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心肺复苏中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53-01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基本措施,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其操作步骤及方法,并在复苏过程中最佳配合医生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多年临床体会如下。

1 瞬间评估判断。

护士要对心脏骤停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现场抢救并通知其他医务人员。

2 保持呼吸道通畅,行胸外心脏按压。

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后仰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清除呼吸道异物并解除舌后坠,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人工辅助呼吸,当其他医务人员到场后,应由医生做胸外心脏按压,护士立即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因循环骤停后,呼吸可立即停止,所以,应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3 选择给药途径
3.1 静脉给药:选择适宜的静脉,建立输液通路。

近年来很多研究资料证明:心内注射有很多的缺点,虽然它是最直接的用药途径,但是由于它的并发症多和需要暂停心脏按压,而并非最佳途径。

emerman和kuhn等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说明了心肺复苏时中心静脉给药具有较好的优越性,redding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时经中心静脉、气管内或心内给药之间的差别较小,但在胸外心脏按压期
间经膈肌以上的中心静脉给药优于其他静脉⑴,而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比较麻烦,同时影响气管插管。

3.2 气管内给药。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进行气管内给药时除必须增加剂量外,还应做到⑵:①肾上腺素以生理盐水稀释10ml;②通过深达支气管的细导管给药;③注射后至少3次过度换气以利药物扩散。

4 除颤。

粗颤型电除颤成功率高,预后相对好,细颤型电除颤成功率低,预后相对差,如果心电示波为细颤波,应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复为粗颤波后再行除颤,在来不及连接心电监护情况下也可盲目除颤。

5 心电监护。

护士在用药物起搏时应做好心电监护,并须熟练掌握抢救步骤,注药速度要快,注药后用5ml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线路,并抬高肢体加快药物进入循环。

6 护士要有分工,忙而不乱
6.1 呼吸道的管理:应有专人管理,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免影响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药物的吸收,严禁带针头行气管内给药和气道冲洗。

6.2 输液通道的管理及用药:应有专人抽药,专人推药,专人填写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用错药物。

7 周围静脉留置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目前应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因其操作简便、快速、并发症少,已作为心肺复苏处理时的首要措施,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留置针连接三通,使
静脉通道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分秒必争,一次到位,既保证输入液体的质量,更便于固定,留置针贯穿于整个急救护理中,护士应熟练掌握,准确无误。

8 头部降温。

选择性的脑低温能增加皮质脑血流,保护血脑屏障和预防脑水肿⑶。

产生脑水肿的关键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10分钟,故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行头部降温非常必要,护士要及时给予头部冰敷或者冰帽。

9 严格无菌操作。

10 疗效观察。

抢救过程中护士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瞳孔、面色,如心电监护示心律或大动脉搏动恢复,示心肺复苏有效,否则无效,此时应查找原因,如是否操作不当,是否有肺损伤或内脏出血等,若抢救30分钟后仍无效或死亡临终症状逐渐明显,可考虑放弃抢救。

参考文献:
[1] 胡兴国,胡桂香,曹佳亮,综述.心肺脑复苏用药的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⑸;211-213.
[2] 张亚卓.心肺复苏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7,13⑴;3-5.
[3] 王志帆,曹幼麟.窒息心脏骤停后脑的温度对脑水肿和血流的作用.急救医学,1997,6⑷;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