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上吴处士》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高考诗歌精读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赏析古诗鉴赏0110 0822忆江上吴处士贾岛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释:处士:未做官的文士。
闽国:指福建。
蟾蜍:即蛤蟆。
传说月亮中有蟾蜍,此指代月亮。
兰桡:木兰做的船。
此指船。
介绍: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
早年为僧,名无本,后来俗。
几次考进士都没有中。
唐文宗时做过遂州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主簿等小官。
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
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
译文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月缺月圆已是几度春秋。
秋风的萧瑟从渭水拂来,长安城里尽是黄叶飘飞。
还记得当年此地的聚会,夜雨风雷让人顿生寒意。
还没你乘舟返回的消息,我只能遥望远天的海云。
背景:此诗是为忆念一位到福建一带去的姓吴的朋友而作。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
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赏析: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蟾蜍亏复圆”说月亮缺了又圆,指时间的流逝。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
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
“秋风”“落叶”点出了季节。
这两句描绘了长安城的一片秋色,画面开阔,色彩鲜明,而且又是处在动态之中,深得读者的喜爱,是受人传诵的名句。
为什么要提到渭水呢?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
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如今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
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吴处士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①,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①,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③。
注:①渭水:长安郊外,送客的地方。
②兰桡:以木兰树做的船桨,这里代指船。
③海云端:海云边,因闽地临海。
1.全诗围绕“忆”字,回想了哪些场景?请简要概括。
2.请联系全诗,简要赏析“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的妙处。
1, 【答案】1.①友人扬帆远行;②渭水送别友人;③昔日欢聚宴饮,席中雷雨乍寒。
2.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渭水边秋风萧瑟,长安城落叶满地,表达了诗人的伤感和对友人深切思念。
②虚实结合。
长安城落叶满地,想象到这是由渭水边的萧瑟秋风引起,兴致自然,富有诗趣。
③“生”即生出,产生,给人以时光易逝之感;“满”即铺满,写出了环境的清冷萧瑟。
④承上启下,既呼应了首联中的扬帆离别,也引出下联关于欢聚场景的描述。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类试题考生要围绕题干的要求,认真从诗歌内容理解着手进行理解和分析,答题时不要脱离诗歌的内容。
此诗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
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
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
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
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
这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
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
忆江上吴处士阅读答案
忆江上吴处士阅读答案
忆江上吴处士[注]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近,消息海云端。
【注】处士:指隐居不入仕的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蟾蜍亏复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
B.颔联写朋友离开长安后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借以表现友人离去后作者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C.颈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晚上,两人聚在一起,欢叙友情。
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
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也形容船的珍贵。
“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
2.本诗颔联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白朴在元杂剧《梧桐雨》中化用为:“西风渭水,落日长安。
”你更欣赏哪句?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答案:1、解析:选D。
诗的最后两句是说,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有回来,只好遥望天尽头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
“殊”为“犹”“还”的意思,所以D项错。
2、(示例1)原句好。
“秋风”“落叶”描绘出深秋时节长安城萧瑟、冷落的氛围,意象开阔、疏朗。
“生”“满”从动态反衬冷清、寂寞。
(示例2)改句好。
“西风”“落日”点出时节惨淡,衬托作者悲愁的心境。
去掉动词之后,诗句用列锦方式将意象叠加,增加了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
西风肃杀,落日笼罩全城,意境深沉、雄浑。
10首经典的送别古诗赏析
导语: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送杜十四之江南这是一首送别诗。
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译文(1)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
之,到...去。
2)荆:今湖北省(3)征帆:指远行的船。
帆:帆船。
【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2]作品赏析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
得第者则称“前进士”。
看来,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
“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
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
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
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
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
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
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
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
“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
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
春江渺茫,正好行船。
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原文译文赏析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原文|译文|赏析《忆江上吴处士》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此诗通过对送别时的场景、天气、环境的回忆,烘托出临别时的伤感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吴处士的深深思念之情。
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忆江上吴处士》原文唐代: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译文及注释译文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
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
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注释处士:指隐居林泉不入仕的人。
闽国:指今福建省一带地方。
蟾蜍(chánchú):即癞蛤蟆。
神话传说中月里有蟾蜍,所以这里用它指代月亮。
亏复团:指月亮缺了又圆。
一作“亏复圆”。
渭水:渭河,发源甘肃渭耗县,横贯陕西,东至潼关入黄河。
生:一作“吹”。
此地:指渭水边分别之地。
兰桡(ráo):以木兰树作的船桨,这里代指船。
殊:犹。
海云端:海云边。
因闽地临海,故言。
赏析贾岛这首《忆江上吴处士》诗载于《全唐诗》卷五七二。
此诗“秋风生(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
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此诗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
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
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
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
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
看图识唐诗(717)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看图识唐诗(717)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
蟾蜍亏复团。
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
秋风生渭水,现在遇到秋风吹拂着渭水,
落叶满长安。
落叶飘飞洒满了都城长安。
此地聚会夕,记得在渭水边与你相聚的夜晚,
当时雷雨寒。
当时雷雨交加坏天气让人心寒。
兰桡殊未返,目前你乘坐的船尚未返回到这里,
消息海云端。
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升起那一边。
再三追忆见情深。
首联叙事,友人乘船往福建,很长时间无消息。
次联说,现时渭水刮着秋风、落叶满布长安,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
此联为后世所看重,不少作品将其化用。
三联忆及在渭水边与友人分别时不是秋风在吹,而是雷雨交加。
尾联意谓,朋友之船不见回来,便指望天边的海云,能给他一点消息。
关于秋叶的诗句及赏析
关于秋叶的诗句及赏析1.“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秋风词》赏析:此句以秋风、秋月为背景,描绘了落叶在风中的聚散,以及寒鸦被惊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秋日氛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落叶纷纷飘落的景象,与长江的滚滚奔流形成对比,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又暗含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赏析:虽然此句未直接提及秋叶,但“秋光”和“冷画屏”的描绘间接勾勒出了秋夜的寒凉和落叶的凄美。
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天阶夜色和牵牛织女星,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静谧和凄清之感。
4.“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刘禹锡《秋词二首》赏析:此句描绘了秋天山水明净、树叶由绿转黄的景象,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出秋天的明丽和绚烂。
5.“萧萧几叶风兼雨,扫尽松花江上寺。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此句以风雨中的落叶为意象,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之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6.“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早春的花儿绽放的情景,展现了风的力量和秋天的萧瑟之美。
7.“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今日,肯信有来风。
”——修睦《落叶》赏析:此诗以落叶为题材,通过描绘雨后落叶满地的景象和对风的思考,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8.“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赏析:这句诗以荒村、落日和纷飞的落叶为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秋日氛围。
9.“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赏析:此句描绘了秋风吹拂渭水、落叶飘满长安的景象,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又暗含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10.“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昼阴铺濑水,夜落塞秋声。
”——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赏析:虽然此句未直接提及秋叶,但“寒空”、“千嶂净”以及“夜落塞秋声”等描绘都间接勾勒出了秋天树叶凋零、寒风凛冽的景象。
《忆江上吴处士》读后感
《忆江上吴处士》读后感
《忆江上吴处士》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对与友人吴处士分别后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读后,我深受感动,对友情和人生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
首先,诗中的“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让我感受到了诗人与吴处士分别时的场景。
诗人目送着吴处士扬帆远去,月亮从残缺到圆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漫长。
这种场景让我感受到了离别的无奈和伤感,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身边人的相处时光。
其次,诗中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则展示了诗人对吴处士的深深思念。
秋风萧瑟,渭水波澜,长安城的落叶纷飞,这些景象都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这种思念之情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真挚和深厚,也让我更加珍视身边的友情。
此外,《忆江上吴处士》还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中,诗人通过回忆与吴处士的相聚和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个人的追求和成就,更在于与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扶持。
总的来说,《忆江上吴处士》是一首充满思念和感慨的诗篇。
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引发了我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读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更加珍视身边的友情和与他人的情感纽带。
同时,这首诗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和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忆江上吴处士
忆江上吴处士作者:〔唐〕贾岛来源:《月读》2015年第11期〔唐〕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长江集》)【品读】中唐诗人贾岛曾为长江县(今四川大英县)主簿,世称贾长江,诗集因此得名。
知道并记住贾岛此人,是因了《题李凝幽居》中的“推敲”之典。
据闻,当初贾岛骑驴行路间,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佳句,总不能决定后一句里是该用“推”,抑或是“敲”。
就在其吟哦推敲之隙,偶遇了巡街的京兆尹韩愈。
韩愈认为,该去掉原句中的“推”,改用“敲”字,似乎才更好。
因“敲”之一字,能够产生声美,又显得有礼。
然而,细细究其诗意梗概,并反复吟诵后,自觉贾岛原句中的“推”字亦不失其妙处。
一则,古之门扉多为木质,推之会有吱吱扭扭的声音,不低,不噪,不生硬死板,恰恰的好。
夜静月明下听去,倒实实比那敲击而出的声音更有美趣与韵味。
二则,贾岛是去看访友人,既非初遇,还言再来,亦自该是草径幽园轻车熟路的,才不失彼此友谊之深无忌惮,若用“敲”字,反倒略显着彼此间的生疏与客气了。
再则,其友人是位隐者,幽居僻静之地,万一住的是茅屋篱门,矮矮的篱门又未扎未拴,若“敲”来,倒委实有些矫情了。
贾岛是个门第寒微的落拓诗人,少时因贫为僧,后虽还俗,并习文应举,却缘于各种因由屡试不第。
同时期前后的诗人,皆有“诗仙”“诗魔”“诗圣”等响当当的称谓,而贾岛却为“诗奴”。
“诗奴”这个称谓,听着似很一般,却倒有十足虔诚不悔之意味,也很好。
而且,这位“诗奴”很有趣,吟诗时,常有身心入境而忘我之举。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里讲贾岛,说其“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
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
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此事听来,甚有意思,竟比那个“推敲”之典,更叫人忍俊不禁。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二句,实可谓是对仗自然,妙语天成。
【现代文阅读】忆江上吴处士 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忆江上吴处士阅读附答案【现代文阅读】忆江上吴处士阅读附答案忆江上吴处士(1)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八十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抵(2),消息海云端。
【注】(1)处士,隐居林泉不出仕的人。
(2)兰桡,用木兰树做成的桨,代指船。
14.以下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认知与赏析,恰当的两项就是(5分后)()a.“闽国扬帆去”,即扬帆离开闽国,主语是省略的吴处士。
b.“蟾蜍亏复圆”,蟾蜍指月亮,“亏复圆”说明已回去了一个月。
c.末句写只好遥望远天,希望能从海云间得到友人的一些消息。
d.全诗写下诗人怀著真诚的感情,盼吴处士早日重回家园。
e.诗歌围绕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构思缜密严谨,笔墨厚重饱满。
15.本诗第二、三联写下的什么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两联存有怎样的艺术特色?(6分后)参考答案:14.ce(a项,不是“扬帆返回闽国”,而是扬帆回去闽国。
b项,“亏复圆”不是的定指一次亏复圆,就是指不断反反复复,时间很长。
d项,诗中没写下至盼归的意思,“长安”是否是吴处士的“家园”也难以获知。
)(答错一项2分后,两项5分后,存有错项不计分)15.第一问:第二联写长安已进入深秋,隐含的意思是处士离去已很久了。
(1分)第三联回忆曾与处士在长安聚会的一幕往事。
(1分)第二问:表达了诗人思念相隔异地时间已久的友人的深厚感情。
(1分)第三问:(1)对仗工整;(1分)(2)借景抒情,“秋风”“落叶”,表达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写聚首真挚谈心,表达对情谊深切的眷恋。
寇准《阳关引-塞草烟光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寇准《阳关引-塞草烟光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阳关引-塞草烟光阔》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①春朝雨霁轻尘歇。
②征鞍发。
③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④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⑤更尽一杯酒,歌一阕。
⑥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⑦【注释】①渭水:即渭河,黄河主要支流之一。
源出甘肃渭源,经陕西,东流潼关,入黄河。
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②轻尘:即尘土。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征鞍:旅人远行所乘之马。
④“指青青”二句:即折柳送别。
《三辅黄图》六《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⑤黯然:心神沮丧容色惨郁之状。
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⑥“更尽”二句:语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歌一阙,当指为这首诗谱的《阳关三叠》。
⑦“千里”句:语出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译文】边塞的青草辽阔无垠,一片茵蕴,宛转而去的渭水,象是发出惜别的呜咽。
清晨的十里长亭,春雨初歇,空气清新。
远行的鞍马已经扬蹄启程,折下一枝青翠的杨柳作为赠别。
好不感伤哪,真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相会。
此时一刻值千金,再多喝一杯惜别的酒,歌一阕惜别的曲。
可叹啊,人生!最难的是朋友欢聚,最易的是亲人离别。
不要推辞酒醉,听完这《阳关曲》再上路吧。
此后,我将把怀念之情,遥托普照千里的皓月清辉传达给你。
【赏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唱出了多少惜别人的心声。
寇准这首《阳关引》融化王维的诗意,深得其神理,且以词的形式出之,更有一番韵味。
将二者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时间地点、主题都相似,所不同的是:寇准的词具有更浓厚的主观色彩,更富想象的情调,更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专项练习(附详细答案)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专项练习(附详细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远①杜甫肃肃②花絮晚,菲菲③红素轻。
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④。
【注】①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
②肃肃:花落的声音。
③菲菲:花落的样子。
④亚夫营:指戒备森严的军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体现出诗人的忧国思乡、感时伤己的情怀。
B.首联运用叠词“肃肃…'菲菲”,音律谐调,渲染了内心的感受,与”飘飘何所似”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颈联”数有”表现了关中战乱的频繁,而”何曾”则表明只有剑外一带曾经清静过,从而表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
D.后两联写春日感怀。
时局动荡不安,故乡尚有军营,欲归而不得,只能寓居在偏僻之地。
16.此诗颔联被后人盛赞,鸟雀、柴荆都是寻常之景,却写出了独特意蕴。
请结合具体词语赏析该联写景的独特之处。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①“旄(máo)头“是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1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连用“轮台城”一词,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
B.三至六句写敌军大举进犯且来势迅疾,渲染出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C.本诗末四句之前皆两句转韵,节奏短促;末四句一韵而下,传递出奏捷的轻快。
D.本诗既表达送别时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也表达出英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16.“四边伐鼓雪海涌……沙口石冻马蹄脱”六句内涵丰富,请简要赏析。
唐朝诗人贾岛的诗词摘抄
唐朝诗人贾岛的诗词摘抄唐朝诗人贾岛的诗词篇一《忆江上吴处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
其古诗全文如下: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翻译】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
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
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送无可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
其古诗全文如下: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送天台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
其古诗全文如下: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送贺兰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
其古诗全文如下: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翻译】山野之僧与我告别,坐地依傍清泉流沙。
高擎空钵迈上远道,遁入深山轻踏落花。
未拜宗师禅心自悟,品格高尚诗句堪夸。
此行非关身家之事,孤云漂泊永无定家。
《赠绍明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
其古诗全文如下:未住青云室,中秋独往年。
上方嵩若寺,下视雨和烟。
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
不知能已后,更有几灯然。
【翻译】从未住在寺庙的青云室内,中秋节依然是独处像往年一样。
向上看是嵩山的寺庙,向下看是蒙蒙细雨和云霞雾气形成的烟雾。
前人怎么就没有留下文字类的东西就离去了,但是禅心因为断臂山而能够流传下来。
不知道在我离开的时候,还能够有几盏灯是还在燃烧着的。
《寄朱锡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
其古诗全文如下: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翻译】和谁一起漂泊,向来都是在古树中。
在长江一带人们常月下垂钓,空旷的原野火点燃了风。
江南一带吞掉了楚国的一大片,闽山在大海从中。
查德卿《蟾宫曲·怀古》原文译文赏析
查德卿《蟾宫曲·怀古》原文|译文|赏析《蟾宫曲·怀古》是查德卿创作的一首元代散曲,此曲歌颂姜子牙和诸葛亮由布衣成为当世英雄的事迹,抒发了作者觉得现实中再没有这样英雄的感慨。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元曲吧。
《蟾宫曲·怀古》原文元代:查德卿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
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译文及注释译文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
一个隐居南阳,一个栖身东海海滨,都是一举成功。
诸葛亮名成八阵图,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六韬》兵书。
但转眼霸业都成空,带来无穷的遗恨。
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渭水上的秋风。
注释①一位农夫:指诸葛亮。
因为他曾经“躬耕南阳”。
②一个渔翁:指姜太公,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
③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即隐居。
南阳:今属河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④栖身东海:《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处士,隐海滨。
”⑤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卧龙:指诸葛亮。
⑥六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
分文、武、虎、豹、龙、犬六韬。
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
⑦蜀道寒云:极言蜀道之险峻。
⑧渭水秋风:言在羁旅中过生活。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渭水: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
赏析查德卿的这首《蟾宫曲·怀古》抒发的是怀古咏史之意。
作者在开篇第一句就写出了自己的疑问,他问道“问从来谁是英雄?”,紧接着他便在曲中写到一个农夫,一个渔翁。
”查德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在此处点明了怀古的对象,同时也做出了评价。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南阳,东海是两处地点,分别承接“农夫”与“渔翁”,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曾经在南阳过着隐居的生活,而姜太公也曾经在渭水之滨垂钓,同样过着悠闲恬淡的日子。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原文与赏析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原文与赏析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此诗以整饬流畅的律体抒写友人远去后的忆念之情。
“处士”是隐居不仕之士。
诗人身居长安,友人赴闽,而题作“江上吴处士”(“江”为长江),是因为吴处士从水路南行,须从长安北的渭水入黄河,转汴水进长江,再去闽。
诗人估计吴处士此时在长江一带水路上,故云“江上”。
首联叙离别已久,月亮亏了又圆,“蟾蜍”代月。
颔联借景言情;满耳秋风吹动渭水,满眼黄叶纷坠帝京,一股按捺不住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我国文人精细灵敏的艺术触觉,每易为时序物候的变迁所牵动,荣枯忧生死,冷暖念亲友,是不说自明的审美体验。
颈联则转忆分手前二人在京的过从之好,当时竟夕欢聚、雷雨惊寒的美好记忆,并未被时间冲淡。
“此地”、“当时”虽分属二句,实起互补作用。
结联又折回此际对远去友人的殷切怀念,桨送人远,归还无期。
“兰桡”回映首句“扬帆”。
闽地滨海,音讯隔云端,忧如之何,为笼罩全诗的“忆”字,添了最后一笔。
此篇八句,围绕着“忆”字将今昔水陆的时空,东针西线地组织笔墨。
就时而言,则首联是因久别相忆,颔联因秋深而忆切,颈联由追忆而思不可禁,末联念还期遥遥而长忆。
就地言,首尾两联是就去闽水路写,自扬帆离京而兰桡滨海;中间两联的清秋萧飒与雨夜欢会,都是从长安一地落笔。
如此交织,则吴处士的人去情在与作者之身留心追,两面都已写全,“忆”字做足。
“秋风”、“落叶”二句更是传诵不衰。
当世即传贾岛为苦吟此联,不觉冲撞京兆尹刘栖楚大驾,“被系一夕而释”(《唐摭言》卷十一)。
后代诗人曾将此联移植入词曲。
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
得“僧推月下门”之句。
欲改“推”为“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
乃具言。
愈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论诗久之。
或曰,吟“落叶满长安”之句,唐突大尹刘栖楚,被系一夕,放之。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冯班:此诗高处只在次联,直敌过仲宣“灞陵”句矣。
忆江上吴处士鉴赏
忆江上吴处士鉴赏概述《忆江上吴处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律,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江南山水之美,又想起了友人吴处士,展现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与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从诗歌的内容、形式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鉴赏。
内容热爱江南山水诗歌的第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便展现出诗人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江南山水,自古被誉为人间仙境,诗中所表达的也正是这种徜徉在江南山水清旷的感觉。
苏杭甬州等地的江南山水,多处水乡古镇,风景秀美,名胜古迹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是江南山水的典型代表。
白居易通过“风景旧曾谙”的表述展现出自己深深地爱上了江南山水,并在诗歌中对其作了详细的描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描述了江南山水美景的绝妙之处。
黎明时,太阳的余辉将江上一丛丛的花朵染成了鲜艳的红色,整个江面红汪汪的,非常美丽。
而江水又是什么颜色呢?是绿绿的,如同蓝色,非常明亮美丽。
白居易的文章渲染出了江南山水的美好与独特之处,让人不由得更加陶醉于其间。
怀念吴处士白居易在江南游历时结交了许多好友,其中就有与他情投意合的吴处士。
白氏介绍了吴处士的美好人格和卓越才华,评价了他的洒脱豁达,“慕名久不遇,早晚复相见。
”表达了他对吴处士的深深思念之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两句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日常闲情。
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白居易的诗歌中呈现的是一个陶醉在闲情之美中的诗人,心趋吴处士,追寻着传说中的吴处士存在的地方,直至找到他的作品留在了吴山两岸。
形式七律《忆江上吴处士》是一篇七律,采用律诗的形式对于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在唐代诗歌中,七律是一种几乎同时产生的新体诗,同时也是最为严格、最为正规的律诗之一。
律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代表了当时文化的成果和发展,是汉文化的一份财富。
修辞技巧白居易的诗文常常采用了修辞手法烘托江南风物。
这篇律诗中,抓住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通过对于颜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江南山水的绝美。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①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木返,消息海云端。
[注]①闽国:指今福建一带。
②渭水:发源于甘肃,横贯陕西,流经长安郊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诗人望月怀远,“闽国”点明与友人分别之地,“亏复圆”强调了分别时间之长。
B.五、六句转入虚写,诗人回顾长安聚会的情形,“寒”字兼写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感受。
C.结尾“未返”与开头“去”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因友人音讯全无只能遥望海云的无奈。
D.全诗围绕标题中的“忆”字反复勾勒,内容高度集中,笔墨厚重饱满,语言生动自然。
16.《唐诗成法》称赞本诗的三、四句为“盛唐佳句”,试作简要赏析。
(6分)
参考答案:
15. A
16.①意象典型。
诗人选取了秋风、落叶、渭水等意象,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
②动静结合。
秋风吹拂渭水,落叶铺满长安,两相结合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
③情景交融。
作者描摹秋天萧瑟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每点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意思-赏析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意思|赏析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作者:周啸天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
得第者则称前进士。
看来,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
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
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
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
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
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
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
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
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
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
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
春江渺茫,正好行船。
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诗品冲淡》)了。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
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
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
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
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
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直是含蓄。
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别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
赞美古都西安的古诗
赞美古都西安的古诗《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一、衍生注释:1. “闽国”:指今福建省一带地方。
2. “蟾蜍”:这里指月亮。
传说月中有蟾蜍。
3. “兰桡”:兰木做的船桨,这里指代船。
二、赏析:这首诗最妙之处在于“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两句。
秋风萧瑟而起于渭水之上,长安城里满是落叶,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相融合,渭水、长安这样的地标性元素,让画面感十足。
从友人离去写到眼前之景,又延伸到对友人归期的盼望,情感层层递进。
三、作者介绍:贾岛(779 - 843年),字浪仙(亦作阆仙),唐代诗人。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后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他的诗以苦吟著称,注重词句的雕琢和意境的营造,风格清奇僻苦。
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他要去远方旅行,我突然就想起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句诗。
我就对他说:“你这一走啊,我就感觉像那秋风在渭水上吹起,心里空落落的,就像长安城里满是落叶似的。
你可得早点回来啊,不然我这心里就像那诗里等友人归期的人一样,满是挂念呢。
”《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一、衍生注释:1. “千门”:这里形容长安宫殿建筑群门户众多。
2. “秦关”:指长安,长安为秦地。
二、赏析:此诗开篇描绘了一幅东风吹雨,青山葱郁,而长安城中草色闲静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则由眼前景转入思乡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这两句,将对家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喟融入其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梦到家,又有几人能在春天回乡呢?颈联进一步描写长安的景色,川原在浮云之外缭绕,宫阙在落照之间错落,景色壮阔而又透着淡淡的哀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上吴处士》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原
文及翻译
⑶蟾蜍(chánchú):即癞蛤蟆。
神话传说中月里有蟾蜍,所以这里用它指代月亮。
亏复团:指月亮缺了又圆。
一作“亏复圆”。
⑷渭水:渭河,发源甘肃渭耗县,横贯陕西,东至潼关入黄河。
生:一作“吹”。
⑸此地:指渭水边分别之地。
⑹兰桡(ráo):以木兰树作的船桨,这里代指船。
殊:犹。
⑺海云端:海云边。
因闽地临海,故言。
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
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
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赏析】
《忆江上吴处士》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此诗通过对送别时的场景、天气、环境的回忆,烘托出临别时的伤感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吴处士的深深思念之情。
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语言生动,情感深厚,笔墨饱满,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到闽地,贾岛很思念他,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一开始就情深意长地说:友人离开长安坐船去闽地,已经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未得到他的消息。
“闽国扬帆去”,即“扬帆闽国去”。
从后面第三联可以知道,友人离别时是在夏天。
接着写友人别后,长安已入秋天。
这时已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片萧瑟景象。
这两句是即景而成。
长安在渭水南岸,渭水又是送别友人的地方。
送别之时,还是夏季,渭水还未有秋风。
如今秋风吹着渭水,
黄叶落满了长安。
此情此景,使作者更加怀念友人。
两句描写长安秋景,自然成对,紧系别情。
据《唐摭言》说,贾岛是先得了“落叶满长安”这句,因苦思不得一联,于是在大街上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被关押了一天,事后才补足“秋风吹渭水”一句的。
这一说法是否真实,有待考证。
不过从整首诗看
,是环环相扣,首尾完整。
“秋风”一联,并不是随便凑合之词,而是紧承上联,又很自然地开启了下文的回忆。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这两句意思是说:“想起在长安这地方聚会谈心的那个晚上,忽然下了一阵大雨,雷电交加,虽然是夏天,当时心里也不禁感到一阵寒颤。
时间真过得快,转瞬又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
结末二句,是一片殷切怀念之情。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意思是说:由于友人坐的船还远远不见回来,没有音讯
,只好极目南望那遥远而又渺茫的闽海之边了。
“海云端”,海云生处。
闽地靠海,所以这样说。
在章法上,这一语与题中“江上”相应。
全诗语言简朴自然,不华饰,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殷忆念之情,尤其是“秋风”、“落叶”这两个描写秋景的句子,自然而恭整,既描写出了深秋的典型景物,而又气势苍凉,景象广阔,成为历代传诵的名句。
后世引用的人极多。
如宋代词人周邦彦的《齐天乐》词:“渭水西风,长安乱叶
,空忆诗情宛转。
”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的《程桐雨》杂剧:“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叶长安。
”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