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心脾不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下面是一则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医案,供参考。
患者男性,7岁,主要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体格发育正常,食欲一般,睡眠良好。
家族无类似病史。
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心脾不交所致多动症。
治疗原则:1. 调和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
2. 平衡阴阳,调节气血。
方剂组成:疏肝理气汤 + 金匮肾气丸处方药物:1. 疏肝理气汤:柴胡、青皮、白芍、当归、川芎、黄芩、丹参、郁金、桂枝、香附、生姜、大枣。
2. 金匮肾气丸: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淫羊藿、鹿角胶、麦冬、茯苓、丹参、川芎、龙眼肉、牡蛎、白芍、枳壳、柴胡、青皮、桂枝、白术、茯神、香附、生姜、大枣、炙甘草。
服用方法: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
疏肝理气汤煎煮后分两次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次10粒,用水送服。
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连续服药3个疗程。
配合疗法:1. 睡眠规律: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 饮食调理: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粮、鱼、豆类等营养食物的摄入。
3. 家庭环境营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使用,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度有所改善,多动和冲动的行为减少。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度明显增加,多动和冲动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主要是从调和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平衡阴阳气血等方面入手。
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患儿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多动症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效果更佳,希望患儿可以通过中医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中医解读儿童多动症
中医解读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时期一种较常见的行为异常性疾患。
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例如挤眉,频繁眨眼睛,吸鼻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学习困难为临床特征。
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好发年龄6~14岁,发病与遗传、环境、产伤等有一定关系。
本病当属中医“脏躁”、“健忘”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者剖产,产时或产后损伤,或后天护养不当,病后失养,忧思惊恐过度而成。
需要家长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切勿频繁打骂孩子。
1.【肝肾阴虚,相火妄动】症见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烦热,口干唇红,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降火潜阳,安神定志。
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菊花、牡丹皮、白蒺藜、女贞子、旱莲草、青龙齿、远志、龟板、龙胆草、山栀子、柏子仁、益智仁、龙骨、牡蛎等。
2.【心脾两虚,神失所养】症见神思涣散,多动不安,动作笨拙,情绪不稳,头晕健忘,思维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多梦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培补心脾,益气养血,宁神定志。
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出入:药用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大枣、龙眼肉、淮小麦、茯神、酸枣仁、远志、益智仁、龙骨、五味子、夜交藤、菖蒲等。
3.【痰火上犯,扰乱心神】症见神思涣散,多语哭闹,任性多动,易于激动,胸闷脘痞,喉间痰多,夜寐不安,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安神定志。
方用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药用半夏、陈皮、枳实、茯苓、胆南星、天竺黄、竹茹、黄连、牡丹皮、连翘、石菖蒲、郁金、珍珠母、红花等。
中医治疗除了汤药外,还有耳穴、针灸、儿推等。
若是孩子年龄超过6岁还是以中药和针灸为主。
无论治疗和食疗,以给孩子心身祥和生长环境。
学习压力不要太大。
中医药对儿童多动症的综合治疗策略
中医药对儿童多动症的综合治疗策略多动症,也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该病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综合的治疗系统,对于儿童多动症的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对儿童多动症的综合治疗策略。
一、中医病因学解析多动症根据中医的病因学,多动症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情绪因素等相关。
首先,多动症患儿的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脾胃功能不健全,导致气滞血瘀、脑络不畅。
此外,过度的情绪刺激、脑部受伤、家庭教育方式等也可能成为多动症的诱因。
针对以上病因,中医药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二、中草药治疗儿童多动症1. 寻常类草药治疗:柴胡、青黛、川芎等中草药中的柴胡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
中医认为,柴胡能疏肝解郁,平抑肝气上逆,从而缓解患儿的症状。
青黛则具有疏肝散结的功效,可改善多动症患儿的情绪不稳和焦虑症状。
川芎则能活血化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多动症患儿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温补类草药治疗:黄耆、当归、熟地等中医药中的温补类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多动症的治疗中。
黄耆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改善患儿气虚血亏的状况。
当归则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一些有月经紊乱和血虚症状的女童多动症患儿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熟地则能补肾益气,改善患儿肾虚所致的多动症状。
3. 安神类草药治疗:五味子、酸枣仁、白芍等安神类草药可以缓解多动症患儿的躁动和睡眠障碍症状。
五味子被认为是中草药中最好的安神草药之一,能够安定患儿的情绪,提高入睡质量。
酸枣仁则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能够改善多动症患儿的过度活跃症状。
白芍则可以滋养肝血,调理情绪,对多动症患儿的暴躁易怒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三、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针灸作为中医药中的一种疗法,也广泛应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
重要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涌泉等。
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调节患儿的脏腑功能、平衡体内气血,从而缓解病症。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中医认为本病是先天后天因素合为而致。
先天禀赋不足,如遗传缺陷、产伤、难产、出生时窒息等,导致明阳失调;后天因素为病毒感染、头部外伤、情志刺激、环境改变等,使其肝气郁结,痰火内盛,阴阳失调,阴不制阳,阳亢而动。
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名的记载,但在《小儿药证直诀》、《幼科证治准绳》中有相似症状的描述,如“瘛疭”、“抽搐”等。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可将其归于慢惊风、郁证、梅核气、肝风、风痰证范围。
邹主任在大量临床工作中,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抽动-秽语综合征当属“肝风证”,病本在肝、脾、肾三脏,以肾阴不足、肝风内动最为多见,所以患儿除抽动外,常见烦躁易激动,睡眠不安,大便秘结,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数,治以滋阴养血、平肝熄风为主,以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物生地、麦冬、麻仁、白芍、龟板、生牡蛎、阿胶、鸡子黄、甘草等。
心神不定,惊悸不安加茯神、钩藤,血虚失养加首乌、玉竹、沙苑子等。
与儿童多动症相比,本病为肾阴不足、肝风内动,以治肝为主,兼以滋肾、健脾、清心、安神,注意标本缓急,灵活变通。
另外,本病还有肝亢风动证、痰火扰神证、脾虚肝亢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鼓动证等。
本病的病程较长,一些患儿因感冒、紧张等可使病情加重,所以要守法宗方,随症加减,不宜用强镇之法使其一时安静。
家长和患儿要有耐心,要长期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儿童多动症与中医“心”病变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主要属于心的生理功能,五脏在心神的主导下,接受外来信息,作出相应的外在语言、动作、行为发生变化,故儿童多动症主要是以心为主的兼及肝、肾、脾等脏病的病理变化。
《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住血脉,藏神为智意之源,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人的意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反之,若思虑劳倦,久病气血虚弱上及于心,致心气不足,心阴虚弱,神失所养,可出现神志飞扬不精神不专、反应迟钝、健忘等症。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行为增加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肝火偏盛、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学中,儿童多动症通常被归类为“病名”。
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儿童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具体来说,常见的病机主要包括肝火上升、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
肝火上升是指肝脏郁热化火,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易怒、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首先会调节肝经气血,祛除肝火,常用的药物有柴胡、丹参等。
此外,还会配合针刺、推拿等手法,以改善肝脏功能。
心神不宁是指心脏功能紊乱,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会调节心经气血,平衡心脏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天麻、酸枣仁等。
此外,还会采用心理辅导、音乐疗法等方法,以帮助儿童放松心神,提高注意力。
脾胃失调是指脾脏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会调节脾经气血,改善消化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等。
此外,还会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儿童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整体调养和预防。
在调养方面,中医认为多动症患儿多为气血不足,因此应注重饮食营养,摄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
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等有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平衡肝脏、心脏、脾胃功能。
在预防方面,中医强调避免儿童暴露在过度刺激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生活作息,避免情绪波动。
总之,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是基于肝火上升、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心理辅导等综合手段,可以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并通过整体调养和预防措施,提供儿童的生活质量。
如何从中医学角度确分儿童多动症
如何从医学角度确分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儿童时期一种较常见的行为异常性疾病,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特征。
有时为攻击性、破坏性行为,甚至导致少年犯罪。
本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往往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中医将儿童多动综合征分为肾虚肝亢、心脾气虚、痰火扰心、瘀血内阻4型。
肾虚肝亢型手足多动,性格暴躁,易激动,冲动任性,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口干咽燥,夜间多汗,大便秘结。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心脾气虚型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活动果冻,动作行为杂乱无目的性,气短,神疲乏力,常自汗出,记忆力差,纳食不佳,面色少华。
舌质淡红苔薄白。
痰火扰心型多动难静,烦扰不宁,冲动任性,难以制约,神思涣散,胸中烦热,睡眠不安,胃口不佳,尿赤,口渴,大便燥结或稀薄而不爽。
舌质红苔黄厚腻。
瘀血内阻型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伴有毛发不荣,青筋显露,甚至有面青唇紫,有产伤或颅脑损伤史。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舌下脉络瘀阻。
本病以调和阴阳为基本治疗原则。
肾虚肝亢者,治以滋肾平肝;心脾气虚者,治以补益心脾;心肾不足者,治以补益心肾。
若兼见痰浊、湿热、瘀血等证,分别佐以化痰、清热、化湿、祛瘀等治法。
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强调实施合理的教育。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调理与治疗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调理与治疗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行为的显著增加。
传统医学中,中医在治疗儿童多动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调理与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是由于肝风过盛、脾胃功能失调、肾精亏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中医强调整体的平衡和调理,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以达到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目的。
二、中医调理儿童多动症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根据个体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黄连、白芍等。
这些中药具有平肝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调节儿童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易受外界环境和饮食影响,因此对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进行调理至关重要。
建议儿童多食用新鲜蔬果,少食用油炸和加工食品,并避免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巧克力等。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改善儿童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减轻多动症状。
常用的中医按摩疗法包括推拿和拨罐。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动,拨罐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脾胃功能。
4.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从而改善儿童多动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大椎、心俞等。
5. 中医精神疗法中医强调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中医传统的心理疗法,如情志调摄和精神舒缓,可以帮助儿童调整情绪,减轻多动症状。
三、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儿童多动症症状和病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师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体质、病情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长期稳定治疗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需要长期稳定进行,不能单纯追求短期疗效。
中医强调整体和谐和平衡,需要通过长期调理来达到治愈的效果。
中医是用什么方法治疗多动症的
中医是用什么方法治疗多动症的
小儿多动症可致小儿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等。
那么中医是用什么方法治疗多动症的呢?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
中医认为多动症多因阴阳失衡、肝肾阴虚等现象所致。
多是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因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
在治疗中强调身心同治,加强心理疏导、调整心态,增强患者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并巧妙地利用现代医学心理学配合,以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开窍醒脑、定志安神等中医理论为准则,辩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动症,是目前治疗多动症的首选。
多动症的病因为心火、痰热、瘀血等多种原因扰乱心神,心神涣散不收,注意力难以集中。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肝肾阴虚、虚火妄动、痰热内扰、瘀血内阻等证型,针对各型研制开发了特效系列中草药,平衡脏腑阴阳,消除各种病因,采用养心安神、滋阴降火、平肝。
从中医角看小儿多动症学习
通过引导孩子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压力和焦虑。
鼓励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
与医生进行专业咨询
如绘画、音乐、阅读等,有助于培养孩子 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寄托。
如孩子多动症状严重,应及时寻求医生的 专业指导和药物治疗。
04
中医与西医对小儿多动症的认识比较
病因比较
01
西医认为小儿多动症与遗传、环 境、大脑发育等因素有关,具体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西医强调通过改善环境、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预防小儿多动症,同时也关 注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等因素。
中医则注重通过调护脾胃、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等方式预防小儿多动症,强调家 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05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史
自幼体弱多病,易感冒,食欲不振, 睡眠不安。
外邪侵袭
外感六淫之邪,也可能影 响脏腑功能,导致气血不 和,引发多动症。
中医对小儿多动症的病机认识
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多动症的主要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心神不宁。
病机分析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心神正常功能;气血不和则心神失养 ,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等症状;心神不宁则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冲 动行为等问题。
饮食调理
饮食规律
保证一日三餐规律,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 食。
避免过度刺激
少食辛辣、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免刺 激神经系统,加重多动症状。
营养均衡
食物应多样化,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增加养心安神食物
如莲子、百合、红枣等,有助于缓解情绪波 动和改善睡眠质量。
运动锻炼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传统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可以通过草药治疗来调理。
1.阿胶膏阿胶膏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可以帮助儿童镇静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将适量的阿胶膏放入温水中溶解,让儿童每天服用一次。
此药对安抚多动症儿童的情绪波动和焦虑情绪有良好的疗效。
2.白芍汤白芍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白芍和桂枝。
它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儿童改善多动症状。
将适量的白芍和桂枝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注意,此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3.丹参汤丹参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丹参和黄连。
它可以平衡儿童的体液和温血,从而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状。
将适量的丹参和黄连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此药能够缓解儿童的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使其更加平静和集中注意力。
4.龙骨汤龙骨汤是一种用来治疗多动症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龙骨和牡蛎。
它可以平静儿童的神经系统,促进儿童的睡眠和休息。
将适量的龙骨和牡蛎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此药能够帮助儿童放松身心,减少多动症状。
5.三七粉三七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志的作用。
将适量的三七粉放入温水中溶解,让儿童每天服用一次。
这种中药可以安抚过度活跃和冲动的儿童的神经系统,减少多动症状。
除了草药治疗,中医也建议在多动症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儿童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如威化饼干、巧克力和碳酸饮料。
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抗压能力和改善注意力控制能力。
2.规律生活作息建立起儿童的规律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时间和运动时间。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多动症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3.适度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和球类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儿童消耗过剩的能量,减少多动症状的发作。
中医治疗多动症
中医治疗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且独特的医学系统,在治疗多动症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1. 中医诊断中医治疗多动症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了解病情,并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为后续治疗制定个性化方案。
2.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出个体化的中药方剂,以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改善脾肾功能,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中药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有黄连、丹参、川芎等。
同时,中药治疗还可以通过调整胃肠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3.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改变机体的气血流动,调整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辅助治疗多动症的症状。
对于一些多动症患者,针灸还可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问题。
4.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也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合理膳食可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多动症症状。
中医建议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限制糖分和食物添加剂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此外,中医还强调定时用餐和适量运动,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5. 心理疏导中医治疗多动症还注重心理疏导。
多动症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通过中医师的指导和关怀,患者可以得到情绪上的支持和调节,从而促进病情的改善。
结论中医治疗多动症能够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等方法,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症状。
然而,对于治疗多动症,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调理儿童多动症课件
中医调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且 对多动症的某些症状改善可能不明显 ;此外,中医调理需要专业中医师进 行操作,难以普及。
05 中医调理儿童多动症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CHAPTER
注意事项
诊断明确
在开始中医调理之前,应由专 业医生进行多动症的诊断,确 保孩子确实存在多动症的症状
。
辨症施治
中医调理强调个体化治疗,应 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中医调理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疗法等手段,帮助孩子建 立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缓解多动症 状。
VS
中医调理与心理治疗结合
在中医调理的同时,结合心理治疗,从身 心两方面入手,更全面地解决多动症问题 。
中医调理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中医调理注重整体调节,改善身体状 况,减少副作用;同时,中医调理在 长期疗效上具有一定优势。
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调理儿童多动症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 气血,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尤其对于多动症伴有注意力 不集中、冲动任性等症状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成功案例二:针灸疗法
总结词
利用针灸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和气血,缓解儿童多动症症状 。
详细描述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和气血的运行,以 达到缓解多动症状的目的。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并进行适度的刺激。
成功案例三:推拿按摩
总结词
通过推拿按摩手法,舒缓肌肉紧张, 改善儿童多动症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辨证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辨证儿童多动症到底用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大家各有主张。
从药理上来说,西药通常可以口服盐酸哌甲酯,这个是治疗多动症的首选药物,还有利塔里,择思达,以及托莫西汀等药物。
但是西医治疗采取的方法是抑制,是治标,且药物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对于疾病更注重整体论治,标本同治。
多动症往往是人的机体内部阴阳不平衡所导致,所以从源头来化解才是根本大法。
近日遇到一位孩子的同学,症见个头矮小,性情孤僻,睡眠多梦,胆怯心惊,遇事善忘,偶有幻想,怕独处,听闻声音会害怕,整日惕惕。
手、嘴等部位多动,思维缓慢,注意力涣散,学业跟不上。
食少便溏,自汗淋漓。
骨头小,脉细弱,舌质淡红苔白,舌尖舌边红。
家长自述有多动症史,吃过西药治疗。
孩子目前的状态是发育不良,营养不良,从中医角度,定义为疳积。
又和多动症相混合。
症状多,涉及的脏腑也多,心,肝,脾,肺,肾五脏全部都需要调理。
家长自述孩子出生只有四斤多,在保温箱呆过。
这里涉及到先天不足的因素。
后又饮食营养等问题没有跟上,导致先天和后天都不足,渐渐形成目前的症状。
我给他的调理方向是:补肾元,健脾胃,固肺气,调和气血,安神定志。
黄芪15 防风9 白术12 茯神12 党参12 怀山药20 生地黄15 山楂6 鸡内金6 麦冬15 刺五加12 补骨脂(盐)9 远志9 石菖蒲3 陈皮3 法半夏6 枳壳6 白芍6 龙骨20(先煎)麻黄根6 干草65剂后微调。
10剂后复诊:汗出改善,睡眠改善,大便不会有拉不完的感觉。
继续服药。
后面将继续跟踪。
接下来主要讲讲单纯多动症的中医辨证:1.肝肾阴虚型症状: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烦热,口干唇红,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
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阴精不足,肌体失养则形体消瘦;虚热内蒸,耗津伤液,而见五心烦热,口干唇红,颧红盗汗,大便干结。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史长燕医师(中医医院),在临床诊治儿童多动症时,根据患儿的表现及伴随症状,将儿童多动症辨证分为4型,即心肾不交型、肝风内动型和风痰上扰型施治,疗效满意。
【绝技妙法】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
阳动有余,阴静不足为其特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
多动、急躁、易发脾气等乃肝胆过亢之象;心神不宁,难以静谧,注意力涣散乃心脾不足之症。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虽疗效较慢,但无毒副作用,并能调整脏腑功能,对多动症常见伴随症状如遗尿、厌食、易感冒等也有改善作用,且中医辨证治疗有很大灵活性,能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而随症加减,疗效较好。
【常用方药】(1)心肾不交型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多动易惊,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环境刺激。
可伴有心悸,健忘,睡眠不安,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数。
治宜:清心泻火,补肾安神。
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生地黄、黄连、山药、莲子心、茯神、牡丹皮、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当归、阿胶。
(2)心脾不足型心脾不足型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梦,学习成绩不稳定,伴有眩晕,心悸,摇头努嘴,言语多而反复,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面色欠润泽,舌质淡嫩,脉细弱或沉细。
治宜: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选用造车丸加减:党参、白术、茯神、远志、石菖蒲、枸杞子、何首乌、当归、炒酸枣仁、生牡蛎、炙甘草。
(3)肝风内动型肝风内动型表现为容易激动,任性冲动,上课不守纪律,坐立不安,甚至辱骂殴打他人,缺乏自制力,且伴有眩晕,目赤,眨眼,皱眉,面部肌肉大多呈快速抽动,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宜清肝泻火,熄风镇痉。
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炒黄芩、生龙骨、生牡蛎、柴胡、炒栀子、当归、木通、生地黄、全蝎、白僵蚕、钩藤、甘草。
(4)风痰上扰型风痰上扰型表现为情绪烦乱,胡言乱语,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易冒险冲动,好干扰别人,有时耸肩,四肢抽动,同时伴有口臭,纳食增多,喉中痰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中医儿科学: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多动症是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扰的一种。
多动症,在中医儿科学中,被认为是一种需要综合调理的病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孩子多动症的中医调理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多动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孩子的体质特点是“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意味着孩子的身体和脏腑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多动症的发生,往往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心主神明,若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孩子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气郁结或肝火亢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多动、冲动、烦躁易怒等。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心神,也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若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行为。
那么,中医是如何调理多动症的呢?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的孩子,可能会用到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对于肝肾阴虚的孩子,可能会使用杞菊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肝肾、滋阴降火。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用药。
除了中药,中医推拿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手段。
通过按摩孩子身体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比如,按摩头部的百会、四神聪等穴位,可以醒脑开窍、安神定志;按摩手部的内关、神门等穴位,可以养心安神;按摩腹部的中脘、天枢等穴位,可以健脾和胃。
推拿的手法要轻柔、准确,以孩子感到舒适为宜。
针灸治疗在多动症的调理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缩写为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特点。
在中医理论中,多动症可以归为“痰热扰动”、“肝火上炎”、“心肾不交”等病机范畴。
治疗儿童多动症时,中医药的理念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减轻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副常用的中药方子,供参考:方名:安宁灵饮组成:1.龙骨(15g):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舒缓多动症患儿的过度活动。
2.牛膝(15g):利湿解毒,消炎止痛,用于调节儿童体内湿热之气,缓解多动症症状。
3.茯苓(15g):降火消肿,有助于清热解毒,舒缓多动症患儿的症状。
4.酸枣仁(10g):具有镇静安神、解郁的作用,可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精神状态。
5.酸枣仁(10g):消炎解毒,舒缓多动症患儿的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6.川芎茶(15g):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多动症症状的发生。
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混合,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留汤。
分2-3次口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7-10天。
注意事项:1.药方中的药材应由专业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调配,用量也需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来决定。
2.服药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验和反应,并随时与医师交流。
3.严禁滥用药物,必须遵医嘱服用,避免药物过量或错配。
4.药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还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综合斟酌,最好由专业中医医师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这只是其中一副常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方子,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应注意提供稳定、安静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活动和作息时间,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训练等综合治疗手段。
同时,中医治疗多动症也需要持之以恒,治疗过程较长,需家长与医生共同努力,力图改善患儿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辩治小儿多动症
中医辩治小儿多动症
近年来,小儿多动症成为家长之间不再陌生的一个词语。
虽然多动症较早是从国外发现,但目前中医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多动症的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调、产伤以及教育不当等原因皆可导致本病。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概念——“阴亏阳躁”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精神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反之则易引起疾病。
而多动症在中医中属于“阴亏阳躁”,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诊断标准——“本虚标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亏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诚,则机体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
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有精、津、液等物质的不足,所以小儿常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生理特点,阴亏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阴静不足所致。
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多动症患儿多表现为神态涣散、健忘、动作迟缓、粗钝笨拙、有时尿频或遗尿等特点,脉象偏细,所以多动症儿童实质为本虚,标实。
在弄清多动症病机特点之后,诊治多动症强调调整阴阳平衡,从肾入手,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以治肾为本,兼以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标本同治,调整内脏机能,平衡阴阳,消除症状。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是基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方法。
首先,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心脾肝火旺盛、阴阳失衡的表现。
根据中医理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生长发育的基础,如果脾胃消化功能异常,就会导致体内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和神经调节功能。
2. 情志不畅:中医提出情志不畅会导致内脏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多动症。
因此,儿童多动症与孩子情绪不稳定、情绪波动大等息息相关。
3. 阳盛阴衰:中医认为阳盛表现为活动过度、易烦躁、易激惹等症状,而阴衰则表现为安静度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在诊断方面,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医生会通过仔细观察患儿的表现和症状,包括体质、面色、舌苔等来确定是否患有儿童多动症。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儿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以了解更多病因信息。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疗法。
中药调理通过使用一些有益于脾胃功能的草药来改善儿童的消化系统,促进养分的吸收。
此外,针灸和艾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患儿注意力和控制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来帮助儿童多动症的患者,比如适当控制儿童的电视和电脑时间,以及饮食上选择一些能益气健脾、滋阴降火的食材。
总之,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方法。
通过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疗法,中医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脾胃功能,从而帮助儿童多动症的患者获得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
最终,中医综合施治,旨在平衡阴阳,促进儿童多动症的康复。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
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基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综合辨证思维,注重对整体失衡状态的调节,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控制力和行为表现。
首先,根据中医理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育儿知识】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依据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肝旺阳亢,心脾不足,阴阳失调所致,是一种虚实挟杂证。
有关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的正常与否,在我国较早的古医籍《黄帝内经》一书中即有记载,《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即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有赖于阴阳平衡。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静阳躁,人体阴静而阳动,并且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即阴以静而为阳之守,阳之动而为阴之使,故动静之变,本于阴阳,动与静是对立而统一的,静者为阴,动者为阳,正常以阴平阳秘维持了动静有常,变化有制。
正常的思维活动是通过意、志、思、虑、智的连续协同过程来实现的,如《内经-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
中医在儿童多动症中的应用
中医在儿童多动症中的应用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行为。
传统的西医疗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但中医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儿童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
1. 中医对多动症的病因认识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是脾气虚弱、肝气郁结、心肾不足等。
脾气虚弱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肝气郁结会影响阳气的运行,而心肾不足则会影响心脾肾三者的平衡。
因此,中医治疗多动症的首要目标是调理脾、肝和心肾。
2. 中医药物治疗多动症中医药物治疗多动症主要是通过调节脾、肝和心肾功能来减轻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参附片、安宫牛黄丸、黄连解毒片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肝脾功能,缓解多动症的表现。
3. 针灸疗法的应用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改变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多动症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内关等。
4.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也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按摩,可以调理气血运行,舒缓紧张情绪,促进神经肌肉的放松,减轻多动症症状。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搓揉、推拿等。
5. 饮食调理除了药物和疗法,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紊乱与多动症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缓解症状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议多摄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糯米、山药、红枣等。
6. 中医心理疏导除了调理身体,中医还注重心理疏导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中医会通过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寻找出现症状的根源。
同时,中医也会通过音乐疗法、气功练习等方式,帮助患儿放松心境,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
7. 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因为每个儿童的多动症症状可能不同,病因也各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内因,加之后天失调、产伤以及教育不当等皆可导致本病。
一般认为,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可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还有一些注意力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致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但对那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必须服用药物或配合其他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成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形成“成人多动症”,甚至转变为其他精神疾患。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精神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反之则易引起疾病。
“阴亏阳躁”,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
在弄清多动症病机特点之后,治疗强调调整阴阳平衡,从肾入手,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以治肾为本,兼以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标本同治,调整内脏机能,平衡阴阳,消除症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诚,则机体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
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有精、津、液等物质的不足,所以小儿常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生理特点,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阴静不足所致。
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多动症患儿多表现为神态涣散、健忘、动作迟缓、粗钝笨拙、有时尿频或遗尿等特点,脉象偏细,所以多动症儿童实质为本虚,标实。
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在大量临床观察治疗中摸清该病症机理特点,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专家们经过多年实践研制出“益肾静神颗粒”,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