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培训记录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科室培训的记录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科室培训的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科室培训记录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加强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我院于____年__月__日对各科室进行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
现将培训记录整理如下:一、培训基本情况1. 培训时间:____年__月__日2. 培训地点:____楼____室3. 培训对象: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4. 培训内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感染管理相关法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等5. 培训讲师:感染管理科相关人员二、培训内容详述1.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 感染定义与分类- 感染链及感染途径- 感染风险因素及易感人群- 感染监测与报告2. 感染管理相关法规-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 《医疗机构感染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3.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卫生- 无菌技术操作- 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灭菌工作-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医院环境管理- 患者及家属教育三、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满意度调查:现场发放问卷,收集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度达到____%。
2. 培训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考核,考核合格率为____%。
3. 培训反馈:收集参训人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今后培训工作进行改进。
四、培训工作总结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增强了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大感染控制培训力度,确保各项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注:本记录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实际培训为准。
消毒及灭菌工作持续改进情况进行追踪和成效评价并记录
消毒及灭菌工作持续改进情况追踪和成效评价引言消毒及灭菌工作是保障公共卫生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病原体的不断出现,消毒及灭菌工作也需要持续改进,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围绕消毒及灭菌工作的持续改进情况进行追踪和成效评价,分析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1. 改进措施1.1 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先进的消毒设备和技术是持续改进的关键措施之一。
我们采购了最新型号的消毒设备,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灭菌效果和更便捷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消毒工作的效率。
1.2 完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我们对现有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
通过减少冗余步骤和简化操作流程,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
标准操作规范的完善也确保了每个操作环节的准确和一致性。
1.3 强化培训和质量控制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意识,我们进行了定期培训,提高了他们在消毒及灭菌工作中的专业水平。
同时,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消毒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1.4 加强科研与创新我们积极开展消毒及灭菌技术的科研与创新工作。
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病原体的威胁。
2. 成效评价2.1 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优化工作流程,我们显著提高了消毒工作的效率。
以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工作现在可以更快地完成,大大节约了资源和成本。
2.2 灭菌效果的改善采用新一代的消毒设备和技术,我们实现了灭菌效果的全面提升。
消毒工作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病原菌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公众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2.3 意识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和质量控制措施,我们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设备,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消毒及灭菌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愿意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剂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进行B-D 试验。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卡/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物理监测法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3.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物为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或SSIK31株)芽孢。
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或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分别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带有指示菌的小型测试包,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标准试验包,无菌取出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每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阳性对照组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合格;否则灭菌不合格。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3~5个分别放入待灭菌的物品中,并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消毒办法与消毒用品的使用方法培训记录
压力蒸汽灭菌得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
1.热力穿透时间;
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得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就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得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也就就是说,灭菌所需得时间长短应根据上述具体情况而定。
3、 塑料制品
(1)一次性使用得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时进行毁形、消毒,薄膜手套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耐热得塑料如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及聚四氟乙烯制得器材,可用肥皂或洗涤溶液煮沸15-30分钟,洗净后,再用压力蒸汽121℃102KPA灭菌20-30分钟。
(3)不耐热得聚乙烯、聚苯乙烯,可用0、5%过氧乙酸或1000ng/L有效氯得溶液浸泡30-60分钟,再洗净,晾干;也可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800mg/L,于37℃-68℃与相对湿度40%-80%,作用6小时;若为薄膜或板也可用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1-3小时。
(4)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得塑料板科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内2小时以上或过夜;对肝炎检验反应板可用0、5%过氧乙酸或1%过氧戊二醛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2-4小时,洗净再用。
消毒及灭菌工作持续改进情况进行追踪和成效评价并记录
消毒及灭菌工作持续改进情况进行追踪和成效评价并记录一、背景介绍在医疗卫生领域,消毒及灭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因此,对于消毒及灭菌工作进行持续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二、持续改进措施1. 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操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操作规程。
规程应包括操作步骤、使用的药剂和设备、操作时限等内容,并加强培训和考核。
2.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检查各项消毒及灭菌工作是否符合标准化操作规程,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 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消毒及灭菌效果,并降低操作难度和风险。
4. 加强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对各项指标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分析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并落实。
三、持续改进成效评价1. 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通过内部审核和监测评估,检查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如果发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 消毒及灭菌效果通过监测和评估,检查消毒及灭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发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应对药剂、设备等进行调整,并加强操作培训。
3. 设备维护情况定期检查消毒及灭菌设备的维护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及时处理故障。
4. 监测指标持续改进根据监测指标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并落实。
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医疗机构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四、持续改进记录1. 定期制定消毒及灭菌工作计划,并记录执行情况。
2. 内部审核和监测评估报告。
3. 整改措施和落实情况记录。
4. 设备维护记录。
5. 监测指标分析结果和持续改进措施记录。
五、总结持续改进消毒及灭菌工作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必要工作。
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工作,才能确保消毒及灭菌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通过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监测与评估等措施,可以实现消毒及灭菌工作的持续改进,并记录相应情况进行追踪和成效评价。
医院消毒流程培训记录
医院消毒流程培训记录一、培训背景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我医院组织了一次医院消毒流程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1. 消毒基础知识(1)消毒的定义和分类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根据消毒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2)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碘酊、酒精、氯化物、甲醛、紫外线等。
它们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氧化作用、凝固作用、破坏细胞膜、干扰微生物酶系统等。
2. 医院消毒流程(1)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可采用肥皂和水清洗,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环境消毒环境消毒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和地面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可采用消毒剂擦拭,地面消毒可采用消毒剂拖地。
(3)器械消毒器械消毒分为清洗、消毒、灭菌三个步骤。
清洗可去除器械表面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消毒可杀灭病原微生物,灭菌可消除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4)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操作,如穿脱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等。
无菌操作要求严格,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 消毒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消毒剂根据物品的性质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遵循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消毒剂。
(3)监测消毒效果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要求。
三、培训效果评估本次培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我们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等。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对培训内容掌握良好,对培训方法表示满意。
四、培训总结通过本次培训,我院医护人员对医院消毒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消毒操作更加规范,感染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院感培训记录
院感培训记录一、培训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日益普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我院特组织了此次院感培训。
二、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具体时间培训地点:具体地点三、培训人员本次培训涵盖了我院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1、院感基础知识讲解了医院感染的定义、类型(如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让大家对院感有了初步的认识。
2、手卫生强调了手卫生在预防院感中的关键作用。
详细介绍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洗手的时机(如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等)、洗手的步骤(七步洗手法)以及使用手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3、无菌操作技术对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
包括无菌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无菌区域的界定、无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以确保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减少感染风险。
4、消毒与灭菌介绍了常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如高温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讲解了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要点以及效果监测。
5、医疗废物管理重点强调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要求。
让大家了解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可能带来的院感风险,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6、职业防护阐述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感染风险,如锐器伤、血液体液暴露等。
并介绍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五、培训方式1、理论讲解由院感专家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通过 PPT 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复杂的院感知识变得易于理解。
2、操作演示现场进行了手卫生、无菌操作等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大家能够直观地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3、互动交流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学员提出问题和疑惑,由专家进行解答。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2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2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一)开展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培训人员:医院感染科专家、临床部门主管医师、感染控制干事培训内容:一、医院感染概述(1)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接受医疗或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发生时间一般在住院后48小时内,也有特定细菌感染为例外。
(2)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宿主和环境三个方面。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宿主方面涉及年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身体受损情况等;环境方面包括医护人员操作和管理质量等。
(3)医院感染类型医院感染类型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胃肠道感染、深部软组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二、医院感染防控(1)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和诊治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居家隔离、预防接种等;控制措施包括隔离、个人防护措施、环境卫生管理等;诊治措施包括早期病原体鉴定、适用抗菌药物、适当使用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等。
(2)手卫生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防控最重要的措施。
手卫生包括洗手、消毒、涂抹手消毒剂等。
医务人员应当做好手卫生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掌握洗手和消毒时间、手势流程。
(3)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主要包括清洁、消毒、通风等。
定期消毒清洗医疗器材、疾病隔离病房、治疗室等环境是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感染性疾病防治法律法规感染性疾病防治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标准》、《医疗机构手卫生技术操作规范》等。
三、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产超级细菌等。
四、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做到及时、准确、全面。
参训人员感想:此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科消毒灭菌技术培训记录范文
口腔科消毒灭菌技术培训记录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培训目的1.了解口腔科消毒灭菌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知识培训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 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 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4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 手消毒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6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2009
2009-4-1发布 2009-12-1实施
7
术语和定义
1、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 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 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 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 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19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 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 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 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 病科、口腔科等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 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 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 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15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六、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 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的棉拭子,剪去操 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检测。
结果判定: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灭 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葡萄 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 灭菌过程不合格。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菌片事 先放入一次性注射器中(每个注射器中放1个菌 片),然后封装在一剥离式包装袋内。菌片在灭 菌器内布放的数量应足够多,应放在那些在性能 鉴定时发现是最难灭菌的部位,并均匀分布于整 个灭菌物品中。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2)致病菌检测:按《消毒技术规范》3.17.15原 则执行。
4、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2)Ⅱ、Ⅲ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
依 据 《 消 毒 技 术 规 范 》( 卫 生 部 2002 年 版 ) 3.17.8。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4角及中央5点(双对角线),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 处 ,采 样 高度 距 地面 1.5 米(GB15982-1995: 0.8~1.5米),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于37℃培养48小时, 计数平板菌落数,并计算出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医院紫外线灯消毒培训小结
医院紫外线灯消毒培训小结
医院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维护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医院消毒与感染监测,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和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暴发流行的重要内容。
医务科于20XX年X 月XX号组织了医院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
培训总结如下:
一、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二、培训效果:
本次培训应到20人,实到20人。
培训期间,参训人员认真记录,积极提问,现场讨论热烈。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能增加消毒灭菌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改变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加强医务人员自我职业防范措施,也熟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流程、规范的行为,增强消毒灭菌意识。
三、培训、工作中的不足:
这次培训存在不足的地方,时间紧,内容较多,所以进一步加强对《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消毒专业知识的讲解。
在日常的消毒灭菌工作中争取做到科学规范工作,持续质量改进,加强专科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健全岗位职责,规范岗位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加大质量控制,保证医疗安全。
我们将把医院的消毒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医
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这次培训总体来看还是达到了我们预期培训的效果。
通过本次培训,使医务人员加强了消毒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在今后我们更要尽可能多地加大培训次数和力度,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一、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及职责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者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催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监测护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者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觅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监测人员催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
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
.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
.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二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者可疑医院感染病例,催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催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
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
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日期:2019年1月18日地点:医生办公室主持人:主讲人:记录人:参会人数:35人缺席人数:5人列席:主任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交叉感染引起的医院感染1.病人入院时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的传染来源。
与其同室居住的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
例如,胃溃疡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则同室病人即可感染流感。
2.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
3.即使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例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4.入院时诊断错误,如把一种传染病误诊为另一种传染病,也会发生交叉感染。
5.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的人,同时又是另一种疾病的病原携带者,例如癌症病人携带肺炎克雷伯杆菌,可引起肿瘤病房内肺炎爆发。
医院工作人员若为结核、痢疾的病原体携带者,可引起住院病人感染、甚至爆发。
二、条件致病菌许多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
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化学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医院应用抗生素品种繁多,数量大,导致抗药菌株增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造成医院感染。
1.无明显指征用药:病人患一般伤风感冒,却使用抗生素治疗。
外科病房不经任何化验证明,常使用抗生素预防。
2.广谱抗生素局部应用,容易产生抗药菌株。
3.用药配伍不当:如对病人使用抑菌剂红霉素或氯霉素的同时又使用青霉素治疗。
4.利用抗生素进行“心理”治疗或作试验诊断性应用。
抗生素的使用与耐药性细菌的产生有明显的平行关系。
应用某种抗生素的地方,就会出现对同样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病人抵抗力降低,抗药菌株增加,从而导致医院感染增多。
口腔科消毒灭菌技术培训记录范文
口腔科消毒灭菌技术培训记录范文英文版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dental clinics,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dentistry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As a dental professional, it is crucial to stay updated on the latest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oth patients and staff.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dentistry is proper hand hygiene. Dental professionals should wash their hands thoroughly before and after each patient encounter, as well as wear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uch as gloves, masks, and protective eyewear. In addition, all dental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should be properly cleaned, disinfected, and sterilized between each use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Prope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s can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cross-contamination and infection in the dental setting. By following the recommended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dental professionals can create a safe and hygienic environment for both patients and staff.In conclusion, staying updated on the latest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s is essential for dental professional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everyone in the dental clinic. By following proper infection control protocols, dental professionals can help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reate a clean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their patients.中文版近年来,随着牙科诊所对感染控制意识的增强,口腔科消毒和灭菌技术在牙科领域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培训记录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培训记录时间:2016年6月26日地点:手术室办公室主持人:陈一平内容:1、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进行监测。
2、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4、无菌用物、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各类导管、婴儿导管、婴儿奶瓶、奶嘴及其他用品必须每月抽样监测。
5、对超标项目必须认真查找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进行复查。
第六节细菌培养正常指标第七节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类灭菌器械,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大类。
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很多,灭菌前的准备工作及灭菌条件的控制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
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能有效保证灭菌质量及医疗安全。
一、灭菌前的准备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理使用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前提,灭菌过程要包括如下环节:灭菌物品要进行预处理;灭菌器性能保证正常无故障;灭菌器内空气能彻底排除;灭菌物品包装盛放要合适及物品装载要合理;加热速度要合适;同时要防止蒸汽超高热;灭菌后的物品要进行干燥等。
(一)灭菌包的要求1、包裹材料要求要有良好的蒸汽穿透性,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出和蒸气的透人,能阻挡外界微生物,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温性。
市售的普通饭盒与搪瓷盒,不得用于装放侍灭菌的物品,应用自动启闭式或带通气孔的器装放;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全棉平纹细布,140—288支/英寸;纸(皮纸),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带孔的金属或玻璃容器等。
持续改进消毒灭菌工作的追踪和成效评价记录
持续改进消毒灭菌工作的追踪和成效评价记录持续改进消毒灭菌工作的追踪和成效评价记录1. 引言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控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仅仅进行消毒灭菌是不够的,持续的改进和评价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追踪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如何评价其成效,以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2. 追踪消毒灭菌工作2.1 设定指标追踪消毒灭菌工作的第一步是设定相应的指标。
指标应当能够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设定每日消毒次数、消毒液使用量、消毒设备维护记录等指标来追踪工作进展和效果。
2.2 数据收集收集可靠的数据是进行追踪的基础。
通过使用数字化系统或记录表格等工具,收集关键数据,如指标所需的数据、消毒时间、消毒人员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2.3 数据分析收集到数据后,对其进行分析,以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观察趋势和变化。
如果消毒次数有明显下降,可能需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成效评价记录3.1 制定评价指标成效评价是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考虑到不同方面的要素,如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资源利用等。
可以设定每月感染率、无菌检测合格率、使用维护成本等指标来评价工作的成效。
3.2 数据收集同样,收集准确和完整的数据是进行成效评价的前提。
除了消毒灭菌工作的数据,还可以收集相关的感染控制数据,如感染率变化、细菌培养结果等。
综合多种数据来源,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3.3 数据分析和解读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得出关于工作成效的结论。
比较工作指标和预设的标准,评估差距和潜在问题。
寻找数据中的趋势和规律,探索改进的可能性。
4.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认为持续追踪和评价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追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工作质量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院感培训记录本
15 怀疑使用产品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封存、送检。
培训有效性评价
评价人
10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整改记录
自查日期检查人员
项目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及结果
组织管理
环境管理
手卫生与
职业防护
消毒隔离
卫生学监测
4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a. 监测频率:使用中消毒液每季度一次;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每月一次。
b. 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应无菌生长;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5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8贮存:库房应保持整洁、干燥。产品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摆放于货架上。
9发放:小包装破损、过期、不洁的产品不得发放。
10使用中的管理:
11 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不洁等情况,禁止使用过期、淘汰、无合格证明的消毒产品。
12 严格按照《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认定的方法、范围等使用。
13 使用部门应准确掌握消毒产品的适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剂的使用浓度、配置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科室予以解决。
医疗废物
管理
本科室项目
10月医院感染情况汇总分析
本月住院患者207人,有3人共发生4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45%,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9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1例,腹腔感染2例,;较上月相比有所(升高),分析其原因为本月住院患者病情较上月复杂,肝胆胰手术增加,术后并发症增多,感染患者1例为胆石症患者住院期间上呼吸道感染,其余3例均为腹腔手术后并发症至发感染。科室为此制定防控措施如下积极宣教并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卧床、高龄、手术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感染预防;腹腔手术患者术后腹腔充分引流,冲洗,及时观察腹腔颜色变化。
医院消毒隔离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
医院消毒隔离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20XX年医院消毒隔离工作自查总结20XX年***人民医院消毒隔离专项工作自查总结根据市卫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单位消毒隔离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
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
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
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监控工作。
1、加强手术室、产房、人流室、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注射室、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重点部门对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
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消毒、各室间能按各项消毒规定执行,每月做空气、手术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
各重点科室每季度进行消毒液、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
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酒精擦拭时间,每季度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
2、加强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保证医院消毒工作的落实。
供应室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每天进行工艺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2024年度院感知识培训记录
2024/3/24
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强调了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中 的重要作用,以及医疗废物的正确分 类和处理方法。
消毒与灭菌技术
系统介绍了常用消毒与灭菌技术的原 理、应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37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增强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通过培训,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
2024/3/24
21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方法
2024/3/24
选用原则
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防飞溅功 能
佩戴方法
将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置于眼部或面部 合适位置,调节舒适度,确保视线不 受阻挡
22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方法
选用原则
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污染功能
穿脱方法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脱时先解开拉链,再将帽子、上衣和袖子 一并脱下,最后脱去下衣。
8
常见感染部位与病原体
2024/3/24
常见感染部位
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胃 肠道、血液等。
常见病原体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
9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 等。
2024/3/24
院感知识培训记 录
2024/3/24
1
目录
2024/3/24
• 培训背景与目的 •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 消毒与灭菌技术 •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 医疗废物管理与环境清洁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耐药菌监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培训记录时间:2016年6月26日地点:手术室办公室主持人:陈一平内容:1、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进行监测。
2、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 /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4、无菌用物、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各类导管、婴儿导管、婴儿奶瓶、奶嘴及其他用品必须每月抽样监测。
5、对超标项目必须认真查找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进行复查。
第六节细菌培养正常指标第七节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类灭菌器械,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大类。
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很多,灭菌前的准备工作及灭菌条件的控制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
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能有效保证灭菌质量及医疗安全。
一、灭菌前的准备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理使用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前提,灭菌过程要包括如下环节:灭菌物品要进行预处理;灭菌器性能保证正常无故障;灭菌器内空气能彻底排除;灭菌物品包装盛放要合适及物品装载要合理;加热速度要合适;同时要防止蒸汽超高热;灭菌后的物品要进行干燥等。
(一)灭菌包的要求1、包裹材料要求要有良好的蒸汽穿透性,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出和蒸气的透人,能阻挡外界微生物,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温性。
市售的普通饭盒与搪瓷盒,不得用于装放侍灭菌的物品,应用自动启闭式或带通气孔的器装放;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全棉平纹细布,140—288支/ 英寸;纸(皮纸),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带孔的金属或玻璃容器等。
使用的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必须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新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应先用生物指示物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
布包装层数不少于2 层。
2.灭菌包大小要求装载于下排汽式压力蒸气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X30x25cm;装载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X30x50cm。
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 kg ,包裹需封口,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灭菌的包内应放置指示物。
3、灭菌包摆放及包裹要求所有灭菌物品应分类包装,包内物品应按顺序摆放,盘、盆、碗等器皿类的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若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有器皿的开口应朝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入;灭菌物品能拆卸的必须拆卸,如对注射器进行包装时,管芯应抽出。
必须暴露物品的各个表面(如剪刀、止血钳必须充分撑开)以利灭菌因子接触所有物体表面。
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开口向下或侧放。
管腔类物品如导管、针和管腔内部先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湿润。
(二)灭菌器内灭菌包装载原则1、灭菌包之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以利蒸汽穿透和空气排出,下排气式灭菌器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积的80%;预真空灭菌器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积的90%,同时下排气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2、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必须将不同类物品装放在一起,则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互相间均应间隔一定距离以利蒸汽置换空气。
3、大型灭菌器,物品将放于柜室或推车上的载物架上;无载物架的中小型灭菌器,可将物品放于网篮中。
4、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上层,金属包应应平放,盘. 碟.碗等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纤维织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5. 应避免接触门.盖和侧壁以防吸附冷凝水。
二. 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1、压力蒸汽灭菌的质量监测(1)工艺监测每次灭菌必须监测灭菌过程参数(温度、压力、时间),达到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2)化学监测监测每一包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剂,亦可进行批量化学指示物监测,检测时,所防止的化学指示剂的性状或颜色均边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3)生物监测每月监测一次。
监测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 规定执行,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见附录二(一). 如果灭菌植入型器械严重污染物时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新的方法灭菌时应先用生物指示物验证灭菌效果合格后方可使用。
(4)B—D试验真空型灭菌器每日灭菌前空锅做B—D试验。
监测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执行,其监测方法见附录一。
B—D 试纸变色均匀合格后放可使用;如果B—D 试纸变色不均匀不合格,应及时报告,请技术员查找原因并维修,再行B—D 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PCD(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对灭菌物品进行批量监测以及空腔器械的灭菌质量监测,具体操作按产品说明书执行。
2、安全监测内容(1)检查门框与橡胶垫圈有无损坏. 是否平整,门的锁扣是否灵活. 有效。
(2)检查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是否达到零位。
(3)由柜室排气口倒入500ML水,检查排气管有无阻塞。
(4)关好门,通蒸汽检查是否有蒸汽从门缝泄漏。
(5)检查蒸汽调节阀是否灵活. 准确,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显示的状况是否符合,排气口温度计是否完好。
(6)检查安全阀是否在蒸汽压力达到规定的安全限度时被冲开。
3、常用的监测方法(1)检查灭菌器内空气是否排净的方法:在排气管的出口处接一皮管,将另一端插入冷水盆中, 若排出的气体在冷水中产生气泡, 则表示灭菌器内的冷气基本排净.(2)检测灭菌器内冷气排出方法见本章“ B—D实验. ”(3)检查排气管是否堵塞的方法: 在排气过程中,若管道被异物堵塞, 可观察排气管道上的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与按磅表压力值推算的温度是否接近. 由压力磅数换算温度的简易公式如下: 温度(℃)=磅表指示压力磅数+106例磅表指示压力为15 磅, 则在纯蒸汽情况下, 灭菌器内温度应为15+106 为121℃。
若温度指示计指示温度低于121℃. 则说明灭菌器内空气未排净,可能有异物阻塞管道。
4、化学监测化学监测指示整个消毒过程的完成,取出灭菌包即可显示结果但不反映微生物真实杀灭情况,常用的有压力蒸汽灭菌指示胶带和包内指示卡。
⑴、化学指示胶带监测化学指示胶带上印有斜形白色指示线条图案,是一种贴在待灭菌包外的特制变色胶纸。
将指示胶带贴于每个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即121℃经20分钟,134℃4 分钟后,胶带100% 变色,观察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化学指示胶带主要作用于灭菌包的暴露控制,用于区分灭菌包与非灭菌包,可反映作用时间、饱和蒸汽的压力,但不能反映冷气泡、蒸汽超高热和湿蒸汽,胶带可用于封包,书写记录包内用物名称、操作者姓名及封包时间等。
⑵、化学指示卡监测方法将即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只是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卡放入大饱和难以灭菌部位的物品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根据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其颜色深浅用于考核每个包内的灭菌情况,它可反映时间、温度、饱和蒸汽三要素,只要三要素达到终末点,变色才能完全。
若只部分变色,尤其中间浅褐色外周黑色表示有冷空气存在,褐色或灰色底纹上有深黑色纹表示蒸汽过湿,呈灰色或银灰色表示蒸汽超高热。
5、导致包内指示卡变色失败的原因⑴、包装材料选择不当,导致灭菌剂不能穿透包装材料,指使卡金属或玻璃类器材包内监测时,金属和玻璃没有吸水性,灭菌时产生的冷凝水容易积聚浸湿报内指示卡,使指示剂接触水分过量而变色发生异常,即使灭菌成功也会发生指示剂变色不均匀或变色模糊等现象,最终失去监测意义。
因此包内指示卡主要适用于布类包及无纺布的灭菌效果监测。
⑵、包装过大,包中心部位温度达不到温度要求或达到最高温度时维持时间不够。
⑶、灭菌超载或物品放置不当。
⑷、灭菌温度、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
⑸、蒸汽质量问题,如蒸汽过干糕或过湿或有冷空气存在。
第八节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的产生成分具有特殊性,医疗废物的生产不仅是传染病的源头之一,而且是由化学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其他事故的来源之一。
1、传播疾病如针刺传播乙肝、艾滋病。
2、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危害,如废水的排放、有害气体、焚烧垃圾3、对社会的危害,如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
4、对医疗工作的危害,如医院内环境污染造成感染,有害气体的吸入如化学消毒剂。
医疗废物分类原则1、进行正确的分类是每个产生者的职责。
2、预防的原则,防止有危害的废物扩散。
3、源头分类的原则,谁产生谁分类。
4、分类必须在产生的过程中进行。
5、分类后的废物不能再混合。
医院废物分类方法感染性废物:可能含有病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的废弃物(不包括锐器),主要有以下几类:1.受到污染的外科手术废物,如床单、手套、擦布及治疗区内其它污染物,与血及伤口接触的石膏、绷带、衣服及用以清洁身体的洗涤废液或血液的物品;2.来自感染病患者的活检物质,体液、血、尿、粪便等;3.实验室所用的菌落、病原株培养基和保菌液及其他废物,包括血液性的、微生物的、组织的废物及感染的动物等,太平间的废物以及其它废物。
4.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损伤性(锐器)废物:主要是用过废弃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输液(血)器、锯片、解剖刀和手术刀片及其它可能引起切伤、刺伤的器物。
不论是否污染,这些物体都属于高度危险的医疗废物。
病理性废物:包括人体组织、器官、肢体、胎盘、胚胎、实验动物尸体组织及相关物质;药物性废物:主要是过期废弃的药品、疫苗、血清,从病房退回的药品和淘汰的药物,同时还包括药盒、药瓶、连接管、手套等。
细胞毒性废物:包括过期的细胞毒药物,在准备、转运、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时被细胞毒物质污染的相关物质,如拭子、管子、手巾、锐器等。
细胞毒药物最常用于治疗癌症病人的肿瘤或放射治疗病房,在其它病房的应用也有增加趋势。
细胞毒药物大多为静脉注射或输液给药,其他为口服片、胶囊、混悬液。
人们接触的机会为药物准备与注射过程,由于它可能是冷冻物质或粉剂,需与其它溶液混合。
还可以通过打开胶囊等途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