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赣州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赣州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赣州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

国土资源“一张图”及其核心数据库的建设是近几年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它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并行开展,这两个项目的合并实施将成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引擎和强大基础。随着各项专题数据库的建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日趋完善,将其充分运用到各项国土资源行政审批业务中是国土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将“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充分运到建设用地业务审批过程中,为业务审批提供辅助信息和数据支持。本文以赣州市建设用地审批业务为实例研究对象,根据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各个业务环节的流程和需求,结合“一张图”工程的思想规范,构建出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建设用地审批业务模型。

利用.NET开发平台中的C#语言,基于ArcGIS Server对系统进行开发。利用Oracle10g对业务数据进行管理,以ArcSDE作为数据引擎,采用OGC标准接口实现与“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对接,设计开发出包含市、县(区)两级国土部门的B/S结构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系统将实现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用地审批业务的网上受理与审批,以及业务信息的共享、交换、处理与查询,达到审批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论文从规范化、科学化的角度,对各项业务流程梳理再造,对现有的建设用地规范工作模式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一张图”模式下的业务流转最优化模型。

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如何利用ArcSDE空间数据引擎、OGC开放式地理空间数据互连标准将“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与系统紧密衔接起来。实现系统业务数据成功地融入“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中,全面服务于建设用地业务审批过程中。详细研究了基于“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图形辅助审查功子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核心成果,实现了建设用地审批业务与“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无缝衔接。

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

xxx区国土资源 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基础支撑平台与运维保障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项目目标 (2) 1.3建设内容 (2) 2现状及需求分析 (3) 2.1信息化现状 (3) 2.2存在的问题 (4) 2.2.1运维保障面临主要问题 (4) 2.2.2现有保障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4) 2.2.3管理运维问题 (5) 3方案总体设计 (6) 3.1设计原则 (6) 3.2总体架构设计 (7) 3.3实施思路 (7) 4虚拟桌面技术方案设计 (10) 5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设计 (11) 6业务系统运维保障设计 (13) 6.1架构设计 (13) 6.2业务系统应急 (14) 6.3数据保障 (15) 6.4运维迁移 (15) 7项目实施计划 (16) 8项目组织保障 (17) 8.1工作领导小组 (17) 8.2项目专家小组 (17) 8.3项目技术小组 (17)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以下简称“一张图”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81号)、《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建设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1〕33号)和《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土资房发〔2012〕465号)等一系列文件的要求,青岛市国土房管局xxx 分局拟开展xxx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障平台建设,为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搭建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环境,为全局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项目目标 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通过加强对业务内网、办公网、互联网的安全管理,实现生产数据和涉密信息的集中存放和管理,保证信息安全; (2)通过为32个乡镇国土所提供云端虚拟桌面服务,保障数据不在国土所用户的终端设备上落地的基础上,实现各项数据及业务应用的便捷接入,有效促进业务协 同; (3)通过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为全区国土资源用户提供一致、高度可用、高度可扩展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停机,全面支持国土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4)通过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已有资源,实现IT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 1.3建设内容 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建设内容:

用地规划条件

用地规划条件 一、用地概况 (一)用地位置:位于南沙区黄阁镇,京珠高速以东、黄阁北路以南、庐前山南路以北。(详见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二)用地性质: 地块一:二类居住用地(R2);地块二:二类居住用地(R2)。 (三)总用地面积: 地块一用地面积30475平方米;地块二用地面积26446平方米。 (四)地形图号:192-58-3、192-58-4。 二、经济技术指标 (一)容积率 地块一≤2.0(按用地面积30475平方米计算),地块二≤2.0(按用地面积26446平方米计算)。 (二)建筑密度 地块一≤30%(按用地面积30475平方米计算),地块二≤30%(按用地面积26446平方米计算)。 (三)绿地率 地块一≥35%(按用地面积30475平方米计算),地块二≥35%(按用地面积26446平方米计算)。 (四)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地块一≤60950平方米,地块二≤52892平方米。 (五)建筑限高 地块一、地块二原则上限高90米,以城市设计要求及南沙新区规委会建筑环境与文化艺术委员会审定方案为准。 三、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要求 居住用地内独立设置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必须在规划地块建设总量(不含上述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50%前建设完毕,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其中,垃圾压缩站、变电站、公共厕所、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站、派出所、燃气设施和燃气抢险点、公交首末站、老年人福利设施、幼儿园等设施应当先于住宅首期工程或者与其同时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在住宅首期工程预售前先行验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依据《广州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进行规划、建设和移交,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市政建设项目流程图

市政建设项目流程图 1、办理施工图审查应备材料:报审表、七套施工图纸、勘察报告2份、法人声明、报审工程汇总详表、计算书、设计合同(原件)、施工图设计单位备案表(原件)、施工图设计单位资质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勘察合同(原件)、勘察单位备案表(原件)、勘探单位资质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2、办理选址意见书应备材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1份、发展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原件)、环评报告(原件)、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及经办人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政府划拨用地批复件 3、办理土地预审文件应备材料:道路工程进行用地预审的函、江苏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拟建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红线图(盖章)、规划选址意见书、项目建议书批复、由国土局3楼出具地类、法人证明及授权书 4、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备材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1份、发展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原件)、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原件)、政府同意划拨土地文件、用地红线图、法人及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 5、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备材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项目表各1份、发展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划拨用地提供用地批复、施工图审查合格证、规划总平面、用地红线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经办人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 6、办理施工许可证应备材料: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一份、建筑工程规划建设许可证和规划用地许可证、中标通知书和招标备案表、施工合同、劳务合同(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和安全监督通知书、监理合同、缴费凭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建设单位资金到位证明。 7、办理质量监督备案应备材料:中标通知书、规划许可证、创优工程目标(一式三份)、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回复意见、审查回复变更通知、图审合格证、监督申请表(每一监督号一式二份)、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岩土勘察报告、有图审章的设计文件(图纸)、各责任主体的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资质证书复印件(建设、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现场各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单、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建筑师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勘察单位技术负责人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质检员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施工单位桩基分包的需提供桩基单位的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资质证书和项目经理质检员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所有复印件盖上原单位印章、监理企业注册备案手续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 解决方案

目录 1 方案背景 (3) 1.1 发展现状 (3) 1.2 发展趋势(可选) (3) 1.3 方案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 2 总体建设方案 (5) 2.1 总体建设目标 (5) 2.2 总体建设原则(可选) (7) 2.3 总体架构 (8) 2.4 总体建设内容 (9) 2.5 关键技术 (20) 3 总体部署方案 (20) 3.1 总体部署图 (20) 3.2 软件配置 (21) 3.3 硬件配置 (21) 4 技术基础/可行性分析(可选) (25) 5 典型应用案例(可选) (28) 6 方案特点 (32)

1 方案背景 1.1 发展现状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数字国土”工程的实施、国家“一张图”工作的推进以及全国国土资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成果的验收入库,各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各类管理行为未能完全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基础数据库覆盖面不够全,现势性不够强,数据重复、不一致、管理类数据标准化、完整性还有待提高;二是信息系统建设分散,各个管理环节存在鸿沟壁垒,没有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三是信息资源的应用还局限于一个部门内部,对上下级相关国土管理部门的支撑以及广域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支持不够理想。 1.2 发展趋势 “一张图”工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全力构建“二网、一中心、一平台”的综合管理框架:依托局域网和政务专网,以数据为中心,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要素数据库,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更新的数据中心建设;全面理清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业务板块,梳理优化各板块内部以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业务流程,建立协调一致、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电子监管办公平台。 1.3 方案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游刃有余的海量异构数据管理 国内大多数地区的省国土厅、市局、县分局在同一时期很可能同时使用了多种格式的GIS数据和电子档案数据,在数据上报、下发、

GIS项目建设与技术方案

GIS项目建设与技术方案 一、该项目的建设目标: 为加强村镇的规划管理,协调各镇区路网和市政设施规划之间的矛盾,统筹考虑全市的规划信息数据,我局计划开展市域“一张图”项目,该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包括:1.解决目前规划科、市政科等业务科室图形系统的中文界面不能显示、英文系统不稳定问题,整合目前应用的OA系统和图形系统的平台,使几个业务科室的系统能在同一软件平台上运行。 2.在对各镇区总体规划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建立市域路网一张图和基础设施一张图,一盘棋考虑全市基础设施与路网规划。 3.把市域各镇区的总体规划成果按每个专题进行汇总、协调。 4.建立市域一张图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与管理。(远期) 二、项目建设的具体技术要求 由于我局目前图形系统应用的是MGE7.0环境下的Microstation软件,图形数据格式为DGN格式。各镇区总体规划的成果是AutoCAD的DWG格式,为统一数据标准,方便与我局目前应用的系统以及05年投入试运行的新系统进行衔接,对该项目的建设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1.数据库的建立和有关程序的开发必须在MGE环境下进行,以方便和目前应用的图形系统随时进行叠加,方便项目开展过程中随时对各镇区之间的路网、市政规划等数据矛盾进行协调。 2.提交最终成果的图形数据统一采用Microstation的DGN格式。 3.数据统一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结合有关国家标准制定适合本项目的统一的符号库、线型库、图例以及其他数据标准。 三、该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 1.数据的收集、整理: 根据项目的工作目标,由承包公司负责对各镇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最终成果进行收集、整理,研究所信息股以及村镇科配合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具体包括各镇区的基础地形图、道路规划图、市政设施规划图、已审批通过的总体规划图等电子数据。 2.修改我局目前应用的图形系统的部分功能 目前我局应用的图形系统为1997年开发,虽然系统当时的选型比较先进,功能也开发的比较完善。但近来由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系统的升级以及OA系统的替换导致原图形系统的中文界面无法启动,英文系统不稳定,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软件(RIS Server)时常中断,给局的业务科室和信息股的录入带来了很多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新系统投入使用前,旧系统急需技术支持和维护有关功能,具体包括“用地管理子系统”、“一张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市政管线管理子系统”相关功能的修改,使系统的原有功能能正常运作,保证科室的日常应用和管理。 3.由承包公司负责制定市域一张图的数据标准,具体包括每一规划专题的标准、图例等,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相关的软件开发。该部分工作由信息股负责配合,与目前使用的系统进行技术衔接,统一数据标准。 4.完成市域路网一张图、市域基础设施一张图的专题图制作与属性数据录入;把各镇区总规成果按每个专题进行汇总、协调,并根据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录入属性数据。该部分技术开发工作由信息股配合,数据的协调、整合由村镇科和技术科负责协调。 5.项目的远期目标:建立市域一张图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与管理。目前规划局和各镇区的光纤网“城建网”运行状况良好,为市域一张图的更新和数据共享奠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及报批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及图纸包括:规划说明书、现状图、总平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用地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纸。 2、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3)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宽度及出入口的位置; (4)建筑物功能、编号、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 (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 (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等; (7)绿地界线,绿地布局; (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 (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 (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3、道路系统规划图:应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度、控制点坐标、高程、转弯半径,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出入口定位坐标、宽度,地上、地下泊车范围和泊车布局、泊车量等。 4、绿地系统规划图:应确定绿地功能、范围、用地面积,选择树种,进行绿地景观和设施设计等。

5、用地竖向规划图:应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地面排水方向、坡度、高程等。 6、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燃气各专业管线和管网综合规划等。 规划内容包括负荷预测、外部管线现状、地坪标高、排水管道标高、各类管线走向、管线位置、主要管线管径,并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初步意见。 7、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 8、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或1:1000。 第五条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1、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包括:规划设计说明、总平面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纸。 2、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图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3)用地范围内道路控制点坐标、高程、道路宽度及转弯半径,出入口定位坐标和宽度,泊车布局等; (4)建筑物功能、编号、定位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 (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 (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等; (7)绿地界线,列出集中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等,进行绿地景观的意向设计; (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 (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

新蔡县信息化建设“一张图”综合实施方案

新蔡县国土资源“一张图” 综合解决方案 “一张图”是指通过对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进行整合集中,通过对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进行统一叠加,共同构建起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有力数据与决策支持,实现“批、供、用、补、查”的统一管理。满足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资源监管、形势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和社会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所必要的政策、机制、数据及其管理、技术、标准、应用和服务的总和。 一、系统统总体设计思路与架构 (一)设计思路 1、构建数据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体系 “一张图”工程涉及遥感影像、矢量数据等多种格式、多种精度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如:建设用地报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供应备案系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矿业权管理系统等。 2、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组织 把大量的数据库数据整合起来,提供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服务,在多用户大数据量并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提供数据服务的能力。 3、建立快速、稳定的数据入库、实时更新与维护机制 4、实现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能力 5、建立综合的业务管理功能

“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对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基础地理、遥感监测等多种数据的集中整合,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平台,实现对国土资源管理规划计划、审批、利用、补充、开发、执法等的网络化综合管理,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实现国土资源的动态监管。“一张图”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能在“批、供、用、补、查”的各日常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梳理优化业务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自动建立案卷间的依赖关系和各空间专题的占地分析查询,使土地用途扭转和权属变化能实时、清晰的反映在一张图上,并建立了长期、历史、不断更新的综合业务电子案卷档案库和行政管理效能分析统计库。同时,提供用户开发接口和权限,使用户能给“一张图”提供最新的地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编辑,保障“一张图”的信息保持现势性。

XX县国土资源“一张图”项目建设方案

XX县国土资源“一张图” 项目建设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建设的意义 (2) 2 现状与需求分析 (2) 2.1现状描述 (2) 2.2需求综述 (3) 2.3建设思路分析 (4) 3 建设内容 (5) 3.1电子政务平台 (5) 3.2数据库及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制定 (6) 3.3核心数据库 (7) 3.4数据库管理平台 (7) 4 总体技术方案 (8) 4.1总体框架 (8) 4.2与现有系统整合 (9) 5数据库及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制定 (10) 5.1数据与系统存储设计 (10) 5.2数据更新与维护管理 (10) 6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 (13) 6.1数据库框架 (13) 6.2数据库设计原则 (14) 6.3数据处理总体思路 (16) 6.4数据库内容与步骤 (18) 7 “一张图”数据库管理平台 (19) 7.1设计思路 (19) 7.2技术架构 (19) 7.3系统主要功能 (21) 7.4行政办公系统 (30) 7.5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 (30) 7.6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子系统 (30) 7.7建设用地报批管理系统 (31) 7.8地价管理系统 (31) 7.9土地征收管理系统 (32)

7.10土地储备管理系统 (32) 7.11土地供应管理系统 (32) 7.12基本农田管理系统 (33) 7.13综合档案管理系统 (33) 7.14人事管理系统 (33) 7.15批后监管系统 (33) 7.16调控监测子系统 (34) 7.17成果管理系统 (34) 8 项目建设工期建议 (35) 8.1总体建设内容 (35) 8.2总体建设周期及人员安排 (41)

(完整版)规划设计条件

规划设计条件 一、用地概况 (一)用地位置:广州市南沙区庆盛枢纽区块启动区,庆盛大道东侧。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二)用地性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三)用地面积:用地面积6378 平方米,均为净用地. (四)地形图号:0-58-16,0-58-20 。 二、经济技术指标 (一)容积率W 1.0,建筑密度w 45%,绿地率》15% (以上指标均按可建设用地面积6378 平方米计算)。 (二)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w 6092平方米。 (三)建筑限高:w 20米。 三、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要求本地块无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 要求。

四、城市设计要求 (一)规划设计方案应符合“高端化的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精细化的实施把控、品质化的空间特色”的要求,即: 1、高端化的技术标准。倡导绿色建筑理念,运用前沿的技术 方法,采用清洁能源,体现成熟的节能低碳技术集成,最大限度 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创造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尊重南沙当地气候环境,落实体现低碳节能环保。 2 、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解读整体城市形象和空间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国际风范、功能与艺术相融合的城市风貌,充分体现建筑与人的关系。 3、精细化的实施把控。从项目前期到投入使用,在材质、色彩、绿化、公共空间等元素的精细化设计与工程实施把控方面,应体现全周期、各个环节的紧密对接和精细控制,保证地块建设内容的高完成度,并实现绿色施工。应保证地块内公共开放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和完成度。 4、品质化的空间特色。创造多元、弹性、活力的公共空间, 强化与周边地块功能与景观的匹配与融合,确保区域的有机协调,提升城市活力。

资源库建设方案详细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2012年9月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本专业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专业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学前教育专业“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高秉友 副组长:同祯 成员:国武、慧、梁萍新颖、菊云、宗恒俊、娟 二、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料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三、建设目标 1、教学课件: 涵盖音乐、舞蹈、美术、琴法、视唱、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计算教学法、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语教法、幼儿卫生学、语文、体育课、英语、数学、计算机、政治、历史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格式),优秀教学课件达30%以上。 教学设计: 涵盖各学科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格式),优秀电子教学设计达40%以上。 3、教学素材: 每学科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视频达10GB以上。

四、实施策略 1、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由教研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到教育技术处,具体要求如下。 ①、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体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 ②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③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介明了、美观大方。 ④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课件中除了有序言、重难点,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及要求: 由教研组牵头、由任课教师制作,全员参与在规定的时间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学资源管理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教学素材及要求: 由教研组牵头,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上传至教学资源管理处。 使用及管理: 1、教师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教师使用。 2、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集、汇总教师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教程文件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 容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及图纸包括:规划说明书、现状图、总平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用地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纸。 2、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3)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宽度及出入口的位置; (4)建筑物功能、编号、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 (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 (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等; (7)绿地界线,绿地布局; (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 (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 (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3、道路系统规划图:应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度、控制点坐标、高程、转弯半径,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出入口定位坐标、宽度,地上、地下泊车范围和泊车布局、泊车量等。 4、绿地系统规划图:应确定绿地功能、范围、用地面积,选择树种,进行绿地景观和设施设计等。 5、用地竖向规划图:应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地面排水方向、坡度、高程等。 6、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燃气各专业管线和管网综合规划等。 规划内容包括负荷预测、外部管线现状、地坪标高、排水管道标高、各类管线走向、管线位置、主要管线管径,并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初步意见。 7、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 8、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或1:1000。 第五条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1、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包括:规划设计说明、总平面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纸。 2、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图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3)用地范围内道路控制点坐标、高程、道路宽度及转弯半径,出入口定位坐标和宽度,泊车布局等;

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 总体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资源信息化项目)。(二)建设单位 桂南市自然资源局。 (三)项目背景 桂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桂南市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以及原有地理信息数据,结合桂南市信息化现状及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工作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了桂南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调查移动端,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于三调成果和原有自然资源数据的的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数据建库与管理“一张图”系统建设。

二、项目的需求分析 (一)项目背景和依据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提出要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一

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数据整合力度,类型,范围不够。未对基础地理数据数据,遥感影像,规划数据进行了整合;范围上,目前只对地籍类,用地类数据进行了整理,缺乏对执法,监管,审批等业务数据的整合。范围上,目前主要还是以土地类数据为主进行整合,缺乏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数据的梳理和整合。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展示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简单的空间地理信息的二可视化表达。尚缺乏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的多视图、多样化表达能力,急需研制。 辅助决策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紧提供了对矢量数据的查看和查询能力,尚缺乏对空间分析能力的应用,急需根据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各部门管理需要开展定制化研发,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三、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意义 (1)构建桂南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数据新生态 通过制定统一分类标准,建立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模型,开展土地、矿产、地质调查、测绘、林业、草地、水资源等数据整合集成,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准确掌握桂南市自然资源“家底”,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联动更新,做到数据统一,权威发布。依托桂南市现有自然资源相关数据,建立横纵协调的自然资源数据联动更

房屋拆迁用地规划红线图审批条件

房屋拆迁用地规划红线图审批条件 1、申请材料齐全; 2、建设用地符合国家、省、市、县有关建设用地的法律、法规、规定; 3、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申请材料 1、单位申请(土地出让方式)(1)申请书(2)单位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书、法人身份证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3)国土批文或土地出让合同书、成交确认书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4)项目立项文件(5)道路红线图(6)《规划设计条件书》及附件复印件(7)经镇政府确认的《村镇建设用地申请表》(8)如委托他人办理需提供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2、单位申请(土地划拨方式)(1)申请书(2)项目选址意见书(3)政府批准划拨土地的批准文件(4)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5)项目立项文件(6))平山以外的镇(区)需提供经镇政府确认的《村镇建设用地申请表》(7)如委托他人办理需提供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3、私人申请(1)申请书(2)身份证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3)国土批文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4)购地凭证或出让协议书(5)经镇政府确认的《村镇建设用地申请表》(6)如委托他人办理需提供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原件(电脑扫描用)、复印件 申请表格 《村镇建设用地申请表》 行政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惠东县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 行政审批决定机关 惠东县规划局 行政审批程序 1、由建设单位向规划局窗口递交审批必备的申请文件材料;2、规划局对送审材料进行审批,若送审材料符合审批条件的,规划局按程序进行审批,向申请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若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规划局在规定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作出回复。 行政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

资源库建设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资 源 库 建 设 方 案 南郑县职教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思路 三、建设规划 (一)资源库的集中建设 (二)资源库的应用推广 (三)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二)拓展功能模块建设 五、建设基础与条件

一、建设意义 为加快我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示范院校建设和迎评估的实际工作要求,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项目的建设,其意义在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在职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进而推动全校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同类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面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为重点,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兼顾全校性的关键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实现共享,带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改革,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提升我国中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先进制造业领域在岗人员数控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数控技术应用知识的更新、为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建设思路 1.从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资源研制的有效性。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将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

规划设计条件

规划设计条件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规划设计条件 一、用地概况 (一)用地位置:广州市南沙区庆盛枢纽区块启动区,庆盛大道东侧。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二)用地性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三)用地面积:用地面积6378平方米,均为净用地. (四)地形图号:0-58-16,0-58-20。 二、经济技术指标 (一)容积率≤,建筑密度≤45%,绿地率≥15%(以上指标均按可建设用地面积6378平方米计算)。 (二)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6092平方米。 (三)建筑限高:≤20米。 三、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要求 本地块无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要求。 四、城市设计要求 (一)规划设计方案应符合“高端化的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精细化的实施把控、品质化的空间特色”的要求,即:

1、高端化的技术标准。倡导绿色建筑理念,运用前沿的技术方法,采用清洁能源,体现成熟的节能低碳技术集成,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创造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尊重南沙当地气候环境,落实体现低碳节能环保。 2、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解读整体城市形象和空间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国际风范、功能与艺术相融合的城市风貌,充分体现建筑与人的关系。 3、精细化的实施把控。从项目前期到投入使用,在材质、色彩、绿化、公共空间等元素的精细化设计与工程实施把控方面,应体现全周期、各个环节的紧密对接和精细控制,保证地块建设内容的高完成度,并实现绿色施工。应保证地块内公共开放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和完成度。 4、品质化的空间特色。创造多元、弹性、活力的公共空间,强化与周边地块功能与景观的匹配与融合,确保区域的有机协调,提升城市活力。 (二)建筑设计方案应有利于周边地区环境价值的提升,体现品质化、精细化设计;建筑单体风貌宜服从群体风貌要求,与建筑群体风貌协调;多栋建筑组成建筑群时应高低错落;原则上临湖泊等自然水面、绿地、广场、山体等开敞空间以及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建筑单体应按前低后高原则控制建筑高度,其中一线建筑高度原则上应少于建筑退让开敞空间和保护建筑的距离,并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面宽;应着重建筑临街界面设计,鼓励通过建筑拼接、建筑屋顶一体化设计等方式,形成界面连续、立面风貌、色彩、材质协调的街道界面,打造尺度适宜、富有活力、设计精致、具有人情味的街道;户外广告和招牌不得在建筑屋顶轮廓线以上(含裙楼轮廓线)设置。

最新版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解决方案

最新版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 解决方案

目录 1 方案背景 (3) 1.1 发展现状 (3) 1.2 发展趋势(可选) (3) 1.3 方案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 2 总体建设方案 (5) 2.1 总体建设目标 (5) 2.2 总体建设原则(可选) (7) 2.3 总体架构 (8) 2.4 总体建设内容 (9) 2.5 关键技术 (20) 3 总体部署方案 (20) 3.1 总体部署图 (20) 3.2 软件配置 (21) 3.3 硬件配置 (21) 4 技术基础/可行性分析(可选) (25) 5 典型应用案例(可选) (28) 6 方案特点 (32)

1 方案背景 1.1 发展现状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数字国土”工程的实施、国家“一张图”工作的推进以及全国国土资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成果的验收入库,各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各类管理行为未能完全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基础数据库覆盖面不够全,现势性不够强,数据重复、不一致、管理类数据标准化、完整性还有待提高;二是信息系统建设分散,各个管理环节存在鸿沟壁垒,没有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三是信息资源的应用还局限于一个部门内部,对上下级相关国土管理部门的支撑以及广域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支持不够理想。 1.2 发展趋势 “一张图”工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全力构建“二网、一中心、一平台”的综合管理框架:依托局域网和政务专网,以数据为中心,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要素数据库,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更新的数据中心建设;全面理清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业务板块,梳理优化各板块内部以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业务流程,建立协调一致、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电子监管办公平台。 1.3 方案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游刃有余的海量异构数据管理 国内大多数地区的省国土厅、市局、县分局在同一时期很可能同时使用了多种格式的GIS数据和电子档案数据,在数据上报、下发、

1A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XXX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1.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各级政府信息化部门已经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但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还处于分散、分割状态,开发利用水平很低,未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务管理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近几年来,在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推动下,各部门将加速信息化的发展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迫切要求解决数据资源规范化共享和低水平重复整合问题。 地理空间信息可以更好地展现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整合和集成政府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基于“一张图”的信息集成与整合模式以电子地图来表示这些信息,有利于政府决策者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各种资源的家底,为政府层面的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如产业空间布局和重大项目的选址、日常综合治理工作和重大的突发应急事件的指挥与决策等。 加速地理空间信息“一张图”系统的建设,是通过政府集中管理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一张图”系统的建设,形成规范化的信息渠道、可持续更新的信息服务能力,对于整合各部门当前“信息孤岛”状态的信息资源,保障信息安全,促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项目建设内容 XX镇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结合XX镇实际情况,遵循相关标准与规范,计划建设一个共享数据库、三个子系统。 一个数据库是指通过对XX镇已有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和政务电子地图数据加工与整合,构建XX镇地理空间信息“一张图”系统数据库。 三个子系统是指设计开发XX镇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移动端“一张图”信息查询系统。

3.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总体架构 3.2.系统的软硬件支撑 相关资源与环境需要进一步确定,以下内容供参考。3.2.1.硬件环境 需要服务器三台(逻辑划分,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可以合并):(1)数据库服务器 (2)Web应用服务器

C2-24-07(3)地块用地规划条件

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C2-24-07(1)、 C2-24-07(3)地块用地规划条件 一、用地概况 (一)用地位置: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C2-24-07(1)、C2-24-07(3)地块(详见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二)用地性质:商务用地(B2)兼容商业用地(B1)。 (三)地上用地面积14465平方米,其中C2-24-07(1)用地面积6947平方米,C2-24-07(3)用地面积7518平方米。地下用地面积15950平方米。 (四)地形图号:188-62-14。 二、技术经济指标 (一)C2-24-07(1)地块:容积率≤8.9,建筑密度≤60%,绿地率≥20%(以上指标均按可建设用地面积6947平方米计算)。 C2-24-07(3)地块:容积率≤5.1,建筑密度≤60%,绿地率≥20%(以上指标均按可建设用地面积7518平方米计算)。 单个地块地面场地的绿地率应≥15%,鼓励立体绿化,不足部分允许通过设置立体绿化补充。地块内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冲突时优先保证绿地率。 商业功能计容建筑面积占总计容建筑面积的比例原则上为

3%-25%。 (二)C2-24-07(1)地块建筑限高130米、C2-24-07(3)地块建筑限高85米。限高允许±15%弹性范围,由地区城市总设计师视总体效果在弹性范围内审查确定。 (三)规划道路边线、规划河涌边线、绿化用地边线等控制线如所附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所示。 三、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要求 项目名称数量用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备注 无线基站 1 - - 设置于C2-24-07(3)地块,实施时可结合运营商意见与北侧相邻地块统筹考虑。地块应预留1处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条件,基站天线应在50米以下楼宇的楼顶,50米以上楼宇的外墙(50米以下)位置或第一个避难层靠外窗位置设置,以美化天线为主方式建设,室内预留一处就近接入的基站附属机房空间,面积原则上不小于6平方米,具体

自然资源“一张图”需求分析说明书V0.1

自然资源“一张图” 需求分析报告 广州南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审批 文件更改摘要: 备注: 1. 文档的初始版本号以“V0.1/草稿”进行标识,即大写字母V 和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次版本变化从小数点后的数字开始升级,变化范围为0~9,逢10进位。 2. 文档通过评审后,“版本/状态”应为“V 1.0/正式”。 3. 在“V1.0/正式”之后,如有修改,“版本/状态” 应为“V 1.y/修改” “y”可根据次数依次递增,取值范围为“1~9”。再次通过评审后,“版本/状态”应为“V 2.0/正式”,依此类推。

目录 1.引言 ......................................................................................................................................- 1 - 1.1编制目的...................................................................................................................- 1 - 1.2背景...........................................................................................................................- 1 - 1.3适用读者...................................................................................................................- 2 - 1.4定义...........................................................................................................................- 2 - 2.引用文件...............................................................................................................................- 2 - 3.任务概述...............................................................................................................................- 2 - 3.1建设目标...................................................................................................................- 2 - 3.2建设内容概述...........................................................................................................- 2 - 3.3用户特点...................................................................................................................- 2 - 3.4约束和假定...............................................................................................................- 2 - 4.需求分析...............................................................................................................................- 2 - 4.1现有系统及数据描述...............................................................................................- 2 - 4.1.1现有系统描述...............................................................................................- 3 - 4.1.2现有数据.......................................................................................................- 3 - 4.2构建大数据资源体系...............................................................................................- 3 - 4.2.1数据资源目录...............................................................................................- 3 - 4.2.2数据标准转换...............................................................................................- 3 - 4.2.3数据整合.......................................................................................................- 3 - 4.3核心数据库建设.......................................................................................................- 3 - 4.3.1新建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 3 - 4.3.2新建全囯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 3 - 4.3.3新建海洋资源综合数据库...........................................................................- 3 - 4.3.4新建互联网相关舆情数据库.......................................................................- 3 - 4.3.5扩展建设卫星遥感应用核心数据库...........................................................- 3 - 4.3.6扩展建设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3 - 4.3.7扩展建设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库...........................................................- 3 - 4.3.8接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视频监控等动态监测数据...........................- 3 - 4.3.9更新完善全国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3 - 4.3.10更新完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3 - 4.3.11更新完善地质核心数据库...........................................................................- 3 - 4.3.12更新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3 - 4.3.13更新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 3 - 4.3.14更新完善海洋环境综合数据库...................................................................- 4 - 4.4系统功能需求...........................................................................................................- 4 - 4.4.1用户及权限控制...........................................................................................- 4 - 4.4.2通用功能.......................................................................................................- 4 - 4.4.3数据管理功能...............................................................................................- 4 - 4.4.4对外业务支撑接口服务...............................................................................- 4 - 4.4.5国土空间规划辅助编制...............................................................................- 4 - 4.4.6规划成果检查与审批...................................................................................- 4 -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