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校安庆一中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经典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经典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甲)报纸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溢..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乙)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丙)北京故官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
”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
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充溢B.司空见惯C.耳目一新D.反而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1.A2.C【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是“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充溢”:充满、流露。
“充斥”:到处都是(含贬义)。
根据语境分析,此处应为“充斥”。
2.试题分析:题干是“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项,丙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后面。
故选C项。
点睛: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点号的用法如下: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①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安徽省安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庆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C(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颠倒。
参见原文“包括传统伦理范畴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历着更加深刻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洗礼”。
)2.(3分)B(范围扩大。
参见原文“已经剔除了其中曾经蕴涵的绝对..维护君权、父权的内容”。
)3.(3分)C(或然变必然。
参见原文“这可能..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带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内容”。
)4.(3分)C(“《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
)5.(4分)①感情上,几十年亲似手足。
②事业上,互相鼓励和帮助。
③性格上,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任答一点1分,任答两点2分,答出三点4分)6.(5分)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5分。
)7.(4分)A、E(B.对王老汉没有外貌描写,对吴亚龙没有心理描写;C.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时代”;D.不是表现王老汉“诚信”的形象,应是表现吴亚龙的“诚信”。
或是表现王老汉的“热心、善良”。
答对其中一个,得2分。
)8.(4分)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
(1分)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1分)也暗示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
安徽省安庆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

安庆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48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在这里,严羽已触及到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
事实上,也正是初唐诗歌的兴盛、初唐诗人的辈出,才引发出唐廷对进士科内容进行改革,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一项主要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使诗歌成为有唐一代的首要文学。
由于寒门士子可以经诗赋考试而进士登科入仕,这样,诗赋便自然与功名利禄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天下士子尤其是广大庶族寒士都倾心于诗歌学习与钻研并乐此不疲。
高适、孟郊、张籍、韩愈、李商隐、聂夷中等大诗人都是少时家境贫寒,全靠私塾、家教以及自学而成才。
孟郊为登“龙门”,做诗真可谓“呕心滴血”。
他与贾岛的“苦吟”,不仅在唐代,即在整个中国古代诗史上,也是出了名的。
一方面,“以诗赋取士”使诗歌成为唐代知识分子的主要求生求官之术;另一方面,“以诗赋取士”也从诗人中造就出诸如贺知章、张九龄、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等一代名相、名臣和杰出思想家。
而一旦求生、求仕特别是求仕不成、报国无门时,诗人们自然将诗歌用来作为抒发性情、表达心志的最直接方式。
这样就不仅玉成了一批科举不第、仕途失意却诗名显赫甚至万世景仰的大诗人、名诗人(如李白、杜甫以及王之涣、孟浩然、贾岛、李贺、卢仝、罗隐、聂夷中、罗虬等),而且使得唐代诗歌更具有了人文方面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色彩。
你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这是何等的张扬狂放、淋漓痛快!当然,诗人们之所以竞相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信口(笔)宣泄胸臆,不畏惧任何权贵、权威而抒发性情,粪土“万户侯”,其大前提均在于有唐一代尤其是初、盛唐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在于从武则天以降历代皇帝们“以诗赋取士”的人才政策或言知识分子政策。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文学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文学为什么而作,为什么人书写,关涉文学本质论。
(2)中国古代文论有从“世界”角度来理解文学本质的传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苏轼基本上遵循传统诗学中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认为诗文是创作主体在感受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艺术呈现。
他在《南行前集叙》中云:“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正是山川风物、贤人胜迹等自然与社会事物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在《辨杜子美杜鹃诗》中提出作诗应是“类有所感,托物以发”;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阐述了“境与意会”的妙处。
(3)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
苏轼强调文学创作是主体情感体验和内在情结的自然流露,但在根本上也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发,这样才能达到主客互融、天人合一。
(4)眼下,有些创作者忽视中国的现实土壤和传统文脉,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在此背景下,苏轼的观念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辨清文学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命题,可谓言之有据、内涵深刻。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认为“诗须要有为而作”。
《答虔停俞括》云:“今观所示议论,自东汉以下十篇,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实用。
”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评赞王定国的诗“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有为而作”就是强调诗文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
高中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语文卷

【精品】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路径王杰群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创造、创作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独特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由过去吃、穿、住、用、行向学、健、游、安转变,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会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稳中有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文化创意产业本身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建设,项目推介活动的开展,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高端人才的引进,金融创新的深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环境明显得到优化,保障体系也日渐完善。
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文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大多遵循产业资源文化型升级模式,即以传统产业为出发点,将创新意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和品牌中,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这种传统的由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内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
一些文化资源禀赋丰富但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城市,由于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无法照搬传统的产业文化的发展模式。
他们应将独有的文化资源、创意、想法商品化、市场化,运用产业手段完成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
将阳春白雪的原创艺术扎根于生产制造,使艺术、文化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中产生效益倍增效应。
同时,国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还处于模仿型排浪式的低级次阶段,商家也只是简单地复制再生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逐级得到释放,个性化、多样化消开心麻花等小微文创企业的成功凸显了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即生产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
学年秋学期(上学期)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Word版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安庆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测试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铜陵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高二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曲解文意,“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错,原文中是“其中有些因素”C 项,偷换概念,“在唐代”错,文中说的是“建安气骨在开元年间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文中是“唐朝为吸取…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不是“相互融合”。
D项,曲解文意,原文中说“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内容除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很多。
”有误,原文是“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3. 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思路】说法绝对,“其诗歌创作就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4、D用“兰之殇”象征赵梦笔本是一介才俊之士,却由于贪欲膨胀,很快堕落成了一个卑劣无耻之徒,令人叹惋。
5、①是兰画生香的催化剂,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力。
②是人生命运转化的媒介,与主人公命运的起落密切相关,象征着人的追求和欲望。
③增加文章的神奇色彩,激发阅读兴趣。
6.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古刹人去寺空,赵梦笔不可能再完成皇帝的任务。
②烘托了赵梦笔的形象,以断砖颓垣、猎猎山风暗示了他的悲惨结局。
③深化了主旨,以赵梦笔不可能再春风得意,暗示了堕落的人性会给人带来不良后果的意旨。
④以形象化的描写收束,给人深刻的印象,引发了读者对人物结局和小说主旨的思考。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7. A 材料一中说“加上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应是“三方合力”使“文化产业发生了质和量两个方面的飞跃”,互联网龙头企业属于三方中的“市场”这部分。
2023-2024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山海经》涵盖了上古地理、天文、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等多方面内容,可谓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上古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海经》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的。
书中的“山海”观念囊括了海内华夏和四海之外的广大世界,“经”是经历、经过的意思,有别于儒家的经典之义,它是上古先民对自己经行世界的一次记述。
据汉代刘歆说,《山海经》的作者为大禹及其属臣益,他认定该书撰著时间为上古虞夏之际。
现代学者研究后认为并非作于一人一时,而是经过漫长的时间不断增益成书。
今天看到的《山海经》共31000余字,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
全书记载山名5300多处,水名250余条,动物120余种,植物50余种。
散布全书的神话传说更是俯拾皆是,袁珂先生称赞其“非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
自汉代以来,《山海经》就备受学者文士的重视。
其书名最先见于《史记·大宛列传》。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对原著作了校勘整理,形成后世定本。
晋人郭璞是今天所知最早注释《山海经》的,郭注成为后世相关研究的必读书。
清代王念孙、郝懿行、毕沅、汪毅等进一步整理注释,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人袁珂毕生致力于《山海经》研究,有《山海经校译》等书问世。
《山海经》版本以清代刻本为最多,明刻本次之,宋元刻本甚为稀少。
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成化年间吴宽抄本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明抄本,吴氏书法精美,使该书的价值陡增。
现今流传较广的有《四部丛刊》本和《二十二子》本等。
(摘编自方韬《山海经·前言》)材料二:《山海经》记载了大地测量和测量数据。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
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
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
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
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
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
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
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模仿容易,发明困难。
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安庆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美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
这里所说的中国美学,包括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近代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
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传统形态的美学,中国近代美学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则是一种开放形态的美学。
三者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又有一脉贯穿的基本精神。
这些基本精神也就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西方美学与我们不同,它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上的。
这种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决定的。
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农业文化。
中国文人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缘。
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朋友,是最美的事物,是可以怡情悦性的审美场所。
中国传统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原点建构起来的。
诸如“情景”“意象”“意境”“物色”等美学范畴,又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与物游”“感物动心”和“借彼物,抒我心胸”等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由此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种特色。
西方美学重在求“本质”,中国美学则重在求“神韵”。
在中国美学中,“神韵”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
南北朝时,“神韵”一词只是用在对于人物的审美评价中,指人的气质美和风度美;后来也用在对大自然和艺术的审美中,前者指神态美,后者指韵味美。
无论是人的神韵,还是自然的神韵和艺术的神韵,都是指审美对象内在的生命、精神和意蕴。
它是通过外在形式如“形”或“象”表现出来的。
但是,它与西方美学的“思想”“情感”和“意义”又不相同。
西方艺术中的“思想”“情感”和“意义”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而中国艺术的“神韵”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中国美学家谈论“美”的问题,大多是结合着生活、实用和功利一起谈的。
西方美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求解“美本身”开始,就有排斥“实用”的倾向。
后来,康德干脆将“实用”的奠基石彻底拿掉了,将审美与实用(即功利)对立起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一中等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安庆市安庆一中等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学者在努力对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发现的刻画在陶器等中的符号(以下简称“刻画符号”)进行整理,意图勾画出文字产生、发展的脉络。
然而这些刻画符号的出土地点往往零星分散,符号刻画随意,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有一些符号又呈现自己独具的地域特色,而且大多数符号与成系统的殷商文字构形不合。
二里头文化时期,形成了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初级广域王权国家,但其文化跨地域、多文化的特性尚不十分突出。
虽发现有刻画符号,但因其分布范围的局限性,二里头文化可能没有产生文字系统。
在二里头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二里岗文化分布地域范围扩展极大,文化类型也大大增加。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将其归纳为以河南为中心的二里岗、以关中为中心的北村、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盘龙城、以太行山为中心的台西等七个类型。
二里岗类型位于二里岗文化的中心位置,是当时的文化、政治、区域核心。
其他类型则分处二里岗类型的周围。
这七个类型的文化面貌,特别是象征高层礼仪文化制度的铜器,显示出明显的共性,可以反映出二里岗文化向四方拓展,同时汇入其他族群的文化,从而形成一个多族群共同参与建构、重组的更广泛的二里岗文化的不断成长的过程。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仰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本体性关怀,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活动。
借助于信仰活动来表征和实现自我超越,成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和最高的精神标志。
商周时代,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天神天道信仰。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人类轴心时代,老子、孔子等思想家立足人文价值的探索,正好具备实现思想突破、完成人类自我超越使命的历史条件。
对于自己的核心思想和信仰,他们都用一个“道”字来表达。
从《论语》一书中,可见孔子对“道”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他认为,相比于“道”,吃饭穿衣皆不必太计较,君子应该操心的是“道”的寻求与实践,这样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即便闻道后马上会死去,也在所不惜。
如果“道不行”,不如“乘桴浮于海”。
孔子之道,孟子是其身后最忠实的继承者和最坚定的推进者,他将“义”提到与“仁”并列的地位。
将仁义由个人生活推廓至政治领域。
经过众多儒家学者的研习和宣扬,仁义之道在战国中后期已为不少诸侯国上层人士所接受,得到广泛传播。
汉高帝十二年,刘邦自淮南至鲁,以隆重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帝王祭孔之先河。
从此,儒家学者开始对仁义之道不遗余力地加以传播。
在汉代传播儒家仁义学说的过程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董仲舒。
因为他在给汉武帝所上“天人三策”中,主要是从政治层面论道。
儒学的发展,至宋代达到顶峰。
追求经世致用者,有王安石的新学、司马光的朔学、苏轼家族的蜀学和陈亮的功利学派。
理学一派则前有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奠基,程颢还被学者尊为“明道先生”,至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完成了理学体系的建构。
两派虽于内圣、外王各有侧重,但对仁义之道内涵的开掘极其深入。
相对于广阔的社会需要而言,思想家的儒学传播主要是在精英文化圈。
南北朝末期,颜之推撰巨著《颜氏家训》,涉及家庭伦理、处事原则、人生礼仪等诸多方面,对整个宗族具有重大引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沉疴.坎坷.呵.护苛.捐杂税百舸.争流B.估.量训诂.故.旧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针灸.灵柩.内疚.咎.由自取鸠.占鹊巢D.洒.脱哂.笑酉.时风吹日晒.两栖.动物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诙谐缱绻目不遐接出类拔萃B.蕴蓄寒砧凤毛鳞角妍媸毕露C.赘尤绵密得鱼忘筌礼上往来D.鉴戒洗练形神兼备惟妙惟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陈水扁之流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措施。
A.妄图激励防治 B.企图激励防范C.企图激发防治 D.妄图激发防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D.“日本右翼所担心的是被孤立,而不在乎被我们批判”,如果我们在斗争中扩大了批判范围,那对右翼势力来说则是“正中下怀”。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黄仁宇的《孔孟》一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B、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熟读《愚溪诗序》这篇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溪水题名为“愚溪”。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舞剧《霸王别姬》以项羽、刘邦、虞姬为主线,以《十面埋伏》、《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作背景,重新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学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D.几年前,我乔迁新居,一时兴来,在客厅里置了一个水族箱,养水草、“孔雀”等小鱼玩。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三峡啼猿之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人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
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
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
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
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年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
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
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
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
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该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正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啼猿”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
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
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
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
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投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7、选出对文末句加点的“此”的所指说明准确的一项()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颔骨化石。
B.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C.长臂猿化石以及与距今约3000年的川东大溪文化性质相近的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D.长臂猿化石、鱼类等的亚化石及骨簪、陶制品的发现8、本文提出了“三峡啼猿”的三个谜,并引用了中外学者的考察发现。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D.长期以来,经过对世界上四中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学者们认定三峡无“猿”。
9、引用通常是为了表明作者观点。
下列论断,不符合作者观点或意图的一项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否定。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对三峡无“猿”的质疑。
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10、下列对本文材料安排和作者观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A.对“三峡啼猿”的三个谜,本文采用了按解谜程度的难易,由易到难的顺序。
B.引郦道远《水经注》,意在说明李白过三峡的季节,同是“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猿声。
C.波尔·杰丁是对热带丛林的考察,他所揭示的“猿啼的秘密”,不能用来解释三峡猿啼。
D.李白约卒于公元762年,距今1200多年,3000年前三峡有长臂猿活动,不能证明他“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
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
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
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
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椽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椽史穷困,乞代同行。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迁广平令。
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
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
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1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B.而宾客每不与.役与:参加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责:责问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报:报告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是说也.,人常疑之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因.芝妻伯父董昭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昭犹惮芝,不为.通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少为书生..,避乱荆州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C.抑强扶弱,私请不行..D.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⑤昭犹惮芝,不为通⑥卒于官,家无余财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
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
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第Ⅱ卷(共105分)四(15分)16.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6分)①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②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17.默写下列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两句)(4分)(1)、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3)、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8.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