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花城版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六课第一课时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教学设计课时: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旋律方式的复习回顾来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走进课堂,了解种旋律进行的方式,并学唱歌曲西风的话,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
教材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已经较为熟练,对速度、力度记号也有所掌握,并且对于乐曲欣赏有了一定的聆听和鉴别能力,可以加强培养欣赏乐曲的训练。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听、唱、动、奏、创的方式来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乐曲和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民歌,它以伏尔加河为背景,描述了船夫们辛勤劳动的情景。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烈,充满了力量。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伏尔加河的美丽景色和船夫们的辛勤劳动,第二部分则表达了船夫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俄罗斯的音乐风格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音乐特点,感受歌曲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伏尔加船夫曲》。
2.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音乐特点,培养对不同国家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唱法。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俄罗斯音乐特点和歌曲背景。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伏尔加船夫曲》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俄罗斯的音乐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唱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让学生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唱法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演唱歌曲,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船夫们为什么要辛勤劳动?他们向往什么样的生活?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
花城版三上第8节第2课时《感知音乐的旋律(一)》(教案)》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8节《感知音乐的旋律(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让学生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通过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使之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动作的创编,由此掌握旋律中跳进和级进的知识点。
教材分析:《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
结构为单三部曲式,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所写。
旋律有明显的上行、下行级进旋律,并伴随四分附点跳音。
《我们大家唱起来》是根据《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歌曲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是一首能够较好理解和学习旋律上行、下行、级进、跳进的歌曲。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学习的兴趣容易分化,所以教师要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新版小学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我爱中华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中华》体会华夏音乐蕴含的美感,感悟歌曲里所包含的中华情并学会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了解附点音符的作用,学唱附点音符的节奏。
3、向学生展示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1、了解附点音符的作用,唱好前置附点音符节奏型。
2、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欣赏祖国的美景,欣赏完以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2【练习】发声练习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啊............啊............啦............ 啦............活动3【活动】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资料,让学生听着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2.教师情声并茂地范唱歌曲,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模仿。
活动4【讲授】学习附点音符1.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附点音符,并通过练习学习怎么唱好附点音符。
2.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并注意要把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唱好。
活动5【讲授】小结1.全体同学深情齐唱歌曲《我爱中华》。
2.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活动6【作业】多听多唱通过其他途径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中国人》一、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花城版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教学设计【课型】欣赏综合课【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走进音乐世界》四年级下册第9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的知识。
本节课通过复习级进、跳进、同音反复,引出旋律进行方式以及“旋律线”的概念。
体验和感受旋律不同的进行方式是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学生在一到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尝试用律动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中的变化。
在乐器的掌握上能用竖笛作为课堂辅助学具并能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中。
【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二条就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因此,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聆听、表现旋律,感受旋律的变化;我在教学中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够在音乐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旋律变化中的美。
2.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分辨出旋律进行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3.技能目标:能够结合节奏游戏、律动游戏、即兴表演、演奏等音乐手段,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掌握旋律进行方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难点】1.能够在欣赏乐曲时,准确分辨出旋律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2.能够在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基础上进行编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PPT 3、口风琴4、钢琴5、卡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吹奏口风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音乐小助手回答问题迅速调动上课气氛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动一动:1、示范律动体态2、吹奏三条旋律。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执教】【教材版本】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设计思路】本课以2011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分析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以歌词朗诵欣赏为导入、进行音乐欣赏、分析,学习鉴赏、情感表现为主线。
采用互助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互助互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此时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只要引导合理,学生一定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中,一首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一首欣赏曲目《歌唱祖国》,两首歌曲具有共同的特点,歌曲乐句结构规整,且从不稳定终止到稳定终止对比明显,因此易于学生听辨。
还选择很流行的歌曲《自新大陆》音乐主题,学生用竖笛或者口琴进行课堂实践演奏。
巧妙地用5(g1)、6(a1)两个音编写伴奏,降低了演奏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能在歌曲演唱和竖笛演奏中感知音乐旋律的优美,喜欢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2.欣赏歌曲《歌唱祖国》(片段),用欢乐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歌声熟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和乐句终止感,感受旋律中的主音。
3.进一步学习竖笛的基本吹奏方法,复习“5”的指法,学会“6”的指法,并能用“5、6”两个音按谱例要求为歌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伴奏。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__拉丁美洲之旅第3课时》教学设计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__拉丁美洲之旅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拉丁美洲之旅》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通过学习,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拉丁美洲的音乐历史、音乐风格、代表作品等,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各种类型的音乐有广泛的兴趣。
但是,对于拉丁美洲的音乐,大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包括音乐历史、音乐风格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欣赏并辨别拉丁美洲音乐。
3.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拉丁美洲代表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风格。
2.案例分析法:分析拉丁美洲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拉丁美洲音乐,如舞蹈、节奏练习等。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拉丁美洲的音乐素材,如音频、视频、图片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准备拉丁美洲的音乐教材或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频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风景、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风格,让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拉丁美洲的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听、唱、舞蹈等方式,亲身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美丽的朝霞教案(花城版)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美丽的朝霞教案(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美丽的朝霞》这一课选自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感受和体验美丽的朝霞这首歌曲的旋律美。
歌曲以朝霞为题材,描绘了美丽的朝霞映照在大地上的情景,旋律优美、抒情。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旋律的美,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和表现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朝霞这一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音乐的方式去感受和体验其美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丽的朝霞这首歌曲的旋律美。
2.提高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和体验美丽的朝霞这首歌曲的旋律美。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和表现能力较弱,需要加以引导和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旋律美。
2.演唱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旋律美。
3.演奏法:让学生通过演奏乐器,感受和体验旋律美。
4.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朝霞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美丽的朝霞。
5.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美丽的朝霞这首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丽的朝霞这首歌曲的乐谱。
2.准备朝霞的图片。
3.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4.准备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朝霞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朝霞,激发学生对朝霞的喜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朝霞有哪些特点?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呈现(5分钟)呈现美丽的朝霞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旋律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关键词语,如“美丽的朝霞”、“映照在大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6课伏尔加船夫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民歌,它以伏尔加河为背景,描绘了船夫们在艰苦劳动中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俄罗斯的文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同时锻炼自己的合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合唱技巧,对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俄罗斯文化了解不多,可能会对歌曲的背景和内涵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知识,感受俄罗斯民歌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并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情感处理。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唱技巧。
4.增进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
2.了解俄罗斯文化,理解歌曲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合唱技巧。
4.运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俄罗斯文化背景资料。
2.准备合唱所需的乐谱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伏尔加河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伏尔加河吗?它有什么特色?然后简要介绍《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伏尔加船夫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注意表现出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小学美术《感受音乐》微课教案
-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线条、色彩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
例:在创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温度、明暗等,以表现音乐的不同情感。
-音乐与绘画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4.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绘画创作中尝试表现音乐情感,但部分作品仍显得较为生硬。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我计划在课后增加一些绘画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于某些概念仍存在误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将在下一节课进行针对性讲解,并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
2.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音乐带来的感受,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音乐与绘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影响,提高跨学科综合素养。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学会分析音乐与绘画作品之间的联系,提升审美评价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具体作品,使学生明白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可以通过绘画的线条、色彩等形式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绘画作品。
例:分析梵高《星夜》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之间的联系,理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音乐的意境。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材中包含了简单的旋律练习,以及富有代表性的儿歌和民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在旋律感知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引导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概念,培养学生的旋律感。
2.学会用音阶和简单的旋律进行音乐创作。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音乐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简单的旋律概念,如音阶、节奏等。
2.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运用旋律进行音乐创作和实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演唱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主动探索和感知旋律。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旋律图片、音频、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乐素材:儿歌、民歌等。
4.练习册:为学生提供课后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富有代表性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旋律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旋律的起伏和走向。
同时,教师用钢琴演奏相应的旋律,让学生听后说出旋律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说课稿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旋律片段,以及相关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旋律的概念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还未能完全独立地分辨和表达音乐中的旋律部分,对复杂的旋律结构和不熟悉的音乐风格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感受。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旋律。
2.使学生能够分辨和表达简单旋律的起始音、节奏和音高。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合作,创作和表演简单的旋律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体验,掌握旋律的概念和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分辨和表达复杂旋律的起始音、节奏和音高,以及运用创意和合作,创作和表演简单的旋律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分析和创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旋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乐器、图谱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中的旋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旋律。
2.讲解:向学生介绍旋律的概念和特点,解释旋律的起始音、节奏和音高。
3.实践:让学生分组演唱和分析教材中的旋律片段,引导学生独立地分辨和表达旋律的起始音、节奏和音高。
4.创作:让学生运用创意和合作,创作和表演简单的旋律作品。
5.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旋律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旋律的起始音、节奏和音高的表达方式。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是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中的旋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觉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但是,他们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可能还不够扎实,需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可能了解不多,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中旋律的概念和作用。
2.如何分析和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聆听法、分析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音乐中旋律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和示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分析并讨论其中的旋律,然后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听一些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旋律,加深对旋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音乐鉴赏。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分析并欣赏其中的旋律,写一篇简单的音乐鉴赏文章。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2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三)歌曲《阿瓦日古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阿瓦日古丽》感知音乐节拍(三)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感知3/8音乐的美感。
教学内容:歌曲《阿瓦日古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阿瓦日古丽》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2、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3/8拍子的音乐,学会拍打3/8拍的节奏,
通过吟诵唐诗《回乡偶书》,帮助学生找到拍子的节拍感,了解其强弱规律;能熟练掌握并分辨其与二拍子音乐的不同。
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唱《阿瓦日古丽》,能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的韵律感。
教学重点:感受并掌握3/8节奏
教学难点:能用正确的声音演唱《阿瓦日古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朗诵一首诗《回乡偶书》
(生齐诵)。
同学们很棒,那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感觉一下老师朗诵的和大家朗诵的有什么不同?
3/8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
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
何处▏来‖。
(节奏一样)。
最新新人教音乐四年级下册《花的旋律》教案.doc
新人教音乐四年级下册《花的旋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茉莉花》2、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歌唱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沂蒙山小调》(民歌)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民歌的题材有几种?(课件)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放录音或者范唱)1、《太阳出来喜洋洋》2、《放马山歌》》3、《川江船夫号子》》4、《无锡景》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三、歌曲学唱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1)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2)划拍唱-----难点纠正:(3)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樱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
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第八单元花的旋律第三、四课时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
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教师简介歌曲。
三、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郭老师唱唱这首歌?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
划拍跟琴轻声唱词。
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歌曲分析,艺术处理。
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竖笛伴奏。
四、课堂小结: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会唱,而且能为其伴奏。
课后请同学们利用网上资源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五、在《雪绒花》歌声中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百花园》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表现“花”这一主题的音乐、歌曲、图画、诗词等艺术形式,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感受多种艺术形式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收集、帅选、整理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听一听、猜一猜教师播放编排好的录音在播放过程中学生抢答出歌曲中唱的是哪种花?请学生介绍这几种鲜花。
二、连一连、画一画出示教科书第45页的图片。
学生把国家有代表性的图片和他们的国花一一对应的画上连线。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一)教学目标:了解旋律的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的概念,并能在旋律片段中听辨出来。
2.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能从乐曲中听辨出旋律上行、下行出现的地方。
了解级进、跳进的概念,学唱《我们大家跳起来》,在歌唱和律动中感受歌曲中的级进和跳进、上行和下行。
教学内容:学习音乐知识“音的走向”,认识旋律的上行、下行与同音反复、级进与跳进。
2.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重难点:学习音乐知识“音的走向”,认识旋律的上行、下行与同音反复、级进与跳进。
教具:歌曲、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2.听《小步舞曲》做三拍子律动进教室。
二、基础训练提问:3/4拍的强弱规律?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纠正及小结,并再次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三、新授歌曲谈话导入教师初步介绍歌曲旋律的出处和作者2.请同学完整的弹奏《小步舞曲》学习乐谱A.初学歌谱找出乐谱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有同学能回答的请同学回答,老师小结)。
初步解决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
B.四人为一组,视唱歌谱。
和教师一起唱歌曲D.轻声演唱歌谱正确完整的演唱歌谱,并且注意歌曲中出现的跳音记号以及反复跳跃记号,可用“LU”音进行哼唱。
以便学生熟悉曲调。
学唱歌词A.朗读歌词注意声音的位置B.全班轻声正确演唱歌曲请学生分两组,一边指挥一边演唱,体验三拍子的韵律。
歌曲处理A.听范唱,讲讲歌曲有几句乐句?演唱时要注意哪些地方?B.教师小结,让学生注意“优美的音乐伴着我们跳”的“跳”之后有一个呼吸记号,演唱时的气息要调整。
指导学生演唱有跳音记号的乐句,并让学生进行乐句中断连的对比。
学生演唱进行体验。
D.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歌曲表演分小组,创编三拍子的节奏。
利用已学过的三拍子律动,为歌曲伴舞。
小组展示四、欣赏钢琴曲《G小调小步舞曲》听听、赏赏播放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感受小步舞曲典雅、庄严地风格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6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第二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器乐曲《扬基`嘟得儿》《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a.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来歌唱,培
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b.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知识目标:理解3/4拍强弱规律,认识弱起小节的含义并唱准弱起小节。
(3)能力目标: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用柔和的声
音,休闲的情绪来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情境:请同学们听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地走到座位坐好。
)
一、谈话导入。
(2分钟)
1、同学们,这节音乐课我将带你们走进美国乡村,感受一下美国的乡村音乐,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听后说说有什么感受?
(简介: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乡村音乐,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等等……)
2、同学们,这首动听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迷人的牧场……随即,播放《牧场上的家》的伴奏。
二、聆听歌曲。
(5分钟)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唱家乡的歌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牧场。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欣赏多媒体音乐和画面,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
2.在美国的乡村的牧场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多幅不同的美国乡村牧场的图片)
3.说说这首歌曲是多少拍的?听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三、节奏难点。
(5分钟)
1.听旋律,打拍子,掌握弱起拍。
巩固3/4拍。
2.学生情感读词。
读好弱起和一字多音。
四、学唱歌曲。
(20分钟)
1.牧场上的家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令人无限神往,谁来说说?在牧场上哪些景色给你带来最美的感觉?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动物们在这么美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快乐呀,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唱唱,用LU唱歌曲的旋律。
2.同学们的声音真美,能用这么美的声音来唱唱歌词吗?随伴奏轻声演唱歌曲。
3.你们来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牧场上的小主人,我们坐在绿色的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没有悲伤、令人无限神往。
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生:轻松、悠闲的感觉。
师:你们自由在地牧场放牛、嬉戏玩耍,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生:轻柔、优美
师:你们说得很准确!那我们一起来放松我们的心情,感觉一下在牧场上那轻松、悠闲的感觉。
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演唱一次。
3.纠正不准确的音:
两句“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相同吗?哪儿不相同。
5.美国的牧场美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得怎样的心情?表达了对家的赞美、依恋之情。
同学们一定很想生活在那儿吧?假如你就是牧场上的小主人,你应该用一种什么样
的的声音来不断表达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五、创编歌词。
(5分钟)
六、小结: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保护好家乡的环境。
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让我们伴着上节课的《茉莉花》下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