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已经不再局限于表面的特征,而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物体。
但是,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体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观察物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有哪些?2.新课导入:介绍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
3.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c.你认为观察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6.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观察和测量任务,增进亲子互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规范。
2.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掌握观察方法,形成空间观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难点: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梯度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4.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拼图、组合图形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自主探索和发现物体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创意设计:结合所学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等。要求在作业本上画出设计图,并标注尺寸。
4.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形状和测量尺寸的方法。
5.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在作业本上简要回答:
a.观察物体时,为什么需要从多个方向观察?
3.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年级观察物体三优秀教案
五年级观察物体三优秀教案教案标题:观察物体的特征与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2.学习物体的特征和性质,包括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3.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和性质进行分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
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的特征和性质;2.分类物体。
教学准备:1.物体样本:球、立方体、圆柱体、金属、塑料等(数量与学生人数相符);2.观察笔记册子、彩色钢笔、直尺、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思考一下为什么观察物体很重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提问:你观察到的物体有哪些特征和性质呢?二、探究总结(10分钟)1.观察物体特征:教师将球、立方体、圆柱体等物体样本拿出,向学生展示,并请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随后向学生发放观察笔记册子和彩色钢笔,要求他们将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记录下来。
2.观察物体性质:教师再次向学生展示金属、塑料等物体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材质、质地等性质,并记录下来。
3.学生合作交流:学生第一时间观察并记录,然后两两合作交流观察结果,对比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给出自己的观点。
1.整理观察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拿出来,进行比较和归纳,向学生展示一个分类表格,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和材质四个方面。
2.分类表格填写: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物体分别填写到表格的相应位置上。
3.物体分类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填写表格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答案,让学生理解准确分类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分组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物体特征或性质,例如颜色为红色的物体,进行分类展示。
2.观察数据统计:学生使用直尺和计数器等工具,对不同特征的物体进行测量和统计,例如统计红色的物体有多少个、球形物体有多少个等。
3.总结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数据,并总结物体特征与性质的分类方法和统计结果。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物体的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针对不同小组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都能得到成长。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小组成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至少三个)观察物体,并记录下各自的观点。之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观察结果,讨论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细节,并帮助他们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课堂小结、学习日志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激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结合教材内容,从三个维度(前、侧、上)来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我会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重要性。我会讲解如何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方法,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强调几何图形在观察物体中的应用。此外,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如观察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九小熊菊萍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38页到39页的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再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课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拼搭,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并且能摆出或画出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例1:教科书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例2:教科书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做一做:教科书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
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题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再验证。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观察物体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2. 描述观察到的形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隐藏的图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2. 尝试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隐藏的图形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使学生掌握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物体、描述形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观察物体》的教案
《观察物体》的教案《观察物体》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物体》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物体》的教案1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从正面、侧面上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感知对称现象,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3课时课题:观察物体(一)内容:教材P67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3.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两只蚂蚁,有一天他们打算去看看牛是什么样的,于是啊,他们就出发了,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蹄上,说:“牛长得和碗差不多大小。
”另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角上,说:“不对,牛是弯弯的,和黄瓜差不多长。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预设学生回答:他们看得不全面,他们只看到牛的一部分。
师:是啊,这两只小蚂蚁只看到牛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出牛的全貌。
二.观察物体,探索新知。
1.要了解一样物体,需要全面地去观察,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全面地怎样观察物体。
2.小组合作观察。
四人小组拿出一个玩具,固定在桌面上不移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熊(最常见的动物玩具),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部位。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5篇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5篇《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会图形变换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能够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活动内容,经历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
四、教具准备:玩具汽车(不同方位的图形)、一幅雪花图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简笔画、动画图片一组。
五、学具准备:白纸、剪刀、彩笔、动物图片一组六、教学过程:学生回忆: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对称的知识?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指明进行补充。
明确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轴对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找准位置:出示一辆汽车玩具和从“前、后、左、右、上”观察到的图形出示表示方向的词语“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每一个形状,选择观察的位置同位两人相互判断对错个人操作:1、“我会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图案)现在利用我们学过的对称的有关知识,思考如何才能既简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课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形状,自己设计、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说出知识依据。
那么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内容?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之后。
再集体进行课堂评价同位合作:1、“我能画”(出示一幅简笔画)根据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们能够画出它在陆地上的样子吗?2、学生同位合作完成3、班级绘画展评:指明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
那些地方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组探索:1、“我能做”(出示一组不同的动画图片)根据要求贴图画:小猫的左手拿着一支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
学计划及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
1.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
2.掌握准确的观察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和转动方
向;
3.观察立体图形的性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对于某些立体图形形状的辨认;
•如何准确描述和表达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几何模型、图形图表等;
•教学材料: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整洁,布置教学板书。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几何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
2. 学习新知识
•带领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转动方向。
3. 巩固训练
•练习识别和描述各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掌握。
2. 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物体,描述其形状和特征。
3. 练习运用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在观察和描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在后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立体图形性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1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以及简单的几何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观察物体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
3.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物体的方法。
2.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物体从不同角度的观察结果。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并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方面?从哪个角度观察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并从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看。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几何体模型,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并分享观察物体的心得体会。
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对比自己的观察结果,总结经验。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4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4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4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8页---40页。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药箱、圆柱、球、长方体实物假设干、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
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才能。
教学重点: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一样的。
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激发情趣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宋代诗人苏轼的那首《题西林壁》吗?让我们共同来朗读这首诗。
〔课件出示诗句和庐山不同风光〕师: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的风光呢?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一〕观察长方体1、整体观察〔出示长方体小药箱〕〔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这个长方体的药箱,谁来说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都是哪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2〕生答复,师强调看到的面,是相对观察者说的。
〔3〕师:请同学们按照活动要求观察这个小药箱请〔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4〕学生观察。
a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药箱,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
b坐在不同方向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药箱的哪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5〕学生汇报。
老师小结:刚刚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看到两个或三个面。
你能找出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多能看到药箱的几个面?请大家站起来走一走,看一看。
〔6〕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7〕学生汇报。
老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们不管站在哪个位置,都不可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完成练习八第3题。
四、课堂小结: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正面上面侧面(左面或右面)
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4.欣赏古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40页练习八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2.完成课本第40页练习八的第2题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师: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会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一样吗?
如果用4个正方体摆,你知道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摆。
师:从以上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
学法:直观感知,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纸盒、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过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课堂实录〗片段一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
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
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片段二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
(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
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主要让学生在四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三视图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动手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观察物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一些物体的观察角度和方式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三视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的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用于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
2.准备一些图片,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房屋、汽车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物的模型,让学生实际操作,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尝试画出其三视图。
《观察物体》—上册数学教案设计
《观察物体》—上册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观察物体》—上册數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描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实物或图片,让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并描述其形状。
然后教师变换观察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形状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物体,让他们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画出看到的形状。
2. 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纠正。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或者提供几个图形,让学生猜测是哪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请几位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分享给同学们。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资源:
实物、图片、画笔等。
以上就是《观察物体》—上册數學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精品课教案_20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小药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小药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课件2-5出示教学楼的四张图片。
)这是哪里?(学生回答)为什么不一样?(学生人回答)同学们说对了,因为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一):观察小药箱(教师及学生拿出教具和学具。
)1、请大家拿出小药箱,和老师一样摆放。
请你说一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分别都是哪些面?(指名回答)前面又叫做什么面?其他的面怎么称呼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正面、左面、上面)2、现在请大家任意选一个角度观察小药箱,说说你能看到哪几个面?(学生人回答)学生自由观察,汇报交流。
(三种可能性,能不能看到4个面,5个面呢?大约2人回答。
)3、我这里有一则案例,请你当一次福尔摩斯,判断一下谁说了谎?(出示课件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说出结论,再出示课件中的内容)小结:(课件7展示)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黄山特产的盒子、圆柱形茶叶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感知。
1、师:我们的家乡黄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观看黄山特产录像。
2、引入课题:今天老师也带来一样黄山特产,猜猜是什么?课件出示盒子:一面写着“黄山特产”,一面写着“精美黄蜡石”(1)点面朝“黄山特产”字样的同学回答(答案五花八门)(2)点面朝“精美黄蜡石”字样的同学回答(答案只有一个)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师:同样一个盒子,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见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二、提炼生活原形,抽象单一几何体,升华新知。
1、课件展示特产包装盒。
2、观察实物圆柱形茶叶筒。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3、课件确认圆柱体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
师: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光线的明暗造成我们视觉上的立体感,其实圆柱体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
3、课件出示如果圆柱体缩短,从正面看会是什么样子?4、如果圆柱体放倒呢?5、填写观察实验报告: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三、制造问题情景,进一步探究两个几何体的相对位置。
1、活动一:观察物体,确定观察角度。
(播放课件:游戏猜猜我是谁?)师:有三个同学也进了特产店,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2.活动二:出示图形,想象推理。
3、活动三:动手实践,巩固升华。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小组长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分别从上面、左面和右面不同角度观察所摆物体形状,画出来。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生活中几何体的组合。
建议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设计独特包装盒,为家乡的特产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尽绵薄之力。
观察物体(二)教学目的:1.学会辨认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四、巩固练习: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能确定它们的形状吗?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五、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观察物体(三)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教学准备:摄像机、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层层推进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2、观察一个正方体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
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
开始吧!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应变预设:学生观察的角度是不同的,老师要注意:1、指导学生调整观察角度,尽可能垂直于被观察的那个面的视角出发来观察正方体;2、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完整,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我从()方向看到()个()形。
3、观察二个正方体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你们都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吗?师:我们已经在桌子上放了两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右两边的同学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应变预设:这样的简单的遮挡现象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还有人不清楚,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他们明白,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4、观察三个正方体师:(再添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请同学们再加上一个正方体,继续观察,现在,从正面观察的同学,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从正面看师:从正面观察到的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呢?请同学们都一起到正面来看看!师:那从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呢?现在,也请大家一起从上面观察观察。
板书:从上面看师: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观察左面,还是看到三个正方形吗?板书:从左面看应变预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正面观察的同学,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而从左侧观察的同学,仍然只看到一个正方形,这同样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评析: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入手,再到观察由两个、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立体图形,这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又显得自然、朴实、富有思考性。
]二、仔细观察,探究规律师:同学们真棒!不仅已经学会了观察一个正方体,而且还学会了观察由一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并且还能正确认识遮挡现象,你们真的了不起!师:如果我像这样再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这就成了一个由两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了。
同学们想象一下,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这个物体,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形状呢?师: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师:现在,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再添加一个正方体。
师:摆好了吗?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是否与你刚才的想象相同呢?1、从正面观察师:好,同学们,从正面观察,你们看到怎样的形状?师:(把摄像机摆到正面,将这个物体的正面投影到大屏幕)虽然这是由两组正方体拼成的,可是由于遮挡的缘故,从正面观察我们仍然只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正方形。
板书:从正面看2、从上面观察师:现在我想问问,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吗?师:哦,“多了一个正方形”!好,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正方形,谁能把它摆在黑板上合适的地方,拼出你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应变预设:一般会摆出如下图的两种形状,老师都应给予肯定,不过,黑板上只保留从正上方观察到的如上左图的形状。
师:(用摄像机拍摄这个物体的正上方,投影到大屏幕)从上面观察,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这一组有三个正方体,另一组有一个正方体,所以从上往下观察,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四个正方形。
板书:从上面看[评析:充分利用前面的观察成果,着眼于两组与一组的不同展开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思维也更加集中。
]3、从两侧观察(1)从左侧观察师:现在,我们再从左侧来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只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吗?师:“不是”?那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形状?师:哦,你们看到了“两个正方形”!谁能上来摆一摆吗?应变预设:引导学生正确的拼摆。
板书:从左面看师:(把摄像机摆到左侧)从左面看,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前面一组是由三个正方体组成的,为什么从左面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2)从右面观察师:现在,请大家都到右侧观察观察,看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们看到的画到纸上。
开始吧!应变预设:指导学生在观察时明确:这是由几组正方体组成的?你看到的每一组各是什么形状?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弄清楚了上述问题,学生就会把看到的形状画出来了。
师: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师:(把摄像机摆到右侧)从右侧观察,我们仍然看到有两组正方体,我们看到的每一组都是一个正方形,它们组成了这样的形状。
板书:从左(右)面看应变预设: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的右面,学生可能会发现正面和反面、上面和下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也分别相同,这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P41页,把例题3补充完整。
[评析:由于旧知识的铺垫,例题自然呈现,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亲身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大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摄像机),适时解决了学生“有观察难表达”的困难。
]三、应用规律,拓展延伸师:如果我们把这两组正方体适当分开,再把这一组竖着摆放,这就组成了教材P41页做一做图中的样子,请看大屏幕: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独立完成。
提问:(1)从上面观察,为什么红色的这一组的正方体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2)为什么从左面看,绿色的小正方体不见了呢?(因为绿色的小正方体被前面红色的小正方体挡住了。
)(3)从右面看,会观察到怎样的平面图形?(由上面两个红色正方形和下面一个绿色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竖着摆放的长方形。
)应变预设:“做一做”与例题3中的物体都是由两组正方体拼组而成的。
但是,由于它们摆放的位置不同,所以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和所发生的遮挡现象也不同。
弄清楚上述问题,学生也就就明白了其中的变化。
师:(在绿色小正方体上面多加了一个绿色小正方体,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和刚才的图形比有什么变化?师: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现在从各个方向观察这个物体,你会看到什么?和刚才看到的图形比,有什么变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讨论讨论。
[评析:利用了教材上的“做一做”来作为学生的巩固练习,并对这题练习进行充分挖掘,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四、动手拼组,大胆想象师:(课件出示)我从正面观察,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同学们猜一猜我观察的物体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小组合作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