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实验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四、试剂
• 1. 硼酸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0.075mol/L) • 硼酸5.6025g,四硼酸纳5.6099g,氯化钠1.3163g,加 蒸馏水至1000mL • 2.染色液 300mL 含氨基黑10B 0.25 g,甲醇50 mL,冰醋酸10 mL,水 40mL(可重复使用)。 • 3.漂洗液 2000mL 含甲醇或乙醇45 mL、冰醋酸5 mL、水50 mL。 • 4.透明液(现用现配) 无水乙醇:冰醋酸=7:3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近几年来推广的一种新技 术。它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辨力高、对样 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 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结合球 蛋白、同工酶的分离及测定方面。
三、器材
1、醋酸纤维薄膜(2×8 cm) 2、常压电泳仪 3、 点样器(市售或自制) 4、培养皿(染色及漂洗用) 5 粗滤纸 6、玻璃板 7、竹镊
•
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的含量与结合的染料 量成正比,故可将各蛋白质区带剪下,分别用 0.4mol/LNaOH溶液浸洗下来,进行比色,测定 其相对含量。也可以将染色后的薄膜直接用光密 度计扫描,测定其相对含量。 • 本实验采用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以醋 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醋酸纤维素是 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醋酸酯。将它溶 于有机溶剂 (如: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后, 涂成均匀的薄膜,待溶剂蒸发后则成为醋酸纤维 薄膜。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有强渗透性、 其厚度约为120μm。
血清中含有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 构象、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见下 表),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由表可知,血清 中5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大部分低于pH7.0所以在 缓冲液(pH值8.6)中,它们都电离成负离子, 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等电点 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在 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染色后可显示5条主 要区带。其中清蛋白的泳动速度最快,其余依 次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
三、实验材料
醋酸纤维薄膜(2×8 cm) 镊子
5. 放薄膜的时候毛面朝下,要注意放平,与 滤网充分接触,但不要接触点样端。 6. 电泳时应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一般电流 强度为0.4~0.6mA/cm膜宽度。电流强度高, 则热效应高;电流过低,则样品泳动速度慢 且易扩散。
7. 操作过程为防止指纹污染,应戴手套。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称为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厚 度约为120 μm,有很强的通透性,对分子移动 阻力很小,该法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辨 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 血清蛋白。
血清中各主要蛋白质的等电点均低于pH8.6, 在该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 动。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2. 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 吸去,以免引起样品扩散。但不宜太干,否则 样品不易进入膜内,造成点样起始点参差不起, 影响分离效果。
3. 点样时,点样不要过多,恰到好处,动作 要轻、稳,用力不能太大,以免损坏膜片或 印出凹陷影响电泳区带分离效果。 4.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常选用pH8.6巴比妥- 巴比妥钠缓冲液,其浓度为0.05~0.09 mol/L。 (选择何种浓度与样品和薄膜的厚薄有关。缓 冲液浓度过低,则区带泳动速度快区带扩散 变宽;缓冲液浓度过高,则区带泳动速度慢, 区带分布过于集中,不易分辨。)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一、目的要求1.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
2.了解猪血清蛋白质的各种成分。
3.熟悉猪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4.熟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都具有可电离基团,它们在某个特定的pH值下可以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
电泳过程必须在一种支持介质中进行。
自由界面电泳没有固定支持介质,所以扩散和对流都比较强,影响分离效果。
于是出现了固定支持介质的电泳,样品在固定的介质中进行电泳过程,减少了扩散和对流等干扰作用。
最初的支持介质是滤纸和醋酸纤维素膜。
由于pH值的改变会引起带电分子电荷的改变,进而影响其电泳迁移的速度,所以电泳过程应在适当的缓冲液中进行,缓冲液可以保持待分离物的带电性质的稳定。
2.醋酸纤维素薄膜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所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氯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待溶剂蒸发后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厚度约为120 μm,有很强的通透性,对分子移动阻力很小。
本实验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介质。
3.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其分子中除两端的游离氨基和羧基外,侧链中尚有一些解离基,作为带电颗粒它可以在电场中移动,移动方向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
蛋白质颗粒在溶液中所带的电荷,既取决于其分子组成中碱性和酸性氨基酸的含量,又受所处溶液的pH影响。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游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实验三醋酸纤维素膜分离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 电泳方法。醋酸纤维薄膜由二乙酸纤维素制成,它 具有均一的泡沫样的结构,厚度仅120µm,有强 渗透性,对分子移动无阻力,作为区带电泳的支持 物进行蛋白电泳有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应用 范围广,分离清晰,没有吸附现象等优点。目前已 广泛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和
蛋白质分子小而带电荷多者,移动速度较快;分 子大而带电荷少者泳动速度较慢。
据此原理可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将血清蛋白分为 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及γ-球 蛋白等5条区带。
这些血清蛋白分离后,用蛋白染色剂进行染色。由 于蛋白质的量与结合的染料量基本成正比,故可分 别将5条区带剪开,使染料溶解于碱性溶液中,用 比色法测定,并计算出5种蛋白质的相对百分数。 也可将染色后的薄膜经透明处理,直接用光密度扫
4.染色与浸洗 电泳完毕后,切断电源,用镊子将薄膜取出,直接 浸于氨基黑10B染色液中,5min后取出。再浸泡于 漂洗液,反复漂洗,直至背景无色为止。
2c m
(-)
6c m
(+)
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示意图 1为清蛋白;2为α1-球蛋白;3为α2-球蛋白; 4为β-球蛋白;5为γ-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 。
5.结果判断
一般经漂洗后,薄膜上可呈现清晰的5条区带,由 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 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6.透明
将薄膜用滤纸吸干或吹风机吹干,浸入透明液中, 2min立即取出,紧贴:在载物片上,赶走气泡。 完全干燥后,薄膜完全透明,可作扫描描或照相, 将该玻璃板浸入水中,则透明的薄膜可脱下,吸干 水分,可长期保存。
同工酶的分离及用在免疫电泳中。
操作方法
实验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实验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技术是目前临床常规测定中应用最广的方法;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吸附作用和电渗作用小、分离区带清晰、灵敏度及分辨率高等特点..醋酸纤维素薄膜还可进行透明化处理;便于照相和扫描计算结果..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结合球蛋白、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目的1.掌握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操作方法..2.了解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临床意义..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大多在pH4.0~7.3之间;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都向正极移动..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因此在同一pH环境中所带负电荷多少不同;又由于其分子大小不同;所以在电场中泳动速度也不同..分子小而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较快;反之;则泳动速度较慢..因此通过电泳可将血清蛋白质分为5条区带;从正极端依次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数..器材醋酸纤维素薄膜2cm×8cm、培养皿、滤纸、无齿镊、剪子、加样器可用盖玻片或或微量加样器、直尺、铅笔、玻璃板8cm×12cm、试管、试管架、吸管、电泳仪、电泳槽、分光光度计或吸光度扫描计..试剂1. 巴比妥缓冲液pH8.6;0.07mol/L;离子强度0.06称取巴比妥钠12.76g、巴比妥1.66g;加500毫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待冷至室温后;再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2. 氨基黑10B染色液称取氨基黑10B 0.5g加入冰醋酸10ml、甲醇50ml;混匀;加蒸馏水至100ml..3. 漂洗液甲醇45ml、冰醋酸5ml;混匀后加蒸馏水至100ml..4. 洗脱液 0.4mol/LNaOH溶液..5. 透明液称取柠檬酸21g;N-甲基-2-吡咯烷酮150g;以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操作1. 准备将缓冲液加入电泳槽的两槽内;并使两侧的液面等高..裁剪尺寸合适的滤纸条;叠成四层贴在电泳槽的两侧支架上;一端与支架前沿对齐;另一端侵入电泳槽的缓冲液内;使滤纸全部湿润;此即“滤纸桥”图3-1..将醋酸纤维素薄膜切成2cm×8cm大小;在无光泽面的一端约1.5cm处;用铅笔轻划一直线;作为点样位置..然后将无光泽面向下;置于盛有巴比妥缓冲液的培养皿中浸泡;待充分浸透约20分钟即无白色斑点后取出;用洁净滤纸轻轻吸去表面的多余缓冲液..2. 点样取少量血清于玻璃板上;用加样器取少量血清约2~3μl;加在点样线上;待血清渗入膜内;移开加样器..点样时应注意血清要适量;应形成均匀的直线;并避免弄破薄膜图3-2..3. 平衡与电泳将点样后的薄膜有光面朝上;点样的一端靠近负极;平直地贴于电泳槽支架的滤纸上;平衡约5分钟..盖上电泳槽盖;通电进行电泳..调节电压为100~160伏;电流0.4~0.6mA /cm 宽;夏季通电45分钟;冬季通电60分钟;待电泳区带展开2.5~3.5cm 时断电..4. 染色用无齿镊小心取出薄膜;浸于染色液中1~3分钟以清蛋白带染透为止..染色过程中应轻轻晃动染色皿;使薄膜与染色液充分接触;薄膜量较多时;应避免彼此紧贴而影响染色效果..5. 漂洗准备3个培养皿;装入漂洗液..从染色液中取出薄膜;依次在漂洗液中连续浸洗数次;直至背景无色为止..将漂净的薄膜用滤纸吸干;从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A 、α1、α2、β及γ-球蛋白图3-3..6.定量1洗脱法: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为A 、α1、α2、β、γ和空白管..于清蛋白管加入0.4mol/LNaOH 溶液4ml;其余5管加2ml..剪下各条蛋白区带;另于空白部分剪一条与各蛋白区带宽度近似的薄膜作为空白;分别浸入各管中;振摇数次;置37℃水浴20分钟;使色泽完全浸出..用620nm 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度;按下式计算:T = A ×2 + α1 + α2 + β + γ清蛋白% = 清蛋白管吸光度×2/T ×100α1-球蛋白% = α1-球蛋白管吸光度/T ×100α2-球蛋白% = α2-球蛋白管吸光度/T ×100β-球蛋白% = β-球蛋白管吸光度/T ×100γ-球蛋白% = γ-清蛋白管吸光度/T ×1002扫描法:待染色的醋酸纤维素薄膜完全干燥;置透明液中约3分钟;取出贴于玻片上;薄膜完全透明..将已透明的薄膜放入全自动光密度计中;对蛋白区带进行扫描;自动绘出电泳图;并直接打印出各区带的百分含量..注意事项1. 标本不能溶血;否则;β球蛋白浓度偏高..2.每次电泳时应交换电极;以使两侧电泳槽内缓冲液的正负离子相互交换;使缓冲液的pH维持在一定水平..3.电泳槽缓冲液的液面要保持一定高度;过低可能出现了球蛋白的电渗现象向阴极移动..同时;电泳槽两侧的液面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否则;通过薄膜时有虹吸现象;将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泳动速度..4.电泳时电泳槽要密闭;以保持湿度;否则;薄膜水分蒸发干燥;使电流下降;分离不佳..5.电泳失败或图谱不理想的常见原因..1电泳图谱不整齐:①点样不均匀;②薄膜未完全浸透或温度过高致使膜面局部干燥或水分补给不足;③缓冲液变质;④电泳时薄膜放置不正;与电流方向不平行..2各蛋白区带分离不清晰:①点样过多;②电流过低;多由薄膜过于致密、吸水性差、导电能力差引起;③膜面干燥;④薄膜过薄..3清蛋白中间着色浅:①染色时间不够或染色液陈旧;②清蛋白含量过高;可减少血清用量或延长染色时间..4电泳速度慢:①电流过低;②供给薄膜的缓冲液不足;连接薄膜与缓冲液的滤纸或纱布过薄一般需4层;③温度过低;冬季电泳速度较夏季慢;④薄膜结构过于致密;导电性差;⑤缓冲液中水分蒸发;致使离子强度增大..6.样品要求点在粗糙面无光泽面;否则;样品很难吸人膜内..电泳时最好将点有样品的一面朝下;以防电泳过程中水分蒸发;影响电泳结果..7.染色时间以2分钟为佳室温低时;时间可稍长;若时间过长;可使α1球蛋白与染料结合率增加;导致α1球蛋白百分比上升..正常参考值清蛋白: 57.45~71.73%α1-球蛋白: 1.76~4.48%α2-球蛋白: 4.04~8.28%β-球蛋白: 6.79~11.39%γ-球蛋白: 11.85~22.97%A/G 1.24~2.36临床意义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时;清蛋白降低;α1、α2和β-球蛋白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清蛋白降低;β、γ-球蛋白升高;急性炎症时;α1、α2-球蛋白升高;慢性炎症时;清蛋白降低;α2、γ-球蛋白升高;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时;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显着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时;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于β和γ-球蛋白区带之间出现“M ”带..结果及分析思考题1.血清蛋白质电泳时为什么要将点样的一端靠近负极端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依次分为哪几条区带;有哪些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报告实验原理1. 电泳的基本原理带电颗粒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性相反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电泳时不同的带电粒子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
带电颗粒 ( 球形分子 ) 在电场中的电泳速度 (V )从上式看出,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 (V ) 与颗粒带电荷量 (Q ) 以及电场强度 (E ) 成正比,与球形分子的大小 ( 半径为 r ) 及所在介质的粘度(η) 成反比。
因此 , 在同一电场、同一介质中进行电泳时,带不同电荷,不同大小的颗粒就可以通过电泳而被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不考虑不同电压对电泳速度的影响,我们常用迁移率( move rate,M )来表示带电颗粒的电泳特性,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即可见,带电颗粒的净电荷越多,分子颗粒越小,在电场中的迁移率就越快;反之越慢。
但电泳速度和电泳迁移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有利于不同电场强度下电泳结果的比较,各种带电颗粒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迁移率是一个常数。
2. 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1) 电泳介质pH 值的影响: 对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两性分子,电泳介质的pH 值影响蛋白质的电离情况,即可决定蛋白质的带电量 (Q ) 。
pH 值小于等电点,分子带正电荷,向负极泳动,如果 pH 大于等电点,分子带负电荷,向正极泳动。
pH 值偏离等电点越远,分子所带净电荷越多,其泳动速度越快。
当缓冲液 pH 等于其等电点时,分子处于等电状态,不移动。
由于血清蛋白质的等电点多在 pH4 ~ 6 之间,因此,分离血清蛋白常用 pH 8.6 的巴比妥缓冲液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缓冲液。
(2)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 离子强度低,电泳速度快,分离区带不易清晰;离子强度高,电泳速度慢,但区带分离清晰。
如离子强度过低,缓冲液的缓冲量小,不易维持 pH 的恒定;离子强度过高,则降低蛋白质的带电量 ( 压缩双电层 ) 使电泳速度减慢。
实验三、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四、操作步骤:
1.浸膜:将裁好的醋酸纤维素薄膜浸泡于缓冲液中, 充分浸透后用镊子取出用两片滤纸吸干(约20min, 直到膜上没有斑点,中间没有气泡为止)。 2.点样:毛面向上,用点样器,在距膜一端约2cm处, 与边缘平行直线状点加3~5μL待分离血清。注意取 样适量、均匀;血清线位置适当,粗细均匀,不能 有明显扩散现象。
4.醋纤膜分离血清蛋白质的原理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支 持物的一种电泳技术。 醋酸纤维素薄膜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 维素醋酸酯,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渗透性强, 对分子移动阻力小,用它做区带电泳的支持物,用 样量少,分离清晰,对染料无吸附作用,应用范围 广,快速简便 ,且染色后的薄膜可用乙醇和冰醋酸 溶液浸泡透明,透明后的薄膜便于保存和定量分析。 因此,目前被广泛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血红 蛋白、糖蛋白、酶的分离和免疫电泳等方面。
是从正极向负极移动;
当pH距离PI越远时,所带电量越多。
2.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原理
血清蛋白质的等电点为4.8~7.5,均低于8.6,因此电泳 时常采用pH8.6的缓冲液。此时,蛋白质解离带负电荷,在 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由于各种血清蛋白的等电点不同,在同一pH下带的电荷 数也不同,加上各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也有差别,因此在电场 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带电荷多、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泳动较快,带电荷少、 相对分子量大的泳动较慢。 这样各种血清蛋白质在同一时间内泳动的距离就不同,从 而可将血清蛋白分离成数条区带。
电泳速度的方向:
正 极 F´
–
F
负 极
电泳速度的大小:当F=F'时,粒子在电场中匀速运动。
电场力 F=QE 摩擦力 F´= 6πrV
F= F´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定量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定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定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对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定性,同时利用扫描仪对电泳条带进行定量分析,加深对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定量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主要是利用电泳的原理将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定性地鉴定。
其原理是基于各种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速度也不同,从而将血清中的蛋白质分成不同的区带。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试剂盒、电泳仪、醋酸纤维薄膜、玻璃板、移液器、注射器等。
2.配制试剂:按照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试剂盒的说明书配制分离液、浓缩液和电极液等。
3.加样:将血清样品用移液器加到醋酸纤维薄膜上,控制加样量为5μL。
4.浸泡:将加好样的醋酸纤维薄膜放入分离液中浸泡10分钟,使其完全湿润。
5.电泳:将湿润的醋酸纤维薄膜放在玻璃板上,再覆盖上另一块玻璃板,然后将电泳槽装配好,接通电源进行电泳。
电泳时间和电压根据具体实验条件进行调整。
6.染色:电泳结束后,将醋酸纤维薄膜取出,放入染色液中染色10分钟,以便更好地观察蛋白质条带。
7.脱色:将染色后的醋酸纤维薄膜放入脱色液中脱色,直到背景清晰,蛋白质条带颜色较浅为止。
8.扫描定量:利用扫描仪对脱色后的醋酸纤维薄膜进行扫描,获取各蛋白质条带的OD值(吸光度),计算各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四、实验结果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我们可以成功地将血清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条带。
从扫描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各条带的OD值,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各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以下是本实验的部分实验数据:OD值(吸光度)数据分析表: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对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定性分析。
同时通过扫描定量,我们得到了各蛋白质条带的OD值以及相对含量。
最新三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4、培养皿(泡膜、染色和漂洗用)
5、滤纸
6、镊子
7、试管、试管架、吸量管 8、分光光度计
(定量用)
操作步骤
1、薄膜准备 ①将醋酸纤维素薄膜切成2×8cm的小条。 ②在薄膜粗面一端1.5cm处用铅笔轻轻画一横线。 ③在薄膜角上用铅笔作一标记。 ④将醋酸纤维素薄膜浸泡于缓冲液中20min。
正常人约2-3%
操作流程
1、薄膜准备 2、电泳仪准备 3、点样 4、上槽 5、电泳 6、染色及漂洗
注意事项
1、最好选用同一批号、厚薄均匀、质量良好 的醋纤膜。
2、样品要新鲜。 3、点样要细窄、均匀、集中。 4、盐桥要平整。 5、电泳槽盖要密封。 6、室温不宜过高。
注意事项
7、选择合适的缓冲液离子强度。 8、两电泳槽内缓冲液面应在同一水平面。 9、要控制好电压、电流和电泳时间。 10、电泳槽内两极溶液要交替使用,操作时应
血清蛋白电泳
光密度扫描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电泳
同工酶: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的
一组酶。
乳酸脱氢酶
H 心肌型
M 骨骼型
HH HH
LDH1 (H4)
HH HM
LDH2 (H3M)
HH MM
LDH3 (H2M2)
HM MM
LDH4 (HM3)
MM MM
LDH5 (M4)
*生理及临床意义
同工酶谱的改变有助 于对疾病的诊断。
血浆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图谱
电泳方向
-
+
γ
β
α2 α1
A
纤维蛋白原
操作步骤
7、透明 薄膜完全干燥后,浸入透明液中20min后,
取出平贴在玻璃板上(不要留有气泡),完全 干燥后即成透明的薄膜图谱,要作扫描或照相 用。可长期保存。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报告
标题: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血清蛋白质的组成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蛋白质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不同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
这种电泳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分辨率高等优点。
三、实验步骤:
1.准备试剂和器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极缓冲液、血清样
品、水浴锅、电泳仪、计时器、移液管、剪刀、镊子等。
2.加样:将适量血清样品用移液管加到醋酸纤维素薄膜上,
注意不要形成气泡。
3.电泳:将加好样的醋酸纤维素薄膜放入电泳仪中,接通电
源,开始电泳。
记录电泳时间和电流强度。
4.染色:电泳结束后,将醋酸纤维素薄膜取出,放入染色液
中染色。
5.观察和拍照:观察染色后的醋酸纤维素薄膜,记录各蛋白
带的颜色和位置。
用相机拍摄结果。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了血清中的各种蛋白质,并观察到了它们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血清中含有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
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血清蛋白质的组成和分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同时,本实验也锻炼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对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的理解。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基本原理。
2、熟悉电泳操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了解血清蛋白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
二、实验原理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它们在 pH 值为 86 的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会向正极移动。
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电荷量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也就不同,从而可将血清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区带。
醋酸纤维薄膜具有均一的泡沫样结构,渗透性强,对蛋白质吸附极少,因此适合用于电泳。
三、实验材料1、器材电泳仪、电泳槽、醋酸纤维薄膜(2×8cm)、点样器、镊子、培养皿、滤纸、铅笔、直尺。
2、试剂巴比妥缓冲液(pH 86,离子强度 006)、染色液(氨基黑 10B)、漂洗液。
3、样本新鲜血清四、实验步骤1、准备醋酸纤维薄膜将醋酸纤维薄膜浸泡于巴比妥缓冲液中,浸泡时间约为 30 分钟,直至薄膜完全浸透。
2、点样取出浸透的薄膜,用滤纸吸去多余的缓冲液,在无光泽面距一端15cm 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横线作为点样线。
然后,用点样器蘸取血清,均匀地点在点样线上,使血清形成一条细窄的直线。
点样量要适中,过多会导致蛋白质区带扩散,过少则不易观察到清晰的区带。
3、电泳将点样后的薄膜小心地放入电泳槽中,点样端靠近负极,使薄膜平整地贴在电泳槽的支架上。
盖上电泳槽盖,接通电源,调节电压为120V,电泳时间约为 50 60 分钟。
4、染色电泳结束后,取出薄膜,直接放入染色液中浸泡 5 10 分钟,使蛋白质区带染上颜色。
5、漂洗将染色后的薄膜取出,放入漂洗液中漂洗数次,直至背景无色,蛋白质区带清晰可见。
五、实验结果经过染色和漂洗后,在醋酸纤维薄膜上可以观察到清晰的血清蛋白质区带。
从正极到负极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通过与标准图谱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各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
六、结果分析1、影响电泳结果的因素(1)点样不均匀或点样量过多过少都会导致区带不清晰或不完整。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血清蛋白质是构成血浆中主要蛋白质的一类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原理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电荷和大小的分离技术。
首先,将血清样品与醋酸盐缓冲液混合,并加载到预制的醋酸纤维素薄膜中。
然后,将电泳槽中的电源接通,利用电场作用使蛋白质在薄膜上移动。
不同的蛋白质根据其分子量和电荷大小的不同,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或阴极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醋酸纤维素薄膜剪成适当的大小,并在电泳槽中放置好阳极和阴极。
2. 样品制备:取适量的血清样品,加入醋酸盐缓冲液,并充分混合。
3. 样品加载:将样品缓冲液混合物加载到醋酸纤维素薄膜中,并确保完全覆盖薄膜表面。
4. 电泳条件设置:根据实验需要,设置适当的电场强度和电泳时间。
5. 开始电泳:将电泳槽连接电源,开启电源使电泳进行。
6. 实验结束:根据设定的电泳时间,关闭电源,取出醋酸纤维素薄膜。
三、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通过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蛋白质在薄膜上的迁移情况。
根据迁移距离和迁移速度,可以初步判断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薄膜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还可以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诊断。
例如,肝功能异常时,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会发生变化,通过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以明确出现异常的蛋白质成分,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制备和加载过程要尽量避免氧化、污染和杂质的引入,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设置电泳条件时,应根据样品特性和实验目的进行合理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结论: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三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生物化学实验三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三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一、目的要求学习和掌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在pH大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血清中含有的蛋白质等电点大部分低于pH 7.0,所以在缓冲液(pH 8.6)中,它们都电离成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
醋酸纤维薄膜由二乙酸纤维素制成,它具有均一的泡沫样结构,厚度仅120um,有强渗性,对分子移动无阻力,作为区带电泳的支持物进行蛋白电泳有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应用范围广,分离清晰,没有吸附现象等优点。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糖蛋白和同工酶的分离。
三、材料、器材与试剂1〉材料马血清样品2〉器材醋酸纤维薄膜(2c m×8cm)、常压电泳仪、点样器、培养皿、粗滤纸、玻璃板、镊子。
3〉试剂(1)硼酸缓冲液(pH 8.6,离子强度0.075):称取硼酸5.6025g、硼砂5.6099g、氧化钠1.3163g,加水至1000ml。
(2)染色液:含氨基黑10B 0.25g、甲醇(A.R)50ml、冰醋酸10ml、水40ml(可重复使用)。
(3)漂洗剂:含甲醇或乙醇45ml、冰醋酸5ml、水50ml,混合即可得100ml。
(4)透明性:无水乙醇70ml、冰醋酸30ml。
四、实验步骤(1)浸泡:用镊子取醋酸纤维薄膜1张(识别出光泽面和粗糙面,并在光滑面角上用笔做上记号)放在缓冲液中浸泡20min。
(2)点样:把膜条从缓冲液中取出,用滤纸吸干膜条表面多余的液体,然后平铺在玻璃板上(粗糙面朝上),用玻棒蘸一点血清,再将点样器沾一下玻棒,则血清就会均匀地分布在点样器上,将点样器在膜条一端2~3cm处轻轻、水平地落下并随之提起,这样在膜条上点上了细条状的血清样品。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设计
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姓名:指导教师:专业: 生物技术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实验楼生物化学实验室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作出清晰合格的人血清蛋白的电泳图谱。
二、实验原理1.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 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方向移动, 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称为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影响泳动速度的重要因素: ①电场强度E ②溶液的pH ③溶液的离子强度④电渗现象⑤其他影响因素正常人血清蛋白的相对含量: 清蛋白 54.0~73.0%α₁-球蛋白 2.8~5.1%α₂-球蛋白 6.3~10.6%β-球蛋白 5.2~11.0%γ-球蛋白 12.5~20.0%三、实验仪器与试剂3.1实验仪器: 醋酸纤维薄膜(2×8㎝)常压电泳仪点样器培养皿粗滤纸玻璃板竹镊白瓷反应板3.2.实验试剂: 巴比妥缓冲液1000ml 染色液300ml 漂洗液2000ml透明液300ml四、实验步骤与方法①醋酸薄膜的浸泡(30min左右)②制作滤纸桥③平衡: 用平衡装置使三个电泳槽内的缓冲液面处于同一水平④点样: 在毛面距边界1~1.5cm处点样⑤电泳: 110V电泳60min⑥染色 5~10min⑦漂洗四次五、实验结果5.1实验结果醋酸纤维薄膜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显示在滤纸条上从点样处开始依次为γ-球蛋白、β-球蛋白、α₂-球蛋白、α₁-球蛋白、清蛋白5.2注意问题:六. 1, 薄膜本身的质量问题(涂层不均匀等),2, 点样技术问题,3, 电压电流控制问题,4, 样品本身是否有降解、污染;5, 实验过程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问题, 如平衡时间、浸泡时间、染脱色透明时间等。
七.参考文献1.王秀奇秦淑媛高天慧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2011年12月2.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等生物化学(第三版) 2012年5月2.芦晓红宁夏医学杂志维普资讯网 2002。
生化实验(七)----综合性实验之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2013
附:电渗
原因:
固体支持物多孔,带可解离化学基团,常吸附溶液中正离子或负离子, 使溶液相对带负电或正电。
如以滤纸作支持物时,纸上纤维素吸附OH- 带负电荷;而与纸接触的水溶 液因产生H3O+带正电荷。
因此,若样品质点在电场中移向负极,结果质点的表现速度比其固有速 度要快,若质点是移向正极,则表现速度比其固有速度要慢, 可见应尽可能选择低电渗作用的支持物以减少电渗的影响。甚至,当电 渗作用大于电泳时,样品质点可“不进反退”,向电泳相反方向移动。
带负电粒子
正极
带正电粒子
负极
电泳技术指利用电泳现象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技术。
1. 球形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所受的力
• • •
电场力 F = XQ (X-电场强度,Q-粒子所带电荷)
阻力 F' = 6πrηv (r-粒半径,η-介质粘度,v-粒运动速度)
当 F= F',(电泳达平衡),XQ = 6πrηv
四、实验试剂和材料
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 0.075): 称取1.66g巴比妥和12.76g巴比妥钠,置于大烧杯中,加 蒸馏水约600ml,稍加热溶解,冷却后用蒸馏水定溶至 1000ml。置4℃保存,备用。 2、染色液:称取0.5g氨基黑,甲醇50ml,冰醋酸10ml, 蒸馏水加至100ml。 3、漂洗液:取无水乙醇45ml,冰乙酸5ml和蒸馏水50ml, 混匀置塞试剂瓶内贮存。 3、0.4N氢氧化钠:称取氢氧化钠16.0g,蒸馏水加至 1000ml
+
白蛋 白(A)
α1
α2
β
γ
血清蛋白的 pI 大多在 7.5 以下,在 pH8.6 的巴比妥缓冲液 中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并且蛋白质的分子量、立体构象、等电 点及形状也有差异,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可以在醋酸纤维 薄膜上分离成 A、α1、α2、β、γ五条区带。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其定量 实验报告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其定量实验报
告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定量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泳分离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并利用醋酸纤维薄膜定量测定其含量。
以下是实验的具体步骤和结果。
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血清样品离心并取上清液。
2. 样品混合:将取得的血清样品与等体积的缓冲液混合。
3. 样品加载:将混合样品加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板上。
4. 电泳分离:通电使蛋白质沿着凝胶板移动,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醋酸纤维薄膜染色:将凝胶板放在染色缸中进行染色。
6. 图像采集:使用分析软件采集凝胶板图像。
7. 定量分析:利用染色蛋白质的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电泳分离和醋酸纤维薄膜染色后,我们成功地分离出血清样品中的主要蛋白质,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各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血清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等。
结论: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分离和定量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组成及含量。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及结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⑶加样量
电泳过程应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一般电流强度为宽膜为宜。
电流强度高,则热效应高,尤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可引起蛋白变性或由于热效应引起缓冲液中水分蒸发,使缓冲液浓度增加,造成膜片干涸。电流过低,则样品泳动速度慢且易扩散。
染色 通电完毕后用镊子将薄膜取出,直接浸于氨基黑10B的染色液中,染5 min取出,立即浸入盛有漂洗液的培养皿中,反复漂洗数次,直至背景漂净为止。用滤纸吸干薄膜。
定量
1
本实验不要求进行定量分析,如有需要,可采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定量,或采用洗脱后再进行比色的方法进行定量。下面为后者的具体操作步骤:
02
⑸染色液的选择
透明液应临用前配制,以免冰乙酸及乙醇挥发而影响透明效果。这些试剂最好选用分析纯。透明前,薄膜应完全干燥。透明时间应掌握好,如在透明乙液中浸泡时间太长则薄膜溶解,太短则透明度不佳。
透明后的薄膜完全干燥后才能浸入液体石蜡中,使薄膜软化。如有水,则液体石蜡不易浸入,薄膜不易展平。
1
2
⑹透明及保存
02
图3-5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示意图 1为清蛋白,2,3,4,5分别α1-,α2-,β-及 γ-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
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
此法由于操作简单,快速,分辨率高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它不仅可用于分离血清蛋白,还可用于分离脂蛋白、血红蛋白及同工酶的分离测定。
取一张干净滤纸(10×10cm),在距纸边1.5cm处用铅笔划一平行线,此线为点样标志区。
用竹夹子取出浸透的薄膜,夹在两层滤纸间以吸去多余的缓冲液。无光泽面向上平放在点样模板上,使其底边与模板底边对齐。点样区距阴极端1.5cm处。点样时,先用玻璃棒或血色素吸管取2-3µL血清,均匀涂在加样器上,再将点样器轻轻印在点样区内,如图3-6所示,使血清完全渗透至薄膜内,形成一定宽度、粗细均匀的直线。
实验三、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血清蛋白质的分类和特性
分类: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特性: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等功能;球蛋白具有免疫、防御等功能;纤维蛋白原具有参与凝 血的作用。
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机制
血清蛋白质带电性质:蛋白质分子带电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动 电场作用:电场使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移动不同蛋白质分子移动速度不同 分离原理:利用蛋白质分子量、电荷和形状的差异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醋酸纤维素薄膜的作用:作为支持物使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分离
03
实验材料
实验所需的材料
血清蛋白质溶液
电泳缓冲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醋酸纤维素薄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染色液和脱色液
材料的质量和来源
血清:应选用新鲜、无溶血、无污染的血清样本 醋酸纤维素薄膜:应选用孔径一致、无杂质、无气泡的薄膜 电泳缓冲液:应选用质量稳定、浓度适宜的电泳缓冲液 染色液和脱色液:应选用质量稳定、染色效果好的染色液和脱色液
准备实验器具和玻璃器皿确保清 洁干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准备电泳仪和电源检查仪器是否 正常工作。
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 验安全可靠。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添加项标题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干净、无菌。
添加项标题
将血清样品与染色剂混合摇匀后滴加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
添加项标题
将薄膜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极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
解读:实验结论表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 种有效的血清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法具有操作 简便、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等优点。
意义:实验结论对于临床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 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 了解患者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技术是目前临床常规测定中应用最广的方法,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吸附作用和电渗作用小、分离区带清晰、灵敏度及分辨率高等特点。
醋酸纤维素薄膜还可进行透明化处理,便于照相和扫描计算结果。
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结合球蛋白、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
【目的】
1.掌握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操作方法。
2.了解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临床意义。
【原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大多在pH4.0~7.3之间,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都向正极移动。
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因此在同一pH环境中所带负电荷多少不同,又由于其分子大小不同,所以在电场中泳动速度也不同。
分子小而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较快;反之,则泳动速度较慢。
因此通过电泳可将血清蛋白质分为5条区带,从正极端依次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数。
【器材】
醋酸纤维素薄膜(2cm×8cm)、培养皿、滤纸、无齿镊、剪子、加样器(可用盖玻片或或微量加样器)、直尺、铅笔、玻璃板(8cm×12cm)、试管、试管架、吸管、电泳仪、电泳槽、分光光度计或吸光度扫描计。
【试剂】
1. 巴比妥缓冲液(pH8.6,0.07mol/L,离子强度0.06)
称取巴比妥钠12.76g、巴比妥1.66g,加500毫升蒸馏水,加热溶解。
待冷至室温后,再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
2. 氨基黑10B染色液
称取氨基黑10B 0.5g加入冰醋酸10ml、甲醇50ml,混匀,加蒸馏水至100ml。
3. 漂洗液
甲醇45ml、冰醋酸5ml,混匀后加蒸馏水至100ml。
4. 洗脱液 0.4mol/LNaOH溶液。
5. 透明液
称取柠檬酸21g ,N-甲基-2-吡咯烷酮150g ,以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 。
【操作】
1. 准备
将缓冲液加入电泳槽的两槽内,并使两侧的液面等高。
裁剪尺寸合适的滤纸条,叠成四层贴在电泳槽的两侧支架上,一端与支架前沿对齐,另一端侵入电泳槽的缓冲液内,使滤纸全部湿润,此即 “滤纸桥”(图3-1)。
将醋酸纤维素薄膜切成2cm ×8cm 大小,在无光泽面的一端约1.5cm 处,用铅笔轻划一直线,作为点样位置。
然后将无光泽面向下,置于盛有巴比妥缓冲液的培养皿中浸泡,待充分浸透(约20分钟)即无白色斑点后取出,用洁净滤纸轻轻吸去表面的多余缓冲液。
2. 点样
取少量血清于玻璃板上,用加样器取少量血清(约2~3μl ),加在点样线上,待血清渗入膜内,移开加样器。
点样时应注意血清要适量,应形成均匀的直线,并避免弄破薄膜(图3-2)。
8cm
2cm
1.5 cm
图3-2 电泳点样位置示意图点样线+-
3. 平衡与电泳
将点样后的薄膜有光面朝上,点样的一端靠近负极,平直地贴于电泳槽支架的滤纸上,平衡约5分钟。
盖上电泳槽盖,通电进行电泳。
调节电压为100~160伏,电流0.4~0.6mA /cm 宽,夏季通电45分钟,冬季通电60分钟,待电泳区带展开2.5~3.5cm 时断电。
4. 染色
用无齿镊小心取出薄膜,浸于染色液中1~3分钟(以清蛋白带染透为止)。
染色过程中应轻轻晃动染色皿,使薄膜与染色液充分接触,薄膜量较多时,应避免彼此紧贴而影响染色效果。
5. 漂洗
准备3个培养皿,装入漂洗液。
从染色液中取出薄膜,依次在漂洗液中连续浸洗数次,直至背景无色为止。
将漂净的薄膜用滤纸吸干,从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A)、α1、α2、β及γ-球蛋白(图3-3)。
6.定量
(1)洗脱法: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为A、α1、α2、β、γ和空白管。
于清蛋白管加入0.4mol/LNaOH溶液4ml,其余5管加2ml。
剪下各条蛋白区带,另于空白部分剪一条与各蛋白区带宽度近似的薄膜作为空白,分别浸入各管中,振摇数次,置37℃水浴20分钟,使色泽完全浸出。
用62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度,按下式计算:T = A×2 + α1 + α2 + β + γ
清蛋白% =清蛋白管吸光度×2/T×100
α1-球蛋白% =α1-球蛋白管吸光度/T×100
α2-球蛋白% =α2-球蛋白管吸光度/T×100
β-球蛋白% =β-球蛋白管吸光度/T×100
γ-球蛋白% =γ-清蛋白管吸光度/T×100
(2)扫描法:待染色的醋酸纤维素薄膜完全干燥,置透明液中约3分钟,取出贴于玻片上,薄膜完全透明。
将已透明的薄膜放入全自动光密度计中,对蛋白区带进行扫描,自动绘出电泳图,并直接打印出各区带的百分含量。
【注意事项】
1. 标本不能溶血,否则,β球蛋白浓度偏高。
2.每次电泳时应交换电极,以使两侧电泳槽内缓冲液的正负离子相互交换,使缓冲
液的pH维持在一定水平。
3.电泳槽缓冲液的液面要保持一定高度,过低可能出现了球蛋白的电渗现象(向阴极移动)。
同时,电泳槽两侧的液面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否则,通过薄膜时有虹吸现象,将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泳动速度。
4.电泳时电泳槽要密闭,以保持湿度,否则,薄膜水分蒸发干燥,使电流下降,分离不佳。
5.电泳失败或图谱不理想的常见原因。
(1)电泳图谱不整齐:①点样不均匀;②薄膜未完全浸透或温度过高致使膜面局部干燥或水分补给不足;③缓冲液变质;④电泳时薄膜放置不正,与电流方向不平行。
(2)各蛋白区带分离不清晰:①点样过多;②电流过低,多由薄膜过于致密、吸水性差、导电能力差引起;③膜面干燥;④薄膜过薄。
(3)清蛋白中间着色浅:①染色时间不够或染色液陈旧;②清蛋白含量过高,可减少血清用量或延长染色时间。
(4)电泳速度慢:①电流过低;②供给薄膜的缓冲液不足,连接薄膜与缓冲液的滤纸或纱布过薄(一般需4层);③温度过低,冬季电泳速度较夏季慢;④薄膜结构过于致密,导电性差;⑤缓冲液中水分蒸发,致使离子强度增大。
6.样品要求点在粗糙面(无光泽面),否则,样品很难吸人膜内。
电泳时最好将点有样品的一面朝下,以防电泳过程中水分蒸发,影响电泳结果。
7.染色时间以2分钟为佳(室温低时,时间可稍长),若时间过长,可使α1球蛋白与染料结合率增加,导致α1球蛋白百分比上升。
【正常参考值】
清蛋白: 57.45~71.73%
α1-球蛋白: 1.76~4.48%
α2-球蛋白: 4.04~8.28%
β-球蛋白: 6.79~11.39%
γ-球蛋白: 11.85~22.97%
A/G 1.24~2.36
【临床意义】
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时,清蛋白降低,α1、α2和β-球蛋白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清蛋白降低,β、γ-球蛋白升高;急性炎症时,α1、α2-球蛋白升高;慢性炎症时,清蛋白降低,α2、γ-球蛋白升高;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时,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显著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时,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
于β和γ-球蛋白区带之间出现“M”带。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1.血清蛋白质电泳时为什么要将点样的一端靠近负极端?
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依次分为哪几条区带,有哪些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