàn) 歪歪扭扭(niǔ)C.赫然(chì) 用其所长(chánɡ)D.模仿(mó) 误入歧途(zhī)(二)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生涯擅抖红摩纸嘎然而止B.折腾亨受红双圈迫不及待C.憧憬洋溢双刃剑不能自拔D.熏陶持教策画书无怨无悔(三)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身临其境()A.来,到。

B.挨着,靠近。

C.遇到,碰到。

2.迫不及待()A.逼迫,胁迫。

B.急促,急迫。

C.接近,狭窄。

3.引人入胜()A.胜过,超过。

B.能承担,能承受。

C.优美的。

二、修改病句,①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②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③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④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⑤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三、解释词语。

辩斗:日中:盘盂:沧沧凉凉:孰:汝:通国:俱:弗若: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3)使弈秋诲二人弈。

4)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5)为是其智弗若与?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选自《西京杂记》中央文献出版社)【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

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人名。

④与:帮助。

⑤资:借。

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

1.“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字读音是,意思是。

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组词为。

2.对“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匡衡于是穿墙而过,去吸引邻居家的火光B.匡衡于是翻过墙去,把邻家的火光引了过来C.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3.把“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改写成现代汉语是匡衡这样做的原因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4.读了《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参考答案一、(一)A(二)C(三)1.A 2. B 3.C二、①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14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练习+学习单-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14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练习+学习单-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文章中的自然景色描写手法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文章中的自然景色描写手法和文化内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文言文中的词汇: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
3.文章的结构与层次
本文重点知识点: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分总等),层次(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板书设计:
-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分总等
-文章的层次:
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用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下面的句子。
-答案:吾日三省吾身。
(4)创作实践素材:提供自然景色描写的创作素材,如风景照片、自然景色绘画等,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5)在线资源:推荐一些在线资源,如“古诗文网”、“语文资源网”等,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拓展建议:
(1)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与本节课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深入了解自然景色描写手法和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照样子,连一连。

善弈ɡōnɡ zhuó辩斗 pán yú鸿鹄 shàn yì盘盂 tàn tānɡ弓缴 hónɡ hú探汤 biàn dòu二、拼一拼,写一写。

支yuán() shè()箭争biàn()虽与之jù()学 fú()若之yǐ()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他的,指后一个人。

②其中。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之:①弈秋的教导。

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一人虽听之.。

()4.思援弓缴而射之.。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四、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五、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形近字组词。

俱()援()盂()弈()惧()缓()孟()奕()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三、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2、为是其智弗若与?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品质。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①并壳入口。

②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③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④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

③想要。

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B(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思维创新大拓展六、《学奕》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

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

(1)(2)参考答案: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形近字组词。

俱(俱乐部)援(援助)盂(盘盂)弈(学弈)惧(惧怕)缓(缓慢)孟(孟子)奕(神采奕奕)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全神贯注)(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红红火火)三、翻译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套每课课后作业题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套每课课后作业题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选字填空。

俱具()体家()()乐部辩辨辫()解()别()子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非然.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

()3.问其故.。

()4.思援.弓缴而射之。

()5.及.日中则如盘盂。

()6.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7.及其日中如探汤.。

()8.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三、写出加点的“之”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孰/为汝/多知∕乎?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六、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基础8分钟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基础8分钟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课后练习
1. 给加点字“为”选择正确的读音。
wéi wèi
(1)惟弈秋之为.听。( wéi ) (2)为. 是其智弗若与?( wèi )
(3)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孰为. 汝多知乎?( wèi )
wéi )
2. 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jiù yuán
辩论 救援
yǔ shí jù jìn
4. 翻译下列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虽然他与第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
(3)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学弈》通过讲述___弈__秋__教__两__个__人__下__棋____的故事, 说明了___在__同__样__的__条__件__下__,__持__不__同__的__学__习__态__度____ __会__得__到__不__同__的__结__果___,告诉我们 ____学__习__必__须___ _专__心__致__志__,__不__能__三__心__二__意_____的道理。
(2) 《两小儿辩日》选自《 ___列__子__·_汤__问____》,故事体现了 两 小 儿 ___善__于__观__察__,__敢__于__提__问__,__说__话__有__理__有__据________ 和 孔子__实__事__求__是____的态度。同时,也告诉我
与 时俱进
3. 按要求选一选。
(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通. 国之善弈者也(全) B. 惟. 弈秋之为听(只) C. 弗若. 之矣(如果,假如) D. 我以. 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2025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

2025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

返回
三、[理解字义]读完课文后, 典典梳理了重点字的意思,
请完成练习。
1. 文言文中的“之”字使用频率较高, 我能为下列
句中加点的“之”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 矣。 ( C ) ②一人虽听之. 。 ( A ) ③弈秋, 通国之. 善弈者也。 ( D )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 ( B )
2. ﹝金华市期末﹞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通. 国之善弈者也 博学多通. B. 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孰为. 汝多知乎 C. 问其故. 无缘无故. D. 我以日始出时去. 人近 众皆弃去.
【点拨】A项中, “通国之善弈者也”的“通”是“全”的意思, “博学多通”的“通”是“彻底明了, 懂得”的意思。B项中,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为”是“是”的意思, “孰为 汝多知乎”的“为”同“谓”, 是“说”的意思。C项中, “问其 故”和“无缘无故”的“故”都是“原因”的意思。D项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去”是“距离”的意思, “众皆弃 去”的“去”是“离开”的意思。因此答案选C。
材料二: 光线照射角度 光线散布单位面积 温度
光线直射


光线斜射


我的观点: 示__例__:_早__晨__和__正__午__的__太__阳__距__离__地__球__的__远__近__是__一__样__的__。理由: _同__一__个__物__体__, _放__在__比__它__大__的__物__体__群__中__显__得__小__,_而__放__在__比__它__小__的__物__体___ _群__中__显__得__大__。__早__晨__, _太__阳__从__地__平__线__上__升__起__来__,_背__后__是__树__木__、__房__屋__、___ _远__山__和__一__小__部__分__天__空__, _相__较__之__下__,_太__阳__显__得__大__。__而__正__午__太__阳__高__挂__空___ _中__, _背__后__是__广__阔__无__垠__的__天__空__,_此__时__太__阳__就__显__得__小__了__。__太__阳__热__度__有__差___ _别__的__主__要__原__因__并__非__远__近__,__而__是__受__“__直__射__”__和__“__斜__射__”__的__影__响__。__早___ _晨__太__阳__斜__射__大__地__, _正__午__太__阳__直__射__大__地__,__直__射__比__斜__射__热__量__高__,_所__以__正___ _午__的__气__温__比__早__晨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码听朗读
扫码报听写14文言文二则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hú)援.助(yuán)
B.辩.解(biàn) 射.击(sè)
C.博弈.(yí) 盘盂.(yú)
二、给下列句子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善:①好;②长于,善于。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之:①他,指前一个人;②弈秋的教导;
③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一人虽听之.。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
三、朗读下面的句子,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D.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四、下列句子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请选一选。

①反问②反问,带有嘲讽,表现出小孩子
的天真可爱。

③肯定,表达自己的看法。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孰为汝多知乎?()
五、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句子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然:虽然。

译文: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B.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俱:一起。

弗若:不如。

译文: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
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

去:离。

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近,到了中午就离我们远。

D.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译文:想着拉弓搭箭把鸟射下来。

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的原因是:一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人三心二意,心不在焉。

B.《学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学习必
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C.《学弈》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七、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

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懂装懂。

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__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

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

A.温度的高低B.形状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