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通用版)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0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的物质
200
氧化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Ⅰ类的物质
50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Ⅱ或Ⅲ类的物质
200
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
50
毒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物质
50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2的物质
50
易燃液体
极易燃液体:沸点≤35℃且闪点<0℃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
10
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
1000
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
5000
易燃固体
危险性属于4.1项且包装为Ⅰ类的物质
200
易于自燃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4.2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类的物质
20
67
丙烯醛
20
68
氟化氢

69
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
20
70
环氧溴丙烷(表溴醇)
20
71
甲苯二异氰酸酯
100
72
氯化硫

73
氰化氢

74
三氧化硫
75
75
烯丙胺
20
76

20
77
乙撑亚胺
20
78
异氰酸甲酯
0.75
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类别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临界量(T)
二氟化氧

20
二氧化氮

21
二氧化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对人体、环境及财产构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在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等环节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设施、场所、设备或者作业活动。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指对可能引发事故的设施、场所、设备或者作业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危险点、危险因素和事故形式,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步骤(一)确定辨识范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该确定辨识范围,包括辨识的对象、辨识的时间和辨识的区域等。

辨识的对象可以是化学企业、化工园区、储罐区、石化装置和交通运输等。

辨识的时间通常是以设施投产后或者一定周期为基准,例如建成投产1年、3年、5年和10年后进行辨识。

辨识的区域应该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储存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二)收集资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储存量、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及生产工艺、设备的结构和参数、运输方式、周围环境等信息。

(三)识别危险因素根据收集的资料,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设施问题、环境因素、人员操作、管理问题、设备的失效和设备维护等。

(四)评估危险程度根据识别出的危险因素,采用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估,确定危险程度和潜在的事故后果。

(五)确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合理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预防和控制对策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六)建立维护管理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维护管理体系,通过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应急演练、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管,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和应变能力。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完整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完整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 B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unit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a)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b)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1)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要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控制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③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品和其他化学品。
3.2单元unit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场所,分成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
3.3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for hazardous

10
W1.31.4项爆炸物50
易燃气体W2类别1和类别210
气溶胶W3类别1和类别2150(净重)
氧化性气体W4类别150
-类别1
W5.1-类别2和3,工作温度高于10
沸点
-类别2和3,具有引发重大
易燃液体
W5.2
事故的特殊工艺条件
包括危险化工工艺、爆炸极
50
限范围或附近操作、操作压
力大于1.6Mpa等。
2二氟化氧一氧化二氟7783-41-71
3二氧化氮10102-44-01
4二氧化硫亚硫酸酐7446-09-520
5氟7782-41-41
6碳酰氯光气75-44-50.3
7环氧乙烷氧化乙烯75-21-810
8甲醛(含量>90%)蚁醛50-00-05
9磷化氢磷化三氢;膦7803-51-21
10硫化氢7783-06-45
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3.7混合物mixture
由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或者溶液。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8 辨识依据
4.1.1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具体见表1和表2。
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应按GB30000.2、GB30000.3、GB30000.4、GB30000.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2018年11月19日发布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 182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本的第1章d】;——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218-2000、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完整word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完整word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GB18218-2018(2018年11月19日发布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 182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本的第1章d】;——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218-2000、GB18218-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 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00.2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2 部分:爆炸物 GB30000.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3 部分:易燃气体 GB30000.4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4 部分:气溶胶 GB30000.5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5 部分:氧化性气体 GB30000.7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7 部分:易燃液体 GB30000.8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8 部分:易燃固体 GB30000.9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9 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0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0 部分:自燃液体 GB30000.11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1 部分:自燃固体 GB30000.12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2 部分: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3.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临界量的单元。
3.5 生产单元 production unit
GB3000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3 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4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4 部分:氧化性液体 GB30000.15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5 部分:氧化性固体 GB30000.16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6 部分:有机过氧化物 GB30000.18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 18 部分:急性剧毒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精选文档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精选文档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09.03.31发布2009.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辨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可行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建议,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生产与人员安全。

二、危险化学品概况危险化学品是具有一定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或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

在我们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以下危险化学品:1. XX化学品详细描述该化学品的性质、用途、存储条件等相关信息。

2. XX化学品详细描述该化学品的性质、用途、存储条件等相关信息。

3. XX化学品详细描述该化学品的性质、用途、存储条件等相关信息。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以及国际标准,我们对以上列举的危险化学品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

以下是针对各种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及相应控制措施:1. 化学物品泄漏风险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可靠;(2) 定期进行泄漏风险评估,以及泄漏事故应急演练;(3) 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操作规程,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 火灾爆炸风险针对火灾爆炸的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对易燃化学品进行合理的储存和分离,避免火源直接接触;(2)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扩散;(3) 培训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和灭火器使用技能的培训。

3. 毒害风险针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毒害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2)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3)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

四、应急处置措施为了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我们将制订详细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1. 确定事故发生时应由哪些部门和人员参与处置;2.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按时进行演练和检查;3.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

五、管理建议在日常生产和管理中,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与稳定,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建议:1. 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2. 制定详细的危险化学品使用操作规程,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危险化学品的最新信息。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一、引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等特性,一旦泄露、突发事故等情况发生,将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化学物质。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减少其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非常重要。

本报告将对企业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工作。

二、企业概况该企业是一家化工企业,主要从事油类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企业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拥有生产车间、储罐区、仓库、实验室等设施。

主要的生产设备包括反应釜、蒸馏设备等。

目前,企业生产并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甲苯、苯、二甲苯等。

三、辨识过程1.信息收集:对企业的危险化学品使用、生产、储存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了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性。

2.风险识别:通过分析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作用,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确定了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主要的风险点包括反应釜、储罐区、仓库、实验室等。

3.事故模拟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模拟分析,并评估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主要的事故模拟分析有火灾、泄漏等。

四、危险源辨识结果1.反应釜:反应釜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也是危险源之一、采用了优化设计和安全措施,但仍存在着化学物质泄漏、高温、高压等风险。

针对此风险,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监测,设立正常运行参数和应急措施,并配备紧急停止装置。

2.储罐区:储罐区是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地方,也是一个重大危险源。

针对此风险,应对储罐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储罐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

3.仓库:仓库作为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地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应定期对仓库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存放,减少事故的发生可能。

4.实验室: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地方,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应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安全操作、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加强通风换气,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风险防控措施基于以上的危险源辨识结果,应采取以下风险防控措施:1.健全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报告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爆炸、燃烧、毒性和腐蚀等性质的化学物质。

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可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做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本文将围绕危险化学品的特性、辨识依据、辨识方法和辨识结果进行探讨。

一、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易燃易爆。

包括易燃物、自燃物、助燃剂和爆炸品等。

(2)有毒有害。

包括毒物、剧毒物、致癌物、致畸物、致突变物和腐蚀性物质等。

(3)具有腐蚀性。

包括有机酸、无机酸、碱、酰胺等。

(4)不稳定易分解。

包括过氧化物、硝化物、亚硝酸盐等。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进行的。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定性分析法:根据危险化学品本身和其规模、产量、储存方式、工艺流程、设备技术、容器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其危险特性,确定其潜在危险源。

(2)定量评价法:采用定量评价方法,根据具体的数据计算出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指数,判断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评价方法主要有概率统计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3)专家论证法:对于一些复杂的工艺流程、设备技术、容器特点等因素,可采用专家论证方法,根据经验和知识判断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结果根据以上三种方法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可以得出结论:(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有所增加,包括涉及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医药等行业。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区域。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五、结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必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应急预案,防范和减少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发生。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GB18218-2018(2018年11月19日发布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 182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本的第1章d】;——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218-2000、GB18218-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 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_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_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单元unit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4.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GB18218-20094.1.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a)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b)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1 (续)表1(续)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表2(续)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J2类别1,所有暴露途径,固体、50
液体
J3类别2、类别3,所有暴露途50
径,气体
J4类别2、类别3,吸入途径,50
液体(沸点≤35℃)
J5类别2,所有暴露途径,液体500
(J4外)、固体
物理危险W(物理危险性符号)--
W1.1
-不稳定爆炸物
-1.1项爆炸物
1
爆炸物
W1.2
3.9、1.3、1.5、1.6项爆炸
W5.3
-不属于W5.1或W5.2的其他
类别2
1000
W5.4
-不属于W5.1或W5.2的其他
类别3
5000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W6.1
W6.2
A型和B型自反应物质和混
合物
C型、D型和E型自反应物质
和混合物
10
50
W7.1A型和B型有机过氧化物10
有机过氧化物
W7.2
C型、D型、E型、F型有机
过氧化物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
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62环己烷六氢化苯110-82-7500
631,2-环氧丙烷
氧化丙烯;甲基环氧
乙烷
75-56-910
表1(续)
序号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别名CAS号临界量/t
64甲苯
甲基苯;苯基甲

108-88-3500

最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最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GB18218-2018(2018年11月19日发布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 182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本的第1章d】;——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218-2000、GB18218-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 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通
用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对某厂“新建液氧分装生产线”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辩识。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中规定的“危险化学品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而一个单元系统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根据拟建项目周边环境和总平面布置,拟建项目西侧有17m——33m之间有某厂的工业氧充装间、医用氧充装间和制氧主厂房,因此,工业氧充装间、医用氧充装间和制氧主厂房应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且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按照最大危险可能性原则进行识别的,故应将某厂的工业氧充装间、医用氧充装间和制氧主厂房所储存的危险物质量统一纳入进来,统一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察,某厂制氧主厂房的氧气贮气襄容积为50m3
、贮存温度为常温、贮存压力为0.07-0.075Mpa;在常温下,贮气襄中的氧被氧压机以15Mpa的压力送往工业氧充装间和医用氧充装间两个充装场所,工业氧气充装头21个,医用氧气充装头6个,每个充装瓶容积为40L,氧气总量1080L;气瓶储存区储存工业氧气400瓶,共计16000L,医用氧100瓶,共计4000L,工业氧充装间和医用氧充装间两个充装场储存氧气量最大为21080L,即21.08m3
;经计算,某厂的工业氧充装间、医用氧充装间和制氧主厂房所储存的氧气总重量为:4.5707T。

拟建项目低温液体储槽是用于储存医用液氧,容积为30m³,壳体设计压力0.8MPa,最高工作压力0.785MPa,折合液氧储量34.2T。

某厂“新建液氧分装生产线”储存的氧气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中的规定危险物质——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临界量为200t。

根据拟存放情况检查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2节确定的辨识指标,对某厂“新建液氧分装生产线”储存液氧危险化学品是否形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如下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物质名称
危规号
临界量
(Q)
实际存在量(q)
q/Q
Σq/Q
储存点
氧气
22001
200t
4.5707t
4.5707t/200t
(4.5707t+34.2t)/200t<1
工业氧充装间、医用氧充装间和制氧主厂房氧气(液态)
22002
200t
34.2t
34.2t/200t
拟建液氧储存
因此,某厂“新建液氧分装生产线”液氧储存场所及其周边500m 范围内的生产装置设施及场所均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