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 四章植物与土 壤知识 点总结一、土壤的成分1、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2、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1) 土壤中的 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2 )测定土壤中^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 V o ;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 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i ;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 至液面恰好浸没 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 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V 1-V 2)/ V o 。

(3)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 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土壤的组成(固体 I 土壤非生物彳液体 空气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 腐殖质(有机物)4、 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 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各种各样的土壤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 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2、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功能。

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1、 三、 植物 的根 与物 质吸收 1、根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土壤性状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 输送,不易粘结; 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粒较细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 较细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 保水、保肥性最好; 通气透水性差;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 量,土壤质地较均匀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八年级科学土壤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土壤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土壤知识点土壤是大自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科学课程中,对于土壤的相关知识点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将从土壤的形成、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保护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是一个非常长久且复杂的过程。

一般来说,土壤形成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物理作用主要是分解、磨碎、运动和淋洗,化学作用则主要是溶解、沉淀、氧化和还原,生物作用则涉及到生物的代谢和分解。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对于温度、水分、气体等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土壤的养分水平和微生物数量也就越高。

而水分则是影响土壤生物活动和养分传送的关键因素,如果土壤过于干燥或者过于湿润,均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空气则主要影响土壤中氧气的含量和土壤通风量,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二、土壤的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土壤的物质组成非常复杂,包括了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水和空气等各种成分。

其中,土壤里的矿物质主要由不同种类的矿物颗粒组成,包括硅铝矿物和碳酸盐矿物。

有机质则是由动植物的残留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物质组成,包括养分、腐植酸等有机物质。

土壤肥力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土壤里的养分水平、微生物数量和健康程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

对于土壤肥力的维护和提升,一般采取的措施包括施肥、耕作、种植轮作、翻耕揭土等。

三、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则是土壤在物理上的一种特性,主要受到矿物颗粒粒径大小和矿物种类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被称作粘粒,直径在0.002至0.05毫米之间的颗粒被称作淤泥,直径大于0.05毫米的颗粒被称作砂粒。

从土壤质地来讲,砂质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较好,但是保水性和肥力较差;粘质土壤则透水性较差,但是保水性和肥力较好。

淤泥质土壤则介于两者之间,特点是较好的保水性和肥力,但是透气性较差。

四、土壤保护土壤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八年级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总结

八年级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总结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总结3.1土壤中有什么1、土壤中的物质2、土壤的形成:(1)演示变成土壤的途径: 、 、 、 。

(2)岩石变成土壤的过程:岩石 矿物质颗粒 原始土壤 土壤3.3植物与土壤1、植物的根系: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因素有关。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 。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

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

2、根尖的结构:①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

保护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②分生区:细胞质的密度较 ,没有液泡。

能不断 ,使根生长。

③伸长区:细胞液泡较 ,细胞壁较薄。

细胞能 ,把根尖推向土层。

④根毛区:细胞有较 的液泡,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

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植物主要的吸水部位是 。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 。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一般 土壤溶液的浓度,因此,它能从土壤中 。

4、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如果植物缺少某一种必须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①缺 时,叶片发黄、瘦小、开花少、治理不饱满;②缺 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得暗绿,花、果实、种子都会减少; ③缺 时,茎杆细弱易倒状,叶片发黄;④缺 时,植物只开花不结果;⑤缺 时,叶绿素不能合成。

土壤生物 土壤非生物 土壤动物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固体: 液体: ——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气体:空气——矿物颗粒: 腐殖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来源) 风化 低等植物 腐殖质增加3.4植物体中的物质外树皮:保护作用 内树皮(内侧是韧皮部) 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属于植物的 组织,向外分裂产生新的 , 茎 内分裂产生新的 木质部: 髓: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植物的五大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1、蒸腾作用:(1)含义:叶将根吸收的水经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向大气散发的过程。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正方体铁块和土壤,慢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正好把它们浸没为止,注水量的差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很细的结晶物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爆裂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土壤的组成 固体土壤非生物 液体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腐殖质(有机物)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二、各种各样的土壤5、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有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1)图 (3)图 (2)图 (4)图多少和排列方式6、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砂粒(最粗)、粉砂粒、黏粒(最细)7、土壤颗粒性状:砂粒空隙大,通气、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黏粒空隙小,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好注:(1)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反比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正比关系。

(2)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有关8、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9、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10、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第4章植物与土壤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备考

第4章植物与土壤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备考

例17.给植物打针输液是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
害的常见方法。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
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B
A.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有机物
B.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人畜安全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筛管往上运输
D.此方法操作简便但肥料利用率不高
例例185.. 在探究植物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和蒸腾作用活动中, 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 方案,请你
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B ) A.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作肥料
当细胞液的浓度

C.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
④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A.①和② 3.水分的利用和散失
知识点4: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3.种子处理: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
作用,
B.②和④ (1)运输水分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

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的枝条,将其下部
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状,加快繁殖速度
C.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气孔是两个

细胞之间的小孔,
D.农业生产中多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
例11.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 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 的新鲜白菜叶,作如表处理。
甲乙

涂凡士林的 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丁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 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丁→丙→。乙→甲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图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正方体铁块和土壤,慢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正好把它们浸没为止,注水量的差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很细的结晶物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爆裂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土壤的组成固体土壤非生物液体空气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腐殖质(有机物)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二、各种各样的土壤5、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有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6、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砂粒(最粗)、粉砂粒、黏粒(最细)7、土壤颗粒性状:砂粒空隙大,通气、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黏粒空隙小,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好注:(1)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反比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正比关系。

(2)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有关8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9、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10、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的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的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的知识点1、土壤生物中生活着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其中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2、土壤中的物质有土壤生物、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

其中腐殖质中含有有机物,矿物质中含有无机盐。

3、有机物燃烧的现象是闻到焦味,土壤的颜色变黑色。

4、能使岩石开裂的自然因素有风沙、水流、结冰和冷热骤变等。

5、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6、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花、果实、种子;属于营养器官的是根、茎、叶。

7、根的作用有吸收养料和固定植株。

8、土壤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入植物体的。

9、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没有明显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10、一般来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

1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12、根尖分为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

其中,在根尖最前端的是根冠,对根起着保护作用;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又可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的是分生区;能使根较快生长的是伸长区;吸收土壤中中的养分的是根毛区。

13、根吸水的条件是植物细胞液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失水的条件是植物细胞液的质量分数低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当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当植物缺磷时,植株暗绿带红;当植物缺钾时,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

15、当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元素时,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会在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在海洋中出现赤潮等,当这些藻类死亡后,使得水中的溶解氧降低,从而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此时,水体发黑变臭,水质严重恶化。

16、植物的茎分为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和直立茎。

17、植物茎的作用有①运输营养物质;②支撑植物体;③使叶伸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18、植物的茎由内到外分为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其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树皮,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的是形成层,它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外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整理

植物及土壤一、土壤的组成土壤是指地球陆地外表可以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满意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热量等要素。

土壤是由〔砂、黏土、无机盐类〕、有机物、、土壤空气等物质组成。

不同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同,按体积计算,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空气和水分约占50%。

矿物质是的产物,是土壤的骨架;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的重要标记;空气和水分的比例是变更的,两者是此消彼长的。

二、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成为。

(1)土壤中一般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生物、轮虫、线虫、蚯蚓、软铁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

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数量许多,1g土壤中就有几亿个到几百亿个。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2)土壤温度变动幅度越小,一般是10℃-25℃,相宜多种微生物生长。

土壤外表,由于日光照耀和枯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cm-30cm的土层中菌类最多。

(3)土壤湿度可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潮湿、潮湿加以描绘。

土壤干旱或湿度大都对植物和土壤生物不利。

三、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空气土壤空气的含氧量为10%-12%〔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1%左右,大量运用有机肥的土壤,二氧化碳含量可高达2%。

土壤空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水分适量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能变更植物的,土壤水分还能调整土壤的。

(3)土壤有机物土壤有机物指土壤中来源于动植物的全部有机物质,包括、腐殖质和各种简洁的有机质。

四、正确相识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过程岩石道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极其困难的过程,土壤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为耕种因素等的影响,经过不同的成土过程形成不同的土壤发育层次好剖面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

〔1〕〔2〕〔3〕〔4〕五、土壤的构造和类型(1)土壤颗粒的分类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成为影响土壤构造最重要的因素。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总结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总结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一、土壤和植物的相互关系1. 土壤对植物的作用土壤是植物的生长基础,它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和支撑。

土壤中的孔隙结构和有机质物质能够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气性,从而为植物的根系提供了生存空间。

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物含量则为植物提供了所需的养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此外,土壤还能够吸收并缓解降水,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持地表的稳定性,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提供了保障。

2.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植物通过根系的生长和代谢作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物化性质。

植物的根系能够渗透土壤,促进土壤的固结和疏松,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通透性。

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物和根系分泌的物质则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护作用。

另外,植物的生长也能够减缓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土壤中的养分及其吸收1. 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土壤中包含的主要养分有氮、磷、钾等,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参与着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参与植物的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磷元素是植物细胞核和细胞膜的构成成分,参与植物的能量传递和养分转运过程,影响着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开花结果。

钾元素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对细胞膜的稳定和孔隙内的水分与养分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2.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吸收,各种养分的吸收方式和条件各异。

氮元素一般以硝态氮、铵态氮等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植物通过根系主动吸收硝态氮,而对铵态氮有选择性地吸收。

磷元素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植物通过分泌根系酸物质来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并以活跃转运膜蛋白的方式将其吸收到植物体内。

钾元素则主要以离子态存在于土壤中,植物通过活跃转运膜蛋白的方式将其吸收到植物体内。

三、植物对土壤的影响1. 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影响植物的根系通过生长和代谢作用,能够改变土壤的结构和物化性质。

植被土壤知识点总结大全

植被土壤知识点总结大全

植被土壤知识点总结大全植被与土壤是地球上生物学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和食物,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为土壤提供有机物质和水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则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并为植物根系提供支撑和生长空间。

下面是植被土壤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植被的类型1. 森林植被:森林覆盖率高,含有大量乔木和灌木。

2. 草原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少有树木。

3. 荒漠植被:干旱地区的植被类型,植物适应干旱环境,如仙人掌、沙漠植物等。

4. 水生植被:水域中生长的植被,如水草、水生灌木等。

5. 沼泽植被:湿地中生长的植被,如芦苇、蒲公英等。

土壤的成分1. 矿物质:土壤中的无机物质,如石英、长石、蛭石等。

2. 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残留和分解的产物,如腐殖质、腐植酸等。

3. 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4. 空气:土壤中的气体,对土壤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植物的呼吸有重要影响。

土壤的类型1. 红壤: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较高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2. 黄壤:在温带地区,有适宜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3. 黑土:在较寒冷地区,年均温度较低,降水较少的地方形成的土壤。

4. 褐土:在湿润和多降水地区,排水条件好的地方形成的土壤。

5. 盐渍土:含有大量盐分的土壤,在盐碱地区广泛分布。

土壤的结构1. 含沙量:土壤中颗粒直径大于0.05毫米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2. 含粉量:土壤中颗粒直径在0.002-0.05毫米之间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3. 含粘量: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4. 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的密排和成团状态,包括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关系1. 土壤与植被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质和氧气,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而土壤则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养分和生长空间。

2. 植被对土壤的保持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资料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资料

初中科学【八下】【第3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知识点总结】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1、土壤的层次结构:一般分枯枝落叶层、上土层和下土层,其中枯枝落叶层是小动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上土层植物根系大量分布。

2、土壤环境特点:主要指的是土壤的湿度、土壤疏松程度、土壤温度、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

3、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数量较多的生物称优势物种。

土壤生物最适宜生活阴暗、潮湿、温暖、有氧的生活环境。

4、我们把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1)植物: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对土壤的结构和性状改良都具有积极意义。

2)动物:土壤动物影响着土壤的结构和性状,土壤生物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

3)微生物:在土壤中起最大作用的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它们使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养分,促成了养分的循环。

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土壤中有空气:在烧杯内盛一定量的水,将干燥的土壤块慢慢放入水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其作用是为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的来源。

在土壤中,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 15%~35% 。

【实验一】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V1(土壤注水)-V2(铁块注水))/V(测试体积);3、土壤中有水: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壁上有小水珠;试管口冒出水雾;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水;它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其中小部分水供给植物光合作用,大部分水供给植物蒸腾作用。

【实验二】测量土壤中水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M(燃烧前)-M1(燃烧后)/p水V(测试体积);(1)选取一规则几何体状的土壤样本,用刻度尺测出其相关数据,算出土壤体积数V;(2)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 ;(3)将土壤捣碎,放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让其水分充分汽化充分散失,再称其质量M1。

浙教版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小结

浙教版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小结

第三章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学习目标】1、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的大小和性能。

2、区分砂粒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性质的特征。

3、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主要性状,4、了解土壤类土壤各种成分的比例。

5、说出土壤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课前预习】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如果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大,小),土壤的空隙较(多,少),土壤的水分和空气就较少。

2、土壤主要是由构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和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3、土壤颗粒根据直径大小分类砂粒土壤颗粒黏粒粉砂粒思考: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在一起,那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含空气和水分多?为什么?答:。

4、猜想:根据课本82页的活动,大胆猜想一下5分钟后,观察两个漏斗的渗水渗水情况,能渗出水最多的是漏斗。

思考一下原因。

(1)通气性最强的土壤是。

(2)透水性最强的土壤是。

(3) 保水性最强的土壤是。

(4) 通气性最差的土壤是。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和。

2、如果土壤的很强,较大,往往也很强,这样水就不易保留,也容易流失。

如果土壤的很小,尽管的性能很强,却差了。

3、根据课本83页的活动,猜想一下哪种土壤会黏在一起?4、总结:粘性最强,粘性最差,介于二者之间。

土壤黏性差:土壤粘性强弱的利弊土壤粘性强:【疑难重点】壤土类土壤的固体部分(矿物质和腐殖质)占,水和空气各占,这样既、,又、,有利于植物生长。

【巩固练习】1.陆地上生活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因为土壤为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提供了的()A.种类繁多的营养B.形形色色的食物C.水分D.各种各样的无机盐2、.研究观察土壤的结构成份时,为了扩大观察的范围我们应选用下列什么工具来进行观察。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近视镜3、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后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了什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归纳根不断向下延伸分化区:根尖的最上方,细胞不再生长,而是分化成各种根的组织结构,如表皮细胞、木质部细胞等2.根的吸水和失水根毛区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使根毛区成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同时,根的表皮细胞有一层叫做根压的层,能限制水分向外散失,保持植物的水分平衡。

土壤是由各种生命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

其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而非生命成分则包括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液体和气体。

岩石在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终形成土壤。

土壤的结构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土壤的类型可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和壤土类。

植物的根系可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而根压层则起到限制水分向外散失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总的来说,土壤的成分和结构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而植物的根系则是吸收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关键。

因此,了解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对于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的生长是不断伸长的过程。

在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而在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根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根据液体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来决定的。

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吸水;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失水。

土壤中的水分进入根部后,会依次通过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最终到达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八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辅导材料一、选择题1.陆地上生活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因为土壤为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提供了的()A.种类繁多的营养B.形形式式的食物C.水分D.各种各样的无机盐2.土壤除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以外,还有许多的土壤生物,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A.细菌B.动物C.植物D.麻雀3.植物的生活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其中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指()A.土壤中的有机物B.土壤中的水分C.土壤中的无机盐D.土壤中的微生物4.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有机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约占固体部分的()A.95% B.5% C.50% D.25%5.土壤中的各种成分是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土壤中的()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A.水分B.空气C.动物D.无机盐6.土壤是地球形成以后逐渐在生物和非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是主要是由下列哪些物质组成的()1.)砂粒2.)有机物3.)水4.)空气A.123 B.234 C.134 D.1237.最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为()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粉砂类土壤8.土壤的形成正确的顺序为()a.岩石的风化b.岩石进一步风化,有最低等的生物出现c.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d.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藓植物出现A.abcd B.bcad C.abdc D.cbad9.根的主要作用是()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固定和贮藏养料C.固定植物体D.吸收水分和养料10.植物生长需要水分,但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植物却会死亡。

这是因为植物过程中还需要()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1.杭州市乔司的甘蔗是杭州的土特产之一,如果要使甘蔗丰收,平时应该多施()A.钾肥B.氮肥C.磷肥D.钙肥12.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角度来考虑,一般来说浮水植物的气孔常分布于叶片的()A.背面B.正面C.两面平均分布D.不一定13.植物体内的各种器官的功能是各不相同的,在植物的器官中与植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有关的是()A.根B.茎C.叶D.花14)A.根尖伸长区B.分生区C.根冠D.根毛区15.下列不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A.根B.茎C.叶D.种子16.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的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A.形成层B.生长区C.韧皮部D.木质部17.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A.叶→根→茎B.根→叶→茎C.叶→茎→根D.根→茎→叶18.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A.外树皮B.髓C.形成层D.木质部19.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在各个器官是相互联通的。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文鸿教育教育成就未来!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图一、土壤的成分: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1、土壤生物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物)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1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空气的体积分数:)(2测定土壤中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直到正慢慢向烧杯内注水,正方体铁块和土壤,好把它们浸没为止,注水量的差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然后用:先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有机物(3)土壤中的酒精灯加热(放石,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棉网上)过后,再称量土壤,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2教育成就未来!文鸿教育亡的生物体再在蒸发皿: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土壤中的中加热蒸发,可见很细的结晶物,防止水倒流使略向下倾斜1)图实验试管口注:①(试管爆裂无机盐能溶于但不能溶于水;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燃烧水,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3、真菌土壤的组成固体土壤非生物液体空气(无机矿物质颗粒95%:占固体体积的盐)腐殖质(有机物)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土壤的形成4、:累两个部分。

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岩石的风化 :3教育成就未来!文鸿教育和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二、各种各样的土壤、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有 5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最重要气的影响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等;其中多少和排列方式、粉砂粒、、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砂粒(最粗)6黏粒(最细)砂粒空隙大,通气、透水性能强,:、土壤颗粒性状7但保水性能差保透气透水性能差,黏粒空隙小,水性能好 4教育成就未来!文鸿教育注:(1)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反比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正比关系。

(2)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有关5教育成就未来!文鸿教育8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9、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 6文鸿教育教育成就未来!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的功能。

初中科学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初中科学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 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 能差。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 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壤土类土壤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理由: 1、比例适中: (1)土壤固体部分占总体积的50%,
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 (2)水和空气各占25%。 2、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 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1)推知树龄
春材 秋材
2)判断当时的气候环境
3)根据年轮判断方向
4)根据年轮上的“斑点”判断当时的环境污染
5、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在茎中央的导 管,且是自下而上进行运输的。)
6、有机物的运输
(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一、蒸腾作用
1、定义: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主要是
直根系
须根系
青菜 白萝卜 番薯
水稻 玉米 高粱 芦苇
固定植物 3、根的功能
吸收水和无机盐
4、根系的分布
①根系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 水分和通 气状况有关
②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根系的平 均长度会越短,根系的分布越浅。
二、根尖的结构(吸水的部位)
根尖以上部位
(2)农业上过多使用氮肥和磷肥;
(3)生活上排放大量的污水。
症状: 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海水里出现赤潮现象。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1、茎的类型
直立茎(高大树木、果树) 缠绕茎(牵牛花、常春藤、菜豆、扁豆) 攀援茎(葡萄、黄瓜、丝瓜、爬山虎) 匍匐茎(草莓、甘薯)
2、茎的功能
茎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2017)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

(2017)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

〔2021〕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第一节: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组成①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②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2.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为土壤生物供应食品,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3.土壤的成分和作用①固体:矿物质颗粒〔占固体95%〕:为植物生长供应无机盐腐殖质〔有机物〕:为土壤生物供应食品,为植物提供养分②液体: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③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本源4.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远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样生物平和候的长远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

〔土壤的形成特别缓慢,但消灭土壤倒是刹时的〕5.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①物理因素:风力、流水、温度巨变、海浪等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③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和蕨类分泌的物质第二节:各样各样的土壤1.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率2.土壤的种类和性状: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壤性状松懈,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

土壤颗粒较粗旱。

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

土壤颗粒较细。

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体等量。

不太松懈,也不太黏。

〔宜于耕种〕土壤质地较均匀。

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

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取1.植物的根系①直根系:有主根、侧根之分〔常有植物: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②须根系:没有主侧根,只有不定根〔常有植物:大多数的单据叶植物〕2.影响植物根在土壤中分布的因素: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3.根的功能:①固定②吸取水分和无机盐4.根吸水失水的部位:根尖——根毛区——根毛细胞5.根尖结构的细胞特点和作用6.根毛细胞吸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7.水分进入根部的路子: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植物体各结构8.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被吸取〕①成立植物体:N、 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N、 S 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②调治植物生命活动:K 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P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9.三大营养素作用及缺少时病症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茎的分类①按形态分:直立茎、爬行茎、登攀茎、围绕茎②按组成分:木质茎、草质茎2.茎的结构注:单据叶植物茎中一般没有形成层结构,茎长成后一般不会加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图1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
正方体铁块和土壤,慢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正好把它们浸没为止,
注水量的差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爆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固体
土壤非生物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5、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有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 多少和排列方式
6、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砂粒(最粗)、粉砂粒、黏粒(最细)
7、土壤颗粒性状:砂粒空隙大,通气、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
黏粒空隙小,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好
注:(1)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反比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正比关系。

(2)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有关
8、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9、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10、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 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11、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土壤的结构、肥力、水份和通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显 著的是:地下水位越高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
颗粒较细 输送,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
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
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12、植物根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在农业生产中,移植作物幼苗要带土移植的原因:①以免损伤根尖;②是植株移栽前仍能吸收土
壤中的营养物质
根冠: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

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输送,内部细胞小、
排列紧密。

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分生区:位于根冠内侧,长约1-3毫米。

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排列紧13、根的结构密。

分裂能力强,大部分成为伸长区细胞,进而形成根的各部分结构
(自下而上)伸长区: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根毛区: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的
吸收面积)。

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注: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根,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14、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原理):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高于土壤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溶液中的水分由浓溶液流向稀溶液)
15、植物放入清水中,吸水;放入盐水中,失水,出现萎蔫现象(失水造成的)。

因此,施肥过多使土
壤中溶液浓度过高,容易造成“烧苗”
17、植物的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外,还需要吸收无机盐,特别需要较多的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

18、不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作用:①氮、镁:合成叶绿体的原料;②氮、硫: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③钾: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④磷: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19、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缺乏症状:①缺氮的症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②缺磷的症状:植株暗
绿带红;③缺钾的症状: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许多褐斑
20、植物和土壤的关系:(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2)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
使土壤更为肥沃。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常提倡“秸杆还田”,以提高农田的肥力。

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

但是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有机物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后,然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21、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的危害: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四、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22、茎的分类
(1)按生长方式不同分:
①直立茎:最常见,直立向上生长如:果树
②缠绕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如:牵牛
③匍匐茎: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匍匐生长如:草莓、甘薯
④攀援茎:借助他物,常借助茎,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上升如:丝瓜
(2)按组成成分分:草质茎(单子叶植物,一般为绿色,较细),木质茎(双子叶植物,较粗)注:无论茎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23、茎的功能:①输送作用;②支持作用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起保护作用
树皮韧皮部:筛管:长筒形活细胞,向下运输有机物
韧皮纤维:机械组织,支撑作用
形成层:分生组织,只有2-3层细胞,筒状,较小,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
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木质部:导管:长筒形死细胞链接形成,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木纤维:机械组织,增加茎的强度,支撑作用
髓:茎最中央,储藏营养物质
茎的结构
注:(1)木质茎(双子叶植物)有形成层,因此茎能不断加粗;草质茎(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不会加粗生长,如:水稻、小麦、毛竹等
25、年轮:木质部生长,由于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尤其是温带地区,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
因素呈现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较明显的分界线,每年生成一
轮,(只在木质部中,不包括树皮、韧皮部、形成层等环状结构),其中较光亮且宽的线条生长于春季,较暗且窄的线条多生长于秋季。

26、年轮的作用:①根据木质部中年轮书可推算树的年龄;②推断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气候状况;③
识别方向:环境越好,光线越充足,植物生长越快,年轮越疏松,故,年龄较稀疏的地方为南方,较狭窄密集的地方为北方
27、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注:①刀片切成斜面:增大面积,有利于物
质运输;②横切面现象:木质部被染色;
③纵截面现象:越向上,染色越浅
(说明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是自下而上)
28、筛管:位于韧皮部(树皮),运输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
注:树皮环切后,伤口的上部出现膨大的瘤状物(有机物不能向下
运输,在伤口的上方积存,导致上方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
五、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
29、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如:超市、阴暗环境下,叶片一般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
增大换气面积;干旱环境中,植物叶片较小且退化成刺状
或小鳞片状,叶表面覆盖有蜡质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叶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保护作用分上下30、叶的结构表皮保卫细胞:半月形,两个形成气孔表皮
叶片叶肉: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主要场所
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输送水分和养料
31、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
(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
大气中的过程。

事实上,根吸收的
99%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
极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32、蒸腾作用的意义:①在高温时降低叶片的温度;②是根吸水的动力
③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3、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大气温度、湿度和气体流速(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气流越大,蒸腾作用
越强)
34、蒸腾作用的水分是由上下表皮中的气孔散发出来的,且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注:蓝色的氯化钴试纸遇水变红色,水越多,颜色越深
35、气孔: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水分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门户
水份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
水份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36、气孔的开闭可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37、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
土壤→根毛→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柄中导管→气孔→叶外
六、保护土壤
38、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39、化学污染: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
生物污染: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
40、土壤资源的流失: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
4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黄土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