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考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考点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020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5.pn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考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通假字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意思1.举酒属( )客2.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3.山川相缪( )4.举匏樽以相属( )二、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古义:今义: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三、一词多义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意思1.属:①归属,属于;②亲属;③类;④zh心,通“嘱”,嘱托;⑤zhù,通“嘱”,劝酒;⑥相同,同类;⑦管辖;⑧侪,辈。
(1)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3)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属.( )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6)徒属.( )皆曰(《陈涉世家》)(7)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8)司命之所属.( )(《扁鹊见蔡桓公》)(9)俗语“有情人终成眷属.( )”,短语“纯属.()骗局”2.下:①下面;②攻占;③下来;④落下。
(1)方其破荆州,下.( )江陵(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成语“借坡下.( )驴“凄然泪下.( )”3.望:①眺望,远看;②期望;③名望,声望;④农历每月十五日。
(1)七月既望.( )(2)望.( )美人兮天一方(3)成语“不负众望.( )”“德高望.( )重”四、词类活用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意思1.名词作状语(1)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2)西.( )望夏口,东.( )望武昌2.名词、形容词作动词(1)顺流而东.( )(2)不知东方之既白.( )3.形容词作名词击空明.( )兮溯流光4.动词的使动用法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5.名词的意动用法侣.( )鱼虾而友.( )麋鹿五、文言句式判断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固一世之雄也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而今安在哉6.则又何羡乎7.客有吹洞箫者8.凌万顷之茫然附:参考答案一、1.[属]通“嘱”,劝酒;2.[冯]通“凭”,乘;3.[缪通“缭”,环绕;4.[属]通“嘱”,劝酒。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知识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知识点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297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4.pn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知识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含义(1)山川相缪.__________________(2)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多义词(1)赋①《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②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__③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④省刑罚,薄赋.敛(《管子》)__________________⑤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_(2)望①七月既望.__________________②望.美人兮天一方__________________(3)将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②田园将.芜(《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③将.数百之众(《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⑤出郭相扶将.(《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__⑥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__________________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美貌的女子(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歌.窈窕之章__________________(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3)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5)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7)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_____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_________________(3)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_______(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1)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_(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5)托遗响于悲风__________________(6)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_____(7)客有吹洞箫者__________________(8)何为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9)而今安在哉__________________(10)而又何羡乎__________________(1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_________________(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________(13)固一世之雄也__________________7.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1)赤壁赋“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赤壁赋》知识点复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知识点复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501b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c.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知识点复习(解析版)一、解释加点词(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
举酒属.③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④,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⑤一苇之所如.⑥,凌.⑦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⑧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⑨,羽化而登仙。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①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②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③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④。
舞.⑤幽壑之潜蛟,泣.⑥孤舟之嫠妇。
①②③④⑤⑥(3)苏子愀然..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②望夏口,东.③望武昌。
山川相缪.④,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⑤其破.⑥荆州,下.⑦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⑧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⑨于江渚之上,侣.⑩鱼虾而友.⑪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⑫,羡长江之无穷。
挟.⑬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⑭得,托.⑮遗响于悲风。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4)苏子曰:“客亦知夫.①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②莫消长也。
盖将自.③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④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⑤非吾之所有,虽.⑥一毫而莫取。
惟.⑦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⑧,用之不竭.⑨,是造物者之无尽藏...⑩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⑪。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5)客喜而.①笑,洗盏更.②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备考古诗文填空复习11《赤壁赋》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备考古诗文填空复习11《赤壁赋》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a089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2.png)
11、《赤壁赋》一、重点词填空(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之秋,七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
白露()江,水光接天。
()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而歌之。
歌曰:“桂()兮兰,击空明兮流光。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者,()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如泣如诉;余音,不绝如。
舞()之潜蛟,泣()孤舟之()妇。
苏子()(),正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郁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千里,旗()空,()酒临江,横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鹿。
驾一叶之()舟,举()以相()。
寄()于天地,()海之一()。
哀吾生之,长江之无穷。
()飞仙以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更。
既()尽,杯盘狼。
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口头翻译:二、情境句默写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
![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478a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f.png)
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苏轼的《赤壁赋》是宋代文赋杰出的代表作,融诗、赋、文为一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训练提高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愀然(qiū) 相属(zhǔ) 江渚(zhǔ) 扁舟(piān)B.酾酒(shī) 挟飞仙(jiā) 相缪(liáo) 肴核(yáo)C.窈窕(yǎot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舳舻(zhúlú)D.匏樽(páo) 蜉蝣(fúyóu)一瞬(shùn) 枕藉(jí)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正解无误的一项是( )①清风徐来;②举酒属客;③扣舷而歌;④击空明兮溯流光;⑤抱明月而长终;⑥托遗响于悲风;⑦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⑧是造物者之无穷藏也;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⑩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慢;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
⑤永远地终结了。
B.②通“嘱”,嘱咐;⑦指代流水。
⑧隐藏、埋藏。
C.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
④逆流而上。
⑥余音,这里指箫声。
D.④逆流而上。
⑨前往、到达。
⑩迅速、突然.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赤壁赋。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活用的情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用法,意即“打鱼砍柴”。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攻下”。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独立,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注释、翻译、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注释、翻译、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b70fa9e87101f69f3195a4.png)
《赤壁赋》/苏轼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选择、翻译、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选择、翻译、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b690ca214791711cd79172a.png)
《赤壁赋》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 愀然chǒu 蜉蝣fú山川相缪liáoB.徘徊hái 枕藉jiè幽壑hè冯虚御风pínɡC.嫠妇lí桂棹nào 匏樽páo 酾酒临江shīD.肴核yáo 扁舟biǎn 糜鹿mí横槊赋诗shuò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B.纵一苇之所如.起如.厕C.而卒.莫消长卒.起不意 D.举匏樽以相.属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8.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D.其声呜呜然.9.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A.白露横江B.水光接天C.旌旗蔽空D.冯虚御风10.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11.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12.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7d6c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0.png)
《赤壁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语言表达1.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苏轼游赤壁抒发了人生感悟。
请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临黄山,徐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步西湖,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社区居委会准备发到社区群中的公告的部分正文,文段中有几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其中四处的序号并修改错误处,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
②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防疫安全排查工作,③落实“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要求。
④暂时关闭小区内健身娱乐场所,严禁杜绝人员聚集。
⑤小区出入口、小广场、电梯及按钮、入户门把手等公共场所和设施每天全覆盖、高频次消毒。
⑥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桶,定时消杀清洁,避免二次污染。
⑦为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业主买莱难,⑧物业将提供免费代购服务,由物业管家统一配送制业主门口。
⑨快递需在小区门口区域由业主自行领取。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
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
他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贬到外地做官。
数年后,变法失败,司马光派执政。
按说苏轼可以翻身了,可他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依然故我,又不赞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曾飞黄腾达。
又过了数年,司马光派失势,苏轼却被认定为司马光派,又被贬官。
《赤壁赋、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16课】
![《赤壁赋、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16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76f9ef87c24028905fc3cd.png)
必修上册第16课古文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资料说明:【原文】【翻译】【作者】【主题思想】型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学过的所有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第16课一、赤壁赋/苏轼二、登泰山记/姚鼐、《赤壁赋》/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口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婪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胪千里,旌旗蔽空,SS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娠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默写练习(分段+综合)(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默写练习(分段+综合)(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a3e3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7.png)
高考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一、分段练习(一)第一段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的时间、地点的句子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两句描写月出之后江上水汽弥漫、水光连着天际的景象,这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写放任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
4.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清风缓慢吹来、水面波澜不起的风柔水静的美景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在《赤壁赋》中,苏轼写泛舟江上,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两句描写自己吟诵《诗经》中的诗句。
7.在《赤壁赋》中,苏轼写泛舟江上,浩浩淼淼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驻的句子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8.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两句描写夜游赤壁时月亮升起的美妙的景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两句描写月下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壮美景象。
10.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和客人泛舟江上、任意东西、无拘无束的状态的句子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二)第二段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两句描写自己江上乘舟,打着节拍饮酒放歌的欢乐。
12.苏轼《赤壁赋》中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两句歌词,沿用了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的传统。
1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两句歌词描写出了在泛着月光的水面上用木兰做的桨划船、逆流而上的美景。
16.1《赤壁赋》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3f70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d.png)
《赤壁赋》专项练习1.下列加粗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rén xū)举酒属客(shǔ)窈窕(yǎo tiāo)旌旗蔽空(jīng)B. 桂棹(zhào)冯虚御风(píng)嫠妇(lí)横槊赋诗(shuò)C. 渺渺(miáo)倚歌而和(hè)扁舟(biān)用之不竭(jié)D. 枕藉(jiè)酾酒临江(shī)渔樵(jiāo)山川相缪(liáo)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同声相应,唱和)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往下游走)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3.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B. 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之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D. 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4.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zhǔ)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shǎo)B. 倚歌而和之(hè)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zhào)C. 泣孤舟之嫠妇(lí)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shī)D. 渔樵于江渚之上(zhǔ)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ánɡ)5.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知不可乎骤得D. 相与枕藉乎舟中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酒属客属:劝请B. 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 而卒莫消长也卒:终究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到……去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举匏樽以.相属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挖空练习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挖空练习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0a8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9.png)
高考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挖空训练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句式:)”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句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句式:)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理解性默写“,”。
26.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任凭一叶扁舟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的句子是“”。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ec4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2.png)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请托,嘱咐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往,去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围绕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歌.窈窕之章①舞.幽壑之潜蛟①泣.孤舟之嫠妇①西.望夏口①东.望武昌①顺流而东.也①侣.鱼虾而友麋鹿①不知东方之既白.A.①①/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①/①3.下列语句不属于同一篇文章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译文: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我国古代传统农历纪年的干支纪年之一。
句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C.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曹操的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诗经·氓》中“将子无怒”中的“子”也是一样的意思。
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渺渺兮予怀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而今安在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6 1《赤壁赋》(同步习题)(解析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6 1《赤壁赋》(同步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c5052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61.png)
《赤壁赋》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成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纪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为星宿的名称,即为“斗宿”和“牛宿”,均为二十八星宿之一。
D.“戊申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农历每月的三十。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即农历每月的三十”错误,“每月的最后一天”不全都是“三十”,有的是“二十九”。
故选D。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也B.舞.幽壑之潜蛟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歌.窈窕之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的能力。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A项,“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东进;“顺流而东也”意思是:沿长江顺流东下。
B项,“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舞幽壑之潜蛟”意思是: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
C项,“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意思是: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
D项,“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唱;“歌窈窕之章”意思是:歌唱窈窕这一章。
故选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扣舷而.歌之侣鱼虾而.友糜鹿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D.渺沧海之.一粟越长城之.限【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1《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a380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0.png)
1《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1《赤壁赋》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rèn) 桂棹(zhào) 樵夫(qiáo) 窈窕淑女(tiǎo)B.嫠妇(lí) 愀然(qiǎo) 舳舻(yóu) 杯盘狼藉(jiè)C.酾酒(shī) 旌旗(jīng) 江渚(zhǔ) 字斟句酌(zhuó)D.蜉蝣(fú) 匏樽(páo) 船舷(xián) 一叶扁舟(biǎn)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A.顺流而东也B.舞幽壑之潜蛟C.哀吾生之须臾D.侣鱼虾而友麋鹿4.下列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今安在哉②凌万顷之茫然③而又何羡乎④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④相同,②③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中另外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6.下列关于文章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6课《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6课《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11e5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8.png)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6课《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起,兴起)。
举酒属.③(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④(放任)一苇之.⑤(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如· ⑥(所去的地方),凌.· ⑦(越过)万顷之茫然 ⑧(白茫茫的水雾弥漫江面,波光与天空相接。
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飘向其所去的地方,越过万顷茫茫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⑨(píng 冯:同“凭”,乘;虚:太空。
冯虚,凭空,凌空。
)御.⑩.(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⑪(连词,表修饰)歌之。
歌曰:“桂棹.⑫(划船的工具,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⑬(sù,逆水而上)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⑭(循,依)歌而和.⑮(hè,唱和,即伴奏)之,其声呜呜然.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⑰(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⑱(细线)。
舞.·⑲(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⑳(使动用法,使 ……哭泣)孤舟之嫠妇 ○21(这声音能使得深渊中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得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苏子愀然..○22(容色改变的样子),正.○23(形容词作动词,整理,使……正)襟危坐..○24(端坐),而问客曰:“何为..○25(即“为何”,为什么)其然.○26(代词,这样)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27(名词作状语,向西)望夏口,东.○28(名词作状语,向东)望武昌,山川相缪.○29(liáo ,通“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30(被)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31(攻占)江陵,顺流而东.○32(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进)也,舳舻..○33(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34(斟酒)临江,横槊赋诗,固.○35(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36(即“在安”,在哪里)哉?况吾与子渔.·樵·○37(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于江.·渚· ○38(江中小洲,亦指江边)之上,侣.·○39(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鱼虾而友.·○40(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麋鹿 ○41(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42(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16课 赤壁赋((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16课 赤壁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450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b.png)
第16课 赤壁赋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2.过程与方法(1)以诵读教学法为主,辅之以点拨法。
由于内容较深,仍需教师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力求当堂背诵。
(2)点评教学法。
不对全篇鉴赏,在诵读中力求抓住几个鉴赏点,分析作者行文的妙处,在服务于诵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1. 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情怀。
1.作家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书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他多才多艺,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又善绘画,擅画竹、枯木和怪石。
苏轼有诗文集《苏轼七集》和词集《东坡乐府》传世。
“三苏”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常识积累。
赤壁:亦即赤鼻矶,位于黄冈市赤壁山最西端的前沿部位,它由赤壁山麓向西突出近百米长,数十米宽,状如赤壁山悬挂的鼻梁,通体岩石,颜色赭赤,古时直插江底,形成矶头。
宋代诗人苏轼贬居黄州时,常游此地,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生动地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
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苏轼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习题: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课下注释】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
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②【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③【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④【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
属,劝请。
⑤【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⑥【少焉】一会儿。
⑦【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⑧【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⑨【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
纵,放任。
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
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
⑩【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⑪【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羽化,指飞升成仙。
⑬【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⑭【桂掉兮兰桨】桂木做的掉,木兰做的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⑯【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⑱【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
⑲【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⑳【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倚,循、依。
㉑【和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意思是,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幽壑,深谷。
嫠妇,寡妇。
㉔【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㉕【危坐】端坐。
㉖【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㉗【夏口】古镇名,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㉘【武昌】今湖北鄂州。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山水环绕,一片苍翠。
缪,同“缭”,盘绕、围绕。
㉚【此】这地方。
㉛【困)受困。
指曹操败于赤壁。
㉜【周郎】周瑜。
㉝【方】当。
㉞【破荆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
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㉟【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陵。
下,攻占。
江陵,当时荆州首府。
㊱【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曹操所吟的诗就是《短歌行》)。
酾酒,斟酒。
槊,长矛。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捕鱼砍柴。
渔樵,捕鱼砍柴。
㊴【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匏,葫芦的一种。
㊵【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㊶【一粟】一粒米。
㊷【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㊸【遗响】余音,指箫声。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地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
盈,满。
虚,缺。
卒,终究。
消长,消减和增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将,这里表示假设。
㊻【物与我皆无尽】意思是,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造物者,原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
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㊽【更】再。
㊾【肴核】菜肴和果品。
㊿【狼籍】即“狼藉”,凌乱。
①【相与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②【既白】天明。
白,明亮。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精品习题及答案】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一。
②【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③【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④【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
属,劝请。
⑤【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⑥【少焉】一会儿。
⑦【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⑧【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⑨【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
纵,放任。
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
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
⑩【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⑪【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羽化,指飞升成仙。
⑬【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