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学案
《雷雨》教案(精选6篇)
《雷雨》教案〔精选6篇〕《雷雨》教案〔精选6篇〕《雷雨》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会认读四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才能目的: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媒体:课件1:播放雷雨整个过程录音,激趣导入;课件2:播放雷雨前的情景动画,给学生视觉冲击,激发兴趣,促进理解;课件3:播放下雷雨时的情景动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课件4:播放雷雨过后的情景动画,将抽象变为直观,培养学生的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课件5:奇特的自然现象:日出、日落、浓雾、秋霜、冬雪,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投影仪: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出示投影片(填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才能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才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课件播放雷雨整个过程录音)说说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答)2、大家听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对,这是一场雷雨。
(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场景多么热闹、壮观呀!课文中,小作者是怎么描绘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2、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过渡:雷雨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三、细读,品味。
(一)指名读1---3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1、学生答复,老师引读(板书:蝉不叫、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2、如今我们知道了雷雨前会出现这些景象,那么你觉得作者用哪些词语把这景象写的更详细的呢?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找找看吧!①学生自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记号。
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
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雷雨》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课文描绘自然景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体会作者通过描绘雷雨景象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课文,掌握生词、短语,描绘自然景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雷雨》课文预习单、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雷雨景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雷雨的壮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雷雨》课文预习单,理解生词、短语。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讲解作者如何描绘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3)分析作者情感,体会作者通过描绘雷雨景象所表达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用课文中的句子仿写一段描绘雷雨景象的文字。
5. 小组讨论(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2)你觉得作者在描绘雷雨景象时,哪些地方描绘得最生动?七、板书设计1. 课题:《雷雨》2. 重点词汇:酝酿、翻滚、惊心动魄等。
3. 描绘自然景象的方法:对比、拟人、排比等。
4. 作者情感:敬畏自然、赞美生命。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一次雷雨景象。
(2)分析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
2. 答案:(1)示例:夏日午后,天空突然变得阴沉,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雨滴越来越大,汇成一股股急流,冲刷着大地。
雷声震耳欲聋,仿佛在诉说着一场自然界的壮观景象。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优秀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优秀学案(含答案)第2课《雷雨》优秀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戏剧冲突2、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3、欣赏人物语言【学习重点】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学习难点】:欣赏人物语言【知识链接】作家与作品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
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
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
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有关《雷雨》《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
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
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
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雷雨教案【优秀5篇】
雷雨教案【优秀5篇】《雷雨》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段每句的意思,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雷雨》(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先请同学们一起听电脑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仔细观察,注意屏幕上有些什么变化。
2、刚刚老师请同学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画,认真听清楚电脑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a.哪幅画是雷雨前的情景,雷雨前的情景是怎样的?b.哪幅画是雷雨时的情景,雷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c.第三幅画与另外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少了什么,多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哪幅图是讲雷雨前的情景,你能把雷雨前的情景讲一下吗?哪几个小节是写第一幅图的?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1、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雷雨前,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至第三段朗读一下。
a.雷雨前,天空中都有些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雷电)b.乌云是什么样的?(板书:满天、黑沉沉)c.一开始有没有大风?从书上哪句话可以看出来?那么大风是怎么来的?(抓住“忽然”一词)d.蝉怎么样了?(板书:不叫)e.树上的一只蜘蛛又怎样了?(板书:垂、逃)f.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明什么?g.指导朗读。
2、我们现在再来看看雷雨时的情景,请一个小朋友把四、五、六段读一下。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雨下得非常大?为什么?(板书:雷声)b.第六段中连用了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现在还有没有雷声了?这雷声是怎样的?(板书:雷声)c.指导朗读。
这三段中“哗哗哗”和“渐渐地”中间都是逗号,“哗哗哗”表明雨急雨大,要读得重些,停顿短些,“渐渐地”要读得由重到轻,稍慢些,读出雷声、雨声的变化。
雷雨导学案及答案
雷雨导学案及答案一、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戏剧《雷雨》的背景和作者,熟悉剧情梗概;2. 分析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3. 探讨戏剧中的主题和思想。
导学内容:1. 《雷雨》简介2. 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3. 戏剧的主题和思想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老师简单介绍《雷雨》这部戏剧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简要了解《雷雨》教师给出简要的剧情梗概,并带领学生回顾剧中的重要场景和角色。
第三步: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教师列出主要人物名称,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在剧中的体现。
第四步:戏剧的主题和思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雷雨》这部戏剧所探讨的主要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总结出戏剧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步:总结导学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下节课的重点。
二、答案1. 《雷雨》简介《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于1934年首演。
该剧以民初上海为背景,通过展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破裂的故事,探讨了封建传统与个体自由的冲突以及爱情与婚姻问题。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压抑,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 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章以诚:中年掌管家庭的男人,聪明、精明,为人风趣,善于为自己争取主动。
- 王夫人:章以诚的妻子,固执、刚愎,迷信并掌握家庭的经济大权。
- 沈世博:章以诚的大学同学,痴情、憧憬伟大事业的青年,心地善良。
- 华老栓:中年人,坐立不安,担心家庭事务,悔恨过去错失的机会。
- 孔绍棠:住在华老栓家的财主,善于扮演各种角色、夸夸其谈。
- 宋秀英:华老栓的儿媳,女人味十足,聪明、机智。
- 宋慧乔:守寡妇女,一直对沈世博心存爱意。
3. 戏剧的主题和思想《雷雨》通过展示章以诚和王夫人之间的家庭矛盾,探讨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家庭中的权力斗争。
它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男尊女卑、自由受限的现象。
该剧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我解放,对封建传统的束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雷雨》教案(精选5篇)
《雷雨》教案(精选5篇)《雷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再现雷雨前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
(用多媒体帮助理解)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
“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再现雷雨时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渐渐地,渐渐的。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3、再现雷雨后的情境。
①请学生说说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②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雷雨》教案(通用5篇
《雷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雷雨》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教材第四章“戏剧欣赏”部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剧情梗概、人物关系分析、语言特点以及戏剧冲突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剧情,把握主要人物关系,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象。
2. 掌握戏剧的基本元素,如人物、情节、场景等,学会分析戏剧冲突。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戏剧冲突,理解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把握剧情发展,赏析戏剧语言,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雷雨》剧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剧情,梳理人物关系。
3. 精读课文:分析戏剧冲突,讲解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元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其他剧作中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
(2)从戏剧冲突的角度,赏析《雷雨》中的一个片段。
2. 答案:(1)人物关系图见附件。
(2)示例:选取《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片段进行赏析。
此片段通过周朴园的傲慢与鲁妈的谦卑,展现了封建家庭中的主仆关系,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戏剧的基本元素,但部分学生对戏剧冲突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戏剧作品,如《茶馆》、《哈姆雷特》等,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戏剧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雷雨》学案
《雷雨》学案一、作品背景•《雷雨》是郁达夫先生创作的一部现代悲剧,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郁达夫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伟大的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雷雨》首次在1924年发表于《文学双月刊》,并于1933年改编为话剧。
•作品以家庭、爱情、人性等主题为核心,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二、作品主要人物1. 明亮•主要男性角色之一,是一个浪漫且多愁善感的年轻人。
•明亮深爱着黛玉,对黛玉一往情深,但他并不忠诚。
•沉醉于自己富有的社会地位,不愿意放弃享受封建社会的特权。
2. 黛玉•主要女性角色之一,是一个聪明、善良且独立的女性。
•黛玉是一个坚持追求真爱的女子,她对明亮深深地钟情。
•由于封建家庭的命运注定,黛玉被迫用尽一切努力去维护她们之间的爱情。
3. 秀兰•主要女性角色之一,是一个聪明且勇敢的女子。
•秀兰是明亮的妻子,她从小到大一直被人摆布,深受世俗礼教的压迫。
•尽管秀兰受尽了苦难,但她仍然坚强地面对生活。
三、作品主题•《雷雨》主要探讨了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以及爱情和人性的复杂关系。
•封建官僚的腐败和道德沦丧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作者通过描写明亮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一面。
•爱情和人性也是作品的重要主题。
明亮对黛玉的爱情表现复杂,既深情又不忠诚。
作品探讨了爱情中的欲望、束缚和背叛。
四、作品结构1. 第一幕•描述了明亮与秀兰的婚姻生活以及他们与黛玉的三角关系。
•剧中通过秀兰和黛玉的对话,揭示了封建家庭的压迫和女性的无奈。
2. 第二幕•秀兰与明亮父亲的对话展示了封建家庭的丑陋一面。
•黛玉对明亮的深情表白以及明亮的背叛进一步展示了爱情与背叛的复杂关系。
3. 第三幕•明亮与黛玉的再次相遇产生了剧烈的情感冲突。
•秀兰的哭喊和黛玉的痛苦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
五、作品价值与意义•《雷雨》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揭露,提出了改变中国社会命运的呼声。
•作品展现了个体对于权力和爱情的力量和束缚。
《雷雨》教案(优秀3篇)
《雷雨》教案(优秀3篇)《雷雨》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自由读课文,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二、教学准备1、学生按平时的习惯准备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摆卡片,保证每个生字宝宝都能带上正确的`帽子。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按雷雨、前、中后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教学过程一、谈话进入新课。
雷公公把鼓敲,小知了树上叫,小青蛙唱起歌。
孩子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呢?是啊,这样的季节最容易下雨啦!想看看夏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吗?老师带你们走进课文《雷雨》去看看吧。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
(一)我会读正确。
1.同桌相互指读,不会认的字,互相教读。
2、实在不认识,可以找找下边的小鱼,并在文中生字的头上写上正确的音节。
3、开火车读生字、生词,读正确字音。
4、同桌摆卡片。
,给生字宝宝戴帽子。
5、用找朋友的方法帮助识字。
6、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读。
黑沉沉、压下、乱摆、蜘蛛、垂下、逃走、越来越响、渐渐、彩虹、三、学生自由的小声读课文。
1、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看看哪些自然段分别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每一部分的后边画上双竖线。
3、分小组读雷雨前、中、后相关的段落,初步感受景物的变化。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要求读正确。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2、同偏旁的字:“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是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3、“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4“垂”字中间宽,上下窄,而且中间不是两个“十”字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摹生字,师巡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第【1】篇〗学习要点:1.了解戏剧(剧本)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诵读剧本台词的基本技巧3.了解剧情,理解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戏剧主题4.能尝试评价周朴园、侍萍、繁漪等人物形象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进入戏剧单元,了解戏剧(剧本)的基本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对照《雷雨》(选场)简析戏剧与小说两种文学样式的主要异同。
例:1.相同点:①小说主要通过作者的正面描述直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表现生活和主题;戏剧则是以人物对话(角色对白)的形式展开剧情。
(台词)②戏剧(剧本)除台词外,人物的动作、神情、衣着服饰、身份经历、舞台布景等相对较少,且用小字集中介绍或用括号文字在台词中插入;而小说则是完全融于文中,难于分离。
③小说(主要指长篇小说)常常有广阔的背景和较长的时间跨度;戏剧则缩天地为一隅,变古今为一瞬,使空间、时间高度集中。
④剧本的创作有明确的目的性——利于舞台演出;小说则需要通过改编,才能搬上舞台或银幕。
2.相同点:①都是通过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矛盾,表现重大的生活及社会主题。
②小说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戏剧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都离不开环境要素的参与。
二、进入本课,板书课题:雷雨(曹禺)。
介绍相关作家作品知识。
【参考资料】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曹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曹禺和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一起,均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三、分析剧中人物关系1.结合剧本选场,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理清人物关系周朴园(矿主,资本家)鲁侍萍(鲁贵之妻,曾经为周朴园生过两个儿子)周萍(鲁侍萍长子,周家大少爷)鲁大海(周朴园、鲁侍萍之少子,工人代表)周冲(繁漪之子,周家二少爷)鲁四凤(鲁贵、鲁侍萍之女,在周家作使女)繁漪(周冲的母亲,周朴园续娶之妻)鲁贵(鲁侍萍现任丈夫,在周公馆当男仆)2.教师结合全剧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及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雷雨》教案7篇
《雷雨》教案7篇《雷雨》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雷雨》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刚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刚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稳固生字:⑴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局部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答复。
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⑵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⑶刚刚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答复──谈体会──齐读。
《雷雨》教案参考5篇
《雷雨》教案参考5篇(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雷雨》教案参考5篇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雷雨》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雷雨》 导学案
《雷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包括戏剧冲突、人物形象、戏剧语言等。
2、理清《雷雨》的情节结构,分析剧中的人物关系。
3、深入理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悲剧。
4、品味《雷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其艺术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雷雨》的戏剧冲突,理解其社会意义。
(2)剖析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主要人物的形象。
2、难点(1)探究《雷雨》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2)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三、知识链接1、戏剧常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的要素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人物形象。
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的核心。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动作化、口语化。
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
2、作者简介曹禺(1910 年 9 月 24 日—1996 年 12 月 13 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
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
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预习指导1、通读《雷雨》剧本,了解故事梗概。
2、标记出剧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找出剧中的矛盾冲突,并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五、文本解读1、情节结构《雷雨》的情节紧凑,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故事发生在一天时间内,地点集中在周公馆和鲁家。
通过三十年前的旧事和现在的矛盾交织,展现了两个家庭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命运的悲剧。
《雷雨》优秀教案5篇
《雷雨》优秀教案5篇教案一:《雷雨》第一幕教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雷雨》,主要内容是第一幕的剧本学习。
第一幕主要描绘了周家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的内心矛盾,以及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剧本的结构和人物关系,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 学生能够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理解剧情的发展。
3. 学生能够掌握剧本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提高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剧本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难点: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理解剧情的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剧本文本、多媒体设备、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雷雨》电视剧片段,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剧本: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幕,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4. 解读剧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情的发展,理解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提高对剧情的理解能力。
5. 表演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表情动作和台词的配合,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雷雨》第一幕板书内容:1. 人物关系图2. 人物性格特点3. 剧情发展脉络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分析《雷雨》第一幕的剧情发展,并谈谈自己对剧情的理解。
答案:1. 人物关系:周朴园与鲁侍萍是旧情人,周朴园与周萍是父子,周萍与四凤是姐弟,鲁侍萍与四凤是母女。
2. 剧情发展: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家相遇,周朴园想弥补过去的错误,但被鲁侍萍拒绝。
周萍对四凤产生了感情,但四凤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雷雨来临,周家家庭成员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雷雨》第一幕有了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第1篇】《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用“越越”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雨吗?瓢泼的大雨、绵绵的细雨……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雷雨天气,你看……(板书雷雨)2.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读全文。
2、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找找里面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
(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雷雨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雷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掌握《雷雨》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关系;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3. 理解戏剧的主题和意义,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4.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导学内容:1. 了解《雷雨》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2. 掌握剧情概要,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命运;3. 讨论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主题;4. 探讨作品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入《雷雨》的故事背景和作者郁达夫的生平,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
第二步:整体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雷雨》,了解剧情梗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如孙少平、刘大海、吴文英等。
第三步: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探讨家族、爱情、权力等议题在该剧中的体现,分析郁达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启示。
第四步:拓展思考让学生思考《雷雨》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探讨家庭关系、爱情观念、伦理道德等议题在当今社会的反思和启示。
第五步: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对《雷雨》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导学延伸:1. 通过观看电影版《雷雨》,体验故事情节的真实展现,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的魅力;2. 阅读评论和相关文献,拓展对《雷雨》的多维认识,丰富作品理解的视角;3. 小组讨论,探讨不同人物的命运走向和心理变化,比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雷雨》,提高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拓展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愿学生们在阅读《雷雨》的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启示。
第二课时导学目的:通过学习《雷雨》,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之前了解过的现代戏剧作品,有哪些特点?2. 了解学生对于《雷雨》这部作品的初步认识和期待。
《雷雨》教案(通用8篇)
《雷雨》教案(通用8篇)《雷雨》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雷雨》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雷雨》教案篇1一、学习任务1、能力项目(1)学会把握戏剧冲突,并体会其集中化、尖锐化的特点。
(2)学习品味剧本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以及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3)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人物性格、命运及其生产的根源,把握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的关系。
2、语文积累(1)了解戏剧常识,识记有关作家、作品等。
(2)把握外国戏剧的发展脉络,认识莎士比亚。
(3)把握戏剧特殊的结构方式。
(4)掌握部分经典台词及附录词语表中本单元词语。
二、学习建议1、抓矛盾。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冲突,以及人物对事件的不同观点态度、处理方式等形成的外部冲突。
另外,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形成戏剧的结构。
2、抓语言。
戏剧语言又分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中的人物外形与内心的活动,更富有言外之意——潜台词)。
3、抓人物。
鉴赏戏剧始终要围绕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三方面来理解分析,而人物是其核心。
矛盾冲突是粗线条地理,人物语言是慢慢地品,人物形象则要深入地思。
4、提倡个性化地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雷雨》教案三篇
《雷雨》教案三篇《雷雨》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云、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了解鸡鸭不同的生活习性,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观测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两种新笔画(),学会六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3、在识字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在反复对比图文的过程中训练同学的观测技能和思维技能。
二、教学重点:本课云、电、风、雨、天、乌这六个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难点:1、新笔画。
2、雨、乌、风的写法。
四、教具预备:录音机、彩图、自制的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指导看图。
1、小伙伴,今日我们要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雷雨。
2、先请大家看看图,认真地听一听。
(出示彩图,并放录音)3、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看到了乌云、闪电、雨点、池塘、小鸡、小鸭、荷花)(听到了雷声、雨声、风声)4、小伙伴看得很好,听得很仔细,这些都是雷雨时的情景。
(老师作形象描述)雷雨到来时,黑沉沉的乌云布满了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小鸡吓得躲在石头旁叽叽叽地叫着,小鸭在池塘里欢乐地歌颂,似乎在说:下雨了!下雨了!二、学习纯拼音句群。
1、小伙伴,书上有一首儿歌,生动地写出了雷雨时的情景,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想),请小伙伴打开书,翻到46页,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还要边想,句群写了什么内容呢?(同学自读,老师巡察指导)2、现在我请两个同学来读读句群,其它小伙伴听一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二人读完后,众人评议)3、老师来提点看法,小伙伴朗读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词儿连读,下面请小伙伴跟着老师读。
4、老师评价,并对读错的地方加以订正。
三、学习云、电、风、雨四个字。
1、读了句群,你们知道雷雨的时候,满天都是什么吗?(乌云)2、请小伙伴把音节直呼三遍。
(出示:wūyún)3、这个字就是乌云的云字,请大家读一读。
雷雨教案设计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9篇
雷雨教案设计曹禺《雷雨》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9篇曹禺《雷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雷雨教案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一、导语设计:【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有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二、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分组探讨。
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谁有关?(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2、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
) 【板书】怀念——惊慌——冷酷3、鲁侍萍想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
雷雨导学案
二、学习重难点
课文的语言特色及写作顺序是学习的重点。学生需要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来展现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并学习按此顺序组织文章的方法。
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学生应通过学习,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尤其是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并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自己的观察日记写作能力。
3.“下雨了,我害怕的不是打雷闪电,我怕的是你在跟别人撑伞雨中暧昧。”这句话通过描绘雨中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中背叛和伤害的恐惧和不安,情感真挚而深沉。
4.“乌云和闪电,狂风和暴雨,海浪和天空,都在火焰和箭光中爆发!喷射!倾泻!挣脱!”这句话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雷雨来临时的磅礴气势和震撼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至于难点,主要在于对雷雨时景象的深入理解和描绘。学生需要结合图片等辅助材料,深入体会课文中对雷雨景象的细腻刻画,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预习检测题
一、填空题
1.《雷雨》是________(作者)创作的一部________(文体)作品,描绘了一场夏季时节的雷雨。
2.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生动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1.拟人手法:通过赋予雷雨生命力和情感,使自然现象具有人的特征和行为。这种手法使得雷雨的描绘更加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比喻手法:运用类比的方式,将雷雨与其他事物进行联系和对比,以丰富形象的意义。例如,将雷雨比作一场战争或一首激昂的交响曲,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雷雨的磅礴气势和震撼力。
3.对景手法:将雷雨与景物相结合,突出雷雨的气势和影响。通过对雷雨中山间瀑布、田野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雷雨后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与剧情,弄清人物关系。
2、理顺故事情节,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准备草纸,写上主人公的姓名,以便总结人物形象),认清当时社会本质。
3、热爱我们所处的时代,热爱我们拥有的生活。
课前预习
一、字音:
沉吟()涔涔()惊愕()伺()候伺()机行事蘩漪()绮()丽江堤()提()防
二、字形: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严厉厉兵秣马再接再厉厉行节约
B、烦燥半晌松弛驰骋
C、撕碎撕打厮守厮杀
D、昧心鉴字敲诈纪念
三、熟读课文与课下注释,了解作者,理顺情节,弄清人物关系。
曹禺(1910—1996),原名,中国家,作品有、、等。
《雷雨》通过、两个家庭的矛盾纠葛来展现社会矛盾。
剧中周朴园与鲁大海是关系,周萍与鲁大海是关系,周萍与鲁四凤是关系。
课堂探究
一、周朴园是怎样一点一点确认出鲁侍萍的真实身份的(找出相关信息)?周朴园的反应(找出相关舞台说明)及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答:
二、周朴园为什么怕见鲁侍萍?
答:
三、鲁侍萍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身份?
答:
四、文中“你来干什么?”与“谁指使你来的?”两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答:
五、三十年前鲁侍萍出走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答:
六、根据节选部分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1、周朴园:
答:
2、鲁侍萍:
答:
七、周、鲁两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答:
八、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答:
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两组对话,回答1—5题
第一组(课内)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第二组(课外)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鲁大海:对了。
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1、“我以为你早死了”的含义是什么?
答:
2、从第一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侍萍是一个的劳动妇女。
3、“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中“只知道”三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
4、从第二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大海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5、括号中的文字属于,它在两组对话中起到了
的作用。
课外延伸参考答案:
1、鲁侍萍心头埋着对周朴园的恨,她希望周早死,没有想到再见到周。
2、刚毅
3、他绝不会承认和鲁大海的血缘关系。
4、坚决斗争的精神和豪爽的性格。
5、舞台说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