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表的变化是自然界的现象,它对人类的影响;2.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明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3.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4.学会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能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5.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景观的形成原因,如山、丘陵、峡谷、沙漠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2.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教学难点1.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2.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了解地理与科学地理的差别,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可介绍地表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并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学习内容第一节: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之一。
尤其是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牵动着人们的思维,因此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
其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形式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构成。
学习目标1.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2.明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问答。
教学步骤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壳运动的概念、分类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2.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3.发放学生手册,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了解每个自然现象的原因。
第二节: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层次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层。
学生可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方式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
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方式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将地球的内部结构巧妙地结合到前一节学习的地壳运动中去。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2.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
2021年春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15.《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

15 《地表的变化》【教材分析】《地表的变化》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地球和地表》单元的第五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火山与地震现象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地表形态改变的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变的双重性,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展示了一个问题: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它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学生课前搜集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变过程,为课上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水流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教科书先通过两幅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水流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然后通过分组实验模拟自然状态下水流对地表的冲击,得出结论: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二:教科书出示了风蚀地貌、岩浆侵蚀的地貌和阅读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化。
活动三: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教科书通过呈现采石、建水坝、采矿坑的情景图,提示学生思考人类的活动具有两面性。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提出保护地表合理化的建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的变化,让学生以家乡地表变化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研究空间。
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地表曾经发生的变化。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引导学生综合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地表的变化形式和成因,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及时长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地壳运动,地壳上的变化(地震,火山喷发,地球表面的剥蚀和沉积),地震的防范措施。
课程时间:1课时(40分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地震、火山喷发、地球表面剥蚀和沉积等地表变化的表现形式和成因;2.地震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成因,厘清地球表面的剥蚀和沉积等过程。
2.解释科学术语,如火山岩,泥石流等。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活动的模型或图片,如泥石流模型等3.教学视频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学科知识、15个字的速成地球和人类演化史、预告或者小游戏等形式进行。
第二步:新知教学本节课的新知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表现形式和成因,以及地震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等知识。
2.1 地壳运动在地球的表面存在许多板块,它们缓慢移动会导致地震、火山、热液活动等现象。
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对这些现象的认知,老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形式。
2.2 地震、火山喷发、地球表面剥蚀和沉积等地表变化地表变化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球表面剥蚀和沉积等。
老师可以通过活动模型、教学PPT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表现形式和成因,并厘清其中的科学术语。
2.3 地震的防范措施地震是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PPT等形式,来讲解地震的危害、防震准备和地震逃生技巧等内容。
第三步:巩固与拓展(1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地球构造图,当然可以通过教学PPT等形势展示学生动手则会更好。
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中来分享相关的事例或者让学生分组进行相关模拟操作。
课后作业1.完成题目组成:小组讨论发言(分10分),就具体常见的地球表面的变化展开讨论,例如山崩,泥石流,买卖力场等。
2024年秋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7.《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三、拓展活动,激发对家乡的认识。(预设5分钟)
[PPT29出示]你想知道自己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哪些变化吗?课下自己搜集资料或者调查,了解自己家乡地表的变化。
四、练一练
一、判断题
1.只有地球的内部变化会改变地形、地貌。( )
2.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2.[PPT21-24出示]学生讨论,汇报人类开采矿石、修筑大型水坝、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等活动引起地表变化。
3.[PPT25出示]播放视频,总结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三、自由活动: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
1.[PPT27-28出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表环境呢?
2.学生交流:该植树造林种草、停止乱砍滥伐、停止围湖造林等。
3.风能吹起土壤和沙子,但不能改变岩石的形状。( )
4.雨水降落到地面便会溅起泥沙,开始对土地的侵蚀。( )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土壤的颗粒越大越容易被水流带走。( )
二、选择题
1.水土流失不会引起( )。
A.破坏土壤肥力 B.阻塞河道 C.形成高山
2.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造成的。
1.[PPT10出示]出示河流入海口和瀑布下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水流对地表变化产生影响?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猜测是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
2.[PPT11出示]分组实验——让水从土堆的顶部落下,观察。
思维导航:1.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根据实验推想自然界中的水流对地表有什么影响?
教学 难点
1.能用科学语言表述出古今地表的变化。
2.通过搜集的资料,总结概括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中。
2021新版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15.《地表的变化》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活动过程
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
活动过程 沙尘暴天气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15.地表的变化
活动准备
搜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活动过程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地表环境的保护
拓展活动
变化。
青岛版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课件

探究活动
讨论:
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什么力量 让地表发生变化?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 响?我们这里的地表发生过变化吗?
温馨提示
(1)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浸润潮湿,否则不好 造型,喷洒的水也会被沙子吸收,行不成“水流”。 (2)操作中应注意喷洒水的高度,水流的大小必须 保持一致。 (3)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一、填空: 1、化石是保存于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 或 遗迹 ,化石 可告诉我们关于 地球的历史 及 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 生物进化 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京杭大运河 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 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二、选择: 1、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 A ) A.岩浆动力 B.填海造田 C.毁林开荒 D.开山修路
实验记录单
实验 现象
实验结 论
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
地震、风化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 成很大的影响。
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 过哪些变化?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 影响?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 影响?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 影响?
课堂达标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与地表》全部课件(共5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交流 生活中物体下落的现象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探究物体落地原因
活动过程
1.实验探究“移走磁铁,曲别针如何运动”,验证地球引力的存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视频: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科学家探索地球 内部的方法
地震波测量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 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 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 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 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 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 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 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活动过程
通过磁力探究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自 身磁场是因为转动而产生, 科学家由此判断地球内部有 融化的铁和镍,这些流状体 在不同层间的来回流动产生 磁场。
活动过程
地球表面的物
体,人们能够看得 见,可是地球内部 是什么样的,我们 没法看到。科学家 又是怎样知道地球 内部秘密的呢?
活动过程
从地面到地球的中 心约6300千米,而现在 最先进的钻机钻探的 深度也不过十几千米, 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
活动过程
如果把地球比做 一个苹果的话,那 就相当于连表皮也 没有钻透。怎么才 能知道地球内部的 情况呢?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2.了解地表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3.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地表的变化;2.掌握地表变化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理解地表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地表的变化?2.研究地表的变化方法;3.地表变化与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4.如何保护地球?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活动步骤1.教师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地球自然环境;2.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 深入学习(30分钟)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活动步骤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地表的变化》,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可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学习研究地表的变化和地表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归纳总结(15分钟)活动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科学知识。
活动步骤1.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2.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归纳总结所学内容;3.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总结各自的学习成果。
4. 课后延伸(5分钟)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球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
活动步骤1.教师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和环境;2.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写下自己的保护地球的计划。
五、教学评价1. 评估方式1.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2.学生观察实验的表现;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的表现;4.学生个人思考和计划的表现。
2. 评价要点1.是否理解地表变化的原因和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2.是否正确地运用相关科学知识;3.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球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出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这次我设计的教案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导入、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地表变化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原因,认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基本原因,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基本原因,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火山模型、地震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地球自然现象的视频,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变化。
2. 观察探究:(1)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变化的原因。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地表变化图片,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火山模型和地震模型的制作,亲身体验地表变化的过程。
(2)学生动手操作模型,观察地表变化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4. 小组合作: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表变化的基本原因,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积极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表的变化》教学参考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表的变化》教学参考青岛版学校科学五班级下册《地表的变化》教学参考目标: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转变的影响。
★活动过程活动一: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教科书分四个环节说明地表是变化的。
第一个环节,教科书有四幅示意图,左上图是火山喷发引起地表的转变,使之形成山脉和海沟等;右上图是奇异的溶洞和石笋;左下是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右下是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
引起同学的思索:有哪些力气会对地表有所转变。
使同学了解:对地表的转变既有地质作用,又有人为的力气。
前者不仅包括了不易察觉的河流、湖泊、风、冰川、海洋以及地下水等各种简单的作用,还有岩浆活动、地幔对流等等众多地球深部的各种巨大的改造作用。
这种对地表的改造的力气是人类不行抗拒的。
其次个环节,教科书中呈现了地球6500万年前和现在的大陆和海洋分布状况图,卡通人物的语言"比一比,有什么发觉?'提出了活动的指向。
目的是让同学通过比一比,或者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觉地球一个奇怪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特别相像,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吻合起来;假如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
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到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通过比较,引导同学发觉,地球表现是变化的。
可引导同学进行大胆想象,在地球形成初期,陆地是什么样子?一亿年后或更久远一些,陆地又可能是什么样子?以此培育同学的想象力。
第三个环节,教科书展现了一幅布达拉宫图,此图意在代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示意我国地表的凹凸不平。
在青藏高原地带有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青藏高原地带在远古年月有可能是海洋。
第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又供应了一幅生物进化的地质年月表和有关化石的资料卡,让同学通过观看、思索,熟悉不同的生物所处的年月,知道人们是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很多信息,丰富同学的学问,开拓同学的视野,使同学充分熟悉到地球的表面是变化着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教案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影响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2、每组准备一套: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水、两块掰开的泡沫。
教与学的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图片和青藏高原图片,(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趣的是登山队员多次在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主峰上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展示图片);2、展示非洲板块和拉丁美洲版块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猜想、交流并汇报。
3、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表的变化》。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关于地表的变化,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汇报。
(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什么力量让地表发生变化?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我们这里的地表发生过变化吗?)2、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知识,先猜一猜。
学生回答(地震、火山、风化、搬运、堆积等)。
3、上面同学们说的既有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也有人为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以小组为单位,先充分交流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看一看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4、做实验也是我们研究科学的好方法。
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呢?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两块紧靠的泡沫,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泡沫块逐渐分开。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生汇报实验方案。
生做实验。
5、教师展示资料:(火山、地震、泥石流、石蘑菇等)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很大的影响。
6、人类活动对地表有哪些影响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对地表的影响)。
教师展示图片:(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等)小结:人类活动在不断的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实验认识岩石的风化作用。
学会用比照实验的方法,认识河流的搬运作用。
能对实验现象,经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2、知识与技能:了解岩石的风化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
了解地球的外部力量对地表形态改变的作用。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对独特的地貌景观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认识到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教学打算: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板岩、烧杯、木条、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沙盘、塑料杯、水盆等。
资料:有关溶洞、石林、卵石等图片或录像带、光盘。
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第—课时活动一:认识奇特的地表形态1、出示展板这是你们在课后搜集的独特的地貌景观,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你能说出一些关于它们的小知识吗?2、你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也造出与图中一样的地貌景观吗?那么这些奇特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是谁的杰作?说说你的看法。
活动二、认识温度对岩石的影响1、出示图:大岩石图卵石、沙子和泥土图2、①岩石是坚硬无比的,为什么一些庞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②学生提出假设与猜测。
③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测。
让我们用身边的石头来做做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测。
学生分组实验: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石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
2、将小石头投入到冷水中。
3、重复上述步骤屡次,观察石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实验汇报〔实验现象描述〕岩石也有热胀冷缩的作用。
白天、夜晚温差的变化,夏季、冬季温差的变化,都会引起岩石体积的膨胀和收缩。
天长日久,岩石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隙。
⑤商量交流:还有哪些力量会使岩石破碎呢?结合P36教学图指导学生认识了解水结冰与融化、植物生长等也会对岩石破碎产生庞大的影响。
⑥小结:风化作用——无论怎样坚硬的岩石,一旦出露或接近地表,直接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接触,在地表的物体和化学环境作用下,都会逐渐发生疏松、崩解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变成大小不等的岩石和土层。
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的变化》优质课件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小学科学教学措施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 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 性学习的材料。 2、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 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 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 活动。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4、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要求,并结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需 求,精心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5、精心备课,灵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 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 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7 地表的变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一、地表变化 现在
过去
是什么造成 了这种变化?
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覆盖、郁郁葱葱
2
二、探究
3
三、水流的影响
水在地表流动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角洲
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 入海口处会絮凝淤积,逐渐成为河口
岸边新的湿地。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与演化,了解地质变化的基本原因和过程。
2.理解地质变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变化,进行科学思考和探究。
教学重点:1.介绍地球表面变化与演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学生理解地球表面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并深入分析地质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将图表资料与相关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解释和分析。
教学资源:教学PPT,教学实物等。
教学步骤:Step1.导入本节课要让我们认识地球,简单来说,地球是一颗球体,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
地球在形成的过程中,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地球表面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
Step2.呈现1.地球表面的变化: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地球在逐渐发生变化和演化,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这个过程称为地球表面的演化。
这个演化过程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性。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动态变化,如地震、火山爆发等的发生,都与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紧密相关。
2.地球环境:地球的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变化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如果说地球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地球表面的变化。
3.地壳变化: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岩石壳层,也是地球表面最脆弱的部分。
它会随着地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地壳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指地壳的构成和变化,如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4.气候变化:气候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的温度、湿度、风、降水等天气条件。
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如冰川的形成、沙漠的扩散等。
Step3.任务实践1.运用地图资料解析地球表面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找到地球上已发生的地表变化,如古老的山脉、古老的河流等,然后进行讲解和分析。
2.实物展现:让学生观察样品,并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如用长城石柱来讲述山脉的形成、用沉积岩来讲述地层变化等。
【新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地表的变化》【创新教案】二

《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在变化的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准备】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近几年我们家乡的变化很大,谁能列举几处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生思考后回答。
师: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后你还能想起原来的地形吗?生:不能了;时间长了就想不起来了。
师小结:这就是地表的变化。
(板书课题:地表的变化)二、合作交流,获得新知:(一)探究人为方式改变地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块来研究地表的变化的。
师:刚才所说的家乡的地表变化是自然的变化还是人为的改变?生:人为的改变。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生思考回答。
(用了装载机、挖掘机等工具,还用了汽车等。
)师:同学们真棒,很善于发现问题,看来,我们家乡近期的地表改变确实是人为的改变。
(板书:地表的变化----人为的改变)师:同学们,现在想一想除了人为的改变,地表还有其他的改变的方式吗?(师提示:地球原来就有高山、高原吗?)生思考后回答。
(1、有的山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有的是地震后形成的。
2、四川汶川地震后,有的河流变成了湖泊。
3:我们这里的地下有许多沙子,说明很久以前是河流或者是大海。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厉害了。
想一想这种变化和人为的变化相同吗?生:不同。
师:这属于什么力量呢?生:自然的力量。
师:对,这种地表的变化叫做自然的改变。
(板书:地表的变化----自然的改变)师: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直接研究自然的改变地表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的实验来证明地表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猜测,自愿选择实验方法。
)(二)探究自然方式改变地表: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开始设计实验吧!生设计实验方案后全班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地表环境的保护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哪 些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活动过程
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
活动过程 沙尘暴天气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15.地表的变化
活动准备
搜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