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感染性疾病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探讨

合集下载

急 诊 危 重 症 患 者 院 内 转 运 共 识PPT课件

急 诊 危 重 症 患 者 院 内 转 运 共 识PPT课件
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
第19页/共53页
转运设备 • 重症转运床(重症转运床除具有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还应 该能够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 设备、药品等;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匹配) • 专业转运救护车; • 院内转运设备:便携式监护仪、简易呼吸机、负压吸引装 置、输液泵、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裕30分以 上);其中气道管理、氧气供应、生命体征监护所需设备 要特别强调(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 于患者水平面 • 药物:基本的复苏用药,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救药品和维持生命征所需药品必须准备充分。根据病情 配备相应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应作好运送途中以下情况的 准备:颅内压增高子宫收缩无力肾上腺功能障碍麻醉剂抑 制
指南的内容 • 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 转运护送人员; • 转运设备; • 转运方式的选择; • 转运前准备; • 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 转运交接; • 转运质控与培训; •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 • 转运人员的安全;
第16页/共53页
转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与知情同意 • 评估转运的获益和风险
• 护送人员必须记录转运途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监测指标、接受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等,并记 入病历;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 尽 可 能 保 持 原 有 监 测 治 疗 措 施第的26页连/共续53性页
转 运 交 接 • 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重要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
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第28页/共53页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 虑 • 必须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医院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流程

医院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流程

医院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流程(一)概述(1)危重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院前、院内、院外的转运,而这种转运需要持续药物和生命体征的维持,所以危重患者的转运是一件大事。

(2)对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

(二)危重患者的转运(1)转运指征1)众多的转运患者中哪些属危重患者:①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此类患者在病房或转运途中都有可能随时发生病情恶化。

②有循环、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在搬运过程中有可能随时发生意外,甚至立即死亡。

2)为何需要转运:①院际转运:a.向专科医院转运﹔特殊的治疗;b向上级医院转运:更多更好的资源;c.院前转运:交通事故、院外紧急发病等。

②院内转运:a.特殊检查:CT、MRI、血管造影等;b.介人治疗或手术;c.专科治疗。

3)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流动力学极其不稳定者。

(2)转运风险评估1)危重患者的转运其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无论是医生的需要还是面对家属,我们都要在转运前和转运中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来自于医务人员的经验和患者的生理学参数。

2)转运风险:①转运风险较大的患者主要涉及呼吸、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②转运风险较小的科室是ICU,ICU的患者得到高级监护,病情为医生基本掌握,容易把握和选择转运时机。

③转运风险较大的科室是急诊科,急诊的患者伤情未知成分多,需要迫切的检查和治疗。

(3)转运的危险因素1)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①窒息(2%);②血氧饱和度改变(31%),③人工气道移位或滑脱(2%);④输液通路堵塞或滑脱(5%);⑤导管脱落(19%);⑥心率改变(41% )。

2)危险因素:①转运设备及基本药品准备不足:尤其是紧急转运或院际转运(路途远、时间长)。

交接不完善:交接病情(包括路途中特殊的病情变化和处理)、治疗方案、心理状况等。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

.
30
交流沟通
电话通知接受科室:了 解准备情况,告知时间 。
负责转运的医生、护士 及其他工作人员要对转 运病人的病情及经过清 楚。
与患者的沟通。
填好危重病人交接单。
.
31
核对
病人的核对 设备的核对
32
监测—护送人员位置
必须拉起床栏
护工
护理人员应站患者头侧
护工站在对侧双手扶床
上下坡时保持头高位
推荐8: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录。
.
36
转运的交接
共同安置病人 详细的床边交接 双方记录
.
37
安全转运的原则
完善设备药物 充分评估 专业团队、专业技术 无缝交接 全面监测
.
38
我们的目标:
流动!无缝隙!连续!
.
39
.
40
.
26
患者的准备
针对性的处理原发疾病:
疾病发作的控制或预防
导管的安置
创伤
……
.
27
转运病人管道护理原则: 确保通畅、妥善固定、宁少勿多、防止感染
28
设备的准备
准备好充足氧气 药品设备准备充分 各种导联线缠绕整齐
29
药品的准备
基本的复苏用药 针对病情配备相应药物 接受科室配备相应的药物
.
7
人员因素
没有安排合适的、足够的医护人员; 专业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 对风险没有预见性,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意外情况。
Winter等调查结果显示,危重病人转运时只有75%配备了足 够的医护人员!
.
8
物品、药品、设备因素
缺少可携带的监护设备和相对完善的急救设备 以及药品;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与病情相关的危险事件
循环系统 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 其他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高气道压、分泌物阻塞、 剧烈咳嗽 呼吸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压增高、剧烈烦躁
其他
出血、高热等
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
通气设备
输注设备
呼吸回路断开、呼吸囊漏气、密封不够、氧 气源不足、电池不足 断开、电池不足、长度不足、输液架出现问 题 功能异常、电池不足、干扰、看不到屏幕
决定—需要转运吗?
• 危重患者能否转运,取决于转运利益与风 险的综合评估。 • 转运目的:是因患者在现治疗单位条件受 限,转往能得到更好救治,包括医疗设备 的使用、明确疾病诊断和采取进一步治疗 方案的接收单位。
计划—转运方案?
• (一)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 • (二)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如果 距离大于150公 里,航空运输是首选。 • (三)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 (四)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 (五)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 (六)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
目标三、 提高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过相关训练,能在 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救治。 •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 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 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危重病人转运指南
• 步骤
• • • • 1. 2. 3. 4. Decision: 决定: Planning: 计划: Implementing: 实施: Monitoring During the Transport : 转运期间监测:
禁止转运
• 心跳、呼吸停止。 •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未插管。

急诊科转运病人心得体会急诊患者转运的注意要点(8篇)

急诊科转运病人心得体会急诊患者转运的注意要点(8篇)

急诊科转运病人心得体会急诊患者转运的注意要点(8篇)2023急诊科转运病人心得体会精选一这一年我们将以急诊进展作为第一要务,分散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加急诊工作的生气与活力,加强急诊治理,提高医疗效劳质量,稳固并壮大急诊队伍,使急诊医疗体系更加标准化,加快我院急诊进展。

1、连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班工作职责;完善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使急诊效劳准时、安全、便捷、有效;完善24小时急诊效劳名目、急诊工作流程、治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效劳的标准。

2、抓优质效劳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更新效劳理念,加强主动效劳意识和急诊急救意识,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

标准效劳行为,创新效劳内容,注意效劳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准时妥当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展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延长效劳范围,保证效劳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效劳水平,提高患者满足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盼望在院部的支持下,使急诊的医生能够相对固定,并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专业队伍的设置,进展急诊医学学问的学习,了解急诊急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定急诊急救队伍。

4、能够增加护士的编制,争取开放二楼的留观室,以拓展科室的业务,满意患者的需求,从而缓解科室留观床位缺乏的现状。

5、积极创新,努力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从而加快科室业务的进展,争取使科室业务收入比今年提高25%以上。

大力鼓舞科研,提高大家对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要求护师以上每人交论文一篇。

6、很抓“三基三严,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规划,加强业务学问和技能培训,尤其是针对入科3年以下护士;加大对各级医护人员培训效果的考核;实行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全体职工进展职业素养、业务素养、治理素养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责任意识。

7、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有规划的开展急诊医学连续教育工程。

在院部的支持下,安排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到内地大医院学习急诊急救,回来在科室讲课,以便带动科室整体急救水平,加快科室进展8、加强急诊科与各临床科室和各帮助科室的协调协作,保证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绿色通道畅通;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治理的程序;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氧气枕(适当加压)
2、昏迷病人舌后坠明显 a、口咽通气管 b、头偏向一侧
3、呼吸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不平稳 a、行气管插管接氧气瓶,必要时 接便携式呼吸机转运 b、准备简易呼吸器接面罩
4、气管插管 a、妥善固定导管 b、吸净分泌物 c、评估自主呼吸情况,选择给氧方法
5、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
时间性
复杂性
条件性
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特点
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特点
时间性: 发病1小时内抢救为黄金时间 发病6小时内为抢救白银时间 发病6小时以上称白布单时间
复杂性:急危重症病人的健康基础不同,年龄悬殊大,病 史叙述不详,疾病种类复杂,病情发展不同;同时,医务 人员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增加了 急救医疗工作的复杂性。
有效的方法
其他物品的准备:
查对医嘱与检查申请单上所填写的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帐号、诊断、检查部位无误。根据季节准备保暖物品。
护送人员的准备
护送人员要求 医务人员:
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至少2名陪同人员, 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熟悉病人病情及目前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告知病人家属检查 的必要性及其风险,经验丰富,掌握呼救方式,应急预案,现场 CPR技术,熟悉运送途中能提供抢救设备的科室
院内转运的目的
诊断性检查:
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 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 明确的情况, 又无法床边完 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 内转运来完成
进行进一步的 治疗护理 :
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 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 监护室等
安全: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安全的特有属性就是“没有危险”。
CVP
护理措施:
1、平稳者:心电监护(最好带血压监护) 2、曾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非窦性心律者: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对各种急性疾病和危重病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在急诊科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需要接受密切观察和治疗。

当这些患者需要转运到其他科室时,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因此,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将就此作一阐述。

一、确保安全环境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前,首先要确保安全环境。

护理人员需了解前方路线的情况,并清理好行车道、通道和电梯等通行路线,以保证转运时的无障碍性。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认真排查患者身上是否带有金属饰品、医疗器械和药物等,以避免可能的危险情况发生。

在转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通过广播等方式提醒其他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注意安全,保持秩序。

二、选择适当的器材危重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转运的过程中必须使用适当的器材。

首先,护理人员需选择符合患者体型的担架,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应选用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手套、防护镜等器材,以保护转运人员和患者。

在选择使用护理器具时,还需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如有呼吸困难,需配置氧气气瓶;如有输液降压要求,需配置输液架等器材,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舒适。

三、注意交流沟通危重患者的病情复杂,其治疗需要多学科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由于转运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科室之间的协作,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协调各方面人员合作。

建议护理人员事先了解医生的用药意向、设备需求、临床治疗计划等信息,确保转运具备充足的医疗手段和治疗工具,满足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在转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随时和医生取得联系,更新患者的病情,以便在必要时可以作出调整。

四、重点关注患者病情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始终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

在过程中,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如呼吸急促、心慌等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并放缓转运速度以避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在患者意识不清、血压异常等情况下,护理人员还需及时进行注意力转移、干预体温等医疗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受到充分的照顾。

危重患者转运小组的管理

危重患者转运小组的管理

危重患者转运小组的管理
1、选拔
有经验的护士是最好的监护仪。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小组要在临床一线选拔在急诊科工作三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进入危重患者转运小组,担负起急危重伤患的转院重任。

2、职责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危重患者转运小组职责和管理制度。

3、培训
针对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危重患者转运小组进行专题培训,以增强对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评估、人员及仪器物品准备、转运过程的监测、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及转运流程的操作演示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专题培训要实践性强,能有效指导临床工作,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急救思维能力,规范全院危重患者转运流程。

4、学习
通过理论授课、操作演示、操作实践等环节,对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5、演练
急危重伤患转运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意外和病情突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小组要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进行转运演练。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小组负责对组员的操作做详细点评,并对转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情况进行的全面的说明和指导,使每个组员都掌握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转运技能。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作者:王瑞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29-01护理风险事件是指在医院内接受护理服务的患者,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伤害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危重患者的安全防护是监护室护理工作之一,而院内转运危重患者的安全是其重要环节,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本人对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80例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现报告如下。

1风险隐患原因分析1.1威胁生命的隐患1.1.1呼吸系统: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呼吸突然停止,瞳孔散大,血压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严重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及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在转运途中痰液阻塞,引起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缺氧,如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可发生严重后果。

1.1.2氧气供给不当:氧气枕的氧流量难以调节,不够准确,部分躁动患者吸氧管脱落却未及时被发现,导致患者供氧中断。

外出检查时间过长,氧气枕或转运呼吸机携带的氧量不够。

1.1.3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低血容量。

危重患者因镇静麻醉药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血管舒缩功能的麻痹,突然的体位变化可诱发“循环虚脱”,甚至猝死,转运过程中的低血压、低氧血症还可加重心肌缺血。

1.1.4高血压:原有高血压病患者转运前血压控制不理想,转运时刺激、体位改变时创口疼痛、低氧、二氧化碳蓄积、留置导尿等易导致高血压。

转运过程中出现血压增高的症状,立即给予吸氧、镇痛待高血压症状纠正后再转运。

1.2跌倒或坠床主要是由于准运前后对患者情况评估不足及准备不当引起。

转运途中患者处于烦躁不安状态,且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3管道脱落(1)由于搬运不当、患者躁动、输液压力不足等原因使静脉回血造成输液针头堵塞;输液留置针固定不妥而使穿刺针头滑出血管外致液体外渗;输液器连接不牢固而脱开,导致静脉血外渗。

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及安全转运

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及安全转运
准备措施
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和误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使用,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维持循环稳定
在转运过程中,注意固定好患者和医疗设备,防止意外跌落和碰撞。
04
CHAPTER
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对危重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实时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防止病情恶化。
识别预警信号
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医疗行为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特性,合理选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肺栓塞
02
CHAPTER
安全转运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评估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呼吸、循环障碍、意外拔管等。
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转运计划,包括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及随行医护人员的配置。
防止意外伤害
03
CHAPTER
危重病人转运的护理措施
沟通与解释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转运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度。
心理护理
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因此需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保持舒适
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舒适度,如保持适当的体位、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等。

如何在急诊情况下稳妥地进行病人转移

如何在急诊情况下稳妥地进行病人转移

如何在急诊情况下稳妥地进行病人转移在急诊情况下,正确和稳妥地进行病人转移是至关重要的。

当病情危急、病人需要紧急治疗或手术时,快速、高效、安全地将病人转移到相关设施是保护病人生命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如何在急诊情况下稳妥地进行病人转移的一些指南。

1. 评估病人状态:在进行任何转移之前,必须先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以确保其稳定。

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和血压等。

只有当病人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时,才能考虑转移。

2. 准备转运设备:在进行紧急病人转移之前,确保准备齐全的转运设备是必要的。

这包括担架、急救箱、呼吸机、监护设备等。

确保设备正常运作并易于携带。

3. 组织专业团队:急诊情况下病人转移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的配合,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

每个团队成员都应熟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并具备应对急诊情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沟通和协调:在进行病人转移之前,确保团队内部的良好沟通和协调,明确分工和责任。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高效的沟通,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并确保所有操作在同一节奏下进行。

5. 防止感染传播:在急诊情况下,患者具有感染的风险。

为了减少感染的传播,必须遵守严格的手卫生和消毒措施。

在转移现场和目标地点应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

6. 稳定急诊设备:在进行病人转移时,必须确保目标地点的急诊设备和药物储备充足,并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在转移前,验证目标地点的设备和药物以确保其符合要求,并准备好可能用到的备用设备。

7. 注重病人安全和舒适:在进行转移时,病人的安全和舒适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疼痛和不适管理,并保持身体姿势舒适。

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对病人产生额外的伤害。

8. 进行实时监测:在整个转移过程中,必须对病人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参数和氧气饱和度等重要指标,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9. 多次复查确认:在进行病人转移之前,团队成员应进行多次复查确认,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传染病救治应急演练总结与反思

传染病救治应急演练总结与反思

传染病救治应急演练总结与反思传染病救治应急演练是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准备措施。

本文旨在总结一次传染病救治应急演练的经验,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提供参考。

一、演练概述本次演练模拟了一种新型传染病的暴发,考验了医院在接诊、隔离、诊断、治疗以及信息沟通等各方面的应急响应能力。

演练包括了急诊接诊、院内转运、隔离病房启用、多学科会诊、药物治疗、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多个环节。

二、演练中的亮点1.急诊科的快速反应:急诊科在接诊疑似病例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了有效的隔离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

2.院内转运的协调性:在转运疑似病例的过程中,医院调度中心快速协调了专用转运车辆,保证了转运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3.隔离病房的准备:医院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隔离病房的启用,保证了患者的隔离治疗。

4.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感染科、呼吸科、ICU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进行了及时的会诊,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

5.信息沟通的流畅性:医院信息部门保证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穿脱防护装备时存在不规范操作,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有待提高:在演练中,发现部分环节的响应时间较长,影响了整体效率。

3.药物储备的不足:演练中发现部分治疗药物储备不足,需要紧急调配,影响了治疗的及时性。

4.跨部门沟通有待加强:在演练中,发现部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影响了工作的协同性。

四、改进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培训和演练,确保操作规范。

2.优化应急预案流程: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各环节的时限要求,提高执行效率。

3.完善药物储备制度:建立合理的药物储备机制,确保在应急情况下有足够的药物供应。

4.强化跨部门沟通:通过定期的演练和培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分析

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院前转运时就诊,以及从一个医疗机构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

而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在院前转运的过程中,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可能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1. 疾病本身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是影响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一些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

而对于心脏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在病情急剧恶化时,也会使血氧饱和度出现下降的情况。

2. 转运过程中的因素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可能会遭遇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例如气候变化、交通堵塞、急救车振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急救车内的医疗设备是否完备、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转运的速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3.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本身的年龄、基础疾病、肺功能状态等因素也会对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产生影响。

老年患者、原本患有肺功能损害的患者,在院前转运时更容易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

二、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临床表现1. 呼吸急促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气促等症状,因为机体通过呼吸来增加氧气的摄入,来弥补血氧饱和度的下降。

2. 皮肤发绀由于血氧饱和度下降,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导致患者的皮肤、嘴唇等部位出现发绀现象。

3. 意识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改变、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的表现。

三、危重患者在院前转运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处理策略1. 加强监测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夹闭 打开 打开 夹闭
夹闭
立即压迫局部止血
先夹闭后打开 立即封堵伤口
两个卵圆钳交 立即封堵伤口,防 叉夹闭后打开 止气体进入伤口 夹闭后打开 检查有无尿道损伤
转运前准备
• 转运核对表 –沟通 –人员 –设备 –药品
转运前准备
• 沟通
– 整理病历资料 – 通知接收科室要做好人员、床位、设备及药品的准备保
– 意识状态、瞳孔、对光反射、颈强直及肢体活动情况等进 行评估。对颅脑、颈椎损伤者注意搬动时能否加重颅脑及 颈椎的损伤
• 其他情况评估
– 内环境紊乱(如低钾血症、酸中毒等)将诱发心律失常, 搬运患者时能否加重病情或出现意外损伤,是否有胃内容 物返流误吸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的可能、重要置管及引流 装置是否有脱落的肯能、躁动患者是否有坠床的可能等。
药品
• 转运途中药品准备 – 院内
• 基本的复苏用药,如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备转 运途中患者突发心搏骤停或心律失常。
• 接收科室配备更加全面的急救药物。根据转运患者不同病 情,配备相应的药物。
– 院际
• 强调紧急抢救复苏时用药以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用药, 病情特殊者还应携带相应的药物。
转运前风险评估
药速度 –转运儿童时配套儿童急救设备和药品
转运前准备
• 患者的处理
–呼吸系统

翻身、扣背后咳嗽,对已建立人工气道者充分吸痰、
吸净口鼻腔分泌物,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

检查人工气道的位置,妥善固定,编订气管插管深度
、适度充盈气囊。

需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者与便携式呼吸机连接后调整
参数以证实患者能耐受并且病情平稳,呼吸不平稳者暂缓
转运的利益和 风险的综合评估

急诊分级转运方案

急诊分级转运方案

急诊分级转运方案引言急诊分级转运方案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求,将急诊患者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转运措施,以便快速、安全地将患者送往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本文将介绍急诊分级转运方案的基本原则、各级别的患者分类以及相应的转运措施。

基本原则急诊分级转运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安全优先: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包括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重症监护和疾病管理等方面。

2.快速响应:在接到急诊转运请求后,应立即采取行动,并确保转运车辆的快速到达。

3.专业团队:转运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急诊护理经验和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协调配合:急诊分级转运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医疗机构,需要各方的密切协作和配合,确保患者的转运过程顺利进行。

患者分级与转运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需求,急诊分级转运方案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红色、黄色和绿色。

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等级患者的特点和相应的转运措施。

红色等级红色等级患者是指病情严重、生命威胁较大的患者,需要紧急转运并及时治疗。

红色等级患者的特点如下:•病情危急,需要即刻救治的患者。

•病情急剧恶化或突发的患者。

•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如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等。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对于红色等级的患者,应尽快调度空中救护车或特需护理车进行转运,并配备专业团队进行监护。

黄色等级黄色等级患者是指中度危重症患者,需要紧急转运和进一步的治疗。

黄色等级患者的特点如下:•病情较重,但不危及生命的患者。

•病情稳定,但需要及时治疗的患者。

•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特殊治疗的患者。

对于黄色等级的患者,可以选择地面救护车进行转运,并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监护和护理。

绿色等级绿色等级患者是指轻度急诊患者,需要转运到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初步检查和治疗。

绿色等级患者的特点如下:•病情较轻,不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

•病情稳定,无需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现的 问题 , 长有 意 识地 引导 非质 控 小组 人员 进 行原 因 护 分析 , 出整改 措施 。在 护 士 会上 先 的课题 。通 过实 施护士 长 一病 区质控员 一非质 控
小组成员全 员参 与 的模 式进 行 护 理质 量 控 制 , 比传 统 管 对 理模式 , 明显 。 效果
态 随机检查 。每 名非质控 小组 成员每 季 至少 有 1 次机会 参 与护 理质量控制 。护 士长带领 质量 控制 小组 成员 及非 质控
小组成 员按检查 标准及 工作要 求逐项 对 护理 质量 进行 全面
检查 , 检 查 的过 程 中, 意识 地 融人 新 的管 理理 念 、 的 在 有 新
【 关键词】 急诊 ; 感染性疾病 ; 危重; 安全转运 【 中图分类号 】 R 17 3 9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6 (00 0-52 2 637 8 2 1 )506 - 7 0
1 临床 资料 本 组 16例 感 染 性 疾 病 危 重 患 者 中, 12例 , 6 男 0 女 6 , 龄6 4例 年 个月 至 8 3岁 , 症肝 炎 5 重 2例 , 结 核并 中重 肺
1 年的实践 , 室的护理 质量 、 满意 率 、 科 病人 医生满意率均 提
高。 3 4 利 于管理人 才 的培 养 通过 护 理质 量 管理 角色 的锻 炼, 不仅 培养 了护 士发 现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解 也锻 炼 了
成员 一般 为科 内 高年 资 、 高职 称 人员 2— 名 , 3 其余 护 士为 作为 “ 被管理 ” 象 。新模 式 启用 后 , 对 每月 2次 的全 面质 控
[ ] 宋锦平 , 1 成翼娟 , 向代群. 完善 护理质量 管理体 系持续提高护理 质量[ ] 护理管理杂志 ,0 6,( )3 J. 20 6 5 :3—3 . 4 [ ] 李继平 主编. 2 护理管理学 [ . M] 第二版. 京 : 北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7:8 0 6, 1 1.
33 利 于护理质 量 的全 面提 高 传 统模 式 的 质量 控 制体 .
系中, 检查 者发 现 问题 , 馈 到 当事人 并 督促 整 改 , 士长 反 护
急诊感染性疾病危重患者院 内安全转运 的探讨
杨 小琴 吴 登 强
570 ) 3 10 ( 西 医科大 学第八 附属 医院急诊科 , 广 贵港 市
3 1 利 于护理质 量 标 准 的统 一和 把 握 . 在 新 模式 先 由护 士长 组织全体 护 士进 行 护理 质 量评 价 及 检查 标 准 、 士 岗 护
别小结 半月 质 控 情 况 , 改效 果 等 , 由 质控 小 组 成 员 总 整 再 结, 护长最 后对本 月 质 控作 总 结 并提 出下 月质控 重 点 。管
[ ] 杨青敏 , 3 林
文. 初探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 一 问题管理[ ] 中 国 j.
护 理管 理 ,0 7,(2)6 . 20 7 1 :1
[ ] 郑晓琳 , 4 赵小红. 三级护理质量控 制体系在病区护理管理 中应用
[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06,( ) 1 J. 2 0 6 8 :7一l . 8 ( 稿 日期 :0 00 - 收 2 1-71 修 回 日期 :000 -3 4 2 1-90 )
很 大程度上取决 于护 理管 理 者 的 引导 和 良好 的 管理 机 制 , 但保证 护理质量 的主体 是 护 士 . 有 调动 全 体 护理 人员 的 只
积极 性 , 根本 上改 变 管理 者 和被 管 理 者 的关 系 。传 统 从 的一 级质控模 式为 护 士长 一质控 管 理 小组 成 员组 成 , 小组
管理方 法 。使非 质控小组 成员 进一 步理 解标 准并 在 日常工
作 中 自觉地 以质量 为 准绳 , 范 自己的行 为。 同时让 她 们 规
体会到管理工作的难点 , 从而提高了平时工作的 自律性 。
从“ 被管理 一 管理 者” 色 的改变 , 角 使非 质控 人 员增 强 主人
翁意识 , 理意识得 到极大 的增 强 。 管
52 6
觉参与 护理质量 管 理工 作 , 分 发 挥全 体 护理 人 员 的主 观 充 能动性 和创造性 , 断提 高 护理 质 量 。如何 达 到有 效 的 不 J
全员 、 全过程参 与 , 护理 管理者 需要关 注 的重 点和有 待 进 是

在 月底对 当月存 在 的 问题进 行 分 析 并提 出 整改 措施 , 士 护 长 或质控小 组成员追 踪整 改效果 。当事人在 整改后 大 多不 关 心与 自己无 关 的 问题 。实 施新 模 式 后 , 检查 的过 程 中 在
轮流 邀请 非质 控小 组成 员 各 2名参 加 , 时负 责 2周 的动 同
护士 的组织 能 力 和 管理 能力 , 护 理 队 伍 发 现 管理 人 才 。 为 同时后 备力量 的成长 对管理者 起 到鞭策 、 励 的作用 , 激 促使 其努力 学习 , 积极进 取 , 不断 提高专业 能力 和管理水平 。 参 考 文 献
理者邀请 护士共 同参 与 质量 管 理 , 士感 觉 到管 理者 对 自 护
位制 度与职责 等相 关 知识 培 训 , 合 临床 实 际 工作 讲解 注 结
意 事项 , 进行 书 面考 核 , 人过 关 , 于 全科 护士 对 护理 并 人 利
己的重 视 , 体现 了 自身 价 值 , 而 更加 配 合 护 士 长 管 理工 从 作 , 养和 提高 了质 量 意识 、 培 问题 意 识 、 改进 意识 和 主动 参
与 的意识 , 对护理 质 量 的持 续 改 进具 有 重要 意义 。真 正达 到 了全 员 、 全过程 参 与 科室 护 理 质量 管 理 的新局 面 。通过
质量 标准 的统 一和把握 , 为开展 工作奠 定扎实 的理论 基础 。
3 2 利 于增强护 理人 员质 量 管理 意 识 科 室 的护 理 质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