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四肢.ppt
合集下载
上肢的断层解剖-人体断层解剖学-ppt课件
经右肘关节上份的横断层面 29
经右桡尺近侧关节的横断层面 30
经右桡尺近侧关节的横断层面 31
经右桡尺近侧关节的横断层面 32
经右前臂中份的横断层面 33
经右前臂中份的横断层面 34
经右前臂中份的横断MRI图像 35
(三)手关节和手的断层解剖
36
手 骨 的 X 照 片
37
手 关 节 的 冠 状 面
上肢的断层解剖
1
(一)肩和臂的断层解剖
2
右肩关节前后位的X线像 3
右 肩 关 节 冠 状 面 图
4
喙肱韧带
盂肱韧带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5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6
肩
和
上
臂
前
面
的
肌
肉、
血
管
和
神
经
7
肩 和 上 臂 前 面 的 肌 肉、 血 管 和 神 经
8
肩 和 上 臂 后 面 的 肌 肉、 血 管 和 神 经
9
肩 和 上 臂 后 面 的 肌 肉、 血 管 和 神 经
10
11
肩和臂肌肉的附着点
12
经右肩关节的横断层面
13
经右肩关节的横断层面
14
经右肩关节的横断层面
15
经右臂中份的横断层
16
经 右 臂 中 份 的 横 断 层
17Biblioteka 经右臂中份的横断层 18(二)肘关节和前臂的断层解剖
19
肘 关 节
20
肘关节的冠状面和X片
21
肘关节的冠状面和X片
22
肘关节 elbow joint
20下肢断层解剖
有前、后交叉韧带(囊内)、髌韧带、胫侧副韧带、
腓侧副韧带等加强关节。 内侧半月板,外侧半月板
踝关节 ankle joint 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 内外侧有韧带加强(外侧弱)。
可作屈(跖屈)伸(背屈)运
动。跖屈时不稳定。
主要肌肉
髋肌
大腿肌
小腿肌
第二节 髋部横断层解剖
1、股骨头上份层面
1、髌骨上缘上方层面 股骨 髌上囊 股四头肌腱 腘动、静脉 坐骨神经
P377 图9-16 经髌骨上缘上方
2、髌骨上缘层面 股骨 髌骨 股四头肌腱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腘动、静脉
P377 图9-17 经髌骨上缘
3、髌骨中点层面 股骨内、外侧髁 髌骨 翼状襞 腘动、静脉 胫神经 腓总神经
P378 图9-18 经髌骨中点
胫前动、静脉
胫后动、静脉 胫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P384 图9-30 经小腿中份
3、小腿下份层面 胫骨 腓骨
小腿前群肌
小腿外群肌 小腿后群肌
胫前动、静脉
胫后动、静脉 胫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P384 图9-31 经小腿中份
标本及影像图
1、经髋关节平面
2、经股部中份平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经髌骨平面
第三节 股部横断层解剖
1、股部上份层面 股骨 坐骨 坐骨神经 股动、静脉
P375 图9-13 经股部上份横断面
2、股部中份层面 股骨 股四头肌 坐骨神经 股动、静脉
P376 图9-14 经股部中份横断面
3、股部下份层面 股骨 股四头肌 坐骨神经 股动脉
P376 图9-15 经股部下份横断面
第四节 膝部横断层解剖
髋臼
四肢
•
•
小腿部肌肉分为前、后、外侧群;
股部断层中心结构为股骨、胫骨、腓骨。
20
二、四肢结构的解剖断层特点
CT断层表现:骨窗及软组织窗
① 骨骼肌:等密度; ② 脂肪组织:低密度;
③ 骨皮质:明显高密度;
④ 骨髓腔:骨髓富含脂肪,为低密度; ⑤ 骨松质:骨端及干骺端可见高密度
的骨小梁及低密度的小梁间隙;
3.髋关节后份的冠状层面
经过层面:髋关节后份的层面。 主要结构: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大小转子、髋骨、髂骨、 坐骨;髋臼唇、转子窝、闭孔外肌。
3.髋关节后份的冠状层面
1.臀小肌 2.臀中肌 3.髋骨 4.臀大肌 5.股骨头 6.闭孔内肌 7.坐骨韧带 8.股骨颈 9.大转子 10.闭孔位外 11.小转子
经过层面:肩关节中份。 主要结构:肱骨头、关节盂、关节唇;肱骨解剖颈、肱骨
外科颈;肩胛骨;肱骨大结节、三角肌、冈上肌、肩锁关
节、肩胛下肌、背阔肌。
2.肩关节中份的冠状层面
1.肩峰 2.锁骨 3.斜方肌 4.冈上肌 5.肩胛下肌 6.关节盂 7.关节囊 8.大圆肌 9.肩胛下动脉 11.背阔肌 12.三角肌 13.肱骨头 14.肱骨大结节
16
3.踝部:
• • 上界平内外踝基底的环线; 下界平内外踝尖的连线;
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
• • 组成: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滑车构 成; 关节囊前后薄弱、内外侧有韧带 加强;
踝管:
• • • 踝关节内侧的纤维骨性隧道; 位于屈肌支持带、内踝、跟骨、
距骨、三角韧带间;
是小腿后部深肌层的肌腱、血管、 神经的通道。
5.股骨髌面的冠状层面
1.股内侧肌 2.股外侧肌 3.髌内侧支持带 4.股骨内侧髁 5.髌面 6.股骨外侧髁 7.髂胫束 8.髌下脂体 9.胫骨粗隆
断层解剖学课件:断层解剖学绪论
侧脑室 胼胝体 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 中脑
体部 50秒全身检查
二、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任务
断层解剖学依据其研究方法及对象可分 为尸体断层解剖和影像断层解剖,前者是 后者的形态学基础,后者又从临床诊治的 需要不断提出新要求,两者相辅相成、共 同发展。尸体断层解剖学是通过制作断层 标本的方法,显示正常人体各部器官结构 的断面形态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影像断层 解剖学是通过CT、MRI等影像学手段,显 示活体正常器官结构的断层形态及其相互 位置关系。
4.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CT
采用X射线对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 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 射线,转变 为光后再转化为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 重建图像。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显示,反映器 官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与X射线图像所显 示的黑白图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密度区,如肺部; 白影表示高密度区,如骨骼。CT图像是数字化断 层图像,清晰度和密度分辨率高,且无层面以外
3. 火棉胶切片技术
适用于切制较大的组织块,可避免纤维组织和
肌组织过度硬化,利于保持组织的原有结构。其 基本步骤:①固定。②水洗。③脱水,将组织块 依次放置于不同浓度的乙醇内,最后放入无水乙 醇与乙醚1:1混合液中脱水。④浸胶,将组织块依 次浸入2%、4%、8%、16%的火棉胶液中各1周。 ⑤包埋,以最后浸胶浓度的火棉胶进行包埋。⑥ 切片。
6.计算机重建三维图像
借助计算机将二维图像重新构筑为三维图像并
进行多角度显示的技术。其基本步骤:①取材, 精确选取目的部位。②定位,即选定原点,建立 直角坐标系,常用的方法有打孔、画线、埋入标 志和选择自然标志等。③层面制作,厚度尽可能 薄,数量尽可能多,以充分保留原始数据。④数 据输入,标本采用数码相机等,CT、MRI图像可 以直接从机器上拷贝后输入计算机。⑤三维重建, 常用的方法有表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体素重建等。 ⑥三维显示,重建图像生动、逼真,可以进行任 意旋转、切割和定量分析。
全身CT断层解剖详细实用图解
29
左右房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 窗(八) - 解剖图片
30
心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窗(九) - 解剖图片
31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一〕 - 解剖图片
32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二〕 - 解剖图片
33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三〕 - 解剖图片
34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四〕 - 解剖图片
室 ❖ 7、枕内嵴
❖ 8、颞肌
075第15断层
75
076第16断层
❖ 1、鼻中隔
❖ 2、上颌窦
❖ 3、蝶窦
❖ 4、三叉N节
❖ 5、枕骨
❖ 6、颞骨岩部
❖ 7、小脑中脚
❖ 8、第四脑室
❖ 9、脑桥小脑 角池
❖ 10、第7、8 对脑N
❖ 11、颞下回
❖ 12、颞肌
❖ 13、颧骨
76
093
❖ 1、第1胸肋 结合
274 第2断层
❖ 1、右髂总
V
❖ 2、右髂总
A
❖ 3、左髂总
V
❖ 4、左髂总
A
❖ 5、S1椎体
❖ 6、髂肌
❖ 7、臀中肌
❖ 8、骶后正
106
❖ 1、右髂 总A、V
❖ 2、左髂 总A、V
❖ 3、骶管
275 第3断层
107
❖ 1、右髂总 A、V
❖ 2、左髂总 A、V
❖ 3、骶前孔
❖ 4、臀中肌
❖ 5、臀大肌
❖ 5、左肾A、 V
❖ 6、左肾V
❖ 7、十二指 肠大乳头
❖ 8、胰头
❖ 9、升结肠
102
186 第16断层,经左、右肾V
❖ 1、胰头
❖ 2、胰钩突
左右房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 窗(八) - 解剖图片
30
心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窗(九) - 解剖图片
31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一〕 - 解剖图片
32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二〕 - 解剖图片
33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三〕 - 解剖图片
34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四〕 - 解剖图片
室 ❖ 7、枕内嵴
❖ 8、颞肌
075第15断层
75
076第16断层
❖ 1、鼻中隔
❖ 2、上颌窦
❖ 3、蝶窦
❖ 4、三叉N节
❖ 5、枕骨
❖ 6、颞骨岩部
❖ 7、小脑中脚
❖ 8、第四脑室
❖ 9、脑桥小脑 角池
❖ 10、第7、8 对脑N
❖ 11、颞下回
❖ 12、颞肌
❖ 13、颧骨
76
093
❖ 1、第1胸肋 结合
274 第2断层
❖ 1、右髂总
V
❖ 2、右髂总
A
❖ 3、左髂总
V
❖ 4、左髂总
A
❖ 5、S1椎体
❖ 6、髂肌
❖ 7、臀中肌
❖ 8、骶后正
106
❖ 1、右髂 总A、V
❖ 2、左髂 总A、V
❖ 3、骶管
275 第3断层
107
❖ 1、右髂总 A、V
❖ 2、左髂总 A、V
❖ 3、骶前孔
❖ 4、臀中肌
❖ 5、臀大肌
❖ 5、左肾A、 V
❖ 6、左肾V
❖ 7、十二指 肠大乳头
❖ 8、胰头
❖ 9、升结肠
102
186 第16断层,经左、右肾V
❖ 1、胰头
❖ 2、胰钩突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示课件
03
CT检查技术
CT检查技术的原理与设备
原理
CT检查技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 某一部位进行扫描,并通过计算 机处理数据,生成图像。
设备
CT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发生器、 探测器、计算机系统以及机械运 动系统等部分。
CT检查技术在四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骨折与关节脱位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骨折 部位和脱位情况,有助于 准确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分类
X射线、超声、核磁共振、核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历程
1972年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利弗莫尔和 阿瑟·科马克发明计算机断层扫 描技术。
1990s
数字化X射线技术开始普及。
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 。
1980s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 临床。
2000s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四肢ppt演 示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述 • X线检查技术 • CT检查技术 • MRI检查技术 • 超声检查技术
0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概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定义
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对非侵入性外界信号 的响应,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技术。
息。
缺点
检查时间长、费用较高,对某些 金属植入物和起搏器等有禁忌症
。
注意事项
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有无金属植 入物或起搏器等禁忌症,检查时 需保持静止,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
05
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技术波显 示人体内部结构。
下肢的断层解剖人体断层解剖学
整理ppt
40
膝 关 节 整理ppt
41
膝 关 节 整理ppt
42
膝关节 Knee 整理ppt Joint
43
膝关节 Knee 整理ppt Joint
44
后交叉韧带
交
叉
韧
前交叉韧带
带
整理ppt
45
交 叉 韧 带 和 半 月 板
整理ppt
46
经
股
骨
内
侧
髁
的
矢
状
断
层
整理ppt
47
经
股
骨
内
9
右髋关节,与前倾整角理ppt平面的垂直断面 10
髋部和股部前内侧整理的ppt肌肉、血管和神经 11
髋部和股部后面的肌肉、血管和神经
整理ppt
12
经尾骨和子整宫理pp颈t 的横断层
13
经尾骨和子宫颈的横断层
整理ppt
14
经尾骨和子整宫理pp颈t 的横断层
15
经尾骨和子宫颈的横断层
整理ppt
经 交 叉 韧 带 的 冠 状 断 层
整理ppt
55
右膝关节中部的冠状面(前面观)
整理ppt
56
膝关节冠状MRI图像
膝关节矢状MRI图像
整理ppt
57
膝关节的整理MpptRI图像
58
(三)小腿的断层解剖
整理ppt
59
小腿前外侧和足背的肌肉、血管和神经
整理ppt
60
膝和小腿后面的肌整理p肉pt 、血管和神经
整理ppt
32
经耻骨联合整下理pp份t 的横断层
33
经耻骨联合下份的横断层
断层解剖学-上肢
• (四)手掌筋膜:
• (五)手背筋膜:浅层——手背腱膜
• 深层——骨间背侧筋膜 两个筋膜间隙:手背皮下间隙、腱膜下间隙。
五、深层局部结构及位置关系
• (一)腋窝
• 1、边界 尖——第一肋、锁骨、肩胛骨上缘 底——皮肤、皮下组织和腋筋膜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及喙锁胸筋膜 后壁——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圆肌 内侧壁——上4个肋及肋间肌、前锯肌上部 外侧壁——肱骨近侧段、肱二头肌、喙肱肌
掌中间隙:
前壁:第2~5指屈肌 腱及第2~4蚓状肌 后壁:骨间掌侧肌筋 膜 桡侧壁:掌中隔 尺侧壁:小鱼际肌及 其筋膜 近侧端经腕管与前 臂屈肌后间隙相通, 远侧端与鱼际间隙相 通。
(3)前臂屈肌后间隙(四方间隙):位于前臂屈肌腱的 深面,旋前方肌的浅面。
7、掌浅弓、掌深弓及神经 (1)掌浅弓:由桡A掌浅支与尺A终末支 吻合而成,正中A可参与。发出4支指掌 侧总A,在掌骨头水平每支分成2支指掌 侧固有A。 (2)掌深弓:由尺A掌深支与桡A终末支 吻合而成。除发出穿支与掌骨背侧A吻 合外,还有3支掌心A与指掌侧总A吻合 。
2.臂中份的水平断面
本断面切及三角肌粗隆下方肱骨中份,断面中结 构配布发生了较大变化:①三角肌和喙肱肌已消失, 肱肌出现;②肱二头肌长头与短头汇合;③该平面以 下有内、外侧肌间隔分离臂的屈肌和伸肌;④桡神经 血管束由后移至肱骨外侧的臂外侧肌间隔内,并紧邻 肱骨;⑤臂部的主要血管、神经则移至肱肌与肱三头 肌两者之间的臂内侧肌间隔内;⑧尺神经后移,并与 尺侧上副动脉两者共同行于内侧肌间隔的后份;⑦正 中神经越过肱动脉前方,转至肱动脉内侧。
1)皮肤 2)皮下组织 3)掌腱膜
4)掌浅弓、正中N、尺N浅支 5)屈指肌腱、蚓状肌 6)手掌的间隙:鱼际间隙、掌中间隙 7)掌深弓,尺N深支 8)拇收肌、骨间肌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影像手术导航系统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将 病人术前CT或MRI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术中定 位系统,对手术器械在术野中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9
断层解剖学应需要而生,在应用 中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的客观要 求,引进各种高新技术,植根于基础, 服务于临床。不断从疾病诊治中寻找 课题,又反过来促进临床诊治水平的 提高。只要我们善于把握现代医学的 发展轨迹,将解剖学、影像学、信息 科学及材料科学等结合起来,开展多 学科联合攻关,断层解剖学就一定会 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1
发展方向
•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A断层标本 B 同一个体的相应层面MRI图像
脑冠状断面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2
发展方向
•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蝶鞍区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3
发展方向
• 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脑功能断层:听觉的fMRI研究(上图)针刺断丘层影墟像穴解剖的进展fM课件RI研究 (右)
从而消除CT图像解读时的猜测。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18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断层影像技术:fMRI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19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断层影像技术:PET
PET/CT图像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0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更新 换代及其在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断层影像解剖学正从横断层向多维 断层、从描述向量化、从尸体向活 体、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 从断面向三维和四维、从单纯形态 相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向迅速发展。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30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9
断层解剖学应需要而生,在应用 中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的客观要 求,引进各种高新技术,植根于基础, 服务于临床。不断从疾病诊治中寻找 课题,又反过来促进临床诊治水平的 提高。只要我们善于把握现代医学的 发展轨迹,将解剖学、影像学、信息 科学及材料科学等结合起来,开展多 学科联合攻关,断层解剖学就一定会 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1
发展方向
•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A断层标本 B 同一个体的相应层面MRI图像
脑冠状断面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2
发展方向
•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蝶鞍区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3
发展方向
• 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脑功能断层:听觉的fMRI研究(上图)针刺断丘层影墟像穴解剖的进展fM课件RI研究 (右)
从而消除CT图像解读时的猜测。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18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断层影像技术:fMRI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19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断层影像技术:PET
PET/CT图像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0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更新 换代及其在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断层影像解剖学正从横断层向多维 断层、从描述向量化、从尸体向活 体、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 从断面向三维和四维、从单纯形态 相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向迅速发展。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30
四肢影像解剖概述及上肢影像解剖-图文-图文
四肢影像解剖概述及上肢影像解剖_图文_图文 .ppt
第二部分
第二篇 四肢影像解剖
第一章 四肢影像解剖特征概述
第一章 概述
骨组织
• 基本组织:骨,软骨,骨膜 • 附属组织:血管,神经,脂肪,骨髓
第一章 概述
骨组织
骨• 与软骨的成份
•
• •骨 • •
骨基质:胶原纤维,粘多糖 有机质
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 无机质:钙,磷 纤维
)
第二章 上肢
• 构成 肱骨 下端 尺桡 骨上端
• 包括 肱尺 关节 肱桡关 节 桡尺近侧 关节 一个关节 囊
肘部(elbow joint)
第二章 上肢
肘关节X线解剖
• X线征与脂肪垫 • 关节间隙: 3mm • 提携角: 10~15 • 肱骨小头测量
肘部(elbow joint)
图2-2-27 肱骨小头测量
•关
节
•脂
肪
•骨性关节面
• 关节软骨( 骺线 )
•关 节 腔
• 韧带 和 纤维囊
• 关节盘和半月板
T1WI 高 低
中等 低 低 低
T2WI 较高
低 略高 低 低 低
PDI 高 低 中等 低 低 低
第二部分
第二篇 四肢影像解剖
第二章
上肢影像解剖
第二章 上肢
指掌部
• (fingers & palm)
• • 软骨 •
软骨基质:胶原纤维 , 粘多糖 软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 纤维
第一章 概述
骨的发育
• 骨化 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
• 生长与成型
第一章 概述
骨生理
• 成骨与破骨 • 钙和磷代谢 • 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第二部分
第二篇 四肢影像解剖
第一章 四肢影像解剖特征概述
第一章 概述
骨组织
• 基本组织:骨,软骨,骨膜 • 附属组织:血管,神经,脂肪,骨髓
第一章 概述
骨组织
骨• 与软骨的成份
•
• •骨 • •
骨基质:胶原纤维,粘多糖 有机质
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 无机质:钙,磷 纤维
)
第二章 上肢
• 构成 肱骨 下端 尺桡 骨上端
• 包括 肱尺 关节 肱桡关 节 桡尺近侧 关节 一个关节 囊
肘部(elbow joint)
第二章 上肢
肘关节X线解剖
• X线征与脂肪垫 • 关节间隙: 3mm • 提携角: 10~15 • 肱骨小头测量
肘部(elbow joint)
图2-2-27 肱骨小头测量
•关
节
•脂
肪
•骨性关节面
• 关节软骨( 骺线 )
•关 节 腔
• 韧带 和 纤维囊
• 关节盘和半月板
T1WI 高 低
中等 低 低 低
T2WI 较高
低 略高 低 低 低
PDI 高 低 中等 低 低 低
第二部分
第二篇 四肢影像解剖
第二章
上肢影像解剖
第二章 上肢
指掌部
• (fingers & palm)
• • 软骨 •
软骨基质:胶原纤维 , 粘多糖 软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 纤维
第一章 概述
骨的发育
• 骨化 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
• 生长与成型
第一章 概述
骨生理
• 成骨与破骨 • 钙和磷代谢 • 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断层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肾脏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表现为蚕豆状的 软组织影,密度均匀。
腹部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肝囊肿
肝囊肿在断层影像中表现为单发或多 发的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在断层影像中呈现为边界清 晰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时可见血管 样强化。
胰腺癌
胰腺癌在断层影像中表现为胰腺局部 增大、密度不均的软组织影,可伴有 胰管扩张和淋巴结转移。
辅助鉴别诊断
断层影像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类型的病变,为鉴别诊断 提供有力支持。
断层影像解剖学在手术导航中的价值
精确定位病变
通过断层影像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为手术提 供精确的导航。
辅助手术计划
断层影像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手术入路 、切除范围等。
提高手术安全性
盆部与四肢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骨折
X线平片可明确诊断,CT可进一步显示 骨折的细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血管病变
CTA或MRA可清晰显示血管的狭窄、 闭塞、动脉瘤等病变,为临床治疗提
供重要依据。
软组织肿瘤
MRI对于软组织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可清晰显示肿瘤的范围 、边界和浸润情况。
神经病变
颅骨
显示颅骨的完整性和骨折等异 常情况。
脑组织
展示大脑、小脑、脑干等结构 的形态和密度/信号特点。
脑室系统
显示脑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判断是否存在脑积水等病变
。
脑血管
显示脑血管的分布和走行,评 估脑血管病变的风险。
头部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脑梗死
显示梗死区域的低密度/ 信号异常,以及周围水
肿带的存在。
部结构的立体形态。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表现为蚕豆状的 软组织影,密度均匀。
腹部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肝囊肿
肝囊肿在断层影像中表现为单发或多 发的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在断层影像中呈现为边界清 晰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时可见血管 样强化。
胰腺癌
胰腺癌在断层影像中表现为胰腺局部 增大、密度不均的软组织影,可伴有 胰管扩张和淋巴结转移。
辅助鉴别诊断
断层影像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类型的病变,为鉴别诊断 提供有力支持。
断层影像解剖学在手术导航中的价值
精确定位病变
通过断层影像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为手术提 供精确的导航。
辅助手术计划
断层影像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手术入路 、切除范围等。
提高手术安全性
盆部与四肢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骨折
X线平片可明确诊断,CT可进一步显示 骨折的细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血管病变
CTA或MRA可清晰显示血管的狭窄、 闭塞、动脉瘤等病变,为临床治疗提
供重要依据。
软组织肿瘤
MRI对于软组织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可清晰显示肿瘤的范围 、边界和浸润情况。
神经病变
颅骨
显示颅骨的完整性和骨折等异 常情况。
脑组织
展示大脑、小脑、脑干等结构 的形态和密度/信号特点。
脑室系统
显示脑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判断是否存在脑积水等病变
。
脑血管
显示脑血管的分布和走行,评 估脑血管病变的风险。
头部常见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
脑梗死
显示梗死区域的低密度/ 信号异常,以及周围水
肿带的存在。
部结构的立体形态。
03 四肢(第2版)
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后交叉韧带撕裂
髌韧带与髌韧带断裂
• (2)半月板:内侧半月板 和外侧半月板
内侧半月 板呈“C” 形,矢状位 可见后角高 于前角1/3。
半月板分级与撕裂
一 级 ( 退 变 )
半月板分级与撕裂
二级信号(退变)
半月板分级与撕裂
三级信号(撕裂)
假性撕裂
伪影
半月板囊肿
• (四)膝关节断层及影像的显示特点
膝关节的横断层可依 次显示股骨下端、交叉 韧带、半月板和胫骨上 端,连续性好,但显示 关节整体构造的效果差。
矢、冠状断层可同时显示股骨、胫骨、 交叉韧带和(或)半月板,显示关节整体 构造的效果好。
• 三、下肢的断层解剖 • (一)髋部的横断层解剖 • 1.经股骨头上份的横断层面
第三节 下肢
• 一、下肢重要结构的 应用解剖 (一)髋部 • 1.髋关节
• 2.坐骨大孔及穿行结构 • (1)梨状肌上孔 • (2)梨状肌下孔
3. 股骨头的血管 ①股骨头韧带内 的闭孔动脉髋臼支 ②股骨干的滋养 动脉升支 ③旋股内、外侧 动脉的分支
(二)膝部 • 1.膝关节
关节软骨的结构
四
肢
付升旗 教授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015. 3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及分区 二、标志性结构 三、四肢结构的配布特点
第二节 上肢
• 一、上肢重要结构的应用解剖 • (一)肩部 • 1.肩关节
• 肩关节周围的滑 膜囊较多,几乎 所有止于肩关节 周围的肌腱均可 见到滑膜囊 。
• 2.肩周围肌
• 表层:为一坚实的胶原纤维。 • 中层:为含有蛋白糖原的波状 胶原纤维网架,并含有大量的 限制水。
• 深层:为钙化的胶原纤维,与 骨皮面紧密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