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认识线段评课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单的图形》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征,学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线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学课上,学生对线段的定义、特征和测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特征和测量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相对性,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段的特征。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测量线段的长度。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线段模型、尺子、直尺、教学卡片等。

2.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段,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学生回顾对线段的认知。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线段。

”呈现(5分钟)1.教师展示线段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征,如长度、方向等。

2.教师讲解线段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线段是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的。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用尺子测量线段模型的长度,记录在练习本上。

2.教师选取几组数据,让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线段的相对性。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线段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线段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线段的直观经验,他们对线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线段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片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段的含义,掌握线段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画出线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线段的含义,掌握线段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理解线段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线段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段的概念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线段,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线段的概念。

2.讲解新课:讲解线段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线段的特点。

3.巩固新课:通过线段卡片、实物模型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4.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对线段的认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含义: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表示方法:箭头或小圆点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进行。

精品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 《理解线段》评课稿(10)

精品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 《理解线段》评课稿(10)

精品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理解线段》
评课稿(10)
本评课稿对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内容《理解线段》进
行评价和总结。

全文结构清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简要介绍《理解线段》这一教材内容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教学目标:明确阐述学生在研究《理解线段》时应该达到的
目标和能力。

3.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理解线段》的教学内容,包括相关知
识点、思维方式等。

4. 教学方法: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
段的概念和性质。

5. 教学评价: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研究
成绩、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

6. 总结:总结了《理解线段》在教学中的优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本评课稿的撰写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理解线段》这一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通过对教学方法和评价的介绍,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思路和措施。

总而言之,该评课稿的内容详实、结构合理,能够提供给教师们有价值的教学指导和参考。

认识线段评课稿

认识线段评课稿
在揭示了线段有长短之分后,老师接着提问怎样可以怎样量。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由几个视频引入,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测量线段的长短,又将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张老师在新授部分花的时间较少,可以再通过比较等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1节课《认识线段》的评课稿
响水县实验小学 徐芳芳
评内容:
从课堂上来看,师生关系融洽,张老师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稳重,教学有条不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体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重视操作实践活动,发挥主体作用。线段的认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体育活动入手,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并多次让学生拉一拉,亲自感受。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在学生初步感知线段的基础上,老师提问: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学生在说一说、摸一摸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线段的特点。接着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段由此让学生感受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苏教版《认识线段》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苏教版《认识线段》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苏教版《认识线段》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认识线段》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教材简析:
认识线段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放置在桌面上弯曲的线和捏着两端拉直的线,通过拉直的线的观察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建立线段的模型。再通过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边线,沿直尺边画线段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练习安排了判断线段、数线段以及按指定要求画线段,强化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时,两手之间直直的这一段我们就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师:孩子们还想拉吗?老师这儿还有一根毛线,(长毛线)你能用它也拉出一条线段吗?生:这根毛线太长了,胳膊不够长,拉不过来。
师:胳膊不够长,我们不一定要把整条毛线都拉成线段呀!可以
怎样拉呢?
生:可以拉其中的一段。
师:是的,请你来拉一拉(一生拉)。现在哪里可以看成线段?
2.注重动手操作体验。
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活动中,着力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线段的基本特征,同时通过找身边物体的边线,画线段等有效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感悟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灵智,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习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充满亲切感。本节课在认识线段这一抽象概念时,选取了“毛线”这一实物作为学生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反复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线段特征的产生过程,习得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描述,获得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线段》听课记录及评 课稿

《认识线段》听课记录及评    课稿

《认识线段》听课记录及评课稿执教班级:200515 执教时间:2006年9月15日执教教师:詹蓉蓉 听课、评课教师: 顾旭阳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人和小狗跳绳的照片和人和大象拔河的照片)师:你们看人和小狗在干什么?生:人和小狗在跳绳。

师:人和大象呢?生:人和大象在拔河。

师:瞧,人和动物之间是多么的友爱和谐。

师:比较一下图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生:跳绳的绳子是弯的,拔河的绳子是直的。

[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和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

]2、出示一根绳子。

师:看老师手中的绳子,是什么样的?生:这根绳子是弯曲的。

师:有无办法把它变直?请一名学生上来演示。

一名学生上台将这根绳子拉直。

师边说边演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叫线段。

[用一根绳子突破这节课的其中一个重点:线段是直的。

用了一根绳子作道具,虽然简单,但却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本节课的重点,设计的非常巧妙。

]3、总结: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认识线段。

二、探索新知,弄清特点。

1、教学线段的特点:(1)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学生手中的线段。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生:线段是直直的。

板书:直的。

(2)、说明:两手捏住的这两头叫做端点。

板书:端点师: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生: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

板书:2个。

(3)、我们可以用图形· · 来表示线段。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样的?(师标上· · 端点)[在教授完本节课的重点后,立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及时复习本节课的重点。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有两个特点,哪两个?生: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2、师分别将绳子横着、竖着、斜着指给学生看。

问:这样是不是线段?师总结:线段可以是横着的、坚着的、斜着的,也可以是长的,短的,但线段一定是直的,两个端点。

[仍然用手中的绳子突破这节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们体会到只要符合两个特点就是险段。

]4、小黑板出示图: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线段(1)直尺的边 (2)课本的边 (3)桌子的边 (4)生举例6、在白纸上折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教学反思(市级赛课一等奖)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教学反思(市级赛课一等奖)

《认识线段》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1.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感知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PPT课件、棉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材分析: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

因此,在“厘米和米”这一单元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线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一、欣赏导入,感知线段的曲与直1.线无处不在……(播放课件)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线可以怎么分?2.(出示毛线)这根线是直的还是弯的?你能把它变直吗?(板书:化曲为直)二、认识线段,感知线段的两个特征1.师演示拉直: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这条线段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指一指】【竖着】这样可以看成线段吗?斜着呢?移动手,变化端点,这样呢?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请你也学着同桌一人拉,一人指,再交换。

2.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表示:两只手表示线段的两头就用两条小竖线表示,这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中间是直直的线。

【用纸质的画】竖着呢?斜着呢?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3.判断: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4.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线段,比如:直尺的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师示范摸一摸)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为什么这些都是线段?(先指名,再同桌活动)5.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也能找到线段。

每个图形各有几条线段围成的?(先指名点,再独立完成,校对:()形有()条线段围成的。

小学数学公开课二年级《认识线段》评课

小学数学公开课二年级《认识线段》评课

小学数学公开课二年级《认识线段》评课上周听了二年级王飞老师的公开课:《认识线段》。

从课堂上来看,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稳重,教学有条不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老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体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环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本课教学贯穿了这样一条主线“认线段(通过拉直毛线来认识线段特征)——辨线段(辨别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为什么)——找线段(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线段)——折线段——画线段——数线段——连线段。

“折线段”中,由扶到放,先跟着老师学折一条线段,再自主折出一条比它长、一条比它短的线段;“画线段”中,由表及里,先通过儿歌学习画线段的方法,再看老师示范画一条线段,最后自己画一条线段;“连线段”中,由浅入深,由连两点之间的线段到连三点之间的线段,再到连四点之间的线段,不仅巩固了对线段的特征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了。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二、重视操作实践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线段的认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体育活动入手,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并多次让学生拉一拉,亲自感受。

并与放在桌上时的线比较不同的地方。

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在学生初步感知线段的基础上,老师提问: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学生在说一说、摸一摸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线段的特点。

在拓展线段的表象时,老师又让学生折一折,通过折纸折出线段,老师提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吗?可以把它看成一条线段吗?再追问:你还能这出比它短一些的折痕吗?放手让学生折一折(多种折法),再让同桌相互比一比,通过活动,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教研《认识线段》听课评课稿(11月)

教研《认识线段》听课评课稿(11月)

教研《认识线段》听课评课稿(11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上午有幸和大家一起聆听了欧阳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一课,受益匪浅,欧阳老师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的评价与肯定,都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教学流程的设计是有梯度的,猜谜激发兴趣,从生活中的毛线引入,然后由弯到拉直,再“请到电脑上”,逐步抽象出数学的线段,进而研究它的特点,再辨别线段,数图形中的线段,这是从生活到数学。

再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线段,折线段,这又从数学回到了生活。

欧阳老师在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设计了承上启下的过渡
语,使整节课看起来很连贯,很自然。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重点部分,教师注意到让孩子反复的说,重视孩子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2.练习的设计,也是有梯度、循序渐进的。

先是判断线段到数图形中的线段,再回到生活找生活中的线段,接着动手折线段,画出折痕,为后面的画线段做了很好的铺垫与过渡,最后才是完全脱离实物画出线段,整个过程是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

3、欧阳老师对低年级课堂的驾驭能力是很强的。

教师无论是教态还是语言都注意到了儿童化。

课堂上为了孩子更好的掌握画线段的方法,王老师用动画配上儿歌,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化解了重点和难点,教学效果非常好。

4、联系生活实际,深化认识。

欧阳老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

认识线段》评课

认识线段》评课

认识线段》评课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很多线段,但是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

要使他们对线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XXX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在操作中感受线段的特征。

XXX首先让学生玩“绕花线”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前就对本课的研究产生兴趣。

然后,让学生体验毛线由弯变直的过程,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段,说一说、摸一摸身边的线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线段的特点。

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初步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折一折”并“比一比”,感受到线段是有长短的,“连一连”,让学生用直尺把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既练了画线段,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给出三个或四个点,连接其中的每两点分别画一条线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扩充对线段的认识。

XXX 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指指铅笔盒上的线段;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线段也存在在我们生活中,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根据特征,在实践过程中自建线段。

XXX让学生根据线段的特征自建线段,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XXX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同时,XXX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征,感知线段的长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段,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和有限长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线段,感知线段的长度。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线段图片和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线段。

2.准备直尺、铅笔、纸张等学习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小组讨论模板,方便学生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线段图片和生活实例,如尺子、电线等,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线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段的含义,即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

同时,教师用直尺量一量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量线段。

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评课张家港市塘市小学季琴李老师上的是线段的认识第一节课,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预先的教学目的,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程序设计的相当合理。

具体优点总结如下:1.导入情境切实有效。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

让学生通过拉一拉,并与弯曲的线比较不同的地方。

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2.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贯穿着这样的一条线进行的: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导入课题——概括特点——判断线段——找线段——画线段——数线段——动手折线段——连线段,其中找线段中,教师先找书本的线段,然后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画线段中,先画一条没有要求的线段,再画比原来不一样的线段。

数线段也是由浅入深。

动手对折线段,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折,接着学生合作折比原来长的、短的线段。

连线段,连3点之间的线段,连4点之间的线段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课,教师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有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学生自己动手画、找、折,小组合作折画,学生演示等。

4.注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培养。

比如说,本节课教师在让学生折线段时,折比老师折的那条长的线段,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听完这节课后,我也一些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从有效提问上来看。

1.教师的语言即表述和提问还有些欠严密。

如在表述线段时把两手之间直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我说成把它叫做线段,显然这样的描述是不够严密。

2.缺乏表扬性的语言。

李老师在这节课中几乎没有表扬学生,只是简单的说句“嗯,不错”“很好”之类的话。

这对于回答好的学生来说会心里不舒服,无法激起学生再次回答的欲望。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变式要多元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指导学生说上还要细致到位一些。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

自然生成优化课堂——《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知道并能描述线段的特征,并且会按要求画线段,会数图中的线段。

2.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根线、一把直尺、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到。

(谜底:线。

)师: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的成员,今天我们就和小熊维尼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线段。

(板书课题:线段)【点评:游戏导入,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授(一)认识线段1.师:维尼在课前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线,拿出来吧!不要小瞧了这根线,它里面可隐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呢!先把这根线放在桌上,观察一下,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生:弯的)师:如果要比一比同桌的两人谁的线长,怎么比?(生:把线拉直后再比)现在线变成什么样了?(生:变成了直的)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拉直自己的线,和同桌的比一比长短。

2.师:这两条线的长短我们是怎么比的呢?(屏幕出示)(把一头对齐,再看另一头)师:线的两头叫两端,两端的点叫端点。

师:为了在图上表示端点,我们可以在两端标出两个小圆点,也可以画两条小短竖来表示端点。

••像这样的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点评:通过比两条线的长短,促使学生把线拉直,成为两条线段,自然地引向对线段的两大特征“直”和“有两个端点”的关注。

】3.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图形吗?(完成板书: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同桌互说。

4.师:(旋转线段,斜着)这是线段吗?为什么?(竖着)这又是线段吗?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和一定的长度。

它可以是横着的,也可以是竖着或斜着的。

线段的认识评课稿

线段的认识评课稿

线段的认识评课稿线段的认识评课稿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线段的认识评课稿相关内容。

线段的认识评课稿篇1听了二年级XXX老师上的《认识线段》这一课,让我感触颇深。

首先从课堂上来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其次X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稳重,最后X老师讲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比较容易,更能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

所以总体来说,这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X老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

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先示范操作,再放手让学生人人操作体验。

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线段的特征,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能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段,由摸一摸,指一指,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

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

二、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形式丰富练习形式多样有趣,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效地巩固了新知识。

精心设计“画线段——折线段——数线段——连线段”等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来加强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并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

三、注重观察比较,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线段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不离开这两点。

在练习中,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教师除了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线段,还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而其他的又为什么不是。

在画线段这一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画得两张图,其中一张没有画端点,一张在端点上也提了一些要求,通过观察比较,从而深化对线段两个特征的认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整节课X老师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找到桌面上的'一个曲线进行拉,再拉的过程中感受一下线段的两个端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知道线段的两个端点,接着两人同桌互相合作,这样使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并且整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评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评课

关于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评课一、引言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线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对线段的初步认识,学生可以建立起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对线段的教学内容值得我们深入评估和探讨。

二、对线段的初步认识1. 线段的定义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线段的定义。

线段是两个端点和连接这两个端点的线段构成的图形。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用尺子或其他工具量度线段的长度,以及如何标记线段的端点。

2. 线段的认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线段。

可以通过测量桌子、教室和其他物体的长度来让学生感受线段的概念。

可以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线段,加深他们的认识。

3. 线段的应用线段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课本上,还需要让学生理解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观察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了解建筑物的长度是如何用线段来表示的,通过实际测量线段的长度来加深认识。

三、教学评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对线段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设计合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内容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线段概念的深度理解,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形态和测量。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和应用来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使其真正理解线段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2. 教学内容的广度除了基本概念的学习,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线段应用案例,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存在于课本和教室,而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的评价,我们不仅认识到了线段的基本概念,还理解了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我们也明白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线段的初步认识,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善用生动的例子和实物操作,引导学生感受线段的概念,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实录及评析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线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学生后续数学学习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针对小学二年级上册关于《认识线段》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实录及评析。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实录的详细记录和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实录2.1 教学目标•理解线段的概念•能够用线段表示实际长度•能够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2.2 教学准备•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教具:尺子、彩色线段模型、黑板、粉笔等2.3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不同线段的长度,引导学生对线段的概念进行初步认识。

2.观察实验:组织学生分组测量桌子、椅子等物品的线段长度,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3.知识讲解:通过黑板演示、彩色线段模型展示等方式,详细讲解线段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4.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线段的理解,如用尺子测量给定线段长度等。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特点和测量方法,巩固教学内容。

三、评析3.1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和观察,学生对线段的概念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用线段表示实际长度,提前达到了教学目标。

3.2 亮点和不足•亮点:引入环节生动有趣,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足:教学内容展示方式可以更多样化,增加互动性,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线段的概念。

3.3 改进建议•增加实践环节,通过更多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对线段有更直观的认识。

•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教学软件、互动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四、结语通过本文的教学实录及评析,可以看到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这一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线段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本文的教学实录及评析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最新推荐】认识线段评课稿-word范文 (7页)

【最新推荐】认识线段评课稿-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认识线段评课稿篇一:认识线段评课《认识线段》评课王勃“线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到这一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表象,但是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老王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在操作中感受线段的特征。

新课标提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本课教学时,朱老师首先让学生玩“绕花线”的游戏,让学生在课伊始,就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将毛线拉直,体验毛线由弯变直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线段的一个特征——直的,有一定初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观察“画出的线段”与“拉直的毛线”,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段,说一说、摸一摸身边的线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线段的特点,使他们发现原来线段就在我们自己身边,这种体验让他们学起知识来兴味盎然。

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给线段画一幅画,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初步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方法。

再让学生“折一折”并“比一比”,使学生感受到线段是有长短的,“连一连”,让学生用直尺把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既练习了画线段,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给出三个或四个点,连接其中的每两点分别画一条线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

等等的操作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扩充对线段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认识线段》评课
上周五,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实验小学教学研共同体活动,更荣幸的是,聆听了三位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数学课。

三位老师的课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教学有条不紊,学生学的兴趣盎然。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环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李老师和葛老师的教学贯穿了这样一条主线“认线段——辨线段——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数线段——连线段”。

“折线段”时,由扶到放,先跟着老师学折一条线段,再自主折出一条比它长、一条比它短的线段,最后同桌合作比较;“连线段”由浅入深,由连两点之间的线段到连三点之间的线段,再到连四点之间的线段,不仅巩固了对线段的特征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了。

二、情境导入,重视操作
特别是徐老师的课,非常重视学生动手操作。

以喜洋洋的形象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整个教学活动中,情境贯穿始终,能够随时激发学习动力。

然后出示毛线,让学生观察毛线来认识线段,体验线段“直直的”特点,直观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创造线段的环节,徐老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可以画线段、折线段,而且徐老师准备的学具很丰富,运用不同的图形去折、去比较从中发现线段是有长短的。

总体来说,三节课都是非常成功的课,对于新教师的我来说,有很多令我学习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