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浣溪沙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阕所写,全是后主 眼中之景,眼前的一
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 色彩。
• 6、“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 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 (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 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
• (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 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 7、“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 苦。
•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
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
是
。
• 亡国哀思
• 凄婉
•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是 ,季节是 。
,时间
• 西楼台
• 夜晚
• 秋天
• 4、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 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是写仰望之景,“ 一句是俯视之景。
李煜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 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 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
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
作 实已沦为阶下囚。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 者 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
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
简 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
写 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 作 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
日子,《相见欢》写的就是这
背 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相 景 见欢》为词牌名。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古 诗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Fra Baidu bibliotek
翻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译色之幽中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
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 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 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 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 是多么深长呀!
面对如此寂寞凄清之景, 词人直抒胸臆,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点出 自己的“离愁”。他的离 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 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 愁长恨。李后主的愁是 “剪不断,理还乱”,可 见愁之深,恨之长。其心 中的滋味应是旁人所无法 理解的。
介 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相见欢
• 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 ,史
称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
称为“
”
• 李煜
• 李后主
• 千古词帝
相 见 欢 李煜
古 诗 无言独上西楼, 欣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赏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 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 一生。南唐亡国降来后,李煜
• “抬头望月,残月如钩。”此处若改 成“月似盘”你觉得如何呢?
1、不押韵。
2、残月象征着人事的缺憾,与全 词基调一致。
• 他抬头望月,月如钩,在伤心人 眼里,这残月不也象征着人事的 缺憾吗?再向深院望去,冷月的 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 关锁着冷冷的清秋,多么清冷的 环境啊!(此处明为写景,你认 为仅是写景吗?“寂寞”一词该 如何理解呢?)
• 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 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 纷繁难解。
• 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 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中“别是” 一词,就是不同于一般,这是由君主 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这种滋味,凡 人未能尝试,只有自家领略。自己亲 身尝过,尚且说不出,则他人又岂可 明白。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此种 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
” ”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1、为什么会“无言”?
(提示)无人可伴 无人相随 无人相对
2、“独上”写出怎样的步履和神情?请用对称的
句式,续写两句:
词人愁绪满怀,缓缓独行。
他的步履
,神情
。
(提示)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步履是那样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
神伤。
• “无言独上西楼”,直接呈现出词 人的孤独身影,不见一丝帝王气象。 后主失国后,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 与人诉说,说了何用?又有谁能理解自 己? “无言”加上“独上”仿佛使人 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 西楼见月,夜已深沉,顾影徘徊,不 能入寐,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
本词中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就是对“离愁” 的描写。你认为本词的描写妙在何处?
• 离愁本是内心一种抽象的感情,后 主把它写的很形象,此处用丝缕来比喻 愁思,用剪不断,理还乱形容愁思之纷 繁和难以解开。使人仿佛看到离愁就像 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着人,而无 法摆脱。
• 8、“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 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 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 这是词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的印象,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
“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个表 现愁情的物象,如:温庭筠的《更漏子》中的
古“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张炎 诗详的 秋 萧条《 声悲清”平凉。乐的表现季》的节中都的 ,是“ 秋愁景只闷所有的引一境起枝界的梧;是叶秋一,天种不又凄知是切多个少、 解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景写 人,人景合一。自然不光写天上月,院 内梧桐,而是写见桐见月的人,是深层 次的抒情。寂寞的不是梧桐,不是深院, 而是词人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
实体的梧桐深院锁住了抽象的深 秋,喻无情的囚笼锁住了多情的皇帝。 “锁”字下的重而真切,因为这是一个 在清夜深秋的囚徒的感情体验。被锁者, 实非“清秋”,亦人也。失去自由,生 不如死。
“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是什 么一种滋味,真是: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
这首词上阕写眼中之景,下 阕直抒胸臆,其实上下阕均为凄 婉之情所笼罩。上阕情随景生, 情景交融;下阕从具体描写到无 法形容。百般写情,所以感人至 深。
请您 欣赏 相见欢(其二)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李煜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