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1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为80.4%,组间差异显著(P<0.05);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在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缩短术后治疗时间,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手术;双“J”管;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输尿管结石属于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青壮年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血尿、绞痛是患者在发病之后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
手术仍然是目前临床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1、2]。
本文研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1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
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病史1-19个月,平均6.4±1.7个月;男性29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45.3±5.5岁;本次发病时间1-26小时,平均11.4±5.0小时;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病史1-21个月,平均6.7±1.5个月;男性26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45.7±5.2岁;本次发病时间1-29小时,平均11.7±5.8小时。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析
龙源期刊网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析作者:李晶晶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摘 ;要】目的:分析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带双“J”管出院后开展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照组于围术期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开展延续护理。
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并发症率为5.13%,对照组为25.64%(P结论:对于接受输尿管结石术且术后带双“J”管出院者开展延续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带管出院;延续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174-01外科手术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优选方案,虽可达到理想疗效然而术后容易产生相关并发症,因此加强术后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能够得到有效干预,然而患者手术后特别是携带双“J”管出院之后由于缺乏良好的自我护理和管理能力,导致并发症率较高影响其术后康复[1]。
本文旨在分析通过开展延续性护理对于提升输尿管结石患者带双“J”管出院后的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并发症率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及方法1.1常规资料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2月行输尿管结石术并于术后带双“J”管出院的78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
观察组:39例,男女性别比为18/21,年龄区间处于27~66岁,均值(41.6±0.7)岁。
对照组:39例,男女性别比为22/17,年龄区间处于25~68岁,均值(40.9±1.3)岁。
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方法。
为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的作用分析
为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效果观察。
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共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经诊断均有输尿管结石症状并且采取手术治疗后出院携带双“J”管。
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对比;输尿管结石;双“J”管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
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患者的肾结石在经过输尿管排出的过程中,由于输尿管狭窄使结石受阻而成[1]。
输尿管结石患者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在手术后出院时需要携带双“J”管,由于患者出院后在家护理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也就相对增加。
延续护理是患者出院以后护理的延伸,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本次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共84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护理,内容如下[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共84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时间以及结石位置等相关信息。
经过诊断这84例患者必须为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
随机按照患者出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两组各42例。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其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提供延续性护理的实际价值。
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延续性护理。
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中,观察组2.63%,对照组15.79%,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84%,P<0.05。
结论:通过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留置双J管期间的并发症率,并可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双J管;手术;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生多与肾结石下降过程中排入输尿管有关,其症状为腰背部绞痛、血尿、尿痛、无尿以及尿频等,如若患者患病后未能尽早妥善治疗还可能诱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
目前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常以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后通常需要留置双J管,从而解除患者的输尿管梗阻以及有效支撑起输尿管,然而患者在置管期间可能产生不适反应,例如尿液反流、尿急等[1],这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等构成一定影响,需做好患者的护理服务与指导。
常规护理仅为院内护理,缺乏延续性,以下将分析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其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提供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病例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地点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输尿管结石,且均为术后留置双J管,病例数量76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8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例、16例;年龄24~68岁,均值(45.3±3.7)岁;病程1~19个月,均值(8.6±1.5)个月。
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15例;年龄22~69岁,均值(45.4±3.6)岁;病程1~18个月,均值(8.7±1.4)个月。
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即患者在住院期间为其提供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治疗,并开展疾病知识宣教,鼓励术后多饮水以及防止剧烈活动等,同时介绍术后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1-2022.9收治的17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分为对两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
对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或者膀胱受到刺激,常规护理无法有效满足患者群体多元化的护理需求。
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术;留置双J管接受输尿管结石术的患者需要留置双J管,但是双J管会对人体泌尿系统产生一定刺激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是难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
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1-2022.9收治的17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 管患者分为对两组。
对照组男女(19/16),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35±9.68)岁。
观察组男女(18/17),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75±6.58)岁。
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情况。
对于患者开展常规的抗感染护理,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以及心理疏导。
1.2.2 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
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为了确保延续性护理质量,需要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健康指导员以及若干护理人员构成。
所有住院都需要详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和留置管注意事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 J 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10003【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术后置留双J管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延续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各指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出院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术后置管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常见类型,目前临床对于存在明显下尿路刺激征患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可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
但是术后由于需要置留双J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加上置管时间长,若不注重导管维护,容易出现导管脱落、感染、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疾病转归,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护理[2]。
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局限于医院内,出院之后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因此无法满足出院患者的需求。
而延续性护理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护理模式,可以将医院护理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出院患者提供连续、系统、规范化的护理指导,有助于改善出院患者的预后结局[3]。
为了观察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效果,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术后置留双J管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术后置留双J管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组。
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8~70岁,平均(45.2±4.3)岁。
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26~71岁,平均(45.2±4.3)岁。
入选标准: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符合手术指征且术后置留双J管的患者。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析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于术后带双“J”管出院开展延续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
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并发症率为5.13%,对照组17.95%,且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89.74%,且P<0.05。
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其带双“J”管出院后继续开展延续护理,有利于降低其出院后并发症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延续护理;双“J”管;手术输尿管结石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类泌尿系统疾病,且好发于广大的青年群体,其典型症状为绞痛和血尿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此类患者采取手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治疗价值,然而术后需携双“J”管出院,由于患者缺乏良好的自我护理干预常识,容易在带管出院后产生各类并发症,这对其手术效果和预后等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
本文旨在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对于降低其带双“J”管出院后并发症率及提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线性资料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手术治疗的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于术后携双“J”管出院,根据其就诊顺序奇偶性分组,观察组为39例,性别比:男23/女16,年龄24~63岁,均值为(39.2±0.6)岁。
对照组为39例,性别比:男21/女18,年龄22~64岁,均值为(40.2±0.4)岁。
两组线性资料对比中P>0.05。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做好院内健康教育、病情监测以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如下:(1)首先组建输尿管结石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以及护士等。
同时指定两名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来作为病人出院之后的随访联络员,护士长负责对全体小组成员关于延续性护理的思想内涵、开展方法等进行培训,以保障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化以及流程化;(2)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在患者即将出院之前,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关于出院之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向其进行讲解。
延续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
延续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引言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因尿路结石而就医。
微创手术治疗是目前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留置双“J”管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讨论延续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
一、尿路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或下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
微创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式,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拥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微创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二、留置双“J”管的必要性在微创手术治疗尿路结石时,医生通常会选择留置双“J”管。
双“J”管通过导管置入尿路,一端置于肾盂或输尿管,另一端置于膀胱内,并通过其双“J”型的设计保持导管在适当位置。
留置双“J”管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管腔引流,促进尿液排出;另一方面可维持输尿管的开放性,避免术后输尿管水肿或狭窄。
三、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尿路结石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往往需要在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直到医生认为病情稳定后才能出院。
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留置双“J”管的护理工作,以确保导管正常排尿,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延续护理在留置双“J”管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1. 定期复诊:出院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
通过定期复诊,医生可以及时观察双“J”管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更换导管、调整导管位置等,以确保导管正常排尿。
2. 监测尿液情况: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对尿液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尿液中有异物、结石碎片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导管堵塞。
3. 饮食护理:出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饮食的均衡和适度,避免影响尿液的排出和导管的正常功能。
4. 保持导管通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导管的冲洗和引流,以保持导管的通畅和有效排尿。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使用延续护理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时间内,选择56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随机抽取各28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用延续护理的为研究组,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出院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出院后并发症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对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有效的降低出院后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术;双“J”管;延续护理;出院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科疾病,临床对于其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双“J”管是输尿管支架管,是在输尿管结石术中最为常用的[1],输尿管结石术目前多采用微创手术,虽然手术创口较小,在术后仍需要患者携带双“J”管出院,但是近年来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多[2],对患者较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护理。
本研究主要探讨2017年9月-2019年9月,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使用延续护理的效果。
1、一般资料1.1基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时间内,选择56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随机抽取各28例,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结石术,研究组25例男性,3例女性,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03±9.51)岁;对照组21例男性,7例女性,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01±9.35)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可比(P>0.05)。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的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次实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病理等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术后均携带双“J”管出院,并配合本次研究。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行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7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患者,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
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获得更高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护理;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并发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输尿管结石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多见,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该病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发病时疼痛难忍,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患者术后需携带双“J”管,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因此,临床需要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传统护理缺乏对双“J”管的针对性护理,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疗效欠佳。
有研究证实,延续护理为患者提供出院后持续性保健护理,有利于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身体恢复,避免二次住院的发生[1]。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设计对照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行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23例,女性16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5.26±1.21)岁,平均住院时长(6.78±2.07)d;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性18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36.47±1.58)岁,平均住院时长(6.04±2.11)d。
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延续护理的应用
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延续护理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抽取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延续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59.57%远远不及试验组91.49%,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更高,两者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更高,具有良好的护理前景,适宜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泌尿结石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由泌尿科负责诊治,泌尿结石可分为肾结石、尿路结石、输尿管结石以及膀胱结石,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输尿管结石,在发作时患者会表现为腰部绞痛、血尿以及发热,严重还会导致引发尿毒症和败血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该疾病应当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临床上一般采取输尿管结石术,在术后患者通常会携带双J管出院恢复,在此期间需要有效的护理方法协助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接下来,本文将就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不同的试验效果做出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抽取9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27/20),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1.50±6.17)岁;试验组男女(26/21),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1.50±5.83)岁。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告知双J管的注意事项,告知其复查日期。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留置双J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留置双J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对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14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将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延续性和对照组,每组75例。
延续性组行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延续性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延续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7%,延续性组的护理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术;留置双J管【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152-01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而言,结石容易在输尿管狭窄处发生嵌顿,临床上需要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需要留置双“J”管,进而尿液的引流[1]。
双“J”管具有内径大、弹性好以及管壁粗等特点,放置后能够起到引流以及支架的作用。
但是置管后,患者受到刺激可能出现尿路感染、腰痛、血尿等并发症,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2]。
因此,临床上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十分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14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将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延续性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
其中,延续性组男性45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5.12±2.38)岁;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5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5.75±2.84)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后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延续护理模式对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食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活动。
注意休息,制定锻炼计划,劳逸结合。
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以免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7]。
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大便通畅,以促进碘造影剂的排泄,减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碘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
2 结果4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发生不良反应7例(14 58%),其中发热3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例,一过性肝功能损害2例。
均及时发现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后康复。
围术期未发生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肾功能损伤、血管栓塞性疾病等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形式统计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导入满意度。
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本组中患者非常满意36例,满意12例。
总满意度为100 00%。
3 体会晚期肝癌患者心理负担重,加之TACE属于有创疗法,术中需应用大量化疗药物,各术后可出现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极大的影响。
细节护理是以患者利益为核心的前瞻性护理方法[8],为患者提供全程主动及人性化等服务干预,从而有效避免护理缺陷而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我们对接受TACE治疗的4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围术期加强针对性心理疏导,从而有效缓解、消除了其不良情绪,促使其能以积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
此外,通过学习培训使护理人员熟悉患者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及诱因,从而针对性做好相关病情的密切观察,并积极完善康复健康教育,规范进行疼痛管理等细节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了康复效果和患者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4 参考文献[1] 王斐斐,柳仲秋,贺启华,等.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17,15(1):87.[2] 刘峥嵘,俞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2):139-143.[3]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围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8):1419-1431.[5] 王瑛,吴昊,曾良宵.中晚期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5):120-123.[6] 吕茜.中晚期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6):649-650.[7] 黄丽眉,欧阳英,胡伟珍.精细化护理在预防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中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6):44-46.[8] 李颖祺,任华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84-85.(收稿 2020-07-11)延续护理模式对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王云华江苏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泰州 225321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32 期2019 Vol.6 No.32123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析马苏丹(淮安市淮阴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延续性护理措施。
结果 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病率更低(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更好(P <0.05)。
结论 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满意度;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并发症;延续护理;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2.123.01在输尿管结石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有着较高发病率,患者入院检查多因为肉眼可见血尿、疼痛等。
临床上在输尿管结石治疗方面有开放性手术、重要治疗等,随着微创技术发展,输尿管结石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取得非常好治疗效果[1]。
应用护理路径后,患者住院时间有明显减少,但是随之而来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在家庭护理期间容易有并发症出现,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干扰[2]。
本文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70例进行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 ”管出院患者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所有患者符合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手术治疗后放置双“J ”管出院,排除复杂多发性输尿管结石等因素干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24例、11例,年龄25~71岁,平均(43.2±3.8)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23例、12例,年龄26~72岁,平均(43.6±4.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有可比性。
延续性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王露,陈英,崔金锐•,等.直肠癌术式患者决策辅助方案的制订及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3):20-25.[2]HIROMICHI M,CARL W,JASPREET S K,et al.Mo1757—IncisionLengt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ate of Superficial and Deep Incisional SSI's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go LAR and Anastomosis[J].Gastroenterology,2013,154(6):1334.[3]田玮/夕卜科于结酬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6359-[4],-医直术后的影响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5(S1):256—253-[5],,江,等.结直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2005—2003.[6]0000,,,.结直结后及的[J].防治,2013,25 (S2):221—223.[7],宋美璇,李飞,等•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7⑷:90—103.[3],王胜,代志刚,等•术前心理干预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知及经的影响[J].年学,2019, 39(1):70—74. (收稿日期:2021—02—12)延续性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刘丹娥(余干县人民医院,江西余干335100)【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一2019年8月在余干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31例),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并发症。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 黄启兰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黄启兰【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效果。
方法:研究时段设定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结石术治疗患者,全部患者术后携带双“J”管,共计7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延续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8%,较对照组19.46%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较对照组75.00%高,P<0.05。
结论:针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给予其延续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荐推广。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术;双“J”导管;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目前泌尿系结石临床发病率较高,其中以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需携带双“J”导管,但目前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出现后携带双“J”管存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弊端,加之出院后专业性护理服务缺失,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存在潜在危险 [1]。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主张针对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以专业的护理服务,消除潜在危险因素,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其中延续护理可达到上述目的,在患者病情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时段设定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结石术治疗患者,全部患者术后携带双“J”管,共计7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5-52岁,平均(38.93±3.21)岁,病程2-7d,平均(4.53±1.22)d;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6-52岁,平均(39.17±3.19)岁,病程1-7d,平均(4.49±1.09)d。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 "J" 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予以常规外科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外科护理,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
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2周与出院后4周评分均比出院时高,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升高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不仅可以形成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而且还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术后携带双“J”管;输尿管结石在泌尿外科疾病类型中,输尿管结石比较常见,在临床症状表现中,主要以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这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该疾病治疗方面,手术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实施效果明显,但是在术后,对于患者留置双J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迅速排出尿液【1】,并防止输尿管狭窄堵塞等情况的出现,针对于留置时间,最低为30天,最高为90天。
然而在双J管的置入方面,相关并发症经常发生,如尿路感染、腰腹部疼痛等,从而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在术后留置双J管的同时,务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组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均值为(45.58±4.21)岁,处于25岁~65岁年龄段之间。
对照组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均值为(45.95±4.35)岁,处于25岁~66岁年龄段之间。
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推广。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术;双J管;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取出结石。
手术后,为了防止输尿管再次堵塞,很多患者需要携带双"J"管出院[1]。
双"J"管可以起到内引流、内支架的作用,还可扩张输尿管,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使患者的尿液通过输尿管畅通无阻。
然而,携带双"J"管出院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延续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该类患者进行一系列规范和专业的护理,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并发症带来的焦虑和恐惧[2]。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
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3.3)岁。
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27-70岁,平均(47.2±3.7)岁。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符合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且出院后均携带双“J”管,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
发表时间:2017-12-26T15:50:16.5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2期作者:夏孟平
[导读] 输尿管结石属于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青壮年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
普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1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为80.4%,组间差异显著(P<0.05);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在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缩短术后治疗时间,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手术;双“J”管;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
输尿管结石属于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青壮年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血尿、绞痛是患者在发病之后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
手术仍然是目前临床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1、2]。
本文研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1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
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病史1-19个月,平均6.4±1.7个月;男性29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45.3±5.5岁;本次发病时间1-26小时,平均11.4±5.0小时;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病史1-21个月,平均6.7±1.5个月;男性26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45.7±5.2岁;本次发病时间1-29小时,平均11.7±5.8小时。
上述几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然指标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组成专门的双“J”管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在患者出院的时候,由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负责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出院教育,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术后带管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及预见性护理方法。
①腰胀痛: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尿道的畅通性,尽可能的避免对管道造成压迫和扭折,切不可长时间憋尿,在出现腰痛症状的时候不能够对腰部进行捶打,可采用侧卧位休息方式,使症状得到缓解。
②肉眼血尿: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尿量及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鼓励其坚持每天多饮水,为尿液的稀释提供条件,对尿道进行冲洗;说明血尿形成的具体原因,避免血尿出现的时候导致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③膀胱刺激症: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该养成良好习惯,尽可能多的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嘱咐家属监督患者多饮水,使排尿能够始终保持畅通状态,以此使腹压水平降低。
指导患者通过站位方式进行排尿,切勿憋尿,从而有效预防尿液反流现象的出现。
④双“J”管移位:指导患者在出院带管治疗期间切勿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或体力较大的劳动,避免有大幅度的动作,从而有效防止双“J”管发生移位。
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双“J”管拔除,患者治疗完全结束后,采用满分为100分的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超60分为基本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超80分为满意[3]。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X2检验,用( ±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统计学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为80.4%,组间差异显著(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2.2 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
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双“J”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能够产生内引流与内支架的双重作用,但患者术后携带其出院的时候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双管移位、腰胀痛、肉眼血尿、尿急、尿痛、尿频等属于术后常见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使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增强[4]。
在对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过程中,广大护理人员仅仅需要在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干预,而在患者出院之后不会对其给予任何特殊的关注与指导。
虽然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但在出院之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却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因此,探寻高效且具有一定延伸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在居家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是十分必要的[5]。
延续护理属于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的一种,该项护理服务不仅仅属于整体护理的一种,同时也是对住院护理服务的一种有效延伸,可以在出院恢复期阶段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护理,使康复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并发症出现及病情恶化的可能性降低。
参考文献:
[1]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5):231-232.
[2]吴明晶,黄开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及护理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0):1134-1135.
[3]戚乐,顾基伟,王冬梅,等.MDCT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大小分级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11):1728-1729.
[4]佘湘群,唐米纳,向军章,等.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2):2411-2412.
[5]肖海鸟,叶丽萍,吴春燕,等.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0例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9(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