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能力
普通心理学第11章 能力
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性, 不同个体在同一任务或活动上表
现出的能力水平可能不同。
能力的分类与特点
认知能力
操作能力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 、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运动能力、实验能力等,是人们完成 具体任务和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社交能力
创造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是人们 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效 互动的能力。
力。
婴儿期
婴儿开始学会抓握、听觉、视觉等基 本技能,并逐渐形成感知和运动能力 。
学龄前期
儿童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学习各种知 识和技能,并逐渐形成学习能力、思 维能力和创造力。
个体差异的表现与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的不同会导致个 体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 如智力、身高、体型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 因素也会对个体的能力发 展产生影响,如教育背景 、文化背景等。
优点
行为观察法能够直接观察个体 的实际表现,提供直观的能力 评估结果。
缺点
行为观察法可能受到主观因素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标准
化和客观化的操作程序。
自我报告法及其应用
定义
自我报告法是通过让个体自我报告其 能力水平和特点的方法。
应用
在能力测量中,自我报告法被广泛应 用于了解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
情绪智力的测量与评估
测量工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自我报告法、行为观察法、实验法等。
评估标准
包括情绪的认知、理解、表达、调节和动机等方面。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高情绪智力的人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 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1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十一章 能力
② 智商 智商也称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智商是根 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 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 的关系。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叫比 率智商。比率智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 年龄逐年在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 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例智商来 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这是和智 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 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 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 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 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 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 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应对新异 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 个紧密相连的方面。
(2)斯坦福—比奈量表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 它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个年龄 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
① 智力年龄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以智力年龄衡量智 力的绝对水平。智龄,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 所属的年龄。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实际达 到了哪种年龄水平,但是,智龄的大小并不能 确切地说明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否超过了另 一个孩子。智龄相同的两个孩子,由于实际年 龄不同,他们的智力是不一样的。
②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他认为,能力的 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 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 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 因素群;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 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 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能力【考试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熟悉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区分才能与天才;掌握能力的分类,识记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晶态能力、液态能力的概念;掌握能力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懂得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和能力测量方法,重点识记一般能力测验中的智商计算公式;把握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识记信度、效度与常模;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能力(一)能力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能力与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能力表现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当然,能力与活动之间,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种能力可能会对多种活动起作用,一种活动也会需要多种能力。
(三)能力的分类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
1.已有能力:已有能力亦即现实能力,指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可以通过活动显现的能力。
2.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发展成为现实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一)知识与技能的概念1.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2.技能: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机制不同。
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
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
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第十一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第十一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一、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目的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通常被概括为生存、发展与获利,从中可以窥见发展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它是企业实现盈利的根本途径。
发展能力通常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也可以称为企业增长能力。
企业应该追求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这需要管理者利用股东和债权人的资本有效运营,合理控制成本,增加收入获得利润,在补偿了债务资本成本之后从而实现股东财富增加,进而增加企业价值。
这种增长的潜力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1.补充和完善传统财务分析。
2.为预测分析与价值评估做铺垫。
3.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决策需求。
二、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内容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两部分:1.企业单项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价值要获得增长,就必须依赖于股东权益、利润、收入和资产等方面的不断增长。
企业单项发展能力分析就是通过计算和分析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增长率指标,分别衡量企业在各方面的发展能力,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评估。
2.企业整体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在股东权益、利润、收入和资产等各方面谋求协调发展。
企业整体发展能力分析就是通过对股东权益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资产增长率等指标进行相互比较与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
三、股东权益增长率计算与分析(一)股东权益增长率内涵和计算股东权益增长率是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与股东权益期初余额之比,也叫做资本积累率,其计算公式如下:%100⨯=股东权益期初余额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增长率 股东权益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本期股东权益增加得越多;反之亦然。
(二)股东权益增长率分析由于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了股东权益在会计期间发生增减变化的原因,因此可以结合股东权益变动表对股东权益增长率进行分析。
综合而言,股东权益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融资活动产生的股东净支付以及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普通心理学 第十一章 能力
特殊能力。在生活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殊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 力。另一方面,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又发展了一般能力。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就是仿效,模仿能力就是仿照他人的言行举止去做,以 便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的能力。模仿中主要包括两 种成份:观察和效仿。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较复杂的操作条件反 射的学习过程。模仿能力的大小,表现为个人的行为方式与被模 仿者的行为方式的相似性上,两者愈相似,表明模仿能力越强。 创造总是与创造产物相联系的。创造产物通常是指“首创” 加“适宜”的产物。创造力是指既是首创又是适宜的产物能力。 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模仿 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人们通常是先模仿,然后进行创 造;在创造中也是有借鉴的。人们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个 别差异。 (三)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 简单地说,认知能力就是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 但整体性较弱。另一些人富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较 弱;另一些人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较弱,还有些 人既善于分析又善于综合。
第二节 智力与智力结构
关于智力的概念,心理学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一般认 为,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是 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表现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思 考及有效应付环境。
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 使他们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 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很多,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 (一)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且各种活动都必须 具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学习、 工作、创造发明、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这些能力。一 般能力的综合也被称为智力。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数学 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完 成相应的活动是必须具备的。每一种特殊能力都是由该活动性质 所制约的集中基本心理品质构成的。 人要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一般能力和该种活动的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考试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熟悉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区分才能与天才;掌握能力的分类,识记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晶态能力、液态能力的概念;掌握能力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懂得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和能力测量方法,重点识记一般能力测验中的智商计算公式;把握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识记信度、效度与常模;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能力(一)能力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能力与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能力表现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当然,能力与活动之间,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种能力可能会对多种活动起作用,一种活动也会需要多种能力。
(三)能力的分类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
1.已有能力:已有能力亦即现实能力,指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可以通过活动显现的能力。
2.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发展成为现实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一)知识与技能的概念1.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2.技能: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机制不同。
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
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
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 ( )的个别差异。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2.(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认知风格B.认知策略C.元认知D.认知监控3.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 )方面的差异。
A.性别B.发展速度C.发展水平D.类型4.离差智商是指 (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5.对智力测验的信度要求一般要达到 ( ),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能使用的。
A.0.80 B.0.84 C.0.90 D.0.966.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票赋,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 )。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7.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8.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9.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
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10."高分低能"说明 ( )。
A.知识与能力无关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11.智力就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一、能力概述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三、智力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一、能力概述1. 能力的含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 能力、才能和天才(1)才能完成一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完美结合。
(2)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天才。
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的结合,它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
3.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知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技能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也是人的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①区别分属范畴不同;概括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技能需要练习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晚。
②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能力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 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①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它代表了智力发展的水平。
②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①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②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分类,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做出的分类。
普通心理学 第十一章 能力
WAIS-R的结构
言语分量表
知识 理解 算术 类比 数字广度 词汇
操作分量表
数字符号 图形完整 木块设计 图片排列 组装物体
离差智商的原理:智商分数的频率分布
人群中的比例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3.6 2.2 <70 <85 <100 <115 <130 13.6 2.2 <145 34.1 34.1
一名儿童的生理年龄为10岁,心理年龄为 12岁,他的智商是多少? 另外一名儿童的生理年龄为12岁,心理年 龄为12岁,他的智商是多少?
沃斯萨范(Marilyn Mach vosSavant) 在7岁9个月时能回答通 常13岁儿童才能答出的 问题,她在8-10岁时做 斯坦福-比纳测验都得了 满分。她的智商曾高达 230,是正式记录中的最 高分数。
7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二个月)题项: ①指出图形的谬误。 ②指出两物的相同点:(木和炭、苹果和桃、 轮船和汽车,铁和银)。 ③临摹棱形。 ④理解问题,例如“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一个 找不到父母的三岁小孩,你应该怎么办?”等。 ⑤完成相应的类比:雪是白,炭是(?);狗 有毛,鸟有(?)等。 ③顺背五位数。
比率智商的缺点: 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下降,与实际 不符。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三种韦氏量表
成人智力量表 (WAIS),16岁以上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6-16岁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WPPSI),4-6岁
分别测量个体的言语能 力和操作能力 改比率智商为离差智商 (deviation IQ)。
能 力 的 二 因 素 说 图 示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1章 能 力)【圣才出品】
第11章能力1.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答:(1)能力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平时所讲的能力,既包含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又包含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①知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
②技能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因而与知识有区别。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
心智技能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
③关系a.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c.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
2.能力的种类有哪些?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答: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它们各自的的特点和作用简述如下:(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①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和这些能力的发展分不开。
②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运动解剖第11章有氧工作能力
第十一章有氧工作能力一概念题1、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糖、脂肪等氧化供能)的能力。
2、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
3、需氧量: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气量。
4、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5、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
6、乳酸阈:在递增运动负荷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
7、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人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称为吸氧量。
吸氧量也称耗氧量。
8、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肺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
9、持续训练法:采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的不间歇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间歇方式的组合训练。
二、是非判断题(F)1、最大吸氧量是反映有氧代谢能力的指标,则无论何方法测量其值相等。
(F)2、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最大氧量称最大吸氧量。
(F)3、影响最大吸氧量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最大通气量。
(F)4、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有氧耐力的能力大小无关。
(F)5、低乳酸数值的间歇训练可提高速度素质,高乳数值的间歇训练提高速度耐力。
(F)6、短距离或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一般和常人无异。
因此最摄氧量不能用来评定其训练程度。
(F)7、短跑运动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但长期从事短跑训练可以使有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导致有氧代谢机能随之提高。
(F)8、耐力训练导致安静时心率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
(T)9、乳酸阈是评定机体有氧能力的指标。
(F)10、低乳酸的间歇训练,是提高无氧耐力的主要训练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能力本章主要内容:能力;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能力的一般概念,了解和掌握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了解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二、教材分析本章重点:掌握能力的一般概念,了解和掌握能力的种类和结构本章难点: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实验法4.课外自学辅导四、教学时数6-8学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能力定义: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心理条件。
能力与活动:能力表现在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举例:一个具有绘画能力的人只有在绘画中才能施展自己的能力;一个有管理能力的人只有在领导一个企业或学校的活动中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一)知识是否等于能力?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两种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虎门硝烟的是林则徐等。
程序性知识:回答如何做。
如有关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等。
可见,知识是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能力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
(二)技能等于能力吗?技能: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两种活动方式: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动作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动作的对象是物体。
如游泳技能。
心智技能:借助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完成,动作对象是观念。
如计算复杂的数学运算题的技能。
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三)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的关系1、知识和技能不等于能力只有能够广泛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转化为能力。
如“高分低能”现象是未能迁移,“举一反三”现象则相反。
2、知识和技能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知识和技能增加了,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
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反过来影响知识和技能水平。
能力强的人只要付出很小努力就可以获得同样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差的人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四)对知识、技能与能力关系的应用1、不能仅根据一个人的知识判断能力的高低。
2、在教育工作中不光要关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同时要关心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促使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迁移,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才能:多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以保证某种活动的完成。
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被称为才能。
例子:教师才能包括敏锐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做天才。
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它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
例子: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等都可以说是天才。
注:天才往往是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的结合。
如一位政治家,同时也可能是文学家,历史学家等。
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一、能力的种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特殊能力: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如:画家的色彩辨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象能力,节奏感能力等。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非常紧密。
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人的一般听觉能力既存在于音乐能力中,也存在于言语能力中。
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1、模仿能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例如:儿童模仿父母的说话、表情、以及各种行为。
提醒:儿童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创造力: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例如: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新的人物形象,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发明家发明出新的产品。
3、模仿与创造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模仿:按照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
创造: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的方式或途径。
动物只会模仿,只有人会创造。
联系人们常常先模仿,然后再创造。
如科研工作者常常先观察模仿别人的实验,然后提出自己独创性的设计。
学习书法的人常常先模仿别人的笔迹,然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区分为:1、流体智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知觉,推理能力,想象能力。
流体智力的发展:先增加后降低。
一般在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晶体智力: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晶体智力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了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才渐趋平缓。
流体能力与遗传和发展的关系:它很少受到文化知识的影响,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所以许多测验为了文化公平,测的就是流体智力,如瑞文推理测验。
晶体能力与遗传与发展的关系:决定于后天的学习。
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的关系一方面,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流体智力。
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流体智力高者,晶体智力发展较好。
另一方面,对于晶体智力的发展,只有流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的作用。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
操作能力: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等。
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二、能力的结构(一)能力的因素说(二)能力的结构理论(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一)能力因素说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1911)提出,人的能力是有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组成。
如抽象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各种不同的能力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独立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1927)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这个理论。
能力的两种因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叫G因素,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正是由于一般能力的存在,所以人们在完成不同的操作时,表现出某种正相关。
特殊能力:又叫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种特定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正是由于特殊能力的存在,所以人们的作业成绩才没有完全正相关。
例如,音高的辨别能力与重量辨别力的相关约0.31,一般的感觉辨别力与教师评定的智力相关约0.38。
各种特殊因素与一般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智力。
3、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1983)提出。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行为。
七种智力成分:1、言语智力: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或进行逻辑推理。
3、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大脑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
大脑右半球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细节的能力,易于迷路。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的表达能力。
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的能力。
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
右半球受伤会造成“失歌症”。
5、身体运动智力支配身体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如打篮球,跳舞等。
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
大脑半球对对侧肢体发生支配和控制。
6、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如理解人的行为、动机、情绪的能力等。
大脑额叶在人际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
7、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大脑额叶对自知能力起主要作用。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Guiford,1967)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
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这是智力活动的过程。
产物包括:单元、分类、关系、转换、系统、应用。
主要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Guiford,1967)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
举例:我们现在再来做一个实验,给你这样一些字母组合:PALN,TWNO,CEIV,OCEM,要求你将它们分别组成熟悉的单词。
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来练一下。
这些字母组合可以分别组成:PALN——PLANTWNO——TOWNCEIV——VICEOCEM——COME显然,在这个例子中,智力活动的内容为符号,智力操作为认知,智力产品为单元。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埠南(Vernan,1971)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提出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能力是按层次排列的。
最高层次:一般因素第二层次:两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小因素群——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特殊因素——各种特殊能力(二)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1、智力三元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智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和智力经验亚理论(experienced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
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
(1)元成分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等高级执行过程。
如确定问题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2)操作成分表现为任务的执行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3)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持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和反应,以及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
智力情境亚理论这里的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与选择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如:到达一个环境中,努力的适应环境,并对环境进行塑造以提高自己与环境的和谐程度。
当个体感到自己无法适应某个环境时,会选择另外一种环境。
智力的经验亚验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1)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所要求的能力个体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遇到新问题的能力;应付遇到新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