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和写作中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和写作中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特点诗歌鉴赏和写作中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特点舞文醉墨逍遥客

诗歌鉴赏及创作中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特点

【关键词】动词;鉴赏;写作;诗歌;语言

【摘要】在鉴赏和创作诗歌时,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语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统一,即要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注意词语的锤炼,又要讲究节奏、押韵、平仄,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因此在鉴赏和写作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的。

作品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活”的印象。那么“活”的标志是什么呢?那就动词的运用。从直观的、形象的角度来看,人和物“活”的主要标志是“会动”“能动”。动词是体现人、物这一特征的主要语言成分。捕捉人、物具有动感的行为、动作、状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是文章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的关键。从语法角度讲,动词在句子中常常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语,是句子的核心部分。“主语可以在一定语境中省略,而谓语不能,句子中许多成分都在不同程度的围着谓语。”从修辞和表意的角度看,谓语在表情达意方面是句眼,主语的种种行为、动作、性质状态、名称属性等都要靠它来表现。古人所讲究的“炼字”,实际上主要即是对谓语动词的锤炼。

诗句中,某字因用得贴切、精采而使全句生辉者,谓之“诗眼”。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因之而成为名句,我们谓之“动词效应”。古人是深谙个中三昧的,从“苦吟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及关于“推”和“敲”的传说中,足见古人在诗句动词上的“炼字”功夫。

动词的选用,

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写人、状物、叙事中,

都起着重要作用。要使诗歌生动感人,必须运用确切有力的动词表现运动状态的事物, 尽量避免把运动状态的事物写成静止状态的事物,

这样会使所报道的诗歌事件活起来,

语调也会显得生动活泼。诗歌正是注重选用精彩的语言描写事物动态,

善用活跃的动词,使事态、物态、情态跃然纸上,

给受众以动态美。特别是对现场诗歌来说,更要求有动态感。

总之,我认为动词的运用好否,直接关系作品的成败。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简单分析如下:

一、动词在作品中运用得当,能体现事物的立体感,增加诗歌的三维效应。

动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章生动与否,全凭动词的运用,可以说动词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灵魂。。如“数峰无语立斜阳”中的“立”字,便把本来处于静止状态中的山峰写活了。山峰本不能言,偏以“无语”称之,已有一层意味在里边了,而一个“立”字则把晚山由“无生体”描摹成“有生体”,从而使之神态毕现。从以上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仅一个简洁的动词就使其所塑造的物或人呈现出立体感,从而具有了一种浮雕美。

诗的艺术生命在于形象。诗词的语言不是思辨的语言,而是可感的语言;不是抽象的论理,而是形象的陶冶。而动词正是塑造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动词能使某些形象由“无生体”变为“有生体”,由“无情物”变为“有情物”,甚至赋予形象以人的特征。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一句,动词“徘徊”不仅使月光有了生命,还给月光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感情色彩,把月光由“无情物”描摹成“有情物”,那种孤独、寂寞、惆怅的情态具体可感。这里若换用形容词的话,或许也能够使语意通顺,但却绝对不会象现在这么生动。

因为这里动词把“自然的和感性的东西用精神现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高尚化了”(黑格尔《美学》),所以它能渲染诗的情绪和气氛,加深诗的意境,能更具体可感、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形象中某种潜在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其实是感情的外化,是借助外部形象寄托内心情绪的结果。

动词在诗句更突出地表现在物的人格化中。如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句中的“袭”字,因为使用了人格化动词,从而使“花气”有了鲜明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又如王安石的诗句“月移花影上栏干”(《夜直》)和“日催红影上帘钩”(《午枕》),两句用了同样的构思和句式,而其中的动词“移”和“催”,都在物的人格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杜甫《宿江边阁》中“薄云岩际宿”一句,是根据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中“薄云岩际出”句“点化”而成的,杜甫把动词“出”改为“宿”,立刻使诗句变得形象生动、立意新奇,足见“描摹效应”的作用。

动词具有把静物写动,使物含情,使物人格化等功能,这种功能在塑造生动形象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诗的艺术生命正是在于形象,因此“描摹效应”在诗句中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动词还可以使结构严谨,特别是活用的动词,更具有关联及形象作用。

大多数的人在写作时通常会暴露出一个重要的弊病,即关联词过多。关联词过多容易造成语义牵强,不联贯,且没有新意,而动词恰恰可以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它可以有机地保持上下句的衔接,使文章更显生动形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惜秦皇汉武”的“惜”均具有引领下文的作用。

在诗词中,有许多形容词被活用为动词。而因为这些活用动词往往在诗句中构成一个“使动结构”,所以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使动效应”。活用动词因为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两重词意,因而它能起到一词两用的作用,从而使诗句的含义显得更丰富,更能达到动感和质感相结合的目的。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一句,为什么诗人先后选用的“到”、“入”、“满”等字都不如活用动词“绿”呢?原因就在于:诗人既想表现一种动态,又想表现一种状态,而单纯的动词无法表现状态,单纯的形容词无法表现动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活用动词才能满足诗人的要求。这正是活用动词“绿”之所以成为该句警策的重要原因。

动词不仅能丰富诗句的含义,还能使诗句显得活泼而洒脱,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和“空”,都是使动用法。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一种忘情尘俗的抽象意境。如何在这十个字中生动而不枯燥地表现出这种深妙的禅悟呢?把“悦”和“空”活用为使动词是很有道理的。若将句子改为“山光鸟性悦,潭影人心空”似也能通,但这里“悦”和“空”只充当一般的形容词,诗句显得平淡。把“悦”和“空”活用为使动词,诗句就显得轻松而洒脱。

三、动词运用巧妙,不但能增加事物的形象性,还具有描述传神的作用。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的确,精心提炼的动词,对于绘景状物、传情达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写景名作《望天门山》就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把天门山景物的壮观非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写作过程中,人物的勾勒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肖像、动作来表现的。如:长发、大眼、细眉、高鼻、小口、阔耳,亦或再加一些衣饰描写如插着银昝,束着发鬃,戴着银项圈,穿着长裙等。肖像中的外貌描写主要表现人物的自然特征,或者说是生理特征,客观因素和先天因素的比例要大些;而人物的衣饰描写则着重突出人物的社会性,如人的社会地位,人物所处的时代特点,风俗习惯以及人物个性喜好等,相对于外貌描写,人物衣饰描写所表现的意义要深刻的多,属于较高层面的人物描写。但这些都是人物外在形象的描述,属“形”的范畴,还不能十分传神地写出人物的自身个性,特别是不能表现出人的神采。动作对人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