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习俗 汉族丧葬习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和政县汉族丧葬习俗
和政县汉族丧葬习俗和政县汉族丧葬习俗宙生日月东升西降,时逢白昼轮回复始;草木皆季春发冬眠,人生时命终就归魂。
和政地区汉族丧葬文化习俗传承祖先崇拜和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形成了延续至今习俗并蓄的礼仪和祭祀程序。
汉葬基本实行土葬,辅之以火葬(火葬者多为恶性疾病、月间产、孕妇、年轻突发死亡者)。
老年人病逝或寿终正寝者,一般不会火葬。
如果那样,会遭到别人的"笑话"。
在整个葬礼过程中既注重亡故者归土后的安葬,也崇尚来世的修行和对灵魂超度,更以孝道而显昭世人。
汉族的丧葬仪式一般有几个主要过程。
一、净身冥灯。
每当人老或病危时,儿女或请村中长辈给垂危弥留之人洗浴净身。
如剃头、修面、剪指甲。
在病人咽气(断气)前,要在病人房中、院落、大门点燃"佛灯",意为亡魂一时进入阴间,双目不能适应黑暗,点着冥灯可以让亡魂顺利走上黄泉之路。
二、穿寿衣。
人咽气后既要给遗体闭目合嘴,还要请本村庄与亡者平辈中的年长者为死者穿寿衣。
寿衣须衣、鞋、袜齐全。
无论冬夏均着棉衣,一般要穿上五下三,有衬衣、棉衣、罩衣;家境富裕的可穿五件、七件不等。
后将遗体仰面安放在正堂(上房)靠后墙中央的灵床上,将两足并拢用麻衣片束捆,面盖冥钱。
三、带打狗饼。
挺好遗体后要在亡人左右手腕上带两串小饼(俗称打狗饼),便焚化纸钱,孝子连续哭喊三声。
民间传说亡人亡故后,要赴黄泉之路,到阴曹地府报到,路遇恶鬼和恶狗挡道,亡魂可以用打狗饼打狗,使狗贪吃而放魂,亡魂携带的纸钱全用来贿赂挡路恶鬼,使亡魂顺利到达阎君地府。
然后在灵床前遮以幛幔,幔下设供桌,摆放亡人遗像,点着"长明灯",摆放祭祀献碗、茶酒及亡者身前喜娱之物等,另放民间手工纸货。
有金童玉女守于供桌左右,供桌前摆放烧纸盆。
灵堂布置完毕后在灵堂地铺上一层麦草,称为草铺。
亡人之子女和亲近晚辈(称孝子)执香跪于幛幔下的草铺,日夜守灵,焚香烧纸正式开始。
四、告丧。
在孝男孝女齐备于草铺时,由"总管"(村庄中操办丧事的总负责人)询问奔丧亲友,并一一记下,安排庄子里与亡者亲友熟悉的年轻人第二天凌晨四处奔赴"报丧"。
武汉墓地民族丧葬习俗——汉族丧葬(一)
武汉墓地之各民族丧葬习俗——汉族丧葬(一)按传统习俗,汉族实行木棺土葬,聚坟头。
具体到水泊梁山一带,客观地说丧仪并不相同,但大致程序差不多,这里只介绍主要程序。
(一)小殓小殓即替死人穿好衣服,俗称“穿寿衣”。
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是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床上咽最后一口气。
当生命垂危之际,应先将其移到灵床上,头外脚里,如上有老人尚在则头里脚外,在亲友的守护下度过弥留时刻,这叫“送终”。
灵床在这一带称“临末床”,一般用现成的较小木床,床上铺一条棉被即可。
灵床通常设置在死者居住的正堂明间中央,如上有老人尚在,则灵床位置要偏一些。
(二)“正寝”宿称“倒头”,也就是病人刚刚咽了气,倒了头。
在即将倒头的前几分钟,亲近的人要把寿衣(这一带叫“送老衣”)穿好,避免赤身裸体到另一个世界。
口衔铜钱,谓之“紧口钱”,用线挂在耳朵上;头枕布缝的中间有凹陷的枕头,谓之“鸡鸣枕”;下铺缎褥上盖绸被,左手拿一手帕,内包冥钱,据说是去阴间买通上下之用,右手拿鞭,据说是过“奈何桥”时打狗之用;面盖“蒙脸纸”。
在灵床前放一矮方桌,上放长明灯及倒头饭碗。
相传阴间漆黑一团,寸步难行,长明灯是为死者照路的,直到发丧时才能灭;倒头饭是由小米煮成半熟盛在碗里,上盖一圆饼,饼由孝子每人咬一口,并在饼上抹上锅灰,然后盖在半熟的米饭上,还要用一双红筷子通过饼直插碗内。
据说,这是老人倒头,儿女们已顾不上饭的生熟,也顾不上是否吃饱,匆匆将饭放下去照顾老人,并把这最后一顿告别饭永远放在老人身边,以示孝心。
死者倒头后,立即烧倒头纸,全家举哀。
儿媳随即手持纸钱,去门外焚化,并焚烧预先扎好的“倒头轿”。
死者全家举哀实际上就等于给村里四邻报信,这是报丧的开始。
邻里听到哭声便纷纷前来吊唁、议事,本族晚辈则急忙赶来灵前举哀。
举哀完毕,便在灵床左右铺上麦秸,男左女右守灵在侧,阖族长辈与孝子邻居便开始商议发丧事宜。
孝子要给操办丧事的人一个个跪拜磕头。
老人亡故后要向有关亲友故旧报丧,重要的还要呈报丧帖。
尽七汉族丧葬风俗
汉族丧葬风俗是指汉族在死亡、埋葬、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以下是对汉族丧葬风俗的介绍:
1. 停尸仪式:在古代,当有人去世后,丧家在其咽气后的三至五日之内必须停尸。
同时为亡者穿上整齐的衣服,将香烛点燃,食品供奉,并安排好丧事活动的进程。
2. 入殓仪式:接下来,丧家会给亡者洗澡更衣,并让他们穿着寿衣入殓。
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在棺材下铺上五谷,如小麦、大豆、玉米、稻谷、高粱等,寓意五谷丰登。
3. 祭奠仪式:祭奠仪式是丧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追思会、祭祀仪式等。
祭奠仪式的意义在于表达对亡者的缅怀和哀思之情。
4. 墓葬仪式:在完成祭奠仪式后,丧家会为亡者举行墓葬仪式,将棺材埋入墓地。
在墓葬过程中,丧家会进行一些特殊仪式,如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以示对亡者的尊重和祈求保佑之意。
此外,汉族丧葬风俗中还有一些其他习俗,如烧纸钱、送灯等。
烧纸钱是汉族丧葬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在墓地或家中烧纸钱,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送灯则是将灯笼送到寺庙或家中,为亡者照亮道路,使其平安到达彼岸。
总的来说,汉族丧葬风俗是人们在面对亲人离世时所表现出的悲痛和缅怀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些习俗虽然具有传统性和地域性差异,但都是为了寄托哀思、尊重亡者和祈求保佑之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丧葬习俗逐渐被简化或改变,但它们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咨询当地人。
我国汉族葬礼-精选文档
我国汉族葬礼葬礼在L村人的印象中是一件很大的事,不仅因为它要持续两天半的时间,而且参加的人数多,本族的要前往帮忙,同村的前往祭奠,亲戚基本都要前来送丧。
所以生人在看到某某的葬礼送丧的人多,都不免羡慕,希望日后自己去世后也能有这样的影响,毕竟在人们看来送丧的人数是衡量一个人在世上的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有福气的象征。
L村的葬礼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送终,报丧,入殓,守灵,祭奠,出殡,由于理解有限可能还有其他的重要环节。
送终,也就是在亲人还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家人围在他身边尽孝或者听取遗言。
汉族深受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
不忠不孝之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老人们也深知这一点,因此才会经常听到某某老人拖着最后一口气等待自己出门在外的儿女回到身边才肯咽气的事实,老人们在死前都要替儿女们着想,留下“孝子”的名声。
在送终的过程中儿女们还要帮老人穿好寿衣寿裤,民间有信仰:人在咽气之前穿好寿衣才能不光着身子去阴间面见列祖列宗。
在老人还没有咽气之前,儿女们是不能哭的,即使哭了也要默默忍着,只见泪流满面,而不放出一丁点声音。
在老人咽气了之后就要把他抬到宽敞的客厅里,并且要靠着墙角。
在他的头的那边的地上点上一盏煤油灯,放一个香碗,里面插上香火。
老人是仰面躺在木板上的,带着可以遮住耳朵的冒着,脸上用烧纸覆盖,腿和胳膊都是用布带固定的。
在做好这一切之后就会有村里人陆续前来祭奠,烧香,烧纸,并且让死者家属节哀顺变。
报丧,就是前去死者的亲属家中向他们说明变故,让他们心里有准备,并且说好出殡的时间。
报丧的人一般是死者家族五福之内的男性,大家分配好各自要前往的地点,一般是一个人报好几家,且这几家又是相隔不远的,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让亲属有个准备的时间。
报丧的人在说明之前是不能跨进前往主人家的家门的,等到说完了主人才会将其迎进门,并且以青菜素面招待,绝对不能招待喝酒。
《汉中民俗》——丧葬礼仪(上)
《汉中民俗》——丧葬礼仪(上)丧葬礼俗,在人民生活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自古至今,备受重视。
各地葬礼,大同小异(指汉族)。
汉中各地,亦有很大差异,平川与山区,贫民与富人的丧葬礼仪皆有天壤之别。
旧时,富豪人家可请僧、道大做道场,以棺椁厚葬。
贫者薄棺简葬,甚至芦席裹尸入土。
建国后,改变了贫富悬殊的经济生活,但对待老年父母生养死葬的传统美德,仍是代代相传。
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儿女要为老父母送终,事先为老人准备后事,老人亡故后要以礼安葬,方算尽了人子之孝道。
过去,讲究葬礼仪式要隆重庄严,其程序细致繁多,因有些仪式属唯心和迷信观念,恕不详记。
这些葬礼仪式,是群众较普遍熟悉的葬礼仪式,有些现已淡漠、消失,有些仍很流行。
主要有:一、净身:老人咽气后,要以新瓦盆盛温水,用新布帕为死者擦抹身体。
男性,要请理发师为其剃头(或理发)。
是女性,女儿或媳妇为其梳头。
给死者穿好寿衣,显得整洁,虽死如眠。
然后,才将尸体移向堂屋铺好的木板上,并用黄表纸遮面。
此俗至今沿用。
图源网络二、倒头纸:就是在死者一咽气时,烧些纸钱(在纸上打上钱样的纸)。
迷信说法:“以备死者初入阴曹地府花销”。
三、点脚灯:在死者脚下点一菜油灯,名曰“路灯”。
是为亡魂在黑暗的阴间照亮路道的。
这盏灯,一直点到出殡为止(有的还在坟坑的头处挖一长方形小洞,将灯放入洞内后,再慢慢下棺)。
四、含殓:俗称腾棺。
一般是在埋葬的当天或先一天含殓。
将棺木在堂屋里安放好,先在棺内垫一层用麻纸包的草木灰小包(一岁一包),再铺上新做的大红褥子。
富豪之家,棺内还用红绸满糊,外用黑色油漆,雕龙镂凤。
棺内放些银子、珠宝,人口里还噙上金(说噙金不化尸),然后才将尸体入棺。
死者亲属目睹此事,谓亲视含殓,表示子孙们对死者已做到了养老送终。
建国后,棺内放银钱、珠宝的习俗已消失了。
五、开路:开路就是引路。
传说,是为了使死者不迷超生的方向。
其仪式:阴阳(即民间精通阴阳八卦,会看风水的人称为阴阳先生或地理先生)手执引路幡(纸制,如条旗),口中念念有词:说亡故者姓名、生辰、卒年,“伏以大限无情,极乐…今求得引路一张,可在阴曹地府任意遨游”等。
尽七汉族丧葬风俗
尽七汉族丧葬风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族丧葬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在汉族丧葬风俗中,人们尽力为逝去的亲人提供最好的安葬方式,并且严肃尊重死者的遗体和灵魂。
在中国历史上,丧葬风俗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尊重,它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一、丧葬仪式中的礼节在汉族丧葬风俗中,丧葬仪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丧葬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也是对生者的一种警示和警醒。
在丧葬仪式中,人们要遵循许多礼节和规范,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在葬礼中要穿着适合的服装,不能言语轻浮,不能吃辣味食物等。
二、丧葬风俗的起源与背景汉族丧葬风俗起源于远古时代,是古代先民对死亡和生命的一种共同认知和传统习俗。
在中国古代,丧葬风俗是非常严谨和庄重的,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深刻的敬畏和崇敬之心。
在汉族丧葬风俗中,人们通过不同的仪式和礼节来纪念逝者,祭奠祖先,并祈求祖灵的庇护和保佑。
三、丧葬风俗中的禁忌和习俗在汉族丧葬风俗中,有许多禁忌和习俗。
在葬礼中人们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谈笑风生,更不能哭泣过度,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还有一些其他的禁忌和规定,比如不能在葬礼上带有洁癖的行为,不能带有丧家相冲的物件等。
汉族丧葬风俗中的祭祀仪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通过祭祀可以安抚祖灵,保佑子孙后代。
人们在丧葬仪式中会举行不同形式的祭祀仪式,比如祭祀祖先、祭奠逝者等。
祭祀仪式通常会在葬礼的最后举行,以示对逝者的缅怀和怀念。
五、丧葬风俗的演变与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汉族丧葬风俗也在不断地演变和传承。
今天,人们对丧葬风俗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和调整,但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始终没有改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丧葬风俗的看法和态度也被重新审视和认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第二篇示例:汉族丧葬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对逝者的尊重和亲情的表达。
民和参考资料汉族丧事习俗
民和汉族丧事习俗民和汉族的丧事,根据亡者的年龄,身份,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的不同,丧事的规模也不相同。
对于老年人正常的死亡,一般都要举行“烧倒头纸”、“三朝”、“后事”“、“出殡”(也叫“发引”)、“攒三”等几种仪式。
总的来说,举办丧事没有比较严格的规程、习俗。
即使在举办丧事的过程中,做得有些不对,也就以“乱丧”为由来掩过,人们也不会说什么的。
烧倒头纸一般临病危的老人,在去世前,儿女们都要为其剃头(梳头)、刮胡子、擦脸、洗脚。
时间上来得及或条件允许的话,还要沐浴全身,用沫香水(即柏木树叶)熏身,临咽气时还要帮着穿好寿衣,儿女们守在身旁。
等心脏停止跳动,要到大门口烧上几张纸。
然后,将门扇或板床支起来,将三缕大麻铺在将要停放尸体的小腿、腰部和肩膀的方位,便于手抓大麻将尸体放入棺材里。
停放尸体时,头要朝房门口,脚向里面,面朝上,仰躺着,双脚拼齐,挺直,禁忌侧卧或其它姿势,还要将亡者的眼睛和嘴及时掬合,不能睁着眼睛或张着嘴停放。
还要用面做成小圆饼,用绳子穿上,戴在亡者的手腕上,叫做“打狗饼”。
意思是亡者了灵魂路过恶狗村时,恶狗吠叫,不叫亡者灵魂过去,亡者将饼子给狗吃,让狗让路。
还在亡者的嘴里放上茶叶,银子环,使亡者在行程中口不渴。
最后把尸体停放好,脸上遮上黄纸,盖上毛毯或被子。
关于亡人所穿衣服的件数,也有讲究,一般穿奇数,不穿偶数,如三件、五件、七件即可。
是男的要戴上搐搐帽子,女的要苫上黑手帕。
给亡人穿衣裳的时候,都是男人,不叫女人贴身,说是女人眼泪较多,会将泪水洒在死者的身上,在阴间亲人的泪水会化成倾盆大雨,淋在亡魂的身上,影响亡魂上路。
如果亡者在生前做好了棺材,那么在咽了气以后,就不必停放在板床上,可以直接“入棺”(把死者放入棺材)。
然后把棺材停放在大房里。
把亡者停放好后,在棺材或者板床前头(就是亡者头顶的部位)点上“水灯”(水灯是在废旧罐头瓶里倒入浆水,再倒上清油,搓上灯芯线做成的。
“水灯”是亡者去世后的指路灯,此灯从咽气一直燃烧到下葬,不得熄灭)。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复杂的体系,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仪式、信仰和礼仪。
以下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主要特点:
1.尊重祖先: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丧葬仪
式是表达对逝者尊敬和怀念的方式,认为通过良好的丧葬能够保佑祖先在来世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2.阴阳思想:古代中国人深信生死有命,阴阳轮回。
因此,丧葬
仪式中常包含与阴阳有关的仪式,如祭祀、超度等,以确保逝者在来生得到善终。
3.宗族礼仪:丧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看作是宗族的一项重要礼
仪。
宗族成员通常会共同参与丧葬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对家族的凝聚力。
4.居丧礼仪:家庭在丧期内有一定的居丧礼仪,包括停止娱乐活
动、避免结婚嫁娶等。
居丧礼仪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敬畏。
5.坟墓建筑:古代中国的坟墓建筑讲究地理风水,选择坟地和坟
形都有一定的讲究。
墓地通常选择在山水宜人的地方,而坟墓的形状也有大小之分,富贵人家的坟墓通常更为宏伟。
6.吊祭仪式:在丧期结束后,家庭会进行吊祭仪式,以表达对逝
者的追思。
这个仪式通常包括祭拜神灵、奠酒、祭拜祖先等环节。
7.丧服制度:家庭成员在丧期内会穿戴特殊的丧服,表示对逝者
的哀悼。
丧服的颜色和款式有严格的规定,也因社会地位和亲缘关系而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反映了对生死的认知、家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临夏汉族丧葬风俗
临夏汉族丧葬风俗(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概述1.丧葬仪式的简述2.丧葬仪式的流程三、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特点1.尊重传统2.讲究排场3.寓意深刻四、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传承与变迁1.传统丧葬风俗的传承2.现代丧葬风俗的变迁五、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意义1.文化价值2.社会价值六、结语正文一、引言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丧葬风俗是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丧葬习俗,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
本文旨在介绍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以期让大家了解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
二、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概述(1)丧葬仪式的简述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主要包括丧葬仪式和丧事活动两个方面。
丧葬仪式是指从死者去世到下葬的一系列程序,包括入殓、设灵、祭奠、出殡、下葬等环节。
丧事活动则是指在丧葬期间,家属为死者举行的各种悼念活动,如守夜、戴孝、谢孝等。
(2)丧葬仪式的流程1.入殓:死者去世后,家属将其遗体安放于棺木中。
2.设灵:在家中为死者设立灵堂,摆放照片、香炉、鲜花等祭品,以供亲友祭奠。
3.祭奠:亲友们前来祭奠死者,向死者表示敬意和怀念。
4.出殡:将死者遗体从家中送往墓地或火化场。
5.下葬或火化:将死者遗体安葬于墓地或进行火化。
三、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特点(1)尊重传统临夏汉族丧葬风俗尊重传统,遵循古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丧葬仪式中,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古制,以确保死者得到妥善安葬,家属得到慰藉。
(2)讲究排场临夏汉族丧葬风俗讲究排场,注重形式。
丧葬仪式中,灵堂的布置、祭品的摆放、出殡的队伍等都十分讲究,以展示家族的富裕和地位。
(3)寓意深刻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中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如入殓象征着死者灵魂的安息,设灵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出殡则意味着死者与世界的告别。
四、临夏汉族丧葬风俗的传承与变迁(1)传统丧葬风俗的传承临夏汉族丧葬风俗得以传承,得益于家族观念的强化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汉族葬礼详细资料大全
汉族葬礼详细资料大全汉族葬礼说的是一种丧葬礼俗,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记述下来,目的是让后人知晓,我们的祖先原来是这样“打落”(打发)逝者的。
过去民间习俗认为,凡享有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
基本介绍•中文名:汉族葬礼•类型:葬礼•年代:50年代•岁数:50岁介绍,装裹,安床,讣告,入殓,搭灵棚,择日,报孝,打墓子,吊孝,破孝,吊唁,安鼓,点纸,叫夜,起灵,出殡,下葬,卸孝,谢孝,复三,过七,百天,周年,守丧,合葬,冥婚,犯墓虎,介绍临终汉族葬礼到了近现代,七八十岁才算寿终,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今天的人们认为80岁以上才算是寿终正寝。
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称为“送终”。
当地有“人死时,子女谁守在身边送了终,谁才是真儿女”的说法,显然是“百善孝为先”的孝悌文化的俗化。
装裹寿衣,当地俗称“装老衣”。
旧时,人到了六七十岁时,就要自己缝制寿衣。
自己没有能力缝制的,子女为其缝制或预先购置。
人在临终时候,亲属为其剃头、洗脚、穿戴“装老衣”(寿衣)等,俗称“装裹”、“装穿”。
有的地方则在咽气后进行装裹。
装穿时,还要呼唤著“爹(妈),给你穿衣裳,穿上衣裳再上路”。
未咽气穿上寿衣时,*** 鞋,只待咽气后,才将鞋穿上。
所谓,一穿鞋就“走了”。
“装老衣”包括内衣(?子)、单衣、袷衣、棉衣,据说穿得越厚越好。
当地讲究。
一忌穿戴有皮毛的衣服、鞋帽等。
传说怕下到阴间脚底长毛变为墓虎重返阳间伤人,“著毛变畜,错胎转生”。
二忌穿白色的衣服,白色如同一块冰,背在背上是不吉的。
三忌穿黑色的衣服,怕后代绝子绝孙,即“黑门”。
四忌穿缎,因“缎”与“断”谐音,害怕断了根,绝了后。
寿衣的颜色基本为紫、蓝色。
没有扣,都用带系,表示后继有人。
男性头上要戴一顶兰色的帽子,帽顶上要用红布做成桃疙瘩,用来驱除煞气,这样,对子孙有吉祥之意。
,叙述汉族的葬礼1500-2000字
,叙述汉族的葬礼1500-2000字汉族人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汉人的丧葬礼仪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
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
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
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
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
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
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席人家含壁、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银元,均称之为“饭含"。
大殓时往往随殓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责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
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
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
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
奔丧者均要丧服。
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
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
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
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
送葬又叫出殡。
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
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
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澳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
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
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实行的是土葬。
由于受到儒家传统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其仪式相当繁琐。
因贫富不一,故其形式各不相同。
现将旧社会汉族的丧葬风俗叙述如下,供历史研究者之参考。
一、倒头过去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在老人生前即把寿衣寿木等准备齐全。
待老人病危时,给他穿上寿衣,抬在灵床上,停在正房中间。
灵床上铺一绣莲花图案的黄色被子,身上盖一床绣有八仙图案的被单。
条件差的贫穷人家也要铺一床黄色褥子,盖一床兰色被单。
病人倒头(咽气)后,谓之“寿终”(男人死亡谓之“寿终正寝”)。
如果儿孙们守在床前,就算得了儿孙们的“济”,否则就空养儿孙一场。
儿孙们也认为没有尽到养老送终的责任。
老人咽气后,要将一枚拴有红线的制钱(富有之家则用珍珠或金玉等物)放入死者口内,谓之“噙口钱”。
再将一面镜子面朝里放在死者胸前。
灵床前摆设供桌,上摆糕点、供果、长明灯、打狗饼子、打狗棒,小碗一个内放小米当香炉。
然后,焚香烧纸,全家举哀恸哭。
这时来帮忙的亲友将准备好的冥马(俗称倒头马)拿到大门外焚化(如死者是女性则焚烧冥轿,又叫倒头轿)。
然后由死者的儿孙们哭着到土地庙前烧纸“报庙”。
这一仪式要从老人亡故到“送三”前共进行七次。
通过上述烧倒头马、报庙等活动,附近的邻居亲友及本家闻知其家有人亡故(当地称“过去了”),即可登门吊祭,谓之“热吊”。
此时吊祭只表示亲近,不送祭礼。
老人亡故后要“封门”。
如果是祖父或父亲亡故者,要“封全门”——把门心、门框、门楣上的巾对联处全巾上白纸。
如祖母或母亲死亡而祖父或父亲都健在,则门楣上不能贴白纸。
这是按照封封建礼教的传说,男人为“天”,而门楣代表“天”,故男性长辈健在者不能“封全门”。
丧主办理丧事要邀请有经验、懂礼仪的人来主持丧事的各项事务,俗称“总管”或“总理”。
总理要按照丧主的意见及其家庭情况来筹措丧事的规模大小。
一般都要办好下列各项事务:(一)、报丧,写一报丧单,写明某街某处某某先生或太太于某年某月某日逝世,定于某月某日送三候吊等字样,后面写明被通知亲友的姓名、住址,派人逐家告知,也有的人家不写报丧单,只派人到亲友家口头告知。
汉民族传统丧葬风俗
汉民族传统丧葬风俗原创/梁沫之丧葬制度是一个种族乃至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特点。
各个民族的风俗特点,在丧葬方面也显现出不同之处。
在古代中国,等级制度还是相对很严格的。
因此在丧葬方面,也会有相应的体现。
同样是死,在说法和称呼上面就有尊卑、贵贱之差别。
皇帝、皇后曰:崩。
公侯贵戚曰:薨。
大臣要员曰:卒。
士曰:不禄。
平常的百姓庶人曰:死等。
平常汉人家人中有人死,则禁止婚娶娱乐等活动。
过三日开始服丧。
要服素服。
披麻戴孝。
妇人要除去首饰。
从服丧日开始,满27日才可以释服。
个别出仕做官还需要辞官守孝3年。
服丧要戴麻布冠。
扎麻制腰带,麻制鞋。
每日晨要设置香案进行哭丧。
汉族丧葬习俗,更多的是一种传统孝道。
汉族传统的葬式为土葬。
这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曰:灵柩。
汉人传统喜爱以优质的松木、楠木等制造棺材。
很多汉人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
同时土葬必有坟墓。
殡葬还需要有陪葬。
根据社会阶层等级不同陪葬物品等也不同。
帝王公侯肯定陪葬的要高级。
寻常老百姓也就可能很普通。
在帝王的陪葬品中,有不少贵重金银物品。
这也导致了历代汉族社会中盗墓这一职业的存在。
最近很流行的《盗墓笔记》就是根据盗墓这一职业所写的悬疑历险小说。
其实在古代盗墓是被人很看不起的。
首先是对死者的不尊敬。
古人对先人逝者是很尊敬的,这关乎到一种传统孝道,是一种社会伦理。
同时对逝者坟墓的位置、安葬时间等也是很讲究的。
有些坟墓要求有好的风水。
好的风水,对逝去人也是一种安慰,对活着的家人也是一种心灵上的荫庇。
可以保佑后人祖祖辈辈家族兴旺繁荣。
盗墓者盗墓,偷取陪葬品。
无疑是破坏了风水。
对逝者亲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逝去人的灵魂无法得以安慰。
盗墓在某种程度上无疑等于掘人祖坟。
当然,现在社会很多地方也不讲究风水了,也就无从再强调了。
再者,汉族传统风俗讲究厚葬。
因此有很多陪葬品是可以考究的文物。
盗墓者盗墓为了个人利益,无疑对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客观上的破坏。
汉族丧葬风俗
汉族丧葬风俗
汉族丧葬风俗如下:
报丧:死者去世后,家人会立即向亲友报丧,告知死者去世的消息。
报丧的方式包括口头通知、电话通知、发讣告等。
守灵:在死者去世至下葬期间,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守灵,陪伴死者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守灵期间,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祈祷,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平安幸福。
入殓:在死者去世一段时间后,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入殓,将死者的遗体放入棺木中。
入殓前,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净身、更衣,让死者体面地离开人世。
出殡:在死者去世后的特定日子,家人和亲友会为死者举行出殡仪式,将死者的棺木送到墓地安葬。
出殡仪式通常包括抬棺、送葬、路祭等环节,以表达家人和亲友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安葬:在墓地,家人和亲友会将死者的棺木放入墓穴,然后封土、立碑,完成安葬仪式。
安葬后,家人和亲友会定期扫墓、祭奠,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墓地祭奠:在墓地或守灵的地方,家属会点燃纸钱、纸金元宝和其它纸制品,以供亡灵使用。
穿白色丧服:在汉族葬礼中,家属必须要穿着白色丧服,头发也要整齐梳理,以此表示牵念已故亲人,并帮助亡灵获得更多的神灵庇护。
总之,汉族丧葬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汉
族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亲人的关爱。
虽然现代社会的丧葬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基本的传统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汉族民俗之丧葬
汉族民俗之丧葬汉族民俗之丧葬我国汉族丧礼,根源于上古社会的丧葬习俗,与灵魂不灭的观念有关。
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习俗逐渐礼仪化,经统治阶级的推广实行,至周代大致定型,成为人生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秦汉及隋唐,丧礼臻于完备。
主要包括丧葬仪规、丧服制度、祭祀活动三个方面。
丧葬仪规,有属纩、招魂、停尸、小敛、报丧、吊唁、入敛、出殡、下葬。
丧服制度,按血缘的亲疏远近,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服,服期不一。
祭祀活动有奠、虞祭、卒哭、袝、小详、禫祭等。
其核心为丧服制度。
它具有重嫡系轻旁系,重长子轻庶子,重男轻女的显著特点,为儒家肯定和坚持,表现了对宗族内尊卑长幼秩序的维护,具有用宗法伦理道德思想教育族人,团结宗族的作用。
其影响广泛涉及到政治、法律、婚姻等各方面,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汉族丧葬习俗的传承,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而有所变化;统治阶级与庶民实行的情况,亦不尽相同。
加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产生出无数多姿多态、风格特异的丧葬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理。
汉族丧礼在历史上曾影响过亚洲的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的部分兄弟民族。
蒙、满、回、藏等少数民族,也有本民族固有的丧葬礼俗。
收殓送终病人在弥留之际,其子女和至亲、至友-必须赶到床前守候,聆听遗言,临终分别。
俗称送终,在弥留之际,应迅速卸下蚊帐,不然,据说会打入“网丝层“(枉死城),要专做“法事“破解。
焚烧纸钱给死者。
买路钱甩之,焚烧纸扎轿马,给死者乘坐,以免徒步去阴曹地府,趁亡人身体僵硬前穿好寿衣寿鞋,称为“装尸“。
全家号哭,以表死别之悲。
下榻此即易篑。
尸忌停于房中,故将尸迁于厅堂,地上铺上竹席或床单,将尸从床上移放其上(脚朝大门),身着寿被,头盖黑巾,俗称“遮脸布“,有招魂归来之意,如是男子手执桃树枝,女子则手执木梳;脚头点油灯,并置镜子一面,置于死者胸部。
报丧差人遍告亲友,称为“报丧“,有的在门前张贴。
“讣告“,公布死者姓名、字讳、年龄、简历,死因,死期及祭奠,葬礼等日期。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
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中国民族丧葬习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色。
在中国,丧葬习俗多样,因地域、民族和信仰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下面将就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进行探讨。
一、丧期与服饰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有严格的丧期制度,佛教和道教的丧葬习俗通常为百日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通常为三天丧。
在丧期期间,家属不参与娱乐活动,穿着素服,不戴鲜花和装饰物。
丧服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丧服的主要色彩是白色,因为白色被认为是吉祥、纯洁的颜色。
而在现代,丧服多为黑色或深色。
此外,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丧服还会与亲缺相关的服饰进行搭配,如夫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服饰搭配等。
二、殡葬仪式扫灵是丧葬仪式的第一个环节,家属和亲友会在亡者遗体前进行吊唁,祭奠过去的生活。
而入殓是将遗体装入灵柩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安放灵柩时,家属要将亡者的遗体按照习俗摆放在灵柩中,而摆放的方向也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是头朝向巍峨的山脉。
告别仪式是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亲友们会聚集在葬礼现场共同悼念亡者。
在仪式中,中国有许多传统仪式,如撒掼水、烧纸、丧礼舞狮等,这些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对逝者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火化或土葬是中国丧葬习俗中的两种常见方式。
火化是指将遗体在火中烧毁,将骨灰放入骨灰盒后安葬。
土葬则是将遗体安放在地下墓穴中,以土葬为主的地区主要有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
三、祭祖与守孝守孝是中国丧葬习俗中家属们对亲人丧失的悲痛表现。
守孝期间,家属穿着素服、不送客,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有所限制。
在守孝期间,家属还会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各种祭祀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总结:中国的民族丧葬习俗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代表了对亲人的哀思和思念,更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文明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习俗仍然被遵循和尊重,并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夏汉族丧葬风俗
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丧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仪式和文化活动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传承了千百年来的家族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作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包含着深远的历史内涵和宗教信仰。
本文将对临夏汉族丧葬风俗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一方面的了解。
一、祭祀仪式在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中,祭祀仪式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守灵、扫墓和祭祀等,用来安抚逝者的灵魂和与先人进行沟通。
守灵是为了让亲友们可以在丧家守夜,共追忆逝者的生平和与之共度的时光。
守灵期间,人们会祭祀祖传的神像或神龛,以示对先人的尊敬和感恩之意。
在扫墓的仪式中,人们会前往逝者安葬的墓地,准备祭品,清扫墓地,并点燃纸钱和香烛,以示对逝者的悼念与祈福。
此外,祭祀仪式中还会配以鞭炮和乐曲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二、丧服和丧期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中,丧服和丧期的规定也是非常严谨的。
根据传统习俗,丧家需要根据不同的亲缘关系和地位来选择不同的丧服。
一般来说,丧家会穿着色调素净的衣服,避免浓艳的色彩,以示对逝者的悼念。
丧期指的是为了给予亲人合适的时间去悼念和缅怀逝者而规定的一段时间。
在临夏汉族的传统习俗中,丧期分为不同的阶段,如丁忧、孝服等,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仪式和规定。
这种严谨的丧期制度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敬重,也是社会和家庭稳定的一种保障。
三、土葬和纪念活动在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中,土葬是一种常见的葬礼方式。
人们将逝者的遗体安葬在土地中,身体与大地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土葬的过程注重葬礼的庄重和整齐,亲友们会为逝者精心布置墓地,修建坟墓,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思念之情。
同时,在纪念逝者的活动中,人们会举办祭拜祖先的仪式,祭祀祖先的灵位,并长期保留祭祀习俗。
这种传统让先人的精神和家族的价值观得以传承与发扬。
四、纸钱和祭品临夏汉族丧葬风俗中,纸钱和祭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们相信逝者的灵魂需要物质上的供养和保障,因此会用纸钱来祭拜先人。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丧葬,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
它是举行丧事,让死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等相关事宜的仪式。
是人类特有的感情。
丧葬以祭祀、缅怀等感情为基础,民间丧葬形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形式(土葬、火葬、水葬等)。
各地兴起、承续、发展、积累而成的丧葬文化和习俗。
丧葬既成文化,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感情有关,目的是前传后教而约定俗成。
也就是说,对死者毫无感情,就不可能产生丧葬。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不断进步,殡葬制度的改革,长期形成的丧葬形式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各民族,各教派,各地区办理丧葬的习俗不一,大体有以下共同形式: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世、"过身"、走了等。
入殓,俗说"入棺"、"收殓"。
安葬,俗说"过山"、"出葬"。
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
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先生") 选找"" 。
请阴阳先/道士念经做法事等,择"吉日、吉时"安葬。
入殓: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
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
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
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
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
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孙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汉族习俗汉族丧葬习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导语: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
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
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
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
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
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
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
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
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
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
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
奔丧者均要丧服。
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
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
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
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
送葬又叫出殡。
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
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
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