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现存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定型最能缓解缩小政 治权力的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压力,是执政者最 有可能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社会 的两极对抗。 • (2)现存社会基本制度的存在本身即有其存在的 历史合理性。它经过了历史“试错”机制的筛选 和考验,能满足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1)可能性问题:
2、坚持走向:(如何坚持)
通过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不断改革、发展、 完善,以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 (1)可以避免社会动乱,有利于降低政治发展的成本 和代价。是成本最低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最顺利的 政治发展道路。 (2)有利于培育社会中间力量(非政府组织),提高 社会自治能力,夯实政治现代化的社会力量基础。 (革命和社会动荡都将彻底扫荡社会中间力量。革 命的“敌我划分”、动荡淘空社会中间力量成长的 基础。)
(二)社会(政治)发展道路选择:
• 如果说商品、市场经济因其历史发展的 合理性不会被人们从根本上置疑的话,那
么,作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政
治形态,由于二者的“政教合一”特性,
在复杂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中则面临否
定性力量的冲击,存在着多重可能性发展
走向:
否定社会基本制度可能采取的两种方式:
• (1)自我否定:执政者基于自身利益考虑采取的 对现存社会基本制度的否定方式。如当年苏联共 产党内部存在的对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的否定。 这种否定在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激进变革过 程中,往往带来“权贵阶层”的“资本化”,极 可能使一个社会走向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官 僚资本寻求合法性)
(2)外在否定:社会力量或统治者的对立力量通过 革命或政变等暴力方式推翻或改变社会基本制度 的否定方式。这种否定方式从可能的结果来看, 大致存在以下四个不同的前景: • • ①革命或政变取得成功,在推翻和改变原先 社会基本制度之后重构新的社会基本制度。 ②革命或政变失败,统治者强化原有统治秩 序和社会制度的结构。
• (3)有利于提高社会信任度,增强社会的 合作(政治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围绕社会基本制度达成政治共识, 使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和化解走上 理性、有序之路、增强互信,避免社会矛 盾激化。
• (4)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促进社会法治 化进程(政治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基础)

社会的法律制度是和社会的基本制度高度结 合在一起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动荡必然引发法律 制度的更迭,不易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 是以法律的稳定性为前提的,法律的不稳定势必 削弱法律的权威性,法律的“朝令夕改”是不可 能树立法律权威的,社会基本制度稳定以后,则
• ④的可能性最低。因为在长期的革命和镇压革命 的血腥冲突当中所积聚起来的各种仇恨(如阶级 仇恨、民族仇恨等),在短期之内是无法化解的。 而且妥协首先需要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达成共识, 在没有共识存在的地方,斗争只会以“敌我矛盾” 的方式存在,不可能达成任何妥协和合作。中国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在美国“撮合”之下的“国 共和谈”,无论对于中国国民党,还是对于中国 共产党来说,结果都是心知肚明,“和谈”只不 过是下一场更大冲突的一个缓冲。
• ③革命或政变摧毁原有统治秩序,但自身却无法 建立新的有效统治秩序,整个社会处于四分五裂 状态。如中国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 王朝的统治,但自身却无法建立起中华民国的有 效政治秩序,结果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 整个国家陷于军阀混战的四分五裂乱局之中。 • ④革命或政变既无法推翻和改变原有统治秩序和 社会制度结构,统治力量也无法镇压和扑灭革命 力量和政变力量,双方达成妥协。如英国的“光 荣革命”和欧洲大陆的30年“宗教战争”的结果。
•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寄希望中国
共产党自我改变、或培植反对力量、或借
助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这种“可能性”
到现实性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的改变就
真的合理、可行吗?
(2)条件性问题:
• “三权分立”或“两党制”的成功运转需要 什么条件?它们背后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是不 是在制度形式上确立“三权分立”或“两党制”, 权力就能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当年孙中山的 “五权分立”制度设计为什么导向“袁世凯复辟 帝制”?宋教仁的“政党政治”为什么使自己 “惹火上身”?德国的“魏马共和国”为什么走 向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等等。
现代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 发展道路的选择
引言
• 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实
践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
整体脉络中展开。而这一展开最重要的逻
辑就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以及这一转型的中国应对和未来可能的发
展走向。
现代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道路的选择
• 一、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结构 • 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与近代中国社 会制度结构的演化 •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建构与社会发展 道路的选择 • 四、结语与进一步思考

从四种可能性结果来看,①和②都会使政治权 力高度强化和一体化。如果革命或政变不能凝聚 起足够的、超过统治力量的政治力量,革命或政 变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同样,统治者也不会甘心 统治秩序被推翻,为了镇压和扑灭革命或政变力 量,统治者必然会膨胀国家机器,增强国家军事 专政力量。在此过程当中,政治权力都会被强化 和一体化。③所带来的结果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 来说,无疑是极具灾难性的,它将使社会的现代 化进程被无限延期。
可能避免这个问题。
四、结语与进一步思考
•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社会权力结
构中政治力量的超强问题。如果不思考如何缩小 政治权力,而把批判的矛头和焦点对准社会基本 制度,希图或妄想通过改变社会基本制度以毕其 功于一役,结果只能更糟糕。一般来说,缩小政 治权力只能在既成社会基本制度稳定和定型的情 况下才能实现。原因有二:
谢 谢!
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与近代 中国社会制度结构的演化
•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是在外 力的冲击之下开始和进行的,这就影响和 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独特路径:
• 1、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
• 2、皇权政制——民主共和(“革 命”+“人民”) • 3、儒家文化——科学化的理性建构
1、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
• 西方的入侵挟持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威力不
仅冲击和摧毁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而且其对 生产力的推进也对近代国人有极大的吸引力。

“实业救国论”

“对商业的肯定”
3、儒家文化——科学化的理性建构
• 儒家文化与皇权政制的高度耦合,在 近代也遭到了国人的批判和否定,传统的 社会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近代以来的政治 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革命的潮流中出现 了危机,寻求新的社会和政治意识形态的 重建势在必行,否则政治革命无以获得合 法性,国家不具有统合性、无法凝聚和安 定人心。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建构与社 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
社 会 主 义 的 基 本 制 度
(1)商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性) (2)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wk.baidu.com
中国共产党领导(代表人民) “人民性”+“科学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
一、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结构
地缘 社会合作半径小 社会空间 低流动性 血缘
• 超 强 稳 • 定 结 构

1、自然经济(社会的经济基础)
小生产 2、皇权政治(政治的制度安排) 构
地理空间 行政支配社会
超强和一体化的政治权力结
3、儒家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
(“三者相互耦合、相互固化”,形成一个超稳 定的社会结构,很难自我转型)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重建:
• (1)回归传统(袁世凯的“尊孔读经”和蒋介石 的新生活运动)
• (2)借助宗教(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康有 为的“儒教”运动) • (3)科学化的理性建构(孙中山的“历史进化 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唯物主义等) • 最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唯物主义获得了正当 性的确认和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