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界定
近体诗的概念
近体诗一、概念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诗体名。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二、类别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
三、特点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四、基本格体一、五绝类型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例诗: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类型二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
(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类型三⊙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例诗:南行别第韦承庆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类型四⊙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例诗: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五律类型一⊙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类型二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
近体诗简介与辨析
近体诗简介与辨析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概念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诗体名。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类别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
特点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基本格体一、五绝类型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例诗: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类型二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
(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例诗:壬辰元日试笔呈诸师友陈忠远(即阿袁)龙光绚九天,虎幄定三边。
一守凤城道:“新年胜旧年!”类型三⊙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例诗:南行别第韦承庆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近体诗浅谈
《绝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定,松寒 不改容。 七律《南京大屠杀70年祭》 甲午黄海耻未雪,丁丑长江辱又及。 金陵遍尸三十万,秦淮流血数千米。 炎黄子孙皆义愤,华夏处处戚家旗。 昔日合力抗倭寇,今朝携手防岛夷。
四、近体诗分类
分类:律诗、绝句和排律
1、律诗:五律 七律(偶有六律)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曾经指出过:“五言绝句
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 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遂令充畅尔。 有云,绝句或截取律诗一半,或截前四句, 或截后四句,或截首尾各两句,或截中两联。 审尔,断头刖足,为刑人而已。不知谁作此 说,戕人生理!”
(2) 绝句分类 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 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 啼山客犹眠。
(1)律诗形式 字数 句数 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 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 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 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2)律诗格律:对仗 押韵 平仄 对仗,又称对偶,即两两相对。它是一种形 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 。(词语和句式)
一联对 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两联对 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2、绝句 (1 )绝句含义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 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 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 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 间二联。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 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一、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以字数分类: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以用韵分类:(一) 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 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5. 都用平声韵。
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一古体诗每首的句数可多可少;近体诗每首有定句,规定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
排律师句以上,另作别论。
二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
三古体诗用韵不严,它的韵脚可平可仄,中间可换韵;近体诗有严格的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
四古体诗对韵的平仄,要求极宽;近体诗对字的平仄,大多数有严格的要求。
五古体诗不要求对仗;近体诗除绝句外,则要求按规定的位置对仗。
[注] 1 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
出韵(又称“落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2 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用仄韵的绝句与律诗非常罕见。
仄云律诗很象古风,往往也可认为“入律的古风”,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
3 五律和七律之外,偶然又有些六言律诗,同五七言三韵小律一样,都是很罕见的形式。
近体诗是指什么朝代形成的
近体诗是指什么朝代形成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那么古代的近体诗分为什么跟什么呢?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1.律诗就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近体诗范畴,因格律建议非常严苛而闻名。
律诗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押韵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押韵各方面都存有严苛规定。
其常用的类型存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齐梁体的格律诗形成了对式律 (所指全诗各联及之间均不黏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所指全诗各联及之间均黏的格律形式)和黏对混合律(所指全诗各联及之间既有黏又存有不黏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居多,距离健全的近体诗还有非常大距离。
其中从梁代中后期至陈代,阴铿、张正见到、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吻合唐人律诗。
在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融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爽苍劲之气,创作出来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表示向上一路。
初唐时期,在律诗形成的链条上具有重要位置的首先是初唐四杰。
自唐初以来,在诗歌律化进程中出现的半古半律的诗体现象至四杰而有所改观,其五律的对式律作品锐减,同时尚有部分近体诗未能谐协音律,留有较多的过渡阶段痕迹。
而之后的文章四友以及沈佺期、宋之问等,对于四杰在诗体方面将唐初以来的混沌状态加以分离与规范的初建之功与实践成果,显示出进一步巩固与推进的态势。
可以说到初唐末期五律对式律作品绝迹,从而彻底告别了永明体的对式结构;粘对混合律作品亦呈锐减之势,而粘式律作品却大幅度地增加,并居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初唐诗人已经找到了声律追求上的目标,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五律的粘对规则已经确定,初唐律诗艺术的建设已经完成。
近体诗
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
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
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
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
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
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
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
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近体诗名词解释
近体诗名词解释近体诗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与传统格律诗相对应。
它起源于唐代,相对传统的律诗而言,近体诗更加自由灵活,可以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注重用词和意境的表达,使其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近体诗的具体名词解释。
1. 近体:近体指与古体相对,表明近体诗与古体诗相比更属于现代化的一种诗歌形式。
它既继承了古体诗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新诗的内容和形式,使诗歌更具现代感。
2. 韵律:近体诗中的韵律是指诗句中的音韵组合。
近体诗可以有一定的韵律要求,但不如律诗那样严格。
它可以采取疏密有致的韵律安排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3. 押韵:近体诗的押韵是指诗句中的韵脚相同或相近。
近体诗的押韵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使用叠韵、交韵等手法,使诗歌更加优美流畅。
4. 格律:格律指近体诗中的诗句排列规则。
近体诗可以采用自由的格律,即没有特定的诗句长度和排列要求。
这使得近体诗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诗人更好地表达内心思想和感情。
5. 隐含意境:近体诗的意境指诗歌表达出的情感和意象。
近体诗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观察到的自然景象。
6. 抒情:近体诗常常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为主要目的。
它追求真挚、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诗人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抒发对生活、人情、自然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
7. 自由化:相对传统的律诗而言,近体诗更加自由灵活。
近体诗鼓励诗人在表达方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诗歌的审美要求,给予诗人更大的发挥空间。
总之,近体诗是一种自由而灵活的诗歌形式,它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更注重诗歌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使其更符合当代语言和文化的需要。
近体诗的发展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广大诗人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方式。
古体诗近体诗分类
古体诗近体诗分类摘要: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定义及区别二、古体诗的发展历程三、近体诗的发展历程四、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代表作品及特点五、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影响和传承正文: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定义及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
古体诗,又称古风诗,是指我国古代诗歌在唐诗之前的形式,其特点是用韵自由,句式多变,表现手法较为豪放。
近体诗,又称近体诗,是指唐代以后形成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特点是句式整齐,用韵规范,表现手法更为严谨。
二、古体诗的发展历程古体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诗经》中的诗歌。
在汉代,古体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品,如楚辞、汉赋等。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体诗的风格开始趋向华丽,如曹植、陶渊明等人的作品。
三、近体诗的发展历程近体诗的形成主要在唐代,其规范的句式和用韵方式,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等人是近体诗的代表人物。
在宋代,近体诗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如苏轼、李清照等人的作品。
明清时期,近体诗仍然有着极高的地位,如清代的纳兰性德等人的作品。
四、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代表作品及特点古体诗的代表作品有《离骚》、《将进酒》等,特点是用韵自由,句式多变,表现手法豪放。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静夜思》等,特点是句式整齐,用韵规范,表现手法严谨。
五、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影响和传承古体诗和近体诗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古体诗的豪放,还是近体诗的严谨,都为我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同时,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创作方式,也为我国的诗歌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什么是近体诗和古体诗
什么是近体诗和古体诗
近体诗和古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两大类。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它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别,每首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
古体诗则是指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格律和格式,每句的字数和押韵方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
古体诗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中《诗经》和《乐府》也属于古体诗的范畴。
总的来说,近体诗和古体诗在形式和格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近体诗的特点
近体诗的特点
(一)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
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近体诗的特点
1.近体诗的句数相对是固定的,绝句有四句,律诗有八句,排律句数不固定,但要10句以上。
关于每句字数,近体诗也相对是固定的,每句五字或七字。
2.近体诗中的律诗2、4、6、8句、绝句2、4句必须押韵。
不管律诗还是绝句,首句既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允许律绝的第一句(起句)或者二句借用邻韵
3.近体诗要用平声韵,不能出韵,也不能中间换韵,必须一韵到底。
4.近体诗必须严格遵照平仄规律,句内平仄相间,联内两句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
一般在七言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间隔开的,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规律和七言一样。
5.近体诗中的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律诗的颔联、颈联一般来说必须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
排律要求除首、末两联外的其他各联均要对仗。
近体诗和律诗
近体诗和律诗(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近体诗和律诗的定义与特点1.形式上的约束2.音律上的规律二、近体诗和律诗的区别1.格律的不同2.发展历程的区别三、近体诗和律诗的代表作品及作者1.近体诗的代表作品及作者2.律诗的代表作品及作者四、近体诗和律诗的影响及价值1.对后世的影响2.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正文一、近体诗和律诗的定义与特点近体诗和律诗都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类型,它们在形式和音律上有着严格的约束和规律。
近体诗,又称近体诗,是唐代以后形成的一种新体诗歌。
它的特点是每句字数固定,一般为五言或七言,每篇总句数也有规定。
同时,近体诗的平仄、押韵等音律规律十分严格,必须符合“平仄互用,上下句对偶”的要求。
律诗,又称古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代。
它的特点是每首诗有五言或七言的律诗,每句字数固定,且每篇总句数也有规定。
律诗的音律规律同样十分严格,要求“一音一节,句末字必入韵”。
二、近体诗和律诗的区别尽管近体诗和律诗在形式和音律上有着严格的约束和规律,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它们的格律不同。
近体诗的格律主要体现在字数和音律上,要求每句字数固定,平仄、押韵等音律规律严格。
而律诗的格律则主要体现在句数和字数上,要求每首诗有五言或七言的律诗,每句字数固定,总句数也有规定。
其次,它们的发展历程也有区别。
近体诗是在唐代以后形成的,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
而律诗则起源于先秦,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其历史底蕴更加深厚。
三、近体诗和律诗的代表作品及作者近体诗和律诗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者。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和音律上符合近体诗的要求,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律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这些作品在形式和音律上严格遵守律诗的规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四、近体诗和律诗的影响及价值近体诗和律诗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体诗和律诗
近体诗和律诗
(原创版)
目录
1.近体诗和律诗的定义
2.近体诗和律诗的区别
3.近体诗和律诗的格律特点
4.近体诗和律诗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5.近体诗和律诗的历史发展
正文
近体诗和律诗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它们在形式和格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近体诗,又称近体诗,起源于唐代,是一种以音律为基础的诗歌形式。
它的特点是每句诗的平仄相对固定,每篇诗歌的句数也有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格,要求诗句有平仄、押韵、对仗等。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律诗,又称古诗,起源于先秦,是一种以字数为基础的诗歌形式。
它的特点是每句诗的字数固定,每篇诗歌的句数也有严格的规定。
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求诗句有押韵、对仗等。
代表作品有李白的《将进酒》等。
近体诗和律诗的格律特点不同,近体诗注重音律,律诗注重字数。
但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体诗和律诗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诗歌主要是以字数为基础的律诗。
唐代以后,近体诗逐渐兴起,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
宋代以后,近体诗和律诗逐渐衰落,被新兴的诗歌形式所取代。
第1页共1页。
什么是近体诗
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有很多讲究。
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诗,五⾔诗,七⾔诗(六⾔诗很少见的)。
唐代以后,四⾔诗很少见了,所以⼀般诗集只分成五⾔和七⾔两类。
律诗律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的特点: 1、每⾸限定⼋句,五律共四⼗字,七律共五⼗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种超过⼋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般是五⾔,也有七⾔的,往往在题⽬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中伏枕书怀三⼗六韵》,就是三百六⼗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尾两联)以外,⼀律⽤对仗,所以⼜叫排律。
绝句 绝句 绝句⽐律诗字数少⼀半。
五绝只有⼆⼗字,七绝只有⼆⼗⼋字。
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
古绝可以⽤仄韵,即使⽤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这可以归⼊古体诗这⼀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相当于半⾸律诗,所以可以归⼊近体诗。
近体诗的形式特征: (1)句数固定:四句或者⼋句。
四句为绝句,⼋句为律诗。
(2)字数固定:每句五字或者七字。
五字为五⾔诗,七字为七⾔诗。
近体诗的押韵要求: (1)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
(2)偶数句⼊韵。
(3)奇数句不⼊韵,尾字必须⽤仄声字。
(⾸句可以例外) (4)⾸句可以⼊韵,可以不⼊韵。
不⼊韵时,尾字必须⽤仄声字。
⾸句⼊韵可以借邻韵通押。
但须注意:只有读⾳相近的邻韵,才可以通押。
⽐如⼀东、⼆冬。
读⾳不相近的邻韵,则不可通押。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 说到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基本规律,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则: (1)相间原则:⼀句之中,节奏字字⾳平仄交错分布。
假使第⼀个节奏字(⼀句诗中的第⼆字)⾳平,则第⼆个节奏字(⼀句诗中的第四字)⾳仄,第三个节奏字(⼀句诗中第六字)⾳平;假使第⼀个节奏字(⼀句诗中的第⼆字)⾳仄,则第⼆个节奏字(⼀句诗中的第⼆字)⾳平,第三个节奏字(⼀句诗中的第⼆字)⾳仄。
近体诗入门
近体诗入门所谓近体诗,是相对于唐以前的古诗而言的,不是现代的散文诗,也不同于唐以前的古诗。
它是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的。
它的这种格律要求,称之为诗律。
近体诗律关于近体诗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定句、定字唐以前的诗,从《诗经》的四言诗开始,有《楚辞》、汉《乐府》、仿《乐府》歌行、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长短不齐,句式繁杂。
句数也多少不等。
近体诗律规定,固定句数: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近体诗律规定,固定每句诗的字数:或五言,或七言。
五言四句的称五绝,五言八句的称五律。
七言四句的称七绝,七言八句的称七律。
此外,还有一种长律(又名排律),是在律诗的基础上,四句一组、四句一组的延伸。
二、讲究平仄南北朝的齐、梁时代以前,诗是不讲究平仄的。
到了齐、梁时期,诗人们才逐渐发现,把汉语的四声交错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能产生一种抑扬顿错的音乐效果。
于是,诗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不间断地探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这种固定的平仄模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括号外是五言诗的平仄模式,与括号内连成一体的是七言诗的平仄模式。
平:就是平声,一般指现代语音中的阴平和阳平。
《平水韵》中的部分现代读阴平、阳平声调的入声字不在其列。
仄:就是仄声,指现代语音中的上声和去声。
还包括《平水韵》中的所有入声。
这种平仄模式十分科学。
两句为一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
一联内的上下两句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平仄必须相反(称为平仄互对)。
否则视为“失对”,即上下两句对不起来。
两联为一组,下联的出句(下联的第一句)和上联的对句(上联的第二句)句首的平仄必须相同(称为平仄相粘)。
否则视为“失粘”,即上下两联粘不起来。
失对和失粘在近体诗中都是不允许的。
上面的模式只是平仄的基本模式。
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人们在此基本平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化。
变化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变化是两联位置互换。
把下联两句的位置上移到上联的位置,把上联两句往下挪。
近体诗
这些成果很快被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去,诗歌声律开始引起
文人的高度关注。
三、研究人员的研究 沈约、谢眺等人对永明体的开创,促进了近体诗的形成。
四、近体诗的形成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和初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也有关。通过统治者阶级提出的要求,对某些文学形式的发 展也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并且,到了初唐以后,随着声韵学、 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严密格律和固定形式的格律诗出 现了。
由于窄韵包含的字数较少,运用窄韵创作诗歌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有
的古代诗人如韩愈、苏轼、黄庭坚等常常有意选择窄韵,以此来显本领。
押韵严格
关于律诗、绝句,一篇要在哪几句押韵的问题,这里再明确提一下。
律诗本来是八句四韵,一般是第二句入韵,偶数句押韵,即二、四、六、八句句尾用韵。
但作诗的往往自第一句起就入韵,所以中唐大历以后,尤其晚唐人常在第一句借邻韵,读起 来等于一首律诗用了五个韵脚,而在韵书里则只能承认仍是四韵。
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当然不能完全
适合了。今斜xie和家jia、花hua
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
又如:
(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读音
四时田园杂兴
一样。而古音在方言中确实有许多保留的
范成大 (宋)
成分。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再如: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山行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近
近体诗是南朝齐梁以来,诗的声律越来越讲究的产物,形成于初唐,盛
体
唐时期进入全盛。
诗
近体诗的起源与形成,主要取决于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上的两项发展,一
的
是对仗,二是声调。而这两项在文学史上的发展都有一个渐趋发展的过程。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辨别准则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辨别准则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辨别准则诗词常识——资料关于诗的平仄诗词名词浅释【古风】诗体名。
即"古诗"、"古体诗"。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
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
汉代以后,格调稍变。
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诗体名。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
起于汉代。
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
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
有古体近体之分。
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
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
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诗体名。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
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体诗的界定:
《诗经》《楚辞》以后,诗歌的形式不断有新的发展。
唐代律诗兴起以后,诗歌更有了严密的格律。
不了解诗歌的格律,将影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谈不上充分地欣赏。
为了更好地理解律诗,我们有必要在学习律诗的格律之前,先了解一下诗体的分类。
下面是跟格律有关的了,狭义的诗体分类从声韵、格律等方面。
诗体之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指文学体裁,是体制之体,即形式,如声韵、格律等;广义的只文学、文化之体,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切特征,不只是形式,还有内容即题材、主题、风格、技艺等。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诗体的概念其实有二:一是指诗之类别,属于文体论的范畴;一是指诗之派别,属于风格论的范畴。
前者侧重于篇章结构体制,讲诗歌布局谋篇的规制和范式,如五言、七言、柏梁、连珠之类是也;后者侧重于从诗歌表现风格,指群体或个体在诗歌创作活动中,受时代、地域、个人气质、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特征的创作特色,即如以个人命名的体派(风格),其生前身后也往往有大批的追随者,如元和体、李长吉体、西昆体之类是也。
诗体区分的意识在《诗经》中即以出现,历经汉魏六朝,至宋代渐趋成熟。
在这一过程中严羽的《沧浪诗话》对于诗体理论研究的体系建设具有集大成的意义,堪称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但是《沧浪诗话》也有自身的问题,严羽只是罗列出了某某体,但对其是属于体制之体还是体派之体,以及这些诗体的内涵和外延均缺乏准确阐释和严格界定,给后人理解和接受带来了混乱和分歧,有必要进行细致辨析。
我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
从广义说,唐代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和汉魏六朝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古体所作的诗歌,统称为“占体诗”。
从宽泛一点的角度来看,古乐府、四言、五言、七言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和汉魏六朝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古体所作的诗歌都可以看作‘古诗’,只是乐府创作另有要求,因而‘古诗’狭义地说指‘五言’、‘七言’等不入格律的诗体。
”
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
五字一句的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如《古诗十九首》四言古诗(如曹操《观沧海》); 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如曹王《燕歌行》)。
此外,还有字数多寡不一的杂言诗(如李白《蜀道难》)。
三言、六言较少见,杂言有一字至十宇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
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土归入七古一类。
汉魏以宋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
唐人模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越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享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古体诗由民歌发展而来,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
主要表现为:字数、句数不限、用韵较宽,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或者隔三、四句押韵.篇中可韵到底,亦可中途换韵,并且不避重韵。
此外,不讲求平仄和对仗,即使偶用对仗,一般也不求工整。
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
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称之为“近体”。
近体与古体诗的区别,在于古体除了用韵以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诗需受严格的格律限制(故近体诗又称作格律诗)。
近体诗的格律是在五言、七言诗的摧础上发展起来的。
齐梁时代,随着四声的发现,在诗歌创作中出现了讲究声律的诗体,即所谓“永明体”。
“永明体”主要指五言诗,它的特点是利用汉字平上去入四声,将四种声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规则组织排列起来,使诗歌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
沈约、谢眺为“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沈约创作的五言八句诗《八咏》,后人称之为最早的一首接近五律的诗。
谢眺的许多五言诗,从立意到声律,已开唐人绝句之先河.
但是,律诗的最后形成却在唐初。
初唐诗人上官仪发现的对仗规律,对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初唐“四杰”的很多律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杨炯《从军行》等,格律形式极为严整,已是正宗唐音。
至沈佺期、宋之问.讲究音韵对仗,力求形式工致,格律相当完整。
他们不仅使五律的体制完全定型,又使七律开始规范化。
正
如王世贞所说:“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律为音律法则,天下无严于是者。
”以艺苑厄言》)
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大类。
无论绝句、律诗,在格律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后来袭用乐府旧题式模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做新乐府。
)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限制。
汉魏六朝乐府古辞《孔雀东南飞》、汉魏六朝文人诗
汉魏六朝(古诗)《古诗十九首》、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诗体古诗新乐府唐及以后
古风
近体诗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近体诗:指萌芽于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唐朝初年,具有严整格律的诗体。
)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
唐当时的“今”)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
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二、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1.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2.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3.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