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晏殊《浣溪沙》pptx课件(28页)
![晏殊《浣溪沙》pptx课件(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d3be5e610661ed9ad51f3e3.png)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 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 惆怅地徘徊起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 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 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 伤别怀旧之情。
似曾相识燕归来
落-再落
无可奈何花落去
语言 晓畅 意蕴 深广
上 片
怀旧
感伤 年华 易逝
人事 变迁
下 片
惜春
悼惜 春光 难留
时光 流逝
无疑而问 几时回
对新 比旧
对去 比来
细节描写 独徘徊
课堂小结
词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 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浣溪沙》这首词 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 失的惋惜之情。
浣 溪 晏 沙 殊
古诗导入
晏殊简介
晏殊
• 字同叔 •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与幼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小晏”,合称“二晏” • 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晏殊简介
晏殊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 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谥“元献”。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婉约词的代 表。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 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 和谐,意境清新。
1.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2.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3.旧:旧时。 4.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 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 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 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 伤别怀旧之情。
似曾相识燕归来
落-再落
无可奈何花落去
语言 晓畅 意蕴 深广
上 片
怀旧
感伤 年华 易逝
人事 变迁
下 片
惜春
悼惜 春光 难留
时光 流逝
无疑而问 几时回
对新 比旧
对去 比来
细节描写 独徘徊
课堂小结
词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 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浣溪沙》这首词 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 失的惋惜之情。
浣 溪 晏 沙 殊
古诗导入
晏殊简介
晏殊
• 字同叔 •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与幼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小晏”,合称“二晏” • 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晏殊简介
晏殊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 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谥“元献”。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婉约词的代 表。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 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 和谐,意境清新。
1.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2.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3.旧:旧时。 4.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 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晏殊《浣溪沙》正式完美版ppt课件
![晏殊《浣溪沙》正式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23df8df12d2af90342e664.png)
10
分析词句
一曲新词酒一杯: 富贵闲适的生活; 去年天气旧亭台: 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夕阳西下几时回 :触景抒写情怀 。 无可奈何花落去: 悼惜的情感; 似曾相识燕归来: 感伤时光流逝; 小园香径独徘徊 :惆怅之情更为强烈 。
11
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感 伤年华易逝,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 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婉约,伤春,惜时,抒怀, 人生,哲理。
2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晏殊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词的思想内容; 4、背诵、默写全词。
3
走近作者
晏殊(991-1055)字
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
文家,政治家。北宋抚州府
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
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
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
15
主题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 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16
17
【10】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 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 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 的园中小径。
【11】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 “独自”的意思。
【12】徘徊:来回走。
9
翻译词句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 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 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 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 独自徘徊。
下片:通过落花、归燕等具体事物 和生活细节来深化上片的意境,惜念春 光难留。
12
阅读理解 1、“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
理?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
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 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2、体会“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 的妙处。 道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13
分析词句
一曲新词酒一杯: 富贵闲适的生活; 去年天气旧亭台: 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夕阳西下几时回 :触景抒写情怀 。 无可奈何花落去: 悼惜的情感; 似曾相识燕归来: 感伤时光流逝; 小园香径独徘徊 :惆怅之情更为强烈 。
11
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感 伤年华易逝,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 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婉约,伤春,惜时,抒怀, 人生,哲理。
2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晏殊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词的思想内容; 4、背诵、默写全词。
3
走近作者
晏殊(991-1055)字
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
文家,政治家。北宋抚州府
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
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
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
15
主题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 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16
17
【10】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 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 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 的园中小径。
【11】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 “独自”的意思。
【12】徘徊:来回走。
9
翻译词句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 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 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 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 独自徘徊。
下片:通过落花、归燕等具体事物 和生活细节来深化上片的意境,惜念春 光难留。
12
阅读理解 1、“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
理?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
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 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2、体会“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 的妙处。 道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13
《浣溪沙》参考课件(共17张PPT)
![《浣溪沙》参考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3f2d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1.png)
学校、生二活、等初方步面感选知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感 的文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浣溪沙》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和思考。 小学升初培中养的学作生文的选文材学技鉴巧赏如能下力:和朗读能力。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深入挖掘教:学对重于点小:学升初中的学生来说,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非常重要。可以从家庭、 学校、生理活解等诗方意面,选感择受自诗己人熟对悉自的然材和料人,生这的样感能悟够和更思好考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感 的文章。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关注细节教:学选难择点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己亲身经理历解的“小萧故萧事”、、场“景子等规,”通、过“细西节流描”写等来词表语现的主含题义和和中作心用思。想。 注重描写深:入注探重讨描诗写句可中以的让意文象章和更意加境生。动形象。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教料学,准如备人:物形象、景色描写等,通过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突出中心教:师在准选备择教材学料课时件,和要相明关确资文料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来组织材料。这 样可以让学文生章提更前加预有习重课点文和,条了理解,作避者免及偏背离景主。题或文不对题。
注重描写播:放注课重件描,写展可以示让诗文句章的更注加音生和动形解象释。,在引选导择学材生料时初,步可了以解选词取意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指料名,学如生人朗物读形象课、文景,色其描他写学等生,通认过真描听写读来,表互现相主题纠和正中读心音思和想停。顿。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浣溪沙》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和思考。 小学升初培中养的学作生文的选文材学技鉴巧赏如能下力:和朗读能力。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深入挖掘教:学对重于点小:学升初中的学生来说,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非常重要。可以从家庭、 学校、生理活解等诗方意面,选感择受自诗己人熟对悉自的然材和料人,生这的样感能悟够和更思好考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感 的文章。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关注细节教:学选难择点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己亲身经理历解的“小萧故萧事”、、场“景子等规,”通、过“细西节流描”写等来词表语现的主含题义和和中作心用思。想。 注重描写深:入注探重讨描诗写句可中以的让意文象章和更意加境生。动形象。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教料学,准如备人:物形象、景色描写等,通过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突出中心教:师在准选备择教材学料课时件,和要相明关确资文料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来组织材料。这 样可以让学文生章提更前加预有习重课点文和,条了理解,作避者免及偏背离景主。题或文不对题。
注重描写播:放注课重件描,写展可以示让诗文句章的更注加音生和动形解象释。,在引选导择学材生料时初,步可了以解选词取意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指料名,学如生人朗物读形象课、文景,色其描他写学等生,通认过真描听写读来,表互现相主题纠和正中读心音思和想停。顿。
苏轼《浣溪沙》ppt课件
![苏轼《浣溪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c296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e.png)
语言特色
平易自然
苏轼的诗歌语言平易自然 ,质朴无华,贴近生活, 易于引起读生动的 语言,通过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 动有趣。
节奏感强
苏轼的诗歌节奏感强烈, 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 口,具有音乐美感。
04
CATALOGUE
《浣溪沙》的解读与赏析
情感表达
01
情感表达
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他运用细腻的
笔触,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
的情感波动。
02
情感层次
这首词中,苏轼表达的情感是多层次的。他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又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悲叹,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
03
情感表达手法
意象意义
这些意象在词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细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落花”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和生命的无常。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深沉、感慨的 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苏轼的情感世界。
意境营造
意境特点
苏轼在这首词中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幽静的意境。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环境氛围,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艺术 空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艺术手法
意象运用
苏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 细雨”、“落花”、“燕子”等,营 造出一种清新自然、优美动人的意境 。
对比手法
象征意义
诗中的意象和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 如“燕子”象征着美好和希望,“落 花”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苏轼通过对比“新”与“旧”、“去 ”与“来”、“悲”与“喜”等对立 面,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详细描述
该词以明月为引子,抒发了苏轼对人 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 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词中运 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 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优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5edde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8.png)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 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 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 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古今幽恨几时平!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浣溪沙
诵读课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 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 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描绘的画面: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
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 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 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 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 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 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 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 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 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 诚,其感不胜拳挚。
主旨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全 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 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 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练。最后 “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7885e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b.png)
C.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
“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
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
种生活的哲理。
D.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
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
婉转圆润。
B.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
得无可奈何。
C.上阙写词人看着眼前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
叹时光易逝。
D.下阙写春花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不是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情景,而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 叹。 原句是伤春怀旧的情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浣溪沙
晏北 晏 殊
殊宋
浣 溪 沙
小令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上片:写景
孤单、冷寂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新”“旧”对 比,突出词人对 时光流转的感慨
以及物是人非的
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实写,写出年华易逝的无奈
全词对比,白描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①
主 惋惜残春之情,表达人对②时光流逝的感慨, 旨 ③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看到④旧识重来的
通达欣慰,以及⑤孤独寂寞的感情。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分别借“落花”表达怎样的情感?
• 《浣溪沙》: 词人对落花的 惋惜之情和对 时光流逝、物 是人非的感慨 与惆怅。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 (共22张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浣溪沙》课件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aa0f826c85ec3a86c2c52e.png)
“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明)杨慎《词品》
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独徘徊”的身影中,你读出了什么?
读懂词人
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 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 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
---- 叶嘉莹
晏殊,北宋词人,少时聪慧过人,十四 岁以神童入试,因之召试,赐进士出身。 历任要职,从此步入仕途,为官40余年, 也是风平浪静,志得意满,官至宰相,是 个地道的达官贵人。因此,他的诗词,没 有大喜大悲的刻骨铭心,他虽然几乎天天 过着性情中的诗酒生活,但晏殊以其富贵 显达的身世,超凡脱俗的资质,一颗真诚 的心,始终对人生怀有审慎的理性思考和 明辨态度,从其词圆润平静的风格中,常 能体现出人生的哲理,不同凡俗的深思性。
• 除了写燕子和香径还写了哪些事物? 词 酒 天气 亭台 夕阳 花 燕子 香径
上片:设计朗读(感受作者的情 绪)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 -----叶梦得《避暑录话》
下片:设计朗读(感受作者的情绪)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huái )
读出自己
思考 理性 通透 豁达
作业布置:
•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 阅读晏殊的《蝶恋花》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浣溪沙》优秀PPT课件
![《浣溪沙》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c7ede5050876323112129e.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 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 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 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 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 底所无的细腻感受,其中包含着看 似简单实则颇为深奥的哲理。
我们彼此都渴望被理解,我们清楚我们 是爱着 对方。 根深蒂 固的传 统已经 让我们 很羞于 去表达 自己内 心真实 的爱意 。只是 通过行 动来表 达对彼 此的爱 意。我 们所谓 的代沟 是自己 给自己 设置的 障碍, 由于沟 通未果 ,没有 耐心, 最终给 出的理 由。 对于这个障碍,是需要彼此一同去努力 的。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 关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由来,还有一个 传说:
•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
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
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
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 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我们这代人与上一代人,隔了点岁月, 生活观 念却有 了很大 的变化 。 我不否认勤俭节约是好事情,但是过度 的“勤 俭”对 于我来 说反而 是一种 折磨。 大人总喜欢拿自己以前那个年代的事情 来说教 ,看见 我丢了 自己不 喜欢的 衣服的 时候, 觉得我 就是一 个最大 的罪人 。每当 我有行 为不与 他们的 思想达 成一致 的时候 ,就会 听到职 业的一 段对话 。:“ 我们那 个年代 ,可是 没有你 们现在 这么浪 费的行 为…… ” 我不止一次想扔掉妈妈已经穿了十几年 的衣服 ,上面 破损的 洞在我 的眼里 无限被 放大。 妈妈在 我眼前 走来走 去的时 候,那 个洞在 我的眼 里就是 一个深 渊。每 次当妈 妈穿起 这件衣 服对于 我而言 都是一 种内心 的折磨 。 妈妈总是反驳我的意见,觉得还能再穿 一会儿 。而我 是最不 愿意将 就的人 ,衣服 破损了 那就丢 掉重新 买一件 便是了 。他们 总是勤 俭节约 的生活 ,生怕 浪费了 一点一 滴。
浣溪沙(晏殊)课件
![浣溪沙(晏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423a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6.png)
主旨感悟
这首词上阙怀旧,下阙惜春,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伤 春怀旧之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 美好事物的消逝,常常会伴随着新事物的重现的哲理。
对比阅读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修辞:运用对偶、对比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去” 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比。 内容理解:下片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 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 意象:“落花”体现了词人对春花的怜惜和对其消逝无力挽回的 无奈之情;“归燕”说明旧燕归来,时光已逝,表达了物是人非 之感。
任务三 品读赏析
赏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内容理解:词的上片是词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词人在惜时中暗喻 怀人之情,“去年天气旧亭台”,物是人非之感跃然纸上。 情感:“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时间返回, 又情知难返的心情,抒发伤春惜时的情感。
任务三 品读赏析
都是写“念远伤春”,晏殊虽然伤春但也拥有豁达理智的情怀,而李煜的悲哀之情太浓重。
课后作业
1.背诵《浣溪沙》
2.理解性默写
(1)诗中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2)本词中表现词人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 蓄地表达感伤怀旧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浣溪沙
晏殊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词文,背诵词文; 2.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文表达的意境和 情感。
课件纳兰性德《浣溪沙》优秀课件
![课件纳兰性德《浣溪沙》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f68c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2.png)
18
PART 05
知识拓展:纳兰性德其他 脍炙人口作品欣赏
REPORTING
2024/1/28
19
《长相思·山一程》等经典作品介绍
2024/1/28
《长相思·山一程》
01
这是纳兰性德的一首代表作,描述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02
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
纳兰性德与《浣溪沙》背 景介绍
REPORTING
2024/1/28
3
纳兰性德生平及成就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 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 人,清朝初年词人,因避讳改名纳兰性德,又因皇族身份而改名纳兰成德。
2024/1/28
流水落花
以流水和落花为意象,抒 发诗人对生命无常和青春 易逝的哀愁。
风雨飘摇
通过风雨飘摇的景象,暗 示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和 身世之悲。
12
修辞手法举例分析
对偶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 诗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 观,同时增强语言的表现 力。
2024/1/28
比喻
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 情感和事物具象化,使读 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
4
《浣溪沙》创作背景
2024/1/28
《浣溪沙》是纳兰性德的一首代表作,创作于康熙年间。当 时纳兰性德正值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 待。然而,他身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却充满了复杂性和 矛盾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纳兰性德通过《浣溪沙》这首词表达了自 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词中通过对自然 景色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纳兰性德高超的艺术 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纳兰性德《浣溪沙》ppt课件
![纳兰性德《浣溪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60ef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3.png)
13
2024/1/27
14
2024/1/27
04
CHAPTER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挖掘
15
2024/1/27
03
满族音乐元素的融入
纳兰性德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满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使得《浣溪沙》具有鲜明的满族音乐特色。
01
独特的满族风情
通过描绘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21
2024/1/27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纳兰性德官至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察勘疆界,并将沿途山川风貌及风土人情写进《渌水亭杂识》,其书法更是被誉为“清代书坛第一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蝶恋花·出塞》
20
2024/1/27
陈维崧《贺新郎·纤夫词》
2024/1/27
14
2024/1/27
04
CHAPTER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挖掘
15
2024/1/27
03
满族音乐元素的融入
纳兰性德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满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使得《浣溪沙》具有鲜明的满族音乐特色。
01
独特的满族风情
通过描绘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21
2024/1/27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纳兰性德官至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察勘疆界,并将沿途山川风貌及风土人情写进《渌水亭杂识》,其书法更是被誉为“清代书坛第一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蝶恋花·出塞》
20
2024/1/27
陈维崧《贺新郎·纤夫词》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caaa3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诗词赏析
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 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 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 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 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 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着花香的园 中小径。
在一个地方来 回地走。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
(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 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 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 小路上走来走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宰相词人”之称。其词语言婉丽,音 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 事物特征,熔铸佳句,多描写四季景物、 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绪,反映富 贵、闲适的生活。今有《珠玉词》存世。
写作背景
含义: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这句词在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 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 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妙处: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 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词人生出 无限的悲凉。“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和对年 华易逝、美好不再的怅惘、伤感及孤独寂寞 之情。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诗词赏析
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 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 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 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 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 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着花香的园 中小径。
在一个地方来 回地走。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
(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 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 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 小路上走来走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宰相词人”之称。其词语言婉丽,音 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 事物特征,熔铸佳句,多描写四季景物、 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绪,反映富 贵、闲适的生活。今有《珠玉词》存世。
写作背景
含义: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这句词在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 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 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妙处: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 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词人生出 无限的悲凉。“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和对年 华易逝、美好不再的怅惘、伤感及孤独寂寞 之情。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18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25bc4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a.png)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词,是歌新词,作者在花 园里一边喝酒,一边轻轻地吟着自己新写的词,饮酒 吟诗,这本是封建士大夫的一种理想生活,生活应是 很惬意的、欢乐的,果真如此吗?
词中第一句中连用两个“一”,新词是一曲,词 是一杯,人是一个,自吟自饮,却让我们感到的却是 寂寞与惆怅,他饮酒却是借酒浇愁,愁从何来呢?
理解词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填一首新词,喝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 似曾相识燕归来。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在小园满是落花的小路上,
我独自在这徘徊。
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晏殊在 这首词中所写的吗?
2.本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夕阳西下几时回
?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
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
感受巧妙结合,以景衬情,引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又蕴含
着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消逝,这是无法阻止的客观规律。但
在它消逝的同时,仍然会有美好的事物再现。
5.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小园香径独徘徊。
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借景抒怀,作者借暮春“花落 去”、“燕归来”的景色,表现作者感伤 时光流逝,伤别怀人的情感。作者巧妙将 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结合,浑然天成。
1.本词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
《浣溪沙》语文教学PPT课件(5篇)
![《浣溪沙》语文教学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2702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8.png)
诗词朗读
浣溪沙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
将白发唱黄鸡。
诗词讲解
山下兰芽短浸溪
泡在水中。
山下那短短的兰芽浸泡在小溪之中。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一条沙石小路干净 得没有一点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老年。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句析: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清泉 寺的风光和环境,描绘出一幅明丽、 清新的风景画,令人好似身临其 境,心旷神怡,表达出词人热爱自 然、热爱人生的情怀。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 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 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 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 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 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 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疏通词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
回来。
疏通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专用:浣溪沙_晏殊_优秀课件
![教学专用:浣溪沙_晏殊_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746360722192e4536f6a7.png)
作 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景德初年,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 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 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 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 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 时节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 事,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你觉得晏殊要写的是什么呢?
总 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 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 在思昔;(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 感叹流光的已逝)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的感伤(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 感慨)。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 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 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个句子的赏析。 这个句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 表达了作者伤春怀旧以及对时光流 蕴含有哲理:美好事物的消逝,常常会伴随 着新事物的重现。
富安中学刘瑛
4.夕阳西下几时回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作者慨叹时光的流逝,人世的变更再 也无法挽回。
5.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 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对时光 流逝的感慨。
富安中学刘瑛
雅有情思
淡淡的闲愁
无疑而问
语言 晓畅
感伤 上 怀旧 年华 易逝 片
下 片 悼惜 惜春 春光 难留
几时回
新
对 比 旧 去
意蕴 深广
4、为了加强情绪的表达,词的上片 5、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的这首词 1 2 、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词的上、下片各抒发词人什 的末句在句式的运用上很有特点;下 3、为了加强情绪的表达,词的上、下 风格比较鲜明,你能够说说这首词 片的末句描写也很讲究,你能够对此 试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么样的感情? 片都用什么艺术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的风格特征吗? 作点分析吗?
浣溪沙-晏殊-PPT教学课件
![浣溪沙-晏殊-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888e16a5e9856a561260ec.png)
写出了作者慨叹时光的流逝,人世的变更再 也无法挽回。
5.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对 美好春光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 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
• 【试题链接】
• 1、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 词 牌名
8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 独。“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 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 慨,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句话表现 了作者的伤感、孤独和寂寞。
9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 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 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10
重点提炼:
1.《浣溪沙》的作者是(北宋 )的晏殊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
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
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节
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所
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2
饮一杯清酒,品一曲新词,此时 此地依旧是往日的亭台,去年的天气。 眼前的太阳又将西沉,夕阳啊,你几 时再能够回照天际?
17、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 【甲】《约客》赵师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乙】《浣溪沙》晏殊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
• (1)甲、乙两首诗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
21
蝶恋花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 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 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 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对 美好春光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 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
• 【试题链接】
• 1、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 词 牌名
8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 独。“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 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 慨,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句话表现 了作者的伤感、孤独和寂寞。
9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 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 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10
重点提炼:
1.《浣溪沙》的作者是(北宋 )的晏殊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
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
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节
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所
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2
饮一杯清酒,品一曲新词,此时 此地依旧是往日的亭台,去年的天气。 眼前的太阳又将西沉,夕阳啊,你几 时再能够回照天际?
17、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 【甲】《约客》赵师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乙】《浣溪沙》晏殊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
• (1)甲、乙两首诗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
21
蝶恋花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 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 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 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教学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教学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cb6dfab90d6c85ed3ac6a0.png)
主 要 成 就 文学成就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 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 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 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 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 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 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 色。
词与词牌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我国文 学史上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 。可见 它已成为我国宋代的主要文学样式。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 子。
词与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 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 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 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 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 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 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因为各家叫名 不同罢了。
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 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词面上写的是 “西下”的“夕阳”,暗示的却是整个人生。
其中涵蕴着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叹息。
疏通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2.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3.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念 奴 娇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教学
•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 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 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 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 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 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 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 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 发自强。
《浣溪沙》教学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要再感概白发暮年时光流逝 了。
《浣溪沙》教学
唐代诗人白居易 《醉歌》中有“听 唱黄鸡与白日”句, 意思是说,黄鸡催 晓,白日西落,时 光流逝,人生易老。 苏轼在这里却说“休
将白发唱黄鸡”,反用
其意,劝阻人们不要
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浣溪沙》教学
休
将
白
发 不要因为自己
唱 黄
满头白发而慨 叹忧伤。
鸡
《浣溪沙》教学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 (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 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 观向上的精神。
《浣溪沙》教学
乌台诗案简介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 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 亶( dǎn )、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 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 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 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 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 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 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浣溪沙》教学
上阕 写景
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 暮雨潇潇 子规轻啼
自然的美景 和生机令人 心旷神怡。
下阕 抒情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徒发衰 老之叹。
《浣溪沙》教学
• 此时作者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 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 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 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 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 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 “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 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 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 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 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 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 短暂而叹息。
《浣溪沙》教学
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形容雨声。子规:布谷鸟。
傍晚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 雨中啼叫。
《浣溪沙》教学
谁道人生无再少?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到少年时代 呢?
《浣溪沙》教学
门前流水尚能西 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呢!
《浣溪沙》教学
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的慨流时逝光。
《浣溪沙》教学
“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沙》教学
指黄鸡报晓
“黄鸡”的本意是 代指时间,
诗中是指
时光流逝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 四个画面。
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潇潇暮雨 , 子规暮啼
《浣溪沙》教学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 雨后景色。 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 仍然力求振作的精神。
浣 溪 宋沙
苏 轼
《浣溪沙》教学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 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 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他 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 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 《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教学
huàn
浣溪沙
qí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jìn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
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
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教学
山下兰芽短浸溪
浸:泡在水中。
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浸泡在溪水 之中。
《浣溪沙》教学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沙石小路洁净无泥。
《浣溪沙》教学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浣溪沙》教学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 禁心生悲凉。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 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呢?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 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 情怀。
《浣溪沙》教学
•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 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 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 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 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 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 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 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 发自强。
《浣溪沙》教学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要再感概白发暮年时光流逝 了。
《浣溪沙》教学
唐代诗人白居易 《醉歌》中有“听 唱黄鸡与白日”句, 意思是说,黄鸡催 晓,白日西落,时 光流逝,人生易老。 苏轼在这里却说“休
将白发唱黄鸡”,反用
其意,劝阻人们不要
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浣溪沙》教学
休
将
白
发 不要因为自己
唱 黄
满头白发而慨 叹忧伤。
鸡
《浣溪沙》教学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 (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 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 观向上的精神。
《浣溪沙》教学
乌台诗案简介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 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 亶( dǎn )、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 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 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 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 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 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 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浣溪沙》教学
上阕 写景
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 暮雨潇潇 子规轻啼
自然的美景 和生机令人 心旷神怡。
下阕 抒情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徒发衰 老之叹。
《浣溪沙》教学
• 此时作者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 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 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 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 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 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 “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 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 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 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 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 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 短暂而叹息。
《浣溪沙》教学
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形容雨声。子规:布谷鸟。
傍晚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 雨中啼叫。
《浣溪沙》教学
谁道人生无再少?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到少年时代 呢?
《浣溪沙》教学
门前流水尚能西 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呢!
《浣溪沙》教学
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的慨流时逝光。
《浣溪沙》教学
“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沙》教学
指黄鸡报晓
“黄鸡”的本意是 代指时间,
诗中是指
时光流逝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 四个画面。
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潇潇暮雨 , 子规暮啼
《浣溪沙》教学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 雨后景色。 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 仍然力求振作的精神。
浣 溪 宋沙
苏 轼
《浣溪沙》教学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 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 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他 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 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 《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教学
huàn
浣溪沙
qí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jìn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
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
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教学
山下兰芽短浸溪
浸:泡在水中。
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浸泡在溪水 之中。
《浣溪沙》教学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沙石小路洁净无泥。
《浣溪沙》教学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浣溪沙》教学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 禁心生悲凉。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 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呢?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 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 情怀。
《浣溪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