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麦积区区位分析
麦积区经济区域分析报告

麦积区经济区域分析报告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是该州的重要经济区域。
本报告将对麦积区的经济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该区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地理位置与基础设施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是甘南地区向东通往兰州和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该区域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经济概况麦积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同时兼具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该区域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苹果等农作物,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较强。
工业方面,麦积区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主要涉及煤炭、化工、机械等行业。
服务业则包括旅游、物流、金融等领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持。
三、资源优势麦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煤炭和水电资源是其最为显著的优势。
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开采已成为麦积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水电资源则包括鸡国河水电站、夏坝水电站等,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了基础。
四、产业结构麦积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
农业产值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农业发展面临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值贡献较小。
五、发展机遇1. 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随着甘肃省铁路网的完善,麦积区将成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促进区域商品流通和劳动力流动,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
2. 新能源产业发展:麦积区拥有丰富的水电和太阳能资源,应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契机,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3. 旅游业的崛起:麦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地方形象,加大对外开放,将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六、发展挑战1. 交通瓶颈制约:虽然麦积区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但基础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能力仍然不足,影响了区域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 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麦积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需求与产品结构发展不匹配,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困难。
麦积多措并举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种植基地比较分散, 各乡镇、种植专业组织、种植户基本上处于单打独 斗状态,缺乏统一的布局和组织协调,还无法形成 合力。同时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产品质量难以 保证,难以有序的参与市场竞争。收购、加工的产 后链条缺乏导致药材效益不高 [3]。
5. 经营销售情况 麦积区中药材产业的销售途 径主要靠外来客商收购,年收购量达到药材产量 的 80% 以上,销售区域主要是销售商到药材主产 区域进行收购,中药材销售服务的经纪人有 50 人 左右,营销的方式主要是药材采购单位委托当地经 纪人进行收购,付给药材经纪人适当的经济报酬。
二、取得成效 1. 鼓励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的模式扩 大产业规模 天水市麦积区东岔小红珠种植农民专 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3 年,注册资金 100 万元,入 社会员 13 人,带动农户 400 多户,其中贫困户 212 户。 合 作 社以 土 地 入 股、 利 润 分成 的 模 式 逐 年逐 步 扩 大 产业 发 展。 截 至目前, 种 植中药材面 积 达 2100 亩,其中柴胡标准化生产基地 1500 亩,五味 子仿野生栽培 540 亩,白芨 4 亩,五味子与重楼、 天麻、猪苓立体栽培示范园 120 亩。该合作社以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带动东岔镇农户种植中 药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模式带动当地贫困户。一
2. 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生产示范基地 陇西 盛富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和中药饮 片加工、销售的公司,公司生产经营模式成熟,有 自己的药材基地。该公司在利桥当地成立了天水市 麦积区万盛富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方式,采取“统一种植品种、 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 一产品包装、统一订单销售”的办法,在利桥镇利 桥村建成了 1000 亩的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使 中药材柴胡、黄芪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药材的积极性,雇佣利桥当地 贫困户长期从事药材种植初加工等日常工作,增加 了群众的收入,有效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
规划修改好

规划(修改好)天水市麦积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1综合说明麦积区位于甘肃东南部,是甘肃的东大门,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南邻秦州区、两当县、徽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
界于东经105º22′~106º42′,北纬34º06′~34º48′之间,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全区总面积3453平方公里。
麦积区以西秦岭为界,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272km2;岭北为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流域面积2186km2。
麦积区现辖11镇6乡3办事处,截止2005年底总人口58.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3.23万人,农村人口45.26万人,占总人口的77.38%,农业劳动力36.1个,占农业人口的79.76%,平均人口密度167人/km2,渭河流域人口密度为226人/km2,长江流域人口密度为10人/km2。
有耕地面积72.0万亩,人均耕地2.25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72万亩,实灌面积15.93万亩,粮食总产量107485吨,有大牲畜53219头,小家畜81520头。
国内生产总值38.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3.67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18.66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6.22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9.5∶48.4∶4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
麦积区的水资源结构为自产地表水、地下水、河谷潜水。
地下水按地貌特征,分山区地下水和河谷潜水两大类,山区地下水主要靠降水补给、泉水、溪水排泄,山区地下水资源总量按偏枯年(P=75%)为1.274亿m3/年,其中渭河流域0.606亿m3/年,嘉陵江流域0.668亿m3/年,河谷潜水主要为籍河河谷冲积平原全新统砂砾、卵石含水岩层,分布在河漫滩、一、二级阶地及洪积扇组成的河谷平原,河谷潜水总量为0.1288亿m3/年,区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4026亿m3/年。
麦积区地理概况

麦积区地理概况第一篇:麦积区地理概况麦积区位于甘肃省及天水市的东南部,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南邻秦州区、两当县、徽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
地处东经105°25′~106°43′,北纬34°06′~34°48′之间。
麦积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从南向北依次减少。
年均日照2090小时,每天平均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日照地域间差别大,北部山区较多,东南部林区较少。
太阳辐射总量在2395~2703MJ/M2,全年无霜期170多天。
葡萄生长条件地形条件1、纬度和海拔: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园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半球。
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
中国葡萄多在北纬30-43度之间海拔的变化较大,约200-1000米,河北怀来葡萄分布高度达1100米,山西清徐达1200米,西藏山南地区达1500米以上。
纬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围内影响温度和热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在大地形条件相似情况下,不同坡向的小气候有明显差异。
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东南向)的坡地受光热较多,平日气温较高。
坡地的增温效应与其坡度密切相关。
一般坡地向南每倾斜1度,相当于推进1纬度。
受热最多的坡地角度约为20-35度(在北纬40-50度范围)。
葡萄因较耐干旱和土壤瘠薄,可以在相对不大范围内发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树更适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因此,在种植葡萄时应优先考虑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响:海洋、湖泊、江河、水库等大的水域,由于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容量较大,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陆地低,而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内陆高。
因此,临近水域沿岸的气候比较温和,无霜期较长。
临近大水面的葡萄园由于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浆果着色和品质好,所以选择葡萄园时尽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与海洋的地方。
天水市麦积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下的城市文化定位思考

天水市麦积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下的城市文化定位思考作者:柳路行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4期柳路行本文在分析麦积区区位与文化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将其城市文化定位为神韵麦积、易源圣地,以此来统摄和涵盖旅游这一载体,并从麦积大景区建设、卦台山中华始祖文化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构想,以此来促进麦积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一、麦积区区位与文化资源现状麦积区地处陕、甘、川之要冲,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
东邻陕西省宝鸡市,南接秦州区、两当县、徽县,西濒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战略要地。
麦积区区内现有各类旅游资源120处,对外开放重点景区37处。
其中3A级以上景区7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自然风景点12处。
旅游资源占天水市旅游资源总量的70%以上。
虽然存量丰富、景观齐全,但也存在质量不高,开发层次低等问题,尤其是文化内涵缺失,缺乏准确的文化定位,主要表现在:(一)麦积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没有找到主线和灵魂,主要旅游文化资源的建设上,相互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石窟文化、伏羲文化各自为政,相互遮蔽,没有整合出旅游文化资源潜在的联系和协调机制。
(二)对旅游业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全面认识,对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不能全面兼顾。
(三)注重旅游资源的物质形态,而对其精神、文化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
四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麦积区旅游文化尚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旅游业的依存中心仍是物化了的旅游资源本身,而没有完全转向以人为中心,以游客为中心的高层次旅游文化建设上来。
二、麦积区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下的城市文化定位文化是旅游的内在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根据麦积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特点和优势,将麦积区城市文化定位为:神韵麦积、易源圣地,以此来统摄和涵盖旅游这一载体。
(一)“神韵”、“易源”的寓意“神韵”二字乃上古篆书,代表了虞舜时代的整个中华精神图腾文化,它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含蓄蕴藉、韵味深远,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使人能从审美中获得古人常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意味无穷的美感。
甘肃天水麦积区种植

甘肃天水麦积区种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环境适宜农作物种植,因此该地区种植业发展潜力巨大。
下面我将从种植业的现状、特色作物、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天水市麦积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备良好的种植条件。
麦积区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生态环境较为优美,多年日照时间较长,气候凉爽,降水充沛,年均气温适中。
这些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其次,麦积区农作物种植业以粮食、蔬菜和水果为主要种植品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蔬菜作物有番茄、黄瓜、甘蓝等,水果作物有苹果、梨子、葡萄等。
这些作物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需求量,且品质优良,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麦积区特色作物方面,首推有机农产品。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机农业在麦积区得到了广泛发展。
有机农产品种植,无化肥、无农药污染,且口感独特、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茶叶等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远销海内外。
在麦积区的发展前景方面,一方面,麦积区地处西北内陆,交通便利。
经过多年的改善,公路、高铁、航空等交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对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保障。
麦积区农产品可以方便地运往国内外各大城市,扩大销售市场。
另一方面,麦积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
麦积区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科技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麦积区还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采收、销售效益。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民的收入增加,也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天水市麦积区作为甘肃省的农业重要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麦积区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和经营水平。
天水市麦积区古树资源分布调查

天水市麦积区古树资源分布调查作者:任俞新周芳芳任继文柴长宏廖永峰罗玉恒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5期摘要:为摸清天水市麦积区古树资源分布状况,2020 — 2021年采用“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和古树名木App管理软件对天水市麦积区区内现存古树资源(古树及古树群)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分布于麦积区的古树有333株,隶属23科28属34种(含种下等级),其中一级古树110株,二级古树61株,三级古树162株。
现存古树群7个。
古树区域分布以甘泉镇最多,有74株;马跑泉镇和麦积镇较多,分别有66、52株。
约70%的古树生长势处于濒危衰弱状态。
古树科层面的分布区类型有5种,分布区变型有1种;古树属层面的分布区类型有7种,分布区变型有3种。
古树区系主要特征为北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表现植物区系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关键词:古树;麦积区;资源;分布;调查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5-0030-06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5.008Distribution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Tree Resources at MaijiDistrict,Tianshui CityREN Yuxin, ZHOU Fangfang, REN Jiwen, CHAI Changhong, LIAO Yongfeng, LUO Yuheng(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Tianshui Gansu 741020, China)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tress resources at Maiji District, from 2020 to 2021,‘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nd supervisory softwar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pp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resources of ancient tress and tree groups at Maiji District in Tianshui. Results showed that 333 ancient trees were found at Maiji District affiliated to 34 species (or subspecies), 28 genera and 23 families in which the numbers of first,second and third class of ancient trees were 110, 61 and 162, respectively, and the number of ancient tree groups was 7. Ancient tre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at Ganquan Township (74 trees), followed by Mapaoquan Township (66 trees) and Maiji Township (52 trees). 70% of the ancient trees were found in endangered and weak state. The numbers of distribution type of family and distribution subtype of family were 5 and 1, respectively, the numbers of distribution type of genus and distribution subtype of genus were 7 and 3, respectively. North temperate flora characters were found to be dominant which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tion from subtropical zone to temperate zone.Key words:Ancient tree; Maiji District;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vestigation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凡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为三级古树[1 ]。
麦积区概况

麦积区概况来源:发布日期:2006-3-16自然环境:麦积区位于秦岭北麓、渭河中游,地处陕、甘、川之要冲。
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资源丰富。
总土地面积347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1.96万亩,平均海拔1716米。
年平均降雨量436.6毫米,年平均气温11.6℃,全年无霜期198天。
行政区划:辖17个乡镇,47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58万户,乡镇总人口45.14万人,乡镇从业人员22.79万人。
六通情况:全区476个村全部通电,442个村通邮,346个村通电话,435个村通公路,157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全区有医院、卫生院36所,医生2121人,床位1571张。
有各类中小学校465所,在校学生111047人,教师5123人。
经济指标:2004年,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28091万元,农业总产值(现价)56355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2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38万亩,粮食总产量10748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66元,财政总收入22365万元,财政支出27792万元。
名优特产:主要有花牛苹果、伯阳桃、立远板栗、社棠葡萄、猕猴桃、元龙花椒、生漆、木耳、香椿、乌龙头、蕨菜、杜仲等。
旅游景点:麦积山、仙人崖、石门山、曲溪、卦台山、净土寺、龙园、双玉兰堂、东柯草堂、凤凰山、街亭古镇、温泉浴庄、马跑泉公园等。
【渭南镇】自然环境:渭南镇地处三阳川渭河南岸,总土地面积11.95万亩,总耕地面积4.31万亩。
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气温12℃,全年无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083.9米。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4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150户,乡镇总人口43146人,乡镇从业人员乡21628人。
六通情况:4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39个村通公路,32个村通自来水,3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98人,床位29张。
有各类学校42 所,教师422人,在校学生8531人。
天水市麦积区区位分析

目录目录 (1)摘要 (2)Abstract (2)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回归分析 (3)2.2 主成分分析 (3)2.3 区域基本状况分析 (4)2.3.1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4)2.3.2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 (5)2.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5)2.3.4 历史文化沿革 (7)2.4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8)2.4.1 区域优势分析 (8)2.4.2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9)2.4.3 区域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 (10)(1)主导产业概况 (10)(2)天水市麦积区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112.4.4 区域未来发展方向构想 (12)2.5 结论与讨论 (12)参考文献 (13)摘要在黄沙漫天的大西北,有一隅绿洲分外的安静,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这里仿佛没有大西北的勇猛,有的只是江南般的婉约,麦积山巍峨地屹立在那片秀美的土地上,伏羲文化源远流长,大地湾里孕育文明,渭河秋水秦岭春光,社棠工业园区飞速发展,作为甘肃第二大城市,天水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气候宜人,而麦积区作为天水旅游业发展核心区域,为天水经济增长起了巨大的助力。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麦积区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势必越来越紧密,其工业也会在现在的基础之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现状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分析麦积区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e as relaxed and graceful like: in the sand all over the sky of big northwest, having cornered the oasis exceptionally quiet, Gansu Jiangnan reputation. Here, as if there is no big northwest of Valor, and some just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Maiji Mountain towering stands in the beautiful land, Fuxi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and well established, Wanli breed of civilization, the Weihe River in Qinling mountain spring, and social Tong Industrial Park rapid development, Gansu Province as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Tianshui is rich in resources, has a vast territory, a pleasant climate, and Maiji District of Tianshui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a, Tianshui Economic growth played a great help. With the 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 Maiji district surrounding areas economic ties It is boun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and its industry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Keywords: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Leading industry analysis;Maiji District1 引言通过研究调查天水市麦积区各方面的状况、运用地理学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天水市麦积区进行基本状况、经济、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与讨论。
浅析天水市麦积区以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

浅析天水市麦积区以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天水市麦积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麦积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实现农业机械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文将就麦积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农业机械化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麦积区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目前,麦积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方式一直以传统的人工耕作和劳力为主,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较少。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仍然依赖人力和畜力进行农田开垦、播种、施肥和收割等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而且,由于麦积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农田地势起伏较大,很多地方不适合机械化作业,这也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业机械化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农业机械为手段,通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化、精细化和节约能源的目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农业机械化还可以减少农业劳动力的使用,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民就业。
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加工技术的改进也有着重要作用。
针对麦积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要加大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率。
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还可以通过宣传农业机械化的效益和优势,增强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意识,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接受程度。
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补贴和资金支持,来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庄下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23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6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庄下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杨玉平(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石庄下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西秦岭北带李子园-柴家庄-吊坝子金及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部,区内出露的中下元古界秦岭岩群、上泥盆统大草滩组是主要赋矿地层,该地层中侵入的岩株、岩脉,为铅锌银等元素的富集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区内次级断裂发育,改造地层及岩体结构,并提供成矿物质运移通道,具有寻找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构造角砾岩型矿产的条件。
关键词:铅锌银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石庄下;甘肃天水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9-0062-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Shizhuangxia Pb Zn Ag polymetallic depositin Maiji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YANG Yu-ping(The first geological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geology and mineral bureau,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The Shizhuang Lower Lead Zinc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Liziyuan Chaijiazhuang Diaobazi Gold and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northern belt of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The exposed Middle and Lower Proterozoic Qinling Rock Group and the Upper Devonian Dacaotan Formation are the main ore bearing strata in the area. The intrusive rock stocks and veins in this formation provide rich material sources for the enrichment and mineralization of elements such as lead, zinc, and silver. Secondary faults are developed in the area, transforming the strata and rock structure, It also provides a migration channel for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has the conditions to look for structural Breccia type minerals related to post magmatic hydrothermal.Keywords: lead zinc silver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ospects; Shizhuang Xia; Tianshui Gansu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杨玉平,男,生于1978年,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示范区效益初析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示范区效益初析摘要:对藉河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整个工程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示范效应明显,效益显著,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天水市麦积区;藉河示范区;效益1示范区基本情况1.1地形地貌示范区地处秦岭山地北麓、陇西黄土高原南缘地带,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3副区,藉河自西向东汇入渭河。
区域内海拔高度1 000~2 310m,地形复杂破碎,沟壑纵横交错,沟壑密度平均为3.30km/km2,地貌类型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红土丘陵地貌、土石山区侵蚀地貌和河谷阶地地貌。
1.2工程完成情况示范区涉及麦积区7个乡镇1个办事处,共122个行政村。
示范区总土地面积356.78km2,治理区面积293.29 km2。
1999~2004年共下达治理面积180km2,其中梯田、经果林、乔木林、灌木林、人工种草等共18 013.66hm2,谷坊886道,沟头防护235处,淤地坝4座,骨干工程2座。
6年来,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82.36km2,占计划的103.69%,其中梯田、经果林、乔木林、灌木林、人工种草等共18 664.21hm2,谷坊1 022道,沟头防护283处,淤地坝4座,配套农机路402km,桥涵12处。
各项措施累计完成土方量3 280万m3,共投工8 747万工时。
2效益分析对实施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按静态和动态方法进行分析。
效益计算期确定为30年(1999~2028年),基准年选在2004年,折现率为8%,对工程产生的效益引用统计分析法定性描述,对蓄水保土效益采用简化静态分析方法计算。
2.1经济效益分析2.1.1单项措施经济效益(如表1)2.1.2综合治理经济效益静态效益分析净效益22 8940.83万元,效益费用比为3.49,投资回收年限8年。
动态效益分析净效益105 316.63万元,效益费用比为2.52,投资回收年限9年。
麦积山环境调查报告

麦积山环境调查报告麦积山环境调查报告麦积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山区。
为了解该地区的环境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麦积山的环境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麦积山的环境质量。
一、麦积山的自然环境麦积山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较为险峻,山脉交错,峡谷纵横。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麦积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水源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一些自然环境正在受到破坏。
二、水资源状况麦积山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山区的降水和河流。
我们发现,麦积山的河流水质普遍较好,但水量有所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浪费现象,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三、森林资源状况麦积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森林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木材和其他生活所需,还对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然而,我们发现一些森林遭受了过度砍伐的问题。
这种砍伐行为不仅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导致了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限制非法砍伐行为,并鼓励人们采取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方式。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麦积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植物和动物。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一些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我们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并加强对非法狩猎和捕捞的打击力度。
此外,我们还建议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麦积山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旅游开发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们建议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采取可持续的旅游经营方式。
麦积区颖川河流域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

麦积区颖川河流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一、目的意义天麦积区颍川河流域区位于天水市东南部,地处南秦岭山地和西北黄土高原过度地带,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距水麦积区城区12公里,是通往麦积山风景旅游区的必经之地,总面积22.4万亩,有行政村32个,人口约6万人。
本区海拔1090-2716米,≥10℃有效积温2500-2800℃,无霜期150-180天,属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日照光时数2100小时,降雨充沛(年降水量600-800mm),土地肥沃。
适宜多种蔬菜作物的种植。
抓好流域规划建设,对于进一步优化该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区域内农民收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麦积山5A级旅游景区品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农业产业逐渐趋于合理,由于颖川河流域地处林缘地区,退耕还林面积较大,给中药材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土地资源;近年来林果业发展速度很快,幼龄果园面积较大,果园套种中药材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药材大多是二至三年生植物,对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前正在实施的巩固退耕还林后继产业的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建设内容在麦积区甘泉镇、麦积镇包括稠泥河沟、大江沟、谢崖沟、甘江沟、董水沟、胡家沟、峡门沟和桦林沟的八道沟,这些区内域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5000亩。
种植地选择在一至三年生的幼龄果园和空闲地。
种植品种:林缘区气候阴湿地带选择防风,冬花、黄芩柴胡;浅山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选择红花、桔梗,防风,红(黄)芪等品种。
基地建设谢崖沟的庙沟村建设中药材基地500亩示范区,种植品种以防风,冬花、黄芩为主;谢崖沟的谢崖村(天水军红农业发展公司)建设中药材500亩示范区;峡门村100亩中药材示范区;云雾村500中药材示范区。
三、投资估算及经费来源(一)经费预算总费用136.875万元,其中:1、种子桔梗120元/公斤,亩用量2公斤。
亩投资240元。
麦积区基本情况

麦积区位于甘肃东南部,秦岭北麓,黄河中游,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大门,地处陕、甘、川之要冲。
全57.52万人口,分布着11个民族。
全区设11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有476个行政村。
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最窄处不足5公里,全区总面积3452平方公里。
麦积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从南向北依次减少。
麦积地跨长江、黄河流域,以秦岭为分水岭,岭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流域面积21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6%。
渭河在境内长181公里,较大支流有藉河、葫芦河、牛头河、东柯河、东岔河等。
岭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7.4%。
嘉陵江水系在境内主要支流有红崖河、花庙河和白家河。
麦积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方案

麦积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麦积城市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麦积城市的城市建设和规划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通过对麦积城市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城市发展需求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以期为麦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战略指导和规划思路。
同时,本文还将对未来麦积城市的发展进行展望,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麦积城市的现状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同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对麦积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城市发展规划方案。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全面地介绍麦积城市的发展规划方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麦积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方案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城市现状和发展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为麦积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城市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为城市规划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以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本文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和参与,共同为麦积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
2.正文2.1 麦积城市现状分析麦积城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
目前,麦积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首先,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虽然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道路狭窄,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其次,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以重工业为主导,缺乏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的支撑,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麦积区主题教育小组

麦积区主题教育小组麦积区(Maiji District)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天水市行政区之一。
麦积区地处秦岭北麓、黄土高原东南缘,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倾斜地形,既有草地高原,又有丘陵山地,以及一部分河谷平原。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胜地众多,深受游客喜爱。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麦积区政府决定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为此,成立了麦积区主题教育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工作。
首先,小组成员深入了解了麦积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他们参观了区内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些了解,小组成员认识到,麦积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组成员决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其次,小组成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他们组织了座谈会、讲座和培训班,向广大居民宣传相关政策和措施。
同时,他们还利用互联网和媒体发布了一些宣传资料,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小组成员希望能够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增强信心,积极参与到区域发展中来。
第三,小组成员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他们与区内的经济发展部门、产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沟通渠道,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他们还邀请了一些专家对麦积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通过这些研讨和交流,小组成员确定了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最后,小组成员积极推进了一些重点项目的实施。
他们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到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同时,他们还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和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努力,小组成员希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麦积区主题教育小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麦积区的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居民的收入也有了提高。
天水麦山积

• 建成了宝兰铁路二线、310国道
过境段建设任务,拓宽改造了羲
皇大道、泉湖路、商埠路、陇昌
路、东环道、渭滨北路东延段等
一批城区道路,打通了麦(积)
甘(谷)公路,完成农村通达道
2路0221/64/69条1438公里。
5
旅游资源:
• 麦积区是“东方艺术雕塑 馆”麦积山石窟所在地。 境内有驰名中外的麦积山 石窟、古秦州“第一洞天 福地”仙人崖、享有“小 黄山”美誉的石门、诗圣 杜甫流寓秦州时的东柯草 堂、国画大师齐白石题匾 的双玉兰堂等名胜古迹, 既是西北最佳森林旅游避 暑胜地,也是中外游客观 光旅游的理想境地。
2021/4/9
6
卦台山:
• 卦台山又称伏羲画卦台,位于 天水市麦积区西北渭南镇西, 距城区38公里,是传说中人文 始祖伏羲观天法地、演绎八卦、 教化众生之地,因此而得名。 其山突兀而起,状如倒扣之瓢, 山顶为平台,海拔1363米,相
对高度170米。
2021/4/9
7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 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 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 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 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 名”。它位于甘肃省天水 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 秦岭山脉之中。周围山奇 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 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 “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2021/4/9
10
净土寺:
• 净土寺位于距麦积区城区东南 约40公里的麦积山朱家后川村 溪谷壑中,寺之周围群峰绕, 万木围拱,四周 山坡上到处青
松挺立,山风起时如龙吟虎啸, 似万马奔腾,江河咆哮.故有 “净土松涛”之描绘。现建有
大雄宝殿、文殊殿、古佛殿、
天王殿、地藏殿、伽兰殿、长
寿殿、罗汉堂、玉观堂、五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摘要 (2)Abstract (2)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回归分析 (3)2.2 主成分分析 (3)2.3 区域基本状况分析 (4)2.3.1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4)2.3.2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 (5)2.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5)2.3.4 历史文化沿革 (7)2.4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8)2.4.1 区域优势分析 (8)2.4.2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9)2.4.3 区域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 (10)(1)主导产业概况 (10)(2)天水市麦积区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112.4.4 区域未来发展方向构想 (12)2.5 结论与讨论 (12)参考文献 (13)摘要在黄沙漫天的大西北,有一隅绿洲分外的安静,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这里仿佛没有大西北的勇猛,有的只是江南般的婉约,麦积山巍峨地屹立在那片秀美的土地上,伏羲文化源远流长,大地湾里孕育文明,渭河秋水秦岭春光,社棠工业园区飞速发展,作为甘肃第二大城市,天水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气候宜人,而麦积区作为天水旅游业发展核心区域,为天水经济增长起了巨大的助力。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麦积区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势必越来越紧密,其工业也会在现在的基础之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现状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分析麦积区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e as relaxed and graceful like: in the sand all over the sky of big northwest, having cornered the oasis exceptionally quiet, Gansu Jiangnan reputation. Here, as if there is no big northwest of Valor, and some just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Maiji Mountain towering stands in the beautiful land, Fuxi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and well established, Wanli breed of civilization, the Weihe River in Qinling mountain spring, and social Tong Industrial Park rapid development, Gansu Province as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Tianshui is rich in resources, has a vast territory, a pleasant climate, and Maiji District of Tianshui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a, Tianshui Economic growth played a great help. With the 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 Maiji district surrounding areas economic ties It is boun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and its industry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Keywords: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Leading industry analysis;Maiji District1 引言通过研究调查天水市麦积区各方面的状况、运用地理学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天水市麦积区进行基本状况、经济、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与讨论。
天水市麦积区将建立城郊综合开发观光农业、北部旱作农业、南部山区循环农业、东部渭河流域综合农业、东南部林缘区生态农业五大示范区,做大做强做优林果、畜牧和蔬菜三大主导产业。
以卦台山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精心打造“羲皇故里”和“陇上江南”两大旅游品牌及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将该区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独具特色的寻根祭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天水市麦积区为天水重要的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加工以及新型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依托关天经济区,形成生态文明、工业发达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
对该区域的区域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内部自身分析入手,分析了区域的基本状况与区域的产业条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主导产业及其优势产业等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2 研究方法2.1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研究要素之间具体关系的数学方法,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也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文主要运用的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文章中研究的是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
假设旅游与经济发展(变量)x和y,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则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结构为:Yi =a+bXi+ei,式中:a 和b为待定参数;i=1,2,3,···,n为各组数据的下标:e为随机变量。
如果记a和b分别为参数a、b的拟合值,则回归模型为y=a+bx。
2.2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空间降维的思想,当影响区域分析的要素众多的时候,我们希望用较少的新变量来代替旧变量,其步骤如下:r11r12 (1)r21r22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p1 r p2···r pp式中:r为原始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
ij②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解特征方程|λI-R|=0通常用雅克比法求出特征值λ,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即λ1>λ2>λ3>···>λn>0.分的特征向量。
③计算主成分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p主成分贡献率:λi/ ∑ λkK=1累计贡献率:i p∑λ k/ ∑ λkK=1 K=1④计算主成分载荷:其计算公式为:L=P(z,x)在主成分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SPSS或者Matlab软件系统实现。
2.3 区域基本状况分析2.3.1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天水市麦积区位于甘肃省及天水市的东南部,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南邻秦城区、两当县、徽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
麦积区地处东经105°25′~106°43′,北纬34°06′~34°48′之间,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最窄处不足5公里,全区总面积3452平方公里。
(1)资源现状及分布麦积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2.6%,林种共28科,224属,675种。
矿产资源丰富,现有矿产地98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6种,主要有铅、锌、金、钼、粘土、石灰石、钾长石、矿泉水、地热水等,尤以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最大。
(2)自然资源评价麦积区自然资源禀赋较优、资源数量较多,地域分布较广泛,但是由于技术开发手段的限制,使得麦积区虽然资源储量较大,但是开发程度较低,且部分资源质量较差。
2.3.2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1)生态工程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作,全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各类造林46.23万亩,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2.5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8%。
(2)环境治理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在甘泉等6镇27村开展了以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收集、村生态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资4426万元新建了中滩垃圾填埋场和东片乡镇西坪垃圾处理工程。
集中开展渭河流域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沿河工业企业,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在线监测设施,确保了工业企业外排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养殖小区污染治理,有效遏制了畜禽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3)生态景观在交通主干道沿线、乡村节点处普遍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造林绿化、生态景观节点建设和违章建筑拆除、亮化、美化、净化等活动。
至目前,该区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4万余株,建成生态景观节点20余处,新建小花坛近300多个、打造了庄天公路社棠段、麦贾公路、中卦路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段,同时,全力实施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环境治理、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城市片区开发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绿化亮化美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
2.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1)经济概况全年生产总值124.1亿元(以2013年为例),人均生产总值22199元,就业:年末共有城乡就业人员7.57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5%,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416人。
(2)农业发展农林土特产品质优品繁。
北道区土壤气候条件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粮食、(1)历史沿革麦积区之名,取“麦积山”前二字而成,因境内有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而得名。
麦积作为县级建置,清初,沿袭明制。
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甘肃省(康熙年间分陕西设甘肃布政使司)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治今兰州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秦州辖域内分设三岔厅,厅治初设三岔(今利桥乡散岔村),不久正式建吴砦(今三岔乡三岔镇),境内其余地仍直属秦州。
民国24年(1935年),又改为甘肃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天水县(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放权,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天水县人民政府,县治设今天水市,隶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管辖原县城及近郊区。
1958年12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县、市分设,恢复天水县建制,县治设今秦州区天水郡,1962年7月迁北道埠(今麦积区)。
1985年4月,北道区撤销,属地仍归天水县。
同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北道,秦城两个县级区。
天水县西南部17乡划归秦城区(今秦州区),其余22乡,镇组建北道区,治地仍设北道埠,隶甘肃省天水市。
200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仍隶甘肃省天水市。
(2)历史文化麦积区特色小吃:呱呱、酿皮、麻食、浆水面、凉粉、肉夹馍、甜醅、清真碎面、油酥饼、打卤面、馓饭和搅团、干拌面、八宝饭、里脊、杂烩、米黄、锅盔、火烧、回回馍、辣子面浆水面、辣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