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含答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1.20实际化学的发展分为(B )个部分。
A、1B、2C、3D、42.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的工作不包括(D )A、继续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B、两套基本单位的联系C、研究生命起源D、现象层面的分类3.本源的特征是什么(A )A、本源是最小的B、本源是最大的C、本源是最原始的D、本源是最终的4.不属于20世纪科学的特点的是(D )A、社会化B、各门科学抽象化C、一体化D、现代化5.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特点(A )A、渐进式B、突发式C、跳跃式D、断层式6.第一次科学革命是由(A )主导的。
A、牛顿、伽利略B、爱因斯坦C、阿基米德D、高斯7.东方对西方的贡献有(B )次浪潮。
A、4.0B、3.0C、2.0D、1.08.非线性相互作用就是所谓的(A )A、耦合作用B、促进作用C、协助作用D、反作用9.分析耗散结构理论的有力手段是(C )。
A、鱼刺图B、甘特图C、分岔图D、回归分析10.高技术的特性不包括(D )。
A、高投入B、高附加值C、高知识含量D、高性能11.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D )A、提供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B、改变了个人的生存方式C、形成了以技术理想为基础的生存方式D、促成了社会进步12.古代的技术特点(B )A、无个性,无关联B、有个性,无关联C、有个性,有关联D、无个性,有关联13.古典时期留给后人的遗产不包括(A )A、集体本位B、关注自然C、理性D、基督教14.国家应通过(B )等自我调整,把现代化过程中的代价降到最低。
A、价值对规律和事实的引导B、通过政府管制C、修正在还原过程中简化的抽象,引入心理和精神因素。
D、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博弈和妥协15.耗散结构理论不包括(D )A、随机涨落B、选择C、非线性相互作用D、保持平衡态16.混沌包括(B )种形式。
A、1B、2C、3D、417.技术锁定的成面是指(B )A、准确性B、外部性C、强制性D、全面性18.近代科学革命的特点(A )A、本体论和认识论B、唯物论和认识论C、唯物论和本体论D、唯物论和唯心论19.就内生性发展社会来看,发展道路不包括(A )A、历史B、科学C、技术D、社会20.科举考试的作用不包括(D )A、提供社会层级流动的通道B、疏导社会底层的动力C、提拔上来的人属于官僚阶层,从而来制约地主阶层D、促进社会和谐21.科学包括(C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技术D、科学活动22.了解存在的基础是(A )。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正面临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需要应对来自内外部的诸多挑战,并且抓住机遇迈向现代化的目标。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中国的经济结构亟待升级和优化。
传统的重工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其次,中国还需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将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巨大的机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然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仍然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
首先,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落后和贫困现象,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此外,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些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通过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中国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环境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需要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
解决环境污染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环境保护也为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培育低碳经济,中国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而且能够在全球绿色产业中占据更有竞争力的地位。
综上所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中国需要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只有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抓住机遇,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并为全球现代化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下面就此话题进行阐述。
改革开放让中国摆脱了封闭的局面,打开了国门。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封闭,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迎来了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开放水平大大提升。
这种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落后的农村经济和封闭的城市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与此城市经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在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推动。
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过去的中国因为封闭而被世界忽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
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内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推动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引领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先进的科技,快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过去的农业经济转型为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
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在经济制度的改革、市场化的推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摘要近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共和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这段历史充满着剧烈变革和深刻矛盾。
本文将以事件与人物为线索,探究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并思考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重大事件,人物,驱动因素,影响一、帝国的衰落与民族危机的深化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衰微,军事力量落后于西方列强,社会动荡不安。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开始,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掠夺资源,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民族危机日益深化,民众的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1.1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39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赔偿战争费用,并承认英国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也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1.2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抵抗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涌现出一批爱国志士,如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他们积极宣传抵御外侮、改革内政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反抗清政府统治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
二、改革与变革: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的碰撞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自身的矛盾激化,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
2.1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萌芽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3年修订版)(课后习题答案)
导论1.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世界在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请结合这个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世界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国际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进一步加剧,一些国家的霸权主义行为严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冲突不断,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从国内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两难”问题不断凸显。
股市之跌宕,楼市之起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通货膨胀的隐患以及贸易摩擦的激烈,既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有不断出现的新课题,中国的发展面临诸多“可以预见与难以预见的风险”。
从哲学角度看,“机遇”指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现存状态的事件和条件,一般包含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
马克思曾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情势,承担不同的使命。
所谓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所谓挑战,也往往是“历史环境”催生的现实问题。
纵观历史兴衰,我们会发现,机遇不仅是“时机”,更要能“遇合”,把握和运用机遇的能力决定着机遇的价值。
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以“变革”乘势而上,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兑现为国家发展的动力。
挑战来自全球经济的深度变革和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
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
推动变革,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和平发展之路”。
挑战来自发展方式转变的艰巨。
在外部需求较长时期内难以完全恢复的情况下,需要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面对产能过剩压力,需要提升制造业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含量;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需要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低成本比较优势开始减弱,需要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模式。
然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1. 经济体制转型的挑战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然而,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
例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产权保护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
2. 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的挑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大气污染、水资源不足、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 社会结构失衡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愈发凸显。
如何解决社会结构失衡问题,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机遇1. 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机遇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巨大机遇。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可以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 科技创新的机遇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借助科技创新,可以改变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 全球化的机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能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拓宽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科技创新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我们有信心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00287发展社会学9
00287发展社会学1.现代化发端以来社会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社会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将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社会其他方面就会算然而然地得到发展。
这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模式在某些国家的某些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宏观总体效益来说,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病和问题:经济增长并未带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综合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社会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综合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明确区分了“增长”与“发展”的概念,认为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只有全面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这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走过了从单纯经济视角到整体社会视角的转换过程。
这种发展模式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的增长不能代表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和个人的发展。
并且认为,社会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的全面、综合、整体的发展。
局限性:它注重的是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发展的相互关系,没有进一步揭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发展的当前状态,没有考虑发展的长远问题,即没有把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模式:是继“综合发展”模式之后提出的又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对“综合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所谓协发展,是指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协调发展”模式将社会看做是一个由人口、环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不是各个部分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
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2.迟发展的正面与负面效应正面效应:一、发展动力容易形成;二、发展资源可以采借;三、发展道路可以选择负面效应:一、可能形成依附性经济;二、可能形成依附性政治;三、可能形成依附性文化3.社会结构的含义所谓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求
1.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 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 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
2.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 主体,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GDP主义盛行,非经济方面的发展大多被忽视,导致环保恶化,资源 浪费,贫富差异扩大和社会分化严重。加上腐败现象严重,社会群体 事件越来越频繁,表现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对立。 国家发改委《2010年,中国可能的三种前景》——盛世危言!(就 业危机、三农危机、资源与环境危机、台湾问题危机、三信危机、金 融危机、公共卫生体系危机、艾滋病危机等)。
五、体制转轨:“六位一体”的民主政治建设
1.选举民主 从十六大报告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到十七大报告 的“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再到十八大的“支持和保证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一次比一次具体化,体现出 党对选举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主体的科学认识。 2.协商民主 独具魅力的新型民主制度。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命题。社会主 义协商民主制度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来看都大大拓展了原有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基层民主 基层民主制度作为人民当家做主最广泛最有效的政治制度,在党的 十八大有了全新的拓展。
4.政府民主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态。 “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行政层级和行政制度改革、行政管理 方式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的民主性、服务性、专业性。 5.权力民主 十八大报告将十七大“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的要求提升为“健 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党内民主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人民民主的带头示范,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目标与挑战
还力主凸现公共生活的理性化, 即通过民主程序和方式 实现人民治理、 公共治理以及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同分 享。 所以, 对政 府 治 理 而言 , 民 主 化 就 是要 造 就 公 民政 府, 即公平、 公开与公正的法治政府与效能政府, 确保公 共利益的有序发展和合理分配。 民主的培育、发展至少需要如下方面:一是物质条 件。如便利的地理条件、 充足的参与设施、 基本富足的经 济条件,有适度的经济民主和经济福利作保障。二是法 制条件。要有基本的自由权利作基础, 如政治自由、 言论 自由等。 三是智力条件。 公民教育有相当的发展, 民众有 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四是心理条件。譬如社会 成员的气质(批判态度、灵活性、重实践验证 ) 、和解精 神、 掌权者自我克制。 五是保护性条件。 即有能力防止外 来威胁和内部对参与的威胁。 ( 0 ) , &*"! / !"* 1 因此, 民主化就 是满足上述一系列民主条件的实际努力过程及其所取 得的积极结果。民主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 用, 如有利于明智政策、 促进公正、 消除暴力, 培育公民 忠诚等。 ( 0 ) , &!*! / !+! 1 在中国, 民主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 *2 有利于扩大公共参与, 有效性 发展政治民主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特别是政治现代 化的关键内容和核心主题之一。在迈向现代化的起飞阶 段,中国政治民主化要解决包括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政 治领导权的监督制约与问责,政治行为和过程法制化、 程序化和规则化,政治体制的合理化和功能专门化等问 题。在一个经济社会状况极为复杂、多层重叠的国家实 现民主化,涉及到对公民权利自由的规定和保障,改变 (或体制 ) 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 的性质、 制度性权威的 运作方式,创造有利于制度发展和制度建设的社会环 境,锻造民主政治所需要的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市场化 的经济制度、为民主的理想和制度提供社会依托的公民 社会。( 3 ) , &*+ 1 作为一种管理体制, 现代民主政治要求其执 政者在公共领域中的行为要对公众负责,公民的行为通 !"#$%"
人民日报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果敢科学的判断,坚定了人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穿越漫天怒吼的金融风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开始酝酿初现形态的“质变”,预示着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三)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
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今天,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五)命运不关乎机会,而关乎对机会的把握和选择。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这条两百多年来锤炼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这段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类文明形态意义、现代化转型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
《决议》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首百年党史,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统一,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历史经验。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浅析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
浅析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摘要】当代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的实践形式,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持续发展壮大。
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表明,社会主义在未来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的概念在当代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现状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综合考量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和全球影响力,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多样性、挑战、优势、特点、国际运动、中国特色、发展趋势、未来前景、重要意义1. 引言1.1 当代社会主义的概念当代社会主义的概念是指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当代社会主义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
当代社会主义旨在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世界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当代社会主义更加注重民主、自由、人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价值观念。
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和制度选择。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当代社会主义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当代社会主义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1.2 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在当代世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独立自主和自我发展的成功,为本国人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动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合作和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互联互通,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临的机遇与挑战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临的机遇与挑战xxx摘要: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经曲折与坎坷,历经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萌芽发展⾛向成熟。
历史的车轮步⼊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进⼊了⼀个新时期。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态势⽇益明显,时代主题由战争与⾰命变为和平与发展。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形势下所⾯对的挑战和机遇、展望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必然趋势,具有⼗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迎接挑战,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
关键词:社会主义;当代中国;机遇;挑战;全球化⼀、当前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是正处在⼤发展⼤变⾰⼤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发展,科技进步⽇新⽉异,国际⾦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新变化,国际⼒量对⽐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义务论、威胁论、危机论此起彼伏,遏制与反遏制、渗透与反渗透、分化与反分化从未间断。
当今世界格局堪⽐战国时代各国背旧盟结新盟,合纵连横。
这种状态在⼀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但⼜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定社会主义⾊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资本主义⼤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的位置;中国同时⼜是⼀个发展中的后起⼯业化国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复兴,这个战略⽬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正确把握当下所⾯对的挑战和机遇,具有⼗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迎接挑战,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9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共60分2 .答第I卷时,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3 .答第∏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市某中学举办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展览活动。
小玲同学拿出了自己家庭的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参加展览(如图)。
老师让她为参展图片起一个标题。
你认为最适合的标题是A.党的领导真正好,发达国家实现了B.改革开放为中心,人民生活真幸福C.综合国力大提升,人民生活现代化D.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2.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这是因为教育扶贫()A.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途径B.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C.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D.能保证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3.创新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面对今日世界,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大势。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时代发展呼唤创新B.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C.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D.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4.为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公平的新期待,公安部经充分调研,起草了《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安部此举()①有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立法权②旨在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强化社会治理③便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能够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A.①©③B.①®④C.①@④D.②③④5.随着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渐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民主决策。
高中政治 生态文明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素材
生态文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表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目标。
一、生态文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当代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深层、最根本、最迫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过分乐观地看到工业化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却没有意识到传统的工业增长引发的世界性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正是继传统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是依据当代人的生存状况、适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提出来的。
1.生态文明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对生态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基于维护和创造人类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关注生态问题是全球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共同保护全球生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最新的科学证据说明,全球许多生态系统正接近危险的限度,北极冰盖已变薄了42%,世界27%的珊瑚礁已消失,全球在最近10年内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已达6080亿美元,相当于之前40年自然灾害导致损失的总和。
严酷的现实使人们逐渐醒悟,良好的资源存量和生态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决定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
2.生态文明是人们生态意识提高和当今生态环境态势的客观要求。
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的发展。
它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们都付出了一定的生态代价。
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向我们昭示,生态,不仅是新世纪、新伦理中要求人们去爱惜的对象,它还是假设干新兴产业赖以生存兴盛的依靠,是一种迅速增强且后人要依靠它赖以生存的“资本〞。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当下的一个十分热点的问题,无论是电视,报纸,网络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关于社会转型的讨论之所以如此之热,离不开当下大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换,而这种变化不仅只发生在经济领。
政治,文化,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变化在带给我们国家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道路,在这种狂飙猛进的发展进程中自然会遗留下很多的社会问题,当这种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面临爆发的风险。
而现在就已经是到了问题爆发的一个临界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感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
有问题就需要寻求解决的办法,而寻求解决的办法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对我们社会在这短短的三十多年里所经历的社会转型进行一个恰当的定义。
但是如果我们去关注各种关于社会转型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虽然关于社会转型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做过自己的定义,但是对于最基本的社会转型的定义,学术界却没有一个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共识。
所以对于社会转型做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定义就显得尤其有必要。
综合已有的关于社会转型的定义,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陆学艺、景天魁在《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将社会转型定义为“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这种定义主要是根据社会转型的前后两个阶段来从不同的方面来定义,强调的是社会的动态发展变化。
刘祖云将社会转型视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二是指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三是指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
吴忠民在陆学艺、刘祖云等人的观点上有所扩充,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结构性变动和整体性转化。
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二是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三是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四是由分化不明显的社会向高度分化的社会转化;五是由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化。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审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暴露了很多弊端,当时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于是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起初这种理论是站在批判否定的角度解构现代社会,但这种理论并没有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理论界兴起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这一理论对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有独到见解。
中国也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本文意图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相关角度剖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国现代化启示现代主义的尘埃还未落地,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便如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大多数学者都肯定这一说法:发端于启蒙运动的现代性运动自19世纪起便成为西方国家遵循的真理。
到底何谓现代性?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有关现代性的概念有如下三个:一是吉登斯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包括从世界观、经济制度到政治制度的一套架构;二是哈贝马斯把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三是福柯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
【1】不论从哪种角度对其定义,现代性的核心价值都在于崇尚理性,反对神学的统治,重视人的价值,主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此岸”的幸福,现代性作为一种价值观,在其发展的早期,对促进人类的解放,摆脱宗教神学的控制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大多数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崇尚工具理性,科学至上而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之后,现代主义才逐渐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
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这股思潮方兴未艾,并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发展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流行于欧美地区并随后波及整个世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最初出现在文学、建筑领域,到70年代和80年代又蔓延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后现代主义向各个学科的渗透使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充满歧义。
徐大同先生将其分为三类“文学艺术与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
当代中国的转型与发展
当代中国的转型与发展车德志1,张艳涛2(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2.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时空压缩”的形式加速进行三大转型,即历史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
与此相应,中国发展模式也具有三大转向,即由“以常规发展”为主导转向“以跨越式发展”为主导、由“以权力促发展”转向“以能力促发展”、由“以增长促发展”转向“以转型促发展”。
这三大转型进展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转型;发展;时空压缩[中图分类号]B03[]A[]1007-8487(2013)03-0037-04[收稿日期]2012-11-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范式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10YJC720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人性化的时代意蕴”(2010221071);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资本逻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2011B219)。
[作者简介]车德志(1978-),男,黑龙江拜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张艳涛(1977-),男,黑龙江庆安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和能力理论研究。
如何从哲学高度来反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值得深入研究。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已成为当代中国主导性发展趋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也许是相互交织的历史转型、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这三大转型使得我国由“以常规发展”为主导转向“以跨越式发展”为主导,由“以权力促发展”转向“以能力促发展”,由“以增长促发展”转向“以转型促发展”,这三大转型的顺利实现将会决定中国的发展前途和未来命运。
一、历史转型:从“民族历史”转向“世界历史”在用哲学研究中国问题时必须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历史转型。
中 国式现代化的定义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及其发展路径研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 14亿人口的大国,这意味着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任务之艰巨、挑战之严峻,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要让如此庞大的人口群体实现现代化,需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需要在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进行精心规划和高效实施。
这不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更是对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这意味着现代化的成果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要惠及全体人民。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物质丰富是现代化的基础,但精神富有同样不可或缺。
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在物质富裕的同时,拥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中国则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让美丽中国成为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政治)发展道路选择:
• 如果说商品、市场经济因其历史发展的 合理性不会被人们从根本上置疑的话,那
么,作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政
治形态,由于二者的“政教合一”特性,
在复杂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中则面临否
定性力量的冲击,存在着多重可能性发展
走向:
否定社会基本制度可能采取的两种方式:
• (1)自我否定:执政者基于自身利益考虑采取的 对现存社会基本制度的否定方式。如当年苏联共 产党内部存在的对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的否定。 这种否定在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激进变革过 程中,往往带来“权贵阶层”的“资本化”,极 可能使一个社会走向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官 僚资本寻求合法性)
一、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结构
地缘 社会合作半径小 社会空间 低流动性 血缘
• 超 强 稳 • 定 结 构
•
1、自然经济(社会的经济基础)
小生产 2、皇权政治(政治的制度安排) 构
地理空间 行政支配社会
超强和一体化的政治权力结
3、儒家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
(“三者相互耦合、相互固化”,形成一个超稳 定的社会结构,很难自我转型)
谢 谢!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建构与社 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
社 会 主 义 的 基 本 制 度
(1)商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性) (2)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代表人民) “人民性”+“科学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
•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寄希望中国
共产党自我改变、或培植反对力量、或借
助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这种“可能性”
到现实性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的改变就
真的合理、可行吗?
(2)条件性问题:
• “三权分立”或“两党制”的成功运转需要 什么条件?它们背后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是不 是在制度形式上确立“三权分立”或“两党制”, 权力就能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当年孙中山的 “五权分立”制度设计为什么导向“袁世凯复辟 帝制”?宋教仁的“政党政治”为什么使自己 “惹火上身”?德国的“魏马共和国”为什么走 向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等等。
• (1)现存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定型最能缓解缩小政 治权力的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压力,是执政者最 有可能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社会 的两极对抗。 • (2)现存社会基本制度的存在本身即有其存在的 历史合理性。它经过了历史“试错”机制的筛选 和考验,能满足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1)可能性问题:
• ③革命或政变摧毁原有统治秩序,但自身却无法 建立新的有效统治秩序,整个社会处于四分五裂 状态。如中国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 王朝的统治,但自身却无法建立起中华民国的有 效政治秩序,结果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 整个国家陷于军阀混战的四分五裂乱局之中。 • ④革命或政变既无法推翻和改变原有统治秩序和 社会制度结构,统治力量也无法镇压和扑灭革命 力量和政变力量,双方达成妥协。如英国的“光 荣革命”和欧洲大陆的30年“宗教战争”的结果。
现代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 发展道路的选择
引言
• 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实
践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
整体脉络中展开。而这一展开最重要的逻
辑就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以及这一转型的中国应对和未来可能的发
展走向。
现代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道路的选择
• 一、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结构 • 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与近代中国社 会制度结构的演化 •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建构与社会发展 道路的选择 • 四、结语与进一步思考
2、坚持走向:(如何坚持)
通过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不断改革、发展、 完善,以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 (1)可以避免社会动乱,有利于降低政治发展的成本 和代价。是成本最低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最顺利的 政治发展道路。 (2)有利于培育社会中间力量(非政府组织),提高 社会自治能力,夯实政治现代化的社会力量基础。 (革命和社会动荡都将彻底扫荡社会中间力量。革 命的“敌我划分”、动荡淘空社会中间力量成长的 基础。)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重建:
• (1)回归传统(袁世凯的“尊孔读经”和蒋介石 的新生活运动)
• (2)借助宗教(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康有 为的“儒教”运动) • (3)科学化的理性建构(孙中山的“历史进化 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唯物主义等) • 最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唯物主义获得了正当 性的确认和接受。
(2)外在否定:社会力量或统治者的对立力量通过 革命或政变等暴力方式推翻或改变社会基本制度 的否定方式。这种否定方式从可能的结果来看, 大致存在以下四个不同的前景: • • ①革命或政变取得成功,在推翻和改变原先 社会基本制度之后重构新的社会基本制度。 ②革命或政变失败,统治者强化原有统治秩 序和社会制度的结构。
• ④的可能性最低。因为在长期的革命和镇压革命 的血腥冲突当中所积聚起来的各种仇恨(如阶级 仇恨、民族仇恨等),在短期之内是无法化解的。 而且妥协首先需要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达成共识, 在没有共识存在的地方,斗争只会以“敌我矛盾” 的方式存在,不可能达成任何妥协和合作。中国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在美国“撮合”之下的“国 共和谈”,无论对于中国国民党,还是对于中国 共产党来说,结果都是心知肚明,“和谈”只不 过是下一场更大冲突的一个缓冲。
• (3)有利于提高社会信任度,增强社会的 合作(政治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围绕社会基本制度达成政治共识, 使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和化解走上 理性、有序之路、增强互信,避免社会矛 盾激化。
• (4)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促进社会法治 化进程(政会的法律制度是和社会的基本制度高度结 合在一起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动荡必然引发法律 制度的更迭,不易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 是以法律的稳定性为前提的,法律的不稳定势必 削弱法律的权威性,法律的“朝令夕改”是不可 能树立法律权威的,社会基本制度稳定以后,则
可能避免这个问题。
四、结语与进一步思考
•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社会权力结
构中政治力量的超强问题。如果不思考如何缩小 政治权力,而把批判的矛头和焦点对准社会基本 制度,希图或妄想通过改变社会基本制度以毕其 功于一役,结果只能更糟糕。一般来说,缩小政 治权力只能在既成社会基本制度稳定和定型的情 况下才能实现。原因有二:
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与近代 中国社会制度结构的演化
•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是在外 力的冲击之下开始和进行的,这就影响和 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独特路径:
• 1、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
• 2、皇权政制——民主共和(“革 命”+“人民”) • 3、儒家文化——科学化的理性建构
1、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
• 西方的入侵挟持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威力不
仅冲击和摧毁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而且其对 生产力的推进也对近代国人有极大的吸引力。
•
“实业救国论”
•
“对商业的肯定”
3、儒家文化——科学化的理性建构
• 儒家文化与皇权政制的高度耦合,在 近代也遭到了国人的批判和否定,传统的 社会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近代以来的政治 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革命的潮流中出现 了危机,寻求新的社会和政治意识形态的 重建势在必行,否则政治革命无以获得合 法性,国家不具有统合性、无法凝聚和安 定人心。
•
从四种可能性结果来看,①和②都会使政治权 力高度强化和一体化。如果革命或政变不能凝聚 起足够的、超过统治力量的政治力量,革命或政 变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同样,统治者也不会甘心 统治秩序被推翻,为了镇压和扑灭革命或政变力 量,统治者必然会膨胀国家机器,增强国家军事 专政力量。在此过程当中,政治权力都会被强化 和一体化。③所带来的结果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 来说,无疑是极具灾难性的,它将使社会的现代 化进程被无限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