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设计(1)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引入课题3′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
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一、压力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④压力的方向?(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的大小1.概念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压强》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引导学生沿着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这是他们的心理因素,他们能够能主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效果;影想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的外部因素是他们的个性。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处理好他们的心理因素。
传统教育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这种学生观必然导致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压抑;反之,如果看不到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受教育者,高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夸大其主体性发挥范围,忽视教师的作用,跟低估、压抑学生主体性一样有害无益。
正确的学生观是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从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又要把学生看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主体能动作用。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我在本课题中担任收集资料,汇报成果的任务。
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越来越好,他们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但究竟提高到什么程度,学生又具有哪些特点还是一项对未知的领域。
需要借助与时间来解决理论研究中遇到的迷惑。
并将研究成果付诸与实践,在实践中促进课题的研究。
本节课是《压强》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走进课堂并却在老师的引导子能够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计划,并把计划应用到实验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验去归纳出结论,能够在实验中积极合作,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创新,开发自己的思维是非常可贵的,这也就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感受压力的效果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二、压强的计算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讲评、指正。
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学生听讲、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ptx
口时,恰好起到封里口作用,使瓶内外的气体不相通。由于燃烧,瓶内氧气被消耗,导致瓶中的气体压强越来越小
,当瓶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时,大气压就将鸡蛋压进去瓶中。讨论交流:你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吗?请联
系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说一说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液体产生的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又有
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用生活中的例子,便于学生模仿着用 所学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加学习的兴趣学生可模仿上面老师的方法,尝试去解释为什么,提升观察、模仿、分析 能力增加知识面指导学生学会读图,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大气压与 高度的关系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 设计
3大气的压强(1)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上科学2.3大气的压强(1)教学设计
课题2.3大气的压强(1)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共3个课时。本节课介绍的是大气的压强,这是在 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之后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并且在上一章节中, 教材已经介绍了水的压强,这为接下来学习风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 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 的大小。
课堂小结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等都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3、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4、在海平面附近 ,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X105帕(即760毫米汞柱)。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5、标准大气压与 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其数值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10牛的压力。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 加容易的学习。
压强教案优秀7篇
压强教案优秀7篇压强教案篇一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压强》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本节教材安排在固体压力压强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液体压强,是对压力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为以后学习气体压强,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奠定基础。
液体压强的规律对学生了解自然,及其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压强_教学设计范文
压强_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设计: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压强的概念;(2)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3)掌握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压强;(5)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示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3)采用课堂讨论、问题解答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能力;(4)通过数学和物理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了解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压强。
2.教学难点:(1)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与力和面积的关系;(2)快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压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1.导入环节(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生活示例,引出压强的概念。
(2)提问: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感受过压强?举例说明。
2.理论探究(25分钟)(1)呈现定义:将物体受到的力除以物体受力的垂直方向上的面积,得到的比值叫做压强。
(2)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面积的概念,并解释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3)引入公式:P=F/A。
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展示计算压强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计算,并解答疑惑。
3.单位与换算(15分钟)(1)介绍压强的常用单位:帕斯卡(Pa)、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等。
(2)比较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换算练习。
(3)呈现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压强单位的换算。
4.实验探究(25分钟)(1)设计实验:利用压强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1)
《压力和压强》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水平。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第55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实行相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水平,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理解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水平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因为注意激发学生的理解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钢直尺、砝码盒、钩码盒、气球、小桌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两幅图片:1.啄木鸟2.鸭子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总结出各自的特点示问:假如把啄木鸟的嘴换成鸭子的嘴、把啄木鸟的脚换成鸭子的脚,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压强》教案(精选13篇)
《压强》教案(精选13篇)《压强》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器材海绵、细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大铁钉、弹簧秤、木条、细线绳。
学情分析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
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讲述,创设情境思考,进入情境新授课一、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前面我们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首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观点,然后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检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是否合理讲述压力的概念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巡回指导了解压力的概念讨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有关的因素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新授课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压强教案(最新7篇)
压强教案(最新7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复原,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请这位同学吹这个气球,同学们一起观察前后两次现象:气球在空气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
提问:气球在空气中容易被吹大,为什么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当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气球受到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二者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显然后者压强更大。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呢?请同学们观察在吹气球过程中,瓶子里气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那么,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否是因为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在刚才的实验中,瓶子里的气体是被密闭的,现在我们就以密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大家观察一下我们面前的实验仪器——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气体?注射器里的气体就是实验研究的密闭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注射器(出口处用橡皮膜封住)3、实验思路:(引导学生找出实验思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就是研究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压强”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如何变化?4、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橡皮膜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橡皮膜如何变化?)5、实验结论: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当向里推活塞,气体体积减小,橡皮膜向外突起时,表明气体压强增大;当向外拉活塞,气体体积增大,橡皮膜向内凹陷时,表明气体压强减小。
八年级《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压强》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单位及简单计算,熟悉了面积的计算。但在压强概念的理解、公式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3.通过以上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2.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通过实例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使学生明确压强的计算方法。
8.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章内容。
9.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气球、砖块、木板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品在用手挤压时,有的容易变形,有的却很难?”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学生回答)[实验2]将压力小桌分别正放和反放入沙盘,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还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学生回答)为了更直接方便地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引进了压强的概念。
⑴定义: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初二物理压强教案4篇通过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篇1)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接触面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压力和重力相等。
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压强:物体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物理意义: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少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①液体受到重力②液体具有流动性一、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③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④在相同深度内,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二、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三、连通器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液体不流动且连通器内是相同液体)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①马德堡半球②实验覆杯实验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1×105Pa=760mm水银柱=10m水柱→等效替代法大气压与高度、天气有关: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惯性是啥(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
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压强》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现象,如:车辆对路面的压力、人体对地面的压力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压力的大小?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结合实例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压强公式,并进行公式的讲解和说明。
3. 通过实例讲解压强公式的应用,如:计算地面承受的压力、比较不同物体的压力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点评学生作业,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实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2.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巩固知识点。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压强教学设计_共10篇 .doc
★压强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掌握影响物体压强大小的因素;3.明确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掌握增大和减少压强的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掌握压强公式,并能够应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准备小钉床、塑料袋密封的水、粘有胶布的玻璃板、锤子、沙箱、压强桌。
五、教学过程⒈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拖拉机的履带、飞机升空、潜艇上浮、大块的石板压在人的身上、人躺在钉床上。
提问:由这些画面,你能想到什么?引出新课内容。
并板书压力。
2.新课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请学生在下面几幅图中画出物体接触面的压力。
提问:(1)观察各图片中压力的共同点是什么?(2)物体的压力与重力之间有什么关系?(3)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是什么时候?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压力与接触面是垂直的。
建构压力的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引导学生将压力和重力区别开。
提问:力具有改变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
请学生举例。
继续探究:多媒体出示蝉和骆驼的图片,对蝉的口器和骆驼的脚展示出特写。
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蝉的口器和骆驼的脚产生的压力相同吗?(2)蝉和骆驼的压强相同吗?学生探究:蝉的口器为什么那样容易插入树皮?骆驼的脚掌为什么不会陷入沙子?实验研究:压强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练习巩固:设计判断题。
3.压强引出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压强。
压强表示压力的效果,进而导出压强公式。
在这里介绍压强单位帕以及帕斯卡的来历。
出示例题:如果一本书的重力是 2.5N,平放在桌面上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为4.7×10-2m2,那么他对桌面会产生多大的压强呢?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解决例题的解答。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压强教案(一):物理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明白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明白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好处,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此刻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状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l)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4.教学媒体: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完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绝大多数学生能从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会对获得的信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教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方法,并且能按照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压强教学设计1
《压强》【教学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比拟归纳法。
【学情分析】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根底。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表达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测,进行实验验证猜测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的展示二、预习案的点评三、探究案的讨论、展示四、训练案的展示五、小结【板书设计】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2.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3.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二、压强1.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及其单位:三、生活中压强的应用1.增大压强的方法:2.减小压强的方法:【课后反思】一、压强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根底,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具着重要的位置。
二、本节课我利用幻灯片放映图片引入新课,出人意料的结果创设出讨论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关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我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准备实验、做实验,这是局部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拉进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
四、关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我从公式出发,让学生掌握一种运用公式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式分析问题的意识。
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更多的时间结合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运用来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
(2)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3)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1)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相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信息处理和分析水平。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使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2.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准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谈话与讨论相结合。
学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
教具学具:书包、圆珠笔、砝码、钩码、木块、铁块、面粉、海绵、气球、铁钉、纸盒、图钉、及周边其它物品。
教学过程
立正,如何迅速增大你对地面的压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知识梳理系统升华发放练习,引导学
生回顾本节课的学
习过程,实行知识
点梳理。
一起交流,互相促
动,共同提升。
强化过程与方
法的体验,促动
情感的提升。
板书设计
第一节压强
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三、增大压强:F大或S小减小压强:F 小或S大
二、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1Pa=1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