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应对地质灾害》 教学设计
《应对地质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掌握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
学会一些基本的应对地质灾害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应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因和危害,使学生对地质灾害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4、实践演练法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应对地质灾害的过程,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地质灾害的图片或视频,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对地质灾害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知识讲解介绍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
详细讲解每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如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滑坡和泥石流通常与地形、地质条件、降水等因素有关。
分析地质灾害的危害,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破坏等。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地质灾害案例,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
让学生分组分析案例,讨论灾害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福州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1(可编辑修改word版)
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教师:樊秀峰环境与资源工程系勘察技术与工程教研室2002.2一、名词解释1.地震效应: 在地震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基本烈度:是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 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4.滑坡预测、预报:滑坡预测指的是滑坡可能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滑坡预报指的是滑坡可能发生时间的判定。
5.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这种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叫做岩溶。
6.活断层: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7.水库壅水淤积:携带泥沙的河流进入水库壅水段后,泥沙扩散到全断面,随着水流夹沙能力沿流程降低,泥沙沉积于库底,并形成上游粗、下游细有规律分布的三角洲。
这就是水库壅水淤积。
8.渗透变形:当动水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携走,从而引起岩土的结构变松,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
9.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0.地震破裂效应:强震导致地面出现地震断层和地裂缝,从而引起跨越破裂带及其附近的建筑物变形或失效。
11.喀斯特: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
12.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的水混合后,对碳酸岩盐的溶蚀性有所增强的作用。
13.等震线图:由烈度相等的点所连成的线。
14、横向环流:旋转轴与河流总方向一致的副流。
15、振动破坏效应: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
二、填空题1、活断层在时空域内运动的参数有:产状、长度、错动速率、错动周期、年龄判据、断距。
2 一般活断层的破碎带由松散的碎屑物质组成,而老断层的破碎带均有不同程度的胶结。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三篇)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一、组织和领导1.设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3.加强对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调查和评估1.开展校园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和危险性。
2.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对校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级别划分。
三、预警与监测1.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点和监测设备的设置。
2.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风险防范1.制订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预案,确定防治措施和工程。
2.加强校园环境的治理和整治,消除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3.加强对校园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和敏感地段的管控,禁止人员进入。
五、教育与培训1.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师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2.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救援1.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明确救援的组织和分工。
2.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准备。
3.加强与外部应急救援部门的合作,提高救援的效率和及时性。
七、监督和评估1.定期检查和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和进展。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八、经费保障1.通过政府拨款、学校自筹等渠道,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费需求。
2.优化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实施,我们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也能提高学校对地质灾害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提高整个学校的应急管理水平。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二)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和地表各种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破坏的自然事件。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CATALOGUE目录•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主要种类•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成功案例及经验分享CHAPTER地质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一种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定义人员伤亡灾害发生时,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农作物、牲畜等生产资料丧失,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CHAPTER地质灾害主要种类定义成因危害030201山体滑坡定义成因危害泥石流成因地面塌陷的成因包括地下水位下降、溶洞坍塌、地下工程活动等。
定义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危害地面塌陷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交通中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地面塌陷1.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环境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实施工程防治: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加固斜坡、修建拦沙坝、回填塌陷坑等。
针对以上地质灾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4. 加强科普宣传3. 推进生态修复CHAPTER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调查与监测规划设计优化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制定救援力量建设预警系统建设应急措施1 2 3稳固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工程治理措施CHAPTER成功案例及经验分享案例一:四川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科学规划,快速响应,全面恢复。
四川雅安地震后,政府迅速组织专家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科学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通过加大投入,快速推进重建工作,全方位恢复受灾地区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经验分享与启示重视科学评估与规划•科学决策,精准防治。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科学评估与规划的作用。
通过专业团队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确保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WATCHING。
《应对地质灾害》 教学设计
《应对地质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
3、培养学生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2)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2、难点(1)理解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包括类型、成因、危害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应对经验。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质灾害的应对措施,培养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4、模拟演练法模拟地质灾害场景,让学生进行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演练。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地质灾害的视频,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破坏场景,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进而提问学生对地质灾害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应对地质灾害。
2、知识讲解(25 分钟)(1)常见地质灾害类型介绍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常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
(3)地质灾害危害讲述地质灾害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危害。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典型的地质灾害案例,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这些地质灾害是如何发生的?(2)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3)在应对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应对方法讲解(20 分钟)(1)监测和预警介绍地质灾害监测的手段和方法,如专业监测设备、群测群防等,以及如何根据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准备。
(2)应急避险讲解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选择正确的避险地点和路线,如远离危险区域、向高处或开阔地带转移等。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二篇)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各类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学校地质灾害防治至关重要,这不仅事关学校师生的安全,也事关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为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学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估学校应该在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并聘请专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对学校所在地进行彻底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学校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潜在风险。
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历史记录、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区域划分等。
通过充分了解土地的地质条件和灾害历史,能够科学判断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预警与监测体系的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体系。
包括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如地震仪、位移传感器等,定期监测地质灾害的预警信号,并根据预警信号制定相应应急预案,确保师生的安全。
此外,学校还应与相关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机构建立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地质灾害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学校应该根据地质灾害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案。
主要包括:1.确定灾害风险区域:根据评估结果,将学校周边的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区域划分出来,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加固防护措施:对存在一定灾害风险的区域,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固土体、设立防护墙等,提高地质灾害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能力。
3.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充分的灾害应急预案,包括疏散逃生、救援和救护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师生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及时、有序地进行避险和应对。
四、教育与宣传学校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师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地质灾害教育活动、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等方式,让师生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掌握相应的自救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地质灾害指的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地震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地质灾害。
为了预防地震灾害,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
这些系统能够通过地震仪、震级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并提前发出预警信息,使人们有更多时间做好防护措施。
其次,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防止地震灾害的关键。
在城市建设中,要严格遵守地震抗震设计规范,使用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也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
滑坡是地形地貌变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之一。
为了治理滑坡,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人们可以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进行滑坡治理。
种植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如草、树木等,能够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减少降水入渗,从而起到固土保持的作用。
其次,注浆固结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滑坡治理措施。
通过注入固结材料,如水泥、石灰等,能够增加土层的强度,减少滑坡的发生。
另外,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发现滑坡迹象,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对于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泥石流是由于山区地质条件特殊,降水量大而又集中,导致土石破碎形成泥石混合物而产生的地质灾害。
治理泥石流的措施主要包括防治源头、导流除险、适地开展植护和加固治理。
防治源头即在山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禁乱砍滥伐,稳定土地表面,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导流除险则是通过建设堰坝、沟渠等工程设施,将泥石流引导至安全地带,避免对居民和城市设施造成危害。
适地开展植护和加固治理则是指根据地质条件,采取人工造林、草本种植、林草复种等方式,加强山区的植被护坡作用,减轻降水对土壤的侵蚀力度。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地质灾害,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但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预防和应对这些“天降横祸”。
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怎么才能让自己在这场自然的“考验”中不至于“遭殃”。
1. 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可谓五花八门,咱们最常见的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震。
这些天灾,就像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你根本无法预料。
滑坡就像是在下坡路上滚雪球,一不小心就把路边的树木、房子统统卷走;泥石流呢,更像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把泥土和石头变成了汹涌的洪流;而地震,则是地球在“咳嗽”,一声巨响之后,房屋也许就会像积木一样倒塌。
说到这儿,大家心里是不是有点发毛?别急,预防这些灾害的方法可多着呢!2. 预防方法2.1 增强监测与预警首先,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福音”。
现在很多地方都安装了监测设备,像是“耳聪目明”的小助手,随时监控地质情况。
如果发现有异常,立马发出预警,就像学校里的“放学铃”,让大家提早撤离,安全第一,咱们可不能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路修得结实,再加上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就能有效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就像建房子,地基打得牢,房子才不会“东倒西歪”。
而且,像那些老旧的房屋,及时加固也是必须的,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可不能让它成了“灾难的温床”!3. 应对措施3.1 及时撤离与自救一旦灾害来临,撤离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记住,听到警报响起,不要犹豫,立马行动!大家可以事先制定好撤离计划,像打仗前的“战略部署”,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去哪里、怎么走。
在这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别因为慌乱而迷了路。
3.2 学习自救知识此外,学点自救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
比如,地震发生时,要赶快找到一个坚固的桌子躲下,保护自己的头部;如果遇到泥石流,应该尽量向高处移动,别一味往下跑,那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在这方面,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比如止血、心肺复苏,也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模版(四篇)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模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日益严重。
地质灾害给学校的师生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及原则1. 目标: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地质灾害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2. 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以师生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
(2) 预防为主原则:注重预防,提前制定预案,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3) 综合防治原则: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提高防治能力。
(4)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学校具体地理环境和地质特点,灵活采取对应措施。
三、工作内容1. 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工作:(1)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2) 制作宣传资料,张贴在学校重要位置,提醒师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 制定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能力。
2.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1) 安装监测设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学校周边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
(2) 探索建立与相关地质灾害监测机构的合作,共享监测数据和资源,提高预警能力。
(3) 完善预警系统,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及时通知师生,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校园内部的地质灾害防治设施建设,包括巡检监测设备、防护设施等。
(2) 维护学校周边的自然水系统,加强山体的固土和排水工作,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4.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1) 建立学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相关救援人员,提高他们的应急响应能力。
(2) 制定灾害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联络外部救援资源,建立灾害应急救援网络,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福州盆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防治对策
福州盆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防治对策摘要:以福州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震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福州盆地在抗震设防烈度Ⅶ度的条件下,潜在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基土液化、软土震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在此基础上,对福州盆地可能发生上述地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划分。
并根据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福州盆地;地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防治对策地震地质灾害,即在地震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害[1]。
其巨大的破坏力给现代城市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福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
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北端的长乐—诏安断裂带与闽江断裂带交汇部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其中心城区属于四周被低山包围的典型盆地地貌。
福州盆地发育有多条隐伏断裂,盆地边沿地区至今还偶有小震发生[2]。
因此研究福州盆地地震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分析未来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对城市规划、抗震减灾和应急救灾各方面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地震地质环境概述福州是低山环抱的盆地地貌,东有鼓山、南有五虎山、西有旗山、北有莲花峰,盆地内多为地势低平的冲积-海积平原,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更新统和全新统。
1.1工程地质单元分区通过收集福州盆地内的勘察钻孔资料,揭露第四纪地层结构分布情况,分析工程地质特征,可将福州盆地划分为三个地震工程地质单元(图1):(1)基岩山地区:包括盆地和周边的低山丘陵残丘基岩出露区和残积层发育区。
福州盆地的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
(2)冲、洪积山前倾斜平原区:主要有河流阶地、冲积平原、山间河谷冲洪积平原等。
该区主要分布的是上更新统龙海组冲、洪积层,以泥质砂砾卵(碎)石和灰色含砾粘土为主。
(3)冲积—淤积平原区:主要为海湾溺谷、闽江、乌龙江古河床等。
该区主要分布有上更新统东山组海陆过渡层、全新统长乐组海侵淤积层和河流相冲积层。
其中,上更新统东山组海陆过渡层以闽江冲积与海侵淤积之交互相粗中砂、中细砂、淤泥质土和粘土等为主。
福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摘 要: 福建省是 一个地质 灾害 多发 的地 区, 尤其 以崩塌和滑坡最为严重。通过对福 建省崩塌和 滑坡地质 灾害 现状 的分析 , 出 提 了针对崩塌和滑坡 的防治措施。 关键 词 : 地质 灾害 崩 塌 滑坡 防治措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 62 2 P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6 3 ( 0 10 -0 7 -0 10 - 15 2 1 )5 0 1 2
lp e a d l n s ie . a s n a d l s d
K e wo d Ge lgc l ia tr La d l e C l p e C n r l t o s y r s: oo ia s ses d n si s d ol s o to h d a me
T e rsn i aina dc nrl to s f a dl e n olp e elgcl i s r ui rvn e h ee t t t n o to meh d n s d s dcl s oo i s t si F ja po ic p su o ol i a a g adae n n
2 1 年 第 O 期 01 5 总第 1 5 5 期
福
建
建
筑
N0 05 ・201 1
F j nArhtcue& C n t ci ui c i tr a e o sr t n u o
Vo ・1 5 1 5
福 建 崩 塌 、 坡 地 质 灾 害 现 状 及 防治 措 施 滑
Da u to Gu q n Li l i na J oLiu Anu
( aQioUnv riy Qu n h u 3 2 2 ) Hu a ie st a z o 6 0 1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三篇)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____年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迅猛推进,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正在逐渐增加。
地质灾害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也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和师生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制定本次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希望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目标1. 提高全校师生的地质安全意识和灾害防治能力;2. 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3. 减少地质灾害对学校的影响,确保校园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4.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迅速应对地质灾害事件。
三、工作措施1.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通过组织各类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讲座和培训演练,提高全校师生的地质安全意识和灾害防治能力。
要重点培训学校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确保他们熟悉安全防范措施,并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迅速组织疏散和救援。
2. 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成立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同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室,负责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要加强对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采用现代化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对学校周边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同时组织科研力量与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合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探索创新的防治手段。
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全校师生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4. 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救援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组织救援。
同时要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应急救援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在学校设置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提供及时的救援和帮助。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发生原因;3.了解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及其实施方法;4.培养学生的灾害防御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教师引入地质灾害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及常见的几类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并解释其发生原因。
3. 视频观看(15分钟)播放相关地质灾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影响。
4. 地质灾害防御措施的演示(15分钟)教师展示地质灾害防御措施的图片或视频,并讲解各种措施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5.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各自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和相应的防御措施,并在班级里进行汇报。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和防御的必要性。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从新闻或互联网上找到最近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并写下简评。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演示:通过讲解和图像、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汇报,以及在小组中是否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生的作业: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御方法的理解。
3. 学生的学习进步: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准确地阐述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并能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
说起这个话题,我可是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呢!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地质灾害。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表层发生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这些灾害往往突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如何预防地质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我们要学会观察天气。
有时候,天气的变化会引发地质灾害。
比如,暴雨过后,山上的泥土容易松动,形成泥石流;大雪过后,地面结冰容易破裂,导致山体滑坡。
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措施。
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在山区建设防护工程,防止山体滑坡;在河边建设防洪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这样一来,即使发生了地质灾害,也能够减轻损失。
我们要加强科普宣传。
很多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应对。
所以,我们要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灾害的知识,提高防灾意识。
当然啦,预防措施再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如果真的遇到了地质灾害,我们还要学会应对。
这里我也给大家分享几个应对方法。
我们要保持冷静。
遇到地质灾害时,千万不要慌张,要尽量保持冷静。
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要迅速撤离。
如果发现自己身处危险区域,要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
不要贪图一时之快,以免陷入更大的危险。
我们要互相帮助。
在遇到地质灾害时,我们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这样才能增加生存的机会。
我们要及时报警。
如果遇到了地质灾害,要尽快拨打报警电话,寻求救援。
我们还可以借助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家人朋友报平安。
地质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学会应对方法,就一定能够减少损失。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谢谢大家!。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地质灾害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首先是地震防范措施。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防范地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强度。
其次,加强公众的地震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认知和应对能力。
此外,对于地震频发地区,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工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其次是泥石流防范措施。
泥石流是由强降雨、地震等引起的山体滑坡,带有大量的岩石碎屑、水和植被。
为了防范泥石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泥石流易发区进行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其次,在泥石流易发区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此外,对于泥石流频发地区,要加大抗泥工程建设的力度,如建造泥石流防护墙、挡土墙等。
再次是滑坡防范措施。
滑坡是由于地下水位抬升、坡面开挖等原因导致地表土壤失稳而发生的地质灾害。
为了防范滑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滑坡预兆并采取措施。
其次,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地质勘测和监测,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稳定性等信息。
此外,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修建支挡结构、加固土体等,以减少滑坡的危害。
此外,还有其他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比如,山火防范措施。
山火是由干旱、高温、雷电等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防范山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森林火险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蔓延。
其次,在山火易发区开展森林防火巡逻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火灾防控意识。
此外,可以采取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如定期清理森林底层的枯叶和杂草,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地质灾害防范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和努力。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教明电[2010]21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0.06.03
【实施日期】2010.06.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闽教明电〔2010〕21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学校(单位):
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省各地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展了包含防范地质灾害在内的各项防灾避险排查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了中小学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学校地质灾害事故损失。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雨季和汛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地质灾害事故可能发生。
为加强学校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类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
警惕,严加防范;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福州大学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校选课考核材料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姓名:李威学号:060700317学院:环境与资源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成绩:2011年4月21日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目录1 前言 (2)1.1地质灾害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性 (2)1.1.1 基本概念 (2)1.1.2 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性 (2)1.2 旗山校区概况 (3)2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 (3)2.1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形态、成因 (3)2.1.1 崩塌 (4)2.1.2 地裂缝 (5)2.1.3地面沉降 (6)2.1.4地面塌陷 (7)2.1.5泥石流 (7)2.2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其危害性分析 (7)2.2.1崩塌 (7)2.2.2 地裂缝 (8)2.2.3地面沉降 (8)2.3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措施建议 (9)2.3.1崩塌防治方法 (9)2.3.2地裂缝防治方法 (10)2.3.3崩塌防治方法 (10)3 结论与建议 (10)谢辞 (11)参考文献 (11)附录 (11)1 前言1.1地质灾害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性1.1.1 基本概念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
“地质灾害”一词涵盖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含斜坡变形)、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
它们是由于地壳表层地质体的形态、成分或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通常对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危害的现象。
概念的内涵类似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出的“地面破坏灾害”(ground-failure hazards)。
为了突出人身安全方面的因素,通常把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把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称为缓变性地质灾害。
1.1.2 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性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产生的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其中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突发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由于是地质现象,地质体是地质环境的主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依附于这一载体所以地质灾害危害的范围是极广的,地质灾害防治也涉及到各个部门在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中,各部门、各建设单位各自为战,从本部门、本项目和地方的实际利益出发,采取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还由于不同行业在技术要求上的差异等,这样做难免有考虑不到之处,留下后患的可能性很大地质灾害研究评估制度的意义就在于次:首先,研究工作不仅仅为工程服务,同时也为保护当地地质环境提供依据;其次,研究工作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改变了以往轻预防、重治理的被动局面;第三,研究工作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多部门、多学科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综合管理国土资源的职能;第四,研究工作发挥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的技术优势,提出的防治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预见,地质灾害危1.2 旗山校区概况本次考察地位于福州地区大学城旗山校区,它座落在福州市西郊的福州地区大学新区的中北部,南连大学新区中心共享区,北接江夏学院规划地,东至乌龙江大道,西到京福高速公路.校区以贯穿整个大学新区的学园路为界,分成东,西两区,东区是面积约2500亩的教学区,西区是面积约900亩的生活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校选课考核材料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姓名:李威学号:060700317学院:环境与资源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成绩:2011年4月21日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目录1 前言 (2)1.1地质灾害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性 (2)1.1.1 基本概念 (2)1.1.2 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性 (2)1.2 旗山校区概况 (3)2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 (3)2.1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形态、成因 (3)2.1.1 崩塌 (4)2.1.2 地裂缝 (5)2.1.3地面沉降 (6)2.1.4地面塌陷 (7)2.1.5泥石流 (7)2.2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其危害性分析 (7)2.2.1崩塌 (7)2.2.2 地裂缝 (8)2.2.3地面沉降 (8)2.3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措施建议 (9)2.3.1崩塌防治方法 (9)2.3.2地裂缝防治方法 (10)2.3.3崩塌防治方法 (10)3 结论与建议 (10)谢辞 (11)参考文献 (11)附录 (11)1 前言1.1地质灾害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性1.1.1 基本概念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
“地质灾害”一词涵盖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含危岩体)、滑坡(含斜坡变形)、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
它们是由于地壳表层地质体的形态、成分或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通常对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危害的现象。
概念的内涵类似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出的“地面破坏灾害”(ground-failure hazards)。
为了突出人身安全方面的因素,通常把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把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称为缓变性地质灾害。
1.1.2 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性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产生的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其中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突发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由于是地质现象,地质体是地质环境的主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依附于这一载体所以地质灾害危害的范围是极广的,地质灾害防治也涉及到各个部门在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中,各部门、各建设单位各自为战,从本部门、本项目和地方的实际利益出发,采取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还由于不同行业在技术要求上的差异等,这样做难免有考虑不到之处,留下后患的可能性很大地质灾害研究评估制度的意义就在于次:首先,研究工作不仅仅为工程服务,同时也为保护当地地质环境提供依据;其次,研究工作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改变了以往轻预防、重治理的被动局面;第三,研究工作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多部门、多学科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综合管理国土资源的职能;第四,研究工作发挥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的技术优势,提出的防治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预见,地质灾害危1.2 旗山校区概况本次考察地位于福州地区大学城旗山校区,它座落在福州市西郊的福州地区大学新区的中北部,南连大学新区中心共享区,北接江夏学院规划地,东至乌龙江大道,西到京福高速公路.校区以贯穿整个大学新区的学园路为界,分成东,西两区,东区是面积约2500亩的教学区,西区是面积约900亩的生活区。
新校区交通便利,乌龙江上的橘园洲大桥和洪塘大桥向西直接通向新校区的南北两端,京福高速公路福州(西)入口设在新校区的西南角。
2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2.1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形态、成因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总体上十分良好,但是某些地方存在崩塌、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降这些地质灾害,尤其是不均匀沉降造成供电所的变电设备倾斜,被迫停电维修,具体存在地质灾害如下:2.1.1 崩塌崩塌是指斜坡的岩土体被陡倾的拉裂面破坏分割,突然脱离母体而快速位移滑落堆于崖下,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脆性岩体中。
调查区范围内的崩塌主要分布于沿公路的边坡上,其规模较小,约几方到几十方,时有不稳定岩块剥落、坠落的现象发生,危害对象主要为过往行人、车辆等。
调查区崩塌主要为岩崩(如图1),也有少量土崩(如图2)。
调查区崩塌成因,主要是由于:①人工开挖岩质边坡过高过陡,且边坡岩体由于风吹日晒,故较为破碎,使之呈临空——半临空状态(如图3),导致边坡整体不稳定,这是崩塌产生的前提条件;②边坡节理裂隙发育,构成不利结构面(如图4),这是发生崩塌的决定性因素;③由于调查区降雨量较大,故降水沿裂隙面的渗流会加剧崩塌的发生。
图1 岩崩图2土崩崩落物图3 侧向临空面 图4 结构破坏面2.1.2 地裂缝地裂缝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指在天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地表岩层、土体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调查区范围的地裂缝主要分布于公路路面上,其长度和宽度较小,不会造成大的灾害。
该区的地裂缝成因主要有①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将上面的混凝土路面拉裂(如图5);②由于所采用的水泥水化热大,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内部温度比外部温度高,引起内部膨胀将混凝土表面膨裂。
(如图6、7、8)图5 地裂缝1 图6 地裂缝2图7 地裂缝3 图8 地裂缝42.1.3地面沉降地面沉降 (1)普遍涵义 :指地壳外观在自然力作用下某人类经济运动影响下造成地区性的总体低落活动。
其特点因此向下的笔直活动为主体,而只有小批或根本上没有程度向位移。
其速率和沉降量值以及陆续时间和范畴均因具体诱发因素或地质处境的分别而异。
(2)工程涵义: 现在国表里工程界所研讨的地面沉降主要是指由抽取液体(以地下水为主,也包罗油、气)所引起的地区性地面沉降。
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典范》中法则的: 在较大面积(100km2以上)内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水位低落或水压低落而造成的地面沉降。
调查区的地面不均匀沉降主要分布于教学楼东3#,由于该区基础以下有一层很厚的淤泥质土,且校区以前有部分是水田地填起来的,而教学楼是桩基础,承载力较大,路面是普通浅基础,承载力较小,故容易发生地面的不均匀沉降。
图9 东3#处的沉降 图10 不均匀沉降2.1.4地面塌陷由于观察能力有限,暂时未发现存在大规模的地面塌陷的存在。
2.1.5泥石流未见。
2.2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其危害性分析2.2.1崩塌陡坡上被直立缝隙分裂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安稳,骤然脱节母体向下倾倒、翻滚,聚集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表象称为崩塌。
(垮塌、塌方)崩塌发生的根本条件 A 崩塌形成的内涵条件 :(1)地貌条件:大于45度高陡斜坡、伶仃山嘴或凹形陡坡地形;河道猛烈不均匀沉降处沉了约有15公切割、阵势高差较大、坡度陡峭的峻岭峡谷区、水库库岸;铁路、公路边坡、工程修筑物边坡及其各式人工边坡等地形地貌。
(2)地质条件:崩塌作用主要产生在对山坡体切割、辞别的节理、裂隙面、岩层面、断面等地质结构面,额外是具笔直节理的坚固、脆性块状机关的岩层上。
假使这些坚固岩层与懦弱岩层互层就更简单风化掏蚀,使坚固岩层突悬产生崩塌,结构活动猛烈、地层挤压粉碎、地动屡次的地域简单产生崩塌表象。
崩塌的诱发因素有:(1)天气条件:崩塌作用与猛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亲密联系。
在日温差、年温差较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冻-融瓜代的物理风化作用猛烈。
只要有陡崖、陡坎、陡坡的地方都或许出现现崩塌。
因此,崩塌主要出如今初冬和早春季时期。
(2)猛烈振动(地动等);(3)路线工程开挖边坡;(4)水库蓄水、河道冲洗;(5)采掘矿产资源(采空区)。
崩塌如前文所述,由于瞬间的整体不稳定性以及发生的突然,导致的危害是不可估计的,造成人或者建筑的损坏都是有可能的,本区内的崩塌可以导致的危害就是人身伤害,因此防治是有必要的。
2.2.2 地裂缝地裂缝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他的危害范围内,遭受地裂缝破坏的地区界线。
对于一条地裂缝来说,其破坏作用自中心地带向两侧逐渐减小,一般危害宽度为几米到几十米。
2.2.3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危害:(1)地面沉降及地缝隙会造成修筑物的直接毁坏,如衡宇、桥梁碎裂跨塌,地下管道、通道的断裂和破坏等。
(2)地面沉降或许造成近海和河道相近地面低于浪潮或大水警惕线而造成浪潮和大水进攻及海水倒灌恶化地下水质,造成泥土盐碱化等。
(3)地面沉降引起的地缝隙常常可成为地面混浊源侵占深部地下水源的通道,造成水质混浊。
(4)都会地下水位大面积、大幅度的下降,改革了地质体的热容量,或许会造成热岛表象,毁坏了原有的生态处境。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面沉降状况:福大旗山校区地面沉降已经是显而易见的真相了。
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4月9号和10号,局部教导区出现了断电,其因为便是教导器1#开闭所和第二学科群变电所地面产生沉降必要治理,不得已才堵截了局部教导区的用电。
校园里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地面沉降的表象,许多路面有不匀称的沉降,只是并不是很重要,危害不是很大,治理起来也不会太困难。
假使云云,早治理治理依然很有须要的。
由于它带来的危害也已经显而易见:1地面沉降已经给广阔师生造成了诸多麻烦,上文断电的例子就已经能阐明这一点。
2,地面的不匀称沉降已经造成了局部修筑物墙体的毁坏,路面也出现了许多缝隙。
若制止时治理,任其成长,就有或许造成对修筑物的庞大毁坏,届时,治理起来将特别加倍困难。
2.3 已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措施建议由前文所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可见防治的必要性2.3.1崩塌防治方法1建筑挡石墙(石垅)、落石槽 2加高护面墙。
固然已经对许多山坡建筑了胡墙面,但笔者以为某些山坡护墙面不敷以保卫坡上局部不产生崩塌。
3削坡减载(排除危岩)。
对某些较大欠好排除但有缝隙清楚的岩块实行缝隙添补。
2.3.2地裂缝防治方法在地裂缝可能的危害范围内,不宜建设重要工程设施;已建工程设施无法避开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工程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3.3崩塌防治方法首先要定期监测地面变形沉降,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该区的建筑物不宜过高,且在以下部分应该设置沉降缝:建筑平面的拐角处,建筑高度或者载荷的差异处,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的差异处。
造成沉降的因素许多,我们校区地面沉降主要因为是大面积堆载.在欠凝结土漫衍和厚层软土面积回填堆载,地面由此产生了不匀称的沉降.可采取强夯、真空预压或固化软土等方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进步地面荷载上限,防备地面沉降.3 结论与建议由于泥石流、地面塌陷未见,因此未提及其危害性以及防治措施,但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以忽略这两项关键的要素。
总之,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力和高度责任约束力的技术工作,承担单位、业主和主管部门都必须严肃认真地把好质量关 ,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谢辞由于简文彬老师的地质灾害与防御这门课程,使我了解到了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研究意义、以及防治措施,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