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王道龙-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区域比较优势研究
第25卷,第2期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Vol 25,No 2,pp 13-17 2004年4月 Journal of China Ag ricultural Resour 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pril,2004 理论探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区域比较优势研究张 华,王道龙,屈宝香,周旭英(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北京 100081)摘 要 针对我国加入W T O 和新世纪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粮食(小麦、稻谷、玉米)采用多因素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的方法,确定不同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优势度和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关键词 中国东中西部 小麦 水稻 玉米 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收稿日期:2003-11-06 张华为副研究员 王道龙为研究员、副所长 屈宝香为副研究员 周旭英为研究员我国地域辽阔,农业资源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各地在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和发展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与效益上形成显著差异。
一些地方在粮食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些地方则在经济作物或其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以及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区域平衡 的原则,在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上确立 提高东部粮食单产、增加中部粮食总产、开发西部特色粮食生产 的指导方针。
针对我国加入WTO 和新世纪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粮食(小麦、稻谷、玉米)采用多因素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的方法,确定不同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优势度和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一、比较优势指数运用1994~1998年我国粮食作物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单产比较优势指数、生产效益比较优势指数和商品量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小麦、稻谷、玉米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小麦、稻谷、玉米的综合区域比较优势指数。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摘要】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
本文从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产量、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山东省在粮食生产方面的优势所在。
在总体分析山东省粮食作物的优势,并提出一些建议用以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山东省粮食生产水平。
展望未来,山东省粮食产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山东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种类、种植面积、产量、市场需求、生产技术、发展建议、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传统农耕文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山东省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对于山东省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省是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特别是在小麦和玉米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山东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山东省粮食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未来粮食生产提供科学的发展建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目的:1. 分析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在山东省的种植情况,了解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比,探讨不同作物的发展态势;2. 比较不同粮食作物的产量情况,分析各作物的产量差异,探讨产量优势及影响因素;3. 分析市场对不同粮食作物的需求情况,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对作物重点种植的影响;4. 比较不同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水平,探讨技术改进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作物产量和质量提供建议。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精品文档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一、引言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基础。
中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性比较优势,重点培育粮食优势产区,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提高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集中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区域发展概念,陆续实施了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丰产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对于支撑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78-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6.5万吨增加到60193.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从316.6公斤增加到442.37公斤,实现了我国粮食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
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总量问题对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已经显著地趋于减弱,而结构问题对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显著增强,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重要分化,原有“南粮北调”的格局发生逆转,粮食主产中心逐步北移,且有逐步集中到少数地区的趋势。
分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晋冀鲁豫、东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西北、西南和京津等粮食生产区域格局。
其中的一些区域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目前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来之不易的10年连续增产,但我国粮食生产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日益突出,水土资源等制约因素日渐增强,极端气候条件和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粮食生产的风险增加。
按照《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要求,适应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以及品种结构供需变化的新趋势,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布局粮食的优势产区,对于协调我国区域间粮食供求关系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之一,五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产量、品质等方面。
在种植面积上,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
五年来,山东省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增长。
稻谷的种植面积保持在300万公顷以上,小麦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公顷以上,玉米的种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
相对而言,山东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产量上,山东省的粮食作物产量相对较高。
五年来,山东省的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年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以小麦为例,山东省小麦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2019年实现了2340万吨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
在全国重要粮食作物产量比较中,山东省占据着较高的位置,体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品质上,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具备较高的品质优势。
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山东省的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品质上表现出较好的口感、口感饱满、色泽鲜亮等优点。
山东省的小麦品质被誉为“黄金小麦”,其具有黄色、透明、筋韧、香味浓郁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品质优势也为山东省的粮食作物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山东省在种植技术、科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面临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短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优化比较优势的也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山东省近5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体现在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等方面。
山东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粮食作物产量较高,在全国居于前列;粮食作物品质优良,具备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山东省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粮情分析范文
粮情分析范文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粮情分析是指对粮食生产、供应、需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下面我们将对当前粮情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从粮食生产方面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由于受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劳动力的流失,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一定的压力。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从粮食供应方面来看,我国粮食供应总体充裕,但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粮食供应相对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粮食支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再次,从粮食需求方面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加。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加强对粮食品质和安全的监管,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最后,从粮食价格方面来看,粮食价格的稳定对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总体上保持稳定,但也存在一些波动。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防止价格波动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粮情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供应、需求和价格的平稳运行,我们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供应的充足。
二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粮食支持,保障这些地区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加强对粮食品质和安全的监管,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四是采取措施,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防止价格波动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我国的粮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山东省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近年来,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其产量、市场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
这四种粮食作物是山东省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全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和水稻是山东省的比较优势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玉米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山东省是中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省份之一,也是中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山东省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山东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山东的玉米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势,山东的玉米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而且,山东省的玉米品质优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山东省的玉米产业有望进一步壮大和提升。
水稻也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山东省是中国著名的水稻产区,拥有丰富的水稻种植资源和较好的种植条件。
山东省的水稻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山东省还积极推进水稻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了水稻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预计未来山东省的水稻产业还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除了玉米和水稻,山东省的小麦和大豆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也是中国大豆主产省份之一。
山东省的小麦和大豆产量一直稳定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的小麦和大豆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加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加强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助力山东省农业的绿色发展和现代化转型。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近5年来,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表现较为突出,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二,山东省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力度大。
山东省的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上,更体现在科研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科研成果的转化上。
目前,山东省拥有多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100多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这些平台和基地的建设不仅加速了科研成果向农业领域的转化,也为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三,山东省本身的市场需求和供应各方面的均衡性好。
山东省的经济发达程度不仅提高本地市场的需求水平,还带动了周边省份的市场需求。
这样一来,市场需求的高涨加速了粮食作物和相应的前期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确保了粮食作物的销售渠道。
第一,小麦。
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生产省份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0%以上。
这方面主要受益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优越条件,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视和人口结构及社会需求的均衡发展。
当前,山东省的小麦品种多样化,在旱涝保收方面成效显著。
第二,玉米。
山东省的温度和降雨条件,以及得天独厚的灌溉、排水条件,使得玉米产量在我国仅次于黑龙江、辽宁两个省份。
mount在奶牛养殖主导的情况下,山东省玉米种植的目的度过升高,市场份额超过了全国70%的饲用玉米产量。
第三,大豆。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大豆种植区之一,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5%。
近年来,山东省在大豆种植方面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力度,提高了品种的适应性,以及消费市场中对于食用大豆的需求增加,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明显,不仅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计量分析
变化 , 需要已有 研究 区域 的划 分 方 法存 在 争 议 , 究 研
结果也受到质疑 。本 文 在采 纳 已有各 种 区域划 分方 法 的优点基础上 , 合研究 的需要 , 我 国的粮 食生 结 对
产 区域 的划 分 进 行 了 调 整 , 采 用 综 合 优 势 系 数 法 , 并
模 型 ; 良杰 、 秀彬 比较 了 19 辛 李 94—19 9 5年 与 20 04
—
运 用 最新 的数 据 , 算 分 析 我 国农 产 品生 产 的 区域 比 计 较 优 势及 其 变化 趋 势 。
1 研究方法 的选取及 区域 的划分
1 1 研究 方 法 .
20 00年 以前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 , 依据古典
20 05年 间 中 国粮 食 生产 格 局 , 为 东部 地 区逐 步 退 认
出粮食生产 是历史 的必 然 ; 穆月英 通过测 算单 产 、 增长率等指标 , 确定 了 2 0 20 0 2— 0 4年间我国粮食 、 蔬
菜 和 肉类 生 产 的优 势 地 区 。
植制度 , 以及 市场 需求 等 因素 综合 作 用 的结果 。 因 此, 比较优势的分析不 能局 限于单个 因素 , 考虑多 应
策 略进 行 调 整 。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 比较 优势 ;变化趋势 ;综合优势系数
中图分类号 :F 2 . 3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3—1 8 2 1 ) 7— 0 5— 5 8 X( 0 1 0 0 4 0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划分依据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划分依据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的划分依据涉及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等
多方面因素。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方面逐一进行探讨。
首先,粮食主产区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
在
我国,北方地区的黄淮海平原、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等地是粮食
主产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同时,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例如夏
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水稻等粮
食作物的生长。
其次,粮食主销区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
在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是粮食主销区的代表,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对粮食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同时,这些
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也意味着人均收入高,人们对粮食品质和多样化
的需求也比较高,这就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最后,产销平衡区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产量和销量的平衡程度。
在我国,中部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粮食产销平衡区的代表,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既有较大的粮食产量,又有较大的粮食销售量,产销之间形成了动态平衡。
同时,这些地区的交通、物流、市场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利于粮食的流通和销售,从而形成了产销平衡。
总的来说,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划分依据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了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等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粮食生产的布局和粮食的供给保障。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近年来,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山东省拥有较为丰富的耕地资源和充足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山东省耕地总面积较大,其中可耕地面积较大,相对于其他省份能够提供更多的农田用地。
山东省水资源丰富,有诸多河流和湖泊,为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得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山东省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温度适宜,雨水较多,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山东省冬季寒冷,寒露期较长,这有利于农作物的休眠和寄生虫的消灭,减少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
山东省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手段得到充分运用。
近年来,山东省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通过引进新的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和新的农机装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山东省还积极开展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和农业推广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山东省拥有较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山东省拥有较为发达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机具配套设施,包括农田平整化、农田排水和农田灌溉设施等方面的改善。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保障。
山东省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科技水平较高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方面。
这些优势的存在,为山东省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李毳;李秉龙
【期刊名称】《新疆农垦经济》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经济上属于中等发达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和河北等省份。
这些省份的生产结构布局以粮食为主,粮食在生产和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粮食主产区为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产区粮食生产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对于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总页数】2页(P4-5)
【作者】李毳;李秉龙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J], 汪秀芬
2.基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的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优势分析 [J], 张绍波
3.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益比较分析 [J], 秦文忠
4.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J], 牛乔丽
5.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德州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分析 [J], 骆兰平;李冬刚;王青娟;李令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粮食种植区域
中国粮食种植区域中国粮食种植区域广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区域:1.东北平原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
其中,黑龙江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2.黄淮海平原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份,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
其中,河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其中,江苏和湖北地区的小麦产量较高,湖南和安徽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
4.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是中国南方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
其中,海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水稻和玉米产量较高。
5.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是中国西南方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
其中,四川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水稻和小麦产量较高。
6.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是中国西北方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
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产量较高。
总的来说,中国粮食种植区域广泛,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差异较大,因此种植的作物和品种也有所不同。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效益,从而推动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提高国内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玉米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c on Fi s ar h nan i la on c a nd Ec om i s ue c Is s
N m e 8 (ee l eaN.2 ) u br Gnr rl o31 aSi
A g s,2 1 uut 00
中 国 玉 米 生 产 比 较 优 势 分 析
赵 芳
( 吉林 大学 农 学部 , 吉林 摘 长春 10 6 ) 30 2
要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取 2 0 -2 0 04 0 8年数据 资料 分析 了我 国玉米主产 区玉米
生产的 比较优势 ,结果表 明吉林玉米 生产综合 比较优势 显著 ,但 生产 效率优 势不明显 。通 过对
式 中 :A i i j 作物 的效 率 优势 指 数 ; E I为 区 种 i A i i j 作 物单 位 面 积 产 量 ; P 为 i P为 区 种 Ai 区全 部农作 物平 均 单 产 ; P 为 全 国 j 作 物 平 均 单 Ai 种 产 ; P为全 国全 部作 物平 均单产 。 A
收稿 日期 :2 1-51 0 00 - 0 基金项 目:吉林省教育厅 “ 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0 9 1 ) 20 6 6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项 目 (0 9C 6 ) 20 J 0 2 作者简介 : 赵 芳 (9 5 ,女 ,吉林 长春人 ,讲师 ,管理学博 士 , 17 ~)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E m i m 3 6 -a :a y 19 l
E I> , A 1表明与全国水平相比, 区j i 种作物
生产 具有 效率优 势 ;A; 表 明 i j 作 物与 E I<1 区 种 全 国平 均水 平 相 比 , 生产 效 率 处 于 劣势 。E I值 A ; 越大 , 生产 效率优 势就越 明显 。 规 模优 势指 数 S I Sa dat eIdcs A ( cl A vna nie) e g 反 映一个 地 区某 一 作 物 生 产 的 规 模 和 专 业 化 程 度, 通过 分析特 定地 区 、 定农作 物 的播种 面积 占 特 该地 区所有 农作 物总播 种 面积 的 比例 与全 国该 比 例平均 水平 的对 比关 系 , 考察 该 种农 作 物在 该地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辖区内涵盖着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等多种粮
食作物,其中小麦、玉米、大豆是我省的三大粮食作物。
近5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
进步和政府粮食产业发展政策的布局,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也在不断变化和优化。
下面本文将主要从产量、质量、市场价格等方面对山东省近5年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
优势进行分析。
一、小麦的比较优势
小麦是山东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
近5年来,随着科技
的发展,山东省小麦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耕作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攀升。
根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我省的小麦播种面积达到2556万亩,总产量达到2489.9万吨。
2019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达到2564万亩,总产量则达到了3100万吨,增产效应十分明显。
不仅如此,我省的小麦品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在面筋质量、品质指数等方面都
居于全国前列。
市场价格上,我省小麦的收购价相对较高,这也加强了我省小麦的比较优势。
总之,随着山东省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粮食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实,我省的主要
粮食作物的产量、品质及价格等方面均有极大提升,给我省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未来,在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粮食需求将不断增加,我省也将在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
的保障。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划分依据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划分依据粮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业产品,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是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这三个区域的划分和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划分依据、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粮食主产区的划分依据粮食主产区是指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也是国家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地区。
其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主产区通常位于气候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例如,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位于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2、农业基础:主产区通常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例如先进的农业技术、灌溉设施和种植面积等。
3、产量和质量: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和质量通常较高,能够满足国家和地区的粮食需求。
二、粮食主销区的划分依据粮食主销区是指粮食生产的主要消费地区,也是国家粮食供应的主要消费地区。
其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密度:主销区通常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例如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
2、经济发展水平:主销区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较强。
3、消费习惯:主销区的消费习惯通常对粮食有较高的需求量和较高的消费水平。
三、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划分依据粮食产销平衡区是指粮食生产和消费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地区,也是国家粮食供应的重要地区。
其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销平衡: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和消费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既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又能够有一定的粮食供应能力。
2、政策支持:产销平衡区通常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利于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平衡发展。
3、市场需求:产销平衡区的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够相对平衡,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四、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意义1、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划分为国家实施粮食生产和供应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2、合理划分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有利于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合理配置,优化粮食产销关系。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能 力 必 然 存 在 差 异 。 为 此 笔 者从 主 要 粮 食 作 物
生 产 能力 方 面 . 1 9 — 0 3年我 国各 地 区粮 食 对 9 9 20 生 产 水 平 比较 优 势 进 行 分 析 ,以 确 定 主 要 粮 食 作 物 优 势 产 区 ,为 促 进 粮 食 生 产 的 区 域 优 化 布 局 提供 理 论 导 向 。
食 生 产 的 区域 比 较 优 势
关键 词 : 食 作 物 ; 粮 区域 比较 优 势 ; 量 优 势 指 数 ; 模 优 势 指 数 ; 合 优 势 指 数 产 规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 361 ;345 F 2 .1 0 . F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00 (0 6 0 — 0 9 0 10 — 9 7 20 ) 0 1— 3 4
粮 食 问题 和 农 民增 收 问 题是 现 阶 段 “ 农 ” 三
区域 比较 优势 。
11 产量 优 势指 数 .
问 题 的焦 点 . 其 在 粮 食 主 产 区 , 产 又增 收 是 尤 增
一
道难 题 。 o 4年 中央一 号 文 件 就 明确 提 出 “ 2o 集
产 量 优 势 指 数 从 资 源 内涵 生 产 力 的 角 度 反
1 . 规模 优 势指 数 2
。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 多 学 者 把 比较 优 势 许
理论 及其分析 方法 引入到地 方农业 研究 中 , 探 讨 地 方 农 业 比较 优 势 。 国 际 比较 到 国 内 比较 . 从
规 模 优 势 指 数 从 外 延 角 度 反 映 一 个 地 区某 种 作 物生 产 的规 模 和专 业 化程 度 . 达式 为 : 表
中国地理中的主要农业区
中国地理中的主要农业区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由于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划分出了几个主要农业区,每个农业区都有其独特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中的主要农业区。
一、东北农业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粮食和煤炭生产基地,也是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个农业区主要位于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同时,东北地区还有较长的冬季,适宜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畜牧业。
东北农业区的发展对于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淮海农业区黄淮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山东半岛、山东中部平原、河南中部平原、河南南部山地和江苏北部平原。
黄淮海农业区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充沛。
这里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同时还发展了棉花、油料作物和果树种植业。
黄淮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对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长江中下游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包括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西南部、安徽、湖北和湖南等省份。
这个农业区拥有较长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水资源。
由于气候条件的优势,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
此外,这里还以茶叶、荔枝、柑橘等特色农产品而闻名。
长江中下游农业区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四、西南农业区西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区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份。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资源丰富,西南农业区具有多样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特点。
这里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也是中国茶叶和烟草的主要产区。
西南地区还以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著名。
西南农业区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五、西北农业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宁夏、甘肃和青海等省份。
由于干燥的气候和水资源的匮乏,西北农业区以农业综合开发、草畜业和特色农产品为特点。
云南粮食安全: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作 物 的平 均 单 产 : e 为 全 国各 三 种 农 作 物 平 均 单 产 ;p为 ii A
全 国所有 农作 物 的平 均 单 产 。E J> , 明 该 种 粮 食作 物 与 Ai I说 j 全 国平 均 水平 相 比 , 有 比较 优 势 ; Ai 具 E I< j l 说 明该 种 粮 食 作 物 生 产 效 率 处 于 劣 势 , , 显 然 ,A 值 越 大 , 产效 率 优 势 越 明 显 。 EI 生 - ) 模 优 势指 数 (A ) 规 S I
Vo . . 1 No4 7
云南粮食安全 : 要粮 食作物的 比较优 势分析 主
张 海翔 , 学坤 李
( 云南 农 业 大 学 , 云南 昆 明 6 0 0 ) 5 2 1 摘 要 : 南 山 区 面积 占 9%, 云 4 自然条 件 相 对 恶 劣 , 田 水 利基 础 条 件 与平 原 地 区相 比 差距 较 大 。 因此 , 南 主 农 云
从效 率 和规 模 优 势 两方 面 ,综 合 衡 量 云 南 主 要粮 食 作 物 生 产 的 相 对 比较 优 势 , 果 等 于 效 率 优 势 指 标 ( A ) 规 模 结 E I与
、
分析 方 法
优 势 指数 (A ) 积 的平 方 根 。 Ai I表 明与 全 国平 均 水 平 s i乘 A I> , j
我 们 采 用 综 合 比较 优 势 指 数 法 , 合 云南 省 及 东 、 、 结 中 西 部 部 分典 型 主 产 区 省 份 的数 据 。 别 计 算 主要 农 作 物 ( 稻 、 分 水
玉米 、 麦) 小 的生 产 效 率 优 势 指 标 ( A ) 生 产 规 模 优 势 指 标 E I、
E I 云南 省 主 要农 作 物 ( 稻 、 米 、 麦 ) 效 率 优 势 A为 水 玉 小 的 指 数 , P 为 云南 省各 三 种 农 作 物 的 单 产 ; H 为 云 南所 有农 Ai j A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划分依据
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划分依据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和销售情况划分出来的。
这些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粮食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和交通运输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划分依据以及不同区域的特点。
首先,粮食主产区通常是指粮食生产能力较强的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如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降水和适宜的气候等。
这些条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提高了粮食产量。
同时,这些地区通常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充足的耕地面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
根据这些特点,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等。
这些地区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其次,粮食主销区通常是指粮食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是我国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这些地区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同时,粮食主销区的居民通常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他们更愿意购买优质的粮食产品。
因此,粮食主销区通常要依赖外地的粮食供应,特别是依赖粮食主产区的供应。
最后,产销平衡区通常是指粮食生产和销售能力较为平衡的地区。
这些地区既具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又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同时,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也十分发达,能够便利地与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进行贸易往来。
因此,产销平衡区的粮食供需关系相对较为平衡,不会出现较大的供需问题。
总的来说,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粮食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来进行的。
在实际生产和销售中,这些区域的划分有助于调整粮食资源的配置,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和市场供应能力。
同时,这些区域的划分也有助于优化粮食的流通和交易方式,促进粮食产销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由于地区间的差异,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划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在实际生产和销售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划分这些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粮食的生产和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在2009—2010年间的五大粮食作物,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得出我国的稻谷优势主产区是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川、安徽六省;小麦主产区域主要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玉米主产区域是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和黑龙江七省;大豆主产区域是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薯类作物主产区是四川和内蒙古。
【关键词】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区域比较优势主要通过区际比较来实现。
本文主要选择产量、规模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能够代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在2009—2010年间五大粮食作物,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
一、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eld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一定区域内粮食作物的产出率,根据该指数的大小来判断这一区域内某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Aij=[Yij/Yi]/[Yj/Y]
其中,Aij=i地区j种作物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j=i地区j种作物的粮食产量,Yi=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Yj=全国j种作物的产量,Y=全国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如果A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产量比较优势,并且Aij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根据表1中2009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辽宁、吉林、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和河北这八省的稻谷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省份的稻谷生产率较高;其他五省的指数也接近1,充分说明其稻谷生产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山东、内蒙古、辽宁、湖北、黑龙江、河南、吉林、江苏、四川和河北这十个省份的稻谷指数均大于1,而其他三个省份的指数也接近1,与2009年相比,稻谷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增加了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充分说明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稻谷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表1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辽宁、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和
河北这六省的小麦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说明这些地区的小麦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并且小麦生产比较稳定;而江西、湖南等地的小麦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远远小于1,表明这些地方小麦的生产率较低。
根据表1中2009年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吉林、河南、江苏、山东、湖南这六省的玉米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地方的玉米具有产量比较优势,而其他几个省份玉米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在0.79以上,表明这几个粮食主产区中,玉米的生产率比较稳定,且都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玉米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有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湖南六省,与2009年相比,吉林省的玉米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有所增加,江苏省的有所下降,但是都相差不大,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表1中2009—2010年数据显示,辽宁、吉林、河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北这十个省份的大豆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地方的大豆生产率较高,而内蒙古、黑龙江和安徽三省的大豆产量比较优势指数也都在0.78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表1中2009年数据显示,辽宁、河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和四川这八个省份的薯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这些地区的薯类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高,其他几个省份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在0.69以上,说明这些省份的薯类的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南、四川、河北这十个省份的薯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其中吉林和山东尤为突出。
与2009年相比较,薯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增加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说明这两个省的薯类生产率有所提高,湖北省虽然指数小于1,但是指数是0.998,基本接近于1,说明湖北省的薯类生产率相对稳定。
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外延角度来反映一个地区某种粮食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的,生产规模是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规模越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也就越大,最终表现为该地区该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计算公式为:
Bij=[Sij/Si]/[Sj/S]
其中,Bij=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ij=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Si=i地区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Sj=全国j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S=全国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
如果B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规模、专业化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
比,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并且Bij值越大,规模优势越明显,专业化程度越高。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共有六省稻谷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六个省份的稻谷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尤其是江西和湖南两省;而内蒙古、山东、河北这三个省份的指数都小于0.1,可以说明这些地区稻谷的生产规模处于劣势。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小麦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有河南、江苏、河北、山东、安徽、湖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六省的小麦生产处于优势,产量比较大,尤其是河北、山东两省,但是湖南、辽宁、江西、吉林的小麦规模指数都小于0.1,说明这四个省份的小麦生产量少,处于劣势。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玉米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包括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河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这七省的玉米种植规模具有比较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吉林和辽宁两省,而江西省的玉米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小于0.1,表明江西省的小麦规模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大豆的规模比较优势中,大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2009年高达4.173,2010年高达3.996,表明黑龙江的大豆种植规模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薯类种植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省份依次为:四川、内蒙古两省,表明这两省在薯类作物的种植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其余各地的薯类规模比较优势均不明显。
三、综合比较优势指数(Relative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主要采用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
单产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综合反映科技、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
计算公式为:
Cij=■
其中,Cij=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ij=产量比较优势指数,Bij=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如果C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并且Cij值越大,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稻谷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川、安
徽六省,表明这些地方在综合了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之后,在种植稻谷方面,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省份的稻谷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表明这些地区在种植稻谷方面,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不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小麦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表明这些地方在小麦种植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而吉林、江西两省的小麦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0.1,表明这两个省份最不具有小麦综合比较优势。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黑龙江七省,表明这些地区具有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其他省份的玉米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不具有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大豆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表明这些省份具有大豆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其中黑龙江省份的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高,表明黑龙江的大豆生产对我国大豆的供给贡献最大。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薯类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四川、内蒙古两省,说明这两个省份的薯类种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余下省份中山东、湖南两省的薯类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接近于1,说明这两省的薯类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结语
根据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从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综合情况看,稻谷优势主产区是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川、安徽六省;小麦主产区域主要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玉米主产区域是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和黑龙江七省;大豆主产区域是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薯类作物主产区是四川和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