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时隙对接关系

合集下载

LTE知识点(常考点-请优先复习)

LTE知识点(常考点-请优先复习)

1、LTE性能考点1:LTE的峰值速率:下行峰值100Mbps,上行峰值50Mbps考点2:时延:控制面IDLE —〉ACTIVE: < 100ms,用户面单向传输: < 5ms考点3:移动性:350 km/h(在某些频段甚至支持500km/h)120km连接稳定性考点4:频谱灵活性:带宽从1.4MHz~20MHz(1.4、3、5、10、15、20)2、LTE安装规范考点1:RRU与智能天线间的距离宜小于5米,BBU电源线长度限制是20米,单电源板空开要求20A,最小12A。

考点2:2.6G的天线阵元与C网定向天线的同向安装时,垂直距离要求至少1米。

LTE天线与GSM/DCS天线的水平距离要求大于0.5米考点3:GPS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要求至少1.5米、GPS蘑菇头不需要接地。

基站至少要锁定4个卫星才能工作。

GPS需要至少3个卫星才能定位。

安装GPS要求净空120度考点4:BBU机框的宽度与深度分别为:600x600毫米考点5:单扇区8通道的RRH包含:电源线、GPS线缆、光纤、9条馈线考点6: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要求5度,下倾角误差要求是0.5度。

考点7:RRU安装首选挂墙(距离墙体为30cm)后选抱杆。

考点8:尾纤半径必须大于8cm考点9:静电达到1000V时损坏器件考点10:地阻要求小于等于5欧考点11:单相或三相电波动范围±10%,直流电波动范围:-40V~-57V考点12:机架水平与C直偏差都要求小于3mm。

室外地排采用95mm2多胶线或40mmⅹ4mm扁铁。

考点13:2.3G频率的1/2馈线每100米损耗12dB,7/8馈线是7dB。

考点14:馈线的弯曲半径必须是其直径的20倍考点15:滴水弯必须是馈线窗下沿的10~20cm24、VSWR=1.5时对应回损(RL)是14dBVSWR=(1+rc)/(1-rc)rc=(Pr/Pf)1/2(W值)RL=Pf-Pr(dB值)rl=pf/Pr(W值)42、中继基站relay部署时采用的传输方式是:无损回传。

时隙aloha协议的工作原理

时隙aloha协议的工作原理

时隙aloha协议的工作原理介绍时隙aloha协议是一种用于多台无线通信设备竞争有限的传输资源的协议。

它通过在不预先分配时间槽的情况下,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协作,以实现高效的无线通信。

时隙aloha协议的基本原理时隙aloha协议的基本原理是让所有参与通信的设备可以在任意时间选择进行传输,当设备有信息需要传输时,它会尝试在下一个可用的时隙进行传输。

如果遇到冲突,即多个设备在同一时隙尝试传输信息,会发生碰撞,导致传输丢失。

然后,设备会随机选择一个稍后的时隙进行重试。

工作流程1.所有设备都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延迟,以避免在同一时刻进行传输。

2.设备在下一个可用的时隙尝试传输信息。

3.如果传输成功,设备完成传输并等待下一个信息传输的时隙。

4.如果传输发生碰撞,设备会随机选择一个稍后的时隙进行重试,并返回步骤2。

设备间的竞争时隙aloha协议中,所有设备都处于平等地位,并且都具有相同的权利来选择传输时隙。

这导致了设备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网络负载较重时。

优势和劣势优势•简单易实现:时隙aloha协议的基本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分布式:每个设备能够自主选择传输时隙,因此可以快速适应网络条件的变化。

•高效性:虽然会发生碰撞导致传输丢失,但是时隙aloha协议在低网络负载下可以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

劣势•碰撞问题:由于设备之间的竞争,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碰撞导致传输丢失,降低了通信效率。

•低网络负载下的效率:在网络负载较低的情况下,设备之间的竞争较少,时隙aloha协议的效率会降低。

•随机重试:由于碰撞的发生是随机的,设备需要随机选择一个稍后的时隙进行重试,这会导致额外的传输延迟。

优化改进为了提高时隙aloha协议的效率,可以进行一些优化改进: 1. 碰撞检测:设备在传输信息时可以检测碰撞的发生,以尽早终止传输,从而减少传输时间的浪费。

2. 退避算法:设备在发生碰撞后,可以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稍后的时隙进行重试,以减少碰撞的概率。

CMU200的使用文档资料

CMU200的使用文档资料
16
按BS Signal进入下图 ,我们可以更改测试中基站侧的相 关设置。
17
按NETWORK进入网络属性设置,选择比特流类型,一 般选择ECHO。
18
按RF进入补偿设置, Output和RF Input向我们只是测试 所使用的输出以及输入射频端口;而Ext.Att Output和 Ext.Att Input表示输入信道和输出信道的射频补偿。
IEEE488 GPIB线接口
LPT 25pin 并口
COM1 9pin 串口1
COM2 9pin 串口2
MONITOR 外置显示接口
KEYBOARD 键盘接口
7
信令模式下移动台测试操作
CMU的5钟信令状态
CMU200可以工作在非信令模式和信令模式。在了解如何对移动台 进行测试前,我们先了解下CMU200的5钟不同信令状态。在CMU 信令模式下的测试,无论通话的建立、释放,以及无线移动网络的 控制,信号都可区分为以下5种。
19
当各相关属性都设置正确以后,在移动台和CMU200同步完成 后,建立呼叫连接后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测试项目(进入哪个测 试项由原先设置决定),如果事先无定义,其便会进入 OVERVIEW界面。然后便可以根据你的测试需要进行相应的 测试。如下幻灯片所示:
20
GSM测试项目简单介绍
1.发射载波峰值功率:
27
测试原理及方法:
首先由MS按照一般的呼叫建立过程在一个绝对射频频道号 (ARFCN)为60~65之间的TCH信道上建立一个呼叫,并 将该MS的功率控制电平设置为其最大功率等级,设置该MS 的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值为0。
在综合测试仪CMU200设置BCCH AND TCH信道,选择并 激活RF POWER RAMP 即可测试功率/时间特性。对于移 动台,有两种基本格式的突变:常规突发和接入突发,因 而需要分别加以验证两种格式的发射载频包络。将GSM规 定的常规突发功率/时间模板与该突发的工作包络相比较, 看其上升沿、下降沿及幅度平坦度是否在功率/时间模板 的要求之内。

上下行时隙配比

上下行时隙配比

上下行时隙配比
上下行时隙配比(UpLink/DownLink Time Slot Ratio,简称UL/DL TSM)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和下行时隙的分配比例。

在TDMA(时分多址)技术中,一帧数据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用于传输一个数据包。

由于上行和下行传输的速率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UL/DL TSM。

UL/DL TSM的设置对于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上行时隙过少,将会导致用户上传数据的速度变慢,同时可能会出现丢包等问题;如果下行时隙过少,将会导致用户下载数据的速度变慢,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丢包等问题。

因此,合理设置UL/DL TSM是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UL/DL TSM的具体数值根据不同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业务需求等因素而异,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优化。

SDH-初级 移动等级考试 L1

SDH-初级 移动等级考试 L1

填空:1、2、根据ITU-T建议,SDH时钟自由振荡的精度优于±4.6ppm ,属于 G.813时钟。

3、STM-N的帧频为 8000 帧/秒,信号帧中每字节的比特速率是 64Kbit/s。

4、在STM-1信号中,B3字节在每帧中最多能够检测出 8 个误码块。

5、SDH设备进行AU指针调整时,每次调整的单位为 3 字节,当本网元系统时钟比上游站慢时,本网元指针将进行负(正/负)调整。

6、多模155M光板不能(能/不能)与单模155M光板对接。

7、如果在下行信号流中检测到有MS-AIS告警,则通过开销 K2 字节回送MS-RDI 告警给对端。

8、配置1:N的线性复用段保护时,N值最大为14,这是由K1 开销字节决定的。

9、OptiX 2500设备的一个支路槽位最多允许接入总线是 4 个VC4。

10、为了保证参考链路中最后一个SDH网元的定时质量得到满足,始终跟踪链上网元总数值必须是受限的,即连续跟踪的网元数不应超过20个。

11、复用段SD保护倒换的两个条件是B2_SD和B2_OVER,这两个告警的误码门限缺省分别是10-6 、10-3 。

12、在进行SDH设备调测时,工程和维护要求光板侧测量到的“实际接收光功率值”大于该光板的灵敏度指标值3dB,小于该光板的过载光功率指标值 5 dB。

13、SDH网元时钟的工作模式有跟踪、保持、自由振荡。

14、3个网元构成的的STM-16 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环上最大业务流量为个16×63×3/22M,3 个网元构成的STM-16 单向通道保护环,环上最大的有保护的业务流量为16×63 个2M。

15、SDH设备接收端接收STM信号连续5 帧以上无法判别帧头,那么收端进入__帧失步状态,产生OOF告警,若OOF持续了3 ms则进入帧丢失状态,产生LOF 告警,下插AIS信号,整个业务中断。

16、TUG复用结构中,一个VC4包含3个TUG3,一个TUG3包含7个TUG2,一个TUG2包含 3个TU12。

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1GSM部分 (1)1.1常用频段介绍 (1)1.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1.2.1发射功率 (2)1.2.2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ORFS>) (4)1.2.2.1调制频谱 (4)1.2.2.2开关频谱 (5)1.2.3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1.2.4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1.2.5相位误差(Phase Error) (6)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1.2接收(receiver)指标 (8)1.2.1接收误码率(BER) (8)2 WCDMA (9)2.1常用频段介绍 (9)2.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9)2.3接收(receiver)指标 (15)3 CDMA2000 (15)3.1常用频段介绍 (15)3.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6)3.3接收(receiver)指标 (19)4 TD-SCDMA部分 (20)4.1常用频段介绍 (20)4.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0)4.3接收指标(Receiver) (26)1GSM部分1.1常用频段介绍1.2发射(transmitter )指标1.2.1发射功率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 规范的指标。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 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 ,即LEVEL5----LEVEL19共15个级别;DCS 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 ,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 增减。

GSM射频指标的含义

GSM射频指标的含义

测试目的:防止带外频谱辐射,以免引起邻道干扰(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测试方法及测试原理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频点选±100KHZ、±200KHZ、±250KHZ、±400KHZ;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频点选±100KHZ、±200KHZ、±250KHZ、±400KHZ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GSM和DCS的相位峰值误差均小于20度,平均误差均小于5度。实际测试中相位峰值误差小于7度时为最好,大于7度小于10度时为良好,大于10度小于20度时为一般,大于20度时为不合格;相位平均误差小于2.5度时为最好,大于2.5度小于4度时为良好,大于4度小于5度时为一般,大于5度时为不合格。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RX
Amplitude设置为-102dBm;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 RX
Amplitude设置为-100dBm进行测试。Ⅱ类残余比特误码率指标为小于2.4%。
7)接收可用输入电平(调幅抑制)
测试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LEVEL5----LEVEL19共15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对于同一测试频率,在两个相邻功率控制等级上测量的功率值,他们之间的差应不大于3.5dB小于0.5dB 。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时隙详解

时隙详解

时隙Timeslot(时隙)专用于某一个单个通道的时隙信息的串行自复用的一个部分。

在T1和E1服务中,一个时隙通常是指一个6 4kbps的通道。

E1线路知识点总结1、一条E1是2M的链路,用PCM编码。

2、一个E1的帧长为256个bit,分为32个时隙,一个时隙为8个bit。

3、每秒有8k个E1的帧通过接口,即8K*256=2048kbps。

4、每个时隙在E1帧中占8bit,8*8k=64k,即一条E1中含有32个64K。

E1帧结构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除了第0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一.E1基础知识E1信道的帧结构简述在E1信道中,8bit组成一个时隙(T S),由32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帧(F),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 F)。

在一个帧中,TS0主要用于传送帧定位信号(FAS)、CRC-4(循环冗余校验)和对端告警指示,TS16主要传送随路信令(CAS)、复帧定位信号和复帧对端告警指示,TS1至TS1 5和TS17至TS31共30个时隙传送话音或数据等信息。

我们称TS1至TS15和TS17至TS31为“净荷”,TS0和TS16为“开销”。

如果采用带外公共信道信令(CCS),TS16就失去了传送信令的用途,该时隙也可用来传送信息信号,这时帧结构的净荷为TS1至TS31,开销只有TS0了。

由PCM编码介绍E1:由PCM编码中E1的时隙特征可知,E1共分32个时隙TS 0-TS31。

每个时隙为64K,其中TS0为被帧同步码,Si, Sa4, Sa5, Sa6,Sa7,A比特占用, 若系统运用了CRC校验,则Si比特位置改传CRC校验码。

TS16为信令时隙, 当使用到信令(共路信令或随路信令)时,该时隙用来传输信令, 用户不可用来传输数据。

LTE性能指标介绍

LTE性能指标介绍

[200~300)
16
1.66%
16
[300~400)
327
33.99%
343
[400~500)
373
38.77%
716
[500~600)
141
14.66%
857
[600~700)
47
4.89%
904
[700~800)
27
2.81%
931
[800~900)
15
1.56%
946
[900~1000)
6
0.62%
952
[1000~1500)
10
1.04%
962
注:站间距取泰森多边形算法和方向角算法最小值。
累加占比 1.66% 35.65% 74.43% 89.09% 93.97% 96.78% 98.34% 98.96% 100.00%
红线为<-110dB的路段 绿色-蓝色小区站间距 >600m
站间距与拉网覆盖对比
平均MCS>=15
上行
下行残留BLER<=10% 平均MCS>=18
RIP<-110dBm(业务闲时)SRS-SINR>=-3dB?
下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85
下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85
下行 双流下行TB块占比>=50%
——
双流下行TB块占比>=50%
每PRB平均吞吐率>=174bit/PRB
行PDCP层弃包率、用户面下行PDCP层包平均时延
突出端到端的客户感知多维度分析能力,力求能真实、准确反映客户使用网络的感 知。可以作为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网络质量管理的主要监控指标。如果其中某个指标劣于 门限值或者平均值值,说明可能存在影响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问题。

【解决】tdoa时钟同步解决方案

【解决】tdoa时钟同步解决方案

【关键字】解决tdoa时钟同步解决方案篇一:移动通信网定位技术发展及应用移动通信网定位技术发展及应用1目录1 移动通信网定位技术综述 (1)定位基本概念 (1)物理位置和抽象位置 (1)定位性能指标 (2)定位技术分类 (2)基于三角/双曲线关系的定位技术 (2)基于场景(信号指纹)分析的定位技术 (3)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 (3)定位策略 (3)2 移动通信网定位技术发展研究 (4)蜂窝网络定位技术 (4)Cell ID定位技术..........................................................(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tdoa 时钟同步解决方案). (5)UTOA/UTDOA定位技术 (7)E-OTD定位技术 (7)智能天线AOA (7)信号衰减(Signal Attenuation) (8)AGPS (9)基于数据融合的混合定位 (9)模式匹配 (10)无线局域网(WLAN)定位技术 (10)基于时间/角度测量的定位 (10)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 (11)3移动通信网定位技术应用 (14)安全方面的紧急救援和求助 (14)追踪方面的汽车导航、车辆追踪、舰队追踪 (14)计费方面的基于位置和事件的计费系统 (14)1网络性能方面的移动性管理及系统优化设计 (15)其他方面,如移动黄页查询、防止手机盗打 (15)4 结语 (15)致谢 (16)参照文献 (17)20引言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是移动互联网中的关键信息之一,利用移动定位信息开展的服务将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色服务。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之一,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下,快速准确地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提供位置服务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在通信和定位两大系统正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背景下,利用无线通信和参数测量来确定移动终端位置,而定位信息又可以用来支持位置业务和优化网络管理,提高位置服务质量和网络性能。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1GSM部分 (1)1。

1常用频段介绍 (1)1。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1.2.1发射功率 (2)1。

2。

2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ORFS〉) (4)1。

2。

2.1调制频谱 (4)1.2.2。

2开关频谱 (5)1.2.3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1。

2.4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1.2。

5相位误差(Phase Error) (6)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1。

2接收(receiver)指标 (8)1。

2。

1接收误码率(BER) (8)2 WCDMA (9)2。

1常用频段介绍 (9)2。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9)2。

3接收(receiver)指标 (15)3 CDMA2000 (15)3。

1常用频段介绍 (15)3。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6)3.3接收(receiver)指标 (19)4 TD-SCDMA部分 (20)4。

1常用频段介绍 (20)4.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0)4。

3接收指标(Receiver) (26)1GSM部分1.1常用频段介绍1.2发射(transmitter)指标1。

2。

1发射功率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测试方法: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LEVEL5-—-—LEVEL19共15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手机天线测试的主要参数与测试方法

手机天线测试的主要参数与测试方法
2)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
定义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是指发射功率与发射时间之间的关系。由于GSM系统是 一个TDMA的系统,八个用户共用一个频点,只在分配给它的时间内打开,然后 必须及时关闭,以免影响相邻时隙的用户。由于这一原因,GSM规范对一个时 隙中的RF突发的幅度包络作了规定,对于的平坦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个幅 度包络在577us的一个时隙内,其动态范围时隙中间有用信号大于70dB,而时 隙有用部分平坦度应小于±1dB。
GSM帧结构: TDMA 帧 : 每 一 个 TDMA 帧 含 8 个 时 隙 , 共 占 4.615ms ( 每 一 时 隙
0.577ms,156.25个码元); 复 帧 : 由 多 个 TDMA 帧 构 成 复 帧 , 其 结 构 有 两 种 , 分 别 含 26 个 或 51 个
TDMA帧,用于在物理信道中体现逻辑信道复用,含26个帧的复帧周期为120ms, 用于业务信道或随路控制信道,含51个帧的复帧周期为235.385ms,用于控制 信道;
2)相位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GMSK脉冲成 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 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 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 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Divider=2
IF VCO
PAC
PA
Dipl
exer
TX VCO
FET
Phase
LPF
detector
Divider=3

linux tsn 时隙 -回复

linux tsn 时隙 -回复

linux tsn 时隙-回复什么是Linux TSN 时隙?Linux TSN(Time-Sensitive Networking)是一种用于实时通信的网络技术。

它是基于IEEE 802.1 TSN标准的一个开源实现,旨在提供低延迟、高带宽和确定性的网络通信。

TSN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

时隙(Time-Slot)是TSN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将带宽分割为固定长度连续时间段的方法,用于实现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每个时隙可以用来传输数据、控制信息、同步信号等。

那么,在Linux TSN中,时隙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为了使时隙在网络中按时传输,我们需要一种同步机制。

在TSN网络中,常用的同步机制是基于IEEE 1588 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的时钟同步。

通过PTP,所有网络节点可以在微秒级别的精度下保持同步。

一旦网络节点之间的时钟同步完成,接下来就是分配时隙。

时隙分配是根据网络中各个节点的需求来进行的,可以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器或分布式的方式实现。

在集中式控制器模式下,网络中有一个中心控制器负责管理时隙分配。

控制器从所有节点中收集关于带宽需求、周期性通信等信息,然后进行时隙分配。

控制器将决定哪些节点在哪个时隙中进行通信,以及每个节点所获得的带宽大小。

另一种方式是分布式模式,每个节点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时隙分配。

节点之间通过协商进行时隙的分配,以确保没有冲突。

这种分布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当时隙分配完成后,节点就可以使用它们获得的时隙进行通信。

每个节点都会按照时隙的时间顺序依次发送和接收数据。

由于时隙是固定长度的,节点可以预先知道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时间点,从而实现低延迟和高带宽的通信。

在Linux TSN中,时隙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较短的时隙可以提供更低的延迟,但可能会增加管理和通信开销。

上下行时隙配比

上下行时隙配比

上下行时隙配比上下行时隙配比是指在TDMA系统中,将一个时间片分成若干个时隙,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的比例。

在通信网络中,上下行时隙配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参数,它决定了网络的性能,功能和效率。

在TDMA系统中,时间由一系列周期组成,每个周期分为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代表一个时间段,用于传输数据。

在TDMA中,时隙个数是固定的,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对于TDMA系统,上下行时隙配比也很重要。

上下行时隙配比的定义:上行时隙配比是指上行数据传输用时隙的比例,通常表示为n:1,n表示下行时隙时长和上行时隙时长的比例。

下行时隙配比则相反,表示下行时隙时长和上行时隙时长的比例。

举个例子,如果上下行时隙配比为3:1,那么每4个时隙中有3个上行时隙,1个下行时隙。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上下行时隙配比。

上下行时隙配比的设置应该综合考虑网络的容量,业务类型和用户数量等因素。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上下行时隙配比:1. 1:1这种上下行时隙配比通常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少,带宽较小的情况,网络的容量不需要过多考虑,这种上下行时隙配比可以有效地保证传输效率。

然而,由于上下行时隙比例相同,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的带宽限制是相同的,因此传输能力有限。

2. 3:1这种上下行时隙配比通常适用于大半径覆盖网络,例如城市广场,公园等地方。

这种上下行时隙配比可以有效地提高上行传输的能力,因为用户通常只需要向基站上传少量数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下行时隙较少,下行带宽较低,例如下载文件速度会较慢。

3. 1:3这种上下行时隙配比通常适用于小半径覆盖网络,例如室内和小型社区等地方。

这种上下行时隙配比可以提高下行传输的能力,因为用户经常需要下载文件或流媒体。

然而,上行时隙较少,传输能力有限。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上下行时隙配比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从网络性能的角度考虑,上下行时隙配比应该以提高上行数据传输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

ue接收上下行时隙配比

ue接收上下行时隙配比

在Unified Election(UE)中,上下行时隙配比(UL/DL timeslot allocation)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上下行时隙的分配方式。

这种配比通常用于平衡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之间的数据传输,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在UE中,上下行时隙配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 动态配比(Dynamic UL/DL allocation):这是一种灵活的配比方式,可以根据实时业务需求动态调整上下行时隙的分配。

通过这种方式,上行和下行链路可以根据实时数据传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2. 静态配比(Static UL/DL allocation):这是一种固定的配比方式,上下行时隙的分配在系统初始化时就已经确定,并且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种配比方式适用于业务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可以简化系统设计和实现。

3. 半静态配比(Semi-static UL/DL allocation):这是一种折中的配比方式,通过结合动态和静态配比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时隙的分配。

在系统初始化时,可以预先设定一些固定的配比方案,然后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时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比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UE的上下行时隙配比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网络条件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仿真测试、实际测试和用户反馈等方
式来评估不同配比方案的性能和效果,以选择最适合的配比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的设备开局和维护过程中,OptiX传输设备与一些厂家的传输设备进行对接,但是在业务对接的过程中,OptiX传输设备的2M时隙编号与一些厂家的传输设备2M时隙编号不一致导致对接不成功,下面讲解的内容就是关于2M时隙编号的问题。

支路位置编号通常有2种方式:
时隙编号:在SDH中低速率的SDH信号按字节间插的方式复用为高速率的信号。

3个VC12按字节间插的方式复用为TUG-2帧,而7个TUG-2帧按字节间插的方式复用为TUG-3帧,3个TUG-3帧再按字节间插的方式复用为VC4帧。

这样,线路编号相邻的的VC12在VC4中将相隔21个Byte。

如果以线路编号为1的VC12出现的位置作为时隙1的话,线路编号为2的VC12将出现在时隙22的位置上。

这时,我们就使用时隙22作为VC12的编号。

线路编号:从第一个TUG-3的第一个TUG-2开始,将同一个TUG-2内的VC12业务顺序编号的方式。

(1,1,1) --- 1
(1,1,2) --- 2
(1,1,3) --- 3
(1,2,1) --- 4
目前,OptiX设备参照ITU-T G.707协议采用时隙编号方式,其他厂家设备以线路编号方式。

不同厂家的传输设备对接时如果支路信号在VC-4中的位置不一致,必然会造成对接后业务不通,两种编号方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时隙编号对照表
对于上面的表格,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得到,
按照时隙编号方式进行编号的VC-12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其序号:
VC-12序号=TUG-3编号+(TUG-2编号-1)×3+(TU-12编号-1)×21 按照线路编号方式进行编号的VC-12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其序号:
VC-12序号=(TUG-3编号-1)×21+(TUG-2编号-1)×3+TU-12编号
从上面时隙对照表显而易见可以看出,OptiX传输设备的时隙安排同ITU-T 建议完全一致,两种编号方式在实际应用当中会有不同,如在使用仪表测试其他厂家传输设备某个2M通道业务时,需要进行换算。

这种编码方式的优点是在同一VC4里如果同时存在2M业务和34M/45M业务混合传输时,业务配置方便,2M时隙不用打散。

而OptiX传输设备的编码方式,通道号与实际“时隙”编号完全相同,因此在进行仪表测试时,显示的编号即为实际业务的编号,比较直观,不需要换算,方便测试。

其次,在ITU-T和国标的相关标准和建议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应该采用哪种编号方式,因此在具体采用哪种编号方式的问题上并没有对与错的概念。

由于这两种编号方式各有优缺点,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定选择哪种方式,也只有在不同编号方式厂家设备对接上下2M业务时,才会带来一些不便。

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很简单,我们在配置业务的时候根据业务的3-7-3编号来上下业务就可以了。

比如在OptiX传输设备侧业务上到了1#VC4的5#VC12上,即3-7-3结构中的编号为2-2-1的VC12。

在对端其他厂家设备下该业务时,如果该设备的编号方式是线路编号的话,对照上表只需把编号2-2-1的对应的第25号VC12接出即可。

目前华为公司的OptiX iManager网管可以通过一个选项的设置在两种编号方式之间进行自由转换,解决两种编号方式带来的对接维护不便问题。

在T2000上的显示切换方式为:进入[设备维护台-业务配置-SDH业务],在“选项”中设置“显示时隙号”或“显示线路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