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
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
马克思原理是一种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分析方法,它用于理解和解释历史和时事现象。
在使用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时,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标题,并且要确保文中没有与标题相同的文字出现。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等。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对当前的时事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当前的政治局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并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当前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我们可以分析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最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问题。
我们可以从剩余价值的角度考察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之,马克思原理是一种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时事问题的工具。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社会现象和事件背后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为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贡献。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对于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角度,对一些当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生产关系的限制,导致了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加剧。
这一矛盾表现在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对立上,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剥削工人,使工人阶级生活困苦,而工人阶级则面临着贫困和剥削。
这种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彻底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不可避免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资产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获取利润,而无产阶级则通过阶级斗争来争取自身的权益。
正是由于阶级斗争的存在,才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
再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由统治阶级来控制和塑造的,它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当无产阶级掌握了社会的生产资料,才能够改变社会的意识形态,建立起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
这意味着,要想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就必须首先改变社会的存在,才能改变社会的意识。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矛盾的积累和斗争的激化,最终将推动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为我们分析社会问题和指导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门课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社会科学领域探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要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
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
我们不能仅仅从书本或理论中去理解社会,而必须深入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去观察、体验和思考。
例如,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如果只是在书斋中推导理论模型,而不了解实际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就很难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只有通过参与实际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交流,才能真正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
同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还注重矛盾分析法。
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比如,在研究社会阶级结构时,要看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再比如,在探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时,要分析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等,找出导致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实现平衡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应当运用系统分析法。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而要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
以教育问题为例,不能仅仅关注教育本身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还要考虑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而教育的成果又会对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意义。
此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们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这些规律。
不能割断历史,要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
例如,研究某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演变,就需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革原因,从而揭示出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用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现象---------------- “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的关系06材料(2)A06120213 金王勇谢韬、辛子陵先生在《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一文中,开头就说:“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宣称会有制、国有化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隐瞒马克思关于在公有制、国有化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主张。
”这把“重建个人所有制”和“公有制”割裂开来了。
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
可见,“重建个人所有制”不过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果。
“宣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并没有“隐瞒”马克思这一主张。
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包含了在消费资料分配方面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随着国家以社会名义逐步把“全部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部分就已开始“重建个人所有制”了。
因为它把劳动和领取消费品直接联系起来。
谢文引《资本论》第一卷的话用以支持其观点,但实际上马克思在这段话之前已经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必然“造出它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之否定,并不是重建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即在“协作”劳动和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
而谢文引《资本论》第三卷中说的“股份公司”,则只是把“一个一个分立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当作生产者共有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并不是把“全部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的会有制,也不可能“重建个人所有制”。
因此,不能把《资本论》这两处混为一谈。
谢文却说:“股票这种占有方式,是…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受的资料‟。
马克思主义情怀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情怀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旨在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自由。
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情怀表达,通过科学方法来指导社会实践。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情怀的科学方法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情怀的科学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矛盾和运动构成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在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2.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产物,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情怀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并为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3.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情怀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实证的研究,才能获得真实和可靠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情怀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来指导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情怀与社会实践的结合1.指导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情怀通过科学方法指导革命实践,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工人运动等。
马克思主义情怀认为社会变革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找到社会变革的方向和策略,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
2.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情怀通过科学方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
马克思主义情怀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分析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情怀通过科学方法分析社会问题,包括阶级问题、经济问题等。
马克思主义情怀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论。
其应用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分析社会现象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从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条件出发,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深层次矛盾和矛盾的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科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实践经验为我们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社会变革的启示不可忽视。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变革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还可以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实践中,更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分析社会现象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分析社会现象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即从物质生产(经济基础)和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出发,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矛盾。
这种方法不仅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果关系,还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历史的具体性和整体性,通过对社会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了社会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还能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社会变革的时机和方向,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社会现象从上了马克思的课程以来,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了解了辩证主义思想,唯心唯物主义的区别。
这也对我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产生了影响。
让我知道了事物的两面性,对待发生的事情要从辩证的两面去分析思考。
并且也让我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有了不同的看法。
如对前不久的经济危机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范围扩散,由发达国家传导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而且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后波及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金融危机。
正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言,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飓风”,是一股强大的“腐蚀性”力量。
此次全球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体系的格局和走向,也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经济理论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
现实面前,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再次显示出其强大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本质,并深入分析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否认政策和行为的失误会引发经济危机,但是在对现象层面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并从中去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爆发的原因、内在的逻辑和演变趋势。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野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暂时的阶段,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最终灭亡这一整个历史过程的根本动力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和强制性解决,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
对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分析道:“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之后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评现在社会的“姿”本主义价值体系食品科技学院食安1082班蒲利民200811221218我最近在猫扑网上看到有人把《资本论》可以写成《姿本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在如今这个娱乐占主导的时代,姿本是可以转化为资本的,资本是可以强行并购姿本的。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其核心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在经过这样的更改后,可以微微体现,我们这个社会的正统价值体系正在不断的倒塌,不断的畸变,留下锈迹斑斑扭曲的支架,犹如懦夫的拳头,仍然可以举起,象在抗议,象在挑衅,除了证明他很生气外,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和血性的体现。
这是个生理上亢奋,心理上阳痿的时代;这是个行为上勇往直前,而精神上迷惘的时代;这是个物质上丰富,而心灵上苍白的时代。
无论是现实的批判,还是非现实的批判,都无法弥补已经迷失的曾经的美好。
无论是《资本论》还是《姿本论》,核心永远是“资本”。
一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体系刚刚完成,资本开始洗牌。
马克思敏锐地觉察到,资本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可以进一步完成自己原始积累的使命。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风波和各种各样的经济风波后,世界资本的走向没有象德国哲学家预言的那样完成“公产”。
尽管有“国家资本主义”出现,尽管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裂后也沦落为“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的命脉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多数人所能奉献的依然只是“剩余价值”,永远无法拥有“资本”。
在无法拥有姿本的绝望现实之下那些拥有“姿本”的和那些会经营“姿本”人微微看到希望的曙光,性感就是胜利——这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显规则”。
美女与球星,美女和富豪等等,为生活重新下了一个定义,然后由亟需养眼的凡夫俗子们共同建构起一个新的价值体系——球星,富豪身边的女人不是明星就是名模,身材都是超级惹火,脸蛋更是千娇百媚,姿色就是价值。
漂亮的脸蛋能催化财富,不管你喜不喜欢。
今天,“姿本”正无所不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和剥削现象,都是由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
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矛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下,社会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客观规律的揭示,为我们认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社会改革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通过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有效途径,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只有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种理论体系,它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实证研究来全面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规律和特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应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社会、思想和文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是经过一系列演变而成的,并且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
因此,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类和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举个例子,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互联网,这符合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互联网的出现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需求的增加等条件相适应。
因此,我们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了解它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阶级斗争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构成的。
尽管在人们的眼中,现代社会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纪元,但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然深深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我们需要关注并深入了解阶级斗争对于社会现象的影响。
例如,在各行业和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级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既有被压迫的阶级和被剥削的群体,也有压迫和剥削的阶级、群体。
通过了解和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具有矛盾性的。
每个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需要从矛盾角度出发,进行辩证分析。
例如,在生产关系中,工人和资本家的存在就是一种矛盾关系,两者部分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在政治领域,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同样存在矛盾关系。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
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
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
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只有以实际问题,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
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
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这些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反映。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代的社会文化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代的社会文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结构是基于经济基础的,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在现代社会,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观念。
本文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现代社会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经济基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导致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文化形态。
例如,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大量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人们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地位和权益也受到了关注。
这些变化不仅在经济层面有所反映,也反映在社会文化层面。
例如,人们对工作价值观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注重工作的满足感和实现个人价值。
二、阶级与社会文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现代社会,虽然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
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利益不平等导致社会文化的不平等。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社会差距日益扩大,这导致了社会文化的两极分化。
富人通过投资教育资源、艺术文化等方面来传递和弘扬自己的价值观,而穷人则面临着接受较低质量教育和文化的困境。
这种文化差异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加剧了阶级矛盾的对立。
三、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个体主义和市场导向,推崇自由市场的理念,这一意识形态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而社会主义社会则强调公有制和社会公平,相关意识形态在文化中体现。
因此,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途径的总结和概括。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将结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探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认识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批判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认识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历史的分析,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现象,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注重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发展的分析,坚持把社会现象放在其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来研究。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和改造的实践活动。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深入了解社会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现象。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注重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对理论的指导和检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实践中获取认识和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引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对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次社会实践报告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实践案例分析。
本次实践选择了某地区的农村改革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在这个地区,农村人口占据了大部分,但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富差距较大,农民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针对这一情况,地方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旨在通过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在农村改革实践中,通过改革来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就是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进步。
另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来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实践成果及启示。
通过对农村改革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来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结语。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对金融危机的思考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在跨世纪的新纪元征程中,向种种社会现象和前沿问题挑战已成为衡量跨世纪人才的标准和尺度。
这些年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很多人开始了解GDP,开始关心CPI。
从亚洲金融风暴到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以至于这一段时间的CPI持续上涨,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不断蔓延的国际经济危机,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危机,进而想知道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
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全世界范围,其深远影响震撼了世界,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分析角度有监管方面、制度原因、新自由主义、信用缺失等等,诚然这些都是本次危机的产生原因。
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来,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
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因此也难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需要从制度完善、金融监管、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缩小收入差距等多方面入手来加强自身建设,减少甚至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真正的真理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被实践反复证明,颠覆不破的事物运行本质规律的真实描述。
世界上能真正称得起伟人的人寥若晨星,而马克思称得上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恒星”之一。
诚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不可能有时下金融危机的直接答案,但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时下问题思路和方法,这是本源性的。
马克思主义分三块: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贯穿其中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对金融危机的思考背景简介: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以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随后宣布准备提交法律文件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金融危机开始全球大爆发,震惊了世界。
美国的这场风暴,导火索应该归结到次贷危机。
买房者向房屋贷款机构借钱买房,房屋贷款机构再向投资银行发放债券借款,投资银行寻找基金公司转手。
而当买房者无力按时还款时,后三者皆无法获得利息,其中投资银行最为危险,手持众多债券,面临亏损。
投资银行告急,给投资银行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得不替其偿还债务,亏损也是指日可待。
美国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自己一手制造的经济深渊。
但是,在这场大风暴中,我们看到中国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
处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国政府为此采取的强有力措施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从更宏观层面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动因,从中寻找出规律与启示,对于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对抵御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这次的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的思考。
金融危机爆发的大背景首先体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质的论述。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导致的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广大的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矛盾势必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的相对剩余。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
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 就业形势不好,就业难,这个矛盾也推动 者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 展! •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难, 但也有更多的机会!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动力,大学生就业形势难,但关键还是 看你自己,不是所有人都失业不是所有人 都不能就业!
我们从这六个问题分析
一、分析三鹿奶粉
二、房价上涨 三、汶川地震的利与弊
四、分析H1N1
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六、分析中国足球
分析三鹿奶粉
1.马克思主意哲学具有高度 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科学性在于它正确的阐明了整 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 人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客观事 物以及其规律和有效的改造客 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论。所谓 实践性,在于它是以改造客观 世界为目的的。这次奶粉事件 设计的一些企业与个人,首先 就违背了马克思主意哲学的科 学性。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价上涨带 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 房价上涨。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 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 种因果联系。
分析汶川地震的利与弊
•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是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汶川地震的弊,简单的分 3种,生命损失,精神损 失,财产损失。 • 这次地震,使大多数麻木 不仁的年轻人看到了,也 懂得了,世上还有无私, 团结,贡献的伟大精神, 是我们精神的洗礼,让我 们成长。还有就是,向全 世界证明了,中国政府的 能力,中国人民坚强互助 的精神
2. 认识世界,尊重实际。想问题、 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就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 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要尊重客观事实,这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首要前提。要重视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掌握一切真是情况的根 本途径和基本方法。要出以公心。 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出以公心,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国 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与人民的利 益放在第一位。要求真务实。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 良传统,是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 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 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评现在社会的“姿”本主义价值体系
食品科技学院食安1082班蒲利民200811221218
我最近在猫扑网上看到有人把《资本论》可以写成《姿本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在如今这个娱乐占主导的时代,姿本是可以转化为资本的,资本是可以强行并购姿本的。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其核心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在经过这样的更改后,可以微微体现,我们这个社会的正统价值体系正在不断的倒塌,不断的畸变,留下锈迹斑斑扭曲的支架,犹如懦夫的拳头,仍然可以举起,象在抗议,象在挑衅,除了证明他很生气外,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和血性的体现。
这是个生理上亢奋,心理上阳痿的时代;这是个行为上勇往直前,而精神上迷惘的时代;这是个物质上丰富,而心灵上苍白的时代。
无论是现实的批判,还是非现实的批判,都无法弥补已经迷失的曾经的美好。
无论是《资本论》还是《姿本论》,核心永远是“资本”。
一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体系刚刚完成,资本开始洗牌。
马克思敏锐地觉察到,资本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可以进一步完成自己原始积累的使命。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风波和各种各样的经济风波后,世界资本的走向没有象德国哲学家预言的那样完成“公产”。
尽管有“国家资本主义”出现,尽管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裂后也沦落为“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的命脉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多数人所能奉献的依然只是“剩余价值”,永远无法拥有“资本”。
在无法拥有姿本的绝望现实之下那些拥有“姿本”的和那些会经营“姿本”人微微看到希望的曙光,性感就是胜利——这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显规则”。
美女与球星,美女和富豪等等,为生活重新下了一个定义,然后由亟需养眼的凡夫俗子们共同建构起一个新的价值体系——球星,富豪身边的女人不是明星就是名模,身材都是超级惹火,脸蛋更是千娇百媚,姿色就是价值。
漂亮的脸蛋能催化财富,不管你喜不喜欢。
今天,“姿本”正无所不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这是一种可以让观者赏心悦目、商家盆满钵满、美女一夜成名的多赢经济模式,即将成为与房地产业并驾齐驱的“朝阳产业”。
这就是“美女经济”或者“姿本”主义价值体系,那些利用女性的容貌、身体以及性的特征来刺激消费,追求商业利益的经济现象。
近几年来,形式不同的选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各种服装模特大赛,各种选秀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电视美女广告使人们目不暇接;车展、售楼等各种各样经济都会搭上美女,似乎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经济效益。
《资本论》告诉我们,资本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
而土地、劳动、资本正是拉动社会财富的三驾马车。
美女以其漂亮的脸蛋、妙曼的身材、放电的眼波,拥有了其他女孩不能拥有的特殊资源,不仅在大学里成为众多男生的追逐对象,在影视界大红大紫,更是在选美中脱颖而出,令人们眼前一亮。
在市场经济中,这就是资本,就是劳动,与其说美女追逐资本,还不如说资本追逐美女。
美女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就是与商界联姻,企业看中的是眼球效应,因而强大的媒体网络基础是商业成功运作选美活动的前提。
正是媒体资本与商界资本的推动,让天下美女舞于西子湖畔、富士山前。
不可否认,美女经济确实给一些商家带来了滚滚财源,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过多地宣扬美女经济,过多地炒作美女经济,已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美女经济最坏是对价值取向的误导,特别是影响到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
有报道说,有人曾问小学生、中学生长大做什么,一些学生竟脱口而出:“当美女!”言下之意,美女成了一种职业,姿色是一种资本。
这就是姿本主义价值体系,肤浅感官的享受取代了深刻的思考,表层的视觉冲击取代了深层的情感慰藉,带来的不仅是娱乐和刺激还有道德沦丧,价值观模糊。
那么在这样的价值观到底是正确的吗?
首先我认为后天创造的资本,无论它是有序竞争所得还是无序竞争所得,无论它是合法取得还是非法获取,它都可以通过道德或者非道德的手段换取“姿本”,所以“资本”永远高于“姿本”。
而“姿本”作为先天的资源,它在换取“资本”的道路上,必然要先过“尊严”沦丧这条必经之路。
在“资本”和“姿本”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或许会产生若干的甜情蜜意,若干的人间佳话,可是在资本的主旋律下,它们永远只是些惑弄人的小插曲而已。
再次作为个人来说,容貌是上天给予的,父母赋予的身体条件是一次
性的,可遇不可求。
于是人们纷纷转向捞取资本的道路上。
应该说,捞取资本的道路有很多,创业,投机,或者最基本的踏踏实实地劳动。
走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有多少人如愿,又有多少人曾经铤而走险呢?又是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姿本也开始变成捞取资本的“资本”呢?这是个值得探究的话题,需要留给社会学家去深思。
资本的获得有很多的原因,不过最被强调的往往是“运气”或者“机遇”。
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是我更倾向于,把“运气”和“机遇”也看成是自身实力的体现之一。
同样,我也愿意把“姿本”也看成是自身的“实力”。
这样有利于打造有尊严的“姿本”,让自然的美、自然的“姿本”有不被资本收购的可能。
事实上当姿本遭遇资本的时候,这样的可能性很小。
资本掌握在少数经济寡头手里,而姿本则集中在所谓的“明星阶层”。
经济学家,你们怎么看不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啊?层出不穷的包养现象其实已经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在催生另一批富翁的同时,有多少资本和姿本在搏弈,有多少双赢的交易在完成。
法律和道德上的苍白,加重加快了资本和姿本的转化进程。
唯一的不平衡,还需要大量女性资本家市场需求的崛起来打破。
而一旦到了这一步,且让我们看看,女权主义们的声音。
最后我认为大力推进选美、服装模特比赛的活动,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不能使美女经济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