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最早是哪个国家科学家发明的

合集下载

微生物大事记

微生物大事记

微生物大事记虽然是列文虎克首先制造了第一架显微镜并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微生物世界里有些什么,微生物为人类又有什么关系。

在200多年的时间内,从列文虎克到巴斯德,经过许多科学家努力工作,才使人类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什么是传染病、及其防治的方法。

有许多关于微生物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列为微生物大事记,其中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科赫和巴斯德,它们是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

一、列文虎克列文虎克是荷兰人,1632 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他非常热爱大自然,也非常爱动脑筋。

他喜欢听大人们讲述海上的冒险故事,也喜欢向大人们提出许多问题,并追根问底。

列文虎克的童年一点也不幸福,他从小失去了父亲。

为了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16 岁的那一年,列文虎克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在一家杂货铺里当学徒。

外国的学徒和我国解放前的徒工一样,不仅生活艰苦,每日像牛马一样为老板忙着干活,而且还吃不饱肚子。

然而,正是艰苦的环境使他变得坚强起来。

白天,他忙着干活,一到晚上,店铺关门后,他就借着灯光读着自己喜欢的书。

他从书中知道了天空、宇宙,也从书中认识了许多动物、植物和小昆虫。

这段时间,列文虎克从书本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杂货铺的隔壁是一家眼镜店,他有空就向师傅们学习磨眼镜片的技术。

他还从一些手艺人那里学会了做金银饰品的手艺。

在六年的学徒生活中,他学会许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

他知道磨制的玻璃片可以将小的东西放大后,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如果能制造一种特殊的镜片可以把看到的东西放大许多,用它来观察一切微小的事物该有多好!列文虎克的学徒期满了,他不得不为谋生而四处奔波,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几十年过去了,最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做了一个看门人。

看门这种清闲的工作为他实现理想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他开始了艰苦的磨制显微镜镜片的工作。

经过许多天的辛劳,他终于做成了可以放大近200 倍的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食品微生物-题库

食品微生物-题库

食品微生物-题库1、下列有关科赫定理不正确的描述是()A、在患病的动物体内总能发现特定微生物,而健康的动物体内则没有B、在动物体外可以纯培养此微生物C、将该培养物接种到其它易感动物体内不一定会引起同样的疾病D、从实验动物及实验室培养物中重新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应该是同种微生物答案: C2、世界上第一次从青霉菌中分离得到青霉素并成功的大量生产,取代了璜胺类药物的主要发明人之一是()A、弗莱明B、弗洛里C、李斯特D、琴纳答案: A3、下列哪项不属于巴斯德的贡献()A、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B、创立了巴氏消毒C、对病源菌的研究D、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答案: C4、最先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列文虎克答案: D5、细菌的大小通常以哪一个单位表示()A、 cmB、 mmC、µmD、 nm答案: C6、人们不能用肉眼观察微生物。

()答案:正确7、荷兰的业余科学家微生物学先驱者列文·虎克利用单式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微小物体和生物,并于1676年首次观察到形态微小、作用巨大的细菌,从而解决了认识微生物世界的第一个障碍。

()答案:正确8、目前就人类掌握的知识来看,自然界中90%以上的微生物对我们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9、应用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任务是防止、控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化害利。

()答案:错误10、沃森和科赫通过对DNA X射线衍射图片的分析,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从此,微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

()答案:错误11、请阐述科赫定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1)在患病的动物体内总能发现特定微生物,而健康的动物体内则没有;(2)在动物体外可以纯培养此微生物;(3)将该培养物接种到易感动物体内会引起同样的疾病;(4)从实验动物及实验室培养物中重新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应该是同种微生物,划线法获得单菌落。

12、请阐述微生物奠基人之一巴斯德的主要贡献。

答案:(1)彻底否定自然发生说(2)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3)创立巴氏消毒(60℃~65℃,30min)(4)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13、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答案:微生物发展共经历了五个时期(1)史前期--感性认识时期代表人物:各国劳动人民特点:未见微生物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和防治有害的微生物。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家们在更广的领域展开了对病毒的研究,进而发现了病毒与人类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医学领域??一方面,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病毒也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课题,使得他们在研究中不断的进步,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病毒种类繁多,与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密不可分。

关键词病毒人类关系一、病毒病成因生理学奖获得者勒得伯格说过一句森然凛冽的话:“对人类在这个星球的继续统治构成最大而唯一威胁的是病毒。

”[1]1、环境因素人类癌症的15%是直接由病毒导致的,可以说是除了烟草之外的第二大致癌因素。

至于在病毒传染性疾病方面我们最常见的是流感,尽管流感似乎并不怎么可怕一般多喝水.撑几天就过去了。

但是从艾滋病到目前最为猖撅的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狰狞面目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我们的梦境.似乎是要提醒我们人类?这个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要破坏人类的似乎很完美的机体,并不一定需要像人类自己发明的大规模自杀性工具--核武器那样的高度复杂的玩意,作为最简单的生物病毒就够了。

由于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常也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和都市化 ,是导致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产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开发 ,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加剧自然环境必然受到影响 ,使人类接触到一些以往很少遇到的虫媒和带病毒动物而遭受感染病毒性传染病的。

西方国家 18 世纪开始到 20 世纪快速工业化,都市化为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近几十年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在重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覆辙 ,正是目前发达中国家传染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2] 。

特别是非洲国家 ,由于经济落后 ,再加上连年战乱 ,人们为了生存大量砍伐热带雨林、造田盖房 ,也是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不断出现的原因。

另外全球化的影响使病毒性传染病迅速出现全球效应,全球化也是近年来非常时髦的术语,它意味着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中,传统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被打破。

世界上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例计算机病毒是什么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

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

以下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一例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磁芯大战--第一个电脑病毒电脑病毒并非是最近才出现的新产物,事实上,早在一九四九年,距离第一部商用电脑的出现仍有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约翰.范纽曼(JohnVonNeumann)在他所提出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织的进行》里,即已把病毒程式的蓝图勾勒出来,当时,绝大部份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这种会自我繁植的程式是可能的,可是少数几个科学家默默的研究范纽曼的所提出的概念,直到十年之后,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Bell)实验室中,这些概念在一种很奇怪的电子游戏中成形了,这种电子游戏叫做“磁蕊大战”(corewar)。

磁蕊大战是当时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程式人员在工余想出来的,他们是道格拉斯麦耀莱(H,DouglasMcIlroy),维特.维索斯基(VictorVysottsky)以及罗伯.莫里斯(RobertT.Morris),当时三人年纪都只有二十多岁。

附注:RobertT.Morris就是后来写了一个Worm,把Internet 搞的天翻地覆的那个RobertT.MorrisJr.(上图)的爸爸,当时大Morris刚好是负责Arpanet网路安全。

磁芯大战的玩法如下:两方各写一套程式,输入同一部电脑中,这两套程式在电脑?记忆系统内互相追杀,有时它们会放下一些关卡,有时会停下来修理(重新写)被对方破坏的几行指令;当它被困时,也可以把自己复制一次,逃离险境,因为它们都在电脑的记忆磁芯中游走,因此得到了磁芯大战之名.这个游戏的特点,在於双方的程式进入电脑之后,玩游戏的人只能看著萤幕上显示的战况,而不能做任何更改,一直到某一方的程式被另一方的程式完全[吃掉]为止.磁芯大战是个笼统的名称,事实上还可细分成好几种,麦耀莱所写的程式叫[达尔文]这包含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它的游戏规则跟以上所描述的最接近,双方以组合语言(AssemblyLanguage)各写一套程式,叫有机体(organism),这两个机体在电脑里争斗不休,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杀掉而取代之,便算分出胜负.在比赛时Morris经常匠心独具,击败对手.另外有个叫爬行者程式(Creeper)的,每一次把它读出时,它便自己复制一个副本.此外,它也会从一部电脑[爬]到另一部有连线的电脑.很快地电脑中原有资料便被这些爬行者挤掉了.爬行者的微一生存目地是繁殖.为了对付[爬行者],有人便写出了[收割者](Reaper).它的唯一生存目的便是找到爬行者,把它们毁灭掉.当所有爬行者都被收割掉之后,收割者便执行程式中最后一项指令:毁灭自己,从电脑中消失.[侏儒](Dwarf)并没有达尔文等程式聪明.却可是个极端危险人物.它在记忆系统中迈进,每到第五个[地址](address)便把那里所储存的东西变为零,这会使的原本的程式停摆.最奇特的就是一个叫[印普](Imp)的战争程式了,它只有一行指令,那就是MOV01。

病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病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病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最早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俄国植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

世界上
第一个发现病毒的,是俄国植物学家、病毒学的创始人之一伊凡诺夫
斯基。

他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著名的烟草花叶病毒。

早在好几千年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了烟草并开始种植,他们用烟草来防治虫咬、蛇伤以及一些头痛病。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
洲大陆以后,烟草传入欧洲。

这种能有效治疗多种疼痛疾病的药草迅速得到欧洲贵族的喜爱,并很快成为欧洲农场中炙手可热的重要作物!不过,种植者发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种特殊的疾病。

烟草植株一旦染上这种病,它们的叶子首先会出现斑点,然后形成黄绿相间的不同区域,最后叶片组织会坏死,其形状也变得扭曲、皱缩。

叶片的死亡导致烟草田大幅度减产。

1879年,德国植物病理学家阿道夫·梅耶开始研究烟草花叶病。

他发现可以通过提取患病叶片的汁液,并将汁液涂抹到健康叶片上,就可以将烟草花叶病转移,这种情况和细菌感染是相符合的。

奇怪的是在显微镜下的提取液中,梅耶并没有看到这种“细菌”。

他将提取液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图培养出菌落,但该“细菌”并没有在培养基上生长出来。

这种“细菌”始终不露出真面目,梅耶也无可奈何。

1892年,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夫斯基伊将受感染叶片
的提取液通过钱伯兰过滤器——这是一种能够捕捉细菌和其他已知
微生物的过滤器。

令人震惊的是,经过过滤后的提取液,仍然具有传染性。

这个“细菌”的细小程度令人震惊,有人开始怀疑导致烟草花
叶疾病的病原体是否是一种细菌。

病毒的发展史

病毒的发展史

病毒的发展史病毒:普通生物学上给它的定义是“一种严格在活细胞内寄生、非细胞型的感染介质(因子),成熟的胞外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粒子。

”那么,人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病毒的研究,并最终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的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主要内容:病毒的发展史。

最先对病毒引起注意的应该是爱德华.琴那,一名英国医生。

当时天花在欧洲广泛流行,18世纪死于此病者达1.5亿以上,连法国一位国王也未能幸免。

琴那立志解决这一医学难题。

经过20多年刻苦研究,终于证实对人接种牛痘疫苗,能使得人获得对天花的永久免疫力,挽救了无数生命。

他的成功还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

的确,琴那作为免疫学之父和天花的终结者,虽然没有意识到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但他是第一个接近病毒的人,这也是人类征服病毒的一个里程碑。

然后是病毒学之父:俄国的伊万洛夫斯基。

他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将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后来,科学家莱福勒和弗洛施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也就是说伊万洛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

伊万洛夫斯基的研究让我们离病毒又近了一步。

贝杰林克,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开创者,他在1898年通过过滤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要细小,并因此推论出病毒的存在。

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virus”。

他主张病毒是一种液体,但后来美国化学家斯坦利证明了病毒其实是颗粒。

病毒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

费力克斯.徳赫雷尔法国的一位军医。

当时城外的部队发生了痢疾,他从病人那里得到了一些痢疾杆菌进行培养。

部分培养皿都被完全覆盖,而有些培养皿却有一些空斑,这让他想到会不会是一种颗粒状病毒,可以感染细菌。

病毒学 复习

病毒学 复习

第一个病毒的发现:Adolf Mayer(麦尔)1886年: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染性,是由细菌引起Ivanovski(伊万诺夫斯基)1892年:由细菌毒素引起Beijerinck(贝杰林克):真正发现病毒,提出了病毒的概念第一个由病毒引起的动物病例:牛口蹄疫病。

法国人巴斯德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

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病毒:1935年美国著名化学家斯坦利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

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1955年,Scaffer和Schwerdt)实验证实:结晶物是蛋白质。

研究方法:物理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电子显微镜技术。

病毒:是一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自我复制和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类病毒(virio ds)----只含RNA不含蛋白质一种不具有蛋白质外壳,仅有一个裸露的大约由35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环状RNA病原体。

拟病毒(virusiods)或卫星(satellites)---复制和衣壳化都依赖于辅助病毒。

阮病毒::一种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也是蛋白质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可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想发生改变而致病或功能改变的蛋白质。

病毒学:是以地球上最微小的非细胞生物病毒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细胞内形式、细胞外形式)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化学结晶形和生命活动型)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标准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缺陷病毒:基因组不完整,不能自我复制)2、假病毒与真病毒(真病毒:一种病毒穿上本身的外壳;假型病毒:一种病毒的核酸包裹另一种病毒的外壳)3、杂种病毒与纯种病毒。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1、病毒的致病性与非致病性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的分类:种:是指构成一个复制谱系,占有一个特定生态环境,具有多个分类特征的病毒。

诺如病毒的百科

诺如病毒的百科

诺如病毒中文名诺如病毒外文名Norovirus概述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实验诊断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查爆发案例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病毒特点诺如病毒属的原型代表株界微生物界门病毒门检测方法Real-time RT-PCR、ELISA 命名和发现编辑1968年,科学家在美国诺瓦克市爆发的一次急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病毒病原。

此后,世界各地陆续自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如:Hawaii Virus(HV)、Snow Mountain Virus(SMV)、Mexico Virus(MxV)和Southampton Virus(SOV)等,先被称为小圆结构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al Virus, SRSV),后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virus, NLV)。

而在1995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之后全国各地先后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

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该病毒名称为诺如病毒(Norovirus, NV)。

[1]诺如病毒分5个基因组(GⅠ~GⅤ),其中只有GⅠ、GⅡ和G Ⅳ可以感染人,而GⅢ、GⅤ分别感染牛和鼠。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诺如病毒为GⅡ、GⅠ型。

GⅡ型含有至少21个基因亚型,毒株变异较快,其中GⅡ.4基因亚型近10年已引起3次全球性流行,分别由2006年GⅡ.4-2006 Minerva变异株、2009年GⅡ.4-2009 New Orleans变异株和GⅡ.4-2012 Sydney变异株所致,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特点编辑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

“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5篇)

“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5篇)

“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5篇)“人民科学家”顾方舟事迹精选篇1也许,许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但却对儿时吃过的白色小“糖丸”印象深刻。

正是这样一粒粒不起眼的小“糖丸”,帮助中国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位老人为之奉献一生的传奇故事。

这位老人,就是“糖丸爷爷”,是病毒学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顾方舟。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儿童,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若病情严重,还会危及孩子生命。

时钟拨回到1955年,小儿麻痹症在青岛、上海、济宁、南宁等地蔓延。

疾病暴发之初,有家长背着孩子跑来找顾方舟,希望他能给孩子治病,顾方舟却束手无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他。

我国当时每年有一两千万名新生儿,他知道早一天研发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来。

1957年,顾方舟正式开展脊髓灰质炎研究。

从此,与脊髓灰质炎打交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当时,国际上存在两种疫苗技术路线。

一种是灭活疫苗,也称为死疫苗,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要打三到四针,每针价格几十块钱;另一种是减毒活疫苗,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刚刚发明,药效、不良反应等都是未知数。

深思熟虑后,顾方舟认为当时我国人口多、生产力欠发达,他认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

就这样,顾方舟自己带人挖洞、建房,以他为组长的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在昆明远郊的山洞搭起了疫苗实验室。

疫苗在动物试验通过后,进入了更为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

按照顾方舟设计的方案,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三期,其中,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

面对未知风险,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

在经历吉凶难料的一周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但是,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

那么,找谁的孩子试验?顾方舟遇到了新的难题。

北大院长讲史:第一株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

北大院长讲史:第一株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

北大院长讲史:第一株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20世纪之前,巴斯德、科赫等人提出的细菌致病学说占据主流,人们只知道传染病皆由细菌或其毒素引起,并不知道“病毒”的存在。

“看不见”的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病毒的概念又是如何发展的?人类与病毒的斗争看不到尽头,仅仅是认识第一个病毒,就花了41年的时间。

撰文 | 周程▲不同种类的病毒自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病毒这个专业术语迅速普及,可以说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了。

按照美国主流教科书《现代病毒学导论》给出的解释,病毒是亚微观的寄生性的含有蛋白质衣壳的遗传物质颗粒。

说得更具体一点,病毒与细菌不同,是一类极小的非细胞生物;其体积小到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人们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通常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组成。

人类最早发现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T obacco Mosaic Virus,缩写TMV)。

这种亚微观的病毒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其概念又是怎样被构建起来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一)麦尔:烟草花叶病是一种植物传染病因率先成功制备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结晶而分享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在194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有相当多的理由将俄国的植物生理学家伊万诺夫斯基(Dmitri Ivanovsky, 1864-1920)视作新兴的病毒学学科之父。

尽管如此,讨论首个病毒的发现经纬时,仍不能不从德国农业化学家麦尔(Adolf Eduard Mayer,1843-1942)谈起。

▲Adolf Eduard Mayer (1843–-1942)麦尔于1843年生于德国西北部的奥尔登堡。

他1860年进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学习数学和化学,1862年又进入著名的海德堡大学深造,并于1864年获得该校的博士学位。

药物化学中抗病毒药物

药物化学中抗病毒药物
药物化学中抗病毒药物
历史回眸: 鼠疫、天花、流感 …人类与瘟疫的较量



“黑死病”曾导致欧洲1/3~1/2的人口死亡,病原体是耶尔 森杆菌,传播途径是由跳蚤把病菌从老鼠传播给人;鼠疫 杆菌袭击淋巴腺导致的腺鼠疫。 天花成了殖民者的秘密武器,在天花的肆虐下,几个原先 有数百万人口的主要印第安部落减少到只剩数千人或完全 灭绝。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是第一种、也是至今 惟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是流感。1918年,一场致 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到5000万人死亡。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respiratory, gastrointestinal and genital tracts, and the skin, urine, blood, and placenta.
Viruses
• Size: 0.02 ~ 0.4 mm • Consist of a nucleic acid core --- DNA --- RNA • Capsid(病毒壳体)+ Protein Coat ---> Nucleocapsid • Envelope composed of glycoproteins that are viral antigens • Complete package is known as VIRION
Virus Group
Species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assa fever virus Influenza A,B and C viruses Parainfluenza viru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呼吸合胞体病 毒), Measles (rubeola)

病毒学的历史和发展

病毒学的历史和发展

病毒学的历史和发展病毒是一种无生命状态的微生物,它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需要寄生在细胞内获得生存。

作为一门研究病毒的学科,病毒学在人类历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病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病毒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鼻涕来接种天花病毒,以预防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初,病毒学才真正开始成为一门深入研究疾病真正原因的学科。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病毒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种技术设备被应用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这也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性疾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条件。

随着病毒研究的深入,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病毒的规模之大和其对人类的威胁之重。

病毒有着强大的复制能力和适应性,它们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发生变异甚至进化,从而更加适应宿主的生存环境。

这也就使得我们面临着更多的病毒性疾病威胁。

当一种新的病毒出现时,病毒学家们会通过病毒细胞培养、分离和鉴定等技术手段,来研究病毒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病毒,从而给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护。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现代病毒学也得到了更好的进步。

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使用电子显微镜,首次成功地观察到了病毒的微观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基因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更是为病毒的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目前,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这也为病毒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在一些流行病爆发期间,病毒学家往往会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来确定病毒的性质和特点,从而制定更加精确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总之,病毒学作为一门研究病毒性疾病的学科,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现代高科技阶段的漫长历程。

虽然病毒仍然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病毒的研究透彻和深入,相信病毒已经失去了曾经让人们无所适从的恐怖。

未来,病毒学将继续向前迈进,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保护。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一、病毒病由来已久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

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

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才得出了结论,牛痘可能使人预防天花,并在英国及欧洲大陆普遍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除了文字记载外,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

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

(如图1)在家畜的病毒病中,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

此病毒病一般与疯狗有关。

阿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

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

昆虫病毒病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

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1149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病症的记载。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而国外直到十九世纪中叶,Cornelia和Maestri才记述了家蚕的黄疸病或多角体病的症状。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的是郁金香碎色病,因为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师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图2)。

据记载一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在1634-1637年的荷兰,这种嗜好达到了可称做“郁金香热”的高潮。

使我们知道在十七世纪就存在一种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Adolf Mayer)被烟草的一种病态吸引住了,其症状是感染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故麦尔在1886年称为烟草花叶病。

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不能把此病归于无机物平衡失调。

[初中生物]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初中生物]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一、病毒病由来已久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

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

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才得出了结论,牛痘可能使人预防天花,并在英国及欧洲大陆普遍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除了文字记载外,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

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

古埃及石刻浮雕在家畜的病毒病中,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

此病毒病一般与疯狗有关。

阿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

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在1884年发明了狂犬疫苗。

巴斯德(1822-1895) 法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巴氏消毒法、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疫苗昆虫病毒病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

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1149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病症的记载。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而国外直到十九世纪中叶,Cornelia和Maestri才记述了家蚕的黄疸病或多角体病的症状。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的是郁金香碎色病,因为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师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

据记载一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在1634-1637年的荷兰,这种嗜好达到了可称做“郁金香热”的高潮。

使我们知道在十七世纪就存在一种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郁金香静物画二、病毒的发现与发现者Adolf Mayer被烟草的一种病态吸引住了,其症状是感染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故麦尔在1886年称为烟草花叶病。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doc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doc

病毒的起源与进化病毒的起源与进化摘要: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本文就以病毒的发现历程、起源、进化及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简明的论述。

关键词:病毒;起源;进化引言: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1病毒为细胞祖先假说1924年,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德海莱提出观点,认为生活中的病毒是细胞的祖先。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卢里亚指出病毒是在细胞出现前原始生命汤中的遗骸[1]。

这个假说认为,地球上生命产生历程首先由无机物质演化为有机物质,再演化为生物大分子物质,接着产生病毒,然后由病毒演化为原始细胞。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原始的生命物质,既有化学大分子可以结晶的特点,这是许多非生物物质具有的属性;又具有生物以自身为模板复制产生后代的部分特征,而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繁殖。

研究表明,生物进化通常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

因此,在从非生命物质到生命出现这一漫长的转变过程中,病毒正处于非生物与生物的过渡位置也就顺理成章。

在结构上,衣原体等最简单的细胞比最复杂的病毒更复杂,也就是说病毒刚好填补了从化学大分子到原始细胞之间的空白。

2病毒起源于细胞假说该学派认为如果没有寄主的存在,怎能先产生寄生者呢?这个学派认为只有先产生了细胞,然后因为某些进化事件的出现而产生了寄生性的生命形态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