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建筑设计考研真题题库(先)2011--《中外园林史》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园林史》复习要点(2011年)

一、要了解的知识要点

1、人物及主张:

A奥姆斯特德

是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首先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协助联邦政府划定一些原生生物区和特殊地景区永久加以保留作为“国家公园”,禁止任意开发。1857年,他与沃克(Calvert Vaux)合作共同设计了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随后又设计了费城的“斐蒙公园”,布鲁克林的“前景公园”,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园林绿化和波士顿的公园林荫路系统等,从“公园”到“公园系统”,在哈弗大学创办景观设计专业,培养执业人员。创造了“风景建筑师”一词,开创了“风景建筑学”。他与霍华德的实践活动,共同形成了现代园林的概念。

他从事的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一是针对改善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建立公共园林,开放型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B明代造园家计成及《园冶》、

中国明末造园家。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C法国勒.诺特尔

造园师之王(1613-1700)出生于园艺世家,学习园艺,绘画和建筑学,透视术和视觉原理,代表作:沃-勒·维贡府邸花园、凡尔赛宫花园。勒诺特尔同时也是一种园林风格,以凡尔赛宫位主要代表。

D英国布里奇曼

E肯特

F布朗

2、园林形式含义及特点:

中国:

主要形式:囿、台、建筑宫苑、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文人山水园

西周:灵囿,台,园圃

功能:囿为狩猎之用,园圃和囿提供祭祀,丧纪,宫廷宴会的物质来源,兼有“游”的功能;台为通神之用。

特点:园林发展初期,与生产经济有密切关系。原始雏形的形成

秦汉时期:建筑宫苑

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唐末:写意山水园

宋朝:文人山水园启蒙

元明清:文人山水园

古希柱廊园

古罗马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庭园、

日本:(一般性了解)

日本庭园的种类(1.有水庭园;2.无水庭园(枯山水);3.茶庭(茶道庭园);4.综合庭园)

日本庭园的构成要素(1.山石(与石组);2.水(体);3.植物(栽);4.土;5.添景物)西欧:意大利别墅园林――台地园、法国勒诺特尔风格――凡尔赛宫苑、英自然式风景园、美城市公园

迷园又称结园(开放型结园、封闭型结园)

3、其它相关知识

古典Park与garden、现代Park与garden、绿道、

中国“一池三山”

起源于昆仑神话和神仙思想,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

建章宫未央殿是我国典型的“一池三山”园林手法的起源

日本“枯山水”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尺度)范围内,利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天然地貌或人为地建构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建筑的营造、园路的布置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荣人们观赏与游憩、或为居住服务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风景园林:是对人类活动空间及全球综合资源合理安排、利用和管理,在最高层次上协调人类活动与空间环境的科学。实质是游憩与娱乐,承载并引导生活方式。

开放型结园:在空隙中填充了各种颜色的碎石,土,碎砖等,这类花坛成为开放型结园封闭型结园:在空隙中种植色彩艳丽的花卉的花坛

二、要思考完善的问题

1、按人与自然关系划分的亲和期、自豪期、自大期、觉醒期的世界园林分期的社会背景、造园特点、园林形式。

亲和期:园林开始萌芽

1社会背景:狩猎和采集来获取生活资料,几乎完全依赖大自然;不了解自然而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当做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人对大自然处于感性适应状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关系;没有必要也无可能产生园林。(1狩猎和采集为主,2群聚,3感性适应,4原始公社)

2造园特点:原始公社后期,出于生存目的,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

3造园形式:种植场地,果木蔬圃。接近雏形。

自豪期: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

1社会背景:古代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首先发展了农业,人类对自然界已经有所了解,进行开发;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早期:人与自然环境已经从感性的适应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仍保持亲和的关系。后期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集镇,居住在城市、集镇里面的统治阶级为了补偿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的情况,而经营各式园林。

2造园特点: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或者所私有;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追求视

觉的美和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3造园形式: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建,形成了时代风格、名族风格、地方风格的园林形式和园林体系,如:古罗马园林体系,文艺复兴园林体系,古典主义园林体系,英国园林体系,东方的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日本园林体系等,即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园林的基本要素“地貌,植物,建筑,道路”形成。

自大期:

1社会背景:工业社会,18世纪中叶,蒸汽机和纺织机促成了产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人们对大自然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对大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城市人口密集,大城市不断膨胀,居住环境恶化。

2造园特点:A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共开放的公共园林。B园林规划设计从封建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C兴建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注重发挥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D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3造园形式:公园,城市防护林带,

觉醒期: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

1社会背景:A二战后,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后工业时代。足够的休闲时间和经济条件促使与接触大自然有直接关系的休闲,旅游活动得到迅猛发展。B同时人类面临人口爆炸,城市膨胀,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贫富不均、生态失调等严峻问题。促使人们认识到过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所导致的恶果,认识到开发,利用的程度超过了资源的恢复和再生能力。C19世纪末期兴起的生态学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

2造园特点:A城市公共园林、绿化开放空间以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扩大。B城市的建筑设计与园林绿化相结合,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相当数量的“花园城市”。C 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D园林规划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由城市延展到郊外,与城市外围营造的防护林带,森林公园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甚至向着更广阔的国土范围延展,形成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

2、按自然的含义划分的风景园林类型内涵:第一自然(天然景观)、第二自然(农业景观为主)、第三自然(美学的自然)、第四自然(恢复的自然)。

3、中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风格异同比较

照片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