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汇总(完善篇)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中分子层次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或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调控、蛋白质合成、分子遗传学以及常用的实验技术等方面。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中贮存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它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
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1.DNA的结构–DNA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组成,包括脱氧核苷酸和磷酸–DNA链是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分子通过磷酸二脱水作用连接在一起–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以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在一起–常见的碱基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2.DNA的功能–DNA通过编码蛋白质来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DNA能够自我复制,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物种演化–DNA还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控制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指生物体对基因表达进行的调控过程,包括转录调控和转译调控。
1.转录调控–转录是指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转录调控通过调节转录的起始和终止等过程来控制基因表达的水平–常见的转录调控元件包括启动子、转录因子和组蛋白修饰等2.转译调控–转译是指将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转译调控通过调节mRNA的转运、翻译速率和蛋白质降解等过程来控制基因表达的水平–常见的转译调控机制包括miRNA、RNA干扰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是指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翻译和蛋白质修饰等过程。
1.转录–转录是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的过程–转录包括转录起始、RNA剪接和RNA修饰等过程2.翻译–翻译是将mRNA的遗传信息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进行,包括起始子和终止子的识别等过程3.蛋白质修饰–蛋白质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和乙酰化等过程–蛋白质修饰可以调节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的传递和表达的科学,包括基因的遗传及突变、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重点
分子生物学需要掌握的重点一、DNA、RNA、蛋白质、质粒、基因、端粒、聚合酶、密码子、突变、变性的概念或结构、性质及特点;二、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加工修饰、靶向输送的主要过程及特点;三、癌基因的概念、原癌基因产物的类型及细胞定位、癌基因活化致癌的主要机制;四、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主要步骤、酶学及特点;五、基因表及其调控的原理、主要过程或步骤,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节机制;六、常用的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技术;七、基因克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管家基因、抑癌基因、Klenow片段、核蛋白体、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人类基因组计划、原位杂交的概念;八、双脱氧末端终止法DNA测序、重组DNA技术的主要步骤;九、结构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遗传密码、反式作用因子、氨基酰-tRNA、基因组文库、DNA多态性、转位因子、探针、Tm值、DNA微阵列、DNA甲基化的概念、性质;十、核酸分子杂交的主要类型、PCR的主要步骤及引物设计;十一、DNA、RNA及多肽链的合成方向;十二、真核细胞转染的基本方法;十三、细胞周期的主要调控点;十四、DNA损伤及修复的主要类型和机制;十五、基因文库筛选的主要方法及原理。
名词解释●质粒——是细菌细胞内携带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能独立进行复制。
质粒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复制。
●基因——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及表达这些信息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
●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它的结构异常或表达异常,可以引起细胞癌变。
●基因克隆——是指把一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基因片段)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得到一群完全相同的基因片段,又称DNA克隆。
●抑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发生。
分子生物学重点全整理!
分子生物学重点全整理!分子生物学重点:最新期末试题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染色质(chromatin)的形式存在的。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叫做染色质丝,它是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原核生物(prokaryote) :DNA形成一系列的环状附着在非组蛋白上形成类核。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由非组蛋白和组蛋白(H1,H2A,H2B,H3,H4)DNA和组蛋白构成核小体。
组蛋白的一般特性:P24①进化上的保守性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
④组蛋白的可修饰性: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⑤H5组蛋白的特殊性:富含赖氨酸(24%)(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组蛋白的可修饰性在细胞周期特定时间可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ADP核糖基化等。
H3、H4修饰作用较普遍,H2B有乙酰化作用、H1有磷酸化作用。
所有这些修饰作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降低组蛋白所携带的正电荷。
这些组蛋白修饰的意义:一是改变染色体的结构,直接影响转录活性;二是核小体表面发生改变,使其他调控蛋白易于和染色质相互接触,从而间接影响转录活性。
2、DNA1) DNA的变性和复性■变性(Denaturation) 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增色效应(Hyperchromatic effect)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骤然上升,称为增色效应。
■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 变性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称为融解温度。
生理条件下为85-95℃影响因素:G C含量,pH值,离子强度,尿素,甲酰胺等■复性(Renaturation)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分子生物学重点考点总结(详细)
分子生物学总结蛋白质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s)结构异常,分子减少或缺失所引起的疾病。
例子:镰刀状细胞贫血 (Sickle cell anemia)(anemia)——HbSHbSß223 .HBSb 亚基第6位谷变成疏水的缬,导致其溶解性降低而析出,镰刀状,溶血.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缺乏痛风病: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缺乏白化病:酪氨酸酶缺乏糖尿病:胰岛素缺乏构象病:蛋白质折叠错误导致功能改变如帕金森氏病, AlzheimerAlzheimer’’s病, Mad cow diseases。
各种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的二级结构中出现的频率不同a. 形成αα螺旋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Glu、Met、Ala、Leub. 形成ββ折叠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Val、Ile、Tyrc. 形成ββ转角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Pro、Gly、Asn、Asp、Ser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稳定因素:肽键二级结构:多肽链中某一段肽链中,邻近的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有规律重复的(α-螺旋和β折叠),部分有规律的(β转角和环)或无序的一种局部构象。
超二级结构:由几个二级结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体。
又叫基序或motif。
包括αα、ββ、βαβ等。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进一步组合折叠成半独立紧密的球状。
相对独立并与该妃子功能特性相关的机构单位。
基本类型包括:平行α/β型:(1)单绕平行ββ(2) 双绕平行ββ片层;反平行β-型:(1)希腊花边ββ(2)升降ββ-筒;全α型:(1)升降螺旋束(2)希腊花边螺旋束;小不规则结构。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基础上,一级结构相隔较远的aa 残基以次级键相连,盘旋折叠成特定空间排布.稳定因素:侧链RR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非共价键,包括疏水键、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
四级结构:某些蛋白由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每条多肽链为一个亚基。
分子生物学重点总结(全)
15 逆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是将RNA逆转录和PCR结合起 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首先进行逆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16 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是一种从细胞基因转录产物获得5`端或3`端未知序列的技术,分别被称为5`和3`RACE。RACE法的用途是利用已知的部分cDNA序列,获得全长序列,已经被用于克隆许多低丰度mRNA
17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PCR) PCR产物变形后于中性胶中电泳,与正常对照比较,若
电泳行为异常,则认为内含突变的碱基。当发生突变时也会影响其空间结构,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把构象中有差异的DNA分子分离,分析的方法。
18分子杂交: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的过程 称为分子杂交。
9串连重复序列:串联重复顺序(tandem repeats)固定的重复单位头尾相连所形成的重复顺序片段。约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10%
10管家基因:有些基因产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是需要的或必不可少的,这类产物的编码基因在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这类基因通常称之为管家基因。
11癌基因 oncogene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癌基因异常表达时,其产物可使细胞无限形成的一种复合体。
6 反向重复顺序:是指两个顺序相同的拷贝在DNA链上呈反向排列。约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的5%。 AGCTCGCATCG-CGATGCGAGCT
TCGAGCGTAGC-GCTACGCTCGA
7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又称分子内作用元件,指被反式作用因子特异识别和结合的存在于DNA分子上的一些与基因转录调控有关的特殊顺序。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反应元件、加尾信号、沉默子等
分子生物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双螺旋模型。
1983年,美国遗传学家McClintock由于在50年代提出并发现了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染色体组成:(1)组蛋白:H1、H2A、H2B、H3、H4。
(2)非组蛋白(3)DNA(4)RNA染色体包装:①核小体:200bp左右DNA分子盘绕在H2A、H2B、H3、H4各两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外,H1位于核小体外。
7②螺线管:染色细丝盘绕成而成,每一个螺旋包含6个核小体。
6③超螺旋:30个30nm螺线管缠绕而成。
40④染色体:超螺旋圆筒进一步压缩。
5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①基因组庞大;②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⑤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⑥存在大量顺式作用元件;⑦存在大量的DNA多样性,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⑧具有端粒结构。
C值: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①结构简练;②存在转录单元;③有重叠基因。
DNA的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的二级结构: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①右手螺旋:A-DNA:与B-DNA比大沟变窄,小沟变宽。
每圈螺旋11个碱基对B-DNA:是大多数DNA的构象。
相邻碱基对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即顺中心轴方向,每个0.34nm有一个核苷酸,以3.4nm为一个结构重复周期,双螺旋的直径为2.0nm。
②左手螺旋:Z-DNA:每圈螺旋含12对碱基,大沟平坦,小沟深而窄,核苷酸构象順反相间,螺旋骨架成呈Z字形。
DNA的变性: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
复性是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从单链恢复成双链的过程。
Tm值:DNA在260nm处吸光度最大。
将吸光度相对温度变化绘制曲线,吸光度增大到最DNA的解链温度(熔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复制叉: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这个复制起点呈现叉子的形式,被称为复制叉。
复制子:单独复制的一个DNA单元被称为一个复制子,是一个可移动的单位。
一个复制子在任何一个细胞周期只复制一次。
Klenow片段: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大肠杆菌DNA聚合酶而从全酶中除去5’-3’外切酶活性的肽段后的大片段肽段。
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
内切酶:是一种能催化多核苷酸的链断裂的酶,只对脱氧核糖核酸内一定碱基序列中某一定位置发生作用,把这位置的链切开。
前导链:在DNA复制过程中,与复制叉运动方向相同,以5'-3'方向连续合成的链。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连续合成,而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端粒酶:是负责染色体末端(端粒)复制,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其中的 RNA 成分是端粒复制的模板.(因此端粒是逆转录酶) 作用:维持端粒长度.DNA复制参与的酶和蛋白: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引发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线性DNA末端复制方式:1)环化;2)末端形成发卡结构;3)某些蛋白质的启动。
DNA修复的方式: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反应。
AP位点: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β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AP修复:DNA分子中一旦产生了AP位点,AP核酸内切酶就会把受损核苷酸的糖苷-磷酸键切开,并移去包括AP位点核苷酸在内的小片段DNA,由DNA聚合酶Ⅰ合成新的片段,最终由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成新的被修复的DNA链。
分子生物学重点 全整理!
分子生物学重点:最新期末试题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染色体(chromosome)就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得特定形式,就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得结果。
真核生物得染色体在细胞生活周期得大部分时间里都就是以染色质(chromati n)得形式存在得.ﻫ染色质就是一种纤维状结构,叫做染色质丝,它就是由最基本得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得.原核生物(prokaryote):DNA形成一系列得环状附着在非组蛋白上形成类核。
染色体由DNA与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由非组蛋白与组蛋白(H1,H2A,H2B,H3,H4)DNA与组蛋白构成核小体。
ﻫ组蛋白得一般特性:P24ﻫ①进化上得保守性ﻫ②无组织特异性ﻫ③肽链氨基酸分布得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得半条链上。
④组蛋白得可修饰性: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⑤ H5组蛋白得特殊性:富含赖氨酸(24%)(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ﻫ组蛋白得可修饰性ﻫ在细胞周期特定时间可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与ADP核糖基化等。
H3、H4修饰作用较普遍,H2B有乙酰化作用、H1有磷酸化作用。
ﻫ所有这些修饰作用都有一个共同得特点,即降低组蛋白所携带得正电荷.这些组蛋白修饰得意义:一就是改变染色体得结构,直接影响转录活性;二就是核小体表面发生改变,使其她调控蛋白易于与染色质相互接触,从而间接影响转录活性。
2、DNA1) DNA得变性与复性ﻫ■变性(Denaturation) DNA双链得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得过程称为变性。
■增色效应(Hyperchromatic effect)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骤然上升,称为增色效应。
ﻫ■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变性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得中点称为融解温度. 生理条件下为85-95℃ﻫ影响因素:G C含量,pH值,离子强度,尿素,甲酰胺等■复性(Renaturation)热变性得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减色效应(Hypochromatic effect)随着DNA得复性,260nm紫外线吸收值降低得现象。
分子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分子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分子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ORF答:ORF是XXX的缩写,即开放阅读框架。
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列,叫做一个开放阅读框架。
2.结构基因答: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s)可被转录形成mRNA,并翻译成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质或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和激素等。
3.断裂基因答: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一个基因不仅仅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酸序列,还包括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位于编码区5'端与3'端的非编码序列和内含子。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split gene)。
4.选择性剪接答:选择性剪接(也叫可变剪接)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经由过程不同的剪接体式格局(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发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而终究的蛋白产物会表现出不同大概是相互拮抗的功能和布局特征,大概,在相同的细胞中由于表达程度的不同而招致不同的表型。
5.C值答:基因组的大小通常以其DNA的含量来表示,我们把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成为C值(C value)。
6.生物大分子答: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7.酚抽提法答:酚抽提法最初于1976年由Stafford及其同事提出,经由过程改良,以含EDTA、SDS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裂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按照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样品。
8.凝胶过滤层析答:凝胶过滤层析也称分子排阻层析或分子筛层析,利用凝胶分子筛对大小、形状不同的分子进行层析分离,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分子生物学考点总结
02 D. 细胞分裂
03
2. 在分子生物学中,DNA的哪种特性使其成为遗传
信息的载体?
选择题
01
A. 稳定性
02
B. 可复制性
03
C. 可变性
04
D. 可转录性
填空题
1.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 ________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3. ________是指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率和品质。
生物农药
03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
药,替代化学农药。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催化
利用酶或其他生物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有机合成和降解, 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生物材料
利用生物分子或微生物,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生物材料,如可降 解塑料、生物纤维等。
生物制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高纯度、高质量的药物,降低制药成 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受体作用
细胞受体能识别信号分子并与其结合,进而触发一系 列的信号转导反应。
信号转导途径
信号转导途径是指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 列的信号传递过程,最终导致细胞反应的过程。
基因表达与调控
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具有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调控
基因调控是指对基因表达的启动、维持和终止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对细胞功能和代谢活 动的精细调节。
蛋白质组学分析
蛋白质组学
研究细胞中所有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功能情况。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通过实验手段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蛋白质的功能网络。
《分子生物学》知识要点汇总
《分子生物学》知识要点汇总1. 基因表达:转录+翻译。
2. 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管家基因(组成性表达)3. 转录起始(基本控制点)4. 原核与真核区别:基因表达原核真核启动子o 因子识别-35 区TTGACA-10 区TATAAT -25 区TATA 盒TF- ⅡD 决定了聚合酶识别特异性特点操纵子模型具有普遍性顺式作用原件具有普遍性机制主要是负性调节(阻遏调节)主要是正性调节(诱导调节)结果转录衰减染色体结构改变原核生物:单复制子,多顺反子真核生物:多复制子,单顺反子1. 得:染色体分离、化学合成、基因组文库、cDNA 法、PCR 法。
2. 选:克隆载体(质粒、自我复制),表达载体(大肠杆菌)3. 接:DNA 连接酶,黏性末端连接准确性最高。
4. 转: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为转化,重组噬菌体导入大肠杆菌为转染。
5. 筛:载体遗传标志、标志补救、序列特异性(分子杂交、PCR、测序、RE 酶切)、亲和筛选1. RE:细菌产生,识别回文结构,切割双链DNA 得到黏性末端。
2. DNA 连接酶:目的基因+载体重组。
2. DNApol I 的大片段(Klenow):cDNA→dsDNA,标记3´-端。
3. 逆转录酶:mRNA→cDNA。
5. 多聚核苷酸激酶:5´-OH 末端磷酸化作标记探针。
6. 末端转移酶:3´-OH 末端加尾。
7. 碱性磷酸酶:切除末端磷酸基团。
1. 正常。
2. 获得启动子或增强子、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点突变。
3. 产物:类别名称生长因子(本质是多肽)sis(过度表达)、int-2生长因子受体(本质蛋白质) fms、kit、her-2/erb-b2 (扩增)、EGFR/erb-b1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膜结合酪氨酸激酶src、abl(转位)细胞内酪氨酸激酶TRK细胞内丝/苏氨酸激酶 raf膜GTP 结合蛋白ras(点突变)转录因子fos、jun、myc(转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4. 与肿瘤相关。
终极版分子生物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1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细胞间的相互识别、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的现象称作细胞通讯。
2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在细胞通讯中所发生各种分子的活性变化,而引起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称为信号转导3 信息分子(signal molecule)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
4细胞内信息分子细胞受第一信使刺激后产生的、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化学分子,又称第二信使6 受体(Receptor):细胞中能识别信息分子,并与之特异结合、引起相应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7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是指使蛋白质磷酸化的酶。
8.转基因:是指是借助基因工程将确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动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发生整合并遗传的过程。
9 转基因技术:指将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或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的生物技术手段。
10、瞬时转染(transient transfection)是将DNA导入真核细胞的方式之一。
在瞬时转染中,重组DNA导入感染性强的细胞系以获得目的基因暂时但高水平的表达。
转染的DNA不必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可在比稳定转染较短时间内收获转染的细胞,并对溶解产物中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
11 基因转染:即Gene transfection,是指将具生物功能的核酸转移或运送到细胞内并使核酸在细胞内维持其生物功能。
12 stable transfection:即稳定转染,是指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后整合入基因组DNA,能够长期存在于细胞中,随染色体复制而传给子代的转染方式。
11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由于源自某一亲本的等位基因或它所在染色体发生了表观遗传修饰,导致不同亲本来源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子代细胞中表达不同。
分子生物学重点归纳
分子生物学重点归纳分子生物学重点归纳1.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几大重大发现1)细胞学说证明了动植物都是有细胞组成的2)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形状产生认识3)摩尔根的基因学说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偶联,成为现代遗传学的4)Watson和Crick提出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5)在蛋白质方面,Sumner证实了酶是蛋白质,Sanger利用纸电泳及色谱技术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2.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区别?什么是染色体?什么是染色质?染色质与染色体有共同的组成成分,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功能阶段中所呈现的不同构象。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特定阶段,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即染色体3.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我们所谈到的所谓的C值矛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C值矛盾?以及C值矛盾我们可以怎么解答?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 值。
C值矛盾:指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样,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
C值矛盾的形成:真核生物基因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含有大量重复的序列,许多DNA序列可能不编码蛋白质,没有生理功能,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样就容易造成C值矛盾。
4.DNA和RNA的全名?DNA的组成单位是什么?核苷酸又是什么呢?再往下分,一层一层的了解。
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英文全称:deoxyribonucleic acid。
RNA,又称核糖核酸,英文全称:Ribonucleic Acid DNA的组成单位: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又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其中含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第一篇: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分子生物学一.绪论1.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DNA重组技术;2)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P112.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三大理论和两大技术保证:1)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2)50年代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3)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两大技术保证:1)DNA的体外切割和连接;2)DNA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
二.染色体与DNA3.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DNA组成的。
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则是在核小体的外面。
每个核小体只有一个H1。
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个阶段。
4.原核生物DNA的主要特征:1)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少数基因(如rRNA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2)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3)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成线性对应状态。
5.真核细胞染色体具有如下特征: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6.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形成核小体。
7.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H5的磷酸化在蛋白质的失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对于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一、DNA 的结构与功能1、 DNA 的化学组成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包括碱基(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胞嘧啶 C)、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2、 DNA 的二级结构熟悉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如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构成骨架;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等。
3、 DNA 的高级结构理解超螺旋、核小体等概念。
知道真核生物 DNA 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进而折叠压缩形成染色质的过程。
4、 DNA 的功能明确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二、基因与基因组1、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的经典概念和现代概念。
经典概念认为基因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现代概念认为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 RNA 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和特点。
比如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结构简单,通常为环状 DNA;真核生物基因组较大,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的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3、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包括基因不连续性(内含子和外显子)、大量重复序列、存在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等。
三、DNA 复制1、复制的基本特征清楚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和双向复制的概念。
2、复制的酶学掌握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如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引物酶、DNA 聚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
3、复制的过程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了解两者的异同点。
四、转录1、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汇总(完善篇)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汇总(完善篇)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
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
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照顾的遗传信息颠末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用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治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个中由细胞分泌的调治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通报信息调控旌旗灯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取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考前必备
分子生物学第一章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的学科。
研究细胞的成分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
2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三条原理:a构成生物体各类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的生物体中是相同的b生物体一切有机大分子的构成都遵循共同的规则c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
3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DNA重组技术;b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d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4 DNA的英文全称:Deoxyribonucleic acid RNA的英文全称:ribonucleic acid 5染色体的定义: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组成的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6生物大分子无论是核酸,蛋白质或者多糖,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的两个前提是:a 拥有特定的空间结构;b 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工程中必定存在结构和构象的变化;第二章1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位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仁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真核细胞染色体中,NDA, 和非组蛋白及部分RNA组成了染色体;2染色体的特征: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b能够自我复制,使亲代之间保持连续性;c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d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3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分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H H2A H2B H3及H4)组蛋白包括RNA聚合酶;4组蛋白的特性:a 进化上极端保守;b无组织特异性;c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d 组蛋白的修饰作用;e 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5非组蛋白包括:高速泳动蛋白;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收缩蛋白;骨架蛋白;核孔复合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微管蛋白;原肌蛋白;6真核细胞的DNA序列分:a不重复序列;b中度重复序列;c高度重复序列;7DNA的一级结构:所谓的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4种核苷酸的链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
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
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15、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16、载体:能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
17、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
18、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
19、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
20、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21、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22、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23、退火: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链。
24、筑巢PCR:先用一对外侧引物扩增含目的基因的大片段,再用内侧引物以大片段为摸板扩增获取目的基因。
可以提高PCR的效率和特异性。
25、原位PCR:以组织固定处理细胞内的DNA或RNA作为靶序列,进行PCR反应的过程。
26、定量PCR:基因表达涉及的转录水平的研究常需要对mRNA进行定量测定,对此采用的PCR技术就叫定量PCR27、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28、DNA芯片:DNA芯片技术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
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称为DNA芯片。
29、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就变成另一种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的突变。
30、无义突变:由于碱基对的取代,使原来可以翻译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的突变。
31、同义突变:碱基对的取代并不都是引起错义突变和翻译终止,有时虽然有碱基被取代,但在蛋白质水平上没有引起变化,氨基酸没有被取代,这是因为突变后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代表同一个氨基酸的突变。
32、移码突变:在编码序列中,单个碱基、数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以及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等均可以使突变位点之后的三联体密码阅读框发生改变,不能编码原来的蛋白质的突变。
33、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
当癌基因结构或表达发生异常时,其产物可使细胞无限制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
包括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34、细胞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的细胞基因组中,与病毒癌基因有同源序列,具有促进正常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发育等生理功能。
在正常细胞内未激活的细胞癌基因叫原癌基因,当其受到某些条件激活时,结构和表达发生异常,能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35、病毒癌基因:存在于病毒(大多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它不编码病毒结构成分,对病毒无复制作用,但是当受到外界的条件激活时可产生诱导肿瘤发生的作用。
36、基因诊断:以DNA或RNA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存在、结构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的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37、RFLP :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个体之间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
若因此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称为RFLR38、基因治疗:一般是指将限定的遗传物质转入患者特定的靶细胞,以最终达到预防或改变特殊疾病状态为目的治疗方法。
39、反义RNA: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称为反义RNA可以作为一种调控特定基因表达的手段。
40、核酶:是一种可以催化RNA切割和RNA剪接反应的由RNA组成的酶,可以作为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剂。
41、三链DNA:当某一DNA或RNA寡核苷酸与DNA高嘌呤区可结合形成三链,能特异地结合在DNA的大沟中,并与富含嘌呤链上的碱基形成氢键。
42、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是一种基于DNA构象差别来检测点突变的方法。
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形成的构象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多态性。
43、管家基因:在生物体生命的全过程都是必须的,且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
44、细胞全能性:指同一种生物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DNA即基因的数目和种类是一样的,但在不同阶段,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基因表达的种类和数目是不同的。
45、SD序列:转录出的mRNA要进入核糖体上进行翻译,需要一段富含嘌呤的核苷酸序列与大肠杆菌16S rRNA3,末端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是核糖体的识别位点。
46、反义核酸技术:是通过合成一种短链且与DNA或RNA互补的,以DNA或RNA为目标抑制翻译的反义分子,干扰目的基因的转录、剪接、转运、翻译等过程的技术。
47、核酸探针:探针是指能与某种大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之后可以检测出来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探针是指能识别特异碱基顺序的带有标记的一段DNA或RNA分子。
48、周期蛋白:是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累积与分解的蛋白质,它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共同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
49、CAP:是大肠杆菌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这种蛋白可将葡萄糖饥饿信号传递个许多操纵子,使细菌在缺乏葡萄糖时可以利用其他碳源。
50. 多基因家族: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51. Cloning :含有单一重组体的无性繁殖系一、病毒、原核、真核基因组的特点1,病毒基因组的特点:① 种类单一;②单倍体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在病毒中只出现一次;③形式多样;④大小不一;⑤基因重叠;⑥动物/细菌病毒与真核/原核基因相似:内含子;⑦具有不规则的结构基因;⑧基因编码区无间隔:通过宿主及病毒本身酶切;⑨无帽状结构;⑩结构基因没有翻译起始序列.2, 原核基因组的特点:①为一条环状双链DNA②只有一个复制起点;③具有操纵子结构;④绝大部分为单拷贝;⑤可表达基因约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⑥基因一般是连续的,无内含子;⑦重复序列很少.3, 真核基因组的特点:①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②基因组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③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④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⑤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⑥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⑦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⑧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⑨体细胞为双倍体,而精子和卵子为单倍体•二、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答:真核生物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主要是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
A、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识别的是由通用转录因子与DNA形成的蛋白质-DNA复合物,只有当一个或多个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形成有功能的启动子,才能被RNA聚合酶所识别并结合。
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为:TF H D结合TATA盒;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TF H D-DNA复合物形成一个闭合的复合物;其他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形成一个开放复合物。
在这个过程中,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是:促进或抑制TF H D与TATA盒结合;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与TF H D-DNA复合物的结合;促进或抑制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B反式作用因子:一般具有三个功能域(DNA识别结合域、转录活性域和结合其他蛋白结合域);能识别并结合上游调控区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的表达有正性或负性调控作用。
3、转录起始的调控:⑴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 A.表达式调节一一反式作用因子合成出来就具有活性; B.共价修饰一一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糖基化;C.配体结合一一许多激素受体是反式作用因子; D.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一一蛋白质与蛋白质复合物的解离与形成。
⑵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反式作用因子被激活后,即可识别并结合上游启动子元件和增强子中的保守性序列,对基因转录起调节作用。
⑶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方式一一成环、扭曲、滑动、Oo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