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晏殊 导学案练习题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8e1b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c.png)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浣溪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词牌名,由宋代词人晏殊所创。
它以五言句式为主,共八句,每句五言,其中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浣溪沙以其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格律,成为词人们喜爱的词牌之一。
以下是一些浣溪沙的练习题及答案:1.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春天的景象。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答案: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补全这首浣溪沙。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秋天的景色。
- 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4.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完成这首浣溪沙。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冬天的寒冷。
- 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加深对浣溪沙词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浣溪沙的写作技巧。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晏殊) 练习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晏殊)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dd7e967f01dc281e53af040.png)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
“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浣溪沙(晏殊) 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浣溪沙(晏殊)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9eb7abbe23482fb5da4c32.png)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无可奈何花落去,........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识燕归来。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练习】一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3.、......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水调歌头浣溪沙复习导学案
![水调歌头浣溪沙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e73546e45c3b3567ec8b90.png)
《浣溪沙》晏殊复习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步骤一、知识点拨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上阙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阙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3.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
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4.文章脉络梳理:一曲新词酒一杯——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悼惜的情感,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徊——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5.本词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书写对人生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情景理结合,浑然一体。
7.词的上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理?①写词人借酒消愁,抒发孤单冷寂之情,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之意是: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
蕴含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在先,生活的不因为消逝而虚无。
9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
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感时伤春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的表现手法10.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https://img.taocdn.com/s3/m/0420905531126edb6f1a108a.png)
《浣溪沙》晏殊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习题】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 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两句诗好在哪里。
5.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1. B。
诗人写的不是对燕子归来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
2. 独。
3.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4、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26)《浣溪沙》复习课导学案
![(26)《浣溪沙》复习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609606a76e58fafab003b5.png)
《浣溪沙》复习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步骤一、知识点拨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上阙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阙惜春,悼念春光难留。
3.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
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
4.文章脉络梳理:一曲新词酒一杯——富贵闲适的生活,去年天气旧亭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悼惜的情感,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小园香径独徘徊——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5.本词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书写对人生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情景理结合,浑然一体。
7.词的上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理?①写词人借酒消愁,抒发孤单冷寂之情,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之意是: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
蕴含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在先,生活的不因为消逝而虚无。
9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
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感时伤春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的表现手法10.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七年级浣溪沙练习题
![七年级浣溪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0457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6.png)
七年级浣溪沙练习题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经典的诗词,而晏殊的《浣溪沙》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词,我们来一起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常见的练习题类型。
一、词语解释1、“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新词”的意思是()A 新创作的词B 新唱的词C 新流行的词答案:A解释:“新词”指新创作的词,这里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新创作的词。
2、“去年天气旧亭台”中“旧亭台”的意思是()A 古老的亭子和楼台B 去年去过的亭子和楼台C 还是原来的亭子和楼台答案:C解释:“旧亭台”指还是原来的亭子和楼台,表明景物依旧,但时光已经流逝。
二、诗句理解1、“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句诗通过对夕阳西下的追问,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惋惜和感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无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落花凋零的无奈之情;“似曾相识”则写出了燕子归来带来的熟悉之感。
在对比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欣慰和希望。
三、意境分析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怀旧、感伤而又略带希望的意境。
通过描绘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归燕等景象,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
但归来的燕子又给人带来一丝熟悉和温暖,让人在无奈中又有一丝期待。
四、主题探究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答: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一丝期许。
五、比较阅读将晏殊的《浣溪沙》与其他同主题的诗词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浣溪沙(晏殊) 练习
![浣溪沙(晏殊)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7b5bbef7f1922791688e8e0.png)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ac90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要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把握作者晏殊通过描绘新曲、美酒、暮春天气、亭台楼阁等寻常景象,所传达出的对年华流逝的淡淡感伤。
其次,要品味词中凝炼的语言和虚词对仗的艺术特色,感受其“文章富贵,出于天然”的魅力。
此外,还要体会词中所展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学习晏殊在感伤中寻求慰藉的积极心态。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浣溪沙》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词人_____,字同叔,号_____。
2.词中“一曲新词酒一杯”描绘了词人_____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词人_____的情感基调。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既表达了词人_____的感慨,又寓含了_____的哲理。
二、选择题1.下列对《浣溪沙》中“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B.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C.词人在询问夕阳何时能再次升起,表现了对自然的好奇。
D.通过夕阳这一意象,增添了词作的感伤氛围。
2.下列对晏殊《浣溪沙》艺术特色的分析,错误的是()A.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B.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C.词中多处运用典故,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D.词作结构紧凑,上下片之间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三、简答题1.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词人在《浣溪沙》中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三、全文翻译《浣溪沙》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下面是该词的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园中的小径上独自徘徊。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练习题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b225f3dd3383c4ba4cd22b.png)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浣溪沙导学案
![浣溪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a4f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3.png)
浣溪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4)五、读文感知 (4)六、考试常见题型及答案 (5)一、学习目标学习《浣溪沙》,首要目标是理解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掌握词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其次,要通过深入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领略词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其艺术魅力。
此外,还应通过学习这首词,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词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修养。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浣溪沙》一词中,“一曲新词酒一杯”描绘了词人________的生活状态。
答案:饮酒作词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中,词人通过描绘________和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答案:花落;燕归二、选择题1. 下列对《浣溪沙》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去年天气旧亭台”一句中,“旧”字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B.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C. 全词情感基调低沉,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对人生的消极态度。
D. 词中的“小园香径”是词人独自徘徊、沉思的地方,也是全词情感的寄托。
答案:C(全词情感基调并非低沉,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的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而非对人生的消极态度。
)2. 《浣溪沙》一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的含义是()A. 询问夕阳何时落下B. 感叹夕阳美景难以长久C. 询问美好的时光何时能够重现D. 表达对夕阳下美景的留恋答案:D(这句词表达的是词人对夕阳下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三、简答题1. 请简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词的艺术特色。
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词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
中考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鉴赏与默写专项复习指导与训练(完善篇)
![中考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鉴赏与默写专项复习指导与训练(完善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2a1889ba0d4a7303763a46.png)
10.小园香径独徘徊
【思路提要】
上阕追昔。通过新旧对比,抒发怀旧的情感。
下阕伤今。以“天然奇偶”为点睛之笔。
【总体欣赏】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刻,一向称为名对。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可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往事,亦真亦幻,所以说“似曾相识”。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中考古诗鉴赏与默写专项复习指导与训练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诗】
【文学常识】
【译文】
【默写易错字】
【默写强化训练】
【主题】
【思路提要】
【总体欣赏】
【重点句鉴赏】
【参考答案】
【原诗】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默写易错字】
词 亭 夕 西 奈 燕 径 徘徊
【默写强化训练】
1.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逝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
2.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3.词中通过新旧景物的对比,抒发一种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感的句子是:
,。
4.词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
5.词中通过描写诗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浣溪沙》导学案(教师版)
![《浣溪沙》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85994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9.png)
《浣溪沙》导学案(教师版)一、情境导入,设置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背诵。
3.品读词人的思想感情。
导入:北宋有一位太平宰相,富贵词人,他叫做晏殊。
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
过着“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地位、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浣溪沙》,品味其中所抒发的悼惜残春之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注意词的节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自主翻译:唱一曲新歌举起美酒一杯,依旧是去年的景象旧时的亭台。
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无可奈何纷纷落花已飘去,好像曾经见过的燕子今又飞回来。
在小园中带着幽香的小径上我独自徘徊。
4.小组合作:赏析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小园香径独徘徊”三、展示交流,点拨释疑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②“夕阳西下几时回?”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奇偶④.“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四、总结归纳,检测评价【思想感情】【总结】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六年级古诗词浣溪沙练习题
![六年级古诗词浣溪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f52d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f.png)
六年级古诗词浣溪沙练习题六年级古诗词《浣溪沙》练习题《浣溪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为六年级学生准备的关于《浣溪沙》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一、诗词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字词解释1、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
2、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的天气和旧的亭台。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没有办法,花儿落去。
5、似曾相识燕归来:好像曾经认识,燕子归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充满花香的小路。
徘徊,来回走动。
三、诗句理解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庭院中听着新填的词,喝着酒,看到的却是去年的天气和旧的亭台。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诗有何深意?答:这句诗表面上是在问夕阳何时再回来,实际上是在感叹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充满了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请分析其妙处。
答:这两句对仗工整,通过“花落去”和“燕归来”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同时,“似曾相识”又给人一种淡淡的欣慰之感。
4、“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句诗中的“独徘徊”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独徘徊”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他在充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走来走去,沉浸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之中。
四、诗词主题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五、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浣溪沙》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蕴深沉,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练习题
![浣溪沙晏殊导学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0d16b6227916888586d781.png)
阅读内容浣溪沙晏殊主备初二语文组使用者审核教研组课型阅读时间阅读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阅读重点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阅读难点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学习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1默写浣溪沙晏殊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a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b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旧亭台:c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d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e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f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徘徊:3诗意对照: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1本词的名句是:2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
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情怀,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2.“”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两句)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情感;词中“”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2“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22)《浣溪沙》导学案
![(22)《浣溪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950217bed5b9f3f90f1ca2.png)
《浣溪沙》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识记作者及有关内容 2.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学习过程
一、预习展示:
1.说说词特点及有关作者内容
2.准确朗读诗歌并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二.问题探究:
1、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出两句。
)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词中“”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的无法言语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4、“,”是晏殊自得的奇偶佳联,通去人在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中衰老,表达对的慷慨(感叹)。
5、苏轼也曾在《浣溪沙》中写道:?!!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从词的创作风格来讲,苏轼是派代表,而晏殊是代表。
三、交流提升:
7、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处有虚,蕴涵哲理,它所包含的哲理是什么?
10、从词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在追忆过去的生活?
11、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这种情似乎又难以确指,根据你的体会,你认为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谈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二、学后反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0d93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2.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教学重、难点:能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能理解词作大意,领会作者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对作者了解多少?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二、学习过程:1、朗读词注意停顿和节奏2、赏析: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词中关键词句所蕴涵的哲理和感情。
(1)“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问题一: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含校本作业)-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含校本作业)-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a4371e5acfa1c7ab00cc49.png)
豪洋双语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姓名:班级:浣溪沙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背会写这首古诗,弄清古诗意思。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过程:1导入: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他的诗词题材广阔,善用比喻夸张,独具风格,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浣溪沙》。
2初读古诗,练习背诵古诗。
3解释下列词语。
潇潇:子规:无再少:唱黄鸡:4结合注释弄清古诗意思。
5深入学习,体会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①小组合作,试着说一说古诗意思。
②交流汇报。
6小结本节课内容。
三、课堂作业设计:1请你谈谈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2这首词中“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一句是反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哪句诗的句意?豪洋双语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单元校本作业主备人:姓名:班级:浣溪沙一课时一、默写《浣溪沙》1.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1)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①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其中的主要景物是 ,景物的最大特点是②这个小序为词中的“”这一句作了铺垫。
(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①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
A B C.②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解释词语。
唱黄鸡:无再少:②下阕表达了作者的性格。
③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1ff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5.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导学案第1篇】1、作者作品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抚州 ( 今江西临川 ) 人。
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
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
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 ( 宰相 ) 兼枢密使。
为官清廉,秉直从政。
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 长短句 ) ,尤擅小令。
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
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2、诗词大意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
徘徊:来回走。
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1、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
2、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3、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4、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
6、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
7、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