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大误区之我见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误区及对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误区及对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误区及对策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互动形式。

提问的时机、类型、角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课堂提问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及能力的发展。

本文针对目前生物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本人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误区对策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常见形式,通过提问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知识载体相互了解、共同发展。

课堂提问也是新课程理念在改革实践层面上关注的主阵地和重要课题。

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的提问艺术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一节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适时、适度、针对性地全面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二、提问中“好问题”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应围绕教学的重点。

提出的问题应明确而具体,便于学生领会,切忌模棱两可或晦涩难懂,使学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

提出的问题能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提出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梯度、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三、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认真研究和把握提问策略,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走向形式化、表面化。

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误区之一:满堂提问,不合时宜,没有针对性有些教师在上课中没有针对教学内容和特点喜欢问些“对不对啊?”、“好不好啊?”、“是不是啊?”千篇一律的问题,有一次推门课,一位教师提了这样类似的问题二十多个,且往往自问自答。

这样的提问只是流于形式,毫无价值,习惯之后不知不觉形成了口头禅,开启不了思维的通道,撞击不出思维的火花。

策略: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把握火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进程选择最佳时机设置适当的疑点在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应多提一些承前启后的回忆性问题,为新知识做一些铺垫,有利于过渡到新课堂,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唐晓冰摘要:新课标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更加有效、高效的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许多学校都在开展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实验教学生物这门课程作为学生在高中时代需要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教师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能够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有效教学的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师对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一、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忽略课前备课的准备工作生物教师往往注重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却忽略了课前的备课工作。

许多教师课前备课就是在网上下载现存的《导学案》和课件,没有认真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缺少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

我认为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最后,确定教学内容中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顺序,编写达标练习,书写导学案,制作课件。

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内容能游刃有余,在课本知识基础上拓展其他的生物知识,做到胸有成竹。

因此,构建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为了追求新颖,提高的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节节课是多媒体教学,每一节课从头至尾都是多媒体教学。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与纠正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与纠正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与纠正在高中生物学习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就像那些狡黠的陷阱,试图将你引入歧途。

了解这些误区并加以纠正,是每一个渴望掌握生物知识的学生迈向成功的关键。

第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将生物学视为单纯的记忆工作。

许多学生认为,生物学的学习仅仅是背诵术语和定义。

这种观点忽视了生物学的真正魅力——它是一个充满逻辑和关联的学科。

生物学不仅仅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为了纠正这一误区,学生应当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尝试将生物现象与其背后的原理结合起来。

比如,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不仅要记住各部分的名称,还需要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另一个误区是对生物实验的忽视。

实验在生物学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一些学生可能对实验内容缺乏兴趣,认为实验只是理论的附加部分。

然而,生物实验是验证理论和掌握技能的关键。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生物现象,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要纠正这一误区,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实验过程,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从中获取实际的学习体验。

此外,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常常忽略细节的把握。

生物学中的细节,往往是理解整体的关键。

例如,了解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需要关注突变的类型、发生机制及其对表型的影响。

这些细节看似微小,但在解答考试题目或进行科学研究时,它们却可能决定成败。

纠正这一误区的有效方法是培养细致入微的学习习惯,将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避免只做表面功夫。

还有一种常见的误区是对生物学内容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生物学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如果学习过程中没有系统性,容易出现知识点零散、混乱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对生物学公式和图表的理解也常常被忽视。

【高中生物】直面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十大误区

【高中生物】直面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十大误区

【高中生物】直面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十大误区面对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很多生物教师不断地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有的教师依然留恋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完全独立;或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或是教师观念难转变,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等,使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许多误区,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矫正,将会后患无穷,制约着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生物课堂教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内容开发为不仅包括文、图形、声音、动画和录像的教学课件,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料,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多方位地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不用课件不足以体现出新来。

课题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用课件是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生物标本或模型制作成图片放在课件中。

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还有极个别的教师使用教学课件,可能是为了展示制作者的高超水平,在所展示对象的周围制几个不停闪动的小动画,不时播放与所学内容无关的精美图画或动人音乐。

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一个无关的过渡,都挖空心思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处心积虑地把课本内容以声、像、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

在追求课堂气氛的同时,往往顾此失彼,喧宾夺主,扰乱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文本研读,冲淡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确定是否使用课件以及使用哪个链接;其次,课件的使用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第三,课件制作要简洁明了,注重教学课件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第四,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生物简单笔画、模型、挂图和精心设计的黑板书写。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与对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与对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与对策【摘要】在实施新课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课程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生物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

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以期为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参考,为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身在一线的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主要误区有以下几方面:(一)目标设计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无计划的生物课堂教学早已存在,如今,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现象。

【案例】某教师执教《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上课后问学生想听什么,一学生说,“什么东西好吃?”老师接过话来说:“好,这堂课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于是,师生争相讨论,一堂课漫无目的倏忽过去了。

这种无目的型的设计课堂教学,是随心所欲的“放羊式”,是脱离文本的“兴趣式”。

究其原因是对教学目标的漠视。

有的教师对学生听之任之,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需要”等,还将生物课上成了其他课,完全淡化了教学目标,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精神。

如果教学目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学行为就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将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是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

(二)目标设计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三维目标的层次要求,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来分层递进设计,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

【案例】教学《生态系统》,有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描述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生态系统的含义;解释生态平衡”等,出现学生普遍背诵课本中的有关概念及例子,对目标表现的结果是一致,无法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结果。

生物学课程标准每个领域的学习都有由低到高不同的层次要求,学生间还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若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三)目标设计缺乏全面性和主次性课堂教学目标应该适应教材和学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或者存在对三维目标间主次关系不清等情况。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常见误区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常见误区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常见误区在高中生物学习的旅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理解,也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进步。

这些误区有时源于对知识点的不准确掌握,有时则来自于对学习方法的误解。

了解并纠正这些误区,将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术表现。

首先,许多学生误以为生物学仅仅是记忆大量的名词和定义。

确实,生物学包括许多专有名词,如细胞器、基因、生态系统等,但生物学的核心在于理解这些名词背后的概念和过程。

例如,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不仅仅是记住“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这些词汇,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学生们常常忽视了生物学中的因果关系和动态过程,只关注孤立的事实,这会导致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困惑。

其次,学生们有时会过于依赖课本中的内容,而忽视了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

很多概念,如酶的作用、遗传规律等,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深入体会。

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课本中的内容,却没有参与实验或进行实际操作,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将是片面的,难以灵活运用。

此外,有些学生习惯于只关注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忽略了知识的全面性。

生物学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细胞的基本结构与遗传学中的基因表达紧密相关。

如果学生只专注于某一部分的学习,可能会导致他们在遇到综合性题目时感到困难。

全面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例如健康管理和环境保护。

另一个常见误区是忽视对生物学中复杂概念的深入思考。

生物学中的许多概念,如生态系统的平衡、物种进化的机制等,都涉及到复杂的交互关系和系统思维。

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探讨这些概念的内涵,容易形成片面的理解。

对复杂概念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在面对更高难度的内容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们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改进策略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改进策略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改进策略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一、高中生物问题教学的误区1.过度注重形式,缺乏内涵。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主观上希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但是却未能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方法,只是突出交流形式而忽视了内涵,未能创设有效的交流环境。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教师未能正确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依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单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

2.生搬硬套,过度依赖讨论。

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之别。

生搬硬套新的教学理念,无论教学内容的难易,也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讨论,通通交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解决。

本来很基础的理论学习,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之下,费时又费力,而且学生也未必能真正掌握这些基础的理论。

3.盲目营造课堂气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生物课程突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有的教师不管课堂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学生合作,是否需要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学习。

然而,这样的小组学习通知只是一种形式,并不实质内容。

在这种课堂上,参与的学生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没有真正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并未达到,因此这样的分组讨论式学习就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4.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但这并不是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心基础阶段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必须以讲授法为基础。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但并不排斥传统的讲授法。

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少讲”作为原则。

这样就忽视了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完全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学生的课堂接受效果很差。

二、针对高中生物问题教学误区的策略 1.更新教师教学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四大误区

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四大误区

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四大误区宜昌市夷陵区东湖高中生物组袁昌清 443100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四大误区,必须正确处理。

误区一:倡导发现学习,全盘否定接受学习新课改中,在生物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是全盘否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把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上等号。

其实,在一定意义上,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理念、原则和学习方式,它应该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

现在把它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是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发现学习模式时,选题一定要明确恰当,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要准确,师生活动要做到放的有度,收得及时,达到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自主思维活动的统一。

同时,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不是每堂课能采用的。

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因人、因时、因课而宜,不能一刀切无论什么形式,落实教学目标是目的,必须把严格要求放在首位,把知识与能力是否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评价的第一要素。

误区二:提倡能力首位、否定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关系知识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第一层次,最基础性的目标,它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主动积极态度的基础。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盲目地夸大“能力”的功能,就将使生物教学引入歧途。

新课改中,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如果过早提从“知识经济”转称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教师由于强调提倡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放弃了学生知识的学习。

为此,我们不能因知识更新快,就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反,越是知识更新快,越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高中生物新授课教学误区分析

高中生物新授课教学误区分析

高中生物新授课教学误区分析2014-02-28 10:21 来源:高中生物论文有139人参与在线咨询1误区一:新课讲授不到位,过分依赖考前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一部分内容,由于高一上新课时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不得不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的讲解中。

另一方面,学生课上听得一知半解,课后又得不到及时的巩固,所学知识很模糊,从而也给学生留下了阴影:有丝分裂减和数分裂很难,我就是不会。

这样在今后的复习中,一旦碰到这一部分知识就感到害怕,也没有信心去攻克难点。

复习的效果就是,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即便课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能听懂,课后做题时还是不知从何下手。

所以教师对于这些难点的处理切不可因赶进度而造成知识点的“夹生”。

事后补救也就是常说的“炒冷饭”则要花更多的时间,且效果不好。

教学时合理的教法应该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步步到位。

对于第一次出现的知识点,教师要一次讲清、讲透。

一开始就把学生教会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若一开始就讲不清楚,甚至出错,后面要想让学生纠正就很难。

要消除首因效应形成的错误概念,可能重复多次也难以改变头脑中已形成的模糊印象。

2误区二:教师活动替代学生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教师阐述概念,听教师解释生理现象,听教师分析生理过程,听教师解读图表,而自己很少有机会说一说,很少能够自己去思考。

这样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会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机器。

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分析,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导致很多学生课堂上怕说、不敢说、怕说错,认为自己知识点应该都清楚,但考到就出错,究其原因,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将大脑中的知识提炼的过程,不说、不写又怎么能知道自己真正的薄弱之处。

学习是耳、口、眼、舌、脑等各个器官参与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从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本质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听———听教师所讲、听同学所述;说———向教师陈述、对同桌解说;读———记忆性的内容读一读;写———记忆性、理解性的内容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摘要】为使生物教学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学误区对策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做人求真的主战场。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

目前,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已经接受新课程的理念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对此进行阐述并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出应对策略或建议。

误区一:探究教学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过于程式化教师在组织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方面:(1)探究点偏离;(2)探究程式化;(3)探究泛化;(4)学生实验=探究式学习。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前两个问题,教师常会因抓不准值得探究的问题而发生探究点的偏离;而探究教学出现程式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太过于追求一节课中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使探究过程在课堂中显得匆忙,学生像游客走马观花,未能收到应有的探究教学效果。

对策:首先,要使教师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不能仅为追求探究而进行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探究学习是学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其次,因地制宜,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尽量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调查、考察等探究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探究活动设计的泛化和探究点的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例如:备课时我们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课时应注意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设问时应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教学误区对策探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教学误区对策探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教学误区对策探讨摘要:当前翻转课堂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误将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自由看课,误将翻转课堂变成学生的强化记忆。

为纠正误区,教师应明确翻转课堂,课前精编学案;课堂教学应注重解惑提升,启迪思维,内化知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翻转课堂;应用误区;导学案;内化当前滑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实行,很大地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

[1]然而,在教学中“滑动课堂”的应用领域存有某些偏差,不少教师对“滑动课堂”存有着公理化、形式化认知。

笔者以汇报的高中生物教学公开课《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基准,谈谈滑动课堂的应用领域教学中发生的一些误区,并尝试积极探索促发对策。

一、翻转课堂的应用误区在“蛋白质”公开课的课前,教师预先布置学生观赏有关微课视频,然后学生独立自主顺利完成学校订制的基础自测。

课上教师轻易以课本中“本节著眼”的问题回答学生并总结,用时约12分钟。

余下的33分钟,教师对自测题展开选择性小结,并对易错题和高考常用题展开一定的补足和开拓。

仔细分析该文言,不难辨认出其误区。

1.误将滑动课堂变为学生的民主自由看课在滑动课堂中,学案就是教学的基础,应当与课前自学视频有机融合。

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对滑动课堂的认知流于表面,且演唱视频能力非常有限,因而轻易借予非常简单的微课视频,并使学生的课前自学沦为微课观赏,顺利完成自测。

由此,学案的缺位引致滑动课堂变为学生的民主自由看课。

该节课上,由于须要学生掌控知识点较多且乏味,难于引起学生自学兴趣;再者自学能力的管制,并使其难以高效率从视频中以获取科学知识。

而学案的缺位,引致学生在独立自主自学中Porchaire重点内容,也可以存有无法认知妥当的情况。

这必然引致在课堂的交流与自学中产生盲目美感,所学科学知识无法构成体系,自学效率随之减少。

2.误将滑动课堂变为学生的加强记忆展开科学知识内化就是滑动课堂的重要环节。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和解决策略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和解决策略

热点解读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和解决策略■吴晓杰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进步悄然提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式。

在创新的教学过程中,会在课堂设置、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方面出现一些误区,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本文拟从教学实际出发,浅谈四个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物教学;误区;解决策略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进步悄然提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要求的人才,基础教育不断进行改革。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为高中生物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个课程基本理念。

许多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积极的实践课程标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有难免出现一些误区,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和实例,浅谈一点个人的观点。

1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误区生物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活技能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且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建立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素质。

但是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和高考背景等考核方式引导,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容易步入一些误区。

1.1上课讲得越细越好,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生物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但知识深度较浅,因此在知识层面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细微差别,而知识考查得过于仔细要求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全面地解读课本的每一句话,甚至详细到很多词句的使用,因此学生有“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的看法。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把上课的层次降低至知识的阐述。

教师在上课之前会做许多考试题目,然后把几乎能看到的考试方式“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地记忆许多题目类型,课堂上忽略了知识的内在逻辑。

反思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反思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反思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大势所趋。

自从新课改提出后,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和师生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具体的实践和落实过程中,教师在授课重点和授课方式仍然存在严重误区,对于师生教学关系的认知模糊,这一现象造成生物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急需提升的局面。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师生地位;教学质量一、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的新要求1.教师应正确理解生物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制定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准确理解课程改革后生物课堂目标的转变,并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及时调整。

当前生物学课程的标准在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致力于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生物研究精神的培育。

此外,新课改要求学习知识学习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三观的培养,由此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重点也进行了整改。

2.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重新定位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过去单一地“教与学”的模式,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引导、帮扶和鼓励,教师应组织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及时解决,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摆脱以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的错误思想,注重挖掘学生潜力。

而学生应及时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和实践活动,注重学科逻辑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做学生的“主人”。

3.教师的生物教学方式要进行转变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应摆脱“保姆”式帮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着力于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和实践学习,多提问和回答、多思考和行动,要注重培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要注重内容主次的区分和实践能力的培育。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课程教学理念认知模糊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多合作、多交流。

有关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体会复习课程

有关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体会复习课程

有关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体会有关高中生物教学误区与体会“问题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它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它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促进高中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探究性学习。

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存在着以下误区。

误区一: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问题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活跃而且热烈,这样课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如“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看书以后回答: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DNA分子由几条链组成?(学生答:2条)碱基的配对存在什么特点?(学生答:A和T 配对,C和G配对。

)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书查找答案,提问的内容是直观而且是平行的,没有梯度,并不能使学生质疑与设疑,反而使学生形成“答案意识”,仅仅根据教师的提问去寻找答案。

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不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学生就不会形成“问题意识”。

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布置学生阅读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要求学生写出或说出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引起新知识(DNA分子结构)与原认知结构(DNA是遗传物质)直接的认知冲突,进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甄别和筛选,使问题聚焦到DNA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方面。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出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产生新问题走出课堂。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大误区之我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大误区之我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大误区之我见如今新课改正在逐步深入,而实施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或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或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合作性学习,进行探究、讨论式学习。

本文先就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总结,围绕新课程改革目标有着对性地给出改进策略,希望以此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新课改学生高中生物有效性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众多高中生物教师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希望以此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现实中很多问题也制约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如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不能深入理解,也有部分教师不能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或是不能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抑或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表面化的“革新”,只追求形式等。

总之,现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的误区,应该及时进行矫正,这样才能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如今,早已步入科技、信息社会。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样也能凸显其效果,充分利用图文、视频和声音、动画等,发挥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充分展示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料,进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有的教师只是借助课件等多媒体形式做表面的“文章”,只是进行课件播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多媒体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等,不能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甚至是一些多媒体教学只是展示教师的高超水平,而所呈现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密切。

这样的课堂虽然热闹,却没有时效性和有效性。

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喧宾夺主,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冲淡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削弱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与新课改的原则恰好相违背。

高中生物学习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识别并纠正这些误区,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和成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常常过于注重记忆而忽视了理解。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仅涉及大量的名词和术语,还需要对各种生物过程、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理解。

学生们往往只记住了各种生物体的名称和特征,却没有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会导致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解决这一误区的有效方法是将重点放在概念的理解上。

可以通过制作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帮助将各个知识点系统化。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对整体内容的把握。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或观察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各个阶段和相关的生物学原理。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忽略了生物学科的实验性。

生物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涉及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操作。

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关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这种忽略会导致对实验数据的解读能力不足,也无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为了克服这一误区,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实验,不仅能够验证理论知识,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需要仔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和改进实验方法。

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许多学生在备考生物时常常忽视了课本以外的资源。

生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课本上的知识虽然基础,但往往无法涵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

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课本,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趋势。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广泛阅读与生物相关的书籍、学术文章以及权威网站的内容。

揭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

揭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

揭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揭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误区生物这门课程作为学生在高中时代需要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教师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能够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有效教学的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师对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一、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忽略课前备课的准备工作生物教师往往注重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却忽略了课前的备课工作。

许多教师课前备课就是在网上下载现存的《导学案》和课件,没有认真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缺少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

我认为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最后,确定教学内容中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顺序,编写达标练习,书写导学案,制作课件。

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内容能游刃有余,在课本知识基础上拓展其他的生物知识,做到胸有成竹。

因此,构建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为了追求新颖,提高的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节节课是多媒体教学,每一节课从头至尾都是多媒体教学。

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教师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虽然使高中生物教学无论是从时间上、内容上,还是从课外资源拓展上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平台。

但是多媒体教学技术是辅助教学手段,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更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不应该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作用。

生物学教学的几个常见误区及分析

生物学教学的几个常见误区及分析

生物学教学的几个常见误区及分析
生物学教学一直是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课程,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区,但这些误区已经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首先,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常常不够到位,甚至会有混淆。

有时,学生就会受到先入为主的思想的影响,将错误的知识和正确的知识混淆在一起,从而使自己的理解出现很大的偏差。

作为教师,应当在有效的引导下,做好知识解释,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另一方面,生物学教学中也会存在技术焦虑的现象,即学生对实验场景、操作流程、实验工具等实验技术细节的兴趣非常低,因为他们受到技术恐惧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教师要通过分步、深入的实验操作讲解,引导学生根据实验需要考虑实验技术的关系,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操作时间。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学生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学习习惯的问题。

由于生物学的理论比较复杂,学生的学习习惯可能不是很好,会有只看书籍和课本的现象,而忽略具体的实践操作,这样很难让学生对生物学理论有深刻而正确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践相结合,从而得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总之,生物学教学的常见误区主要有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到位、技术焦虑、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三个方面。

教师需要注意这三个方面,及时改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问题,从而
避免和矫正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误区,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大误区之我见
摘要:笔者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在新课改形式下因为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错误理解而导致的几个教学误区,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误区
虽然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或演示实验,但是大部分时间教学过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减少无用功,预防教学误区的产生,是新课程理念下摆在我们高中每一个生物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但鉴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有些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仍然过分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完全对立;有些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一味追求形式;有的教师角色定位模糊,诸如此类的原因,使高中阶段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出现许多不应有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教学设施的不断改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传统教学中无法表现的内容表现为丰富多彩的含有图、文、声、像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料,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有些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明显地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形式。

把一些需要在黑板上完成的训练推演的
结果,需要向学生直观展示的生物标本或模型等,都以资料或图片的形式放在课件中,忽视了必要的师生互动。

有的教师为了展示其课件的制作水平高,在画面上搞一些不断闪动的小动画和一些与所学内容无关的图画或音乐等,教师像一个多媒体放映员。

缺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个人认为,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根据当节课内容来确定,能不用课件的尽量不用,能少用课件的尽量少用。

课件制作尽量简明,同时兼顾课件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不能用多媒体课件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误区二:流于形式的公开课
俗话说,教无定法,然而我们冷静地观察思考一下眼下的公开课就可以发现,为了迎合千篇一律的教学评价,老师们都在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个性的缺失。

有些生物公开课,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给现代化教学手段占据了大半,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看起来就像演员在表演。

老师提问似乎颇有启发性,而学生的回答也恰到好处,其师生互动的默契程度和热闹程度似乎不亚于中央电视台反复预排的“春晚”节目,让听课的老师觉得无可挑剔。

听者自然是“大开眼界”了,但生物课这样上法却如雾里看花。

有些教师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其教学设计活动是为了用新奇的教学形式取悦于现场听课的教师,其活动本身已脱离了正常的教学内容,偏离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个人认为,平时教学也好,公开课也好,都要选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为了教学内容的需要,二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善于整合学科知识,吸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依据“三维”教学目标,精心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求真务实,教出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

既要精心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又不能拘泥于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把生物学知识系统地、有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要通过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误区三:为“探究”而“探究”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当学生有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交由小组讨论,然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表现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这类要求做了错误理解,致使分组学习方式出现盲目追随和流于形式的结果。

有的老师认为每节课的知识讲授都要进行“探究”。

不管问题本身是否值得“探究”,都交由学生去讨论,这就使“探究”流于形式,毫无实效。

有的老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认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应由学生自己经过“探究”来得出答案,尽量让学生自由探究,结果是以花费较多课时为代价,同样也违背了新课改
理念。

还有的老师为了强调合作效果,提出问题后,马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派学生记录讨论意见,认为这样就是在“探究”。

结果课堂上煞是热闹,讨论的结果,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有些组可能完成的早些,一些不太自觉的同学就开始玩耍甚至打闹,而负责记录的那些学生很不情愿地、忙乱地整理记录,最后自然是教师统一讨论结果,皆大欢喜。

但是也有的老师把交由学生进行探究的时间定得很短,使其探索的积极性受到很大限制而达不到“探究”的目的。

还有的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选题,甚至提出一些不宜在课堂内进行深究的问题,这样自然也收不到探讨的效果。

个人认为,虽然分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运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干扰隔壁班级的正常教学。

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何时进行,要认真选题,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在分组活动前,要认真确定各组成员,不要随意分组。

要强调组长职责,注意管好课堂纪律,同时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探讨时出现的一些“意外”结果,教师要表扬其有不同见解的胆识,但也要指出其错误所在,使学生们明白其错误的“所以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们一线教师正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所以出现许多新的误区自然也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些误区,更不能忽视这些误区,而是要正确认识这些误区,采取有效
措施避免这些误区的产生。

教与学不是对立的,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目的。

面对今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们每个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虽然有句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就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为当今的教学改革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方咸围.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常见误区分析.中学生物教学,2010(9).
[2]王鹰鸣.走出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误区.中学生物教学,2005(8).
[3]张从福.浅析生物新课改认识的误区.中学生物教学,2006(4).
[4]杨志明.走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误区.中学生物教学,2002(9).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三中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