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胡同调研报告

胡同调研报告

胡同调研报告胡同调研报告胡同是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城市建筑布局上的基本单元。

现今,虽然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胡同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胡同的现状以及其意义,我进行了一次胡同调研,并就我的发现和观察撰写了以下报告。

首先,我调研了北京市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胡同。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许多胡同正在面临着破旧和拆除的命运。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胡同已经变得破败不堪,甚至有些已经被拆除以改建新的房屋。

这种现象对于那些热爱胡同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是令人痛心的。

然而,尽管有这些困难,还是有一些胡同得到了保护并得以保存。

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保护的胡同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这里有人们聚会、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胡同里的小店也是人们购买生活用品的主要去处。

胡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社区环境,人们可以互相认识、帮助和支持。

胡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城市中心的胡同,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胡同里的古老建筑、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独特的社区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胡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除此之外,胡同还有助于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由于其狭窄的空间,胡同往往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阴凉和凉爽。

这对于城市居民在炎热的夏天提供了一定的舒适度。

另外,胡同里的绿化植物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最后,我认为保护和发展胡同是非常重要的。

胡同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保护它们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胡同的保护和改造力度,同时人们也应该增强对胡同的认识和重视,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总结起来,胡同是中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维系社区生活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

尽管面临挑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和发展胡同,以保留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篇一:南锣鼓巷实践报告~~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

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

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树丫,凄冷的寒风,寂寥的街巷??冬天的南锣鼓巷,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阑的期许。

北京文化调查报告

北京文化调查报告

北京文化调查报告北京文化调查报告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北京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北京的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其特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历史文化底蕴北京作为中国古代的帝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紫禁城、天坛到长城,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见证了北京的辉煌过去。

同时,北京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胡同和四合院,这些传统的居住形式保留了老北京的风貌,成为北京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现代文化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北京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北京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和剧院,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等,这些文化场所为北京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享受。

此外,北京还举办了许多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现代音乐节等,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观众。

三、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尽管现代文化艺术在北京蓬勃发展,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的京剧、皮影戏、传统戏曲等艺术形式在北京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许多京剧团体和传统手工艺人在北京传承和发展着这些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此外,北京还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如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

四、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北京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例如,798艺术区成为了北京文化产业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文化产业也为北京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文化消费选择。

然而,北京的文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压力。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一些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风险。

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市场竞争激烈、版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支持。

为了促进北京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关于北京胡同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胡同现状的调查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课题陈述一.前言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四.研究的手段、方法及途径五.实施步骤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一.实践过程1.查阅资料2.实地考察二.胡同现状原因分析三.改造意见第三部分:感悟第一部分:课题陈述一.前言“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条,若把这些胡同连起来,长度不亚于万里长城。

” 这是一位老北京人对胡同的描述,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胡同这种文化产物却在逐渐消失殆尽。

胡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胡同,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实中我们所要面对的状况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通过调查走访我发现不只是市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急于利用旧城大片的土地来获取经济利益,让不少人想不到的一点是,其实居住在旧城区的市民因为日益感到老式房屋不堪使用,生活不便,所以早就盼着胡同的拆迁改造了。

面对来自底层和上层的双重压力,我们的胡同将何去何从?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北京胡同现状及其历史文化内涵2.胡同居民居住环境以及对胡同的看法3.对胡同建设规划提出合理性建议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了解北京胡同现状,深入北京文化,了解其历史,体验民俗文化。

从而了解胡同对北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文情怀的影响,对胡同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的手段、方法及途径1.上网查找资料2.采访胡同居民3.实地考察4.阅读文献资料五.实施步骤1.查找关于胡同的资料2.实地考察、采访3.对胡同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一.实践过程1.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胡同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在实地考察中面对问题更加应对自如,同时也有助于深入地了解研究课题。

2.实地考察:第一站:八大胡同介绍:八大胡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北京胡同历史文化考察报告

北京胡同历史文化考察报告
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就是后来也只是对紫禁城和皇城进行了一下小的改建、重修。但由于清是女真族的后裔满洲贵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定都北京后便实行了空前绝后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这样就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的发展。新迁至外城的人又匆匆盖了许许多多的新房、新院,连起来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逐渐模糊了,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
教师提示:
1-请同学们在结课三天内,将本文件上传至多模式教学网。
2-考察报告书需要图片资料支持,请同学们做好图片资料搜集。
3-请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注意人身、财物安全,出现情况及时联系老师与班长。
调研内容:
形成及发展
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多着呢。
文化艺术考察调研报告
Culture and the arts Investigation Report
19+20+21 Weeks
姓名:
指导教师:
学号:
班级:
项目名称:北京胡同历史文化考察报告
项目时间:2012,06,25-2012,07,13
小组成员:
调研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北京胡同历史文化,保护北京胡同文化。
北京的胡同虽然看起包罗万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厂胡同团结湖海滨胡同山川日月图样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张自忠路贾家胡同市场商品菜市口胡同银碗胡同工厂作坊打磨厂油漆作胡同花草鱼虫花枝胡同草园胡同金鱼胡同养蜂夹道云雨星空云居胡同雨儿胡同大星胡同空厂鸡鸭鱼肉鸡爪胡同鸭子店鲜鱼口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着眼花缘乱但如果认真分析还是有其自个儿内在的规律的

浅谈北京胡同文化

浅谈北京胡同文化

浅谈北京胡同文化第一篇:浅谈北京胡同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去北京旅游的人们,多少都会被北京的胡同文化所感染。

胡同作为北京的一大地域特色,历史悠久。

它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而且是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成为反映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舞台。

胡同文化是北京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是北京传统文化在民俗生活中的生动体现。

北京胡同由四合院民居组成。

老北京们世代居住于“皇城根儿”下,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形成了乐观悠闲的气度和善良恭谨的品格。

下面通过资料考察,从北京胡同的历史、四合院建筑特点以及“老北京”的朴素民风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对北京胡同文化认识。

一、北京胡同的历史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是伴随着元大都城的建立开始出现的。

忽必烈定都北京后,谋臣刘秉忠以琼华岛(今北海公园)金代离宫为中心,开始主持大都城的规划设计与修建工程。

按照《周礼??考工记》关于帝王都城的设想,皇城居城内繁华区当中,皇城以外分布着阡陌纵横、状如棋盘的街巷,其布局体现了浓厚的井田制色彩。

全城街道以南北干道为主导,小街、胡同基本上沿其两侧平行排列,与南北干道呈东西交叉状。

据《析津志》载,“元大都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胡同宽六步……元朝的一步为五尺,当时的尺合0.308米,那一步就是1.54米。

可见当时的胡同宽为9.24米”。

所谓“通衢交错,列巷纷纭”,这就将大都城里皇城以外的居民区划分为五十个坊。

关于坊内民宅,据《元史·世祖纪》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大都城基本建成以后,“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富有)及居职(当官)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

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名作室”。

元世祖忽必烈将一块块八亩见方的地盘分赐给臣民建屋造宅,就意味着将其固定在他所规划的坊巷格局中加以统一管理.这是坊巷胡同形成的政治原因,也体现了坊巷胡同的政治功能。

明朝的北京,仿“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之制,将皇城之外,又分内城、外城两重。

北京胡同文化调研报告

北京胡同文化调研报告

北京胡同文化调研报告说到北京的文化,胡同文化一定是标志性的话题,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曾给北京城增添了丰富的文化魅力。

胡同文化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

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胡同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对它又有多少了解,我们对这项文化感知了多少,如何保护好胡同文化,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课题组从摄影纪实的角度走近了北京胡同,并进行了思考。

一、北京胡同的由来及发展演变胡同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均与蒙古人建朝有关。

说法一,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

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建立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也称为“浩特”,后北京城的汉人读成了“胡同”;说法二,胡同本是蒙古语“井”的意思,其发音为“忽洞”。

现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用“井”做地名的也很多。

因为凡有居民聚居的地方必有水源,所以“井”渐渐成为了人们居住地的代称。

由此“忽洞”谐音变成了“胡同”:说法三,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汉人仍私下叫他们“胡人”,胡同即为“胡人大同”之意。

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

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

北京城有名的胡同元朝时29条,明朝时459条,清朝时978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6047条。

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发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称的约4000多个。

经过调查研究,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

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

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

别看这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它们的特色却各不相同。

北京胡同人居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北京胡同人居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北京胡同人居环境问题调查研究北京胡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胡同院落系统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传统居住形态,并引发了各种人居环境问题。

北京胡同人居环境的改善值得当代建筑和空间设计师深思。

标签:北京胡同;人居环境;现状问题1、北京胡同开发与保护现状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大规模旧城改造的热潮,大量的历史遗迹被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行列式住宅和高层住宅楼。

大量的传统四合院被拆除,胡同的数量也大幅度减少,历史街区和文化古建被围合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中,在夹缝中求生存。

近年来,胡同建筑逐渐老化,建筑外立面年久失修,建筑结构和表皮随着时间的消磨,逐渐失去了故有的风貌。

大多数胡同住宅残旧、拥挤,无法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胡同中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较差,大量胡同居民搬离胡同,胡同里人气日渐衰弱。

据调查,胡同中生活的大多数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在胡同中生活了几十年,对于胡同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依恋。

但问其住房意愿时,结果却出人意料,大多数老人渴望离开胡同,迁入设施完善和方便的楼房,其结果令人深思。

2、北京胡同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北京胡同源于元、明、清三个朝代,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胡同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冲击着胡同传统居住形态并引发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2.1 私搭乱建,建筑风貌混乱北京胡同居住区沿街立面混乱,居民私搭乱建,私开墙洞,侵占公共设施用地。

胡同居住区,居住密度高,一条小小的巷子里往往居住着几十户人家。

胡同里居民生活空间狭小,拥挤不堪。

居民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和改善生活质量,往往擅自在院内或街道的空地上搭建简易棚屋作为厨房、居室和仓库,这样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而且严重破坏了传统建筑的外观和胡同整体风貌。

胡同房产归房产局所有,胡同中许多房屋无人居住,也不再对外租用,小门一锁数年,这就形成了居住空间拥挤与闲置房间的不利用之间的矛盾。

01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2005年-2006年)

01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2005年-2006年)

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2005年-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课题参加单位及人员课题委托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课题承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协作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协调人:白晨曦、孙庆贺项目负责人:冯斐菲规划设计人:李楠、费萌、王国威、王晨光、孙成伟、薛宏博、闫硕合作人员:汤羽杨目录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框架 (1)第一章北京旧城胡同的形成及演变 (3)1.1胡同的形成 (3)1.1.1胡同的起源 (3)1.1.2“胡同”一词的起源 (4)1.2胡同的形制 (6)1.3胡同的特征 (6)1.4胡同的变迁 (7)1.4.1胡同数量的变迁 (7)1.4.2胡同数量变迁的影响因素 (7)1.4.3胡同形态的变迁 (8)第二章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与分析 (9)2.1胡同调查范围与对象 (9)2.1.1调查范围 (9)2.1.2调查对象 (9)2.2胡同调查方法及内容 (10)2.2.1历史考证 (10)2.2.2客观记录 (10)2.2.3分析判断 (10)2.2.4空间印象 (11)第三章北京旧城胡同调研结果的归纳总结 (12)3.1总量统计 (12)3.1.1胡同的数量 (12)3.1.2胡同的分布状况 (12)3.1.3胡同的宽度 (13)3.1.4胡同的交通状况 (14)3.1.5胡同风貌保存状况 (14)3.1.6胡同历史文化资源与内涵 (15)3.1.7胡同旅游发展潜力 (16)3.2小结 (17)后记 (18)1.调查中的问题 (18)1.1历史年代 (18)1.2市政基础设施 (18)1.3分析判断 (18)2.胡同保存前景判断 (18)附录一相关研究 (20)1《北京旧城胡同现状与历史变迁调查研究》 (20)2《胡同保护规划研究》 (20)3《北京旧城胡同系统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发展研究》阶段成果 (20)4《北京胡同环境整治指导意见》规划学会 2006 (21)附录二文献清单 (22)附录三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基础信息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胡同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胡同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胡同的调查研究报告
胡同是中国传统城市街区的一种形式,是城市规划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同通常由两侧建筑物紧密相连而形成狭窄的巷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胡同的调查研究报告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研究内容:
1.历史文化:调查研究胡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演变,包括胡同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还可以研究胡同的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等与胡同相关的文化现象。

2.社会生活:调查研究胡同作为社区的角色和功能。

可以研究胡同住户的社会关系、邻里互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以及胡同中的商业活动、文化活动等社会生活现象。

3.居民权益与城市规划:调查研究胡同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权益保障状况。

可以研究胡同改造和城市更新对居民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城市规划政策和措施。

4.旅游开发与保护:调查研究胡同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情况。

可以研究胡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同时也要关注胡同旅游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5.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调查研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在胡同的保护与改造中如何保持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研究内容,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研究目的进行调整。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如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以获得全面而详尽的研究结果。

东四胡同现状调研

东四胡同现状调研

[姓名]老胡同的新生活东四老城区现状调研一、前期准备1.1东四地区平面图1.2历史背景明永乐年间,在东四大街路口修建了东、西、南、北四座牌楼,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东四牌楼”,东四地名由此而来。

这四座牌楼均为四柱三楼式,东侧牌楼上书“履仁”,西侧牌楼上书“行义”,南北的牌楼上书“大市街”。

1954年这四座牌楼被拆除,但东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以东四命名的街道除南、北、西大街外,还有东四头条至十四条胡同。

其中三条至八条胡同形成于元代,街巷严格遵循大街24步、小巷12步的规制建造。

街区内胡同排列整齐,四合院布局规整,显现了完整的“鱼骨”式的胡同肌理。

当年西方人马可波罗对元大都的街巷赞不绝口,他这样描写———“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胡同经历了七百年岁月变迁,至今格局未变。

街巷两侧是一座座古旧的门楼,一间间旧式的店铺,行走在街巷中如同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古老的年代。

东四地区不仅建筑历史悠久,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瞩目。

这里既有过皇室宗亲奢靡生活;也有过文臣武将辉煌、繁荣的足迹;既有过文人墨客的清雅书香,也有过近代军阀将帅的荣辱沉浮,还有富甲商贾一掷千金的豪情。

——引自百度百科随着北京的飞速发展,历史老城区的发展引发了各界的关注。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京启动了大规模的危房改造工程,申奥成功后北京对于老旧四合院的拆除和翻修更加重视,从南锣鼓巷和烟袋斜街这种全面改建做商用的保护方法,到模拟巴黎旧城只修不拆的做法,保护小组尝试探索了各种不同的模式。

东四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历史保护区,并采取了保护修缮的方法,按街道逐一进行翻修。

1.3调研目的东四地处二环,周边高楼拔地而起,不少开发商想要染指这块黄金地带都未能得逞。

那么面积有限又受到保护的老城区内人们的生活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规划中的改建是否改善了胡同里的生活?老城区的改建是否到此为止还是继续探索?二、调研区域基本情况2.2居住人口情况东四平房住户大致分为两类,北京本地人和来京打工的外地人员。

北京胡同文化

北京胡同文化

城市民俗文化论文《北京胡同文化调查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北京胡同文化调查报告访谈时间:2013年10 月30日星期三。

访谈地点:电话采访方式进行(由于受地域和时间限制)青岛北京。

访谈人:xxx (下面访谈时以第一人称我代替)22 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被访谈人:xxx 下面访谈以王老代替)58 岁北京北京朝阳区大专。

我:王老您对北京这座城市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王老:我是在1955 年出生的,是新中国刚成立的第六年,经过之前五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大的老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可能是因为北京作为首都的原因吧,我记得我的童年虽然不能说是富足,但是基本上上是没有挨过饿的,要说北京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我所居住过的地方,当然也是童年记忆深埋的地方:北京的胡同。

我:那您能具体谈一谈北京的胡同吗?王老:直到现在只要闻到一股淡淡的电烤箱烤肉的味道还有身边闷热的天气再加上拥挤的人群,还有一股让人又爱又恨的京腔就以为自己身在北京。

那时候的北京没有眼花缭乱的高架桥,轰鸣的车流和灯火辉煌直上云霄的高楼大厦,人们出门都还骑自行车,地铁也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只要不下雨天就是蓝色的不过冬树就是绿的。

早晨如果愿意起的早点出门总是能听到嗡嗡”的鸽群飞过的声音。

这时候行人总是抬头看看这个鸽群大不大,飞的整齐否。

那时候的北京大片大片的老房子,小胡同还依旧还在。

那时候的北京人似乎还是“群居动物”。

那时候的北京••…可能是到了我这个年纪容易怀旧,一提起老北京和老北京的胡同,总会让我不知不觉的陷入其中,也就是你们年轻人所说的容易煽情,哈哈,不过童年的记忆是永远忘不了的,也是不应该忘的。

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来形容北京的胡同的话,我想应该是:热闹,质朴,有人情味。

我:王老您刚才比较感性的给我描绘了一下您眼中的北京胡同,让我这个没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切身感受到了您对北京胡同的眷恋和热爱,这就不禁让我想了解北京胡同的哪些特点让它有如此魔力呢?王老: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

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_2005_2006年_

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_2005_2006年_

价值
两侧重要历史建筑
是否有文物建筑、名人故居或挂牌四合院
90
2000 的地形图为工作图纸,按胡同名称统 计(表 3、图 2)。
胡同的分布状况
根据 2 0 0 6 年《北京旧城控制详细规 划》,旧城内有历史文化保护区 2063 公顷, 风貌协调区 183 公顷。除这两个区外,胡 同在其它区域也有大量分布(表 4)。
史文化与人文风貌的重要载体。
二是1949年以来,特别是1990年至今, 基础设施状况、停车与行车状况;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 0 0 4 ~2 0 2 0 许多胡同展宽了;胡同两侧建筑物由楼房 制了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胡同平面和 年)》提出:“对北京大量有形和无形的历 代替了平房;土路变成了沥青路;胡同内 断面图;每条胡同拍摄了不少于 6 张
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
(2005~2006 年)
李 楠 冯斐菲 汤羽扬
说到老北京,除了故宫、天坛、颐和园
其三,仅按“胡同”的名称选择调查 胡同的历史沿革、重要建筑、重要事
这些皇家的建筑群,人们再想到的就是平房 对象,不能涵概北京旧城传统街巷胡同格 件、重要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对城市
四合院以及它们围合而成的胡同了。胡同是 局保存和演变过程的真实情况。其也包括 和街区形成的重要影响和意义等进行
其五,胡同狭窄、市政设施难以进入、
居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这也是胡同四 合院保护政策得不到理解且执行不力的原 因之一。尽管在这方面的探索一直没有间 断,但政策措施、条例规范等进行实施检 验的少。因此应加紧试点探索,以形成完
参考文献 1 熊梦祥(元). 析津志辑佚.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2 张爵(明).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北京:线装书局, 2002 3 朱一新(清). 京师坊巷至稿.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篇一:南锣鼓巷实践报告~~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

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

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树丫,凄冷的寒风,寂寥的街巷??冬天的南锣鼓巷,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阑的期许。

北京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简介北京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首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其中,北京胡同文化作为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京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胡同文化的定义胡同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形态,在北京等中国北方城市中广泛存在。

它是由一条窄长巷道组成,两边密集排列着传统四合院。

胡同文化则是指在这些狭小空间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社交风尚、建筑特色以及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念和民俗习惯的坚守和传承。

胡同文化的历史渊源胡同作为一种居住形式出现于元代,而其发展达到巅峰则要追溯至明清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胡同逐渐成为了北京城区最基本也最典型的街巷形态。

胡同以其独特而紧凑的布局设计赋予了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

可以说,胡同对于北京人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胡同文化的特点1.社区凝聚力:胡同作为小范围居住社区,注重邻里关系和社区凝聚力的培养,人们经常在胡同口或庭院中集结,交流、娱乐和庆祝节日。

2.传统街巷风貌:步入胡同,你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四合院建筑、曲径通幽的小巷以及石头铺就的道路等传统街巷风貌。

3.餐饮文化:胡同中有许多著名而具有特色的老字号餐馆或小吃摊贩,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北京传统美食。

4.文化传承与创新:许多传统工艺、手工艺技术和民俗习惯得以在胡同中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家、设计师和创业者进行创新实践的地方。

胡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尽管胡同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吸引力,但是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改建过程中,胡同文化面临着一些困境:1.老旧不堪的房屋:由于历史长久、建筑老旧,许多胡同的房屋出现了损坏和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修缮和整治。

2.环境资源压力:居住在狭小空间中的胡同区域,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3.人才流失:由于生活条件和商业机会的限制,一部分年轻人选择离开胡同区域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探询胡同文化的生命力——北京西镇江胡同调研报告

探询胡同文化的生命力——北京西镇江胡同调研报告

探寻胡同文化的生命力-----北京西镇江胡同调研报告索引一、引言------------------------------------------------------------------------------------------3二、调查概况------------------------------------------------------------------------------------31.调研现状2.调研思路三、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61.居民的基本状况2.居民日常活动的情况3.居住空间满意程度4.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5.对拆迁的看法四、启发与探讨---------------------------------------------------------------------------------12五、结束后的思考------------------------------------------------------------------------------13六、附(调查问卷)---------------------------------------------------------------------------14摘要“胡同”作为老城区重要的生活空间,是维护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调研的西镇江胡同就是这样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保护较为完好的区域,在北京老城区内像这样需要保护的胡同还有不少,寻求胡同存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探寻胡同的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胡同保护的方法也就成为此次调研的重点。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采取了访谈、问卷、收集资料等多种方法进行调研。

广泛的深入群众,挨家挨户了解群众的心声,以期待最大程度上取得第一手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王申博资源与材料学院摘要:为了响应我校大一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我们小组七人组成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团,来到北京南锣鼓巷进行了为期三天7月9号至7月11号的暑期调研活动。

在短短的三天内,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进入当地街道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等活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北京胡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同时在社会活动中让我们一行七人对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字:锣鼓巷北京胡同文化调查问卷当地街道办事处传统文化正文一:背景(1)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力度,按照“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征求意见中的内容,北京将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名城。

其实,保护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胡同及其名称的保护。

(2)北京胡同概况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胡同星罗棋布,错综复杂。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世代相传,具有其自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发展和推土机的轰鸣,老北京胡同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据统计,1949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总数为3250条,1965年为2380条,1980年为2290条,1990年为2257条,2003年为1571条,现在已不足1000条。

不少胡同的名称随着胡同的消逝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更有许多胡同名称如果不翻看老地图,已根本看不见它们的踪影……南锣古巷是一个著名的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购物圣地,是北京胡同文化发展的一个先头部队。

在这里中西文化交融,古今文化交融,这里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当然,它的发展还是不成熟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我们能够更深刻了解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并提出合理意见。

二,实践实施情况(一)时间,主要活动考察时间:7月9号至7月11号活动安排:7月9号下午我们队员七人一同从学校出发。

下午三点我们七人平安到达北戴河火车站。

下午五点到达北京对实践地进行简单的观察。

7月10号上午十点,我们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下午四点我们拜访了当地的街道办事处,领导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合影留念。

7月11号由于队员们回家的时间不同我们没有办法集体活动,于是在宾馆进行对暑期回家后的工作分配,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

下午,队员们陆陆续续回家,暑期实践活动结束。

(二)调研情况实录七月九号下午我们队员七人一同从学校出发,出发那天秦皇岛一直下着雨。

冒着雨下午三点我们七人平安到达北戴河火车站。

下午五点到达北京站,然后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到达预定的宾馆。

一起吃了饭后,对实践地进行简单的观察。

从学校出发到北京是暑期实践活动的开始,通过从根据宾馆预订时间,订购火车票,取票以及出发到火车站。

这期间队员间分工明确,男队员主动帮助女队员拿行李,火车上大家一起聊天。

增进了队员之间的感情,为接下来暑期实践的顺利实行奠定基础。

七月十号上午十点,正式开始暑期时间活动。

首先我们打算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每个队员人手十份调查问卷,一名队员负责照相记录我们的工作。

调查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问题设置的漏洞,游客的不配合。

经过大家三个小时的努力,调查问卷的任务完美结束。

期间我们遇到一位在当地居住的老太太,刚开始她对我们的活动一直处于怀疑的态度,认为我们这次的活动仅仅是个形式,并不能帮助他们反应一些问题,后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向她解释我们此行的目的,告诉她虽然我们不能帮助她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提出建议,在我们的真挚的要求下,老太太提出了她居住在这里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停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同时老太太协助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最后老太太也表明了她的态度即希望能给她们老人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就像最早的时候,而不是现在这种旅游景区的情况。

这让我们认识到,在这人水马龙的购物景象下,虽然经济发展了,传统文化得以生存,但是,北京胡同也在逐渐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清静。

我们对此感到无比的遗憾,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给我们古老文化一个喘息的机会。

下午我们来到了当地的街道办事处,在我们在进入街道办事处遇到了很尴尬的问题。

门卫把我们拦在外面,我们拿出学生证用来证明我们的身份,最后门卫才同意让进去两名队员,我们对这件事深感痛心,作为一个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部门,更是一个走进群众的街道办事处却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是居委会的领导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为我们解答疑惑,同时我们向他们反应了上午老太太关于停车的问题,他们也给了我们合理的解释以及政府作出的解决方案。

我们真心的为当地居民的切身问题就要解决感到高兴,在融洽的谈话后,我们和领导合影留念。

七月十一号,由于队员们回家的时间不同我们没有办法集体活动,于是在宾馆进行对暑期回家后的工作分配,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

在队员陆续回家的时候,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男队员主动担负起送女队员到火车站的任务,大家对于这次活动都感慨很深,在分别的时候都很舍不得,这次实践活动将会成为我们愉快的回忆。

三,问题及解决方案(一)调查总结作为这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问卷调查(后附调查问卷)。

调查地点为南锣鼓巷,作为一处旅游地,我们分为两类,游客和当地居民。

作为一个旅游地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时间有限及不耽误调查人的时间,我们团队在设计调查问卷前,事先猜测到存在问题设置了五道题。

共三十份,虽然数据少,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面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从中我们能够得出很多问题。

当地居民——问卷调查汇总年龄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问题五18-30 8 A 1 5 2 0 3B 4 3 4 4 4C 3 2 4 130-50 2 A 2 2B 1C 1 2 250以上 2 A 2 1 1 1B 1C 2 1 1调查结果总结:1)游客中年龄段在18-30岁为主,在问题二(对于南锣鼓巷这种北京胡同的发展方式,您的态度是什么?)中80%的游客选择赞同。

2)在关于北京胡同文化的了解和态度上,年龄段的不同存在差距,30岁以上的游客对北京胡同文化关注度远远高出18岁-30岁的游客比例约为2:1。

3)当地居民在关于问题二的选择中却以3:1的比例和游客存在很大差距。

4)当地居民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上比游客更加重视。

从这些数据里能够反映出南锣鼓巷现在这种发展模式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摒弃使当地居民和对北京胡同文化密切关注的人士感到一丝担忧,并且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一系列问题,促使当地居民反对这个发展模式。

从一位老太太的讲述和我们的亲身经历中我们发现,停车这个现代性的问题在胡同这个传统建筑群中尤为突出(后附图,胡同中停车现象)。

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大力发展南锣鼓巷的旅游业时,没有考虑到那么大的客流量存车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车成为胡同中每一家必备的出门交通工具,原先,每家门口一辆车,停车位正好合适,但是现在,据老太太说,每天他们都要为了停车把整个范围的胡同都要转个遍。

更有甚者,她家的车因为停在其他地方被扎胎了好几次。

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政府在发展南锣古巷的时候应该广泛采纳当地居民的意见。

胡同文化的变质是南锣鼓巷的现今发展模式最大弊端。

相信很多的人都对北京胡同的最初印象是幽静的胡同,悠闲地老人,串街的小贩,更有那打着油纸伞的姑娘。

但是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不时还有一辆车驶过,喧闹的游客,为钱奋斗的店主们。

那些美好的画面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经济发展的背后传统文化的消亡这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思考经济和传统文化对社会的重要性,重新定位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方针。

(二)提出见解和意见1)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

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化的强弱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当我们知道端午节被韩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愤怒甚至打骂韩国。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当初我们为什么不重视,为什么不申请?这只能说明我国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上不够深刻,总是不能自主的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让那些游客兴致勃勃,让那些购物者满载而归。

但是我们却很难看到这些外表下是文化的消亡。

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加大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才能更好的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2)政府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虽然我国现如今发展的方针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

但是很多东西是金钱不能衡量的。

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中,政府应该广开言路,征集意见。

当地居民的意见,文化保护者的建议,这些应该作为政府最终决定的重要参考意见。

政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征集意见等渠道。

3)及时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官民和谐的社会。

现如今很多人对政府的工作态度存在很大的误解。

比如在调查中遇到的老太太,她在调查过程中一直对政府的工作抱有怀疑的态度。

同时政府一直没有解决他们的切身问题也让他们对于政府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一切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的宗旨,就应该深入到民众中,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调节者是很难让当地居民接受生活方式的改变的。

四,总结通过这次调查,虽然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那么多的积极保护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和政府的努力下一定会找出关键所在,并完美的解决问题。

让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在这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队员们的收获颇多。

对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的深入了解,在与人相处中交流技巧的提升,对以后走进社会做了更充足的思想准备。

相信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队员们在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队合理安排时间,分工明确,积极完成各自的任务。

以调查为主,保护为最终目的在南锣鼓巷留下了我们充满青春的身影。

赢得了当地游客和居民的广泛好评,同时增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在与当地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交流时,队员积极提出问题,落落大方,礼貌用语,主任耐心回答我们的问题并对问候我们的调查生活,关系之融洽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