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论文: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浅析

合集下载

刘瑞浅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

刘瑞浅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

绪论一研究背景我国在解放前的工程质量是没有规范的二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逐步扩大。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款人,低风险贷款得到低利息补偿,高风险贷款得到高利息补偿。

因此利率市场化后如何对贷款进行定价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是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为此,笔者决定研究贷款定价问题,以便找出我国目前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实际出发,探讨目前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方法。

三研究意义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关注贷款定价管理,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存贷款利率正逐步走向市场化。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当贷款利率不能弥补贷款风险成本和支出时,银行将无法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信贷资产的损失会直接侵蚀银行资本,威胁其持续经营。

银行贷款定价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的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加强利率管理和研究,是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的根本所在。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掌握并正确运用贷款定价技巧,合理地进行贷款定价,对提高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国外研究的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与探索,已经建立起相对科学、系统的贷款定价模型和理论体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1.价格领导定价法(Price leadership)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加收违约风险溢价和期限风险溢价。

贷款利率 = 优惠利率(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加上预期收益) + 非优惠利率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 + 长期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以货币金融中心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优惠利率,如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

2.成本-收益定价法(Costbenefit loan pricing)主要从三方面考虑确定贷款价格:一是在贷款利率和收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测算贷款将产生的总收入;二是估算银行交付给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三是用测算的总收入除以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测算出贷款的税前收益。

《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日益增强。

利率定价机制不仅关乎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益,更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市场稳定及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息息相关。

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现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主要依据央行基准利率,同时结合市场供求、客户信用等级、风险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这一机制在维护金融秩序、促进市场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定价灵活性不足、差异化定价不明显等。

三、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1. 央行基准利率:央行基准利率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贷款利率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

2. 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关系直接影响贷款利率水平。

当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水平可能下降;反之,则可能上升。

3. 客户信用等级:客户的信用等级反映了其还款能力和意愿,是银行进行差异化定价的重要依据。

4. 风险水平:银行在定价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风险成本,风险水平越高,利率定价越高。

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定价机制不够灵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主要依据央行基准利率,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2. 差异化定价不明显:尽管部分银行尝试进行差异化定价,但整体来看,差异化程度仍不够明显。

3. 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银行在定价过程中需更加关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4. 监管政策影响:监管政策对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产生重要影响,银行需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定价。

五、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1. 增强定价灵活性:银行应结合市场供求、客户信用等级、风险水平等因素,灵活调整贷款利率定价。

2. 推进差异化定价:银行应根据客户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提高定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仅关乎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更直接影响着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与经济发展速度。

本文将围绕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

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现状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主要遵循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并结合市场供求、风险水平、客户信用等因素进行浮动调整。

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同时也考虑了银行的风险成本。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一机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三、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一)基准利率的单一性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主要依据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这种单一性的定价基础导致银行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当市场供求、风险水平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银行难以迅速调整贷款利率,从而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定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贷款利率定价过程中,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银行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等了解不够充分,可能导致定价不准确,既可能损害银行的利益,也可能增加客户的融资成本。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评估方面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这导致银行在定价过程中难以准确评估贷款风险,进而影响贷款利率的合理性。

四、优化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路径(一)建立多层次基准利率体系为了增强银行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的灵活性,应建立多层次基准利率体系。

这一体系应包括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利率,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应使银行能够根据市场供求、风险水平等因素灵活调整贷款利率。

(二)加强信息披露与共享银行应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提高贷款定价的准确性。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企业个人融资需求的关键角色。

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向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而贷款定价则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确定贷款利率的过程。

贷款定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利润获得。

因此,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利率市场化、借款人风险水平、客户关系和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

首先,利率市场化是贷款定价的重要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业被引入市场机制,利率市场化成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

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利率的指引作用,从而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一般而言,银行会参考央行的基准利率以及市场长期和短期利率的变动情况,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融资用途等因素调整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可以更好地反映资金成本和供求关系,提高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

其次,借款人风险水平是影响贷款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担保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定价水平。

一般而言,信用评级较高、还款能力强且提供有效担保的借款人更容易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而信用评级较低、还款能力较弱且无明确担保的借款人则需要支付更高的贷款利率。

银行在评估借款人风险时,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报告、财务状况和业务前景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从而确定相应的贷款定价策略。

此外,客户关系也是银行贷款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银行通常会给予长期合作客户一定的优惠利率,以维护和加强客户关系。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获得稳定的贷款业务。

在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策略中,客户关系的角度需要高度重视,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定价方案。

这种方式不能仅仅依赖于客户的规模和业务往来频次,还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行业风险以及潜在的商业机会。

最后,竞争压力是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银行需要制定有竞争力的贷款利率以吸引潜在借款人。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浅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浅析

需要 , 领域 的理 论研究 也不 多见 。目前 , 本 贷款定 价 的难点 po it L a r ig 。银 行 贷款 利率 要 满 足商 业银 行两 rbly o n P i n ) i c
■博士 论坛
■现代 管理 科学
一2 1 年 第 8 01 期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浅析
● 范 娜
摘要 : 近年来,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 步推进, 国家逐渐放开对企业贷款利率上限的管制 , 商业银行的竞争也将逐步 从原来的规模竞争转向价格 竞争,转向风险定价的竞争 中来。文章首先 阐述我 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 然后对 西 方商 业银行 贷款 定 价 管理 的主 要模 式 进行 分析 , 最后 结合委 托 一代 理框 架 , 以期 为我 国商违 约 损 失 概 率 的 贷 款 定 价 模 型 f ae —ot B sd l s
个方 面的需 要 : 是 要 弥 补货 币的 时 间价 值 : 一 二是 要 补偿 贷款 的违 约风 险 。 假设 货 币的 时间 价值 用货 币的名 义利率 为 := 1 r)(一 ) l r (+ /1 p 一 。例 如 , 笔贷 款 的违 约概 率 为 2 = 一 %, 款合 同时 , 协定 利率 为 :: 1 00 2 / 100 ) 1 00 3。 r ( + . )(- . 一 : 6 = 4 2
的规模 竞 争转 向价 格竞 争 , 向 风险 定价 的竞 争 中来 。不 系统 必 须 能 够对 贷 款 项 目的损 失 概 率 以及 贷 款客 户 的信 转
控 制 贷 款风 险保 障 贷 款收 益 无 疑 是摆 在 商 业银 行 面 前 的
又一重 要课题 。

险分 类起 步 较 晚 , 分类 标 准 也 不 完全 统 一 。 而可用 于 量 因 化 和分析 贷款 风 险 的基础 数据 严重 不 足。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利率市场机制和风险内控机制、实行差别化定价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等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对策长期以来,我国的存贷款利率一直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并颁布实施,严格的利率管制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能力的不足,产品价格不能对市场变动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对产品价格缺乏敏感性和定价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大瓶颈。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操作实践模式分所谓贷款定价就是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

随着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逐步放开,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经历了按官方基准利率定价到小范围浮动贷款利率,再到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业银行制定和完善了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或利率管理模式,并建立了根据成本、风险等因素区别定价的管理制度。

通过溢价覆盖风险弥补损失,提高银行收益,是目前商业银行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扩大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的运 ,(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

该定价模式选择某种基准利率,如以,,,,,或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利率为“基价”,根据信用等级、风险程度等确定不同水平的利差,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可能的违约成本和资金成本确定,用公式表达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系数 ,(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应用途径。

目前我国银行业贷款成本的准确分摊很难做到,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确立,为规避成本核算问题提供了替代方法。

以基准利率加点模式为基础,运用新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法(,,,法)的风险计量方法,以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为主要参数,可以将该模式优化为: 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风险溢价,期望利润率,,,模型中各主要参数设定如下:?以银行间市场债券利率作为基准利率。

,,,,年,,月,,日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推出债券,天回购利率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参考指标,这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提供了标尺。

中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比较论文

中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比较论文

中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比较论文中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比较论文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商业银行模式,但是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贷款定价就是其中之一。

制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是商业银行经营和竞争的主要手段,对于提高银行收益、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客户忠程度都有重要意义。

而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商业银行对贷款定价的控制更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一、贷款定价的含义所谓“贷款定价”,即合理的贷款价格的确定。

是指通过全面核算贷款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各种收益、商业银行为提供相应的贷款服务所需承担的成本、贷款应该得到的目标收益等因素,对每一笔贷款确定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满足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及流动性要求的综合价格的过程。

贷款价格的确定要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确保贷款安全原则、扩大市场份额原则、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国际上,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是由利息和费用两部分构成的。

但现阶段金融论文,我国银行贷款只能向借款人收取利息。

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在从事贷款业务时,“自营贷款和特定贷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收取手续费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贷款的价格就表现为贷款的利息。

二、中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比较(一)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银行在为每笔贷款定价时,应结合贷款定价的模式来考虑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

在西方商业银行中,存在三种传统的贷款定价模式:成本加成模式、基准利率加点模式、客户盈利分析模式。

这三种模式是随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继产生的。

1、成本加成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成本导向型”定价模式,贷款的价格必须包括: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费、目标收益。

计算公式为:贷款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率+贷款费用率+风险补偿费率+目标利润率①资金成本:银行获得这笔贷款资金所付出的利息费用和筹资费用。

《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而贷款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之一,其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对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深远影响。

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有商业银行概述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模大、业务范围广、资金实力雄厚等特点。

其贷款利率定价涉及到多个因素,如市场环境、政策导向、银行自身经营状况等。

因此,研究其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有助于了解其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运营策略和风险管理方式。

三、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分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主要依据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并根据市场需求、客户信用状况、风险控制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种定价机制在保证资金成本合理性的同时,也考虑到市场的供求关系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然而,这种定价机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化程度不够、价格发现机制不完善等。

四、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供求等。

这些因素对贷款利率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是决定贷款利率水平的基础。

(二)银行自身因素:包括银行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管理能力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银行在定价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三)客户因素: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与银行的合作关系等都会影响贷款利率的定价。

五、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优化建议(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宽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使银行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风险状况自主定价。

(二)完善价格发现机制:通过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提高市场透明度,使价格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风险状况。

(三)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水平进行合理的定价,防范信用风险。

(四)提升银行自身能力:提高银行的资金运用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为贷款利率的合理定价提供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利率
贷款定价是指,商业银行在分析信贷资金成本、收益和 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状况等因素收取不同 水平的利息,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实质上就是确定贷款利率的过程。而 在如今市场利率化改革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商业银行贷 款定价,用合理的贷款定价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在市 场化越来越开放的今天各商业银行都需解决的问题。
投资与创业
第5期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分析
王宇博 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贷款定价的标准会对银行信贷业务的营收有着较大影响,定价太高或太低都会对银行的 信贷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本研究将重点论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 价原则进行分析,最后就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对贷款定价中利率浮动政策不能有效 利用 从结构上看,我国大多数银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在 对贷款定价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基本以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 准利率为指导价格。但各家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市场和客户 人群有所差异,以及商业银行对政策信息的捕捉和理解的 差性,再加上地区经济及商业银行知识人才对市场的战略 不同,故一些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发布的利率浮动政策的 处理也有所不同,一些商业银行在对未来市场的战略部署 中没能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在未来的影响,存在商业银行在 贷款定价中利率浮动政策未能完全有效利用的问题。如今 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充分利用 政策导向,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必将措施先机。 (二)定价过程中不分行业和区域使用同一套贷款利率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及浮动利率上受国家政 策影响,人民银行不定期向各商业银行公布贷款基准利率 标准。由于商业银行对自身战略市场的差异性,许多商业 银行对贷款定价剖析不够透彻,甚至有些中小型银行采用 一刀切的方法,不分地区,不分行业采用同一套定价规则。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如果不区分实际情 况采用同一套方法,将不利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及发展 目标客户。再加上国内商业银行对客户和行业差异化处理 起步较晚,一些商业银行对不同客户和行业采用同一种贷 款定价方法,使银行业务结构单一,无法有效地掌握客户 和行业需要。在利率市场化越来越开放的今天,如果继续 通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这样的贷款定价方法将不会适合未 来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下转第 43 页)·33·投资与创业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其中,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直接关系到银行风险防控、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等方面。

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概述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主要依据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及银行自身经营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该定价机制既需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又需要考虑到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市场竞争状况。

一般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包括基准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定价和固定利率定价等多种方式。

三、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分析(一)基准利率定价基准利率定价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常用的贷款利率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方式以国家确定的基准利率为基础,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贷款期限等因素进行微调。

然而,由于基准利率的调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因此银行在调整利率时需要谨慎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

(二)浮动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定价是指贷款利率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使贷款利率更加灵活。

然而,浮动利率的波动性较大,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客户的还款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固定利率定价固定利率定价是指贷款期限内利率保持不变的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方式能够给客户提供稳定的还款成本预期,但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市场变化对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

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问题及挑战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及挑战。

首先,基准利率的调整往往无法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导致银行在应对市场风险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其次,浮动利率的波动性较大,可能对客户的还款能力和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如何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1. 引言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定价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商业银行能够确保贷款的风险可控、利润可观,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借款人。

本文就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 贷款定价原则2.1 风险定价原则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时,需要考虑贷款的风险程度。

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担保方式等因素确定贷款的风险等级,从而对贷款进行风险定价。

2.2 成本定价原则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包括利率、手续费、风险费用等。

成本定价原则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成本情况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和费用,以保证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3 市场竞争定价原则商业银行在定价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状况。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持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

3. 贷款定价策略3.1 差别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费用。

借款人信用等级越高,贷款利率和费用越低;借款人信用等级越低,贷款利率和费用越高。

3.2 产品定价策略商业银行在贷款产品的定价中,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比如,对于风险较大的产品,贷款利率和费用会相对较高;而对于风险较小的产品,贷款利率和费用会相对较低。

3.3 客户定价策略商业银行会根据借款人的客户类型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比如,对于大型企业客户,商业银行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和费用;而对于个人客户,商业银行可能会采取较为保守的定价策略。

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贷款利率法律名词及注释: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对贷款收取的利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调整与约定。

4.2 风险费用法律名词及注释:风险费用是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补偿,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等级和担保方式等因素进行调整与约定。

5. 结束语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合理与科学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存在问题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存在问题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存在问题浅析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现状我国银行在利率管理上仍处于有管制的浮动利率阶段,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化利率机制。

金融机构缺乏信贷风险价格补偿机制,是其各项损失准备和资本不足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管制利率扭曲了信贷资金市场的供求机制——当管制利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时,资金需求受到鼓励,而资金供给受到抑制,信贷市场供不应求,利率的僵化导致资金供求矛盾长期存在,并直接造成信贷市场的寻租行为,信贷资产的安全也受到威胁。

在贷款定价上,各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存在着一定的浮动空间,根据资金供给、市场利率和贷款风险水平等因素来自行确定贷款价格。

在我国金融体制内部,金融服务的收费定价涉及人民银行、银监局、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而不同的部门往往出台不同的规定,导致银行无所适从。

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银行逐步改进定价策略,从而提高银行的运作绩效与竞争优势。

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一)遵循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保持贷款流动性的目的是满足客户的兑现需要。

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商业银行必须合理安排贷款的种类与期限,使贷款保持流动性。

贷款的期限结构必须与存款的期限结构相匹配。

贷款必须保持较高的利息收入水平,才能使商业银行获取较多的收益。

(二)以银行经营成本作为确定贷款价格的上限原则银行放贷的目的是实现盈利,因而银行在制定贷款价格时,必须保证利息收入能弥补相关成本,即资金成本和贷款费用,否则银行将发生亏损。

(三)根据借款者的风险等级定价原则在贷款业务中,银行出售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出售资金使用权所取得的利息收入能否实现,取决于客户在未来时期内能否按时换本付息。

所以,银行在贷款定价决策中必须考虑客户的违约风险。

(四)市场竞争原则贷款的价格不能过多地偏离市场的一般价格。

银行的资金报价只有贴近市场,才能有效提高贷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扩大信贷的市场份额。

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贷款时,需要对贷款进行定价,以确保自身获得合理的收益,同时也要使得客户能够接受贷款的利率。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概念、定价的因素、利率浮动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贷款定价的概念贷款定价是指商业银行为发放贷款而确定的利率水平。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利润,同时也会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负担和借贷行为。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定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

二、贷款定价的因素1. 客户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需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

风险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贷款利率的设定,风险越高,利率越高。

2. 贷款期限:贷款期限是商业银行定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贷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这是因为长期贷款所承担的风险更大,利息率要相应提高。

3. 基准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制定贷款利率时,通常会参考基准利率水平,如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整。

4. 贷款金额和贷款用途: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对于贷款金额和贷款用途也会进行考量。

一般而言,贷款金额较大、用途较为风险的贷款,利率会相对较高。

三、贷款利率的浮动方式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定价时,通常会采取浮动利率的方式。

浮动利率是指根据一定的参照物,如国家政策利率或市场利率,进行加点或降点,以确定贷款的实际利率。

常见的浮动利率方式有以下几种:1. 基准利率加点: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上加点,以确定贷款利率。

加点幅度一般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程度而定。

2. 市场利率浮动:商业银行将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调整贷款利率。

市场利率通常以央行公开的利率为参照。

3. 个别定价:对于特定的客户或特定的贷款项目,商业银行可能会进行个别定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利率水平。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思考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思考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思考在商业银行业务中,贷款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商业银行为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并根据借款人的风险和市场情况来确定贷款利率。

贷款定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利率、风险溢价、借款人信用评级、抵押物价值等。

本文将围绕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展开思考。

1. 市场利率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起点是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反映了整体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市场利率越高,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市场利率越低,则贷款利率也会下调。

银行在定价时需谨慎平衡对其资金成本的考量,以及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2. 风险溢价的考虑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需要考虑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借款人信用评级低,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因此贷款利率中通常会包含一定的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的大小取决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如信用评级、历史还款记录等。

银行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来确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并据此决定风险溢价的比例。

3. 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商业银行在考虑贷款定价时,会评估抵押物的价值。

抵押物是借款人向银行提供的担保物,可用于减轻银行的风险。

银行会对抵押物进行评估,并据此确定抵押物的价值。

抵押物的价值评估直接关系到贷款的定价。

一般来说,抵押物价值高的贷款利率会相对较低,因为银行在追回担保物时更有保障。

4. 市场竞争的考虑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需要考虑市场竞争。

银行之间的竞争激励着不同银行之间的贷款利率差异,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银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策略来确定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借款人。

同时,银行也需要保持利润率的合理水平,避免因为过于激烈的竞争而带来的风险。

5. 利润目标的考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是盈利的一部分,银行需要确保贷款的利率能够覆盖其资金成本和风险,并为银行带来合理的利润。

利润目标考虑主要取决于银行的经营策略、市场状况和利润预期等。

银行需要在制定贷款定价时平衡风险、市场需求和利润目标,以维持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决策不仅要考虑贷或不贷,而且要考虑以怎样的的价格进行贷款。

我们知道,贷款价格即贷款利率的高低受贷款企业信贷风险影响,同时,由于逆向风险的存在,贷款价格又反过来通过影响企业的选择来最终决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的高低。

因此,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价是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需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以及银行与企业的信贷行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如果准确、合理的进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问题。

一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企业间信贷关系的影响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在贷款方面对银行和企业的主要影响有:首先,银行对不同的企业可以采用差别贷款利率,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给予较低的利率,而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则实施高利率。

这样,优质企业越来越受银行青睐,劣质企业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

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促进银行提高经营效率、尽力控制支出,致力于以较低的利率成本吸引到最优质的客户。

如果银行的经营水平不高,资金成本就很高,那么,贷款利率水平就很难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必将失去优质客户群而处于竞争劣势。

第三,在企业方看来,利率市场化使企业面临资金的硬约束。

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成本。

因此,企业必须努力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和信贷资金的利用水平。

同时,为了将来能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支持,企业将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状况和等级,并如期归还贷款。

最后,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宏观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中央银行和政府也将发挥调节作用,努力维持利率基本稳定,避免贷款利率上升幅度过高,从而节约企业贷款利息支出,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管理影响的分析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利率的波动幅度增大、利率的变动频率增强,因此,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从而风险也增加。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剖析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剖析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剖析内容提要: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前期探索到走向成熟必然经历不同阶段,贷款利率定价亦将面临不同的资金供求格局和市场特点。

鉴于此,本文将传统成本相加定价模型和基准利率加点模型有机结合,强调理论定价应避免偏离市场环境而失去指导意义;此外,模型主张引入客户综合贡献度参数对理论定价进行必要修正,从银企间综合业务营销成本与收益的维度考虑单笔业务定价合理性;同时,由于同业竞争压力将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对市场化后的银行战略选择及目标客户定位形成深远影响,本文建议银行适度通过内部定价授权体制缓解理论定价与同业竞争间的矛盾,确保银行定价机制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机构将可以依据自身盈利预期、业务风险考量.资金成本及运营成本等诸多因素,结合当期市场供求及同业竞争情况自主谈判确定贷款利率定价。

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步放开除人民币存、贷款之外的其他市场利率管制,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可以预见,利率管制的松绑将使存贷款息差空间完全失去制度保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和利润空间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是主动应对利率改革、关乎银行经营战略以及目标客户定位的重要课题。

一、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严峻形势借鉴已实施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市场化改革过程将必然导致银行经营压力的加剧,存贷利差的收窄将进一步导致银行利润出现下滑:同时.各银行因规模、信用等级、资金成本等诸多差异,可能致使商业银行对目标市场及目标客户被迫进行重新定位,银行竞争格局将从现在的“信贷战略趋同”逐渐向”信贷目标市场细分”转变。

从国内金融市场现状看,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迫切性正逐步显现。

一方面,随着国内直接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同业竞争的逐渐加剧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广,使银行贷款目前议价区间对于优质客户已失去吸引力,融资价格下行压力凸显,另一方面,我国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作为银行业第一集团,享有最低的平均存款付息成本,银行既有资金成本的现状使其他商业银行已经处于定价劣势地位,部分银行已开始重新梳理目标客户群定位,寻找和确立未来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和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分析论文(全文)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分析论文(全文)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分析论文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评述有不少学者很早就开始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值得后人借鉴的成果。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霍奇曼(Hodgemn,1960,1961)从银行与客户存款关系的角度来开展研究的。

他认为,银行存款关系的价值将随着银行间的竞争而产生,竞争压力使得银行必须紧紧依靠资金供给者——存款人才能获得贷款收益。

由于存款利率一般被严格限定,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低成本贷款对忠实的存款人进行补偿,因此,银行与客户间良好的存款关系将使客户能够享受到比非存款人更优惠的贷款条件。

凯恩和麦基尔(KnendMlkiel,1965)认为,较强的存款关系能够减少银行信贷资金的变动性,并提高银行贷款组合的单位风险回报率。

更重要的是,银行通过观察存款人收支活动的私人信息,可以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某种“信息优势”,这可使银行能够为其有极稳定储蓄存款来源的最佳存款人提供低成本的银行贷款。

这种策略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阻止其他银行的贷款竞争,因为竞争银行处于“信息逆势”,无法对相同的存款人提供同样的贷款利率。

七十年代以后,大量文献把有关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引入金融中介论,认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借款人与存款人之间能够降低交易双方的不对称信息,从而使其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尽管企业必须承担附加成本,但它们仍然情愿从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贷款能够提升银企之间的合同灵活性,减少代理成本,便于加强操纵、建立声誉和保持信任。

布特和萨克尔(BootndThkor,1994)指出,通过猎取私人信息,银行可以开发广泛的关系,提高事前贷款合同的灵活性。

他们建立了一个研究框架,公司可以选择与一家银行签订无限期借款合约,而不是向资本市场融资。

在均衡状态下,银行提供的合同最初要求公司承担一个较高的贷款抵押率,并支付高成本的利息,但是合同同时也规定,一旦银行私下观察到公司项目成功实施之后,其对项目的利息费用及抵押要求便会大大降低。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最初使用“商业银行”这个概念,是因为这类银行在发展初期,只承做“商业”短期放贷业务。

放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放款对象一般为商人和进出口贸易商。

人们将这种主要吸收短期存款,发放短期商业贷款为基本业务的银行,称为商业银行。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1研究背景近几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近年来进入一个新的里程,进程将飞速加快。

对于银行来说,在现有的市场体系下,彼此之间进行争存揽储将会增加存款利率上升的压力,在贷款市场上,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将会使得银行的议价能力不断降低,进而难以维持较高的贷款利率,并且很可能逐步收窄存贷款利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仍占有较高比例,2013年五家大型银行利息收入占比超过75%,中小银行占比超过80%,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由利差收窄可能引起的净利息收入减少,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如何合理制定并运用定价策略参与市场竞争,谋取市场份额,确立市场地位,将是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

2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主要方法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方面,国外商业银行先后提出成本加成定价、基准利率定价、客户盈利分析定价三种模式。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在贷款定价方面,成本加成定价法使用比较普遍,该方法也是商业银行现行贷款定价模式的主要方法之一。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就是计算为客户提供贷款的全部成本,同时加上确定的目标利润率,进一步确定贷款的价格。

对于银行来说,为了使用这种方法,需要识别资金成本、贷款管理成本、税负成本和资本回报率要求等与贷款有关的所有成本。

《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银行提供更科学的定价策略,并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主要遵循国家政策指导,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定价。

具体而言,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贷款期限、贷款额度等因素,以及市场利率水平,综合确定贷款利率。

此外,银行还会考虑自身的经营成本、风险水平、资本充足率等因素,以确保贷款利率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三、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尽管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化和科学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其次,部分银行在定价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贷款利率不能真实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和银行的经营成本。

此外,部分银行的定价策略过于保守或激进,可能对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四、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市场化定价机制:逐步放开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使银行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客户风险水平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提高定价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2. 加强信息披露:银行应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确保客户能够充分了解贷款产品的利率、费用、期限等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3. 优化风险评估体系: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还款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贷款利率能够真实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

4. 强化监管与自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银行应加强自律管理,遵循公平竞争原则,避免恶性竞争和违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论文: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浅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国家逐渐放开对企业贷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也将逐步从原来的规模竞争转向价格竞争,转向风险定价的竞争中来。

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委托—代理框架,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给出一个合理的贷款定价模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信息不对称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更为重要的是2004年央行再次加大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不仅两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直至实现“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近中期目标,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自主权的措施;2005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指出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建立完善的科学定价制度。

由此看来,商业银行的竞争也将逐步从原来的规模竞争转向价格竞争,转向风险定价的竞争中来。

不仅如此,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已经到来,我国的商业银行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壮大,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当地贷款定价利率,以控制贷款风险保障贷款收益无疑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中国利率体制改革一直滞后于其他经济领域,在漫长的渐进式演进历程中,政府包揽了一切利率地制定,银行严格执行央行的利率政策,缺乏利率自主权,所以国内银行不仅缺乏贷款定价的实践经验,而且也缺少实际运用的需要,本领域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见。

目前,贷款定价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但在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上仍实行有管制的浮动利率体系。

这样使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只能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区间内掌握。

即使是低风险的优质客户贷款,贷款利率也不能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同时也不能对高风险的贷款收取额外的风险溢价利率。

因此,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和构建贷款定价体系的积极性。

2. 贷款定价决策机制的形成。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中主要通过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然后对贷款的发放与否做出决策,却很少对贷款的定价问题进行精确计算和慎重审批,更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贷款定价决策机制。

其次,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往往主观随意性较大,对贷款利率是否进行浮动或者浮动多少商业银行一般都缺乏规范、精细的定价标准。

其利率浮动的幅度通常并不能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

这种定价方式既不能在贷款价格中反映商业银行自身承担的风险程度,也无法提高贷款价格对各类不同客户的吸引力。

3. 信息支持体系的完善及量化系统的建立。

从当今国际银行界普遍采用的贷款定价模型来看,完善的贷款定价系统必须能够对贷款项目的损失概率以及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处理。

而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没有建立定量化的定价系统以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级以及对贷款项目的风险分类起步较晚,分类标准也不完全统一,因而可用于量化和分析贷款风险的基础数据严重不足。

二、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管理相对比较成熟,其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 基于违约损失概率的贷款定价模型(based-lost probility loan pricing)。

银行贷款利率要满足商业银行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弥补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要补偿贷款的违约风险。

假设货币的时间价值用货币的名义利率r′来表示,贷款违约概率为p,那么贷款的协定利率应该为:r=(1+r′)/(1-p)-1。

例如,一笔贷款的违约概率为2%,同期货币的名义利率为4.2%,则商业银行与企业签订贷款合同时,协定利率为:r=(1+0.042)/(1-0.02)-1=0.063。

但是由于很难确定每一笔贷款的违约概率,所以这种计算方法主要时针对某个借款人进行的,即假设借款人每笔借款的违约概率相同。

2.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loan pricing)。

该定价模式的主要思想是贷款的价格必须能够补偿银行筹集资金所付出的成本和相关管理费用(即筹资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时价格还能够补偿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使银行获得一定的利润。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贷款保本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费贷款盈利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费+目标收益这种定价方式直观地表明了银行贷款价格的结构。

但是,看起来简单的计算公式对于成本的计算要求却非常高,若要准确地计算单笔贷款费用和风险补偿费用需要一个精心设计的成本计算系统和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这正是我国金融系统目前所缺乏的。

3. 成本—收益定价模式(cost-benefit loan pricing)。

该定价方法主要从三方面考虑确定贷款价格:一是在贷款利率和收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测算贷款将产生的总收入;二是估算银行交付给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三是用测算的总收入除以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测算出贷款的税前收益。

银行通过分析测算出税前收益是否足以补偿银行的融资成本,贷款所承担的风险以及除去所有成本后的银行预期利润,判断该笔贷款定价是否合理。

该方法需要建立分析模型,难度较大。

4. 客户赢利性分析模式(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

该方法是成本—收益定价法的延伸和细化。

该定价模式指银行在综合计算与客户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根据银行的目标利润及客户风险水平等给贷款定价,即合理的贷款定价必须保证银行从某一特定客户的所有业务往来中获取的整体收益大于以贷款业务为主导的成本与银行目标利润之和。

该方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这种定价方式在所有定价模型中是最复杂、成本最高的,对精确度要求也非常高,因为计算过程中很小的误差也可能被放大得不可接受。

因此,这种定价方法只能针对少数贡献度大、信誉度高、对银行至关重要的大型客户而言才是切实可行的。

5. 价格领导模式(price leadership)。

该模式是当前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定价模式。

其具体的方法是:首先选择某种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然后针对客户贷款项目的违约风险程度和贷款的期限风险程度,确定不同的风险溢价。

由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点数”(或乘上风险溢价“乘数”)便构成了具体贷款项目的实际利率。

其计算公式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违约风险溢价点数+期限风险溢价点数或者也可表示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其中,选择何种利率为基准利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西方商业银行通常以货币金融中心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如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

价格领导定价法虽然简便,但在我国推行还有难度,一是我国资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敏感度低:二是价格领导定价法是浮动定价法,短期人民币贷款仍以固定利率为主。

三、信息不对称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1. 信息不对称对商业信贷管理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来说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在信贷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反映在信贷市场中就是各个贷款企业都刻意隐瞒自己真实的投资收益率。

在我国,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

贷款合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企借贷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企双方的交易成本。

此时银行处于信息劣势,企业比商业银行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更清楚此笔贷款的潜在风险,更了解本企业的真实财务经营状况。

因此,企业有可能将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银行的虚假信息传递给银行,银行则不可能完全了解更无法控制企业的行为。

由于这种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方无法对借款人在取得贷款后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或者说要完成这种监督的成本太高,根本就无法实现,从而银行承担着潜在的风险损失。

由此看来,信息不对称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如何削弱与消除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由于贷款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就始终伴随着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即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即使贷款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和合格的借款人,但执行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视而不见;另一种是给实际上已经濒临破产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2. 信息不对称下贷款定价模型的思路。

在贷款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直接影响贷款决策的合同安排。

如何把握贷款利率,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点,为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银行不拥有企业风险类型的完全信息时,信贷合同会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作为委托人的银行及作为代理人的借款企业,如果对不同风险的投资项目,采取相应的利率政策,达到最优信贷合同。

这里给出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求解出信贷双方目标均可得到满足的激励性对策解。

现假定市场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而且应该采用灵活定价策略。

考虑一笔贷款合同,银行净利息收益函数,即委托人的目标函数是:z0=p-r0q(1)公式(1)中,p为贷款利息,r0为资金成本率,q为贷款金额。

银行自身的理性约束为:s.t.r0≤r≤r1(2)公式(2)中,r为贷款利率,r1为企业投资收益率。

为使模型求解方便,将银行贷款利率的理性约束公式(2)转化为二次函数条件,即银行净利息收益函数转化为一种广义形式,则:z=z0-3a1(r-r0)2-3a2(r1-r)2(3)公式(3)中,a1、a2分别是贷款利率理性约束中的最低和最高利率的参数,且a1、a2>0。

贷款企业的利润函数,即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为:x0=r1q-p(4)企业的个人理性约束为:s.t.r≤r1(5)同样,引入企业利润函数的广义形式,即:x=x0-3c(r1-r)2(6)其中,c为企业贷款利率理性约束二次函数的参数,且c>0。

在上述借贷合同所表达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企业作为代理人,其投资收益率r1是一个与观测有关的信息变量: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是可观察的,即对于委托人和代理人而言,r1是已知的;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代理人企业而言,r1是已知的,对委托人银行来说却是未知的。

在资本市场中,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出于信贷资产安全和赢利性的考虑,必须要求得到一个与其承担风险相适应的补偿;而企业作为代理人其收益高低往往与风险相联系,所以可以认为贷款利率r与企业投资收益率r1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