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病因
2024年内科学课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2024年内科学课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内科学教材第十一章关于血液系统疾病的内容,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详细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CLL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念、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2. 掌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3. 提高学生分析病例、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引发学生对疾病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b. 讲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c. 阐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病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 主要内容:a. 定义、病因和病理生理b. 临床表现c. 诊断标准d. 治疗方法3. 案例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七、作业设计病例描述:(此处省略病例内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提高学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病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作业设计:分析病例并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业务学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业务学习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由于未知原因引
起淋巴细胞增多而发生,它是一种慢性的进程,过程慢,病症明显。
CLL
临床症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3:1,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减
弱或过敏反应有关。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血液中淋巴细胞细胞计数及大小是否
异常增多。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诊断,那么可以做一些其他检查,如血液生
化检查、X光片、超声和CT扫描以及细胞学检查等,以判断患者是否为CLL。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预防
1、合理营养。
CLL患者应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均衡饮食,同时
避免过量进食以保证营养均衡。
2、有规律的生活。
CLL患者应该保持有规律的休息时间,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方面的压力。
3、保持乐观和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会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患
者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应对治疗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1、病情持续时,应在住院期间加强日常护理,注意休息,保持心情
安定,饮食定时,避免经常性的睡眠中断。
2024年内科学课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2024年内科学课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内科学》教材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第三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详细内容将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预后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 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难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引导学生思考该疾病的临床特点。
2. 理论讲解: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选择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发放一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让学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七、板书设计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 内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标准4)治疗原则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列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3)阐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4)谈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2. 答案: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
发病机制主要与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免疫功能异常、细胞信号通路异常等密切相关。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盗汗等。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淋巴细胞比例≥50%,持续≥3个月;骨髓淋巴细胞比例≥40%;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符合CL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了解风险避免恶化
预防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慢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的并发症
Part Three.
预防措施
Part Four.
了解风险
Part Five.
避免恶化
Part Two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
并发症
感染
细菌感染:可能导 致肺炎、败血症等 严重并发症
遵医嘱用药:按照医 生的指示,按时按量 服用药物,不要随意 增减药量或停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作息规律,避免 过度劳累和压力。
加强锻炼:适当进 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心态
添加 标题
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态度
添加 标题
学会放松,避免紧张和焦虑
添加 标题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 行一次血常规、生化、骨
髓穿刺等检查
监测指标: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数等
监测药物副作用:如出现 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
用,应及时就医
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发 热、出血、贫血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 测血细胞计数
定期进行骨髓检查,了解 骨髓造血功能
定期进行免疫功能检查, 评估免疫状态
定期进行生化检查,监测 肝肾功能状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慢性白血病分类
慢性白血病分类*导读:本病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生物、遗传等多因素所导致的疾患,其具体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但电离辐射及苯中毒导致慢粒发生已比较肯定,推测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有密切关系。
……慢性白血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简称慢淋)是淋巴细胞在体异常增生生和积蓄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由于慢淋患者淋巴细胞寿命极长,并经常伴有免疫反应缺陷,故又称“免疫无能淋巴细胞蓄积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为主,常伴有肝脾肿大、贫血及出血等症状,个别患者伴有皮朕损害。
慢淋在西方国家是常见的一种白血病,在我国较少见,仅占白血病总数的1.豆%~4%,是老年人白血病中较常见类型,约90%慢淋患者年龄50岁,男性多子女性。
慢淋病程悬殊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20年以上。
一般年龄偏大,就诊前无症状,生存期亦长,预后也较好,否则较差。
常见死亡原因为感染,尤以肺部感染多见。
慢淋因急变死亡罕见。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引起的~种细胞株病。
临床特征为显著的粒细胞过度生成,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低热、肝脾肿大及骨髓粒细胞恶性增殖。
本病是白血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仅次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第三位。
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25~50岁间发病率最高,季节、性别与发病率无关。
慢粒起病缓慢,中数生存期一般在21~45.5个月,存活7~20年以上的病例不多。
约75%~85%的慢粒患者在l~5年由稳定期转入急变期。
一旦急变后,半数以上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仅个别病例生存期能超过1年,因此急变是慢粒的终末期表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理病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一、发病原因CLL病因不详,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反转录病毒、电离辐射可引起该类型白血病;但发现几种因素与该病密切相关:遗传性(种族和家族性)及性别。
1.遗传因素有CLL或其他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家族史者,直系亲属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3倍。
CLL患者的亲属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2.染色体异常约50%的CLL患者具有染色体异常,常累及12或4号染色体,-8、i(7)、i(2p)、t(13;21)、 18、6q-、14q-、-X等异常均有报道。
染色体异常与病程有关,疾病早期染色体异常占20%左右,晚期病例可达70%。
CLL受累的染色体常涉及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如14号染色体的重链基因)或癌基因(如12号染色体的c-ras-Harvey和11号染色体的c-ras-Kirsten)。
*二、发病机制CLL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环境因素与CLL发病无明显相关。
已报告与其他类型白血病发病有密切相关的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杀虫剂等均与CLL发病无关。
病毒感染如HCV(C型肝炎病毒)、EB病毒亦与CLL发病无关。
虽然CLL病人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未发现性激素与CLL发病之间有相关。
目前研究集中在CLL发病与遗传因素、染色体、细胞癌基因和抗癌基因改变的关系。
1.遗传因素 CLL发病率在白种人和黑种人高,在亚洲黄种人低,其发病率并不因人种的迁居而变化。
提示不同种族的某些遗传因素与CLL发病相关。
此外,相继有报告在同一个家庭中多人发生B细胞型CLL,CLL患者第一代子女患CLL或其他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危险性为普通人3倍,且多在年轻时发病,也提示遗传因素在家族性CLL发病中有重要作用,但HLA单一表型与CLL间无明显相关。
目前尚未发现与CLL发病的遗传因子,即使单卵双胎子CLL患者,至今未发现有共同的基因异常表现。
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
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或骨髓中的某些成员细胞,这些细胞在早期发生了恶性克隆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白血病通常由多个复杂的因素引起,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影响以及其他生物学和化学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1. 遗传和基因突变遗传和基因突变在白血病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些家族性白血病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
例如,先天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MLL 基因(Mixed Lineage Leukemia gene)的染色体易位相关,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此外,在经过长期潜伏期之后,一些人可能会获得新的基因突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罹患白血病。
例如,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几乎总是与染色体易位(Philadelphia染色体)相关联,结果导致BCR-ABL1 融合基因的生成。
2. 环境和职业暴露环境因素也可能对白血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和某些药物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例如,某些农药、有机溶剂和苯等化学物质被认为与AML发生密切相关。
另外,射线治疗和放射性物质曝光也是罹患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也被认为可能参与了白血病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免疫缺陷患者中,特别是HIV感染者,出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风险明显增加。
此外,器官移植后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二、分类根据白血病的发展速度、起源细胞和病变特点,可以将白血病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类型,但成人也可罹患。
ALL的起源是从骨髓或外周血中未成熟的B细胞或T细胞出发。
ALL通常进展迅速,寿命较短,需要紧急治疗。
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并且其起源细胞包括原始干细胞、粒系与单核/巨核系祖细胞等。
家族史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重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遗传因素在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中的 重要性
02
家族史与慢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04
家族史与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预防和早期 发现
PART 02
家族史与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的关系
家族史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影响
家族史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族遗传因素对慢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治疗效果的影响
家族遗传因素对 慢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预后的影响
家族成员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率
家族史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族中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患该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
家族成员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率与家族中患者的数量和血缘关系有关
早期症状:乏力、盗汗、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方法: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体检等 早期发现: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家族成员如何降低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危险性
了解家族史:了解家族中 是否有人患有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以及他们的患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基因突变的作用
基因突变是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的主
要病因之一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 白血病细胞的产生
和增殖
基因突变可能影响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
和成熟
基因突变可能影响 白血病细胞的免疫
逃逸和耐药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遗传因素的检测方法
基因测序: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序列,找出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染色体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染色体结构,找出与疾病相关的染色体异常
慢性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慢性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白血病的病理病因,慢性白血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慢性白血病病因
*一、病因:
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情志不调,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则气滞血瘀,脉络壅聚,瘀血内停,久积成块,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酒食,伤及脾胃,脾虚失运,输布津液无权,湿浊内生,凝聚成积,痰气相搏,血流不畅,瘀块内生,起成无常,寒温不调,感受外邪都是患病的原因。
*二、发病机制:
(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
(1) 细胞遗传学
(2) G-6-PD同工酶
(3) 细胞动力学
(4) 脾脏因素脾在CML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许多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脾脏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移居、增殖和急变。
脾内粒细胞增殖状态有所不同,脾脏不仅“捕捉”白血病细胞,而且还是白血病细胞的“仓库”和“隐蔽所”,并为其增殖转移提供
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且使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血液与脾脏间的往返循环增加,使细胞正常的释放调节过程受到破坏。
(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
(1) 染色体异常
(2) 白血病的克隆发生
(3) 细胞动力学异常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慢性白血病病因,慢性白血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慢性白血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慢性白血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染色体重排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染色体重排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染色体重排是指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化,导致其中一些基因发生融合或失去。
这种变化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白血病,它是由淋巴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而引起的。
患者往往具有染色体异常。
本文将探讨染色体重排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一、什么是染色体重排?染色体重排是指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化,导致其中一些基因发生融合或失去。
这种变化可以造成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导致癌症细胞的恶性转化和增殖。
常见的染色体重排有:1、PH'染色体——导致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t(8;14)——导致Burkitt淋巴瘤3、t(9;22)——导致CML和一些淋巴瘤4、t(15;17)——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B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它是由嗜酸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和CD5阳性B淋巴细胞等在骨髓、脾脏、淋巴结等器官中的恶性增生而引起的。
患者往往具有染色体异常,但没有发现与发病有关的特定染色体重排。
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发现在CLL的患者中存在染色体异常。
这些异常主要涉及不平衡的染色体重排,包括添加、删除和移位。
这些异常是多样的,具有复杂性,其中一些与患者的生存和治疗反应有关。
随着高分辨率染色体搜寻(HR-CGH)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的发展,研究人员能够对CLL患者的染色体异常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他们发现,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13q缺失,这是CLL的主要识别标志之一。
其他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11q缺失、17p缺失和trisomy 12。
值得一提的是,17p缺失是预后最差的染色体异常之一。
患有17p缺失的CLL患者对化疗的反应较差,生存期也较短。
因此,了解染色体异常对临床治疗的响应至关重要,包括诊断、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四、结论染色体重排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患有染色体异常的CLL患者的发病率更高,预后也相对较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睾丸肿大:也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
14
贫血貌 发热
皮下出血
白血病细胞浸润眼球后
白血病细胞浸润皮下组织
三、检查及诊断
17
(一)检查
1.外周血象: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 外周血可见原始和(或)早幼白细胞, 同时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 据。多数病人的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 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为主。奥尔 小体仅见于急非淋。
56
三、诊断要点
血象、骨髓象: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为主。 脾大。 Ph染色体:多数病人阳性。
57
四、治疗要点
1.羟基脲 是目前治疗慢粒的首选化疗药物。 2.造血干细胞移植 是根治性治疗方法,宜在 慢性期血象和体征控制后尽早进行。 3.慢粒急变治疗 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相
34
六、护理措施
★
35
1.预防感染 是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病情 观察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及与 感染有关的体征,如咳嗽、咳痰、尿路刺 激、腹泻、皮肤脓肿、口腔溃疡等。 保持环境清洁 开窗通风,使用空气过滤器、 紫外线照射、电子灭菌灯照射、1‰过氧乙 酸喷雾消毒空气,用1% 84溶液擦洗家具、 拖地。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27
3.化疗副作用
▲骨髓抑制:是化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化 疗7~14天,骨髓抑制最明显。 ▲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厌食、呕吐等。 ▲口腔炎:多于化疗1周后出现。
28
▲毛发脱落:因化疗药本身毒性所致。 ▲尿酸升高: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更常见。 ▲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大多数化疗药对
肝肾功能有影响。
29
(二)对症治疗
3.细胞化学:主要用于鉴别各种类型白 血病。
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这是一种恶性疾病,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的扩张、骨髓、血液、淋巴结等器官的积累,最终导致正常的造血功能衰竭。
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现简述如下。
1.病因研究发现,长期接触低频电磁场可能与慢淋病有关。
慢淋病在欧洲和美国比亚洲国家更常见。
慢淋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患慢淋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三倍,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慢淋病,这表明遗传因素在慢淋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发病机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是获得性疾病。
B-CLL绝大多数免疫表型证明都起源于B细胞克隆性恶性转化。
B-CLL细胞膜表达接近成熟阶段的抗原,如CD19,CD20,CD21,CD23,CD24,HLA-DR及一种轻链(κ或λ),但缺乏正常成熟B细胞的CD22标志。
B-CLL它可以分化为毛细胞和浆细胞,并且在体外被诱导出来Ig分泌,说明CLL未成熟阶段阻碍了分化。
细胞增殖动力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细胞增殖动力学研究表明CLL细胞处于GO期,决定了CLL病情演变缓慢。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CLL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CLL细胞在血液/骨髓中积累,不及时清除,血液中的寿命比正常长B所有这些研究都证明了细胞。
CLL不是增殖性疾病,而是分化阻断引起的,是可逆的。
CLL时往往CD5+细胞明显增加,CD5+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LL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CLL细胞分泌Ig减少容易导致患者低发病率γ球蛋白血症,随之而来T辅助细胞减少,抑制细胞增加,以及NK细胞减少,是构成CLL患者容易反复感染。
B-CLL病人的T不能在细胞中检出和B因此,目前认为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核型异常CLL的T但细胞不是恶性克隆。
2%~3%CLL为T-CLL,可能是起源NK细胞,其免疫表型为CD3+、CD8+、CD4+。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迹象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辐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积极治疗慢性炎症、感染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疾病分期: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患者年龄:年龄越大,预后可能越差 症状严重程度:症状越严重,预后可能越差 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会影响预后
患者自我管理和长期生存
患者需要了解慢 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的基本知识, 包括症状、治疗 方法、药物副作 用等。
患者应定期接受 医生的检查和评 估,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药物剂 量。
心理支持和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 和朋友共同分享心情和经历。
坚持适度的运动,保持健康的 体重和良好的体能状态。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 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热量和 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生存质量评估和改善措施
生存质量评估: 评估慢性淋巴细 胞性白血病患者 的生理、心理和 社会功能等方面, 了解患者的生存 状态和生活质量。
化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注意事项:化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 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 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 春新碱、柔红霉素等,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预后:化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因个 体差异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相对惰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对惰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9年第11期博士罗勤(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英文简称“CLL”,是一种血液系统的肿瘤。
患者体内出现了过多异常的肿瘤性的成熟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在患者的骨、外周血、淋巴组织还有身体其他器官内,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缓慢进行性衰竭和消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又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及其他少见类型的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绝大多数的患者情况不会很严重。
通常,从开始诊断到出现症状需要很长的时间,有1/3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诊断后可以持续随访观察10年而不需要治疗。
而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多数是中老年发病,所以相对来说可能成为伴随患者后半生的慢性肿瘤。
但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不能太放松警惕,毕竟它是肿瘤性疾病,如果出现了进展,可能会造成免疫功能缺陷、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结及脾脏肿大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这时又没好好控制,则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它、控制它。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希望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患者则需要配合医生并以平和客观的心态对待它。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典型症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常无症状,常因发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而就诊。
患者有轻度乏力、易疲劳等非特异性表现;一旦进入进展期,除全身淋巴结和脾肿大外,可表现为体重减轻、反复感染、出血和贫血症状。
由于易感人群的年龄较大,患者常由于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潜在的慢性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
各类型白血病概述(一)
各类型白血病概述(一)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概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可占全部白血病例的1/3.亚洲国家发生率较低,我国CLL约占白血病总数的3%以下。
90%以上的CLL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2:1。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病因不详,目前尚无证据说明逆转录病毒、电离辐射可引起该类型白血病;但发现几种因素与该病密切相关:遗传性(种族和家庭性)及性别。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症状和体征往往较血象发生明显改变晚些出现,这是一种中年以上人的疾病,约90%的患者年龄超过50岁,平均年龄为65岁。
许多病人是偶然发现淋巴细胞增多。
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乏力、疲倦、体力活动时气促。
浅表淋巴结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引起病人的注意,晚期成串成堆,直径可达2~3cm,无压痛、质硬、可移动。
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可引起腹部或泌尿系统症状。
脾轻至中度肿大,肝亦可肿大,但不如慢性粒细胞显著。
稍晚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贫血等症状。
约10%或以上病人可发生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时贫血常较严重,并可出现黄疸。
晚期可有皮肤紫癜和出血倾向,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这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有关,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另外胃肠道、骨骼系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有些病人有皮肤瘙痒。
偶见白血病性皮肤浸润,表现为紫红色或棕红色结节或皮肤增厚。
全身皮肤对以发红、扁桃体、唾液腺或泪腺也可肿大。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概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恶性血液病之一,国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病人难以避免复发、急变而造成多脏器衰竭、感染、出血死亡。
然而在如何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及预防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
1、强调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尽快得到治疗是CML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基础。
通过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凡疑有CML迹象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周围血象检查作为一般常规检查应广泛开展,使血常规检查成为CML早期发现的基本手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它是一种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小淋巴细胞在血液、骨髓和淋巴组织中持续聚集。
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B细胞型,少数为T细胞类型。
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不同种族中的发病率不同,这与其不同的细胞生物学特征有关。
在欧洲和美国的白人中,90人%的CLL 诊断时>50岁,大部分>60岁,男女比例1.3~2:1。
在我国,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较年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是什么?简要介绍如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淋病是淋巴细胞系中一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CLL绝大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
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脾大、贫血、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增多。
这种疾病的病程有很大的不同,短者1~2年,老年人超过10年,平均4年~6年来,主要死因是感染,尤其是肺炎。
其他死因包括全身衰竭、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贫血或出血。
CLL原因尚不清楚。
没有证据表明反转录病毒和电离辐射会导致这种类型的白血病,但几个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遗传(种族和家庭)和性别。
1.遗传因素。
有CLL或其他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家族史者,直系亲属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CLL亲属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2.染色体异常。
约50%的CLL患者染色体异常,常累及12或4号染色体,-8、i(7)、i(2p)、t(13;21)、18、6q-、14q-、-X报告了其他异常。
染色体异常与病程有关,早期染色体异常占20%%晚期病例可达70例左右%。
CLL受影响的染色体通常涉及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如14染色体重链基因)或癌基因(如12染色体)c-ras-Harvey11号染色体c-ras-Kirsten)。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哪些典型症状?1.病情缓慢,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最早的症状往往是疲劳和虚弱。
活动结束后,会出现消瘦、低热、盗汗、食欲不振和贫血,晚期会出血。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疾病简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其特点为外周血、骨髓、肝脾和淋巴结均可见到大量的、形态一致的小圆形淋巴细胞聚集,临床表现为一慢性过程。
本病在西方很常见,美国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17000人,发病率为2.7/10万人,约占所有白血病的30%,发病年龄一般大于50岁(平均65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下仅占10%,30岁以下发病罕见。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
但CLL在亚洲国家如日本、中国和印度比较少见,在所有白血病中的比例不超过5%。
过去曾把细胞形态和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但免疫表型带有明显T细胞特征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也归于CLL,作为CLL的一种变异型,或称为T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CLL),仅占CLL的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方案,已经将本病归类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而T-CLL则被归类于T细胞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PLL)和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
CLL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据提示化学物质和放射接触史、饮食、吸烟、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能够引起CLL,但本病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CLL的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呈弱阳性,主要为IgM和IgG,为单一的轻链型(κ或λ)。
血清中常产生自身抗体。
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同抗原的持续刺激,T、B细胞的调节异常,细胞因子调控异常以及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的改变有关。
约80%的病例伴有染色体的异常,常见的为13q14缺失,11q缺失三体12,少见的有涉及到p53基因的17p的缺失和6q的缺失。
在伴有异常核型的患者中,65%为单一核型异常,部分可有两种以上的染色体变异。
临床表现:CLL并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和淋巴结肿大,常因常规体检或检查血常规而被发现。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1、患者多系老年,9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2、起病缓慢,早期往往无自觉症状。 3、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引起患者注意。 4、有症状时可表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及贫血等。 5、常见体征有淋巴结和脾肿大,肝轻度肿大。 6、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引起的相应症状。 7、晚期病人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紫癜。 8、免疫功能减退引起的感染。 9、少部分患者并发AIHA、ITP。
免疫分型
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源于B细胞者, CD19、CD20、CD5、CD23(+),Sig弱阳 性,其轻链只有κ和λ链中的一种,其绵 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约2%~5%源于T 细胞,CD2、CD3、CD8(或CD4)阳性。 CD5阴性。 20%的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 但仅8%发生溶贫。
诊 断
CLL特指B-CLL!! T-CLL ×
2001 WHO 2008 WHO 2008 IWCLL
诊 断
临床表现 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 5×10^9/L 骨髓中淋巴细胞≥40% 根据免疫学表面标志
结合上述综合因素可以做出诊断和分类
临床分期
分 期 标 准 A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可有少于3个区域的淋巴 结肿大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可有3个或3个以上区域的 淋巴结肿大 与B期相同外,尚有贫血(Hb:男<110g/L,女 <100g/L)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 中数存 活期 >7年
染色体
常规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 分别发现,50%~80%的患者有染色体 异常。预后较好的染色体核型为13q-和 正常核型; 预后较差的染色体核型包括12号染色体 三体、11q-和17p-;已检出的染色体异 常还有6q-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病因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病因:目前认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作用,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染色体核型、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其中以 12~14 号染色体异常多见,以 12 号染色体三体最多见。
B 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易位(11; 14),其 11 号染色体上的原瘤基因 bCL1(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一 1)易位至14 号染色体上含有重链基因的断裂点处,从而产生异常蛋白质,可能是 B 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多数为 B 细胞性, T 细胞性极少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迄今未完全明了,是物理、化学、生物、遗传等多因素性疾病。
目前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及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较肯定,有人推测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有密切关系。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 是淋巴细胞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这些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累,可使淋巴结结构消失,血液和骨髓内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和肝脾肿大,1/ 13最后还可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
慢淋细胞系单克隆性。
95%以上慢淋为 B 细胞型, 5%- 10%病例为 T 细胞型。
患者常有免疫功能异常。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1. 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最早症状常为疲乏无力,活动后气促,随后可出现消瘦、低热、盗汗,食欲减退、贫血、晚期可有出血。
2. 约10%病人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贫血加重的原因之一,此时常有黄疸。
3. 可有皮肤损害,表现为紫红色或棕红色结节、红皮病、荨麻疹、瘙痒或带状胞疹等。
4. 感染,尤其是呼吸道。
5. 全身淋巴结肿大是主要体征,肝脾轻度肿大。
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一)、病史及症状⑴ 病史提问:起病缓慢,病人多无明显症状,问诊应注意是否有低热、盗汗,易感染表现。
⑵ 临床症状:乏力、消瘦、纳差、盗汗、体力减退、发热,偶有皮肤瘙痒。
---------------------------------------------------------------最新资料推荐------------------------------------------------------ (二)、体检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质中等硬、可移动,晚期相互粘连融合;肝脾轻度肿大,晚期脾脏明显肿大。
骨痛不明显。
晚期皮肤可见出血点。
(三)、辅助检查 1. 血象:正细胞正色素贫血。
白细胞计数10109/L,分类:淋巴细胞50%,绝对值5.0109/L;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
血小板正常或减少。
2. 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明显,占 40%以上,原、幼稚淋巴细胞10%。
红系、粒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
3. 血免疫球蛋白减少;或为单株免疫球蛋白增高,多为 IgM 型。
轻链或轻链检测阳性。
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血象中白细胞增多是本病的特点,最突出的发现是小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大多在 15~50109/L,少数可超过 100109/L。
早期、小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 65%~75%,晚期 90%~3/ 1398%,其形态与正常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
中性粒细胞和其他正常白细胞均显著减少。
早期,贫血可不存在,以后逐渐加重,晚期贫血可以很严重,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清胆红素增加。
晚期血小板计数常减低。
骨髓象:早期白血病细胞仅在少数骨髓腔内出现,因此,早期骨髓象可无明显改变;晚期正常的骨髓细胞几乎全部被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所代替,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仅占 5%~10%。
另外, 50%的病例有丙种球蛋白减少; 10%~20%的病人有自身抗体; 30%患者有高尿酸血症。
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1.化学治疗:CLB(苯丁酸氮芥)应用最广,用法为①0. 1~0. 2mg/kg.d,口服,连用 6~12 天, 2 周后减至 2~4mg/ d,长期维持。
②间歇疗法, 0. 2mg/kg.d,口服,连用 10~14 天,休息2 周重复给药。
亦可用联合化疗,用 CLB 十 PDN(泼尼松), CLB0. 1~0. 2mg / kg. d 与 PDN10~20mg/ d,连用 4 天,每 3 周一次。
亦可用 M12 方案,即 BCUN(卡氮芥)0. 5~1mg/ kg,静注,第 1 天;CYX(环磷酰胺)10mg/ kg 静注,第 2 天; L~PAM(苯丙氨酸氮芥)0. 25mg/ kg. d,口服,第 1~14 天; VCR(长春新碱)0. 03mg/ kg 静注,第 21 天;PDN1mg/ kg. d,口服,第---------------------------------------------------------------最新资料推荐------------------------------------------------------ l~14 天。
停药 4 周后可重复。
晚期病例用 VCR+CTX+CLB+PDN 联合治疗,病人经化疗后大多能达到症状减轻,淋巴结和脾脏缩小,白细胞计数下降。
但即使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百分数仍增高,血清球蛋白减少,淋巴结和脾轻度肿大常持续存在。
停药后数周内即复发的病人需连续不断地治疗。
2.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或脾大经上述化疗而疗效不显著。
如有压迫或阻塞症状,亦需采用局部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用 60Co 作全身照射也能使部分病人缓解,不过现在临床上很少应用。
3.其他治疗:如并发自身免疫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尚佳。
或经脾区放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术后淋巴细胞变化不大,但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常能上升。
如有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可应用抗生素。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者可定期给予丙种球蛋白。
另外,中成药六神丸也有一定疗效。
5/ 13再有, F1udarabin 是一种新的临床试用的制剂,对其他制剂耐药物病例可试用本品。
七、我院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色治疗我院血液科充分挖掘中草药传统剂型,结合现代技术,创造性运用中药离子导入剂、中药足浴剂和中药膏剂等不同制剂治疗白血病。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剂、中药足浴剂和中药膏剂等治疗白血病,是石家庄平安医院血液科的首创。
足部有丰富的穴位,如涌泉穴、照海、太溪、水泉、解溪、历兌、内庭、冲阳、隐白、太白、三阴交、公孙、商丘、昆仑、申脉、至阴。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达到疏通经气,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现代全息生物学理论认为,全身各部位在足部都有其对应的反射区,刺激足部这些反射区,可引起相对因身体部位的生理反应和变化,从而对其对应部位的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足浴抗白方: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全息生物学理论,通过临床观察,我们研制出足浴抗白方,应用解毒祛邪益气养血方药,通过足部药浴,药性通过穴位直达脏腑,并施以足部穴位按摩或磁场刺激,疏通经气,调理气血,这样达到解毒祛邪、益气养血的功效,从而使白血病细胞得以清除,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恢复,起到治愈白血病效果。
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康复指导:---------------------------------------------------------------最新资料推荐------------------------------------------------------ (1)补充高热量食物由于白血病人的白细胞异常增生、发热和感染、广泛性出血,消耗了大量的热能,因而要补充高热量饮食,每日不得少于 1500~1800卡,糖类每日不得少于 300 克。
(2)足量的蛋白质白血病病人体内的蛋白质消耗和分解大幅度增加,摄入充足的高蛋白食物以保证机体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需要。
蛋白质类食物有豆类,包括各种豆制品,蛋类、鱼类、瘦肉类,家禽、坚果等,另外还包括乳类制品,如鲜奶、脱脂奶、奶粉、奶酪、炼乳、干酪、麦乳精等。
(3)丰富的维生素对白血病病人提供足量维生素 C 及维生素 B 族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防治过多出血。
蔬菜、水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一定要食用鲜品,以保证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必要时可将维生素加入食物中食用。
(4)足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对发热和进食较少的的病人,应补足充分的水分和电解质(铁、钠、钾、钙、镁等),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除食物中的水分外,每天至少要增加水分 2019~3000ml。
可给于牛奶、菜汤、水果、果汁、饮料、蛋汤、肉汤等,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糖、盐等调味品,以增进食欲。
(5)食用补血、止血之品白血病常见的症状是贫7/ 13血和出血,因此增加食用补血和止血的饮食,对改善和减轻症状十分必要。
例如龟胶、阿胶、乌龟汤、甲鱼汤、骨头汤以及鱼鳞胶、山药粥等。
(6)嘱病人禁食带骨碴、硬壳的食品,吃鱼时要注意鱼刺,以免刺伤口腔粘膜和牙龈,引起出血而发生感染。
根据病人的口味,食欲的好坏以及吸收消化功能,烹调和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又丰富营养和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软食和小点心等食物,以增进食欲,加强营养。
九、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健康知识问答:问:什么叫白血病? 答: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感染、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
骨髓及外周血中常会见到幼稚细胞。
问:白血病为什么称为血癌? 答:因为白血病具有与恶性癌瘤的共同特点。
---------------------------------------------------------------最新资料推荐------------------------------------------------------ 即:(1)和恶性肿瘤细胞一样,无限制地增生;(2)像恶性肿瘤细胞一样,无阻拦地侵犯人体的各种脏器,影响脏器功能,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3)如肿瘤一样也可局部浸润形成肿块。
如皮肤浸润结节及儿童常见的眼窝部绿色瘤等。
故常被称为血癌。
问:白血病会传染吗? 答:白血病不是传染病。
虽然有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如嗜人类 T 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可诱发某些 T 细胞白血病,但主要是由于这类患者的内在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