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堂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4)氧化物 按组成 金属 氧化物:如K2O、CaO、Fe2O3 非金属 氧化物:如SO2、CO2、 元素分 SO 、P O 3 2 5 按性 酸性 氧化物:如CO2、SO3 成盐 碱性 氧化物:如Na2O、CuO 氧化物 两性 氧化物:如Al O 2 3 质分 不成盐 氧化物:如CO、NO 特殊氧化物:如Fe3O4、Pb3O4、 Na2O2、H2O2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
提示 不一定,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3.如何用化学符号表示出一个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 子?
提示
18 8 O。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什么?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最新考纲]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
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 思维提示 ]
①氧化物的分类依据;②胶体与溶液、电解质与
非电解质、纯净物与混合物三组概念的辨析。 解析 A项, CO 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B项,氯化铁溶液不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学生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学生版)

专题十电化学原理【命题规律】电化学内容是高考试卷中的常客,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两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两电极附近溶液性质的变化、电子的转移或电流方向的判断等。

在第Ⅱ卷中会以应用性和综合性进行命题,如与生产生活(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相联系,与无机推断、实验及化学计算等学科内知识综合,尤其特别注意燃料电池和新型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析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题型新颖,但不偏不怪,只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以及能力的训练便可以从容应对。

【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梳理】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电极增重或减轻。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有气泡冒出。

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1)题目给定原电池的装置图,未给总反应式:①首先找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即分别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②结合介质判断出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

(2)题目中给出原电池的总反应式:①分析原电池总反应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找出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的反应即为正极反应;找出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还原剂参加的反应即为负极反应。

②当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时,还应注意介质的反应。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8 电化学基础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8 电化学基础
3原电池中的活泼金属不一定都做负极,如Mg-NaOH溶 液-Al构成的原电池中,Al能自发地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反 应,做负极。
课件ppt
4错误认为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电子通过了电解质溶 液,在原电池内部和电解池内部,都没有电子的流动,而是离 子的移动。实际上在闭合的电路中电子只走“陆路”导线或电 极,离子只走“水路”电解质溶液。
课件ppt
2. 电解池:
课件ppt
(1)电解时,a 极是 阴 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b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 ; 电解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 2CuSO4+2H2O=====2Cu+O2↑+2H2SO4 。
课件ppt
(2)电解完成后,若溶液的体积为 2 L,整个电解过程中共转 移 0.2 mol e-,则溶液的 pH 为 1 ,若使电解质溶液复原,需 加入 CuO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
课件ppt
课件ppt
Z主干整合•认知盲区清
课件ppt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 1. 原电池:
[串联拾忆]
课件ppt
(1)上述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B ,该原电池工作时, 负极发生 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
正极发生 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Ag++2e-===2Ag; 电池总反应式为 Fe+2Ag+===Fe2++2Ag 。
答案:A
课件ppt
电化学原理中易忽视的问题 (1)错误地根据“异性相吸”的电性理论,认为在原电池中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阴离子移向正极。其实在原 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在电解池 中,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向阴极,由阳极流向电源正极。

高中化学《电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电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 b 极区向 a 极区迁移 C.每生成 1 mol O2,有 44 g CO2 被还原
D.a 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规律总结 1:
【我会做】1、某电池以 K2FeO4 和Zn 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
中向阳极移动
★4、(2015·江苏)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 CH4+H2O=====3H2+CO,每消耗 1 mol CH4 转移 12 mol 电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2. 烧杯 A 中盛入 0.1mol·L-1 的 H2SO4 溶液,烧杯 B 中盛放 0.1mol·L-1 的 CuCl2 溶液(两种溶液均 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中 Fe 极质量减少,C 极有气体产生 B.A 为电解池,B 为原电池 C. 当 A 烧杯中产生 0.1mol 气体时,B 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 0.1mol D. 经过一段时间,B 烧杯中溶液的 pH 增大 3、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 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Error:
授课教师: 课型: 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班级: 高三 二班 课题: 电化学专题复习
1. 了解原电池、电解池和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轮电化学复习

二轮电化学复习
《电化学》
二轮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当原电池与电解池在一起时, 池和电极的判断,并分析有关问 题。
2、能熟练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 应式。
【例1】如图所示,当线路接通时,发现M(用 石蕊试液浸润过的滤纸)a端显蓝色,b端显红 色,且知甲中电极材料是铝、铜,乙中电极材 料是铜、铂,且乙中两电极不发生变化。 ⑴甲、乙分别是什 么装置? ⑵写出A B C D的 电极名称和电极材 料。 ⑶写出电极反应式 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变式3】如果改变乙池中的电解液,判断其 电极反应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请写出 其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乙池电解液换成①KOH ②AgNO3 ③MgCl2
【变式4】如图a、b、c、d均为铂电极,供选 择的4组电解质溶液如下表: A B C D 甲 NaOH AgNO3 H2SO4 NaCl 乙 CuSO4 CuCl2 AgNO3 AgNO3 要满足的条件是:⑴甲槽 电解液pH上升,而乙槽电 解液pH下降; ⑵b、c两极放电离子的物 质的量相等; 则:选用电解液是____组。
【例2】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 功。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 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示:两个电极均由 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逸出,并 在电极表面放电。 a b
--试写出电极反应式 与电池反应方程式。
H2 O
H2 KOH溶液 O2
【变式1】如把KOH改为稀H2SO4作导电物 质,则电极反应: 负极 , 正极 ;
【 变 式 1】 如 果 把 甲 池 中 的 电 解 液 换 成 ① NaOH ②浓HNO3 时,是否能构成原电池?若 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变式2】 如果改变乙池中的电极材料,判 断其电极反应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请 写出其电极反应式。

化学选修四《电化学复习》PPT课件

化学选修四《电化学复习》PPT课件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 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常见的化学电源 化学电池分类:
一次 电池(如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二次 电池(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如铅蓄电池) 燃料 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
(1)一次电池 ①碱性锌锰电池
构成:负极是锌,正极是MnO2,正极是KOH 工作原理:负极 Zn+2OH—-2e-=Zn(OH)2; 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②钮扣式电池(银锌电池) 锌银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Ag20,电解质是KOH, 总反应方程式:Zn+Ag20=2Ag+ZnO
一、原电池组成 1、对比下面2个反应现象 a.由此得出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原电池组成: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一种金属和 一种非金属导体做电极;两极不能都是惰性电极。两极必须 浸入电解质溶液;电极形成闭合电路,可以把两极用导线连 接或把两极接触。电池中存在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 判断正负极 金属活动性强的为负极 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为负极 化合价升高的为负极 ④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⑤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正极 ⑥质量减少的为负极 ⑦质量增加或是有气泡的为正极

【恒心】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系列配套课件【四川专用】:第8讲 电化学

【恒心】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系列配套课件【四川专用】:第8讲 电化学
第8讲 电化学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考纲点击】 1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 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应用。
2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
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3 .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以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方程 式。
角度1 电极及其产物的判断方法(2013· 北京,9D)
知识链接 (1)电极反应: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2)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 Ag+>Fe3+>Cu2+>H+>Pb2
+ >Sn 2 + >Fe 2 + >Zn 2 + ,其还原产物依次对应为 Ag 、 Fe 2 + 、
正极;原电池FeCuHCl 溶液中Fe作负极,而原电池FeCu
HNO3(浓)中Fe作正极。 3.由H+、Cu2+、Na+、SO、Cl-五种离子中的两种离子组成 电解质,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和 水的质量都减少,可采用的电解质是什么?
答案
NaCl、CuSO4。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Cu 、 H 2 、 Pb 、 Sn 、 Fe 、 Zn ; (3) 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
序: S2 - > I - > Br - > Cl - > OH - ,其氧化产物依次对应为
S、I2、Br2、Cl2和O2。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角度2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013· 北京,9C)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教师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教师版)

【命题规律】电化学内容是高考试卷中的常客,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两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两电极附近溶液性质的变化、电子的转移或电流方向的判断等。

在第Ⅱ卷中会以应用性和综合性进行命题,如与生产生活(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相联系,与无机推断、实验及化学计算等学科内知识综合,尤其特别注意燃料电池和新型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析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题型新颖,但不偏不怪,只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以及能力的训练便可以从容应对。

【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梳理】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电极增重或减轻。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有气泡冒出。

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1)题目给定原电池的装置图,未给总反应式:①首先找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即分别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②结合介质判断出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

(2)题目中给出原电池的总反应式:①分析原电池总反应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找出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的反应即为正极反应;找出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还原剂参加的反应即为负极反应。

②当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时,还应注意介质的反应。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电化学原理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电化学原理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4.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成分是否发生变化?阳极减小
的质量是否等于阴极增加的质量? 提示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放电的金属除 Cu 外,还有比铜
活泼的杂质金属,阴极放电的只有Cu2+。 由此可知电解质溶液中 Cu2 + 的量减少,杂质离子的量增 加。阳极减小的质量大于阴极增加的质量。
-===2O2-或O -+2H O===4OH-。 + 4e 2 2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真题1】
(2013·江苏化学,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 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 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
失电子的数目写为相同,相加便得到总反应方程式。 2.不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从微观上讲发生移动,但从宏观上讲 其在溶液中各区域的浓度基本不变。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3.原电池极为惰性电极,就不和电解质溶液反应。 4.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不要只关注得失电子,而忽略电解质 溶液中的某些微粒也有可能参加反应。如酸性氢氧燃料电池 中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4H+ ===2H2O,而不是O2+4e
自查· 自悟· 自建
考点· 方法· 技能
实验· 思想· 建模
(3)钢铁吸氧腐蚀过程
负极:2Fe-4e ===2Fe ―→ O2+2H2O+4e-===4OH- 正极:
- 2+
+O2 Fe(OH)2 ――→ Fe(OH)3―→Fe2O3· xH2O(铁锈) +H2O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08电化学原理(含13真题及名校质检题)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08电化学原理(含13真题及名校质检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原理【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1.理解原电池原理。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2.通过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探究活动,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

3.知道电解在氯碱工业、精炼铜、电镀、电冶金等方面的应用。

认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际意义。

二、命题趋向:电化学是高考的必考考点,大多数省市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少数省市卷中与氧化还原反应等结合,以大题的形式考查。

考查涉及的知识点有电极的判断,电子、离子流向,电极反应的书写以及得失电子守恒相关的计算。

近几年的一个总体趋势为结合最新的信息,考查新型电池、燃料电池及可充电电池。

电化学试题在解题过程中有很强的规律性,解题过程中建立好思维模型,即首先分析池型,确定用电解原理还是原电池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电解材料及反应物质,写出电解反应;再分析电子及离子流动方向,最后分析整个过程中量的关系。

电化学反应过程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必须要用氧化还原的规律方法进行分析。

【真题再现】2013.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 - 2e- ===== CaCl2 B.。

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2012.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断开K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2 + 2e- = 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201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2010.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2009. Cu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为:2Cu+H2O电解Cu2O+H2↑。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ppt课件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ppt课件

D
答案:D
7. (2013· 庆阳 )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 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酞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答案:A )
【反思与评价】
(4) 有同学认为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 “ CO2 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结论,还应再做对比实验,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只要证明有碳酸钠生成就可以说明 CO2与 NaOH溶 液发生了反应,只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就可以证明;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知识梳理——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设计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解答这类 题时,一般需要很好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掌 握实验操作的原理和一般步骤,具备较好的元素、化 合物知识,熟悉常见物质的一些性质及其制备原理、 变化规律等。
1.考查类型 (1)制备型实验设计;(2)性质型实验设计;(3)检验 型实验设计;(4)测定物质的组成型实验设计;(5)物质 的分离或提纯型实验设计;(6)测定混合物的成分型实 验设计;(7)开放型实验设计。
(2)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CO2与NaOH溶液发 生了反应
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 _________ 入CO2,然后滴入足量的 ___ ____________
(3)方案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CO2与NaOH溶液发 生了反应
__________ 烧杯中的水吸入集 __ 气瓶中

高考二轮复习-电化学(正式)

高考二轮复习-电化学(正式)
-3-
2018考试大纲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 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 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备考指导
1.客观题。 (1)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式的正误 判断及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等。 (2)考查电化学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 2.主观题。 (1)考查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考查电子转移、两极产物、pH等的相关计算。
关闭
C
解析 答案
1.(2017全国Ⅰ)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 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 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训练6 (2014安徽皖南八校三次联考)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 亚铁氰化钾K4 [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关闭
✔ A由.K电+子移流向向可催知化a 为剂负b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Fe(CN)64--e-
Fe(CN) 63-;b 为正极,
考纲提炼:
1.电化学装置的判断——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区分 2.电极的判断:正极和负极、阳极和阴极 3.电化学中的“方向”问题:电流、电子、离子 4.电极方程式及电池方程式的判断及书写 5.电化学题型中的相关计算问题:电子转移、两 极产物、pH的计算等
思路一 思路二 思路三 思路四
解题思路一:电化学装置类型的判断
原电池
1.没有电源,两极用导线互相连接, 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
2.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用语PPT学习教案

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用语PPT学习教案

2、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水蒸气放热 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1/2 O2(g)==H2O(g);ΔH=-241.8kJ·mol-1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 H2(g) + 1/2 O2(g)== H2O(l)的ΔH= -285.8 .
3、已知Cu+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Cu和Cu2+。CuH是一种难溶物,它会在氯气中燃烧, 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写出这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在氯气中燃烧:

点燃
②与盐酸反应: 2CuH + 3Cl2
2CuCl2 + 2HCl ;
反应①中的还原剂2C是uH + 2HCl =;CuCl2 + Cu + 2H2↑
CaC2

Na+ NaOH
O
H

H
H+ NH C
-
NH4Cl
H
l

第8页/共35页
2、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Cl
A、氨 H
B、四氯化碳 Cl C Cl
HNH
Cl
C、氮 N N
D、二氧化碳 O C O
6、最简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中原子个数最简单整数 比的式子。
如:乙酸的最简式为CH2O, 过氧化氢的最简式为HO。

(3)水电离生成H3O+和OH-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同
水一样,H2O2也有极微弱的自偶电离,其自偶电离
的方程式为:__2_H_2O_2______H__3_O_2_+__+__H_O_ 2-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开放型试题ppt课件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开放型试题ppt课件

——中考典例精析——
【例 1】(2013· 福州改编)如图 1 所示, 甲为酸, 丁为碱,戊为酸碱指示剂,甲、乙、丙、丁为不同 类别的物质(按物质组成分类)。相邻的物质能发生 化学反应。
图1
图2
(1) 写 出 能 代 表 甲 与 丁 反 应 的 一 个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 (2)乙可以是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写出能 代表乙与丙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题技巧
1.仔细审题。认真分析题意,明确试题要求,避 免“答非所问”的现象发生。 2.抓住课本。开放性试题及其答案均以课本知识 为基础,答题时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向课本知识靠拢。
3.发散思维。这是解答开放型试题的重要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紧扣问题,发散思考可能的答案。 4.力求完整。在找准知识点确定解题思路后,还 要做到规范答题,即书写工整,语言流畅,要点清晰, 合乎逻辑等。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 离 子 符 号 各 一 个 : 阳 离 子 ____________ , 阴 离 子 ____________。 (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 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 类别 物质的 化学式 氧化物 ______ ____ 酸 ______ ____ 碱 ______ ____ 盐 ______ ==NaCl+ H2O(合理均可 ) 复分解 (2)金属(合理均可) Fe+CuSO4===FeSO4+ Cu(合理均可) (3)ACE(顺序不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0电化学基础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0电化学基础

栏 目 链 接
G 高频考 点 突 破
高频考点1 原电池、电解池电极的判断和电极 反应式的书写
要点整合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确定的方法 电化学中电极的确定是电池反应式正确书写的前提,
栏 目 链 接
判断的方法有:
1.根据反应本质速判电极。 不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阳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 生还原反应),若能找出电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
--2e-===Cl ↑ ① 石墨棒C1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________________ 2 ,石墨
栏 目 链 接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红 , 棒 C2 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 溶液中的K+向________ 电极移动(填“C ” 或“C ” )。
1.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 变化。( √ )
2.电解法精炼铜时,用纯铜作阳极。( × ) 3.在镀件上镀铜时,电镀液中c(Cu2+)几乎不变。 (√ )
栏 目 链 接
4.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
变。( × ) 5.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时被保护。( × ) 6.生活、生产中钢铁被腐蚀的原理主要是负极发 生反应:Fe-3e-===Fe3+。( × )
近年考题呈现形式
选择题角度: 1.原电池、电解池融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电化学工作原理。 2.与生产、生活及新科技等问题相联系 ,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 式的正误判断,电子、离子等的移动方向 。 3.原电池原理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 应用。 非选择题角度: 1.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 应用。 3.电子转移、两极产物、pH等的计算。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ppt课件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ppt课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 ===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 IO3 +3H2↑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 电解槽内发生的总 化学反应不变
通电
解析 结合题给电解槽装置, 利用电解原理进行分析、 解决问题。 该电解槽的两极均为惰性电极(Pt),在一定条件下通电,发现 左侧溶液变蓝色,说明发生电极反应:2I--2e-===I2,由淀粉 溶液遇单质碘显蓝色可知,左侧为阳极,右侧为阴极,阴极上 溶液中的 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2H2O+2e- ===H2↑+2OH-(或 2H++2e-===H2↑),A 项正确。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 (2)电解法精炼铜时,用纯铜作阳极 (3)在镀件上镀铜时,电镀液中 c(Cu2 )几乎不变

) )
( × ) ( √
(4)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 × ) (5)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时被保护 Fe- 3e-===Fe3+ ( × ) ( × ) (6)生活、生产中钢铁被腐蚀的原理主要是负极发生反应:
2+
电解

2.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后 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电化学 腐蚀 (填“化学”或“电化学” )。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弱酸或中 性,发生吸氧 - - O + 2H O + 4e ===4OH 2 腐蚀,正极反应式为 2 。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 较强的酸 性,发生析氢 + - 2H + 2e ===H2↑。 腐蚀,正极反应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 电极反应式书写
a
b
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 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 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 H O 2 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其 H2 O2 构造如图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 KOH溶液 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逸出, 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2H2+O2=2H2O 1、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
2、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 2H2+4OH - -4e-=4H2O
- O + 2H O + 4e= 4OH 2 2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二
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 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 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汽油等。请写出 将图中氢气换成甲烷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 此时电池内总的反应式: CH4 + 2O2 + 2KOH = K2CO3 + 3H2O 电极反应式负极: CH4 + 10OH- -8e = CO32- + 7H2O 正极: O + 2H O + 4e = 4OH2 2
知识点三粒子的放电顺序:
阳极:
阳极金属(除Pt、Au外)> S2- >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离子 > F -
阴极:
Ag+ >Fe3+ >Cu2+ >H+(酸) >Pb2+ >Fe2+ >Zn2+ > H+( H2O) > Al3+ >Mg2+ >Na+ >K+
课堂练习三
Cu-64
Zn-65
Pb-207
解析:
考查知识点:电解的基本原理、离子的放电顺序、 电子守恒的应用及计算。 当电解时,其放电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是: Ag+ 、Cu2+ 、H+ 、Pb2+ 、Zn2+,当电路中通过 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依次是: Ag:0.10mol/L×0.1L×108g/mol=1.08g; Cu:0.2mol/L×0.1L×64g/mol=1.28g; Pb:(0.04mol-0.03mol)÷2×207g/mol=1.05
正 负 阴 阳
【解析】选C。 选项A:K闭合时Ⅰ为原电池,Ⅱ为电解池,Ⅱ 中发生充电反应,d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其反应式为PbSO4+2H2O-2e- ==== PbO2+4H++SO42-所以A正确。 选项B:在上述总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总数为 2e-,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可以计算 出Ⅰ中消耗的硫酸的量为0.2 mol,所以B项正 确。 选项C:K闭合时d是阳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所以C项错误。
Zn: (0.04mol-0.03mol)÷2×65g/mol=0.325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小结:书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一般步骤:
(1)写出正确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通过化 合价的变化判断出正负极的材料; (2)写出较简单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由电池总反应式减去已写的电极反应 式得到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注意考虑:电解质溶液是否参与
(二轮专题复习)
探究活动
如何使图中的铁棒上析出铜,而铁的质 量不变?画出实验装置。
CuSO4溶液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金属腐蚀的危害, 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点一工作原理 电子“负极出,正极入”
选项D:K闭合一段时间,也就是充电一段时 间后Ⅱ可以作为原电池,由于c表面生成Pb, 放电时作电源的负极,d表面生成PbO2,作 电源的正极,所以D项正确
阴阳离子:移动方向
电 子 :移动方向
必发生 失电子 的 氧化反应 原电池
必发生 得电子 的 还原反应 电解池
必发生 失电子 的 氧化反应
氧阳氧负
养羊养富
课堂小试
写出同学们所画的装置中各个电极的电 极反应。
Zn
Cu
CuSO4溶液
盐桥的作用:①沟通两方溶液 保持溶液的电中性 ②防止反应物直接接触
课堂练习一
(2008年全国I)电解100mL含c(H+)= 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C ) A 0.10mol/L Ag+ B 0.20mol/L Zn2+ C 0.20mol/L Cu2+ D 0.20mol/L Pb2+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g-108
(2008年广东卷)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 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 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 的是( ) C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 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电极反应、电池总反应。
真题呈现
(2010· 福建高考)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Pb+PbO2+2H2SO4 ==== 2PbSO4+2H2O,如图,下列判 断不正确的是( )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PbSO4+2H2O-2e- ==== PbO2+4H++SO42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 0.2 mol C.K闭合时,Ⅱ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 正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