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危害⼉童健康,但⼜可以⽤疫苗预防的传染病,也是继消灭天花后,最有可能在全球消灭的第⼆种疾病。
近⼏年来,由于计划免疫活动的普遍开展,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有了较⼤幅度下降。
1985年在全球162个向世界卫⽣组织报告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有74个国家和地区⽆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世界卫⽣组织西太区报告疫情的32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6个国家和地区有病例报告。
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组织1988年提出在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标,美洲区和欧洲区提出在1990年消灭本⼟脊髓灰质炎病例,我国所在的西太区则提出1992年消灭此病。
我国在70年代初期,每年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超过10,000例,经过多年努⼒,⽬前已降⾄年发病1,000例以下。
据1987年疫情报告统计,全国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为0.091/10万,有4个省、⾃治区、直辖市⽆病例发⽣,全国约有90%以上的县⽆病例报告,全国50%的病例是由于个别省份的少数县发⽣暴发流⾏所致。
当前,脊髓灰质炎仍是严重危害我国⼉童健康的疾病之⼀,也是⼉童致残的重要原因。
尽管我国的发病率⼤⼤低于全球平均发病率⽔平,但是我国发病的绝对⼈数居西太区⾸位,处于全球第四位,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
因此,消灭脊髓灰质炎是保护⼉童健康,落实计划⽣育基本国策的⼀项重要措施,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际声誉。
脊髓灰质炎是在⼈间传播的疾病,不存在除⼈之外的中间宿主,⾄今尚未发现新的病毒抗原型,加之疫苗预防效果可靠、持久、安全,在理论上提供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可能性。
同时,我国现已具备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许多有利条件:⼀是各级政府重视计划免疫⼯作,关⼼⼉童健康成长,普及⼉童免疫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持、配合;⼆是计划免疫⼯作的科学管理得到了加强,专业技术⼈员的业务技术⽔平和免疫接种质量有了明显提⾼;三是通过深化改⾰初步摸索出⼀些符合我国国情,开展计划免疫⼯作的⽅法,使免疫接种⼯作落到了实处;四是冷链覆盖范围已遍及全国80%以上⼈⼝的地区,以省为单位接种率达到85%的⽬标已接近实现。
计划、函、决定、规定办法、通知、通报、批复、请示、会议纪要
批复、请示、会议纪要、等文书的写法及X文一、报告写法及X文建议报告关于××××××的报告院领导:根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
二、××××××××××××××××××。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
积水潭医院××处××××年×月×日例文(建议报告)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国务院: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却可用疫苗彻底预防的急性传染病。
2024年脊髓灰质炎补种计划和实施方案
2024年脊髓灰质炎补种计划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虽然脊髓灰质炎病毒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好的控制,但仍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不足的免疫接种覆盖率,因此仍有脊髓灰质炎的发生。
为了加强对脊髓灰质炎的控制,保障儿童的健康,制定脊髓灰质炎补种计划和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和规划1.目标:在2024年内,全面提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覆盖率,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从而降低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保障儿童健康。
2.规划:根据现有的疫苗接种覆盖率及人口分布情况,制定具体的补种计划和方案。
重点加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移民人口的疫苗接种工作。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疫苗接种技能和水平,确保疫苗接种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三、实施步骤1.制定补种计划: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脊髓灰质炎的补种计划,明确对象、时机、地点等具体内容,确保全面落实。
2.组织宣传:通过政府宣传机构、媒体等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脊髓灰质炎病情的认识,增加对疫苗接种的认可和信任度,为补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资源投入:加强对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储备和供给,确保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适时调整和优化疫苗接种点,方便群众接种。
4.加强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机制,督促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做好疫苗接种的工作,确保全面覆盖和及时补种。
5.数据统计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数据统计和评估机制,准确掌握各地疫苗接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加大对脊髓灰质炎补种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资源供给充足。
2.人才储备:培养更多专业的疫苗接种技术人员,提高疫苗接种技术和管理水平。
3.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疫苗流通、储存和使用制度,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五、风险应对1.风险评估:定期对脊髓灰质炎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脊灰疫情防控跟应对新
实验室检查
最有诊断意义是粪便病毒分离 脑脊液(瘫痪前期及瘫痪的早期)
淋巴细胞增高,蛋白正常 抗脊灰病毒抗体
脑脊液或血液中检测抗脊灰病毒IgM抗体 恢复期患儿脑脊液或血液中抗体滴度较急性期
4倍以上增高 肌电图
脊髓灰质炎诊断
诊断原则: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及 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常规免疫:OPV疫苗免疫程序为2、3、4、4周岁各服1剂。 强化免疫:每年12月5日和6日和次年1月5日和6日为消灭脊 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日,在强化活动日里,对适龄儿童实
施OPV普服。
第二部分 流行形势
新疆脊灰野病毒疫情 全球疫情概况
疫情20发1现1年8月24日,中国CDC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
概述
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及肢体弛缓性瘫痪 3、多发生于小儿,俗称“小儿麻痹症”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性 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显性、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主要经粪-口传播 儿童 4月-5岁高发;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痪型病 例为主(95%),瘫痪型仅占1/1000
病原学
1. 肠道病毒属微小RNA病毒科 2.单股RNA,无包膜 3.分I II III3个血清型,型间少有交叉免疫 4.耐寒冷,低温下长期存活,但对热、干燥及氧化消毒剂敏感
发病机制
病毒经口入人体,在 扁桃体及肠道淋巴组 织繁殖。
无症状型(隐性感染)
进入血液循环形成 病毒血症,出现前 驱期症状。
通过血脑屏障侵入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瘫痪前期症状。
顿挫型 无瘫痪型
病情进一步发展
瘫痪型
病理改变
主要病变部位:脊髓前角的灰质和桥脑及延髓的运 动神经核,中脑、小脑幕神经核以及大脑中央前回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1994年10月8日)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我国政府向全球承诺的目标。
为了确保此目标的如期实现,卫生部先后制订了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由于脊髓灰质炎具有传染性强和难以与其它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相鉴别的特点,卫生部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AFP监测报告率1/10万的标准,已要求各省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专门报告系统,加强疫情监测,并于1993年6月以卫防计发(1993)第15号文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卫生防疫机构的职责。
但通知下达一年多来,各地的AFP监测报告工作改进不大,距国际公认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漏报、迟报、不报等情况已成为阻碍我国按期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严重问题,将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消灭脊灰的认证。
大量调查表明,医院是及时发现AFP病例的主要地点。
因此,为了迅速改善AFP疫情报告工作状况,现对各级医疗机构重申以下要求:一、强化消灭脊灰意识,加强领导,坚决执行AFP报告制度。
消灭脊灰是党和政府对儿童健康的关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确定一名业务领导,负责AFP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协调组织有关科室,明确各自职责,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消灭脊灰重要性的认识和执行AFP报告制度的自觉性,以确保AFP监测和报告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对临床医疗人员及其他有关卫生人员的培训目前一些临床医生对AFP病例定义及报告制度不了解,严重影响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国家免疫规划概述
体系建设成绩
建立了预防接种管理体系 国家、省、地(市)、县(区) CDC均成立了免疫预防专业科室,建立了覆盖全人群的产科接 种点、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 建立了一支专业队伍 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培 训了大量的基层接种人员。 建立冷链运转系统 1981年起,逐步建立冷链运转系统,使 预防接种由季节性接种进入常规接种。 监测网络取得发展 建立了免疫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疾病专报 监测网络(AFP、麻疹、新破、乙脑、流脑)、实验室监测网 络(AFP、麻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影响的国际性和荣誉性:普及儿童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消 灭麻疹是全球的目标,也是各国政府和一致行动,这使预防接 种工作具备了国际性的特点。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了预防 接种工作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 接种对象的公众性和社会性:预防接种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社会 人群,凡是有儿童的地方都需要提供免疫服务,它的工作范围 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需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并在有关部门 的支持与配合下,才能完成预防接种工作的各项任务。
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预防接种,控制或消灭针对传染病, 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将会有更多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因此,预防接种是一项 长期、艰巨的任务。 时间的经常性和连续性:预防接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 , 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都有新的易感儿出现。因此,必须保证 预防接种工作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进行经常的预防接种 工作,才能提高和维持人群的免疫水平。 技术的连贯性和特殊性:预防接种具有多环节性,一环扣一环,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 全局。因此,要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管理,保证技术上的连续性, 同时充分考虑到某些问题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监测, 及时反馈,修正计划,以最小的投资去获取最佳的效益。
免疫接种必须与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免疫接种必须与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5.1我国免疫规划的历史与展望1.“计划免疫”在我国是哪一年提出的参考答案:1978年2.建国后,我国群众普遍接种哪个疫苗参考答案:天花疫苗3.国务院哪年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参考答案:2005年4.2002年,我国将哪个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参考答案:乙肝疫苗5.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是哪个疫苗参考答案:乙肝疫苗6.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区哪一年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参考答案:2000年7.下列哪一类疫苗通常不适用于免疫缺陷人群参考答案:减毒活疫苗8.下列哪一种疫苗接种后可诱导机体产生粘膜IgA抗体参考答案:脊灰减毒活疫苗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国家坚持疫苗产品的战略性和公益性;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10.关于免疫规划疫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增加的免疫规划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疫苗11.实现群体免疫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参考答案: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均可获得持久保护;疫苗接种或疫苗接种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预防感染;病原体仅在人间传播12.目前国家免疫规划儿童用疫苗分别有哪些技术路线的疫苗参考答案: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13.预防下列哪些疾病的疫苗已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参考答案:乙肝;麻疹;乙脑5.2我国免疫规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1.关于疫苗,以下概念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2.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由()承担参考答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接种单位由哪个部门指定()参考答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4.疫苗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由负责参考答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疫苗管理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可以向接种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免疫规划疫苗参考答案:不可以6.预防接种单位由()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参考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7.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按照职责组织调查、处理参考答案: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8.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规定,保存接种记录应当至疫苗有效期满后不少于()备查参考答案:五年9.生产、销售假药的,不包括哪项处罚参考答案: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10.下列关于接种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制定本行政区域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并只需要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免疫规划工作的内容及发展的方向
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介绍
计划免疫时期(1978—2000)
第三阶段 (1991—2000年)巩固高接种率,控制和消灭 针对传染病
1988年WHA通过2000年在全球消灭脊灰决议;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 宣言》及行动计划。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这 两个文件。
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介绍
计划免疫时期(1978—2000)
1974年,WHO在2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 ,正式提出在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规划(EPI),一 是要扩大预防接种的目标人群,提高接种率;二 是要逐步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地新疫苗,扩大使 用疫苗的种类。
1978年,卫生部提出有计划的实施预防接种 工作。标志着我国预防接种工作步入计划免疫时 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免疫规划工作的内容及 发展的方向
2020/ 免疫规划工作基本内容 兵团免疫规划工作基本现状
第一部分 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介绍
免疫规划基本知识介绍
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发展简史
计划免疫前期 计划免疫时期 免疫规划时期
免疫规划基本概念 扩大免疫规划方案 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情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必要性
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关注民生 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较少 甲肝、流脑等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仍处于
高流行状态 全球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多个国家增加免疫
规划疫苗 党和政府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
社会和谐,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卫生 工作方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 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 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 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 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 出28亿元。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3.11.15•【文号】•【施行日期】1993.11.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报告的通知(1993年11月15日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国务院: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却可用疫苗彻底预防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的存在和传播,威胁着每个儿童,一旦发病将导致儿童肢体损伤、残疾乃至死亡;未接受免疫的儿童,不仅自己可能受害,而且还会作为污染源危及他人。
鉴于该病危害大、传染性强以及“可防不可治”的特点,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把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继消灭天花后人类限期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要求各国采取全球性的统一行动。
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一九九五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国家决定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一、自我国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提高,发病率显著下降,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部分地区计划免疫工作落实不力,目前全国仍有一些地区出现疫情,时有暴发流行。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强化免疫工作切实纳入议程,实行目标管理并依据全国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工作计划,落实经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卫生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疫苗的生产、储运、供应、发放和指导服务工作。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要做好所属范围的强化免疫工作,每位家长应主动促使孩子服用疫苗。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现就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汇报如下:平罗县地处银川平原北部,辖七镇六乡共128个行政村(含原陶乐县),总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人。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中级职称的134人,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
《传染病防治法》颁布施行以来,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强以传染病预防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工作队伍和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和防治预案,切实提高了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概况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目前已形成了组织健全、功能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
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县卫生防疫站具体承担《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监督、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均设有防保科,指定专人负责本乡镇及本单位传染病管理工作,聘用了具有卫生专业知识的村级防保员共56名,目前全县从事传染病管理和监督相关技术人员120余人。
2003年,全县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100%;计划免疫“五苗”单苗接种率和五苗覆盖率达99%以上;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97年的394/10万下降到2003年的272/10万。
“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5篇)
“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5篇)“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精选篇1也许,许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但却对儿时吃过的白色小“糖丸”印象深刻。
正是这样一粒粒不起眼的小“糖丸”,帮助中国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位老人为之奉献一生的传奇故事。
这位老人,就是“糖丸爷爷”,是病毒学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顾方舟。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儿童,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若病情严重,还会危及孩子生命。
时钟拨回到1955年,小儿麻痹症在青岛、上海、济宁、南宁等地蔓延。
疾病暴发之初,有家长背着孩子跑来找顾方舟,希望他能给孩子治病,顾方舟却束手无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他。
我国当时每年有一两千万名新生儿,他知道早一天研发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来。
1957年,顾方舟正式开展脊髓灰质炎研究。
从此,与脊髓灰质炎打交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当时,国际上存在两种疫苗技术路线。
一种是灭活疫苗,也称为死疫苗,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要打三到四针,每针价格几十块钱;另一种是减毒活疫苗,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刚刚发明,药效、不良反应等都是未知数。
深思熟虑后,顾方舟认为当时我国人口多、生产力欠发达,他认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
就这样,顾方舟自己带人挖洞、建房,以他为组长的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在昆明远郊的山洞搭起了疫苗实验室。
疫苗在动物试验通过后,进入了更为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
按照顾方舟设计的方案,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三期,其中,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
面对未知风险,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
在经历吉凶难料的一周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但是,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
那么,找谁的孩子试验?顾方舟遇到了新的难题。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行动计划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行动计划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行动计划【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1999.01.05【实施日期】1999.01.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行动计划(1999年1月5日)一、概述为了满足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证实的需要,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要求各国提供证实消灭脊灰的有关文件。
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于1996年4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确定用于消灭脊灰证实的标准如下:根据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的建议,只有在西太区所有国家达到以下标准时,WHO西太区才可被证实为无脊灰地区。
1)监测水平保持在证实要求标准条件下,至少连续3年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的证据;2)各国的证实委员会根据区域证实委员会要求修订并递交国家证实文件;3)具有适宜的措施识别输入性脊灰野病毒并做出反应。
为确保西太区在2000年底能够证实无脊灰,西太区各国必须在1998、1999、2000年连续3年保持无本土野病毒传播。
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于1997年11月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要求中国准备国家消灭脊灰证实行动计划,并于1998年8月提交西太区证实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为指导各地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开展,卫生部已制订下发了《1996-200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行动计划》是在上述行动计划基础上,为满足证实消灭脊灰工作需要而制订的,某种意义上是对《1996-200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部分内容的补充。
二、消灭脊灰进展(一)脊灰病例1989和1990年我国发生了较大范围的脊灰暴发,分别报告病例4623和5065例。
从那以后,随着消灭脊灰各项策略与措施的落实,我国已成功地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最后一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于1994年9月,然而,在全球实现消灭脊灰目标之前,脊灰由其他区域输入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14•【文号】国办发〔2021〕50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1〕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14日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残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好残疾预防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十三五”期间,通过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残疾预防法规政策更加完善,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致残防控及残疾康复服务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依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规、政策,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残疾预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民动员、科学施策、依法推进,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脊髓灰质炎防控
美国脊髓灰质炎,1950 ~2010
1955 IPV
1961 OPVⅠ/Ⅱ单价 1962 OPV Ⅲ单价 1963 OPV 3 价
2000 停 OPV 只 种 IPV
1996 IPV- OPV 序贯程序
1988 增强IPV
1979 最后本土病例
美国脊髓灰质炎,1980 ~2010
主要是 VAPP
告知书、同意书——免责
• 第七章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 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 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 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 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 其书面同意
–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 当承担赔偿责任。
结果:融安县长安镇卫生院、融安县CDC、柳州市 CDC一次性向患儿支付65万。
脊灰疫苗接种知情告知
国家CDC和省CDC文件要求各级接种单位脊灰预约
1 中,知情告知两种脊灰疫苗的特点和风险及签知情
同意书,给家长选择的权利-----尽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指出:医务人
2 员如果未履行知情告知的义务,造成患者损害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目标要求在2000年 全球消灭脊灰 。
1993年以来开展全国免疫日为形式的强化免 疫活动,从1994年10月以后我国未再发现由 脊灰本土野毒引起的病例。
病原学
微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单股正链RNA 。 血清型:I、II、III型。 耐冷、不耐热,体外生活力强。 在肠道内与其他肠道病毒互相排斥。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鼻咽部、肠道等处可分离出病毒。 在人胚肾、人胚肺、猴肾、HeLa, Vero等多种细胞中增殖。
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2003年)
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2003年)(卫疾控发[2003]163号)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区域,标志着我国已达到无脊灰目标。
实现无脊灰目标,仅仅是消灭脊灰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目前,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部分国家仍有脊灰流行,脊灰野病毒输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
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WHO美洲区的多米尼加、海地和西太区的菲律宾又发生了由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引起的脊灰流行,近几年我国也发现了脊灰疫苗变异病毒导致的病例,这些对于保持无脊灰目标以及全球消灭脊灰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我国计划免疫和消灭脊灰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许多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和计划免疫专业人员对消灭脊灰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不足,产生了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思想或厌战情绪,一些地方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不扎实,计划免疫工作出现滑坡现象。
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影响着无脊灰状态成果的巩固。
因此,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仍十分艰巨。
一、目标(一)总目标全国保持无脊灰状态,直至全球实现消灭脊灰目标。
(二)分目标1. 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2. 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病例流行病学与实验室监测各项指标持续保持在WHO无脊灰证实标准以上;3. 具备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脊灰野病毒输入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的能力。
4. 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脊灰野病毒及其感染或潜在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封存与安全处理工作;5. 按期递交消灭脊灰年度进展报告。
二、技术策略和措施(一)提高并维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努力提高并维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特别要抓好边远地区儿童以及流动人口中儿童的常规免疫工作。
1. 做好儿童出生报告、登记工作,努力提高建卡(证)率各基层接种单位应严格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落实儿童出生报告、登记制度,及时掌握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包括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人数。
消灭脊髓灰质炎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消灭脊髓灰质炎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概述1.1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1.1.1传染源: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患者自潜伏期末可以从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粪便的排毒期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
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脊髓灰质炎是在人间传播的疾病,不存在除人之外的中间宿主。
1.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传播本病。
少数情况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感染者的粪便带有传染性。
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因此传染给他人。
少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
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
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1.2脊髓灰质炎的临床症状: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伏期为3-35天,一般7-14天。
肠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感染脊灰病毒后有下列几种表现:无症状性感染:表现有轻度疲倦或无任何症状,这占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的大多数。
顿挫型:病人只有轻度发热、疲倦、嗜睡或伴以头痛、恶心、呕吐、便秘、咽痛等一般症状。
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型):开始的症状与顿挫型相似,继之或痊愈数日,或好转数日或相继出现背痛,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感染后仅1%或更少的感染者发展为瘫痪型脊髓灰质炎。
主要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害而出现肌肉松弛性瘫痪,表现可单侧或双侧,下肢或上肢肌肉无力,瘫痪,肢体温度低于正常。
肌肉瘫痪在开始几天内发展很快,继之停留在这一水平,恢复较慢,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相当多数留下跛行的后遗症。
1.3脊髓灰质炎的主要威胁人群:脊灰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
但如果人群抗体水平低,也可引起大年龄组儿童以及成人发病。
国家免疫规划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访北京大学公
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10月第26卷第29期・封面报道・中华人民共和IS成文70周年th®Ztrtb AonA-ersjvr“Hw aTlw P»co>«»R«pub<«c n:Cnma歆籬關做鼬广大人卿蠅鞠生般全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崔富强研究员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疫苗的发明和疫苗的预防接种被认为是人类公共卫生领域中降低传染病的有效干预手段,世界各国政府都将疫苗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崔富强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我国城乡居民远离了多种传染病的威胁,有效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当前,来自新老传染病的威胁依旧存在,传染病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免疫规划工作任重道远。
计划免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崔富强研究员说,我国免疫规划的发展历经了三个历史进程,分别是1950年到1977年的计划免疫前期,1978年到2000年的计划免疫时期和2001年以后的免疫规划时期。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计划免疫前期的目标是控制传染病,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是根据季节、人群进行突击接种。
1950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原卫生部于1959年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具体规定接种伤寒、霍乱、白喉类毒素、副伤寒、鼠疫等疫苗的要求,1963年原卫生部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要求重点做好鼠疫、霍乱、天花、白喉、乙脑、卡介苗、伤寒、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等10多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这一阶段全国尚无统一的免疫程序和对重点传染病、重点地区及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1965年,原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预防接种工作必须面向农村,为5亿农民服务。
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前,天花猖獗。
介绍中国糖丸之父的作文
介绍中国糖丸之父的作文
顾方舟是我国病毒学家,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为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奉献了一生。
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
顾方舟也被人称为“糖丸之父”。
1955年,江苏南通暴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情。
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工作。
为了自主研制疫苗,顾方舟团队在昆明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与死神争分夺秒。
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
为了便于在全国推广免疫,顾方舟和研究团队成功改进剂型,将需要冷藏的液体疫苗制成固体糖丸,一名儿童只需服用一颗糖丸就可以达到免疫效果。
这是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之路的创举。
1964年,糖丸疫苗在全国推广。
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
自1994年发现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未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顾方舟评价自己:“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
正文:
----------------------------------------------------------------------------------------------------------------------------------------------------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
(1988年7月7日)
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但又可以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也是继消灭天花后,最有可能在全球消灭的第二种疾病。
近几年来,由于计划免疫活动的普遍开展,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有了较大幅度下降。
1985年在全球162个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有74个国家和地区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报告疫情的32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6个国家和地区有病例报告。
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提出在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美洲区和欧洲区提出在1990年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我国所在的西太区则提出1992年消灭此病。
我国在70年代初期,每年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超过10,000例,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降至年发病1,000例以下。
据1987年疫情报告统计,全国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为0.091/10万,有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病例发生,全国约有90%以上的县无病例报告,全国50%的病例是由于个别省份的少数县发生暴发流行所致。
当前,脊髓灰质炎仍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
尽管我国的发病率大大低于全球平均发病率水平,但是我国发病的绝对人数居西太区首位,处于全球第四位,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
因此,消灭脊髓灰质炎是保护儿童健康,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措施,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际声誉。
脊髓灰质炎是在人间传播的疾病,不存在除人之外的中间宿主,至今尚未发现新的病毒抗原型,加之
疫苗预防效果可靠、持久、安全,在理论上提供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可能性。
同时,我国现已具备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各级政府重视计划免疫工作,关心儿童健康成长,普及儿童免疫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配合;二是计划免疫工作的科学管理得到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免疫接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三是通过深化改革初步摸索出一些符合我国国情,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方法,使免疫接种工作落到了实处;四是冷链覆盖范围已遍及全国80%以上人口的地区,以省为单位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已接近实现。
所有这些都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为加速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适应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形势并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规划目标相协调,特制订本规划。
一、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
1992年全国发病率控制在0.01/10万以下,达到基本消灭;
1995年达到无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
(二)工作指标:
1.建卡率:1990年以县为单位,达到98%以上。
2.接种率:
1990年以县为单位达到85%以上;
1995年以县为单位达到95%以上;
3.诊断符合率: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综合判断,诊断符合率达到100%。
4.疫情漏报率:
以县为单位无漏报、误报。
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提高和保持人群免疫水平
1.各地应严格执行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采取适当的强化免疫策略。
2.继续推广接种门诊或按周、按月、按季度接种,提高服苗率,消灭免疫空白点。
3.提高疫苗质量,加强冷链管理,保证接种工作质量。
(二)建立、完善监测系统,加强监测工作。
建立和完善各级监测系统,加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工作。
在国家级确定一专业机构负责分析全国脊髓灰质炎疫情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参加调查处理暴发疫情等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确定两个实验室负责制订全国标准化监测、诊断方法,培训监测人员,评价疫苗质量,鉴别疫苗相关病例和其他疑难病例等实
验室监测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制订本省监测行划,培训地区级监测人员,组织对疫苗质量、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和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分布监测,组织接种率调查,进行疫情分析和暴发疫情处理等工作。
地区、县级卫生防疫站负责个案病例调查、核实、处理,定期收集、分析疫情动态、进行接种率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监测工作。
(三)快速切断疫情传播
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应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隔离、治疗病人,处理疫点、疫区,对周围易感儿童采取应急服苗,将病例控制在两代之内,杜绝第三代病例发生。
(四)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与消灭脊髓灰质炎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
三、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行政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消灭脊髓灰质炎是保护儿童健康,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声誉。
各级政府要把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认真领导、制订当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规划和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经费、设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把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整个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先地位并列为目标管理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级儿童计划免疫协调小组,应把消灭髓灰质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定期研究、检查规划执行情况,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消灭脊髓灰质炎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十分艰巨、紧迫,需要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配合。
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宣传、教育、妇联、民委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和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使广大群众了解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大意义和这项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主动予以支持、配合。
(三)深化改革,加强预防保健网建设
消灭脊髓灰质炎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一个创举。
因此,必须按照改革的精神开展工作,要通过深化
改革,制订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考核制,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巩固和加强预防保健队伍;要通过深化改革,大力推行计划免疫保偿合同制,实行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劳务报酬,保证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作常规、技术规程,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技术操作规范化,业务工作程序化,确保工作质量。
四、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考核验收及奖惩
(一)考核指标
1.接种率:以县为单位,1岁以内儿童全程服苗率达到95%以上。
2.发病率:以地区为单位连续五年无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
3.其他:制度健全,组织工作落实,冷链运转正常,各项监测资料完整。
(二)考核办法(暂定)
以地区(市)为单位,全部达到上述考核指标者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验收。
省级由卫生部组织验收。
(三)奖惩
1.凡经验收达到考核指标的地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并作为工作业绩考核条件考虑。
2.凡因免疫接种工作不落实,疫情报告,疫区处理不及时等工作责任造成脊髓灰质炎流行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对卫生行政领导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划制订当地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卫生部。
c27332--010202xxj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