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培养学生分析地质灾害的能力,提高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难点: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及自救互救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吗?(2)学生回答:洪水、干旱、地震、台风等。

2.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1)展示地质灾害类型图片,引导学生识别。

(2)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3)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讲解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1)地震防御措施:a.建筑抗震设计;b.地震预警系统;c.地震应急演练;d.宣传地震知识,提高群众防震意识。

(2)泥石流、滑坡、崩塌防御措施:a.治理水土流失,保持地表植被;b.合理规划人类活动,避免过度开发;c.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d.宣传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4.自救互救方法(1)地震自救互救方法:a.遇到地震时,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地带;b.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c.在废墟中寻找生存空间,保持呼吸通畅;d.帮助身边受伤的人员,共同度过难关。

(2)泥石流、滑坡、崩塌自救互救方法:a.遇到泥石流、滑坡、崩塌时,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b.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c.帮助身边受伤的人员,共同度过难关。

5.课堂小结(2)强调地质灾害防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课后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分析其成因及危害。

(2)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份地质灾害防御方案。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让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灾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质灾害与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与预防措施

地震活动性评价
地震危险性分析
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历史、地震频率和震级 分布,评估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研究地震波传播特性、场地效应和地震动 参数,确定地震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影响。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风险评估与区划
调查承灾体(如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等) 的结构特点、抗震性能和易损性,评估其 在地震中的潜在损失。
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并 绘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为防灾减灾提供 决策依据。
地形地貌条件
分析斜坡形态、坡度、坡向等 ,确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区域

地质构造条件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岩性组合 、断裂发育等,分析其对滑坡
泥石流的影响。
水文气象条件
分析降雨、径流、地下水等水 文气象因素,确定其对滑坡泥
石流的触发作用。
人类活动影响
评估人类活动如开挖、填筑、 采矿等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估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 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密切相关,且具 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
地面塌陷与沉降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 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
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则是由于地下资源(如水资源 、矿产资源等)的过度开采或地质环境
的变化导致的地表高程降低的现象。
地面塌陷和沉降的发生往往与人类活动 密切相关,如过度开采地下水、矿产资 源等,且其影响范围广泛,对建筑物、
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火山喷发与岩浆活动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 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 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CATALOGUE目录•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主要种类•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成功案例及经验分享CHAPTER地质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一种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定义人员伤亡灾害发生时,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农作物、牲畜等生产资料丧失,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CHAPTER地质灾害主要种类定义成因危害030201山体滑坡定义成因危害泥石流成因地面塌陷的成因包括地下水位下降、溶洞坍塌、地下工程活动等。

定义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危害地面塌陷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交通中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地面塌陷1.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环境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实施工程防治: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加固斜坡、修建拦沙坝、回填塌陷坑等。

针对以上地质灾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4. 加强科普宣传3. 推进生态修复CHAPTER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调查与监测规划设计优化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制定救援力量建设预警系统建设应急措施1 2 3稳固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工程治理措施CHAPTER成功案例及经验分享案例一:四川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科学规划,快速响应,全面恢复。

四川雅安地震后,政府迅速组织专家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科学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通过加大投入,快速推进重建工作,全方位恢复受灾地区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经验分享与启示重视科学评估与规划•科学决策,精准防治。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科学评估与规划的作用。

通过专业团队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确保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WATCHING。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

1.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2)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 布一致。 (3)地震灾害的特点。 东重西轻,原因是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地震灾害严重。特别 是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地震灾情的变化。 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答案:3.A 4.C
名称
考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 定义 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
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续上表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 地势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 自然
[特别提醒]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的原因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 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而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通 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 合评价的。所以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地震可能引发海啸,C正确;潮汐周期由天体引潮力决定,地震不会改变其周期,
D错误。故选C。
答案:1.B 2.C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 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读图,完成3~4题。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PPT课件4 人教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PPT课件4 人教版

2000年9月21日凌晨一 时台湾南投县发生7.6级 强烈地震,2400人从中 丧生,约10万人无家可 归。
2001年3月1日2时55分( 北京时间)美国西雅图市发 生6.8级强烈地震,由于震源 很深,该市建筑物未造成很 大损失,但总损失仍达20亿 美元以上。(图为大震破坏 的汽车)
(二)火山喷发
1.概念: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 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 喷出的现象。
注意:月球、火星和金星等天体也
有火山活动。
2.构造:火山锥来自火山口火 山 通 道
火山构造图
3.类型:
(1)活火山:周期性喷发。 如:台湾七星山、日 本富士山等。 (2)死火山:人类历史前喷 发过,至今未喷发。 如:乞力马扎罗山。 (3)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时 期长期熄灭,有时突 然喷发。 如:白头山天池、五 大莲池等。 日本富士山
2.构造:
(1)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 (2)震中: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3)震中距:受害地区与震中的距离。
3.表示方法:里氏震级
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震级每增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
附: 烈度: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区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是 不同的。某一地区地面所受的影响和破坏强度,用地 震烈度来表示。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 质构造及地面建筑等有关。 注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
白头山天池
4.危害:
喷发岩浆,释 放有毒气体,降 落火山灰。会引 起人畜中毒死亡 ;污染环境;有 时会引起暴雨; 并引发火山地震。
(三)滑坡和泥石流
阅读思考: 1.什么是滑坡?出现滑坡 的地方是什么地形? 2.发生泥石流现象都需要 哪些条件? 3.为什么我国是滑坡、泥 石流灾害的多发区?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学目标:1. 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3. 了解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2. 投影仪或黑板笔3. 教学讲义或学生课本4. 地质灾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一些地质灾害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兴趣和思考,例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灾害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系列不可预测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

2. 地质灾害的分类:a. 外因地质灾害:由外界力量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地震、风化、冰川等。

b. 内因地质灾害:由地壳内部原因引起的地质灾害,如火山喷发、地壳断裂等。

三、地质灾害成因和特点(15分钟)1. 地震的成因和特点:a.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由地壳的断裂和滑动引起。

b. 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2. 泥石流的成因和特点:a. 泥石流是由于雨水、融雪等因素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

b. 泥石流具有速度快、侵袭范围广、破坏力大的特点。

3. 滑坡的成因和特点:a. 滑坡是由于地面松散物质的滑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b. 滑坡具有速度慢、破坏范围相对较小的特点。

四、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15分钟)1. 地震的防御措施:a. 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构造强度,提高抗震能力。

b.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c. 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地震灾害的风险。

2.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a. 建设防泥工程,如固壁、拦砂坝等,减少泥石流的侵袭范围。

b. 做好山体治理和植被恢复,减少泥石流的滑坡源。

c.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预防泥石流的发生。

3. 滑坡的防御措施:a. 加强土壤的固结和加固,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b. 做好防滑措施,如加固斜坡、灌浆等,防止滑坡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地质灾害,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但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预防和应对这些“天降横祸”。

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怎么才能让自己在这场自然的“考验”中不至于“遭殃”。

1. 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可谓五花八门,咱们最常见的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震。

这些天灾,就像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你根本无法预料。

滑坡就像是在下坡路上滚雪球,一不小心就把路边的树木、房子统统卷走;泥石流呢,更像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把泥土和石头变成了汹涌的洪流;而地震,则是地球在“咳嗽”,一声巨响之后,房屋也许就会像积木一样倒塌。

说到这儿,大家心里是不是有点发毛?别急,预防这些灾害的方法可多着呢!2. 预防方法2.1 增强监测与预警首先,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福音”。

现在很多地方都安装了监测设备,像是“耳聪目明”的小助手,随时监控地质情况。

如果发现有异常,立马发出预警,就像学校里的“放学铃”,让大家提早撤离,安全第一,咱们可不能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路修得结实,再加上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就能有效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就像建房子,地基打得牢,房子才不会“东倒西歪”。

而且,像那些老旧的房屋,及时加固也是必须的,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可不能让它成了“灾难的温床”!3. 应对措施3.1 及时撤离与自救一旦灾害来临,撤离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记住,听到警报响起,不要犹豫,立马行动!大家可以事先制定好撤离计划,像打仗前的“战略部署”,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去哪里、怎么走。

在这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别因为慌乱而迷了路。

3.2 学习自救知识此外,学点自救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

比如,地震发生时,要赶快找到一个坚固的桌子躲下,保护自己的头部;如果遇到泥石流,应该尽量向高处移动,别一味往下跑,那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在这方面,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比如止血、心肺复苏,也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地质灾害与防御》课件

《地质灾害与防御》课件

生命安全:可 能导致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经济影响展
社会影响:可 能导致社会秩 序混乱,影响
社会稳定
环境影响:可 能导致生态环 境破坏,影响
生态平衡
自然因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等 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发、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等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板块碰撞、地壳变形等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和预警 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救援效率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 御措施

原因:自然因素 (如地震、暴雨、 洪水等)和人为 因素(如不合理 开采、工程建设
等)
防御措施:加强 地质灾害监测预 警,采取工程措 施(如加固、防 护等),提高公
众防灾意识。
形成原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空洞、地层结构不稳定等 影响范围:城市、乡村、道路、桥梁等 危害:破坏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御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
常见地质灾害及其 影响
滑坡定义:指 斜坡上的土体 或岩体在重力 作用下,沿一 定的滑动面整 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类型:根 据滑坡的规模 和形态,可以 分为崩塌、滑 坡、泥石流等。
滑坡影响:滑坡 可能导致房屋倒 塌、道路中断、 农田被毁等,对 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防御:可 以通过加强监 测、预警、治 理等措施,降 低滑坡发生的 风险和危害。
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 了解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发生原因;3.了解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及其实施方法;4.培养学生的灾害防御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教师引入地质灾害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及常见的几类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并解释其发生原因。

3. 视频观看(15分钟)播放相关地质灾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影响。

4. 地质灾害防御措施的演示(15分钟)教师展示地质灾害防御措施的图片或视频,并讲解各种措施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5.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各自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和相应的防御措施,并在班级里进行汇报。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和防御的必要性。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从新闻或互联网上找到最近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并写下简评。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演示:通过讲解和图像、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汇报,以及在小组中是否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生的作业: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御方法的理解。

3. 学生的学习进步: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准确地阐述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并能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说起这个话题,我可是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呢!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地质灾害。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表层发生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这些灾害往往突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如何预防地质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我们要学会观察天气。

有时候,天气的变化会引发地质灾害。

比如,暴雨过后,山上的泥土容易松动,形成泥石流;大雪过后,地面结冰容易破裂,导致山体滑坡。

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措施。

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在山区建设防护工程,防止山体滑坡;在河边建设防洪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这样一来,即使发生了地质灾害,也能够减轻损失。

我们要加强科普宣传。

很多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应对。

所以,我们要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灾害的知识,提高防灾意识。

当然啦,预防措施再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如果真的遇到了地质灾害,我们还要学会应对。

这里我也给大家分享几个应对方法。

我们要保持冷静。

遇到地质灾害时,千万不要慌张,要尽量保持冷静。

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要迅速撤离。

如果发现自己身处危险区域,要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

不要贪图一时之快,以免陷入更大的危险。

我们要互相帮助。

在遇到地质灾害时,我们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这样才能增加生存的机会。

我们要及时报警。

如果遇到了地质灾害,要尽快拨打报警电话,寻求救援。

我们还可以借助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家人朋友报平安。

地质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学会应对方法,就一定能够减少损失。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20讲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考纲要求]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知识讲解]
(1)主要地质灾害 概念: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
引起地面的震动现象,大部分地震和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
地震是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要素: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相对应有地面上的点) 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

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
多倍。

分类: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 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
一次地震灾害。

主要地震区有: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
青藏高源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活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昆仑山。

金星也有火山。

活火山: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

、台湾、海
南岛等地,最近年代(1951年)喷发的火山在新疆境内的昆仑
山中。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定义: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含有泥沙、石块及巨大的砾石。

形成条件: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当夏季暴雨骤
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

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我国分布:山区面积占2/3,地表起伏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
构遭破坏,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主要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边
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2)地质灾害的特点
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
④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①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多发,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4)地质灾害的防御
①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

[能力训练]
1.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3.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D.元古代
4.下列地质灾害主要由外力导致的有()
A.日本神户地震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C.新疆地震D.长江巴东段滑坡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5—岩溶、塌陷为主
5.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6.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根据7—9题所示的材料判断。

7.1999年8月17日凌时晨3点左右,土耳其西北部的一些省份发生了里氏6.8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28°E附近),造成13000多人死亡。

1999年8月21日凌晨4时26分,在哥斯达黎加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米尔斯镇(9.1°N,84.2°W)。

有关两地地震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A.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处于同一地震带上
B.土耳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大于哥斯达黎加
C.哥斯达黎加的地震释放能量较土耳其大15倍左右
D.震中距相同的情况下,哥斯达黎加的地震烈度一定大于土耳其
8.2002年3月26日,地震袭击了阿富汗的北部地区,伤亡惨重,此次地震的震源距离地表仅为80KM。

同学甲绘制了一幅地震中心地区等震线示意图,同学乙认为图中等震线的的绘制不切合实际,其理由最可能是()A.等震线绘制的范围太小
B.因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故等震线只有一条。

C.在同一次地震中,与震中距离相等的地方烈度
不一定相同。

D.等震线应以巴格兰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9.1999年土耳其、我国台湾、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区发生了7级以上的大地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Array B.三地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三地均位于消亡地带上
D.三地均位于板块张裂地带上
10、读右图“地震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表示 B
A至B表示;B至D表示
图中的圆弧虚线是
(2)在同一次地震中,如果其他条件相仿,B、D相比,地震烈度较大的是。

(3)世界上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有关,其分布规律是。

[能力训练答案]
1、A
2、C
3、A
4、D
5、A
6、C
7、B
8、C
9、C
10.(1)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2)B B距离震源比D近(3)地
质构造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