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南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参赛(一小杨平)1

南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参赛(一小杨平)1

《话倒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附一:“读写交融话倒叙”选文集【选文一】酸枣情听说西郊卧牛山上的酸枣熟了,我带着儿子匆匆忙忙去看。

灿烂的秋阳下,红红的、亮亮的酸枣缀在长满刺的枝条上。

那淡淡的枣香,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回当年的小山村,带回我曾经教过的那群山里娃的身上。

那年我在村里当小学老师,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衰弱症,整夜整夜的失眠,使我十分痛苦。

山高路远,医治不便,我只好日复一日地拖着病体走进课堂。

那一阵儿,我忽然发现那群顽皮的孩子似乎变乖了,很听话。

这是对我蜡黄的脸、充满血丝的眼睛的同情?我不得而知。

但在我的眼里,他们仍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

又是一夜无眠,早晨,我疲倦地走进教室,发现少了十来个学生,我很奇怪:这阵子他们都规规矩矩的,今天竟然……我火了!“报告!”“报告!”……一个个怯生生的童音在门外响起。

我转脸一看,啊,像来了一群残兵败将,一个个气喘吁吁的,衣服划破了,手上和脸上还带着血痕。

一个小女孩儿用书包遮住布满血痕的小手,眼里含着泪水。

还有一个男孩子竟然没带书包……他们是怎么搞的?是打架了?我顿时火冒三丈:“你们为什么打架,都给我出去!”孩子们被我的喊声吓得直得往后挤。

一不小心,只见一些咕噜噜的东西从书包里滚出来,滚得满地都是,圆的,青的——原来是些小野枣。

不知为什么,孩子们竟惊慌失措起来,在忙乱中追逐,捡着、擦着,像见着珍宝似的。

终于一颗不少的捡回来。

面对我的怒容,他们的嘴唇微微的抖着,也没说什么,眼睛里充满满泪。

那天上午的课我是怎样上的,早已记不清了。

只记得我的震惊,我的激动,我的悔恨……那天我回到宿舍,只见小桌子上放着一个胀鼓鼓的小布袋。

是酸枣!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老师你生病了,是为我们累的,老人们说用山上酸枣泡茶喝能治睡不着觉的病……我的双眼模糊了,仿佛看见那一双双满是血痕的小手。

我撒腿冲上后山,来到那片我从来无心光顾的酸枣林。

星星点点的酸枣挂满树枝,阳光下,红艳艳的,分明是一颗颗童心。

为了珍惜孩子们的那份真情,我服用着按孩子们的药方泡制的酸枣茶。

《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课前透视】时间是最宝贵的。

一分钟、一秒钟也要学会珍惜。

本文就讲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了一分钟,为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导致上课迟到了20分钟,使自己非常后悔。

课文内容较为通俗,分为六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形象的插图。

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

本文正是一个优秀教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要求,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信息资料】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游戏: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们谈感受。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2、导入新课,教师由上述谈话引入:“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因为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一个人只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等于把握住了美好的一生。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题目也叫《一分钟》,我想,学了课文以后,大家对“一分钟”的体会肯定会更深。

”教师揭示、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形象感悟时间的`意义,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二、读文识字1、激趣导读:同学们,课文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请打开书第31页,自己读读课文。

2、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新词,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多读几遍。

然后,同桌轮读,自己要读准字音,互相纠正错误。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参赛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参赛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加、洞、睡”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朗读不同的句子,如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记“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加、洞、睡”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第三句话: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学过程:一、欣赏雪景引出课题师:小朋友,昨天动物王国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

(播放雪景图片,边欣赏边讲解)你看,小雪花飘呀飘呀,飘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飘在树枝上,树枝白了;飘在大地上,大地像铺了白色的地毯。

每年的这个时候呀,动物王国里都要举行一场画画比赛,评一评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认识一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师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形(一)自由读课文,学记本课生字1、师:这场比赛进行得怎么样了呢让我们在课本123页中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自己把儿歌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划出来,并且向拼音宝宝请教。

2、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二)检查朗读,纠正错误。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真的是用心在观察这场动物王国的盛会呢!下面请你认真用心听一下老师的朗读,着重听听刚才你标出的字和老师读得一样吗教师范读。

师:哪位小朋友想把儿歌读给全班同学听呢(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并请小朋友们评价这位同学的朗读。

(三)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1、师:儿歌读得真流畅,你们一定和儿歌中的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课件出示生词)(1)请同学领读,并指导纠正(重点关注“成”的后鼻音及翘舌;“参”的平舌音;“睡”的翘舌音)。

(2)去拼音读。

拼音宝宝突然不见了,你还能认识这些词语吗自由读---分组朗读——齐读(3)识记生字师:词语宝宝的名字我们都能叫得出来,可是生字宝宝的样子,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出示“睡”,认识“目字旁”师:比如这个“睡”,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请同学们做一个睡觉的姿势,对,上眼皮垂下来,与下眼皮紧紧合起来,因为和眼睛有关,所以睡字是目字旁。

dtnl拼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

dtnl拼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

dtnl拼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dtnl拼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练习用“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看图读带调音节。

教学难点:1、区分“d”与“b”的形,“f”与“t”的形。

2、“n、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相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挚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读卡片“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挚友,今日我们再相识四个新的声母挚友好吗?老师贴卡片“d t n l”。

二、学习“d t n l”的音形〔一〕学习“d”的音形:1、出示“d”的图〔1〕问:图上画了什么?你们亲眼望见过大马奔跑吗?大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个字母怎么读?〔2〕讲:我们借助马奔跑时发出的“得得得”的声音学习“d”的音。

读的时候要留意轻短些。

〔3〕老师范读“d”。

〔4〕学生随读“d”。

〔5〕老师强调发“d” 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音不颤抖。

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6〕学生再发音体会。

2、学习“d”的形〔1〕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d”的形呀?〔2〕看图视察马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很像什么?〔3〕编记忆“d”形的小儿歌:“反6 b,大马奔跑d d d”。

〔二〕学习“t”的音形1、出示“t”的图〔1〕学生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讲:“t”的音在图中没有干脆反映出来,我们给“t”编一个小儿歌记住“t”的音:“雨伞把t t t”。

〔3〕学生在诵读儿歌时记住“t”的'音。

发音时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4〕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在观图中去发觉。

〔5〕师讲:声母“t”简单与“f”混淆,怎样辨别“t f”的形呢?教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教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

2013年度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1

2013年度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1

2013年度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12013年度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赛课文教学设计课题:11 美丽的小路执教者:贵州省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青江小学常国春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美丽的小路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和生字词。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识记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小动物们的内心世界,感受美丽的小路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朗读中感悟小动物们的环保行为,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小动物们的环保行为,树立环保意识。

四、课前准备1、鸭、兔、鹿的头饰。

2、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过程推辆赶久干净明起1、自由认读生字2、指名认读生字,老师注意纠正字音。

老师提示:“袋”作为单个字出现时读第四声,在“脑袋”一词中它读轻声。

3、全体齐读生字(三)课件出示难记的生字(4分钟)我会记:鹿慢鼻脑怪袋推赶净起1、请学生自己记一记每个生字的字形。

2、请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记住了哪些生字,是如何记住的。

老师提示:在记生字字形时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来记住它们。

3、请同学汇报记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4、引导学生识记“鹿、脑、鼻”等更难记的生字。

鹿:上边广,下边比,中间“要”字上部去两笔。

脑:烦恼的“恼”把部首换成“月”字旁。

鼻:自家门前一丘田,一横下面撇和竖。

四、细读课文,深入学习(12分钟)(一)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4分钟)1、课件出示插图2,问学生鸭先生小屋前的这条小路美不美丽,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随即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抓住“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等词语读出小路的美丽。

《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一等奖

《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一等奖

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第1篇我们的课堂应该怎样教呢?我思索着自己的课堂,存在这着很多问题。

一问:我的课堂究竟让学生学到了什么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

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

今天,我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而不是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的40分钟才有效啊!二问:这样的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我应该学会从具体可感知的视角来检验学生的收获。

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一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应付的?是全体参与的,还是几名尖子生的活动?二看学生课堂答题状态,答题能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情况,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思路是否清晰?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熟练?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看学生课堂思维状态,有没有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三问:我要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感情,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有区别的。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形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课后反思这一问题便是强化课改理念的自觉实施、有效实施。

通过反思,肯定会发现传统的影子,甚至课堂教学是新鞋旧路兜圈子,这就需要执教者具备自我解剖的勇气和胆量。

要看到自己的发展,敢于肯定自己,但同时更要大胆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

经常坚持这样的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逐步代替陈旧的观念,有效教学的实施便会更自觉、更富于成效。

四问: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应该是一个更高层的反思,也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反思。

这一问题是建立在自我对这堂课教学效果基本认可的基础上的,是对自我的再提升。

有时,执教者经过三思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实施后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自己认为教学是有效的,对课堂采用的方法会倍加珍惜,这是可以理解的。

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附件一

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附件一

附件一:教学设计大参赛教学设计模板3.Finish 3b complete the chart about your life 20 years from now.What will your… be like?jobhomeFree time activitiesneighborhood设计意图:这个任务,是让学生在写前列提纲,构建思维导图,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要写什么,打算选择哪些素材在每一块儿,从大的框架构思谋篇,给后面的自主写作提供内容。

4.Free-writingWrite their own articles by themselves. ask one or two students to write it on theblackboard.(在写作的过程中,仍然表现该篇作文应写的内容架构及核心句型,以此协助局部学困生,指引他们不跑题,有内容可写且知道如何去表达。

)三、步骤3:Post-writing1.According to the articles on the blackboard ,help students correct them.设计意图:从上面的四个方面对学生的作文实行四个维度的修改,并使用星级评价,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

逐一评价,逐一修改。

让学生学会从每一个角度去审视、修改自己的作文。

先从内容看是否涵盖了思维导图上的四个方面,再看结构,看是否有beginning, main idea, ending.再分别从时态、单词拼写、标点符号,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方面修改。

最后划出文章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和评价学生的书写。

以此协助学生通过修改作文而学会自己在写作文时该注意些什么。

2. 小组互评:①.两人一组,交换批改作文,互相改错,互相欣赏,给出星级。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简介范文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简介范文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简介范文各位评委和教育同仁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参赛作品,那可是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教育热情的结晶呢!一、教学背景。

咱先说说这教学背景哈。

我教的这班学生呀,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怪兽,有的对学习充满了无限热情,有的却像个小懒虫,总是提不起劲儿。

而且他们的知识基础就像参差不齐的小台阶,有高有低。

所以我就想,怎么能让这个学习变得像游戏闯关一样有趣,让每个小怪兽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还能把知识稳稳地装进小脑袋瓜里呢?二、教学目标。

那我的教学目标可就像给小怪兽们设定的成长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就像给他们一把魔法钥匙,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像探险家一样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宝藏。

同时,也能像小团队的成员一样,学会和小伙伴们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想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爱,就像小粉丝对偶像的那种崇拜之情。

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像小勇士一样,不怕困难,遇到挑战就勇敢地冲上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像是这场冒险之旅中的必经之路。

[具体阐述重点内容,例如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数学公式]这个要是没掌握好,就像在游戏里没拿到关键道具,后面的路可就难走啦。

教学难点呢,就像是隐藏在黑暗森林里的大怪兽。

[详细说明难点所在,比如物理中的抽象概念或者英语中的复杂语法]这个概念可不好理解,就像这个大怪兽特别难对付。

不过别怕,我在教学设计里可是准备了厉害的“武器”来打败它。

四、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就像一个魔法工具箱,里面啥工具都有。

情景教学法:我会把教室变成一个神奇的世界,比如说在教[具体内容,如描写动物的课文]的时候,就把教室变成一个小小的动物园,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里小动物的特点啦。

小组合作学习法:这就像组队打怪兽一样。

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像一个小战队。

他们要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帮助,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增进小伙伴们之间的感情呢。

1《劝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劝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劝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劝学》是部编本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习",此文则集中反映了著名思想家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文中论述了关于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荀子鼓励学习,与他性恶论的主张有一定关系,有必要补充相关知识,方便学生理解“学习”在整个荀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孟子为何不甚重视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复述文章大意,简单分析“而"字在此文中的几种用法,并能简单区分其他高中课文中“而”字的常见用法。

2.理解:口述荀子的主要思想以及“劝学"与“性恶”的关系。

3.运用:分析文中各个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三百字左右的议论文字。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各个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劝学》一文,那么“劝学"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师:很多人一看到“劝学”二字,就以为是“劝说学习"的意思。

我们看一下注释,是这样吗?师:鼓励和劝说有什么区别?师:我们看《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劝”的解释。

劝quàn 去原切,去,原韵,溪。

元部。

①鼓励,奖励。

与“惩"、“沮”相对。

书大禹谟:“劝之以九歌。

"孔颖达疏:“勤帝使长为善也。

”左傅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劝有功也"。

又成公十四年:“恶而劝善。

”引申为受到鼓励。

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又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又为受到鼓励而做事。

管子轻重乙:“若是则田野大辟,而农夫劝其事矣。

”②劝阻,规劝(后起义)。

后汉彭宠传:“建武二年春,征召宠,……而其妻素刚,不堪抑屈,固劝无受召。

"③劝说,说明道理使人听从(后起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参赛稿 (1)

五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参赛稿 (1)

---------------------------------------------------------------最新资料推荐------------------------------------------------------五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参赛稿(1)《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五(下)第 86、87 页,观察与理解、思考与操作、欣赏与设计。

教材简析这是一次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

在此前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在此之后,还将学习圆的有关知识。

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主要分三部分安排这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第三部分,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设计教学时,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通过观察、交流、想像等活动,认识图形密铺的意义;接着呈现学生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猜一猜哪些图形能密铺。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感知哪些图形能密铺。

加深学生对图形密铺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欣赏一组图形密铺的图1 / 8片,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用数学创造美的愿望。

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设计图形密铺的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

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征;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从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

【百度参赛】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学设计

【百度参赛】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学设计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商南县赵川镇初级中学段涛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生学科: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的增长状况。

教学课题: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人口观,形成一个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形成这些观念成为本节教学的重中之重。

对应本节内容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讲解,另外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课本资源,即数字和图表功能对这些内容来进行分析叙述。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的状况以及其特点都可以从图表解读和数字分析中得出来,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教材并没有作具体的分析讲解,所以,老师在该部分内容的处理上,最好是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参插叙述,最后再由学生归纳得出。

教学目标: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教学重点、难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方法: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教学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学习新课: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

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参赛九下:第14课《变脸》教学设计

参赛九下:第14课《变脸》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4课《变脸》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①课前观看电影《变脸》。

【百度视频】/vod/play/85890.shtml#flv学生展示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收集的有关资料,如魏明伦简介、《变脸》剧情简介等。

二、教学课题:变脸教学准备:1.老师利用百度搜索,补充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包括图文、视频等。

搜集的图文信息添加上相应的问题,提前张贴到宣传栏里,吸引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

2.提前了解各小组的预习成果和知识疑惑,设计好课堂流程,特别是准备好精讲点拨和学生的合作探究内容。

二、教材分析《变脸》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川剧剧本《变脸》是作者于1997年,根据他先前创作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

全剧共六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场。

剧本描写的是,流浪女孩狗娃被人贩子装扮成男孩,被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水上漂买下,收为自己的孙子,二人之间,就此发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纠葛。

这场戏,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戏曲语言既高度个性化,又高度生活化,唱词真切动人,对白自然流畅;思想上注重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引发人们对造成剧中人物悲剧命运根源的深层思考。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作者戏曲创作的深邃的人文思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揣摩剧中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一、文化自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场景,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二、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三、思维能力: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四、审美创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一、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二、观察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一、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我”对事物的变化进行的观察,感受“我"留心观察;二、观察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法学法:一、任务驱动法、多媒体辅助法;二、观察法、协同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认识“蒲公英”1.想象草地(1)教师板书“草地",引导想象:看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

预设:一看到这个词语,我们想到的往往是一大片的绿地。

2.认识“蒲公英”(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草地的颜色变化与哪种事物有关吗?(2)指名读词语“蒲公英",认读“蒲、英”,强调“蒲"读第二声。

(3)调动已有经验: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你们看到的蒲公英怎么样?预设:看到过,是一种长着白色绒毛的花。

(4)出示图片,提问:很多同学都见过成熟时的蒲公英,种子上有绝冠毛结成的绒球,这也是蒲公英,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时期的蒲公英?预设:“盛开”。

(5)指名学生回答,随机引导学生认读“盛开"一词。

【设计意图】:通过链接学生生活和检查预习,引导初步感受草地的特别,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图片帮助了解蒲公英生长时期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整体把握课文(1)出示初读要求: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完后想一想: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预设:在草地上玩耍很快乐,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教育部参赛_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_王丽娟1

教育部参赛_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_王丽娟1

图形的周长教材分析:《周长的认识》是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

以前教材中,周长的认识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同一课时,现在教材单独用一课时来认识什么是周长,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猜想、推测、交流,来体验验感受“周长”的准确含义。

文字资料:图形的周长教材分析/elearn/sysdef/userlogin/ctrl?FUNC_ID=ResReadDisplay&CLS_ ID=0010&RES_ID=0000000000000000025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建构起周长的正确表象。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周长的含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笑脸等卡片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外面寒冷,课前看到。

同学的帽子戴着既精神又保暖,我想今天买一顶,明天回去时带给在寿光的外甥,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怎么样才能买到大小合适的吗?学生说方法,引出量一量他头的一圈有多少厘米。

二、周长的认识与理解1、师:刚才同学们提供的买帽子的方法非常实用,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比如课桌面上,铅笔盒面上都有一周,你能找到吗?2、请指数学课本的同学到前面指出课本面的一周。

师:怎么才算是一周呢?从一点开始转一周再回到起点,就是图形的一周。

师:谁能上来指一下门表面的一周?(点击演示)课件出示几个常见的实物图片,谁能指出它们各自的一周。

学生指。

多媒体资料:图形的周长/view/9169f756804d2b160b4ec04e?fr=prin师:门的表面是什么形状的?它们的一周一样长吗?师:图形的一周都是有长度的,你知道它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部编版1白鹭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部编版1白鹭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部编版1白鹭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部编版1白鹭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部编版1白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本课题提纲挈领,从题目入手,既能了解课文中所写的内容,达到感知目的,又能了解到文章所用到的写作手法,可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
步骤4:
品读感悟:
1.六、七段:
(1)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冰心想到把母亲比作荷叶呢?是哪几段的内容?(6.7自然段的内容)
(2)(老师出示雨中荷叶护莲图片)你们说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是吗?
——总结:要读的慢些,才能把雨打莲花落时作者的惋惜、烦闷之情读出来。)
——齐读
3.这段最后一句描写红莲开了,作者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惊喜
——提示:从哪些词能读出惊喜之情?——还是,却;满,亭亭
——提示:还有上文意——(板书:不适意)
——总结:惊喜中又有隐隐的担心,担心红莲会像白莲一般凋谢!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通过读,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读,让学生“读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5.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
解说激趣导入
(老师解说):今天上课,我想向大家介绍这样一个小孩和这样一位母亲!
这个小孩,当她满月的时候,“穿着水红绸子的衣服,戴着大红帽子,被抱到厅堂
步骤6:
课后总结:
学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应该懂得了母亲这个称谓的含义:
——出示文字:教师有感情朗读
母亲,一个温暖的名字,温暖了你的手,你的脚,还有你的心
母亲,一个坚强的名字,她柔弱的背,可以背起你,也可以扛得起高楼大厦
母亲,一个爱的名字,爱里有笑容,有哭泣,有辛酸,有喜悦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你——她深爱的孩子!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所选文章以亲情为主题,兼顾古今和中外,表现出的都是一种浓浓的亲情。
本文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文章借景写人,以花喻人,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形式新颖,思路清晰,内容浅显易懂,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本文又是一首散文诗,朗读是学生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出示图片和文字):(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
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就是这位母亲临死前为自己的宝宝留下了那条感人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红莲——因为我们也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3)那请你说说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个场景让你联想到生
活中妈妈的什么动作?学生回答(畅所欲言)
——延伸:在 2008年的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的汶川县曾发生过一次8.0级的
大地震,这次地震留给我们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今天咱们来看一个被称为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你知道这个小孩是谁吗? 这个小孩就是著名的女作家冰心。
设计意图:
以故事形式导入,辅之以作者文章里的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作者。
步骤2:
作者简介
1.对于冰心,我们应该不陌生,因为我们已经读过了她的《繁星 春水》,谁来介绍一下冰心?——(出示冰心简介)
2.从刚才老师的讲述里,你觉得冰心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出示生字:并蒂菡萏徘徊欹斜荫蔽)
(2)咱们一起来把这些生字清楚地连读两遍
(3)现在,我来很认真地读课文! 请你们也很认真地听,并且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题目怎样理解!
2.(听老师朗读课文)
(1)《荷叶 母亲》这个题目该怎样理解呢?这样吧,你们心有所思地把题目连读三次,
要求:一次比一次读得慢,慢慢地读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等妈妈说完了,你就给她朗诵《荷叶 母亲》!最后用一段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设计这项作业,依然引用作者文章中的文字,既照应教学开头的导入,又是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呈现于现实生活,达到巩固之效。
6.板书设计
比喻
荷叶 母亲
借物抒情
烦 闷 不见了
不适意 消失了
不 宁 散尽了
7.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1.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
步骤5:
扩读悟情:
(1)是啊,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当作者遇到人生的风雨时,母亲就如那张
勇敢慈怜的荷叶一般呵护着她,不仅仅是因为看到荷叶护莲的一幕,更是因为母亲的关爱
作者心中的烦闷不见了,不适意消失了,——板书: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完成板书)
(2)你觉得在生活中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
2.学习过程的参与度
3.情感与态度的养成度
评价方法:
课堂学习效果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等级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
8
5
3
2.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10
8
5
3





1.积极阅读思考
10
8
5
3
2.积极运用老师指导的朗读方法练习朗读
10
8
5
3
——这姿势在生死关头绝不是刻意而作,而是不假思索的自然行为,这是何其伟大
的母爱!
(3)而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那琐碎的爱,正所谓大爱无声,这些细碎的爱叠加
起来就是一座爱之塔。这样想来,我们似乎就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了:当作者看到风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想到母亲,并深深地受了感动,文章最后两段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是什么?
3.积极参与情感体验
10
8
5
3
4.积极参与交流
10
8
5
3





1.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脑、发言次数多
10
8
5
3
2.与同学交流和谐、愉快
8
6
4
2
3.对本课学习兴趣浓厚,感悟深刻
10
8
5
3




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并向老师提出合理建议
前”,她的母亲看着她“丰满红润的面庞”,觉得自己“非常骄傲”。(出示引用文字)
这个小孩,“有一次病得重极了”,她的母亲“不敢轻易的离开床前一步”。
这个小孩,喜欢“坐在母亲的膝上,倚在她的胸前,听她心脉和缓的跳动”,她的母亲喜欢和她“述说幼年的事”。
有一次,小孩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她的母亲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朗读全篇课文!)
设计意图:
总结升华文本的意义,教育学生感悟母爱点滴,常怀感恩之心。
步骤7:
作业:
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周末回家让我们听冰心奶奶的话,去做这样一件事:
出示:“攀住妈妈,左右亲她的脸”, 等她坐下,你就“坐在她的膝上,倚在她的胸前”,
“听着她心脉和缓的跳动”你说:“妈妈!‘请你将我小时候的事情,说给我听!’”
参赛教学设计1
参赛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作者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所用教科书
书名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所教年级
初一
所教册次、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设计主题
《荷叶 母亲》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荷叶 母亲》紧扣本单元的亲情主题,以借物抒情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抒写了一首母爱的颂歌。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在设计本课时,我尽量遵循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注重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启发式和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重点品读,体会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将文本和生活相联系,让文本意义在升华的同时,得以真正应用于生活。
——(无私,很爱孩子,为孩子而骄傲,慈祥)
3.正因为如此,冰心才认为“母爱是爱的哲学的出发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一
首散文诗——《荷叶 母亲》!
设计意图:
读文先读人,了解作者,感知冰心的母亲这个形象,为理解文本内容和意义做铺垫。
步骤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释题:
(1)我想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朗读之前请你们先告诉我这些生字应该读什么?
(3)一齐读一读从“一回头忽然看见”到“水珠”,思考为这幅画取一个题目!
(4)学生回答:
(预设1:荷叶遮莲图, 提示:“遮”突出实际的动作,能不能找一个更富有情感的
词语?
预设2:荷叶护(爱)莲图
(5)你觉得这两段中的哪些字词能体现“爱” 或者“护”字所蕴含的情感呢?
——慢慢的,倾侧,覆盖,散尽,勇敢慈怜,流转无力
(2)是啊,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