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讲义:实验十一亲和层析最后

生化实验讲义:实验十一亲和层析最后
生化实验讲义:实验十一亲和层析最后

实验十一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一、引言

前面我们所学的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法以及电泳等一系列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手段,比起早期采用的盐析法,有机溶剂及等电点沉淀法等,分离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这些方法中,或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溶解度、电荷分布、总电荷的不同,或是依据其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一句话,多是利用生物分子间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纯化的。由于这些方法的特异性比较低,加之待分离物质之间的物化性质差异较小,常常要综合不同的分离方法。经过许多步骤才能使生物分子达到一定的纯度。这样既费时间,又费试剂,有时最后产品还不能令人满意。

另外,有些生物大分子,往往在生物组织或发酵液中的含量很低,相对地说杂质很多,特别是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往往由于分离纯化的步骤很多,时间过长,造成破坏以致失活,产率很低。这就促使人们去寻求新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亲和层析法是近十多年来迅速地发展并广泛被采用来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具有分离快速,纯化效率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含量少,杂质多,采用常规方法难于分离的生物活性分子,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有时一次被分离物质的纯度可提高几倍,十几倍甚至几百倍。因此,亲和层析技术已成为纯化生物分子,特别是纯化生物活性物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理解亲和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能初步掌握制备一种亲和吸附剂的操作方法;

2. 理解和掌握亲和层析实验操作技术;

3. 学会一种测定蛋白水解酶活力及比活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简言之,亲的层析主要是根据生物分子与其特定的固相化的配基或配体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而使生物分子得以分离。这是由一种典型的吸附层析发展而来的分离纯化方法。

许多生物分子都有一种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即它们都具有能和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可逆地结合的特性(分子间通过某些次级键结合,如范德华力,疏水力,氢键等,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解离)。如:酶和底物(包括酶的抑制剂、产物、辅酶及其底物的类似物)的结合。特异性的抗体一抗原(包括病毒、细胞)、激素与其受体、载体蛋白,基因与其互补DNA、mRNA及阻遏蛋白的结合,植物凝集素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及某些多糖的结合等。均属于专一性而可逆的结合。这种分子之间的结合能力叫做亲和力。亲和层析正是利用生物分子间所具有的专一亲和力而设计的层析技术。所以有人称为“生物专一吸附技术”或“功能层析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把被识别的分子,称为配基( Ligand ),在不损害其生物学功能的条件下共价结合到水不溶性载体或基质上(Matrix, 如Sepharose 4B)制成亲和吸

附剂,然后装柱。再把含有要分离纯化的物质的混合液通过这个柱子,这时绝大部分对配基没有亲和力的化合物均顺利地流过层析柱而不滞留,只有与配基互补的化合物被吸附留在柱内。当所有的杂质从柱上流走后,再改变洗脱条件,使结合在配基上的物质解离下来。这样,原来混合液中被分离的物质便以高度纯化的形式在洗脱液中出现。其过程可用简图表示如下:

亲和层析原理示意图

本实验为了纯化胰蛋白酶,采用胰蛋白酶的天然抑制剂—鸡卵粘蛋白作为配基制成亲和吸附剂,从胰脏粗提取液中纯化胰蛋白酶。鸡卵粘蛋白是专一性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对牛和猪的胰蛋白酶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但不抑制糜蛋白酶。在pH = 7~8的缓冲溶液中卵粘蛋白与胰蛋白酶牢固地结合,而在pH =2~3时,又能被解离下来。

因此,采用鸡卵粘蛋白作成的亲和吸附剂可以从胰脏粗提液中通过一次亲和层析直接获得活力大于10,000 BAEE单位/ 毫克蛋白胰蛋白酶制品,比用经典分离纯化方法简便得多。纯化效率可达到10 ~ 20 倍以上。

四、试剂与器材

主要试剂:丙酮三氯乙酸 HCl NaOH NaCl NaHCO3 Na2CO3 氯代环氧丙烷乙腈甲酸 Tris CaCl2 KCl DEAE-纤维素 Sepharose-4B. 新鲜猪胰脏鸡蛋清乙酸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

主要贮存溶液:

1. 鸡卵粘蛋白层析液(1升)0.02mol/L pH = 7.3 Tris -HCl Buffer。

2. DEAE-纤维素处理液:0.5 mol/L HCl 300ml 和0.5mol/L NaOH-0.5mol/L NaCl 0.3升。

3. 卵粘蛋白洗脱液:0.02mol/L pH = 7.3 Tris -HCl Buffer 含0.3mol/L NaCl, 150ml.

4. 标准胰蛋白酶溶液:结晶胰蛋白酶以0.001N HCl 配制成50g/ml。

5. 亲和层析柱平衡液:0.1mol/L pH = 8.0 Tris -HCl Buffer ,含0.5mol/LKCl 、0.05mol/L CaCl2, 500ml。(配1000ml:12.1g Tris,37.5g KCl,5.6g Cacl2)。

6. 0.05 mol/L pH = 8.0 Tris-HCl Buffer 含0.2% Cacl2(全斑公用,配1000ml:

6.05g Tris水溶后,先用4mol/L HCl调pH为8.0,然后方可加2g Cacl2 )。

7. 亲和柱解吸液:0.1mol/L甲酸—0.5 mol/L KCl pH = 2.5 , 500ml。(配1000ml:37.5g KCl,4.35ml 甲酸)。

8. Sepharose 4B胶清洗液:0.5mol/L NaCl 和0.1mol/L NaHCO3缓冲液,pH = 9.5, 各500ml.

9. BAEE底物缓冲液:34mg BAEE 溶于50ml 0.05 mol/L pH = 8.0 Tris -HCl buffer 中,临用前配制,冰箱内可保存3天。

主要器材:

恒温水浴,温度计,G2玻璃漏斗,抽滤瓶,布氏漏斗,离心杯(50ml),透析袋,层析柱(2×30cm,26×30cm),秒表,移液管,贮液瓶(1升),电磁搅拌器,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纱布,匀浆器,pH试纸。

五、实验操作步骤

(一)鸡卵粘蛋白的分离及纯化

1. 鸡卵粘蛋白(Ovomucoid)的一些性质:

Ovomucoid是一种糖蛋白,在中性及偏酸性溶液中对热及高浓度脲、有机溶剂,均有较高的耐受性。但在较酸、碱条件下,易引起变性。 Ovomucoid带有四种糖基,因此有较强的吸水性。在50%丙酮或5%三氯乙酸盐的水溶液中,仍有较好的溶解度。所以,选择合适的pH,丙酮浓度和三氯乙酸盐的浓度,可以从蛋清中除去大量的非卵粘蛋白。

由于Ovomucoid所带的糖基不同,电泳行为呈现出不均一性,等电点在3.9 ~ 4.5之间并呈现出四条电泳条带,但它们在生物学功能上差异不大,在氨基酸组成上几乎无差异,分子量约为28,000。每1摩尔的卵粘蛋白分子能抑制1摩尔的胰蛋白酶。所以每毫克高纯度的卵粘蛋白能抑制约0.84毫克的胰蛋白酶。Ovomucoid 在 280nm处的百分消光系数A1%1cm.280 = 4.13. ,即蛋白酶浓度为1mg/ml时,溶液的吸光度A280 = 0.413 ,据此可以测定其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 Ovomucoid的分离及粗品制备:

取2只鸡蛋,得蛋清约50 ml ,将其温热至25℃左右,加入等体积10 % pH = 1.0的三氯乙酸溶液(配制三氯乙酸:称取10克三氯乙酸,用70 ml 蒸馏水溶解,再用5mol/L NaOH 调pH = 1.0左右,最后加蒸馏水至100ml。),这时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充分搅匀后,测定溶液的pH值,此时溶液的pH值应当是3.5±0.2 ,若偏离此值,用5N HCl或5mol/L NaOH溶液调pH = 3.5±0.2 ,注意在调pH值时,要严防局部过酸或过碱。接着25℃放置4小时或过夜。次日用4000~6000转/分离心20分钟,收集清液,再用三层纱布过滤并检查滤液的pH值是否仍为3.5±0.2,若不是,则要调回到此范围内。然后将清液放冰浴冷却至0℃,缓缓加入3倍体积预先冷却的丙酮,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并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丙酮挥发,放冰箱或冰浴中

3 ~ 4小时后,离心( 3000转/ 分,15 ~ 20 分钟)收集沉淀(清液留待回收丙酮)。将沉淀抽真空去净丙酮,得到粗的卵粘蛋白。将其用20 ml左右蒸馏水溶解。若溶解后的溶液浑浊,可用滤纸过滤或离心去掉不溶物。取上清装透析袋,并对蒸馏水透析去除三氯乙酸(或用Sephadex G - 25凝胶层析柱脱盐去除三氯乙酸)。测定其抑制胰蛋白酶的比活力。若比活力大于7000 BAEE / mg ,可直接用作亲和配基制备亲和吸附剂,否则应进一步纯化。

3. Ovomucoid的纯化

DEAE-纤维素的处理:称取10克DEAE - Cellulose粉(DE - 32),先用约150 ml 0.5mol/L NaCl 0.5mol/L NaOH溶液溶胀30分钟,用G2漏斗抽干并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转入烧杯中再用约150ml 0.5mol/L HCl浸泡20分钟,再在G2漏斗中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最后用约150 ml 0.02mol/L pH=7.3 Tris-HCl缓冲液浸泡,抽真空去气泡后装柱(2cm×20cm柱),并用同一缓冲液平衡一个床体积即可使用。

将粗的Ovomucoid制品加入等体积的0.02mol/L pH=7.3 Tris-HCl绥冲液后上柱吸附,并用同一缓冲液洗杂蛋白至A280<0.05为止。最后用含0.3mol/L NaCl的上述Tris - HCl缓冲液洗脱。收集具有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蛋白峰。测定合并液的蛋白含量及卵粘蛋白的比活性及总活力。

最后将其对蒸馏水透析(或用Sephadex G-25)脱盐,精确调溶液pH = 4.0 ~ 4.5,加入3倍体积予冷的丙酮沉淀,放冰箱或冰浴3 ~ 4小时,然后离心(3000转/ 分,15 ~ 20分钟)收集沉淀(清液回收丙酮),真空下抽去丙酮即得卵粘蛋白干粉。如将透析后溶液吹风浓缩,冰冻干燥则得海绵状松软白色干粉的卵粘蛋白。

鸡卵粘蛋白粗提物在DEAE-Cellulose柱上的层析图

平衡缓冲液:0.02mol/L pH =7.3 Tris-HCl 缓冲液

冲洗缓冲液:同上

洗脱液:0.02mol/L pH = 7.3 Tris- HCl 缓冲液并含0.3mol/L NaCl (二)亲和吸附剂的合成

目前有多种方法活化载体和偶联配基制备亲和吸附剂。本实验采用氯代环氧丙烷活化载体与偶联配基(在附录中注明了溴化氰活化载体与偶联配基的方法)。

1. 载体Sepharose 4B 的活化 - 氯代环氧丙烷活化. 可用下面两种溶剂。

(1) 二氧六环

取10ml 沉淀体积的Sepharose 4B于G2玻璃烧结漏斗中,抽滤成半干,先用约100 ml. 0.5mol/L NaCl 溶液淋洗,再用100~150ml蒸馏水洗涤,以除去其中的保护剂和防腐剂。抽干约得6克半干滤并,置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6.5 ml 2mol/L NaOH,2ml 氯代环氧丙烷及15ml 56%二氧六环,并置于40℃温和搅拌2小时,然后将胶转移到G2玻璃漏斗中以蒸馏水淋洗除去多余的试剂,最后再用约100ml 0.2mol/L Na2CO3 pH = 9.5缓冲液洗涤。接着尽快进行偶联实验。

(2)二甲基亚砜

同(1)法将6克半干滤并置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6.5 ml 2mol/L NaOH,2 ml 氯代环氧丙烷及15ml 56%二甲基亚砜,充分混匀,在40℃振荡2小时,然后同(1)法洗涤凝胶后尽快进行偶联。

2. 鸡卵粘蛋白与活化的载体Sepharose-4B偶联

将已活化好的Sepharose-4B转移到三角瓶中。用10ml 0.2mol/L Na2CO3, pH = 9.5缓冲液将上述制备好的卵粘蛋白溶解(或0.1mol/L NaOH 10ml 溶解),取出0.1ml溶液稀释20 ~ 30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卵粘蛋白的含量。剩余的溶液全部转移到三角瓶中与活化好的Sepharose 4B偶联。在40℃恒温摇床振荡24小时左右。偶联终止后,将凝胶倒入G2漏斗中抽干并用100ml 0.5mol/L NaCl 溶液洗去未偶联上的蛋白(收集滤液,测蛋白含量及总活力,以计算偶联率), 再用100ml 蒸馏水淋洗。接着用亲和洗脱液( 0.1mol/L甲酸—0.5mol/L KCl pH = 2.5)50ml 洗一次。最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浸泡于亲和柱平衡液 0.05 mol/L CaCl2 0.1mol/L pH = 8.0 Tris -HCl缓冲液中,放冰箱待用。

环氧氯丙烷活化载体与蛋白质配基的偶联反应式如下:

(三)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胰蛋白酶

1. 粗胰蛋白酶的制备

取100g 新鲜冰冻猪胰脏,剥去脂肪及结缔组织后在匀浆机器中搅碎,加入约200ml,

预冷的乙酸酸化水(pH = 4.0), 8~10℃条件下, 搅拌提取4~5小时 ,然后四层纱布挤

滤(残渣再用约100ml 乙酸酸化水搅拌提取1小时,四层纱布挤滤),收集合并两次滤液,

用2.5mol/L H 2SO 4调pH = 2.5.~3.0,放置1~2小时(静置期间要检查一下pH 值,应始

终保持pH = 2.5~3.0),最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待激活。

2.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

将滤液用5mol/L NaOH 调pH = 8.0,加固体CaCl 2 ,使溶液中Ca2+

的终浓度达到

0.1mol/L 。( 注意先取2ml 胰蛋白酶粗提液测定激活前的蛋白含量及酶活性。)然后加入

2 ~5mg 结晶胰蛋白酶进行激活 ,于5℃冰箱放置18~20小时进行激活(或在室温下,20

~ 25℃左右激活 2 ~ 4 小时)即可完成。激活期间,分别在16、18小时取样测酶的活

性,待酶的比活达到800 ~ 1000 BAEE 单位/ mg 时停止激活。用2.5mol/L H 2SO 4 调至

pH = 2.5 ~ 3.0, 滤去CaSO 4 沉淀物,滤液放冰箱内备用。

3. 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1) 装柱:取一支层析柱,先装入1/4体积的亲和柱平衡液(0.1mol/L pH = 8.0,

含0.05mol/L CaCl 2的Tris - HCl 溶液)。然后将亲和吸附剂轻轻搅匀,缓缓加入柱内,

待其自然沉降,调好流速 3ml / 10 min 左右,用亲和柱平衡液平衡,检测流出液A 280值

小于0.02 .

(2)上样:将胰蛋白酶粗提液用5mol/L NaOH 调至pH = 8.0,(若有沉淀,过滤

去除之)。取一定体积上述澄清溶液上柱吸附。上样体积可大致计算如下:

胰蛋白酶上样体积(ml )= 5.1103.184.04

?????A

C W

式中: W :是卵粘蛋白偶联的总mg 数;

0.84:是1mg 卵粘蛋白能抑制约0.84mg 胰蛋白酶;

3×104

:是纯化后胰蛋白酶比活的近似值;

C :是胰蛋白酶粗提液的浓度(mg/ml );

A :是胰蛋白酶粗提液的比活(BAEE/mg );

1.5:是上样量过量 50% 。

吸附毕,先用平衡液洗涤,至流出液A 280<0.02。换洗脱液洗脱。

(3)洗脱及收集胰蛋白酶:用0.1mol/L 甲酸—0.5mol/L KCl pH = 2.5洗脱液

进行洗脱。洗脱速度约2 ~ 4ml / 10min. 然后收集蛋白峰并测定收集液的蛋白含量、酶

的比活力及总活力。

亲和层析柱用平衡缓冲液平衡后可再次作亲和层析。若柱内加入防腐剂0.01% 叠氮

化钠NaN 3在冰箱中保存,至少一年内活性不丧失。

最后可用两种方法将纯化的胰蛋白酶制成固体保存:

(1)将比活力最高部分用固体(NH 4)2SO 4以0.8饱和度盐析,放置4小时以上,抽滤收

集硫酸铵沉淀(要抽干)。滤并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

1/4体积0.8mol/L pH = 9.0的硼酸溶液,冰箱中放置, 数日后即可获得棒状结晶。(注:只有胰蛋白酶的量较多时,才能得到结晶品)。

(2)将亲和层析获得的胰蛋白酶溶液放入透析袋內,在4℃对蒸馏水透析,然后冷冻干燥成干粉。

胰蛋白酶在亲和柱上的分离曲线

六、实验结果处理

1. 绘制亲和柱层析洗脱曲线。

2. 计算鸡卵粘蛋白的比活力。

3. 计算鸡卵蛋白的偶联量。

4. 绘制酶促反应动力学曲线(求初速度)。

5. 计算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的比活力及纯化效率。

最后将亲和层析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详细列入下表中。

附录一:用溴化氰活化载体及偶联配基方法

1. 载体Sepharose4B的活化:取15ml沉淀体积的Sepharose4B,抽滤成半干物,用约10倍体积0.5mol/L NaCl洗,再用10~15倍蒸馏水洗去其中的保护剂和防腐剂。抽干约得8克半干滤并,放一小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2mol/L pH = 10.5 NaHCO3缓冲溶液,外置一冰浴,在通风厨内于电磁搅拌器上轻轻地进行搅拌,然后再缓慢加CNBr—乙腈溶液3ml(含CNBr 1g / ml乙腈),边测pH,通过逐滴加入2mol/L NaOH,始终维持pH在10.5左右,待CNBr—乙腈溶液加完并且pH不再明显变化时,即可终止反应(一般在30~35分钟内完成)。立即投入少许冰块,取出并迅速转移至G2玻璃烧结漏斗中抽滤,用大量冰水洗,最后用冷的0.1mol/L pH = 9.5 NaHCO3 缓冲溶液洗,其用量约为凝胶体积的10~15倍。接着抽干待用。

2. 鸡卵粘蛋白的偶联:将30ml(约0.5g蛋白质)对0.1mol/L pH = 9.5 NaHCO3 透析平衡过的鸡卵粘蛋白立即加入上述活化好的凝胶中,室温缓慢搅拌反应6小时,这一步动作要快,从载体活化后到加入配基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分钟,因活化好的载体极不稳定,易变成无活性的产物。

反应6小时后取出抽滤,先用大量去离子水洗,然后用20ml 1mol/L乙醇胺(pH = 9~9.5)封闭残存的活性基团,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抽滤。再用凝胶体积2~3倍的0.2mol/L 甲酸和0.1mol/L pH = 8.3 Tris—HCl缓冲液交替洗涤,直到流出液中A280<0.05为止。抽干后用0.05mol/L pH = 8.3 Tris-HCl Buffer浸泡,然后置冰箱中待用。

溴化氰活化载体与蛋白质配基偶联反应式如下:

附录二:酶活力的测定

1. 胰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本实验以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英文缩写为BAEE)为底物,用紫外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如下:

取2个光程为1厘米的带盖石英比色杯,先在一只杯中加入25℃予热过的2.0ml 缓

冲液(0.05mol/L pH = 8.0 Tris-HCl Buffer,含0.2%CaCl 2)。0.2ml 0.001mol/L HCl ,

然后再加0.8ml BAEE-0.05mol/L pH = 8.0 Tris-HCl Buffer (含0.2%CaCl 2 和1mmol/L

BAEE )作为空白,校正仪器的253nm 处光吸收零点。再在另一比色杯中加入0.2ml 待测

酶液(用量一般为10微克结晶的胰蛋白酶),立即混匀并记时(杯内已有2.0ml 缓冲液

和0.8ml BAEE 溶液)。每半分钟读数一次,共读3~4分钟。若A 253/min>0.400,则酶液应当稀释或减量,控制A 253/min 在0.05 ~ 0.100左右为宜。

绘制酶促反应动力学曲线,从曲线上求出反应起始点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初速度)A 253/min 。

胰蛋白酶活力单位的定义规定为:以BAEE 为底物反应液pH8.0,25℃,反应体积

3.0ml ,光径1厘米的条件下,测定A 253,每分钟使

A 253增加0.001,反应液中所加入的酶量为一BAEE 单位。

所以:

胰蛋白酶溶液的活力单位(BAEE 单位 / ml )=

稀释倍数酶液加入体积???001.0(min)253A

胰蛋白酶比活力(BAEE 单位 / mg )= 酶液加入体积

/胰酶浓度酶液活力?)(ml mg

2. 卵粘蛋白抑制活性的测定

胰蛋白酶抑制活力单位的定义:抑制一个胰蛋白酶活力单位(BAEE 单位)所需卵粘

蛋白的量,定为抑制剂的一个活力单位(英文缩写为BAEE TIu )。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首先以底物(不加酶)于253nm 处校正仪器光吸收零点 (操作

如上述);再测定标准酶的活力单位(操作如上述);测定加入抑制剂后剩余酶活力单位;

在比色杯中加入0.2ml 上述标准酶液再加入适量的抑制剂(一般不能超过标准酶含量,

以1:2左右为宜,具体视抑制剂的纯度而定),再加入1.8 ml 0.05mol/L pH = 8.0 Tris-HCl

缓冲液,摇匀后于25℃放置2分钟以上,让酶与抑制剂充分结合。最后加入0.8ml 底物

(BAEE 溶液),摇匀立即记时,测定A 253的变化。计算剩余酶活力单位。

按下面方式计算出抑制剂的抑制活力和抑制比活力:

抑制剂溶液的抑制活力 Iu = Vi

Ni Ai A ???001.00- (BAEE 抑制单位/ml )

抑制比活力 =

)(ml mg Iu /加入抑制剂蛋白浓度 ( BAEE T Iu / mg ) 式中:

A 0:未加抑制剂时,酶每分钟A 253增加值

Ai.:加入抑制剂后,酶每分钟A 253的增加值

N i :抑制剂溶液的稀释倍数

V i :测定时加入抑制剂的体积。

附录三:猪胰蛋白和卵粘蛋白浓度的计算

1. 猪胰蛋白酶浓度(mg/ml )= A 280 ×( 1 / 1.35 ) ×稀释倍数

2. 鸡卵粘蛋白浓度(mg/ml )= A 280 ×( 1 / 0.413 ) ×稀释倍数

附录四:

活性测定加样顺序参照表

试 剂

空白杯 胰酶活力 抑制剂活力 0.05mol/L pH = 8.0 Tris-HCl Buffer ( ml )

2.0 2.0 1.9 ~ 1.8 胰蛋白酶溶液 ( ml )

0.2 0.2 鸡卵粘蛋白溶液 ( ml )

0.1 ~ 0.2 0.001mol/L HCl ( ml )

0.2 1 mmol/L 底物 ( BAEE ) ( ml )

0.8 0.8 0.8 总体积 ( ml ) 3.0 3.0

3.0

注:测定胰酶活性时,酶的用量约 5 ~ 10

g 。 测鸡卵粘蛋白抑制活性时,用标准胰蛋白酶。前几种溶液先反应2min 后再加BAEE 。

参考文献

1. Robinson ,N.C.Tye,R. W; Neurath H. And walsh K.A. Isolation of trypsin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Biochemistry, (1971),10 2743.

2. Frederig E and H. F. Deutsch; Studies on Ovomucoid, J. Biol .Chem(1949),181,499.

3. KasselI.B. Proteinase inhibitors from egg white . Methods in Enzymology (1970)xIx,890..

4. Sandberg L.And J.porath,Preparation of adsorbents for bio-specific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J. Chromatography (1974)90.87.

5. pedro Cuatrecasas, Protein purification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J.Biol. Chem(1970)245 (12)3059.

6. T. G. Cooper: The tools of Biochemistry Chromatography.

7. 袁中一等:《固相酶与亲和层析》科学出版社 1975年。

8. 王重庆等,《高级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

您的好评与关注!)

生化实验考题1

1、简述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 原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波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利用单色光可测定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根据Lambert-Beer定律:A=lgl/T=lgI。/I=εbC,在分光光度计的测定范围内,可测定某一浓度物质的A值。 注:单色光、稀溶液、0.2-0.8、最大波长处、加合性 步骤:(1)预热:通电,开盖,选择“T”,预热20min(2)取比色杯。 光面为光通路,手拿毛面,样品入比色杯后,滤纸擦拭杯外液体 (3)装样:空白管放在靠近自己的第一个孔,比色杯中液体占总体积2/3~4/5(4)调零:选“T”,关盖,按100:;开盖,按0.选择“A”,关盖,按0(5)测量 2、等电点的定义,为什么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最低? 定义:蛋白质分子酸性离解与碱性离解相等,静电荷和净迁移率均为0时溶液的pH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等电点时蛋白质处于等电状态,蛋白质颗粒上的静电荷为零,无电荷间的排斥作用,容易凝集成大颗粒而沉淀,因而最不稳定,溶解度最小。 3、以实验folin酚法测定人体血清蛋白含量为例,说明样品待测液显 色浓度、样品待测液浓度与样品实际浓度三个基本概念。 样品待测液显色浓度:样品与显色试剂甲、乙显色后,和标准液进行颜色强度对比得出的样品浓度; 样品待测液浓度:稀释并显色后的样品由分光光度计测定A值,通过标准曲线法查得或标准管法求得的待测管的蛋白质浓度 样品实际浓度:稀释500倍的待测血清的实际浓度 4、以蔗糖为例,分三个方面简述蔗糖酶专一性测定原理。 蔗糖分子组成为α-吡喃葡萄糖-1,2-β-呋喃果糖,蔗糖酶专一水解α-吡喃葡萄糖-1,2-β-呋喃果糖苷键,故能催化蔗糖水解,水解产物与班氏试剂共热可产生红棕色沉淀。实验在同一条件下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变量分别为pH值、温度、蔗糖酶的浓度。 5、简述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原理: 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支持物,用合适pH值的缓冲液使Pr带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由于各种蛋白质都有特定的等电点,如将蛋白质置于pH值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则蛋白质将带正电荷而向负极移动。反之,则向正极移动。依据V=Eq/6πrη得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与其带电量、分子的形状及大小有关,所以,可用电泳法将不同的蛋白质分离开来。(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都在pH 7.5以下。将血清放于pH 8.6的缓冲液电泳时,所有的血清蛋白都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由于各种血清蛋白在相同pH时所带电荷数量不等,分子颗粒大小不一,因而泳动速度不同,经电泳被分离开来)。分离后的Pr经显色或紫外光等可进行测定。 步骤:1.泡膜(薄膜毛面一端1.5cm处铅笔划线) 2.准备仪器3.点样 4.电泳 5.检测鉴定(5.染色 6.浸洗 7.定量) 6、简述凝胶过滤层析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原理:凝胶颗粒内部有大小不一的孔隙,且孔隙大小有一定范围,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能够更容易从颗粒间缝隙通过而最先被洗脱出来,相对分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动物营养研究所 树润 2015.10.12 猪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一.实验目地 1.通过实验了解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 2.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本功能与应用。 二.实验原理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酸性蛋白,是唯一以自由基为底物 的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酶,在酶分子上共价连接金属辅 基,因此它对热、PH、以及某些理化性质表现出异常的稳定性。 该酶首次从牛红细胞中分离得到,是一种蓝色含铜蛋白,之后, 研究发现该蛋白酶具有催化氧发生歧化反应的能力,因此将其 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1-2。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能专一地清 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金属酶,它具有抗衰老、抗辐射、 抗炎抗癌等作用,因而在医药(如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的 治疗3)、化妆品(有防晒抗炎效果4)、食品工业(SOD灵芝菌5 等)等方面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一种金属酶, 可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与H+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H2O2和 O2。SOD催化下述反应:2H++2O2-→H2O2+O2。

超氧化物歧化酶按照它所含金属离子的不同,可分为 Cu-Zn-SOD、Mn-SOD、Fe-SOD等三种。Cu-Zn-SOD为二聚体,呈 蓝绿色;Mn-SOD呈紫红色;Fe-SOD呈黄褐色。 SOD提取、纯化制备方法各异, 常用方法有经典的溶剂沉淀法、盐析法、超滤法和层析法等6-7。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8以新鲜猪血为原料,从中提取SOD并进行纯化。酶活力测定可用以下方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9、黄嘌呤氧化酶法、NBT光还原法、化学发光法、肾上腺素自氧化法、亚硝酸法等。 该实验SOD酶活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酶活性单 位定义为:每毫升反应液中,每分钟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 达50%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单位。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考马斯亮 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与蛋白质结合呈现蓝色。在一 定围,溶液在595nm波长下的光密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 用比色法测定,测定围1-1000μg。 三.实验试剂与器材 1.实验试剂 ACD抗凝剂、0.9%Nacl、丙酮、95%乙醇、氯仿、考马斯 亮蓝G-250、50mmol/L pH8.3磷酸缓冲液、10mmol/L EDTA钠盐 溶液、3mmol/L邻苯三酚溶液等 2.实验器材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意义 1、学习几种鉴定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般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和了解一些鉴定蛋白质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双缩脲反应 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2分子尿素发生缩合放出1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相似的键,因此也具有双缩脲的颜色反应。借此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应当指出,双缩脲反应并非蛋白质的特异颜色反应,因为凡含有肽键的物质并不都是蛋白质。 2、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α-氨基酸(除脯氨酸 和羟脯氨酸)所共有。含有氨基酸的其他化合物也呈此反应。 该反应十分灵敏,1: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就能呈现反应。因此,此反应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3、黄色反应 含有苯环侧链的(特别是含酪氨酸)蛋白质溶液与硝酸共热时,呈黄色(硝基化合物),再加碱则变为橙黄色,此反应也称为黄蛋白反应。 OH + HNO 3 HO NO 2 + H 2O HO NO 2 + O N OH OH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 (1) 蛋白质溶液:取10mL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2) 0.3%色氨酸溶液、0.3%酪氨酸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0.5%苯酚溶液。 (3) 0.1%茚三酮-乙醇溶液:称取0.1g茚三酮,溶于100mL 95%乙醇。 (4) 10%NaOH溶液、1%硫酸铜溶液、尿素、浓硝酸。 2、仪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 四、操作方法 1、双缩脲反应 (1) 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之熔化,待熔化的尿素开始变硬时停止加 热。此时,尿素已缩合为双缩脲并放出氨气(可由气味辨别)。待试管冷却,加入约1mL10%NaOH溶液,振荡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1%硫酸铜溶液。混匀后观察出现的粉红色。(2) 另取1支试管,加入1mL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mL 10%NaOH溶液摇匀,然后再加入2 滴1%的硫酸铜溶液。摇匀观察其颜色变化。 (3) 注意事项 加入的硫酸铜不可过量,否则会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从而掩盖了双缩脲反应的粉红色。 (4)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2、茚三酮反应 (1)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各1mL,再加0.5mL 0.1%茚三酮-乙醇溶液,混匀后在小火上加热煮沸1-2min,放置冷却,观察颜色变化。 (2) 在滤纸的不同部位分别滴上一滴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 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斑点出现及其颜色。 (3)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3、黄色反应 向6个试管中按下表加试剂,观察现象并记录。

动物生物化学 期末复习资料 超准

生化复习资料 考试: 名:10个(三、四) 选:10个(不含1、6、11、12) 3章重点维生素的载体、作用,嘌呤、嘧啶合成区别,核糖作用,一碳基团载体,ACP,载体蛋白,乙酰辅酶A缩化酶,生物素 填:20空(1、2、8) 简答:3个(1、6、7、8) 简述:3个(9、10、11、12) 血糖来源和去路,葡萄糖6-磷酸的交叉途径 实验与计算:(1、7) 一、名词解释 1、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酰胺键(-CO-NH-),称为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主键) 2、盐析: 3、酶的活性中心: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构象,直接参与酶促反应的区域。又称酶活性部位 4、米氏常数:是反应最大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即当v = 1/2Vm时,Km = S 意义:Km越大,说明E和S之间的亲和力越小,ES复合物越不稳定。米氏常数Km对于酶是特征性的。每一种酶对于它的一种底物只有一个米氏常数。 5、氧化磷酸化:是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进行偶联磷酸化,又叫做电子传递水平的磷酸化。 6、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直接由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转变成A TP末端高能磷酸键叫做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7、呼吸链:线粒体能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的链锁反应体系逐步传递,最后与激活的氧结合为水,由于该过程利用氧气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这一传递体系叫做呼吸链。 8、生物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做生物氧化。 9、葡萄糖异生作用:由非糖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10、戊糖磷酸通路:指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 11、激素敏感激酶: 12、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13、饲料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把原来营养价值较低的不同的蛋白质饲料混合使用,可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14、氮平衡:是反映动物摄入氮和排除氮之间的关系以衡量机体蛋白质代谢概况的指标。 15、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氨基酸等作为原料合成 16、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课程类型:制药工程专业必修 实验总学时:32课时 开设实验项目数:8个 适用对象:2017制药工程1、2班 实验教师:段志芳 一、实验目标及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

三、成绩 包括实验时的表现(实验出勤、安全卫生、操作对错、损坏器皿情况等,占50%)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占50%),每个实验按总分为100分为满分进行打分,共8个实验,总评取平均值。 四、要求 (1)实验过程中同组人可以配合进行; (2)实验报告独立完成,同组人数据相同,不得抄袭他组数据;(3)实验过程若出现失误应向老师汇报后再进行重做; (4)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实验一植物组织中可溶性总糖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可溶性总糖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可溶性总糖提取的基本原理。

3.掌握溶解、过滤、洗涤、定容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可溶性糖是指易溶于水的糖,包括绝大部分的单糖、寡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等。它们在植物体内可以充当能量的储存、转移的介质、结构物质和功能分子如糖蛋白的配基。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麦芽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可溶性总糖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提取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其溶于热水,不溶于60%以上乙醇,所以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除去部分醇溶性杂质。本实验利用可溶性糖溶于水的特性,将植物磨碎,用热水将组织中的可溶性糖提取出来,结合实验二得到总糖浓度,已知溶液体积和原料重量,可以求出总糖含量。 三、实验用品 1.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精确到0.0g,配称量纸若干);可控温电 加热板或电炉或电热套或水浴锅均可。可共用。 2.玻璃器皿:研钵1套;100mL锥形瓶1个;25mL量筒1个;玻 璃棒1根;100mL烧杯2个;胶头滴管1支;过滤装置1套(铁架台1台+铁圈1个+玻璃漏斗1个+100mL容量瓶1个+洗瓶1个); 不锈钢刮勺1个;剪刀1把。此部分为每组所用,集中到小框里,放置各实验台上。 3.药品试剂:新鲜植物叶片;蒸馏水。 4.其他:9cm滤纸若干(与玻璃漏斗配套);纸巾若干;标签纸若

八种常用生化实验步骤

实验一基因的PCR扩增技术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简介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体外克隆基因的重要方法,它可在几个小时内使模板分子扩增百万倍以上。因此能用于从微量样品中获得目的基因,同时完成了基因在体外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极为有用的研究手段。 常规PCR反用于已知DNA序列的扩增,具体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一、变性。通过升高温度使DNA双链模板分子中氢断裂,形成单链DNA分子,温度为94℃,时间1min。二、复性。降低温度使DNA单链分子同引物结合。温度为55℃,时间1min。三、延深。升高温度,在DNA聚合酶最佳活性的条件下在引物3端加入dNTP,实现模板的扩增,温度为72℃,时间2min。同时第一步变性前要在94℃下预变性5分钟,使DNA双链完全解开。经过 25-35个循环之后,在72℃下继续延伸10分钟。 PCR反应包含的七种基本成分: 1)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是最常适用的酶,商品化Taq DNA酶的特异性活性约为80000单位/mg. 2)寡核苷酸引物: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是影响PCR扩增反应的效率与特异性的关键因素。 3)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标准的PCR反应体系应包括4种等摩尔浓度的脱氧核苷三磷酸,即dATP、dTTP、dCTP和dGTP。每种dNTP的浓度一般在200-250μl之间,高浓度的dNTP对扩增反应会起抑制作用,可能是dNTP与Mg2+螯合有关。 4)二价阳离子:一般需要Mg2+来激活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由于dNTP与寡聚核酸结Mg2+合,因而反应体系中阳离子的浓度一般要超过dNTP和引物来源的磷酸盐基团的摩尔浓度。Mg2+的最佳浓度为1.5mmol/L。 5)维持PH值的缓冲液:用Tris-Cl在室温将PCR缓冲液的PH值调至8.3-8.8之间,标准PCR缓冲液浓度在10mmol/L。在72℃温育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将下降1个多单位,致使缓冲液的PH值接近7.2。 6)一价阳离子:标准PCR缓冲液内含有50mmol/L的KCl,它对扩增大于500bp长度的DNA是有益的。 7)模板DNA:含有靶序列的模板DNA可以以单链或双链形式加入到PCR混合液中,闭环DNA的及增效率略低于线性DNA。 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了解引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二、材料和试剂 10Х扩增缓冲液 4种dNTP贮存液(20mmol/L,PH 8.0) Tap DNA 聚合酶 5端引物(20μmol/L)及3端引物(20μmol/L) 模板DNA 琼脂糖凝胶 PCR仪(Bio-Rad公司)移液枪(0.5-10μL 5-50μL)枪头微量移液管 一、实验操作 1)按照以下次序,将各成分加到微量离子管内混合: 10Х扩增缓冲液2.5μl M g2+1.5μl 5端引物1μl

生化实验讲义2010(10个)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赵 国 芬 2010年9月

实验之前说明 1.各班学习委员将成员分成10个大组,每个大组中2人一小组,大组采用循环实 验的方法,同时开出不同的10个实验. 2.共开出10个不同的实验 实验一温度、pH及酶的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二牛奶中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三血液葡萄糖的测定-福林(Folin)-吴宪氏法 实验四双缩脲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五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实验六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 实验七应用纸层析法鉴定动物组织中转氨基作用 实验八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九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的观察 实验十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和鉴定 3.穿着要利索,做好实验记录 4.注意实验室卫生和安全. 一. 实验室规则:按照实验室的规则给学生讲解. 二. 生物化学所用的实验技术 1.样品: :血液、血浆、血清、组织 植物样品:果实、花蕾、茎等 无论用什么做材料,为了提取物质,需匀浆 2.移液管的使用: 移液管吸管 移液管 奥氏吸管 读数时视线与凹面相平,取液时要用吸管嘴吸,放出液体时注意嘴部液体的残留问题。 3.离心机的使用: 平衡(管平衡、机器平衡)缓起和慢停 4.分光光度计 机器原理和测定原理(比尔定律) 5.水浴锅的使用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用教务处统一印刷的报告纸写) 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结果及结论、讨论

实验一、温度、pH及酶的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酶催化的特异性以及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掌握代谢反应及其调控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此外,温度、pH和抑制剂、激活剂对酶的活性都有显著的影响。酶的活性通常是用测定酶作用底物在酶作用前后的变化来进行观察的。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底物—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各种糊精、麦芽糖等水解产物的变化来观察该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活性。 淀粉被酶水解的变化,可以用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现颜色反应。 三、试剂 1.0.5%淀粉溶液 2.碘化钾-碘溶液 3.1%尿素溶液。 4.1%CuSO4溶液 5.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5.0-8.0: 6.0.5%NaCl溶液。 7.唾液淀粉酶制备每人用自来水漱口3次,然后取20m1蒸馏水含于口中,半分钟后吐入烧杯中,纱布过滤,取滤液lOml,稀释至2Oml为稀释唾液,供实验用。 四、操作步骤 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淀粉酶的观察 1、取3支大试管,编号后按表操作 2、在白色比色板上,置碘液2滴于各孔中,每隔1分钟,从第二管中取出反应

生化实验

1.火 (1)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2)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3)电起火,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2.烧伤 (1)强碱烧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硼酸溶液和2%的乙酸溶液冲洗。 (2)强酸烧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或5%的氢氧化铵冲洗。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 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 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来表示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 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 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 基酸。 在操作过程中,手不要摸滤纸。 点样直径不超过3mm 。 点样的一端朝下, 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即时取出滤纸, 以免出现氨基酸层析跑到滤纸的外面不能检测。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双缩脲反应 紫红色肽键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茚三酮反应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 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黄色反应 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橙黄色的硝醌酸钠。苯丙氨酸不易硝化,需加入少量浓硫酸才有黄色反应。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 院系: 学号:

实验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层析法 一、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法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开的一种方法,又叫做分子筛层析法,排阻层析法。凝胶本身是一种分子筛,它可以把分子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同过筛可以把大颗粒与小颗粒分开一样。但这种“过筛”与普通的过筛不一样。将凝胶颗粒放在适宜溶剂中浸泡,使其充分戏液膨胀,然后装入层析柱中,加入欲分离的混合物后,再以同一溶剂洗脱,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缝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柱外,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到分离。 凝胶是由胶体溶液凝结而成的固体物质,无论是天然凝胶还是人工凝胶,它们的内部都具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凝胶层析法常用的天然凝胶是琼脂糖凝胶,人工合成的凝胶是聚丙烯酰胺凝胶和葡聚糖凝胶,后者的商品名为Sephadex型的各种交联葡聚糖凝胶,它具有不同孔隙度的立体网状结构的凝胶,不溶于水。 这种聚合物的立体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有相应的数量级。在凝胶充分溶胀后,交联度高的,孔隙小,只有相应的小分子可以通过,适于分离小分子物质。相反,交联度低得孔隙大,适于分离大分子物质。利用这种性质可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以下进一步来说明凝胶层析的原理。将凝胶装载柱后,柱床总体

积称为“总体积”,以Vt表示。实质上Vt是由Vo,Vi与Vg三部分组成,即Vt=Vi+Vg+Vo。Vo称为“孔隙体积”或“外体积”又称“外水体积”,即存在于柱床内凝胶颗粒外面孔隙之间的水相体积,相应于一般层析柱法中内流动相体积;Vi为内体积,即凝胶颗粒内部所含水相的体积,Vg为凝胶本身的体积,因此Vt-Vo等于Vi+Vg。 洗脱体积与Vo及Vi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e=Vo+KdVi 式中Ve为洗脱体积,自加入样品时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峰)出现时所流出的体积;Kd为样品组分在二相间的分配系数,也可以说Kd是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在凝胶内部和外部的分配系数。它只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凝胶颗粒孔隙的大小分布有关,而与柱的长短粗细无光,也就是说它对每一物质为常数,与柱的物理条件无关。Kd 可通过实验求得,上式可改写成: Kd=(Ve-Vo)/Vi 上式中Ve为实际测得的洗脱体积;Vo可用不被凝胶滞留的大分子物质的溶液通过实际测量求出;Vi可由g.Wr求得。因此,对一层析柱凝胶床来说,只要通过实际实验得知某一物质的洗脱体积Ve就可算出它的Kd值。 Vo表示外体积;Vi内体积;Ve II、Ve III分别代表组分II和III的洗脱体积。Kd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 1、当Kd=0时,则Ve=Vo。即对于根本不能进入凝胶内部的大分子物质,洗脱体积等于空隙体积。

生化实验期末考资料

●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分配层析:是一种连续抽提法。一种溶剂通常是被结合在固定的惰性支持物(柱、膜、纸)上的水,另外一相由流动的被水饱和的有机溶剂构成,它流过固定相。如果某一混合物的各组分在这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足够的差异,它们就可以被分离。(固定相和流动相) 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值。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使用R ?值(比移)来表示: 影响Rf 值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 值是常数。Rf 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纸层析过程:点样,扩展,显色,计算 扩展剂(展层剂):4份水饱和的正丁醇和1份醋酸的混合物。将20mL 正丁醇和5mL 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15mL 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上层即为扩展剂。 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等电点测定和显色反应)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的解离状态和解离程度受溶液的酸碱度影响。当溶液的pH 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pI )。 蛋白质颗粒可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水化层和双电层)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可逆的沉淀反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变化。如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不可逆的沉淀反应(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如加热引起的蛋白质沉淀与凝固,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或某些有机酸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0.4%酪蛋白醋酸钠溶液:称取0.4g 酪蛋白(干酪素),加少量水在乳钵中仔细地研磨,将所得的蛋白质悬浮液移入200mL 锥形瓶内,用少量40~50℃的温水洗涤乳钵,将洗涤液也移入锥形瓶内。加入10mL 1mol/L 醋酸钠溶液。把锥形瓶放到50℃水浴中,并小心地旋转锥形瓶,直到酪蛋白完全溶解为止。将锥形瓶内的溶液全部移至100mL 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塞紧玻塞,混匀。 0.2mol/LpH4.7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液:先配制A 液与B 液,取A 液1770mL ,B 液1230mL 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A 液(0.2mol/L 醋酸钠溶液):称NaAc ?3H2O 54.44g ,定容至2000mL 。B 液(0.2mol/L 醋酸溶液):称优级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0g 定容至1000mL 。 ● 透析实验 透析:蛋透析是利用半透膜进行的一种选择性扩散操作,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白质的透析和糖类的透析) ●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一)——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和激光等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利用此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 分光光度计都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装置(显示仪表)。 在紫外光波区检测选用石英、蓝宝石比色杯;在可见光波区检测可选用有机玻璃比色杯。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优点:简单迅速,灵敏度高,一些阳离子如K+、Na+、Mg2+、NH42+以及乙醇等物质都不干扰测定。缺点:但一些去污剂如TritonX-100、SDS 等严重干扰测定,且样品测定后不能回收。 考马斯亮蓝G-250原理:(染料结合法)在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后变为蓝色,前者的最大光吸收在465nm ,后者在595nm ,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0.01~1.0mg/mL ),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 波长下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二) ——紫外吸收法 紫外吸收法的原理: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280nm 。在一定波长处,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的优点: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低浓度的盐和大多数缓冲液都不干扰测定,适合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 紫外吸收法的缺点: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多;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对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样品中若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测定时受样品的pH 影响较大, ●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橙呈反应) 双缩脲反应:尿素加热至此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结构与双缩脲相似,能发生此反应。故该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 R f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基础部

实验一酪蛋白的制备 一、目的 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器材 1 、离心机2、.抽滤装置 3、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 4、电炉 5、烧杯 6、温度计. 四、试剂与材料 1、牛奶2500mL 2、95%乙醇1200mL 3、无水乙醚1200mL

4、0.2mol/L pH 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5、.乙醇—乙醚混合液2000mL 五、操作 1、将100mL牛奶加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 预热至40℃、pH 4.7的醋酸缓冲液100 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离心15分钟(3 000r/min)。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用水洗沉淀3次,离心10分钟(3000r/min), 弃去上清液。 3、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 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2次。最后用乙醚洗沉淀2次,抽干。 4、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晶。 5、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

得率: 测得含量 100 % 理论含量 思考题 1、制备高产率纯酪蛋白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二小麦萌发前 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较 一、目的 1.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3.了解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变化。 二、原理 种子中贮藏的糖类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C6H10O5)n +nH2O nC12H22O11 麦芽糖有还原性,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扬酸。后者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吉林大学《生物化学(含实验)》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

吉大《生物化学(含实验)》(二)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简述蛋白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1、生物催化作用 2、代谢调节作用 3、免疫保护作用 4、物质的转运与储存 5、运动与支持作用 6、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作用 7、生物膜的功能和受体 8、其他功能:眼视网膜上感光的视蛋白;味蕾上的味觉蛋白。 9、蛋白质药物 二、写出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通式。 蛋白质的含量 = 蛋白质含氮量 *100/16 = 蛋白质含氮量 * 。三、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1)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 2)R - CH ( N H 2) - COOH (R为不同的侧链基团)。 四、人体20种氨基酸,根据侧链R的结构和性质分为哪几类? 根据侧链R的结构和性质分4类: 1、极性非电离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 2、非极性疏水氨基酸 3、酸性氨基酸 4、碱性氨基酸 五、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可将20种氨基酸分为哪几类?

脂肪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杂环亚氨基酸。 六、氨基酸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1、带电性质与两性解离及其等电点 (1)氨基酸既含羧基,又含氨基,同时能起酸和碱的作用,是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兼性离子的形式存在。(2)氨基酸的等电点。 2、紫外吸收性质 3、茚三酮颜色反应 4、氨基酸的旋光性 5、氨基酸的晶体性质 6、氨基酸的溶解性 七、简述茚三酮颜色反应的原理。 原理:在弱酸的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供热;氨基酸产生氮;茚三酮水合物被还原产生还原物; 还原物与氮及其另一分子的茚三酮缩合;缩合物承揽紫色,最大吸收峰在570mm。 八、何谓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哪些? 1、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2、肽键是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S-S-),即由两个半胱氨酸巯基脱氢氧化而成。 九、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意义? 1、它使人们从根本上认识由于20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而组成多样的三百只,并具有不同的生物功能。 2、一级结构的测定还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许多先天性疾病是由于某一重要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因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排列顺序是由遗传密码锁决定,氨基酸的改变最根本原因是DNA碱基顺序的改变所致,因此研究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诊断和治疗遗传病。 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类型有哪些?维持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什么?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维持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氢键。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高级生化实验讲义

实验一、转录增强因子在DNA转录中的调控作用– 16学时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转录增强因子对启动子控制下报告基因调控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的报告基因种类及启动子种类。 2. 学习PCR克隆转录增强因子CRE,构建报告基因表达载体、细胞培养、细胞转染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技术。 二.基本原理 报告基因 (reporter gene)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把它的编码序列和其它基因相融合形成嵌合基因,当在调控序列控制下进行表达时,利用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来标定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 作为报告基因,在遗传选择和筛选检测方面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已被克隆和全序列已测定;(2)表达产物在受体细胞中不存在,即无背景,在被转染的细胞中无相似的内源性表达产物;(3)其表达产物能进行定量测定。 在动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中,常用的报告基因有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β-半乳糖苷酶基因、荧光蛋白、荧光素酶基因等。荧光素酶(Luciferase) 是生物体内催化荧光素或脂肪醛氧化发光的一类酶的总称。自然界有许多发光生物, 1956年, McElroy 等首次从萤火虫中提取到荧光素酶, 此后各国研究人员相继报道了对各种发光生物中荧光素酶的研究。萤火虫荧光素酶是分子量为60~64kD的多肽链,在Mg2+、ATP、O2存在时,催化D-荧光素(D-Luciferin)氧化脱羧,发出光(λ=550~580nm)。荧光素酶作为新型报告基因,与传统报告基因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比cat基因高30~1000倍、费用低、不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优点,因此在基因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同时荧光素酶在发光免疫分析及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调控元件的选择依赖于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很多情况下,GPCRs的活化信号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将信息传递至细胞核,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多种自然和合成的调控元件都广泛用于报告基因系统。自然启动子,如c-fos启动子,含有Serum inducible element(SIE)、Serum response element(SRE)、cAMP response element(CRE)等一系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这些调控元件使得该启动子同时受多重信号转导事件的调控。人工合成的启动子中可加入多个单一调控元件,如cAMP反应元件(CRE)。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生化期末复习资料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一、名词解释 (共8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答案写在试题第8页) 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 变构效应 3. 透析 4. 增色效应 5.糖酵解 6. 三羧酸循环 7.半保留复制 8. 激素水平代谢调节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蛋白质可受 酸 、 碱 、或 酶 的作用而水解,最后彻底水解为各种 氨基酸 的 混合物。 2、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相结合那些基因团称 结合基因 ,而起催化作用的那些基因团称 催化基因 。 3、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磷酸 , 含氮碱基 和 戊糖 。 其中 含氮碱基 又可分为 嘌呤 碱和 嘧啶 碱。 4、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__16_%,如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 __6.25__%。

5、由于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分子结构中含有__共轭__双键,所以在波长__280nm__处有特征性吸收峰,该特点称为蛋白质的__紫外吸收__性质。 6、当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如下Km__不变__,Vmax__降低__。 7、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一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氨基酸残疾__的排列顺序。 8、最适温度__不是__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反应时间有关,当反应时间延长时,最适温度可以__降低__。 9、DNA分子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__氢键__相连,碱基间的配对原则是A对__T__、__G__对__C__。 10、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_____4______次脱氢和_____2____次脱羧反应;该循环的三个限速酶是___柠檬酸合成酶___、__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_α—酮戊二酸脱氢酶____ 11、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__与氨基酸结合___,反密码环的功能是__识别并结合mRNA__。 12、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前导链__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后随链__链。 13、RNA的转录过程分为__起始___、___延长___和__终止__三个阶段。 14、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线粒体。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好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D ) A.精氨酸 B.甘氨酸 C.色氨酸 D.谷氨酸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白质一级结构内容的是( C ) A.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 B.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键链方式 C.多肽链中主肽链的空间走向,如a-螺旋 D.胰岛分子中A链与B链间含有两条二硫键,分别是A7-S-S-B7,A20-S-S-B19 3.下列辅因子中,不包含腺苷酸的辅因子是( C ) A.CoA B.NAD+ C.FMN D.维生素C

生化大实验实验报告材料

生化大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实验班级: 单位: 指导老师:

实验1 多酚氧化酶(PPO)的分离提取 一、实验原理: 多酚氧化酶(PPO)能够通过分子氧氧化酚或多酚形成对应的醌,它是植物组织广泛存在的一种含铜氧化酶,位于质体、微体,可参与植物生长、分化、种皮透性及植物抗性的调节,属于末端氧化酶的一种。 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菌侵染后,PPO催化酚与O2氧化形成为醌,使组织形成褐变,以便损伤恢复,防止或减少感染,提高抗病能力。醌类物质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所以受伤组织一般这种酶的活性就会提高。另外,多酚氧化酶也可以与细胞其他底物氧化相偶联,起到末端氧化酶的作用。 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的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硫酸铵来调节粗提液的盐浓度从而可以将PPO蛋白从体系中析出,且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透析膜。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项实验,学习和了解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的方法,以及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系统技术。 三、材料与试剂: 1.材料:马铃薯(两小组共称200g) 2.试剂:0.03M磷酸缓冲液pH 6.0(含0.02M巯基乙醇,0.001M EDTA,5%甘油,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配制是配x10倍的浓缩液1000ml;固体硫酸铵;0.03M磷酸缓冲液pH 6.0(含0.02M巯基乙醇,0.001M EDTA,0.005M MgCl2) 3.设备:试管与试管架;烧杯、玻璃棒;移液管、滴管等;试剂瓶;透析袋;过滤纱布;植物组织匀浆机;pH计和pH试纸;高速冷冻离心机; 四、操作步骤: 1.两小组共称取200g土豆削皮后切成小块,加入300ml缓冲液A,两者按1:1(W/V)比例匀浆1min; 2.用两层纱布将所得的浆液过滤; 3.将匀浆滤液装入200ml的离心管10000rpm离心5min; 4.上清液两组平分,每组150ml,加36.45g硫酸铵固体搅拌均匀后10000rpm离心5min; 5.取上清液定容至150ml,加入30.75g硫酸铵固体搅拌均匀后10000rpm离心8min,倒掉上清液得粗酶沉淀,用并加入10ml 0.03M磷酸缓冲液B复溶沉淀3-5min; 6.将所得溶液倒入透析袋中,用0.02M的KCl溶液透析至无硫酸铵根离子。 五、结果和分析: 实验所得的初酶液颜色为浅黄色,颜色浅,主要是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匀浆以前速度较快酚类被氧化的少,从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PPO的活性;经过一个夜晚的透析,得到了澄清的略带黄色的液体,这样就为进一步的柱层析提供了优良材料。 六、讨论与结论: 1. 本实验在匀浆阶段应尽量快速,防止酚类充分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 2.实验材料马铃薯在削皮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3.加入硫酸铵固体时一定要小心缓慢,同时伴有玻璃般的搅拌,在溶解蛋白的过程中避免溶液局部盐离子浓度过大,使蛋白变性,并注意用量的计算,第二步加入的时候起点浓度是40%而不是0,否则会加入过量,影响实验的结果; 4.透析时,提前检查透析袋是否完整,避免透析时出现孔洞导致样品丢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